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进口’新闻 45个
-
半导体出口强劲 韩国7月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91.3亿美元
韩国银行(央行)6日发表国际收支初步统计显示,7月韩国国际贸易经常收支顺差91.3亿美元。受半导体出口强劲增长的推动,经常收支已连续三个月保持顺差。 此前,因外国人股息增加,4月经常收支时隔一年出现赤字(-2.9亿美元),但在5月(89.2亿美元)实现反弹,并继6月(125.6亿美元)之后连续三个月保持顺差。7月顺差规模较6月减少34亿美元以上,打破6月创下的6年9个月以来最大顺差。与历年7月相比,今年7月顺差是2015年7月(93.7亿美元)以来的最大规模。 今年1至7月累计经常收支顺差471.7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52.6亿美元大幅增加419.1亿美元。从7月经常收支项目来看,商品收支(84.9亿美元)已连续16个月保持顺差,顺差规模环比(117.4亿美元)缩小,但大于去年7月的44.3亿美元。 7月出口规模达到586.3亿美元,同比增长16.7%。出口在去年10月时隔1年2个月同比出现反弹后,目前已连续10个月保持增长趋势。其中,半导体(50.1%)、信息通讯设备(29.8%)、石油产品(16.8%)以及机械与精密仪器(14.3%)出口有所增加。从地区来看,对东南亚(27.4%)、中国(14.9%)、日本(10%)和美国(9.3%)等地出口情况良好。相反,轿车出口减少8.9%。 7月进口规模为501.4亿美元,同比增长9.4%。原材料进口增长9.5%,其中石油产品(37.9%)、天然气(23.5%)和原油(16.1%)进口增加。包括运输设备(121.1%)、半导体(16.3%)和精密仪器(15.2%)在内的资本货物进口增长11.9%。消费货物进口也增长10.7%,其中轿车(58.3%)和家电产品(15.5%)进口增幅较大。 与商品收支不同,7月服务收支出现23.8亿美元逆差,规模与去年同期(25.7亿美元)相近,但较上月(16亿美元)有所扩大。尤其是韩国国民海外旅游增加,旅游收支赤字达12.6亿美元,较6月的9亿美元进一步扩大。 本源收入收支顺差从6月的27.1亿美元增至7月的31.5亿美元,随着外国直接投资的股息支付减少,股息收入顺差从23.4亿美元增至27.9亿美元。 金融账户净资产在7月增加110.3亿美元。直接投资方面,韩国人对外直接投资增加43.3亿美元,外国人在韩国的直接投资增加29.9亿美元。证券投资方面,韩国人对外投资以股票为中心增加101.1亿美元,外国人在韩投资也增加39.2亿美元。 釜山港【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09-06 19:14:26 -
起亚汽车上月创单月最高销量 EV3成销量主力
起亚EV3【图片来源起亚】 一项调查显示,得益于新型电动运动型多功能汽车(SUV)EV3的热销,起亚于今年8月创下单月最高销量。 5日,汽车行业调查机构CarIsYou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上月在韩国新登记的起亚电动汽车数量为6398辆,同比(1828辆)增加250%,环比(4032辆)增长58.7%。创自2011年量产电动汽车以来的最高水平。 起亚以“实现电动汽车大众化”为核心理念,推出新型SUV汽车EV3,其市场表现强劲,推动起亚整体业绩显著提升,今年7月末开始交付的EV3,在8月新登记数量达4436辆,占全体电动汽车登记数量的69.3%,成为销量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其次依次为Ray EV(1013辆)、EV6(688辆)、Niro EV(213辆)、EV9(48辆)等。电动汽车受Casm(大众化前暂时需求停滞期)等影响,收益性恶化的态势下,起亚仍取得了亮眼业绩。 今年8月,在韩国新登记电动汽车数量为1.3315万辆,同比增加79.2%,环比增加7.4%。其中,韩国本土汽车品牌的表现尤为抢眼,新登记数量达到了9197辆,同比大增126.4%。