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应用’新闻 116个
-
友利银行首次推出生成式AI贷款咨询服务
韩国友利银行8日宣布,从本月9日起,将生成式人工智能(AI)技术应用到贷款咨询业务。该AI咨询服务将解答客户在申请住房贷款时常见的问题。 此前,银行的聊天机器人服务基于预先准备的脚本提供回答。与此相比,AI咨询服务能够在搜索结果中提供相关的实体信息和关系,帮助用户更快速、准确地获得所需答案。 友利银行计划通过该项服务提升用户的便利性,并巩固本行作为金融数字化的先驱者(First-Mover)的地位。 友利银行负责人表示:“安全性和透明度是评估金融服务可靠性的重要指标。为此,我们通过对系统运行状况的持续监控,成功创造了一个安全的服务环境。“ 【图片提供 友利银行】
2024-12-09 02:54:34 -
《首尔之春》剧情险成现实 网友热议重映呼声高涨
因3日晚至4日凌晨间发生的“紧急戒严”事件,去年上映的电影《首尔之春》再度成为舆论关注焦点,不少观众呼吁影片重新上映,认为影片剧情险些成为现实。 在社交媒体X(原推特)等平台上,关于此次“紧急戒严”事件的批评言论频频出现,同时电影《首尔之春》的部分经典场景与台词被广泛引用。一位网友上传了影片中由黄政民饰演的保安司令官全斗光与下属密谋政变时怒斥“失败是叛逆,成功是革命!”的片段,并感叹道:“《首尔之春》原来不是电影,是纪录片吗?”该帖获得了超过8000次点赞及2000次转发。 另一位网友分享了电影结尾时政变成功者合影的画面,并写道:“没想到我竟然能在有生之年亲身体验《首尔之春》。”这一帖文同样引发热议,点赞数接近1万。 在电影重映的呼声中,网友还设计了多个改编自电影的“恶搞海报”。与此同时,在电影评分与推荐应用“Watcha”中,《首尔之春》也因搜索量激增跃升至热度排行榜第18位,成为近期备受关注的影视作品之一。 由金性洙导演执导的《首尔之春》讲述了以黃晸玟饰演的全斗光为首的军队高层发动政变的惊心动魄的7小时,与郑雨盛饰演的首都警备司令官李泰臣之间的较量。该片去年11月上映,吸引了1300万名观众,并在第45届青龙电影节上获得最佳影片奖。 【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2-05 00:49:53 -
三星电子加速布局XR领域 首款AR眼镜或于2025年问世
韩国电子巨头三星电子计划于2025年推出首款扩展现实(XR)设备,标志着其在虚拟现实(VR)与增强现实(AR)领域的强势回归。这一战略布局不仅彰显了三星抢占XR新兴市场的雄心,也引发了业界对其产品如何颠覆用户体验并重塑科技行业格局的高度关注。 IT业界于3日透露,三星电子计划在即将举行的Galaxy S25系列手机发布会上,通过影像或图片形式首次展示正在研发的AR眼镜。这款由三星与谷歌联手打造的AR眼镜,自去年2月启动研发以来,一直备受关注。产品将搭载高通AR1芯片组,并全面支持谷歌的Gemini技术,以仅50克的轻便设计,以及集成的人工智能(AI)结算、手势识别、面部识别等前沿功能,展现了三星在XR技术领域的深厚积累与创新能力。 据悉,三星电子在公开AR眼镜试制品之前,计划在本月内首先推出专为AR眼镜设计的软件XR平台,为产品的正式上市奠定坚实基础。三星电子移动体验(MX)事业部长卢泰文(音)于今年7月在法国巴黎举行的Galaxy Z Fold 6、Flip 6 Unpacked全球新品发布会上表示,公司将在年内推出XR平台,并将建立相关生态系统作为首要任务。业界普遍预测,在试制品公开后,这款AR眼镜有望于明年第三季度正式上市。 为确保XR事业的顺利推进,三星电子将在本周内进行组织结构调整,加强XR相关部门的领导力和人力资源配置,进一步巩固市场竞争力。市场调研机构奥姆迪亚(Omdia)最新研究报告显示,全球空间计算(Spatial Computing)市场预估值将达到45亿美元,年均增长率(CAGR)达18%,预计到2029年将突破100亿美元大关。空间计算是物理世界与3D立体数字虚拟世界之间的映射,以实现更广泛的应用和创新。 业界普遍认为,XR技术目前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具有巨大潜力,需加速商用化进程,快速构建相关生态系统,以抢占市场先机。奥姆迪亚指出,谷歌、微软、苹果、Meta、高通等主要技术供应商正在积极布局在智能手机、头显、AR眼镜及机器人等先进产品上搭载空间计算技术。为了实现突破性成长,企业应进一步改善芯片组效率,推动空间计算与生成型AI的深度融合,积极构建开放生态系统,并推动相关技术标准的制定,以促进技术的相互运用与整合。
2024-12-03 23:26:42 -
韩国OTT巨头合并在即 TVING与Wavve联手挑战奈飞霸主地位
