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展望’新闻 82个
-
【亚洲人之声】辞旧岁,迎新年
辞旧迎新,又是一年岁末年初。光阴似箭,时光荏苒,就在不经意间,我们已经悄然站上新年的门槛,回望过去,展望未来,心中不免涌动万千思绪。 旧岁,如同一本厚重的书,记录我们的欢笑与泪水,成功与挫败。这一整年,有春日里温暖的阳光,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有夏日里炽热的激情,让我们勇敢追逐梦想;有秋日里丰收的喜悦,让我们品尝努力的甘甜;有冬日里刺骨的寒风,教会我们坚韧与不屈。每一页,都是那么真实而深刻,构成我们每个人独一无二的记忆。 在2024年里,或许我们经历离别,与亲人、朋友或是某个阶段的自己道出再见,心中留下不舍与怀念;或许我们迎来新生,无论是新生命的诞生,还是新生活的开始,都让我们感受到希望与力量。每一次的告别与相遇,都是生命旅程中不可或缺的风景,让我们的灵魂更加丰富,也让我们的世界更加多彩。 而今,我们站在新年的起点,心中不免充满期待。新的一年,就像一张洁白无瑕的画布,等待我们用汗水与智慧去描绘。我们渴望健康,愿身体如松柏之常青,心灵如清泉之澄澈;我们追求知识,愿在学习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以智慧之光点亮未来的道路;我们向往和平,愿世界充满爱与理解,人与人之间少一些隔阂,多一些温暖。 元旦,不仅仅是一个时间的节点,更是一个心灵的契机。这一天提醒我们,无论过去的一年如何,都已经成为历史,重要的是把握现在,向往未来。让我们怀揣对过去的感恩,对未来的憧憬,以最饱满的热情,最坚定的步伐,踏入新的一年。 愿我们都能在新的一年里,遇见更好的自己,收获更多的幸福,绽放更亮的光芒。愿2025年的每一个梦想都能照进现实,每一份努力都能开花结果。 【图片来源 GettyImagesBank】
2024-12-30 18:00:00 -
韩国企业景气指数连续34个月低迷 面临多重经济危机
受全球经济长期低迷和政治动荡等多重危机影响,韩国企业的经济前景已连续34个月呈现负面趋势,创下历史最长纪录。月度景气展望指数显示,自2020年初新冠疫情全面暴发以来,该指数首次出现近五年来的最大跌幅。 韩国经济人协会(以下简称“韩经协”)以销售额前600的韩国大型企业为对象,对企业景气指数(BSI)进行调查,并于26日公布的结果显示,明年1月的BSI预期值为84.6,较上月的97.3大幅下跌12.7点。这是自2020年4月因新冠疫情冲击导致指数下跌25.1点以来的最大降幅,时间跨度达4年9个月。 BSI是反映企业对景气状况看法的指标,高于100,表示看好经济景气的企业居多,低于100则相反。自2022年4月以来,BSI预期值已连续34个月低于基准值100,显示出企业业绩恶化的长期化趋势。 从行业分类来看,制造业(84.2)和非制造业(84.9)均对明年1月的经济前景持否定态度。其中,制造业BSI预测值在今年3月曾达到100.5,但自4月(98.4)起已连续10个月低于基准线。在制造业的10个细分行业中,仅电子和通信设备(105.3)表现出积极预期。 非制造业方面,上月刚转为乐观的BSI(105.1)在短短一个月内大幅下跌20.2点。在非制造业的7个细分行业中,仅运输和仓储(103.8)显示出相对较好的前景。 在调查的七大经济指标中,内需(88.6)、投资(89.4)、就业(90)、出口(90.2)、资金状况(92.1)、盈利能力(94)、库存(104.9)均对明年1月景气作出消极预测。尤其是库存BSI超过基准线100,表明库存过剩,对经济构成负面影响。 具体来看,内需预期指数降至2020年9月(88.0)以来的52个月最低水平,出口预期指数降至2020年10月(90.2)以来的51个月最低,而投资预期则降至2022年4月(88.6)以来的21个月最低。 韩经协经济产业本部长李尚浩(音)指出:“除美国特朗普新政府引发的外部经营环境变化外,国内政治不确定性加剧、汇率波动加剧以及内需长期低迷等因素进一步恶化了经济前景。当前应全力稳定汇率,采取措施提振产业活力。” 25日,首尔市一处新建公寓正在进行施工。【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2-26 19:32:50 -
三星、LG遇挫 全球巨头难以撼动中国电视市场格局
近年来,全球电视巨头三星电子和LG电子在中国市场的表现不尽如人意,与其全球市场上的辉煌形成鲜明对比。数据显示,在全球电视需求整体低迷的背景下,中国本土电视厂商凭借爱国消费、政策补贴等优势全面占据主导地位,外国品牌的市场份额却持续萎缩。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洛图科技(Runto Technology)25日公布的数据,今年11月11日中国最大的购物节“光棍节”期间,中国电视市场的品牌成品出货量达到381.5万台,同比增长6.9%。 尽管年初因消费疲软导致销售量下滑,但在中国政府推动高能效家电产品消费补贴政策的带动下,电视市场从第三季度开始反弹。补贴金额高达购买价格的15%至20%,仅面向本土品牌,这使得中国厂商在国内市场占有率高达96.5%。 其中,海信以23.9%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一,TCL和创维(Skyworth)等三大品牌合计占据58.5%的市场份额,成为市场领军力量。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外国品牌在中国市场面临严峻挑战。索尼、三星、夏普和飞利浦等四大海外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合计不足5%。 三星电子虽连续19年蝉联全球电视销售冠军,但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仅为1%左右。