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央行’新闻 90个
-
韩国10月经常账户连续6个月盈余 半导体出口带动经济增长
根据韩国银行(央行)6日公布的国际收支初步统计数据,韩国10月经常账户盈余为97.8亿美元,这是自4月因外国人分红增加等因素导致短暂赤字(-2.9亿美元)后连续第六个月实现盈余。尽管盈余额较去年同期的74.4亿美元有所增长,但低于9月的109.4亿美元,在历年10月中排名第三。今年1至10月累计经常账户盈余为742.4亿美元,同比增加500.6亿美元。 从分项数据来看,商品收支实现81.2亿美元盈余,自去年4月以来连续19个月保持盈余,但较9月的104.9亿美元减少23.7亿美元。出口额为600.8亿美元,同比增长4.0%,连续13个月呈增长态势。 从品类来看,半导体(+39.8%)、钢铁制品(+6.8%)、乘用车(+5.2%)、信息通信设备(+5.2%)增长显著;从地区来看,对中国(+10.8%)、东南亚(+7.7%)、欧盟(+5.7%)和美国(+3.4%)的出口表现良好,但石油产品(-34.5%)和机械及精密仪器(-4.2%)出口有所下降。 进口总额为519.6亿美元,同比减少0.7%,这一降幅主要受原油(-17.9%)、石油产品(-13.3%)、煤炭(-9.5%)和化工产品(-6.7%)等原材料进口下降4.7%的影响。然而,半导体制造设备(+48.6%)、半导体(+18.2%)、精密仪器(+3.3%)等资本品进口增长7.5%,贵金属、珠宝(+72.9%)和直接消费品(+15.1%)等消费品进口同比增长8.8%。 服务收支赤字为17.3亿美元,虽较上月的22.4亿美元有所缩小,但较去年同期的12.8亿美元有所扩大。其中,旅行收支赤字为4.8亿美元,得益于中国国庆节假期带动旅行收入增加,较9月的9.4亿美元赤字有所改善;而运输收支则因集装箱船运费下降,从9月4亿美元盈余转为2.3亿美元赤字。初次收入收支实现34.5亿美元盈余,高于9月的30.9亿美元,其中股息收入维持稳定,为24.9亿美元。 金融账户方面,10月净资产增加129.8亿美元。直接投资中,韩国对外投资增加2.8亿美元,外国对韩投资增加22.5亿美元;证券投资中,韩国对外债券投资增加29.1亿美元,外国对韩债券投资增加12亿美元。 上月29日,釜山港的神仙台码头上堆积的进出口货物【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2-06 18:58:19 -
国际投行纷纷下调预期 韩国明年经济增长或跌至1.6%
据金融行业5日消息,多家海外投资银行(IB)下调对韩国明年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的预测。 花旗银行(Citi)在最新报告中把韩国明年经济增长率预期从此前的1.8%下调至1.6%,较10月底预测值下降0.2个百分点。花旗银行在今年4月底把韩国明年经济增长率预期从3月底的1.6%上调至1.8%,时隔7个月再次还原至3月底的预测水平1.6%。此外,花旗还把韩国后年增长率预期从1.7%下调至1.6%。 花旗在报告中指出,下调原因包括今年第四季度增长放缓,以及特朗普第二任期可能带来的美国关税风险。报告称,如果美国提高关税,韩国对中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等国家的出口可能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报告同时提到,近期韩国暴发紧急戒严事态,但政策应对及时,因此可能仅在短期内对韩国经济和金融市场造成影响。 除了花旗以外,其他国际投行对韩国经济增长的预期也纷纷出现下调。国际金融中心数据显示,包括花旗在内的八家国际投行对韩国明年经济增长率的平均预测为1.8%,较一个月前下降0.2个百分点。 具体来看,高盛(Goldman Sachs)和美银美林(Bank of America Merrill Lynch)从2.2%下调至1.8%;瑞银(UBS)从2.1%下调至1.9%;野村证券(Nomura)从1.9%下调至1.7%;摩根大通(JP Morgan)从1.8%下调至1.7%。巴克莱银行(Barclays)和汇丰银行(HSBC)则分别维持1.8%和1.9%的预测不变。 一个月前,部分投行预测韩国经济明年或实现2%以上增长,但目前所有机构的预测都集中在1.5%至2%之间。此外,上述投行对韩国今年的增长率预测也有所下调,平均值从2.3%降至2.2%。其中美银美林把今年的预测从2.5%下调至2.2%,花旗从2.3%下调至2.2%。 此次调整反映出投行对美国特朗普新政府经济政策可能带来不确定性的担忧,特朗普的加征关税等保护主义措施可能对包括韩国在内的亚洲国家经济造成不良影响。国际金融中心表示,出口强劲和宽松货币政策扩张支撑亚洲主要经济体的增长,但特朗普保护主义政策可能带来冲击。 此前,韩国银行(央行)在10月28日也表示,美国特朗普新政府经济政策的方向增加经济和通胀的不确定性,并把韩国明年和后年的经济增长率分别预测为1.9%和1.8%。 釜山港【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2-05 19:27:45 -
"紧急戒严"风波后 金融市场遭遇剧烈波动