具体来看,现代汽车共登记2256辆,同比增加33.2%;捷尼赛思共登记76辆,同比减少70.5%。 相比之下,进口电动汽车虽然也有所增长,但环比却出现了下滑。上月,得益于特斯拉等汽车销量有所提升,进口电动汽车同比增加22.3%,新登记车辆达4118辆,但环比减少10.2%。其中,特斯拉新登记车辆达2208辆,同比增加217.2%,大众汽车和奥迪分别以911辆(增加228.9%)和325辆(75.7%)紧随其后。奔驰受“仁川电动汽车火灾”事件影响,新登记数量剧减82.2%,仅达133辆。发生火灾的EQE车型新登记数量仅为39辆,同比减少300辆。 汽车业界相关人士表示:“仁川电动汽车火灾事件后,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安全性关注度显著提升,这也促使消费者将目光转向了韩国本土汽车品牌。韩国汽车普遍采用国产电池,其检查、维修系统相对更加完善,因此在安全性方面更具优势。进一步推动了起亚等本土车企的销量增长。”
2024-09-05 22:04:06 -
韩国二季度GDP环比负增长0.2% 进口增加投资消费疲软
今年第二季度韩国经济较第一季度萎缩0.2%。第一季度经济意外增长1.3%导致基底效应出现,加上进口大幅增加,第一季度推动经济增长的净出口反而拉低增长率。此外,民间消费未能延续复苏势头,也较第一季度有所下降。 据韩国银行(央行)5日消息,第二季度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负增长0.2%。这是自2022年第四季度(-0.5%)以来,时隔一年半再次出现季度负增长。2023年第一季度起,连续五个季度保持的正增长趋势也就此打破。 从第二季度各部门增长率来看,出口以汽车和化学产品为中心增长1.2%,但进口增长主要集中在原油、天然气和石油产品,增长率为1.6%,远高于出口。 政府消费以商品支出为主增长0.6%,相反,民间消费因乘用车和服装等商品消费疲软而下降0.2%。设备投资主要以半导体制造设备等机械类为中心缩减1.2%,引领经济增长的建筑投资在第一季度增长3.3%,而在第二季度也下降1.7%。 与初步数据相比,建筑投资(-0.7%)和政府消费(-0.1%)增长率有所下降,但设备投资(+0.9%)、出口(+0.3%)和进口(+0.4%)均有所上调。 从对增长率的贡献度来看,建筑投资(-0.3%)、设备投资(-0.1%)和私人消费(-0.1%)均为负值,即拉低整体增长率。第一季度贡献度为0.8%的净出口因进口大幅增加,导致对第二季度增长率的贡献度为-0.1%。唯一对第二季度增长率作出正面贡献的是政府消费(0.1%)。 从行业分类来看,农林渔业增长率最高,为4.4%,制造业也以运输设备为主增长0.8%。相反,建筑业因建筑和土木工程的减少而急剧下降6%,电力燃气水务也因供水、污水处理、废物处理和原料再生等的萎缩,出现1%的负增长。服务业方面的物流运输和不动产有所增长,但信息通讯、批发零售和餐饮住宿的疲软导致服务业整体与第一季度持平。 第二季度名义国民总收入(GNI)环比增长0.9%。名义国外净收入从7.7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409.68亿元)减至7.3万亿韩元,低于名义GDP增长率(1%)。实际GNI下降1.4%,因贸易条件恶化,实际贸易损失从11.3万亿韩元增至16.6万亿韩元,实际国外净收入从5.9万亿韩元减至4.4万亿韩元,增长率低于实际GDP(-0.2%)。 【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09-05 19:12:42 -
韩国彩妆出口激增 企业加速调整迎合市场需求