尽管三星电子早在2021年成立了由代表理事兼副会长韩宗熙主导的中国业务革新小组,但目前市场表现仍未能扭转。LG电子的境况也不容乐观,其按销售额位列全球第二,但在出货量方面已被中国厂商赶超。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韩国厂商不仅面临中国品牌强劲的市场攻势,还因液晶显示屏(LCD)面板价格上涨而承受成本压力。尤其是在中国厂商获得补贴红利的情况下,韩国企业的竞争力受到进一步挤压。 展望未来,中国电视市场可能面临更复杂的局面。一方面,中国本土品牌凭借政策优势和价格竞争力有望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另一方面,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尤其是潜在关税影响,也可能为外资品牌带来更多挑战。 研究机构奥姆迪亚(Omdia)预测,明年1月起,电视面板价格将全面上涨,尤其是大尺寸面板的涨幅可能更高。这将进一步加大全球电视厂商的成本压力。 10月31日,顾客在中国杭州富阳晋安家电的收银台办理政府家电以旧换新补贴的申领手续。 【图片来源 新华社】
2024-12-25 19:43:08 -
韩国紧急戒严冲击消费心理 创金融危机以来最大跌幅
韩国紧急戒严导致政治动荡、金融市场波动及旅游市场萎缩,使得12月消费心理大幅恶化,创自金融危机以来的最大跌幅。 韩国银行(央行)于10日至27日面向2500户家庭进行问卷调查,并于24日公布的《消费者动向调查》结果显示,12月消费者心理指数(CCSI)为88.4,环比下跌12.3个点,创自2008年10月(-12.6p)金融危机以来的最大跌幅。 消费者心理指数是构成消费者动向指数(CSI)的15个指数中,利用目前生活状况、生活水平展望、家庭收入展望、消费支出展望、目前经济判断、未来经济展望6个指数计算的指标,高于100时,表示消费心理乐观,反之则相反。 相比上月,构成消费者心理指数的6个指数中,目前经济判断(52)下降最为显著,下跌18个点,创自2020年3月(-28p)以来最大跌幅。今后经济展望(56)、目前生活状况(87)、生活水平展望(86)、家庭收入展望(94)、消费支出展望(102)均分别下跌18个点、4个点、8个点、6个点和7个点。 央行统计调查组组长黄熙珍(音)表示,上月美国大选结果出炉叠加多重不确定性,消费者心理指数显著下滑;本月紧急戒严事态再添冲击,指数进一步走低。消费心理的恢复速度将取决于政治不确定性的消除速度。 本月住房价格预期指数为103,环比(109)下降6个点。自今年9月(119)以后,时隔2年11个月达到最高水平后,连续三个月下降。据分析,这是受公寓交易价格上升势头放缓和首尔公寓交易减少等影响。 住房价格预期指数反映了消费者对一年后房价的预期,预计一年后房价上涨的消费者比例大于下跌,该指数会超过100。黄熙珍表示,由于贷款政策收紧、公寓价格上涨和交易量减少等因素,预计房价上涨的比例有所下降,住房市场情绪明显低迷。 虽然央行于10月和11月下调了基准利率,但市场利率的走高影响了消费者对未来利率走势的预期。12月利率预测指数从11月的93升至98,环比上升5个点。预测6个月后利率较目前上涨的消费者比例小于下降,该指数在100以下,反之则相反。 反映消费者对未来一年物价走势预期的通胀预期率维持在2.9%,环比上升0.1%。虽然消费者物价上涨势头放缓,但汇率大幅波动引发了对进口价格上涨的担忧,进一步影响了消费者的物价预期。
2024-12-24 20:25:53 -
"忍耐外扬"当选2025年韩国中小企业未来展望年度成语
【图片来源 GettyImagesBank】 韩国中小企业界正式选定“忍耐外扬”为2025年度代表性成语。 中小企业中央会日前面向全国500家中小企业开展《以四字成语透视中小企业经营环境未来展望》的问卷调查,并于22日公布结果显示,“忍耐外扬”以36.4%的支持率荣膺明年年度成语。 “忍耐外扬”由前沿人工智能(AI)平台Chat GPT生成的创新性四字成语。中小企业中央会紧跟数字化时代脉搏,巧妙运用Chat GPT生成了一系列候选成语,并进行了投票。“忍耐外扬”当前国内外复杂交织的经济形势下,中小企业尽管面临重重挑战,但仍以耐心克服困境的坚韧意志,奋力开拓,积极突破困局。 回顾2024年,中小企业界以“患难相恤”作为年度成语,强调了在逆境中相互扶持、共克时艰的团结精神。而展望2025年,“忍耐外扬”不仅凝聚了过去一年的奋斗精神,也表达了迎接未来挑战的坚定决心。 中小企业中央会长金基文(音)表示:“在当前内需增长乏力、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持续扩散的局势下,所选年度成语‘忍耐外扬’深刻诠释了中小企业不畏艰难、勇于挑战的决心与毅力。中小企业将以坚韧的意志与创新的思维为动力,持续开拓前行,不断寻求新的突破与发展机遇。” 此次“忍耐外扬”的选定,标志着韩国中小企业界在面向未来发展中,以创新精神为指引,坚持不懈应对挑战的信念。
2024-12-23 20:19:51 -
国际贸易与内政不确定性加剧 韩国经济两大支柱面临挑战
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和国内政治环境复杂化的双重压力下,韩国经济的两大支柱——制造业和出口产业,预计将在明年年初迎来严峻挑战。 随着“特朗普第二任期政府”的上台,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各国经济复苏步伐放缓,韩国出口增长的压力进一步加大。同时,国内政治的不确定性加剧,政策领导力削弱的隐忧也让经济界倍感担忧。 ▲半导体出口预警 指标全面下滑 22日,韩国产业研究院、韩国经济人联合会(韩经联)和韩国贸易协会分别发布了关于2025年制造业景气及出口前景的报告,这些分析普遍呈现出对未来形势的高度担忧。 根据产业研究院的数据,明年1月制造业景气状况预测指数(PSI)为75,较12月的96大幅下降21点。这是自2022年11月(70)以来的最低值,显示出对制造业景气大幅萎缩的预期尤为强烈。