当地时间本月3日晚,韩国总统尹锡悦突然宣布“戒严令”,这一举措在国内外引发广泛关注,对韩国金融市场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尹锡悦4日凌晨宣布解除紧急戒严后,韩国政府就今日股市是否照常开盘进行研讨,最终决定股市照常开盘。开盘后,韩国股市剧烈波动。韩国综合股价指数(KOSPI)在当天开盘走低,韩国综合股价指数报2450.76点,较前一个交易日下跌1.97%。韩元对美元汇率快速下跌,一度跌至1446韩元兑换1美元,为时隔15年8个月以来的最低。 在金融市场遭遇剧烈波动的背景下,金融机构采取可能的各种应对措施。首先,韩国企划财政部和金融机构当天上午召开临时会议,决定通过向金融市场提供无限量流动性,以稳定市场。 韩国金融委员会委员长金秉焕表示:“将动用一切可用措施,确保金融市场正常且稳定地运行。10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15亿元)的股市平准基金将随时投入运行,债券市场和资本市场方面将最大限度启用最规模达40万亿韩元的债券市场稳定基金以及公司债券和商业票据(CP)购买计划。” 韩国银行(央行)金融货币委员会也召开特别会议,并决定将通过回购操作增加短期流动性供应,以防外汇市场波动。 然而,有观点认为,戒严令的长远影响可能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显现。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将持续,尤其是在政治局势仍不明朗的情况下,投资者的谨慎情绪可能会持续影响市场。 当天,受尹锡悦突发“戒严令”影响,韩国KOSPI指数收盘下跌1.44%,报2464点,失守2500点大关。首尔外汇市场上韩元兑美元汇率以1410.1韩元收盘,较前一交易日上涨7.2韩元。 本月3日晚,在首尔龙山总统府,韩国总统尹锡悦发表谈话宣布实施紧急戒严。【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4-12-05 02:52:36 -
韩国央行今日起将通过回购操作增加流动性供应
韩国银行(央行)4日宣布,从今日起,将通过回购操作增加短期流动性供应。 韩国央行金融货币委员会今日上午召开了特别会议,并决定将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包括通过回购操作提供外汇流动性,以防外汇市场波动上升。 与此同时,央行还将产业金融债券、中小企业金融债券、进出口金融债券、特殊债券、农业金融债券、水产金融债券等债券纳入回购协议的交易项目。 回购交易机构范围扩至所有国内银行和外国银行分行、所有投资交易商和投资经纪商以及韩国证券金融公司。 【图片提供 韩国银行】
2024-12-05 00:03:03 -
韩国金融委员会:随时准备部署10万亿韩元股市稳定基金
据韩国金融部门4日消息,今日上午,在韩国金融委员会委员长金秉焕的主持下,与金融监督院院长、金融协会会长等相关机构召开了“金融状况检查会议”。 金秉焕表示:“将动用一切可用措施,确保金融市场正常且稳定地运行。10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15亿元)的股市平准基金将随时投入运行,债券市场和资本市场方面将最大限度启用最规模达40万亿韩元的债券市场稳定基金以及公司债券和商业票据(CP)购买计划。” 金秉焕补充道:“政府和相关机构将对金融市场相关数据实施进行分析,并将采取一切可用措施。希望韩国民众也保持冷静观察,沉着应对。” 此外,韩国副总理兼企划财政部长官崔相穆与韩国银行(央行)李昌镛、金融监督院院长李卜铉于当天上午7时在首尔银行联合会馆共同召开了“戒严相关紧急会议”,决定包括股票市场在内的所有金融和外汇市场将照常开盘。 监管机构官员在当天的会议上发表联合声明称,将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稳定金融和外汇市场,包括提供“无限流动性”。 4日上午,在韩国金融委员会委员长金秉焕的主持下,与金融监督院院长、金融协会会长等相关机构召开了“金融状况检查会议”。 【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4-12-04 20:18:27 -
人口老化拖累经济活力 韩国或陷入结构性长期停滞
多家国际机构预测,韩国经济实际规模或将连续6年不及潜在规模。七国集团(G7)中仅法国出现类似现象,专家认为低生育、老龄化和创新瓶颈等问题拖累韩国经济陷入结构性长期停滞。 共同民主党议员杨富男1日从韩国银行(央行)获取的《2001至2025年韩国GDP缺口现况》资料显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今年5月预测,2020年至2025年期间,韩国的GDP缺口(实际GDP与潜在GDP之间的差距) 为负数。 潜在GDP指一国(或地区)在各种资源得到最优和充分配置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大经济增长率。GDP缺口为负数意味着一定时期内实际GDP低于潜在GDP,生产设备及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未能充分利用。 OECD推算2020年至2025年期间,韩国的GDP缺口先后为-2.5%、-0.6%、-0.3%、-1%、-0.4%和-0.3%。2001年至2019年期间,韩国的GDP缺口从未出现连续两年为负数,但从2020年起开始史无前例的负增长。