韩国两大在线视频服务(OTT)平台TVING和Wavve的合并正在稳步推进。若能通过公平交易委员会的企业合并审查,两家公司有望最早于明年下半年推出整合后的流媒体服务,与奈飞(Netflix)展开直接竞争。按订阅用户和收入计算,合并后的市场份额将接近40%。 此次合并旨在整合资源,降低节目采购成本和营销费用,以改善长期亏损状况。自成立以来,TVING和Wavve均未实现盈利,去年分别亏损142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7.4亿元)和791亿韩元。合并后,双方计划通过收入和利润增长进一步拓展全球市场。 为了吸引更多订阅用户,K-EnterTech Hub代表韩正勋(音)建议,TVING和Wavve可以通过扩展广告模式、推出体育捆绑产品、发展直播电商等方式提升变现能力。此外,还可采用基于广告的免费流媒体电视(FAST)模式,以充分挖掘内容的长尾效应。业内人士表示,两家公司还可以参考迪士尼的成功经验,例如双重捆绑和三重捆绑策略,以及一体化的应用程序整合模式。 合并后,TVING和Wavve计划推出一个单一平台,以整合双方的内容资源,提升用户体验和使用便利性。然而,由于两者用户群存在一定重叠,合并产生的协同效应可能低于预期,但在韩国市场依然具有显著优势。目前,除奈飞外,其他美国OTT平台在韩国的表现普遍不佳,而本土OTT凭借贴近用户需求的内容制作能力和更高的文化适配性,仍占据主导地位。 从长远来看,关键挑战在于如何在亚洲乃至全球市场中站稳脚跟。根据美国《综艺》杂志的预测,未来五年OTT市场的重心预计将转向亚洲,其中中国平台可能占据重要地位。韩正勋表示,若韩国OTT平台忽视亚洲市场,可能会在竞争中落后于新兴的中国OTT平台。 对TVING和Wavve而言,此次合并无疑是一次重要契机。能否借鉴国际成功经验并结合本土市场优势,在稳固国内市场份额的同时推动国际化扩张,将成为决定其长期竞争力与发展前景的关键所在。 TVING和Wavve【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2-03 19:55:05 -
阿里巴巴首次涉足韩国服装电商 斥资1000亿韩元获ABLY股份
韩国电商平台ABLY 【图片提供 韩联社】 据电商平台ABLY本月2日消息,母公司ABLY集团日前获得中国阿里巴巴集团的100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1亿元)投资,这是该平台吸引的首笔国际投资。 通过此次投资,阿里巴巴将获得ABLY集团5%的股份,这是阿里巴巴集团首次持有韩国电商平台的股份。ABLY表示,通过吸引此次投资,企业价值增加至3万亿韩元,跻身“独角兽”企业名单。 这是继去年12月,Naver旗下限量商品交易平台Cream后,韩国再次诞生“独角兽”企业。 ABLY称,在全球资本市场获得积极评价主要是由于韩国时装(K-fashion)全球知名度不断上升,韩国卖家在海外积极开拓市场,平台交易额从2021年的7000亿韩元有望增加至今年的2万多亿韩元,发展势头迅猛和稳健的财务结构等。 ABLY计划以此次吸引阿里巴巴投资为开端,继续从美国硅谷和海外主权财富基金处获取1000亿韩元的投资。 ABLY是流媒体平台“Watcha”共同创始人姜锡勋(音)于2018年创立的服装时尚电商平台,此外还运营男装网站“4910”和日本电商平台“amood”。 去年,ABLY销售规模为2595亿韩元,创下成立以来的新高,营业利润为33亿韩元,首次实现年度盈余。去年实现年度盈余的服装电商平台仅ABLY一家。 手机应用程序分析服务商Wiseapp·Retail·Goods提供的数据显示,上月ABLY月活跃用户数(MAU)为880万人,在服装电商平台中居首。 姜锡勋称,在投资心理冻结的背景下,通过提高企业价值成功跻身“独角兽”企业,标志着ABLY的发展潜力再次得到认可。今后将以大数据等独家技术为基础,进一步巩固在电商领域的地位,持续扩大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 阿里巴巴的此项投资也引发中国电商过度渗入韩国市场的忧虑,阿里巴巴通过持有ABLY的股份,在韩国线上和线下服装市场的影响力将进一步升级。 阿里巴巴集团旗下跨境电商平台全球速卖通作为首批进军韩国市场的中国电商,已在韩国市场站稳脚跟,成为与本土电商Coupang并驾齐驱的新势力。业界预测,若全球速卖通的“短板”服装业务能够得到进一步加强,在韩国电商市场中的地位将更趋于稳固。因此也有观点认为,阿里巴巴希望借助与ABLY等韩国优秀电商的合作,进一步提高全球速卖通的竞争力。 位于中国杭州市的阿里巴巴总部。【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4-12-02 21:22:03 -
探索未来生活的入口 "I LOVE AI:KME2024"让科技触手可及
11月27日至29日,首尔COEX D馆迎来了一场科技与未来交汇的盛宴——“I LOVE AI:KME2024”。这场别开生面的活动以会议(Conference)与展览(Exhibition)相结合的创新形式,为每一位与会者带来了身临其境的人工智能(AI)探索体验。在这里,AI不再只是冷冰冰的技术名词,而是变成了贴近生活的“未来助手”。 ▲主题聚焦:生命元宇宙,AI塑造健康未来 本次活动以“生命元宇宙”(Life Meta)为主题,深度融合AI、元宇宙与健康生活。根据全球咨询公司普华永道(PwC)的研究,到2030年元宇宙市场规模将达到1.5429万亿美元,而生成式AI市场也有望在2028年增至363亿美元。这一背景下,“I LOVE AI:KME2024”突破传统,带来了前沿技术与生活场景无缝衔接的体验,即便对AI技术一知半解,参观者也能找到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应用。 在虚拟现实体验展台,戴上VR眼镜便仿佛踏入了一个奇幻的数字世界:你可以与虚拟角色对话,畅游在沉浸式娱乐的海洋。