尤其是韩国的核心出口产业——半导体行业,其明年1月PSI预测值仅为65,相较于12月的124暴跌59点。 更令人关注的是,半导体行业本月的PSI已经降至82,低于基准值100。这不仅终结了此前连续18个月保持在基准值以上的纪录,更预示着未来可能面临更大的产业压力。 韩国贸易协会国际贸易通商研究院在当天发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出口产业景气展望指数(EBSI)报告”中指出,明年第一季度EBSI为96.1,自今年第四季度的135.2大幅下滑,并跌破基准值100。这一趋势反映出出口条件正在全面恶化。 报告显示,在15大出口品类中,包括半导体、钢铁、医疗器械在内的10个品类指数均低于基准值,预计明年初出口表现将持续低迷。以半导体为例,今年第一至第四季度的EBSI分别为103.4、148.2、125.2和135.2,而明年第一季度预测值骤降至64.4,跌幅尤为显著。其他品类如钢铁及非铁金属制品(64.1)、医疗精密仪器(74.8)、农水产品(77.7)、电气及电子产品(85.3)等均处于低迷状态,出口前景堪忧。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升温 出口环境严峻 韩经联的调查显示,2025年韩国全年出口增长率预计仅为1.4%,低于产业研究院此前预测的2.2%。在调查覆盖的12大出口主力行业中,生物健康(5.3%)、一般机械(2.1%)、石油化工及石油制品(1.8%)、电气电子(1.5%)、船舶(1.3%)等行业预计将实现正增长,但汽车及零部件(-1.4%)、钢铁(-0.3%)等行业可能出现萎缩。 出口前景低迷的主要原因包括:主要出口对象国经济不振(39.7%)、贸易保护主义加剧(30.2%)、原材料及能源价格上涨削弱竞争力(11.1%)等。特别是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的再次当选,使美中贸易摩擦进一步升温。韩经联调查中,48.7%的受访者认为美国将成为明年最为困难的出口市场,而中国以42.7%的比例紧随其后。 贸易协会分析称,主要国家优先考虑自身利益,可能扩大进口限制措施,这将对韩国出口环境产生直接冲击。 ▲半导体行业压力大 政策支持成关键 作为韩国出口支柱产业的半导体行业,正面临来自中国竞争对手的压力。贸易协会指出,中国DRAM出口的增加,以及下游产业库存的积压,可能进一步削弱韩国企业的出口条件。 对此,韩经联经济产业本部长李相浩(音)呼吁:“政府应采取措施稳定外汇市场,为出口企业创造更具竞争力的环境。同时,国会应避免出台可能削弱企业活力的监管法规。” 展望未来,在外部市场挑战持续加剧和国内政策制定面临复杂局面的情况下,如何平衡外部压力与内部支持,将决定韩国制造业和出口产业能否在明年实现稳定发展。 11月29日,釜山神仙台·戡蛮·新戡蛮码头堆积着大量进出口货物。【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2-22 23:21:46 -
韩国股市试图摆脱下跌阴影 反弹买盘或助力市场回升
20日,韩国股市能否在前一交易日大幅下跌后,通过反弹买盘力量实现反弹,备受关注。 前一交易日,美国12月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结果偏向鹰派(倾向于货币紧缩),导致韩国综合股价指(KOSPI)大幅下跌。KOSPI指数收盘下跌1.95%,报2435.93点;科斯达克市场(KOSDAQ)下跌1.89%,报684.36点。 在此背景下,韩元兑美元汇率飙升16.4韩元,达到1451.9韩元,创下金融危机以来的最高水平。 外资投资者在有价证券市场净卖出4290亿韩元,拖累了指数下行。受美光科技业绩展望不佳影响,三星电子(-3.28%)和SK海力士(-4.63%)等半导体股跌幅较大。 隔夜,纽约股市延续了FOMC的鹰派影响,呈现涨跌互现。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微涨0.04%,而标准普尔500指数和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则分别下跌0.09%和0.10%。 美光科技因发布疲软业绩展望暴跌16.18%,博通(-2.37%)、AMD(-2.08%)等股价下滑,费城半导体指数连续第三个交易日下跌1.56%。 与此同时,美国商务部公布的今年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化季环比终值为3.1%,高于此前公布的初值(2.8%)和市场预期值(3.0%)。此外,美国劳工部公布的上周初请失业金人数低于市场预期。 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升5个基点(1个基点=0.01个百分点),达到4.568%,使韩国股市面临美国国债收益率上升和科技股疲软的双重压力。然而,有分析认为,由于当前估值已降至低位,下跌空间将受到限制。相反,前一交易日的大幅下跌或引发反弹买盘入场,从而推动市场反弹。 韩国Kiwoom证券研究员韩智英(音)表示:“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突破4.5%,表明市场尚未完全消化12月FOMC的影响。然而,韩国股市估值已降至‘无可再失’的水平,同时韩元汇率的上涨对出口企业并非完全不利。因此,韩国股市不太可能因美国股市的情绪波动再次经历大幅下跌。” 19日下午,位于首尔中区的韩亚银行交易厅显示屏上显示KOSPI和KOSDAQ指数。【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2-20 23:55:32 -
政治动荡叠加经济困局 韩国内需企业迎战"寒冬"