2020年以后,G7国家的GDP缺口正负交替,仅法国与韩国一样无法摆脱负增长沼泽。 根据经济波动,实际GDP和潜在GDP不相上下,或GDP缺口正负数值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为理想状态。正数过高反映经济过热引发通货膨胀忧虑,负数过高则表示经济陷入停滞、可能引发失业率过高等问题,意味着未能充分利用各项生产要素。 分析称,像韩国一样GDP缺口很难由负转正显示出经济发展放缓并非短期现象,可能是长期停滞、陷入结构性经济萧条。 首尔大学经济学专业教授安东铉(音)称,有关国际机构做出这一判断有两种可能,一种是高估了韩国的潜在GDP规模,另一种是韩国的经济未能达到潜在规模,从目前情况来看后者可能性较高。这暴露韩国经济基础薄弱,与其归因于经济周期,不如看做是一种结构性的停滞。 有关韩国潜在GDP增速的争议不绝于耳,经合组织推测韩国2023年和今年的潜在GDP增速为2%,较2022年下调0.3个百分点。由经合组织推测的韩国潜在GDP增速从2001年的5.4%开始,从未有过增长,均较上一年下降或原地踏步,从2008年的4%“腰斩”至目前的2%仅用了16年。 但G7国家的潜在GDP增速近年开始重新增长,2020年以后,美国从1.9%上升至2.1%,加拿大从1.1%上升至1.9%,意大利从0.3%上升至1.1%。 按照经合组织的推算结果,韩国去年潜在经济增速(2%)已被美国(2.1%)反超,这是经合组织自2001年实施此项统计以来,韩国的潜在经济增长率首次低于G7国家。由于美国经济体量远超韩国,这一现象为韩国经济敲响警钟。 央行总裁李昌镛在去年的一场座谈会上指出,虽然韩国经济增速很难期待达到3%至4%,但也应避免韩国重蹈日本覆辙只能维持在1%以下的消极想法。充分考虑推动劳动市场改革的同时,对女性、外籍劳动者等人力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将长期目标定为2%以上较为合理。 上月28日,央行发布的最新经济前景预测中,将明年的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1.9%,各方解读不一。韩国经济是否已接近无法正常运转,还是目前可预测的潜在经济增速已降至2%以下,进入长期低增长周期,对此出现意见分歧。 安东铉称,从政府和央行立场来看,过度下调经济增长预期,将打击市场对经济的期待,对景气产生负面影响,所以一直采取高估的基调,但从人口结构趋势来看,老龄化导致经济潜力下降,经济预期逐步下调是必然趋势。 釜山港码头上,堆满了等待出口的集装箱。【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4-12-01 22:56:41 -
内需低迷叠加气候影响 韩国服装支出占比创历史新低
在内需持续疲软的背景下,受“秋老虎”(立秋以后出现的短期回热天气)影响,持续的高温天气导致秋装需求减少,韩国第三季度服装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例降至历史最低。 根据韩国统计厅国家统计门户网站(KOSIS)和家庭收支调查1日公布的数据,第三季度每户月平均消费支出为290.7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5万元),其中服装和鞋类支出为11.4万韩元,同比下降1.6%。 服装和鞋类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仅为3.9%,创下历史新低。自去年第四季度的6.0%以来,该比例持续下滑,今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分别降至4.4%和5.4%,第三季度更是跌破4%。而在2014年至2016年间,服装支出占比曾高达7%至8%。 韩国零售业的表现同样反映出商品消费的低迷。数据显示,今年3月至10月,零售销售额(按不变价格计算)指数已连续8个月同比下降。特别是半耐用品,自去年12月以来连续11个月呈现负增长,其中服装从去年12月的-0.7%降至今年10月的-2.7%。 专家指出,高利率和高物价的双重压力迫使家庭优先减少非必需品支出。韩国开发研究院(KDI)经济展望室室长郑圭哲表示:“相比服务消费,商品消费更容易受到利率的影响。高利率抑制了汽车、家具和服装等商品的消费需求。” 气候变化也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随着春秋季节缩短,轻薄外套等应季服装的需求减少。此外,今年10月气温较高,也导致取暖设备需求下降。数据显示,家电产品零售销售额指数同比下降5.9%。 与此同时,低生育率和人口老龄化趋势也在加剧消费萎缩。随着年轻人口和40多岁群体的减少,主力消费群体的就业人数逐年下降,对消费市场形成了明显压力。消费低迷还导致个体工商户收入减少,其中以批发零售业为主的服装行业首当其冲。值得注意的是,40多岁个体工商户中,从事服装相关行业的比例高达约20%,这一群体受到的影响尤为显著。 尽管当前形势不容乐观,但韩国主要机构预计明年消费或将有所改善。KDI预计,个人消费增长率将从今年的1.3%升至1.8%。韩国银行(央行)则预测,个人消费增长率将从今年的1.2%增至明年的2.0%。 央行表示,物价趋稳、名义工资上涨以及金融环境的改善将推动消费复苏。然而,高额本息偿还负担、弱势群体消费能力恢复缓慢,以及部分大企业就业的不确定性,可能会限制复苏速度。 1日,首尔市内某家服装店内景【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2-01 19:40:56 -