过去,K-美妆的出口主要集中在护肤品领域,但随着韩国彩妆产品人气上升,企业开始调整策略。 根据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近日发布的《8月进出口趋势》报告,化妆品与农水产食品、时装、幼儿生活用品、药品一同被列为五大有潜力的消费品出口项目。数据显示,8月化妆品出口额达8.45亿美元,同比增长20.9%。其中,今年1月的增幅最为显著,同比增长率高达71.0%。 在整体化妆品出口额增长的背景下,彩妆产品的增势尤为突出。根据海关进出口贸易统计,今年1月至7月,“唇部化妆品类”的出口额达2.6358亿美元,同比增长32.9%。此外,韩国食品医药品安全部发布的《2023年国内化妆品生产、进口、出口实绩》报告显示,去年彩妆产品生产金额达2.1328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13.2517亿元),同比增长28.2%。 彩妆产品在日本、美国等市场表现尤为突出。韩国贸易协会发布的《K-美妆出口现状及新兴有潜力市场》报告显示,去年出口到日本的化妆品中,唇部化妆品占比高达55.5%。此外,大韩贸易投资振兴公社(KOTRA)也报道,去年美国彩妆进口中,韩国产品占比最高,达21.7%,进口额同比增长71.0%。 随着彩妆产品在海外市场表现日益突出,国内化妆品企业也开始加大对彩妆业务的投入。韩国科玛集团上月与全球最大的彩妆原料供应商“SENSIENT BEAUTY”签署了新色素及原料开发合作协议(MOU),并在首尔瑞草区开设了彩妆开发工作室“COLOR ATELIER”。 化妆品公司的并购和投资也逐渐聚焦于彩妆实力强劲的品牌。新世界国际上月宣布将收购主打彩妆的品牌“AMUSE”100%的股权。AMUSE凭借包括“张元英同款唇釉”在内的多款热销产品,在过去5年内实现了176%的年均增长率。 LG生活健康去年9月以425亿韩元收购了彩妆品牌“hince”母公司Vivawave75%的股权,并致力于培育K-美妆初创企业。某美妆业界相关人士表示,国内的彩妆产品在海外市场以高性价比著称,并且能够快速响应市场趋势。由于主要消费群体是10至20岁的年轻人,这些产品以其时尚的形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保持竞争力。 AMUSE产品宣传图。【图片来源 AMUSE】
2024-09-03 23:21:01 -
白菜价格"坐火箭" 韩国今年前7个月进口辛奇创历史新高
今年韩国进口辛奇(泡菜)同比增长近7%,有望刷新历史新高。主要是由于物价居高不下导致夏季白菜价格暴涨,进口辛奇价格通常比国产低40%左右。 关税厅2日发布的进出口统计显示,今年前7个月,韩国进口辛奇金额总计9847亿美元,同比增长6.9%。已超过2022年创下的同期历史最高纪录(9649亿美元),当年韩国全年进口辛奇1.694亿美元,创下历史最高水平。 今年前7个月,韩国进口辛奇规模为17.3329万吨,同比增长6%,超过2019年同期(17.2689万吨)创下的历史最高纪录。 进口辛奇多用于餐饮消费和集体供餐场所而非家庭,农林畜产食品部负责人称,由于物价不断走高,不少餐厅改用进口辛奇。夏季白菜供需失衡导致进口辛奇增长,尤其是中国产辛奇已恢复至2021年被曝光的“裸体腌制辛奇”事件之前的水平。 按照单月标准来看,今年白菜的批发价格均高于往年。7月白菜平均价格为1.2471万韩元/10kg(约合人民币66元/10kg),较往年高11%,尤其是极端高温天气导致产量锐减,上月平均价格突破2万韩元,较往年高出30%。 2021年,由于受中国“裸体腌制辛奇”视频曝光的影响,韩国进口辛奇金额为1.4074万韩元同比下降7.7%,但从2022年起开始反弹,连续两年突破1.6亿美元。 按照2022年标准,进口辛奇占整体消费规模的14%。辛奇进口规模直至2003年还不到3万吨,2019年创下历史最高的30.6万吨,2020和2021年受到新冠疫情影响,外出就餐需求下降减少至24.1万吨,去年重新增加至28.7万吨。 韩国农村经济研究院在去年12月发布的辛奇产业报告中指出,自中国进口的低价辛奇大幅增加,已威胁到韩国辛奇产业的根基。 辛奇进口额增长的同时,出口也同步增长。今年前7个月,韩国出口辛奇总计9685万美元,同比增长3.7%,比进口额低162万美元。总计出口辛奇2.7858万吨,同比增长4.9%,刷新历史最高水平。 新冠疫情后,海外消费者对于发酵食品有助于提高免疫力的认识提高,加之韩国流行文化影响力的不断扩大,拉动辛奇出口持续增长。日本、美国、欧洲、澳大利亚等为韩国辛奇的主要出口目的地。 韩国进口辛奇有望创历史新高。【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4-09-02 17:57:57