戒严事态引发的政治动荡,加上8年来首次在职总统弹劾,使韩国年末消费旺季的内需经济承受巨大压力。尽管总统尹锡悦弹劾案的通过被视为局势恢复的契机,但消费心理低迷与未来经济不确定性加剧,预计将对零售业等内需企业产生深远影响。 今年以来,高通胀和高利率进一步压缩家庭收入,导致消费能力下降。据韩国统计厅数据,今年第三季度零售销售额指数为100.6(2020年=100),同比下降1.9%,已连续10个季度下降,创下1995年有统计以来的最长纪录。 由旅游和餐饮等支撑的服务消费仅增长1.0%,为近三年来最低水平。百货店零售销售额指数降至121.6,为2021年第三季度(112.5)以来新低,大型超市连续四个季度低于100,免税店则自去年第一季度以来一直徘徊在70至80之间,甚至未恢复至疫情初期水平。 韩国经济人协会基于620家内需企业的业务报告指出,今年上半年内需企业销售额自2020年以来首次下降。企业与个体经营者担忧,戒严事态与弹劾政局或将进一步削弱消费心理。 2016年10月,前总统朴槿惠弹劾案在国会通过。次年3月宪法法院宣布罢免总统,在此期间的政治动荡中,零售销售额指数从97.0骤降至89.7,消费者心理指数(CCSI)也从102.7降至93.3,直至宪法法院罢免总统后的4月才回升至101.8。 戒严令颁布后,韩元对美元汇率一度突破1440韩元,显著高于年内平均水平(1362韩元)。高汇率迫使零售商调整业务计划,大型超市和电商企业尝试通过多元化进口渠道等应对,但进口商品价格上涨几乎不可避免。食品和餐饮业也面临强势美元与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双重压力,部分企业考虑涨价,但担忧进一步压缩消费者支出。 内需企业已为明年更加严峻的经济环境做好准备。韩国三大信用评级机构之一的NICE信用评级在近日发布的明年零售流通展望报告中预测,由于家庭债务负担与消费能力下降,内需低迷将长期化,零售业绩下滑趋势难以扭转。 三一会计法人在明年经济展望报告中也指出,尽管出口复苏或能为内需带来些许改善,但整体强度有限。老龄化、家庭债务等结构性问题将进一步削弱消费增长。 专家预计,戒严事态和弹劾风波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可能持续至明年第一季度甚至更久。韩国流通学会会长李东日(音)表示,负面影响虽已显现,但其具体规模和持续时间仍难以准确预估。企业需未雨绸缪,制定应对最坏情景的策略。一些企业可能会趁机扩展业务,而另一些则可能采取更为保守的紧缩措施,以应对不确定性带来的冲击。 3日,市民在首尔瑞草区农协Hanaro超市选购蔬菜。【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2-15 19:27:58 -
韩国紧急戒严余波未平 九成个体工商户"寒冬"难熬
自12月3日紧急戒严事件以来,韩国个体工商户群体大受冲击。一项调查显示,近九成个体工商户的销售额遭受重创。 韩国中小个体工商户和自营业者联合会10日至12日为期三天,面向餐饮、住宿、批发零售及服务业等多个行业的1630名个体工商户进行问卷调查并于13日发布的结果显示,88.4%的受访商户表示,在紧急戒严实施后,销售额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 具体来看,销售额缩减幅度超过50%的个体工商户占比最高,占全体的36%,减少30%至50%(25.5%)、减少10%至30%(21.7%)、减少10%以下(5.2%)的紧随其后。同时,销售额减少规模最多的为100万至3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5085元至1.56万元),占44.5%,其次依次为300万至500万韩元(29.1%)、500万至1000万韩元(14.9%)、1000万至2000万韩元(6.1%)、2000万韩元以上(5.4%)。 此外,89.2%的受访者表示,紧急戒严事态发生后,顾客也均有所减少。表示顾客减少半数以上的个体工商户最多,占37.7%。其次为减少30%至50%(25.3%)、减少10%至30%( 20.2%)、减少10%以下(6%)等。对于年末经济展望,90.1%的受访者持消极态度。据统计,61.9%的受访者表示“非常消极”,“稍微消极”占28.2%。 中小个体工商户和自营业者联合会委员柳弼善(音)表示:“由于接连的预约取消和消费市场的整体萎缩,政治环境的不确定性直接导致了消费活力急剧下降,进一步加剧经营困境。”
2024-12-13 23:56:13 -
韩元兑美元汇率上升 韩国11月进出口物价均上涨
上月29日,在釜山港堆积的进出口货物。【韩联社】 上月,尽管国际油价出现下跌,但韩元兑美元的汇率却持续上涨,导致韩国进口产品整体价格水平(以韩元为准)上升1.1%。这一趋势若持续,未来几个月内或将对国内消费者物价产生负面影响。 韩国银行(央行)13日发布的进出口物价指数统计数据显示,以韩元为标准进行初步统计的11月进口物价指数(2020年=100)为139.03,较10月的137.55上升1.1%。 进口物价指数继今年10月(2.1%)之后,连续两个月呈上升趋势。从产品种类来看,农林水产品(2.6%)、初生金属(1.9%)、煤炭及石油产品(1.7%)等环比均有所上涨。具体品种中,咖啡(6.4%)、丙烷气(4%)、铝精炼品(4%)、二次电池(3.9%)等的上升幅度较大。央行物价统计组长李文熙(音)解释称,虽然国际油价下跌,但受韩元兑美元汇率上升的影响,进口物价呈上涨态势。 韩元兑美元汇率从10月的1361韩元(约合人民币6.91元)上涨至11月的1393.38韩元,上涨2.4%。反之,同期月均迪拜油价从74.94美元跌至72.61美元,下跌3.1%。李文熙对本月进口物价展望表示:"进入12月以来,国际油价小幅下降,但汇率上涨以及国内外经济条件的不确定性加剧,使得未来进口物价变得难以预测。” 据统计,11月出口物价指数达130.59,环比(128.54)高1.6%,也连续两个月呈上升趋势。主要是由煤炭及石油产品(2.6%)和化学产品(1.3%)带动整体出口物价上涨。具体品种中,柴油(4.4%)、聚丙烯树脂(3%)、铝板(4.5%)等涨幅较大。 从11月贸易指数(以美元为准)来看,出口数量指数(116.83)和出口价格指数(131.16)分别同比下降1.4%和0.3%。进口数量指数(107.40)虽然上升0.5%,但进口价格指数(129.82)下降2.7%。净商品贸易条件指数(92.88)同比上涨4.5%,连续17个月保持上升势头,进口价格下降3.2% %,出口价格则上涨1.1%%。随着出口数量指数和净商品贸易条件指数双双上涨,收入贸易条件指数(108.51)较去年同期上涨3%。