韩国央行将基准利率下调至3%
韩国银行(央行)金融货币委员会28日召开金融货币委员会会议,决定将目前3.25%的基准利率下调至3%。 这是自2008年以来韩国央行首次连续两次降息。央行自2021年8月上调基准利率以来,持续38个月维持高利率政策后,上月改变了货币政策方向。 分析认为,韩国经济面临着诸多利空因素,如韩元持续贬值、韩美基准利率差距拉大、房地产市场不稳定等。央行行长李昌镛当天表示,在外汇市场波动性加剧的情况下,韩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因此决定下调利率。 另外,央行当天发布《经济展望更新报告》,将韩国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预期从2.4%下调至2.2%,并将明年GDP预期从原来的2.1%下调至1.9%。 28日,在位于首尔中区的韩国银行(央行),行长李昌镛主持召开金融货币委员会会议。【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4-11-28 20:04:28 -
特朗普再任美国总统 韩国消费者心理承压
随着唐纳德·特朗普再任美国总统,韩国消费者对出口放缓、经济不振等未来经济前景的担忧加剧,本月消费者心理指数(CCSI)有所下降。目前,整体指数仍保持在相对乐观的水平,但构成指标之一的“未来经济展望”指数,时隔2年4个月大幅下滑。 韩国银行(央行)于26日发布的《消费者动向调查》结果显示,11月消费者心理指数为100.7,较上月下跌1个点。央行分析称,美国大选结果带来的经济不确定性、出口增长势头放缓等因素共同推动了消费者心理的疲软。 消费者心理指数是构成消费者动向指数(CSI)的15个指数中,利用目前生活状况、生活水平展望、家庭收入展望、消费支出展望、目前经济判断、未来经济展望6个指数计算的指标,高于100时,表示消费心理乐观,反之则相反。 构成消费者心理指数的6个指数中,今后经济展望(74)指数环比大幅下降7个点,创自去年11月以来的最低水平,也是自2022年7月以来的最大跌幅。同时,目前经济判断(70)和生活水平展望(94)分别环比下降3个点和2个点。反之,目前生活状况(91)和家庭收入展望(100)分别环比上涨1个点,消费支出展望(109)与上月持平。央行统计调查组组长黄熙珍(音)表示,调查期间,随着美国大选结果出炉,出口疲软和经济低迷等多重不确定性因素加剧,导致消费者心理指数下滑显著。 本月住房价格预期指数为109,环比(116)下降7个点,自今年9月(以后)时隔2年11个月达到最高水平后,连续两个月下降。。住房价格预期指数反映了消费者对一年后房价的预期,预计一年后房价上涨的消费者比例大于下跌,该指数会超过100。黄熙珍表示,由于贷款政策收紧、公寓价格上涨和交易量减少等因素,预计房价上涨的比例有所下降,住房市场情绪明显低迷。 虽然央行于10月下调了基准利率,但市场利率的走高影响了消费者对未来利率走势的预期。11月利率预测指数从10月的88升至93,环比上升5个点。预测6个月后利率较目前上涨的消费者比例小于下降,该指数在100以下,反之则相反。 反映消费者对未来一年物价走势预期的通胀预期率维持在2.8%,与上月持平。虽然消费者物价上涨势头放缓,但汇率大幅波动引发了对进口价格上涨的担忧,进一步影响了消费者的物价预期。
2024-11-26 23:28:15 -
韩国三季度家庭负债总额创新高 银行将收紧贷款门槛
韩国银行(央行)近日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韩国家庭信用负债总额高达1913.8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0万亿元),创下2002年四季度开始公布统计数据以来的最高纪录。 其中,家庭负债余额为1795.8万亿韩元,较前一季度末增加了16万亿韩元。家庭负债增幅从第二季度的13.3万亿韩元增至16万亿韩元。住房抵押贷款增幅尤为明显,从第二季度的16万亿韩元增至第三季度的19.4万亿韩元。 韩国央行对家庭负债增加的背景分析指出,首都圈地区的住房交易量增势迅猛,房贷增幅随之扩大。根据数据,首都圈地区的住房交易量从去年第四季度的5.3万套增至今年第一季度的5.9万套,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分别跃升至8.3万套和9.6万套。 随着家庭负债的增加,韩国政府计划于明年7月实施第三阶段总负债本息偿还比率(DSR)限制措施,同时银行业对贷款额度进行管理。 根据金融监督院的数据,截至10月,KB国民银行、新韩银行、韩亚银行、友利银行、NH农协银行五大商业银行的家庭贷款同比增加了19.9万亿韩元,已远超今年目标的11.8万亿韩元。因此,银行业计划限制年内新增贷款。 预计今后银行的贷款额度会有所缩小,目前房贷需求迅速增加。银行业内人士表示:“由于房贷需求集中在10月和11月,今年第四季度的房贷额度已经全部用完,想申请贷款的客户只能等明年新增额度的发放。” 另一方面,随着银行业开始收紧家庭贷款,以储蓄银行为代表的“第二金融圈”开始增加向家庭提供贷款,上月其规模激增2.7万亿韩元。 首尔中心的公寓楼【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4-11-21 23:07:12