-
半导体出口强劲 韩国7月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91.3亿美元
韩国银行(央行)6日发表国际收支初步统计显示,7月韩国国际贸易经常收支顺差91.3亿美元。受半导体出口强劲增长的推动,经常收支已连续三个月保持顺差。 此前,因外国人股息增加,4月经常收支时隔一年出现赤字(-2.9亿美元),但在5月(89.2亿美元)实现反弹,并继6月(125.6亿美元)之后连续三个月保持顺差。7月顺差规模较6月减少34亿美元以上,打破6月创下的6年9个月以来最大顺差。与历年7月相比,今年7月顺差是2015年7月(93.7亿美元)以来的最大规模。 今年1至7月累计经常收支顺差471.7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52.6亿美元大幅增加419.1亿美元。从7月经常收支项目来看,商品收支(84.9亿美元)已连续16个月保持顺差,顺差规模环比(117.4亿美元)缩小,但大于去年7月的44.3亿美元。 7月出口规模达到586.3亿美元,同比增长16.7%。出口在去年10月时隔1年2个月同比出现反弹后,目前已连续10个月保持增长趋势。其中,半导体(50.1%)、信息通讯设备(29.8%)、石油产品(16.8%)以及机械与精密仪器(14.3%)出口有所增加。从地区来看,对东南亚(27.4%)、中国(14.9%)、日本(10%)和美国(9.3%)等地出口情况良好。相反,轿车出口减少8.9%。 7月进口规模为501.4亿美元,同比增长9.4%。原材料进口增长9.5%,其中石油产品(37.9%)、天然气(23.5%)和原油(16.1%)进口增加。包括运输设备(121.1%)、半导体(16.3%)和精密仪器(15.2%)在内的资本货物进口增长11.9%。消费货物进口也增长10.7%,其中轿车(58.3%)和家电产品(15.5%)进口增幅较大。 与商品收支不同,7月服务收支出现23.8亿美元逆差,规模与去年同期(25.7亿美元)相近,但较上月(16亿美元)有所扩大。尤其是韩国国民海外旅游增加,旅游收支赤字达12.6亿美元,较6月的9亿美元进一步扩大。 本源收入收支顺差从6月的27.1亿美元增至7月的31.5亿美元,随着外国直接投资的股息支付减少,股息收入顺差从23.4亿美元增至27.9亿美元。 金融账户净资产在7月增加110.3亿美元。直接投资方面,韩国人对外直接投资增加43.3亿美元,外国人在韩国的直接投资增加29.9亿美元。证券投资方面,韩国人对外投资以股票为中心增加101.1亿美元,外国人在韩投资也增加39.2亿美元。 釜山港【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09-06 19:14:26 -
起亚汽车上月创单月最高销量 EV3成销量主力
起亚EV3【图片来源起亚】 一项调查显示,得益于新型电动运动型多功能汽车(SUV)EV3的热销,起亚于今年8月创下单月最高销量。 5日,汽车行业调查机构CarIsYou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上月在韩国新登记的起亚电动汽车数量为6398辆,同比(1828辆)增加250%,环比(4032辆)增长58.7%。创自2011年量产电动汽车以来的最高水平。 起亚以“实现电动汽车大众化”为核心理念,推出新型SUV汽车EV3,其市场表现强劲,推动起亚整体业绩显著提升,今年7月末开始交付的EV3,在8月新登记数量达4436辆,占全体电动汽车登记数量的69.3%,成为销量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其次依次为Ray EV(1013辆)、EV6(688辆)、Niro EV(213辆)、EV9(48辆)等。电动汽车受Casm(大众化前暂时需求停滞期)等影响,收益性恶化的态势下,起亚仍取得了亮眼业绩。 今年8月,在韩国新登记电动汽车数量为1.3315万辆,同比增加79.2%,环比增加7.4%。其中,韩国本土汽车品牌的表现尤为抢眼,新登记数量达到了9197辆,同比大增126.4%。具体来看,现代汽车共登记2256辆,同比增加33.2%;捷尼赛思共登记76辆,同比减少70.5%。 