2024-12-13 18:46:33
-
【亚洲人之声】辞旧岁,迎新年
辞旧迎新,又是一年岁末年初。光阴似箭,时光荏苒,就在不经意间,我们已经悄然站上新年的门槛,回望过去,展望未来,心中不免涌动万千思绪。 旧岁,如同一本厚重的书,记录我们的欢笑与泪水,成功与挫败。这一整年,有春日里温暖的阳光,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有夏日里炽热的激情,让我们勇敢追逐梦想;有秋日里丰收的喜悦,让我们品尝努力的甘甜;有冬日里刺骨的寒风,教会我们坚韧与不屈。每一页,都是那么真实而深刻,构成我们每个人独一无二的记忆。 在2024年里,或许我们经历离别,与亲人、朋友或是某个阶段的自己道出再见,心中留下不舍与怀念;或许我们迎来新生,无论是新生命的诞生,还是新生活的开始,都让我们感受到希望与力量。每一次的告别与相遇,都是生命旅程中不可或缺的风景,让我们的灵魂更加丰富,也让我们的世界更加多彩。 而今,我们站在新年的起点,心中不免充满期待。新的一年,就像一张洁白无瑕的画布,等待我们用汗水与智慧去描绘。我们渴望健康,愿身体如松柏之常青,心灵如清泉之澄澈;我们追求知识,愿在学习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以智慧之光点亮未来的道路;我们向往和平,愿世界充满爱与理解,人与人之间少一些隔阂,多一些温暖。 元旦,不仅仅是一个时间的节点,更是一个心灵的契机。这一天提醒我们,无论过去的一年如何,都已经成为历史,重要的是把握现在,向往未来。让我们怀揣对过去的感恩,对未来的憧憬,以最饱满的热情,最坚定的步伐,踏入新的一年。 愿我们都能在新的一年里,遇见更好的自己,收获更多的幸福,绽放更亮的光芒。愿2025年的每一个梦想都能照进现实,每一份努力都能开花结果。 【图片来源 GettyImagesBank】
2024-12-30 18:00:00 -
韩国企业景气指数连续34个月低迷 面临多重经济危机
受全球经济长期低迷和政治动荡等多重危机影响,韩国企业的经济前景已连续34个月呈现负面趋势,创下历史最长纪录。月度景气展望指数显示,自2020年初新冠疫情全面暴发以来,该指数首次出现近五年来的最大跌幅。 韩国经济人协会(以下简称“韩经协”)以销售额前600的韩国大型企业为对象,对企业景气指数(BSI)进行调查,并于26日公布的结果显示,明年1月的BSI预期值为84.6,较上月的97.3大幅下跌12.7点。这是自2020年4月因新冠疫情冲击导致指数下跌25.1点以来的最大降幅,时间跨度达4年9个月。 BSI是反映企业对景气状况看法的指标,高于100,表示看好经济景气的企业居多,低于100则相反。自2022年4月以来,BSI预期值已连续34个月低于基准值100,显示出企业业绩恶化的长期化趋势。 从行业分类来看,制造业(84.2)和非制造业(84.9)均对明年1月的经济前景持否定态度。其中,制造业BSI预测值在今年3月曾达到100.5,但自4月(98.4)起已连续10个月低于基准线。在制造业的10个细分行业中,仅电子和通信设备(105.3)表现出积极预期。 非制造业方面,上月刚转为乐观的BSI(105.1)在短短一个月内大幅下跌20.2点。在非制造业的7个细分行业中,仅运输和仓储(103.8)显示出相对较好的前景。 在调查的七大经济指标中,内需(88.6)、投资(89.4)、就业(90)、出口(90.2)、资金状况(92.1)、盈利能力(94)、库存(104.9)均对明年1月景气作出消极预测。尤其是库存BSI超过基准线100,表明库存过剩,对经济构成负面影响。 具体来看,内需预期指数降至2020年9月(88.0)以来的52个月最低水平,出口预期指数降至2020年10月(90.2)以来的51个月最低,而投资预期则降至2022年4月(88.6)以来的21个月最低。 韩经协经济产业本部长李尚浩(音)指出:“除美国特朗普新政府引发的外部经营环境变化外,国内政治不确定性加剧、汇率波动加剧以及内需长期低迷等因素进一步恶化了经济前景。当前应全力稳定汇率,采取措施提振产业活力。” 25日,首尔市一处新建公寓正在进行施工。【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2-26 19:32:50 -
三星、LG遇挫 全球巨头难以撼动中国电视市场格局
近年来,全球电视巨头三星电子和LG电子在中国市场的表现不尽如人意,与其全球市场上的辉煌形成鲜明对比。数据显示,在全球电视需求整体低迷的背景下,中国本土电视厂商凭借爱国消费、政策补贴等优势全面占据主导地位,外国品牌的市场份额却持续萎缩。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洛图科技(Runto Technology)25日公布的数据,今年11月11日中国最大的购物节“光棍节”期间,中国电视市场的品牌成品出货量达到381.5万台,同比增长6.9%。 尽管年初因消费疲软导致销售量下滑,但在中国政府推动高能效家电产品消费补贴政策的带动下,电视市场从第三季度开始反弹。补贴金额高达购买价格的15%至20%,仅面向本土品牌,这使得中国厂商在国内市场占有率高达96.5%。 其中,海信以23.9%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一,TCL和创维(Skyworth)等三大品牌合计占据58.5%的市场份额,成为市场领军力量。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外国品牌在中国市场面临严峻挑战。索尼、三星、夏普和飞利浦等四大海外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合计不足5%。 