-
韩国10月经常账户连续6个月盈余 半导体出口带动经济增长
根据韩国银行(央行)6日公布的国际收支初步统计数据,韩国10月经常账户盈余为97.8亿美元,这是自4月因外国人分红增加等因素导致短暂赤字(-2.9亿美元)后连续第六个月实现盈余。尽管盈余额较去年同期的74.4亿美元有所增长,但低于9月的109.4亿美元,在历年10月中排名第三。今年1至10月累计经常账户盈余为742.4亿美元,同比增加500.6亿美元。 从分项数据来看,商品收支实现81.2亿美元盈余,自去年4月以来连续19个月保持盈余,但较9月的104.9亿美元减少23.7亿美元。出口额为600.8亿美元,同比增长4.0%,连续13个月呈增长态势。 从品类来看,半导体(+39.8%)、钢铁制品(+6.8%)、乘用车(+5.2%)、信息通信设备(+5.2%)增长显著;从地区来看,对中国(+10.8%)、东南亚(+7.7%)、欧盟(+5.7%)和美国(+3.4%)的出口表现良好,但石油产品(-34.5%)和机械及精密仪器(-4.2%)出口有所下降。 进口总额为519.6亿美元,同比减少0.7%,这一降幅主要受原油(-17.9%)、石油产品(-13.3%)、煤炭(-9.5%)和化工产品(-6.7%)等原材料进口下降4.7%的影响。然而,半导体制造设备(+48.6%)、半导体(+18.2%)、精密仪器(+3.3%)等资本品进口增长7.5%,贵金属、珠宝(+72.9%)和直接消费品(+15.1%)等消费品进口同比增长8.8%。 服务收支赤字为17.3亿美元,虽较上月的22.4亿美元有所缩小,但较去年同期的12.8亿美元有所扩大。其中,旅行收支赤字为4.8亿美元,得益于中国国庆节假期带动旅行收入增加,较9月的9.4亿美元赤字有所改善;而运输收支则因集装箱船运费下降,从9月4亿美元盈余转为2.3亿美元赤字。初次收入收支实现34.5亿美元盈余,高于9月的30.9亿美元,其中股息收入维持稳定,为24.9亿美元。 金融账户方面,10月净资产增加129.8亿美元。直接投资中,韩国对外投资增加2.8亿美元,外国对韩投资增加22.5亿美元;证券投资中,韩国对外债券投资增加29.1亿美元,外国对韩债券投资增加12亿美元。 上月29日,釜山港的神仙台码头上堆积的进出口货物【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2-06 18:58:19 -
国际投行纷纷下调预期 韩国明年经济增长或跌至1.6%
据金融行业5日消息,多家海外投资银行(IB)下调对韩国明年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的预测。 花旗银行(Citi)在最新报告中把韩国明年经济增长率预期从此前的1.8%下调至1.6%,较10月底预测值下降0.2个百分点。花旗银行在今年4月底把韩国明年经济增长率预期从3月底的1.6%上调至1.8%,时隔7个月再次还原至3月底的预测水平1.6%。此外,花旗还把韩国后年增长率预期从1.7%下调至1.6%。 花旗在报告中指出,下调原因包括今年第四季度增长放缓,以及特朗普第二任期可能带来的美国关税风险。报告称,如果美国提高关税,韩国对中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等国家的出口可能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报告同时提到,近期韩国暴发紧急戒严事态,但政策应对及时,因此可能仅在短期内对韩国经济和金融市场造成影响。 除了花旗以外,其他国际投行对韩国经济增长的预期也纷纷出现下调。国际金融中心数据显示,包括花旗在内的八家国际投行对韩国明年经济增长率的平均预测为1.8%,较一个月前下降0.2个百分点。 具体来看,高盛(Goldman Sachs)和美银美林(Bank of America Merrill Lynch)从2.2%下调至1.8%;瑞银(UBS)从2.1%下调至1.9%;野村证券(Nomura)从1.9%下调至1.7%;摩根大通(JP Morgan)从1.8%下调至1.7%。巴克莱银行(Barclays)和汇丰银行(HSBC)则分别维持1.8%和1.9%的预测不变。 一个月前,部分投行预测韩国经济明年或实现2%以上增长,但目前所有机构的预测都集中在1.5%至2%之间。此外,上述投行对韩国今年的增长率预测也有所下调,平均值从2.3%降至2.2%。其中美银美林把今年的预测从2.5%下调至2.2%,花旗从2.3%下调至2.2%。 此次调整反映出投行对美国特朗普新政府经济政策可能带来不确定性的担忧,特朗普的加征关税等保护主义措施可能对包括韩国在内的亚洲国家经济造成不良影响。国际金融中心表示,出口强劲和宽松货币政策扩张支撑亚洲主要经济体的增长,但特朗普保护主义政策可能带来冲击。 此前,韩国银行(央行)在10月28日也表示,美国特朗普新政府经济政策的方向增加经济和通胀的不确定性,并把韩国明年和后年的经济增长率分别预测为1.9%和1.8%。 釜山港【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2-05 19:27:45 -
"紧急戒严"风波后 金融市场遭遇剧烈波动