相比之下,进口电动汽车虽然也有所增长,但环比却出现了下滑。上月,得益于特斯拉等汽车销量有所提升,进口电动汽车同比增加22.3%,新登记车辆达4118辆,但环比减少10.2%。其中,特斯拉新登记车辆达2208辆,同比增加217.2%,大众汽车和奥迪分别以911辆(增加228.9%)和325辆(75.7%)紧随其后。奔驰受“仁川电动汽车火灾”事件影响,新登记数量剧减82.2%,仅达133辆。发生火灾的EQE车型新登记数量仅为39辆,同比减少300辆。 汽车业界相关人士表示:“仁川电动汽车火灾事件后,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安全性关注度显著提升,这也促使消费者将目光转向了韩国本土汽车品牌。韩国汽车普遍采用国产电池,其检查、维修系统相对更加完善,因此在安全性方面更具优势。进一步推动了起亚等本土车企的销量增长。”
2024-09-05 22:04:06 -
韩国二季度GDP环比负增长0.2% 进口增加投资消费疲软
今年第二季度韩国经济较第一季度萎缩0.2%。第一季度经济意外增长1.3%导致基底效应出现,加上进口大幅增加,第一季度推动经济增长的净出口反而拉低增长率。此外,民间消费未能延续复苏势头,也较第一季度有所下降。 据韩国银行(央行)5日消息,第二季度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负增长0.2%。这是自2022年第四季度(-0.5%)以来,时隔一年半再次出现季度负增长。2023年第一季度起,连续五个季度保持的正增长趋势也就此打破。 从第二季度各部门增长率来看,出口以汽车和化学产品为中心增长1.2%,但进口增长主要集中在原油、天然气和石油产品,增长率为1.6%,远高于出口。 政府消费以商品支出为主增长0.6%,相反,民间消费因乘用车和服装等商品消费疲软而下降0.2%。设备投资主要以半导体制造设备等机械类为中心缩减1.2%,引领经济增长的建筑投资在第一季度增长3.3%,而在第二季度也下降1.7%。 与初步数据相比,建筑投资(-0.7%)和政府消费(-0.1%)增长率有所下降,但设备投资(+0.9%)、出口(+0.3%)和进口(+0.4%)均有所上调。 从对增长率的贡献度来看,建筑投资(-0.3%)、设备投资(-0.1%)和私人消费(-0.1%)均为负值,即拉低整体增长率。第一季度贡献度为0.8%的净出口因进口大幅增加,导致对第二季度增长率的贡献度为-0.1%。唯一对第二季度增长率作出正面贡献的是政府消费(0.1%)。 从行业分类来看,农林渔业增长率最高,为4.4%,制造业也以运输设备为主增长0.8%。相反,建筑业因建筑和土木工程的减少而急剧下降6%,电力燃气水务也因供水、污水处理、废物处理和原料再生等的萎缩,出现1%的负增长。服务业方面的物流运输和不动产有所增长,但信息通讯、批发零售和餐饮住宿的疲软导致服务业整体与第一季度持平。 第二季度名义国民总收入(GNI)环比增长0.9%。名义国外净收入从7.7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409.68亿元)减至7.3万亿韩元,低于名义GDP增长率(1%)。实际GNI下降1.4%,因贸易条件恶化,实际贸易损失从11.3万亿韩元增至16.6万亿韩元,实际国外净收入从5.9万亿韩元减至4.4万亿韩元,增长率低于实际GDP(-0.2%)。 【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09-05 19:12:42 -
韩国彩妆出口激增 企业加速调整迎合市场需求
过去,K-美妆的出口主要集中在护肤品领域,但随着韩国彩妆产品人气上升,企业开始调整策略。 根据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近日发布的《8月进出口趋势》报告,化妆品与农水产食品、时装、幼儿生活用品、药品一同被列为五大有潜力的消费品出口项目。数据显示,8月化妆品出口额达8.45亿美元,同比增长20.9%。其中,今年1月的增幅最为显著,同比增长率高达71.0%。 在整体化妆品出口额增长的背景下,彩妆产品的增势尤为突出。根据海关进出口贸易统计,今年1月至7月,“唇部化妆品类”的出口额达2.6358亿美元,同比增长32.9%。