三星电子虽连续19年蝉联全球电视销售冠军,但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仅为1%左右。尽管三星电子早在2021年成立了由代表理事兼副会长韩宗熙主导的中国业务革新小组,但目前市场表现仍未能扭转。LG电子的境况也不容乐观,其按销售额位列全球第二,但在出货量方面已被中国厂商赶超。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韩国厂商不仅面临中国品牌强劲的市场攻势,还因液晶显示屏(LCD)面板价格上涨而承受成本压力。尤其是在中国厂商获得补贴红利的情况下,韩国企业的竞争力受到进一步挤压。 展望未来,中国电视市场可能面临更复杂的局面。一方面,中国本土品牌凭借政策优势和价格竞争力有望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另一方面,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尤其是潜在关税影响,也可能为外资品牌带来更多挑战。 研究机构奥姆迪亚(Omdia)预测,明年1月起,电视面板价格将全面上涨,尤其是大尺寸面板的涨幅可能更高。这将进一步加大全球电视厂商的成本压力。 10月31日,顾客在中国杭州富阳晋安家电的收银台办理政府家电以旧换新补贴的申领手续。 【图片来源 新华社】
2024-12-25 19:43:08 -
韩国紧急戒严冲击消费心理 创金融危机以来最大跌幅
韩国紧急戒严导致政治动荡、金融市场波动及旅游市场萎缩,使得12月消费心理大幅恶化,创自金融危机以来的最大跌幅。 韩国银行(央行)于10日至27日面向2500户家庭进行问卷调查,并于24日公布的《消费者动向调查》结果显示,12月消费者心理指数(CCSI)为88.4,环比下跌12.3个点,创自2008年10月(-12.6p)金融危机以来的最大跌幅。 消费者心理指数是构成消费者动向指数(CSI)的15个指数中,利用目前生活状况、生活水平展望、家庭收入展望、消费支出展望、目前经济判断、未来经济展望6个指数计算的指标,高于100时,表示消费心理乐观,反之则相反。 相比上月,构成消费者心理指数的6个指数中,目前经济判断(52)下降最为显著,下跌18个点,创自2020年3月(-28p)以来最大跌幅。今后经济展望(56)、目前生活状况(87)、生活水平展望(86)、家庭收入展望(94)、消费支出展望(102)均分别下跌18个点、4个点、8个点、6个点和7个点。 央行统计调查组组长黄熙珍(音)表示,上月美国大选结果出炉叠加多重不确定性,消费者心理指数显著下滑;本月紧急戒严事态再添冲击,指数进一步走低。消费心理的恢复速度将取决于政治不确定性的消除速度。 本月住房价格预期指数为103,环比(109)下降6个点。自今年9月(119)以后,时隔2年11个月达到最高水平后,连续三个月下降。据分析,这是受公寓交易价格上升势头放缓和首尔公寓交易减少等影响。 住房价格预期指数反映了消费者对一年后房价的预期,预计一年后房价上涨的消费者比例大于下跌,该指数会超过100。黄熙珍表示,由于贷款政策收紧、公寓价格上涨和交易量减少等因素,预计房价上涨的比例有所下降,住房市场情绪明显低迷。 虽然央行于10月和11月下调了基准利率,但市场利率的走高影响了消费者对未来利率走势的预期。12月利率预测指数从11月的93升至98,环比上升5个点。预测6个月后利率较目前上涨的消费者比例小于下降,该指数在100以下,反之则相反。 反映消费者对未来一年物价走势预期的通胀预期率维持在2.9%,环比上升0.1%。虽然消费者物价上涨势头放缓,但汇率大幅波动引发了对进口价格上涨的担忧,进一步影响了消费者的物价预期。
2024-12-24 20:25:53 -
"忍耐外扬"当选2025年韩国中小企业未来展望年度成语
【图片来源 GettyImagesBank】 韩国中小企业界正式选定“忍耐外扬”为2025年度代表性成语。 中小企业中央会日前面向全国500家中小企业开展《以四字成语透视中小企业经营环境未来展望》的问卷调查,并于22日公布结果显示,“忍耐外扬”以36.4%的支持率荣膺明年年度成语。 “忍耐外扬”由前沿人工智能(AI)平台Chat GPT生成的创新性四字成语。中小企业中央会紧跟数字化时代脉搏,巧妙运用Chat GPT生成了一系列候选成语,并进行了投票。“忍耐外扬”当前国内外复杂交织的经济形势下,中小企业尽管面临重重挑战,但仍以耐心克服困境的坚韧意志,奋力开拓,积极突破困局。 回顾2024年,中小企业界以“患难相恤”作为年度成语,强调了在逆境中相互扶持、共克时艰的团结精神。而展望2025年,“忍耐外扬”不仅凝聚了过去一年的奋斗精神,也表达了迎接未来挑战的坚定决心。 中小企业中央会长金基文(音)表示:“在当前内需增长乏力、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持续扩散的局势下,所选年度成语‘忍耐外扬’深刻诠释了中小企业不畏艰难、勇于挑战的决心与毅力。中小企业将以坚韧的意志与创新的思维为动力,持续开拓前行,不断寻求新的突破与发展机遇。” 此次“忍耐外扬”的选定,标志着韩国中小企业界在面向未来发展中,以创新精神为指引,坚持不懈应对挑战的信念。
2024-12-23 20:19:51 -
国际贸易与内政不确定性加剧 韩国经济两大支柱面临挑战