当地时间本月3日晚,韩国总统尹锡悦突然宣布“戒严令”,这一举措在国内外引发广泛关注,对韩国金融市场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尹锡悦4日凌晨宣布解除紧急戒严后,韩国政府就今日股市是否照常开盘进行研讨,最终决定股市照常开盘。开盘后,韩国股市剧烈波动。韩国综合股价指数(KOSPI)在当天开盘走低,韩国综合股价指数报2450.76点,较前一个交易日下跌1.97%。韩元对美元汇率快速下跌,一度跌至1446韩元兑换1美元,为时隔15年8个月以来的最低。 在金融市场遭遇剧烈波动的背景下,金融机构采取可能的各种应对措施。首先,韩国企划财政部和金融机构当天上午召开临时会议,决定通过向金融市场提供无限量流动性,以稳定市场。 韩国金融委员会委员长金秉焕表示:“将动用一切可用措施,确保金融市场正常且稳定地运行。10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15亿元)的股市平准基金将随时投入运行,债券市场和资本市场方面将最大限度启用最规模达40万亿韩元的债券市场稳定基金以及公司债券和商业票据(CP)购买计划。” 韩国银行(央行)金融货币委员会也召开特别会议,并决定将通过回购操作增加短期流动性供应,以防外汇市场波动。 然而,有观点认为,戒严令的长远影响可能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显现。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将持续,尤其是在政治局势仍不明朗的情况下,投资者的谨慎情绪可能会持续影响市场。 当天,受尹锡悦突发“戒严令”影响,韩国KOSPI指数收盘下跌1.44%,报2464点,失守2500点大关。首尔外汇市场上韩元兑美元汇率以1410.1韩元收盘,较前一交易日上涨7.2韩元。 本月3日晚,在首尔龙山总统府,韩国总统尹锡悦发表谈话宣布实施紧急戒严。【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4-12-05 02:52:36 -
韩国央行今日起将通过回购操作增加流动性供应
韩国银行(央行)4日宣布,从今日起,将通过回购操作增加短期流动性供应。 韩国央行金融货币委员会今日上午召开了特别会议,并决定将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包括通过回购操作提供外汇流动性,以防外汇市场波动上升。 与此同时,央行还将产业金融债券、中小企业金融债券、进出口金融债券、特殊债券、农业金融债券、水产金融债券等债券纳入回购协议的交易项目。 回购交易机构范围扩至所有国内银行和外国银行分行、所有投资交易商和投资经纪商以及韩国证券金融公司。 【图片提供 韩国银行】
2024-12-05 00:03:03 -
韩国金融委员会:随时准备部署10万亿韩元股市稳定基金
据韩国金融部门4日消息,今日上午,在韩国金融委员会委员长金秉焕的主持下,与金融监督院院长、金融协会会长等相关机构召开了“金融状况检查会议”。 金秉焕表示:“将动用一切可用措施,确保金融市场正常且稳定地运行。10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15亿元)的股市平准基金将随时投入运行,债券市场和资本市场方面将最大限度启用最规模达40万亿韩元的债券市场稳定基金以及公司债券和商业票据(CP)购买计划。” 金秉焕补充道:“政府和相关机构将对金融市场相关数据实施进行分析,并将采取一切可用措施。希望韩国民众也保持冷静观察,沉着应对。” 此外,韩国副总理兼企划财政部长官崔相穆与韩国银行(央行)李昌镛、金融监督院院长李卜铉于当天上午7时在首尔银行联合会馆共同召开了“戒严相关紧急会议”,决定包括股票市场在内的所有金融和外汇市场将照常开盘。 监管机构官员在当天的会议上发表联合声明称,将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稳定金融和外汇市场,包括提供“无限流动性”。 4日上午,在韩国金融委员会委员长金秉焕的主持下,与金融监督院院长、金融协会会长等相关机构召开了“金融状况检查会议”。 【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4-12-04 20:18:27 -
人口老化拖累经济活力 韩国或陷入结构性长期停滞
多家国际机构预测,韩国经济实际规模或将连续6年不及潜在规模。七国集团(G7)中仅法国出现类似现象,专家认为低生育、老龄化和创新瓶颈等问题拖累韩国经济陷入结构性长期停滞。 共同民主党议员杨富男1日从韩国银行(央行)获取的《2001至2025年韩国GDP缺口现况》资料显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今年5月预测,2020年至2025年期间,韩国的GDP缺口(实际GDP与潜在GDP之间的差距) 为负数。 潜在GDP指一国(或地区)在各种资源得到最优和充分配置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大经济增长率。GDP缺口为负数意味着一定时期内实际GDP低于潜在GDP,生产设备及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未能充分利用。 OECD推算2020年至2025年期间,韩国的GDP缺口先后为-2.5%、-0.6%、-0.3%、-1%、-0.4%和-0.3%。2001年至2019年期间,韩国的GDP缺口从未出现连续两年为负数,但从2020年起开始史无前例的负增长。2020年以后,G7国家的GDP缺口正负交替,仅法国与韩国一样无法摆脱负增长沼泽。 