而另一边,AI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同样让人叹为观止——从AI辅助诊断、智能康复设备到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生动地展示了技术如何助力更便捷、更健康的未来生活。 参观者戴上VR眼镜体验游戏场景。【摄影 记者 崔锦宁】 ▲百位专家齐聚,共话AI未来 活动吸引了全球100多位顶尖AI专家参与,其中包括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教授Sam Richards、斯坦福大学教授Jin Hyung Lee,以及韩国庆熙大学教授李京全等。在主题演讲与小组讨论中,专家们用鲜活案例展现了AI如何深刻融入日常生活。从医疗AI到元宇宙教育,从机器人技术到文化内容,讨论议题覆盖广泛,深入剖析AI对行业变革与教育模式的深远影响。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元宇宙与AI结合的专题讨论。专家们从教育、就业到行业转型等角度,深入探讨了未来技能需求与教育模式的重塑,提出了大量具有实际价值的见解,为AI普及应用指明了方向。 ▲多舞台、多主题:全方位探索AI应用 展会分设三个主题舞台,全天轮番上演超过10场精彩会议。无论你对医疗AI、国防AI还是文化内容AI感兴趣,都能在这里找到“心动领域”。此外,参观者还可以亲身体验各种AI设备,例如根据情绪实时调整室内环境的智能家居系统,或搭载最前沿技术的智能出行设备。AI的触角遍布每一个展台,让你切身感受到未来生活的便捷与舒适。 展台上陈列的VR设备【摄影 记者 崔锦宁】 ▲触摸未来的温度:AI不再是高冷科技 “‘I LOVE AI:KME2024’的目标是让AI从令人敬畏的高冷技术,变成人人都能轻松使用的工具,”展会负责人表示,“在伦理与安全的基础上,我们希望与大众共建一个既亲切又触手可及的未来世界。” 从沉浸式娱乐到健康管理,从智能家居到行业创新,“I LOVE AI:KME2024”不仅是一次技术的盛会,更是一幅未来生活的蓝图。无论你是科技爱好者,还是对AI完全陌生的普通参观者,都能在这里感受到AI的无限可能。这场活动既展示了全球科技的最新成果,也让人对未来充满期待。可以想见,不久的将来,AI和元宇宙将深刻改变我们的生活。 正在测试设备的手机【摄影 记者 崔锦宁】 来自首尔某大学的学生朴元锡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听到专家们分享元宇宙与AI对教育的影响,感觉未来会更加灵活和个性化。尤其是可以和元宇宙里的AI角色互动,简直像交了个未来的朋友!” 一位来自某科技公司的参展者金旭亨(音)也表示:“展会的内容丰富又实用,特别是医疗和教育领域的AI应用给我很多启发。看到了许多可落地的方案,让我对商业模式的未来充满信心。”
2024-11-29 17:00:00 -
Naver加速布局电商市场 明年推出AI驱动购物APP
据业界28日消息,Naver计划于明年上半年推出基于购物搜索、人工智能(AI)和个性化推荐技术的购物应用程序(APP)“Naver Plus Store”,正式进军电商市场。这款APP将充分利用AI技术,提供商品内容推荐功能,并支持灵活的配送时间。 Naver将上线测试版的“AI购物推荐”功能。该功能通过AI识别用户的潜在购物意向,推荐相关产品,并利用大数据分析生成量化的推荐理由。同时,AI还将推荐适合购物参考的用户生成内容(UGC),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 Naver计划推出名为“Naver配送”的多样化配送服务,包括“今日配送”“明日配送”、下单后1小时内送达的“即时配送”、次日上午送达的“凌晨配送”,以及适用于家具和家电等大件商品的“预约日配送”。这一举措旨在满足消费者对灵活性和时效性的需求,并被视为Naver抢占电商市场的重要策略。 凭借雄厚的资金实力、技术优势和门户网站的强大流量资源,Naver被业内视为未来可能引发电商市场格局变化的重要参与者。韩国开发研究院(KDI)相关专家表示:“Naver Plus Store结合大数据与生成式AI技术,将对行业产生深远影响。如果‘Naver配送’服务顺利实施,Naver可能在市场份额上与Coupang展开直接竞争。” 另一位流通业专家指出:“当前以Coupang为主导的电商市场已经形成一定程度的固化格局,而Naver的加入可能打破这一局面,为行业注入新的增长动力。然而,也需警惕其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例如市场垄断加剧,以及对中小卖家的冲击。” 尽管Naver购物服务目前以22%的市场份额领先于Coupang(20%),其一直以来将自身定位为价格比较平台。然而,“Naver Plus Store”的推出可能改变这一定位。一些业内人士担忧,Naver可能利用其门户流量优势,对其他电商企业和中小卖家造成不利影响。 仁荷大学消费者科学系李恩熙(音)教授表示:“从Naver的角度看,扩展电商业务是合理的战略,但这可能导致市场份额进一步向少数企业集中,增加手续费和广告费压力。长期来看,确保多家电商企业竞争,才是更有利于消费者的理想市场结构。” 位于京畿道城南市的Naver总部【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1-28 22:45:43 -