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和国内政治环境复杂化的双重压力下,韩国经济的两大支柱——制造业和出口产业,预计将在明年年初迎来严峻挑战。 随着“特朗普第二任期政府”的上台,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各国经济复苏步伐放缓,韩国出口增长的压力进一步加大。同时,国内政治的不确定性加剧,政策领导力削弱的隐忧也让经济界倍感担忧。 ▲半导体出口预警 指标全面下滑 22日,韩国产业研究院、韩国经济人联合会(韩经联)和韩国贸易协会分别发布了关于2025年制造业景气及出口前景的报告,这些分析普遍呈现出对未来形势的高度担忧。 根据产业研究院的数据,明年1月制造业景气状况预测指数(PSI)为75,较12月的96大幅下降21点。这是自2022年11月(70)以来的最低值,显示出对制造业景气大幅萎缩的预期尤为强烈。尤其是韩国的核心出口产业——半导体行业,其明年1月PSI预测值仅为65,相较于12月的124暴跌59点。 更令人关注的是,半导体行业本月的PSI已经降至82,低于基准值100。这不仅终结了此前连续18个月保持在基准值以上的纪录,更预示着未来可能面临更大的产业压力。 韩国贸易协会国际贸易通商研究院在当天发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出口产业景气展望指数(EBSI)报告”中指出,明年第一季度EBSI为96.1,自今年第四季度的135.2大幅下滑,并跌破基准值100。这一趋势反映出出口条件正在全面恶化。 报告显示,在15大出口品类中,包括半导体、钢铁、医疗器械在内的10个品类指数均低于基准值,预计明年初出口表现将持续低迷。以半导体为例,今年第一至第四季度的EBSI分别为103.4、148.2、125.2和135.2,而明年第一季度预测值骤降至64.4,跌幅尤为显著。其他品类如钢铁及非铁金属制品(64.1)、医疗精密仪器(74.8)、农水产品(77.7)、电气及电子产品(85.3)等均处于低迷状态,出口前景堪忧。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升温 出口环境严峻 韩经联的调查显示,2025年韩国全年出口增长率预计仅为1.4%,低于产业研究院此前预测的2.2%。在调查覆盖的12大出口主力行业中,生物健康(5.3%)、一般机械(2.1%)、石油化工及石油制品(1.8%)、电气电子(1.5%)、船舶(1.3%)等行业预计将实现正增长,但汽车及零部件(-1.4%)、钢铁(-0.3%)等行业可能出现萎缩。 出口前景低迷的主要原因包括:主要出口对象国经济不振(39.7%)、贸易保护主义加剧(30.2%)、原材料及能源价格上涨削弱竞争力(11.1%)等。特别是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的再次当选,使美中贸易摩擦进一步升温。韩经联调查中,48.7%的受访者认为美国将成为明年最为困难的出口市场,而中国以42.7%的比例紧随其后。 贸易协会分析称,主要国家优先考虑自身利益,可能扩大进口限制措施,这将对韩国出口环境产生直接冲击。 ▲半导体行业压力大 政策支持成关键 作为韩国出口支柱产业的半导体行业,正面临来自中国竞争对手的压力。贸易协会指出,中国DRAM出口的增加,以及下游产业库存的积压,可能进一步削弱韩国企业的出口条件。 对此,韩经联经济产业本部长李相浩(音)呼吁:“政府应采取措施稳定外汇市场,为出口企业创造更具竞争力的环境。同时,国会应避免出台可能削弱企业活力的监管法规。” 展望未来,在外部市场挑战持续加剧和国内政策制定面临复杂局面的情况下,如何平衡外部压力与内部支持,将决定韩国制造业和出口产业能否在明年实现稳定发展。 11月29日,釜山神仙台·戡蛮·新戡蛮码头堆积着大量进出口货物。【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2-22 23:21:46 -
韩国股市试图摆脱下跌阴影 反弹买盘或助力市场回升
20日,韩国股市能否在前一交易日大幅下跌后,通过反弹买盘力量实现反弹,备受关注。 前一交易日,美国12月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结果偏向鹰派(倾向于货币紧缩),导致韩国综合股价指(KOSPI)大幅下跌。KOSPI指数收盘下跌1.95%,报2435.93点;科斯达克市场(KOSDAQ)下跌1.89%,报684.36点。 在此背景下,韩元兑美元汇率飙升16.4韩元,达到1451.9韩元,创下金融危机以来的最高水平。 外资投资者在有价证券市场净卖出4290亿韩元,拖累了指数下行。受美光科技业绩展望不佳影响,三星电子(-3.28%)和SK海力士(-4.63%)等半导体股跌幅较大。 隔夜,纽约股市延续了FOMC的鹰派影响,呈现涨跌互现。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微涨0.04%,而标准普尔500指数和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则分别下跌0.09%和0.10%。 美光科技因发布疲软业绩展望暴跌16.18%,博通(-2.37%)、AMD(-2.08%)等股价下滑,费城半导体指数连续第三个交易日下跌1.56%。 与此同时,美国商务部公布的今年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化季环比终值为3.1%,高于此前公布的初值(2.8%)和市场预期值(3.0%)。此外,美国劳工部公布的上周初请失业金人数低于市场预期。 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升5个基点(1个基点=0.01个百分点),达到4.568%,使韩国股市面临美国国债收益率上升和科技股疲软的双重压力。然而,有分析认为,由于当前估值已降至低位,下跌空间将受到限制。相反,前一交易日的大幅下跌或引发反弹买盘入场,从而推动市场反弹。 韩国Kiwoom证券研究员韩智英(音)表示:“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突破4.5%,表明市场尚未完全消化12月FOMC的影响。然而,韩国股市估值已降至‘无可再失’的水平,同时韩元汇率的上涨对出口企业并非完全不利。因此,韩国股市不太可能因美国股市的情绪波动再次经历大幅下跌。” 19日下午,位于首尔中区的韩亚银行交易厅显示屏上显示KOSPI和KOSDAQ指数。【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2-20 23:55:32 -