根据经济波动,实际GDP和潜在GDP不相上下,或GDP缺口正负数值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为理想状态。正数过高反映经济过热引发通货膨胀忧虑,负数过高则表示经济陷入停滞、可能引发失业率过高等问题,意味着未能充分利用各项生产要素。 分析称,像韩国一样GDP缺口很难由负转正显示出经济发展放缓并非短期现象,可能是长期停滞、陷入结构性经济萧条。 首尔大学经济学专业教授安东铉(音)称,有关国际机构做出这一判断有两种可能,一种是高估了韩国的潜在GDP规模,另一种是韩国的经济未能达到潜在规模,从目前情况来看后者可能性较高。这暴露韩国经济基础薄弱,与其归因于经济周期,不如看做是一种结构性的停滞。 有关韩国潜在GDP增速的争议不绝于耳,经合组织推测韩国2023年和今年的潜在GDP增速为2%,较2022年下调0.3个百分点。由经合组织推测的韩国潜在GDP增速从2001年的5.4%开始,从未有过增长,均较上一年下降或原地踏步,从2008年的4%“腰斩”至目前的2%仅用了16年。 但G7国家的潜在GDP增速近年开始重新增长,2020年以后,美国从1.9%上升至2.1%,加拿大从1.1%上升至1.9%,意大利从0.3%上升至1.1%。 按照经合组织的推算结果,韩国去年潜在经济增速(2%)已被美国(2.1%)反超,这是经合组织自2001年实施此项统计以来,韩国的潜在经济增长率首次低于G7国家。由于美国经济体量远超韩国,这一现象为韩国经济敲响警钟。 央行总裁李昌镛在去年的一场座谈会上指出,虽然韩国经济增速很难期待达到3%至4%,但也应避免韩国重蹈日本覆辙只能维持在1%以下的消极想法。充分考虑推动劳动市场改革的同时,对女性、外籍劳动者等人力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将长期目标定为2%以上较为合理。 上月28日,央行发布的最新经济前景预测中,将明年的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1.9%,各方解读不一。韩国经济是否已接近无法正常运转,还是目前可预测的潜在经济增速已降至2%以下,进入长期低增长周期,对此出现意见分歧。 安东铉称,从政府和央行立场来看,过度下调经济增长预期,将打击市场对经济的期待,对景气产生负面影响,所以一直采取高估的基调,但从人口结构趋势来看,老龄化导致经济潜力下降,经济预期逐步下调是必然趋势。 釜山港码头上,堆满了等待出口的集装箱。【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4-12-01 22:56:41 -
内需低迷叠加气候影响 韩国服装支出占比创历史新低
在内需持续疲软的背景下,受“秋老虎”(立秋以后出现的短期回热天气)影响,持续的高温天气导致秋装需求减少,韩国第三季度服装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例降至历史最低。 根据韩国统计厅国家统计门户网站(KOSIS)和家庭收支调查1日公布的数据,第三季度每户月平均消费支出为290.7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5万元),其中服装和鞋类支出为11.4万韩元,同比下降1.6%。 服装和鞋类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仅为3.9%,创下历史新低。自去年第四季度的6.0%以来,该比例持续下滑,今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分别降至4.4%和5.4%,第三季度更是跌破4%。而在2014年至2016年间,服装支出占比曾高达7%至8%。 韩国零售业的表现同样反映出商品消费的低迷。数据显示,今年3月至10月,零售销售额(按不变价格计算)指数已连续8个月同比下降。特别是半耐用品,自去年12月以来连续11个月呈现负增长,其中服装从去年12月的-0.7%降至今年10月的-2.7%。 专家指出,高利率和高物价的双重压力迫使家庭优先减少非必需品支出。韩国开发研究院(KDI)经济展望室室长郑圭哲表示:“相比服务消费,商品消费更容易受到利率的影响。高利率抑制了汽车、家具和服装等商品的消费需求。” 气候变化也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随着春秋季节缩短,轻薄外套等应季服装的需求减少。此外,今年10月气温较高,也导致取暖设备需求下降。数据显示,家电产品零售销售额指数同比下降5.9%。 与此同时,低生育率和人口老龄化趋势也在加剧消费萎缩。随着年轻人口和40多岁群体的减少,主力消费群体的就业人数逐年下降,对消费市场形成了明显压力。消费低迷还导致个体工商户收入减少,其中以批发零售业为主的服装行业首当其冲。值得注意的是,40多岁个体工商户中,从事服装相关行业的比例高达约20%,这一群体受到的影响尤为显著。 尽管当前形势不容乐观,但韩国主要机构预计明年消费或将有所改善。KDI预计,个人消费增长率将从今年的1.3%升至1.8%。韩国银行(央行)则预测,个人消费增长率将从今年的1.2%增至明年的2.0%。 央行表示,物价趋稳、名义工资上涨以及金融环境的改善将推动消费复苏。然而,高额本息偿还负担、弱势群体消费能力恢复缓慢,以及部分大企业就业的不确定性,可能会限制复苏速度。 1日,首尔市内某家服装店内景【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2-01 19:40:56 -