报告:韩国40多岁用户主导虚拟货币市场
韩国数据分析平台公司“IGAWorks”27日发布的《虚拟货币交易所应用程序趋势》报告显示,Upbit、Bithumb等韩国虚拟货币交易所用户数量估计达760万人。 根据韩国共同民主党议员安道杰今年9月从金融监督院获取的数据,截至去年年底,虚拟货币活跃账户为770万个,与上述的估计用户数量相近。 根据报告,用户最多的地区是首尔江南区,达到34万人,考虑到今年三季度江南区的户籍人口为56.2万人,虚拟货币用户占比60%。其次是首尔瑞草区,达到22万人,占户籍人口(41.2万人)的53%。 从用户职业来看,公务员最多,达46万人。考虑到去年年底公务员总数为117万人,估计每10名公务员中有4名(39.3%)使用虚拟货币进行交易。 从年龄段来看,40多岁群体最多,达到221万人,其次为30多岁(203万人)、20多岁(166万人)和10多岁(31万人)等。 金融监督院日前发布的《虚拟资产市场现状》报告也显示,40多岁群体是虚拟资产行业的“大户”。拥有巨额资金量的个人账户中,40多岁为1297人,占34.5%。 【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4-11-27 18:56:30 -
韩国工业机器人密度全球居首 中国飞速升至第三
据《福克斯商业》当地时间22日报道,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本月20日发布的《2024世界机器人报告》显示,去年韩国的“机器人密度”达到每万名员工配备1012台工业机器人,连续两年蝉联全球第一。 机器人密度是指每万名员工对应的工业机器人数量,用来衡量制造业自动化水平。报告指出,自2018年以来,韩国机器人密度以每年约5%的速度稳步增长。 IFR主席伊藤孝幸表示,韩国能达到如此高的机器人密度,原因在于强大的汽车工业和享誉全球的电子产品制造业。 新加坡(770台)紧随其后排名第二。IFR解释称,新加坡是一个制造业劳动人口相对较少的小型城市国家,较少数量的机器人也足以达到高密度水平。 中国去年以470台的机器人密度超越德国(429台)和日本(419台),位列第三。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在2019年首次进入前十名后,仅用四年时间就把机器人密度提升至原来的两倍。美国则以295台排名第十。 IFR在报告中还指出,全球工厂的机器人应用正在快速增长。去年全球平均机器人密度达到每万名员工162台,为历史最高水平,较七年前(74台)增长一倍以上。 从地区分布来看,欧盟的机器人密度为219台,北美为197台,亚洲为182台。 为汽车车门喷漆的喷涂机器人【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1-24 23:29:19 -
韩国时尚平台竞逐升级 改版优化驱动用户增长
通过优化用户界面(UI)和用户体验(UX),并对在线商城进行全面升级,韩国时尚平台在提升使用效率的同时,也成功增加了平台使用量和用户停留时间。 据业内21日消息,高端奢侈品平台GUGUS近期对其在线商城进行了改版,以增强专业性和用户体验。数据显示,改版后平台的整体使用量在9月增长了22.7%,10月增长了18.3%,其中9月的每周平均使用量上升了37% 新版系统使用户能够更直观地查看每日更新的商品和品牌库存信息,并加强了对线下门店的支持。消费者可通过平台选择“直接购买”或“查看购买”,在浏览商品后选择在线或线下购买。此外,针对奢侈品的高价特性,GUGUS推出了全新支付系统“GUGUS Pay”,支持多种支付方式,有效消除了高价商品交易的限额问题。 可隆工业(Kolon Industries )FnC部门旗下时尚平台Kolon Mall于9月全面优化了其UI和UX。此次改版推出了基于人工智能(AI)的个性化服务“My OLO”。用户可选择符合个人偏好的关键词,系统则通过“My OLO”菜单推荐最契合用户喜好的商品、品牌及相关内容。 此外,Kolon Mall还新增了短视频内容模块“Discover”,快速展示品牌形象、商品视频及平台内容,大幅延长了用户的停留时间。FnC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定制化内容推荐,Kolon Mall不仅提升了用户忠诚度,还为品牌提供了更高的曝光度和销售额。” 8月,Musinsa为满足用户及入驻品牌的需求,改版为多商店模式,覆盖美妆、运动、奥特莱斯、精品店、运动鞋和儿童六大类别。各类别商店采用独立的UI和UX设计,用户可直接从主页顶部选择感兴趣的商店进行浏览。 为进一步优化个性化购物体验,Musinsa增强了定制推荐功能。数据显示,改版后用户的人均商品浏览频率增长了约21%,品牌浏览频率增加了16%,从主页跳转至商品详情页的用户数量同比提升了32%。 随着电商平台竞争加剧,优化改版已成为提升竞争力的关键策略。通过吸引更多用户流入并提升用户满意度,各大平台正在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业内人士指出:“在电商市场进入成熟阶段的背景下,平台专业化程度、对用户偏好的精准分析以及高质量的购物体验,将是决定市场地位的核心因素。” 采用独立UI和UX设计的Musinsa应用程序页面【图片来源 Musinsa】
2024-11-21 20:59:03