此外,韩国食品医药品安全部发布的《2023年国内化妆品生产、进口、出口实绩》报告显示,去年彩妆产品生产金额达2.1328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13.2517亿元),同比增长28.2%。 彩妆产品在日本、美国等市场表现尤为突出。韩国贸易协会发布的《K-美妆出口现状及新兴有潜力市场》报告显示,去年出口到日本的化妆品中,唇部化妆品占比高达55.5%。此外,大韩贸易投资振兴公社(KOTRA)也报道,去年美国彩妆进口中,韩国产品占比最高,达21.7%,进口额同比增长71.0%。 随着彩妆产品在海外市场表现日益突出,国内化妆品企业也开始加大对彩妆业务的投入。韩国科玛集团上月与全球最大的彩妆原料供应商“SENSIENT BEAUTY”签署了新色素及原料开发合作协议(MOU),并在首尔瑞草区开设了彩妆开发工作室“COLOR ATELIER”。 化妆品公司的并购和投资也逐渐聚焦于彩妆实力强劲的品牌。新世界国际上月宣布将收购主打彩妆的品牌“AMUSE”100%的股权。AMUSE凭借包括“张元英同款唇釉”在内的多款热销产品,在过去5年内实现了176%的年均增长率。 LG生活健康去年9月以425亿韩元收购了彩妆品牌“hince”母公司Vivawave75%的股权,并致力于培育K-美妆初创企业。某美妆业界相关人士表示,国内的彩妆产品在海外市场以高性价比著称,并且能够快速响应市场趋势。由于主要消费群体是10至20岁的年轻人,这些产品以其时尚的形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保持竞争力。 AMUSE产品宣传图。【图片来源 AMUSE】
2024-09-03 23:21:01 -
白菜价格"坐火箭" 韩国今年前7个月进口辛奇创历史新高
今年韩国进口辛奇(泡菜)同比增长近7%,有望刷新历史新高。主要是由于物价居高不下导致夏季白菜价格暴涨,进口辛奇价格通常比国产低40%左右。 关税厅2日发布的进出口统计显示,今年前7个月,韩国进口辛奇金额总计9847亿美元,同比增长6.9%。已超过2022年创下的同期历史最高纪录(9649亿美元),当年韩国全年进口辛奇1.694亿美元,创下历史最高水平。 今年前7个月,韩国进口辛奇规模为17.3329万吨,同比增长6%,超过2019年同期(17.2689万吨)创下的历史最高纪录。 进口辛奇多用于餐饮消费和集体供餐场所而非家庭,农林畜产食品部负责人称,由于物价不断走高,不少餐厅改用进口辛奇。夏季白菜供需失衡导致进口辛奇增长,尤其是中国产辛奇已恢复至2021年被曝光的“裸体腌制辛奇”事件之前的水平。 按照单月标准来看,今年白菜的批发价格均高于往年。7月白菜平均价格为1.2471万韩元/10kg(约合人民币66元/10kg),较往年高11%,尤其是极端高温天气导致产量锐减,上月平均价格突破2万韩元,较往年高出30%。 2021年,由于受中国“裸体腌制辛奇”视频曝光的影响,韩国进口辛奇金额为1.4074万韩元同比下降7.7%,但从2022年起开始反弹,连续两年突破1.6亿美元。 按照2022年标准,进口辛奇占整体消费规模的14%。辛奇进口规模直至2003年还不到3万吨,2019年创下历史最高的30.6万吨,2020和2021年受到新冠疫情影响,外出就餐需求下降减少至24.1万吨,去年重新增加至28.7万吨。 韩国农村经济研究院在去年12月发布的辛奇产业报告中指出,自中国进口的低价辛奇大幅增加,已威胁到韩国辛奇产业的根基。 辛奇进口额增长的同时,出口也同步增长。今年前7个月,韩国出口辛奇总计9685万美元,同比增长3.7%,比进口额低162万美元。总计出口辛奇2.7858万吨,同比增长4.9%,刷新历史最高水平。 新冠疫情后,海外消费者对于发酵食品有助于提高免疫力的认识提高,加之韩国流行文化影响力的不断扩大,拉动辛奇出口持续增长。日本、美国、欧洲、澳大利亚等为韩国辛奇的主要出口目的地。 韩国进口辛奇有望创历史新高。【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4-09-02 17:5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