韩国央行将基准利率下调至3%
韩国银行(央行)金融货币委员会28日召开金融货币委员会会议,决定将目前3.25%的基准利率下调至3%。 这是自2008年以来韩国央行首次连续两次降息。央行自2021年8月上调基准利率以来,持续38个月维持高利率政策后,上月改变了货币政策方向。 分析认为,韩国经济面临着诸多利空因素,如韩元持续贬值、韩美基准利率差距拉大、房地产市场不稳定等。央行行长李昌镛当天表示,在外汇市场波动性加剧的情况下,韩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因此决定下调利率。 另外,央行当天发布《经济展望更新报告》,将韩国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预期从2.4%下调至2.2%,并将明年GDP预期从原来的2.1%下调至1.9%。 28日,在位于首尔中区的韩国银行(央行),行长李昌镛主持召开金融货币委员会会议。【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4-11-28 20:04:28 -
特朗普再任美国总统 韩国消费者心理承压
随着唐纳德·特朗普再任美国总统,韩国消费者对出口放缓、经济不振等未来经济前景的担忧加剧,本月消费者心理指数(CCSI)有所下降。目前,整体指数仍保持在相对乐观的水平,但构成指标之一的“未来经济展望”指数,时隔2年4个月大幅下滑。 韩国银行(央行)于26日发布的《消费者动向调查》结果显示,11月消费者心理指数为100.7,较上月下跌1个点。央行分析称,美国大选结果带来的经济不确定性、出口增长势头放缓等因素共同推动了消费者心理的疲软。 消费者心理指数是构成消费者动向指数(CSI)的15个指数中,利用目前生活状况、生活水平展望、家庭收入展望、消费支出展望、目前经济判断、未来经济展望6个指数计算的指标,高于100时,表示消费心理乐观,反之则相反。 构成消费者心理指数的6个指数中,今后经济展望(74)指数环比大幅下降7个点,创自去年11月以来的最低水平,也是自2022年7月以来的最大跌幅。同时,目前经济判断(70)和生活水平展望(94)分别环比下降3个点和2个点。反之,目前生活状况(91)和家庭收入展望(100)分别环比上涨1个点,消费支出展望(109)与上月持平。央行统计调查组组长黄熙珍(音)表示,调查期间,随着美国大选结果出炉,出口疲软和经济低迷等多重不确定性因素加剧,导致消费者心理指数下滑显著。 本月住房价格预期指数为109,环比(116)下降7个点,自今年9月(以后)时隔2年11个月达到最高水平后,连续两个月下降。。住房价格预期指数反映了消费者对一年后房价的预期,预计一年后房价上涨的消费者比例大于下跌,该指数会超过100。黄熙珍表示,由于贷款政策收紧、公寓价格上涨和交易量减少等因素,预计房价上涨的比例有所下降,住房市场情绪明显低迷。 虽然央行于10月下调了基准利率,但市场利率的走高影响了消费者对未来利率走势的预期。11月利率预测指数从10月的88升至93,环比上升5个点。预测6个月后利率较目前上涨的消费者比例小于下降,该指数在100以下,反之则相反。 反映消费者对未来一年物价走势预期的通胀预期率维持在2.8%,与上月持平。虽然消费者物价上涨势头放缓,但汇率大幅波动引发了对进口价格上涨的担忧,进一步影响了消费者的物价预期。
2024-11-26 23:28:15 -
韩国三季度家庭负债总额创新高 银行将收紧贷款门槛
韩国银行(央行)近日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韩国家庭信用负债总额高达1913.8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0万亿元),创下2002年四季度开始公布统计数据以来的最高纪录。 其中,家庭负债余额为1795.8万亿韩元,较前一季度末增加了16万亿韩元。家庭负债增幅从第二季度的13.3万亿韩元增至16万亿韩元。住房抵押贷款增幅尤为明显,从第二季度的16万亿韩元增至第三季度的19.4万亿韩元。 韩国央行对家庭负债增加的背景分析指出,首都圈地区的住房交易量增势迅猛,房贷增幅随之扩大。根据数据,首都圈地区的住房交易量从去年第四季度的5.3万套增至今年第一季度的5.9万套,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分别跃升至8.3万套和9.6万套。 随着家庭负债的增加,韩国政府计划于明年7月实施第三阶段总负债本息偿还比率(DSR)限制措施,同时银行业对贷款额度进行管理。 根据金融监督院的数据,截至10月,KB国民银行、新韩银行、韩亚银行、友利银行、NH农协银行五大商业银行的家庭贷款同比增加了19.9万亿韩元,已远超今年目标的11.8万亿韩元。因此,银行业计划限制年内新增贷款。 预计今后银行的贷款额度会有所缩小,目前房贷需求迅速增加。银行业内人士表示:“由于房贷需求集中在10月和11月,今年第四季度的房贷额度已经全部用完,想申请贷款的客户只能等明年新增额度的发放。” 另一方面,随着银行业开始收紧家庭贷款,以储蓄银行为代表的“第二金融圈”开始增加向家庭提供贷款,上月其规模激增2.7万亿韩元。 首尔中心的公寓楼【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4-11-21 23: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