-
友利银行首次推出生成式AI贷款咨询服务
韩国友利银行8日宣布,从本月9日起,将生成式人工智能(AI)技术应用到贷款咨询业务。该AI咨询服务将解答客户在申请住房贷款时常见的问题。 此前,银行的聊天机器人服务基于预先准备的脚本提供回答。与此相比,AI咨询服务能够在搜索结果中提供相关的实体信息和关系,帮助用户更快速、准确地获得所需答案。 友利银行计划通过该项服务提升用户的便利性,并巩固本行作为金融数字化的先驱者(First-Mover)的地位。 友利银行负责人表示:“安全性和透明度是评估金融服务可靠性的重要指标。为此,我们通过对系统运行状况的持续监控,成功创造了一个安全的服务环境。“ 【图片提供 友利银行】
2024-12-09 02:54:34 -
《首尔之春》剧情险成现实 网友热议重映呼声高涨
因3日晚至4日凌晨间发生的“紧急戒严”事件,去年上映的电影《首尔之春》再度成为舆论关注焦点,不少观众呼吁影片重新上映,认为影片剧情险些成为现实。 在社交媒体X(原推特)等平台上,关于此次“紧急戒严”事件的批评言论频频出现,同时电影《首尔之春》的部分经典场景与台词被广泛引用。一位网友上传了影片中由黄政民饰演的保安司令官全斗光与下属密谋政变时怒斥“失败是叛逆,成功是革命!”的片段,并感叹道:“《首尔之春》原来不是电影,是纪录片吗?”该帖获得了超过8000次点赞及2000次转发。 另一位网友分享了电影结尾时政变成功者合影的画面,并写道:“没想到我竟然能在有生之年亲身体验《首尔之春》。”这一帖文同样引发热议,点赞数接近1万。 在电影重映的呼声中,网友还设计了多个改编自电影的“恶搞海报”。与此同时,在电影评分与推荐应用“Watcha”中,《首尔之春》也因搜索量激增跃升至热度排行榜第18位,成为近期备受关注的影视作品之一。 由金性洙导演执导的《首尔之春》讲述了以黃晸玟饰演的全斗光为首的军队高层发动政变的惊心动魄的7小时,与郑雨盛饰演的首都警备司令官李泰臣之间的较量。该片去年11月上映,吸引了1300万名观众,并在第45届青龙电影节上获得最佳影片奖。 【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2-05 00:49:53 -
三星电子加速布局XR领域 首款AR眼镜或于2025年问世
韩国电子巨头三星电子计划于2025年推出首款扩展现实(XR)设备,标志着其在虚拟现实(VR)与增强现实(AR)领域的强势回归。这一战略布局不仅彰显了三星抢占XR新兴市场的雄心,也引发了业界对其产品如何颠覆用户体验并重塑科技行业格局的高度关注。 IT业界于3日透露,三星电子计划在即将举行的Galaxy S25系列手机发布会上,通过影像或图片形式首次展示正在研发的AR眼镜。这款由三星与谷歌联手打造的AR眼镜,自去年2月启动研发以来,一直备受关注。产品将搭载高通AR1芯片组,并全面支持谷歌的Gemini技术,以仅50克的轻便设计,以及集成的人工智能(AI)结算、手势识别、面部识别等前沿功能,展现了三星在XR技术领域的深厚积累与创新能力。 据悉,三星电子在公开AR眼镜试制品之前,计划在本月内首先推出专为AR眼镜设计的软件XR平台,为产品的正式上市奠定坚实基础。三星电子移动体验(MX)事业部长卢泰文(音)于今年7月在法国巴黎举行的Galaxy Z Fold 6、Flip 6 Unpacked全球新品发布会上表示,公司将在年内推出XR平台,并将建立相关生态系统作为首要任务。业界普遍预测,在试制品公开后,这款AR眼镜有望于明年第三季度正式上市。 为确保XR事业的顺利推进,三星电子将在本周内进行组织结构调整,加强XR相关部门的领导力和人力资源配置,进一步巩固市场竞争力。市场调研机构奥姆迪亚(Omdia)最新研究报告显示,全球空间计算(Spatial Computing)市场预估值将达到45亿美元,年均增长率(CAGR)达18%,预计到2029年将突破100亿美元大关。空间计算是物理世界与3D立体数字虚拟世界之间的映射,以实现更广泛的应用和创新。 业界普遍认为,XR技术目前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具有巨大潜力,需加速商用化进程,快速构建相关生态系统,以抢占市场先机。奥姆迪亚指出,谷歌、微软、苹果、Meta、高通等主要技术供应商正在积极布局在智能手机、头显、AR眼镜及机器人等先进产品上搭载空间计算技术。为了实现突破性成长,企业应进一步改善芯片组效率,推动空间计算与生成型AI的深度融合,积极构建开放生态系统,并推动相关技术标准的制定,以促进技术的相互运用与整合。
2024-12-03 23:26:42 -
韩国OTT巨头合并在即 TVING与Wavve联手挑战奈飞霸主地位
韩国两大在线视频服务(OTT)平台TVING和Wavve的合并正在稳步推进。若能通过公平交易委员会的企业合并审查,两家公司有望最早于明年下半年推出整合后的流媒体服务,与奈飞(Netflix)展开直接竞争。按订阅用户和收入计算,合并后的市场份额将接近40%。 此次合并旨在整合资源,降低节目采购成本和营销费用,以改善长期亏损状况。自成立以来,TVING和Wavve均未实现盈利,去年分别亏损142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7.4亿元)和791亿韩元。合并后,双方计划通过收入和利润增长进一步拓展全球市场。 为了吸引更多订阅用户,K-EnterTech Hub代表韩正勋(音)建议,TVING和Wavve可以通过扩展广告模式、推出体育捆绑产品、发展直播电商等方式提升变现能力。此外,还可采用基于广告的免费流媒体电视(FAST)模式,以充分挖掘内容的长尾效应。业内人士表示,两家公司还可以参考迪士尼的成功经验,例如双重捆绑和三重捆绑策略,以及一体化的应用程序整合模式。 合并后,TVING和Wavve计划推出一个单一平台,以整合双方的内容资源,提升用户体验和使用便利性。然而,由于两者用户群存在一定重叠,合并产生的协同效应可能低于预期,但在韩国市场依然具有显著优势。目前,除奈飞外,其他美国OTT平台在韩国的表现普遍不佳,而本土OTT凭借贴近用户需求的内容制作能力和更高的文化适配性,仍占据主导地位。 从长远来看,关键挑战在于如何在亚洲乃至全球市场中站稳脚跟。根据美国《综艺》杂志的预测,未来五年OTT市场的重心预计将转向亚洲,其中中国平台可能占据重要地位。韩正勋表示,若韩国OTT平台忽视亚洲市场,可能会在竞争中落后于新兴的中国OTT平台。 对TVING和Wavve而言,此次合并无疑是一次重要契机。能否借鉴国际成功经验并结合本土市场优势,在稳固国内市场份额的同时推动国际化扩张,将成为决定其长期竞争力与发展前景的关键所在。 TVING和Wavve【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2-03 19:55:05 -
阿里巴巴首次涉足韩国服装电商 斥资1000亿韩元获ABLY股份
韩国电商平台ABLY 【图片提供 韩联社】 据电商平台ABLY本月2日消息,母公司ABLY集团日前获得中国阿里巴巴集团的100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1亿元)投资,这是该平台吸引的首笔国际投资。 通过此次投资,阿里巴巴将获得ABLY集团5%的股份,这是阿里巴巴集团首次持有韩国电商平台的股份。ABLY表示,通过吸引此次投资,企业价值增加至3万亿韩元,跻身“独角兽”企业名单。 这是继去年12月,Naver旗下限量商品交易平台Cream后,韩国再次诞生“独角兽”企业。 ABLY称,在全球资本市场获得积极评价主要是由于韩国时装(K-fashion)全球知名度不断上升,韩国卖家在海外积极开拓市场,平台交易额从2021年的7000亿韩元有望增加至今年的2万多亿韩元,发展势头迅猛和稳健的财务结构等。 ABLY计划以此次吸引阿里巴巴投资为开端,继续从美国硅谷和海外主权财富基金处获取1000亿韩元的投资。 ABLY是流媒体平台“Watcha”共同创始人姜锡勋(音)于2018年创立的服装时尚电商平台,此外还运营男装网站“4910”和日本电商平台“amood”。 去年,ABLY销售规模为2595亿韩元,创下成立以来的新高,营业利润为33亿韩元,首次实现年度盈余。去年实现年度盈余的服装电商平台仅ABLY一家。 手机应用程序分析服务商Wiseapp·Retail·Goods提供的数据显示,上月ABLY月活跃用户数(MAU)为880万人,在服装电商平台中居首。 姜锡勋称,在投资心理冻结的背景下,通过提高企业价值成功跻身“独角兽”企业,标志着ABLY的发展潜力再次得到认可。今后将以大数据等独家技术为基础,进一步巩固在电商领域的地位,持续扩大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 阿里巴巴的此项投资也引发中国电商过度渗入韩国市场的忧虑,阿里巴巴通过持有ABLY的股份,在韩国线上和线下服装市场的影响力将进一步升级。 阿里巴巴集团旗下跨境电商平台全球速卖通作为首批进军韩国市场的中国电商,已在韩国市场站稳脚跟,成为与本土电商Coupang并驾齐驱的新势力。业界预测,若全球速卖通的“短板”服装业务能够得到进一步加强,在韩国电商市场中的地位将更趋于稳固。因此也有观点认为,阿里巴巴希望借助与ABLY等韩国优秀电商的合作,进一步提高全球速卖通的竞争力。 位于中国杭州市的阿里巴巴总部。【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4-12-02 21:22:03 -
探索未来生活的入口 "I LOVE AI:KME2024"让科技触手可及
11月27日至29日,首尔COEX D馆迎来了一场科技与未来交汇的盛宴——“I LOVE AI:KME2024”。这场别开生面的活动以会议(Conference)与展览(Exhibition)相结合的创新形式,为每一位与会者带来了身临其境的人工智能(AI)探索体验。在这里,AI不再只是冷冰冰的技术名词,而是变成了贴近生活的“未来助手”。 ▲主题聚焦:生命元宇宙,AI塑造健康未来 本次活动以“生命元宇宙”(Life Meta)为主题,深度融合AI、元宇宙与健康生活。根据全球咨询公司普华永道(PwC)的研究,到2030年元宇宙市场规模将达到1.5429万亿美元,而生成式AI市场也有望在2028年增至363亿美元。这一背景下,“I LOVE AI:KME2024”突破传统,带来了前沿技术与生活场景无缝衔接的体验,即便对AI技术一知半解,参观者也能找到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应用。 在虚拟现实体验展台,戴上VR眼镜便仿佛踏入了一个奇幻的数字世界:你可以与虚拟角色对话,畅游在沉浸式娱乐的海洋。而另一边,AI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同样让人叹为观止——从AI辅助诊断、智能康复设备到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生动地展示了技术如何助力更便捷、更健康的未来生活。 参观者戴上VR眼镜体验游戏场景。【摄影 记者 崔锦宁】 ▲百位专家齐聚,共话AI未来 活动吸引了全球100多位顶尖AI专家参与,其中包括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教授Sam Richards、斯坦福大学教授Jin Hyung Lee,以及韩国庆熙大学教授李京全等。在主题演讲与小组讨论中,专家们用鲜活案例展现了AI如何深刻融入日常生活。从医疗AI到元宇宙教育,从机器人技术到文化内容,讨论议题覆盖广泛,深入剖析AI对行业变革与教育模式的深远影响。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元宇宙与AI结合的专题讨论。专家们从教育、就业到行业转型等角度,深入探讨了未来技能需求与教育模式的重塑,提出了大量具有实际价值的见解,为AI普及应用指明了方向。 ▲多舞台、多主题:全方位探索AI应用 展会分设三个主题舞台,全天轮番上演超过10场精彩会议。无论你对医疗AI、国防AI还是文化内容AI感兴趣,都能在这里找到“心动领域”。此外,参观者还可以亲身体验各种AI设备,例如根据情绪实时调整室内环境的智能家居系统,或搭载最前沿技术的智能出行设备。AI的触角遍布每一个展台,让你切身感受到未来生活的便捷与舒适。 展台上陈列的VR设备【摄影 记者 崔锦宁】 ▲触摸未来的温度:AI不再是高冷科技 “‘I LOVE AI:KME2024’的目标是让AI从令人敬畏的高冷技术,变成人人都能轻松使用的工具,”展会负责人表示,“在伦理与安全的基础上,我们希望与大众共建一个既亲切又触手可及的未来世界。” 从沉浸式娱乐到健康管理,从智能家居到行业创新,“I LOVE AI:KME2024”不仅是一次技术的盛会,更是一幅未来生活的蓝图。无论你是科技爱好者,还是对AI完全陌生的普通参观者,都能在这里感受到AI的无限可能。这场活动既展示了全球科技的最新成果,也让人对未来充满期待。可以想见,不久的将来,AI和元宇宙将深刻改变我们的生活。 正在测试设备的手机【摄影 记者 崔锦宁】 来自首尔某大学的学生朴元锡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听到专家们分享元宇宙与AI对教育的影响,感觉未来会更加灵活和个性化。尤其是可以和元宇宙里的AI角色互动,简直像交了个未来的朋友!” 一位来自某科技公司的参展者金旭亨(音)也表示:“展会的内容丰富又实用,特别是医疗和教育领域的AI应用给我很多启发。看到了许多可落地的方案,让我对商业模式的未来充满信心。”
2024-11-29 17:00:00 -
Naver加速布局电商市场 明年推出AI驱动购物APP
据业界28日消息,Naver计划于明年上半年推出基于购物搜索、人工智能(AI)和个性化推荐技术的购物应用程序(APP)“Naver Plus Store”,正式进军电商市场。这款APP将充分利用AI技术,提供商品内容推荐功能,并支持灵活的配送时间。 Naver将上线测试版的“AI购物推荐”功能。该功能通过AI识别用户的潜在购物意向,推荐相关产品,并利用大数据分析生成量化的推荐理由。同时,AI还将推荐适合购物参考的用户生成内容(UGC),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 Naver计划推出名为“Naver配送”的多样化配送服务,包括“今日配送”“明日配送”、下单后1小时内送达的“即时配送”、次日上午送达的“凌晨配送”,以及适用于家具和家电等大件商品的“预约日配送”。这一举措旨在满足消费者对灵活性和时效性的需求,并被视为Naver抢占电商市场的重要策略。 凭借雄厚的资金实力、技术优势和门户网站的强大流量资源,Naver被业内视为未来可能引发电商市场格局变化的重要参与者。韩国开发研究院(KDI)相关专家表示:“Naver Plus Store结合大数据与生成式AI技术,将对行业产生深远影响。如果‘Naver配送’服务顺利实施,Naver可能在市场份额上与Coupang展开直接竞争。” 另一位流通业专家指出:“当前以Coupang为主导的电商市场已经形成一定程度的固化格局,而Naver的加入可能打破这一局面,为行业注入新的增长动力。然而,也需警惕其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例如市场垄断加剧,以及对中小卖家的冲击。” 尽管Naver购物服务目前以22%的市场份额领先于Coupang(20%),其一直以来将自身定位为价格比较平台。然而,“Naver Plus Store”的推出可能改变这一定位。一些业内人士担忧,Naver可能利用其门户流量优势,对其他电商企业和中小卖家造成不利影响。 仁荷大学消费者科学系李恩熙(音)教授表示:“从Naver的角度看,扩展电商业务是合理的战略,但这可能导致市场份额进一步向少数企业集中,增加手续费和广告费压力。长期来看,确保多家电商企业竞争,才是更有利于消费者的理想市场结构。” 位于京畿道城南市的Naver总部【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1-28 22:45:43 -
报告:韩国40多岁用户主导虚拟货币市场
韩国数据分析平台公司“IGAWorks”27日发布的《虚拟货币交易所应用程序趋势》报告显示,Upbit、Bithumb等韩国虚拟货币交易所用户数量估计达760万人。 根据韩国共同民主党议员安道杰今年9月从金融监督院获取的数据,截至去年年底,虚拟货币活跃账户为770万个,与上述的估计用户数量相近。 根据报告,用户最多的地区是首尔江南区,达到34万人,考虑到今年三季度江南区的户籍人口为56.2万人,虚拟货币用户占比60%。其次是首尔瑞草区,达到22万人,占户籍人口(41.2万人)的53%。 从用户职业来看,公务员最多,达46万人。考虑到去年年底公务员总数为117万人,估计每10名公务员中有4名(39.3%)使用虚拟货币进行交易。 从年龄段来看,40多岁群体最多,达到221万人,其次为30多岁(203万人)、20多岁(166万人)和10多岁(31万人)等。 金融监督院日前发布的《虚拟资产市场现状》报告也显示,40多岁群体是虚拟资产行业的“大户”。拥有巨额资金量的个人账户中,40多岁为1297人,占34.5%。 【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4-11-27 18:56:30 -
韩国工业机器人密度全球居首 中国飞速升至第三
据《福克斯商业》当地时间22日报道,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本月20日发布的《2024世界机器人报告》显示,去年韩国的“机器人密度”达到每万名员工配备1012台工业机器人,连续两年蝉联全球第一。 机器人密度是指每万名员工对应的工业机器人数量,用来衡量制造业自动化水平。报告指出,自2018年以来,韩国机器人密度以每年约5%的速度稳步增长。 IFR主席伊藤孝幸表示,韩国能达到如此高的机器人密度,原因在于强大的汽车工业和享誉全球的电子产品制造业。 新加坡(770台)紧随其后排名第二。IFR解释称,新加坡是一个制造业劳动人口相对较少的小型城市国家,较少数量的机器人也足以达到高密度水平。 中国去年以470台的机器人密度超越德国(429台)和日本(419台),位列第三。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在2019年首次进入前十名后,仅用四年时间就把机器人密度提升至原来的两倍。美国则以295台排名第十。 IFR在报告中还指出,全球工厂的机器人应用正在快速增长。去年全球平均机器人密度达到每万名员工162台,为历史最高水平,较七年前(74台)增长一倍以上。 从地区分布来看,欧盟的机器人密度为219台,北美为197台,亚洲为182台。 为汽车车门喷漆的喷涂机器人【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1-24 23:29:19 -
韩国时尚平台竞逐升级 改版优化驱动用户增长
通过优化用户界面(UI)和用户体验(UX),并对在线商城进行全面升级,韩国时尚平台在提升使用效率的同时,也成功增加了平台使用量和用户停留时间。 据业内21日消息,高端奢侈品平台GUGUS近期对其在线商城进行了改版,以增强专业性和用户体验。数据显示,改版后平台的整体使用量在9月增长了22.7%,10月增长了18.3%,其中9月的每周平均使用量上升了37% 新版系统使用户能够更直观地查看每日更新的商品和品牌库存信息,并加强了对线下门店的支持。消费者可通过平台选择“直接购买”或“查看购买”,在浏览商品后选择在线或线下购买。此外,针对奢侈品的高价特性,GUGUS推出了全新支付系统“GUGUS Pay”,支持多种支付方式,有效消除了高价商品交易的限额问题。 可隆工业(Kolon Industries )FnC部门旗下时尚平台Kolon Mall于9月全面优化了其UI和UX。此次改版推出了基于人工智能(AI)的个性化服务“My OLO”。用户可选择符合个人偏好的关键词,系统则通过“My OLO”菜单推荐最契合用户喜好的商品、品牌及相关内容。 此外,Kolon Mall还新增了短视频内容模块“Discover”,快速展示品牌形象、商品视频及平台内容,大幅延长了用户的停留时间。FnC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定制化内容推荐,Kolon Mall不仅提升了用户忠诚度,还为品牌提供了更高的曝光度和销售额。” 8月,Musinsa为满足用户及入驻品牌的需求,改版为多商店模式,覆盖美妆、运动、奥特莱斯、精品店、运动鞋和儿童六大类别。各类别商店采用独立的UI和UX设计,用户可直接从主页顶部选择感兴趣的商店进行浏览。 为进一步优化个性化购物体验,Musinsa增强了定制推荐功能。数据显示,改版后用户的人均商品浏览频率增长了约21%,品牌浏览频率增加了16%,从主页跳转至商品详情页的用户数量同比提升了32%。 随着电商平台竞争加剧,优化改版已成为提升竞争力的关键策略。通过吸引更多用户流入并提升用户满意度,各大平台正在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业内人士指出:“在电商市场进入成熟阶段的背景下,平台专业化程度、对用户偏好的精准分析以及高质量的购物体验,将是决定市场地位的核心因素。” 采用独立UI和UX设计的Musinsa应用程序页面【图片来源 Musinsa】
2024-11-21 20:5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