政治动荡叠加经济困局 韩国内需企业迎战"寒冬"
戒严事态引发的政治动荡,加上8年来首次在职总统弹劾,使韩国年末消费旺季的内需经济承受巨大压力。尽管总统尹锡悦弹劾案的通过被视为局势恢复的契机,但消费心理低迷与未来经济不确定性加剧,预计将对零售业等内需企业产生深远影响。 今年以来,高通胀和高利率进一步压缩家庭收入,导致消费能力下降。据韩国统计厅数据,今年第三季度零售销售额指数为100.6(2020年=100),同比下降1.9%,已连续10个季度下降,创下1995年有统计以来的最长纪录。 由旅游和餐饮等支撑的服务消费仅增长1.0%,为近三年来最低水平。百货店零售销售额指数降至121.6,为2021年第三季度(112.5)以来新低,大型超市连续四个季度低于100,免税店则自去年第一季度以来一直徘徊在70至80之间,甚至未恢复至疫情初期水平。 韩国经济人协会基于620家内需企业的业务报告指出,今年上半年内需企业销售额自2020年以来首次下降。企业与个体经营者担忧,戒严事态与弹劾政局或将进一步削弱消费心理。 2016年10月,前总统朴槿惠弹劾案在国会通过。次年3月宪法法院宣布罢免总统,在此期间的政治动荡中,零售销售额指数从97.0骤降至89.7,消费者心理指数(CCSI)也从102.7降至93.3,直至宪法法院罢免总统后的4月才回升至101.8。 戒严令颁布后,韩元对美元汇率一度突破1440韩元,显著高于年内平均水平(1362韩元)。高汇率迫使零售商调整业务计划,大型超市和电商企业尝试通过多元化进口渠道等应对,但进口商品价格上涨几乎不可避免。食品和餐饮业也面临强势美元与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双重压力,部分企业考虑涨价,但担忧进一步压缩消费者支出。 内需企业已为明年更加严峻的经济环境做好准备。韩国三大信用评级机构之一的NICE信用评级在近日发布的明年零售流通展望报告中预测,由于家庭债务负担与消费能力下降,内需低迷将长期化,零售业绩下滑趋势难以扭转。 三一会计法人在明年经济展望报告中也指出,尽管出口复苏或能为内需带来些许改善,但整体强度有限。老龄化、家庭债务等结构性问题将进一步削弱消费增长。 专家预计,戒严事态和弹劾风波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可能持续至明年第一季度甚至更久。韩国流通学会会长李东日(音)表示,负面影响虽已显现,但其具体规模和持续时间仍难以准确预估。企业需未雨绸缪,制定应对最坏情景的策略。一些企业可能会趁机扩展业务,而另一些则可能采取更为保守的紧缩措施,以应对不确定性带来的冲击。 3日,市民在首尔瑞草区农协Hanaro超市选购蔬菜。【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2-15 19:27:58 -
韩国紧急戒严余波未平 九成个体工商户"寒冬"难熬
自12月3日紧急戒严事件以来,韩国个体工商户群体大受冲击。一项调查显示,近九成个体工商户的销售额遭受重创。 韩国中小个体工商户和自营业者联合会10日至12日为期三天,面向餐饮、住宿、批发零售及服务业等多个行业的1630名个体工商户进行问卷调查并于13日发布的结果显示,88.4%的受访商户表示,在紧急戒严实施后,销售额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 具体来看,销售额缩减幅度超过50%的个体工商户占比最高,占全体的36%,减少30%至50%(25.5%)、减少10%至30%(21.7%)、减少10%以下(5.2%)的紧随其后。同时,销售额减少规模最多的为100万至3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5085元至1.56万元),占44.5%,其次依次为300万至500万韩元(29.1%)、500万至1000万韩元(14.9%)、1000万至2000万韩元(6.1%)、2000万韩元以上(5.4%)。 此外,89.2%的受访者表示,紧急戒严事态发生后,顾客也均有所减少。表示顾客减少半数以上的个体工商户最多,占37.7%。其次为减少30%至50%(25.3%)、减少10%至30%( 20.2%)、减少10%以下(6%)等。对于年末经济展望,90.1%的受访者持消极态度。据统计,61.9%的受访者表示“非常消极”,“稍微消极”占28.2%。 中小个体工商户和自营业者联合会委员柳弼善(音)表示:“由于接连的预约取消和消费市场的整体萎缩,政治环境的不确定性直接导致了消费活力急剧下降,进一步加剧经营困境。”
2024-12-13 23:56:13 -
韩元兑美元汇率上升 韩国11月进出口物价均上涨
上月29日,在釜山港堆积的进出口货物。【韩联社】 上月,尽管国际油价出现下跌,但韩元兑美元的汇率却持续上涨,导致韩国进口产品整体价格水平(以韩元为准)上升1.1%。这一趋势若持续,未来几个月内或将对国内消费者物价产生负面影响。 韩国银行(央行)13日发布的进出口物价指数统计数据显示,以韩元为标准进行初步统计的11月进口物价指数(2020年=100)为139.03,较10月的137.55上升1.1%。 进口物价指数继今年10月(2.1%)之后,连续两个月呈上升趋势。从产品种类来看,农林水产品(2.6%)、初生金属(1.9%)、煤炭及石油产品(1.7%)等环比均有所上涨。具体品种中,咖啡(6.4%)、丙烷气(4%)、铝精炼品(4%)、二次电池(3.9%)等的上升幅度较大。央行物价统计组长李文熙(音)解释称,虽然国际油价下跌,但受韩元兑美元汇率上升的影响,进口物价呈上涨态势。 韩元兑美元汇率从10月的1361韩元(约合人民币6.91元)上涨至11月的1393.38韩元,上涨2.4%。反之,同期月均迪拜油价从74.94美元跌至72.61美元,下跌3.1%。李文熙对本月进口物价展望表示:"进入12月以来,国际油价小幅下降,但汇率上涨以及国内外经济条件的不确定性加剧,使得未来进口物价变得难以预测。” 据统计,11月出口物价指数达130.59,环比(128.54)高1.6%,也连续两个月呈上升趋势。主要是由煤炭及石油产品(2.6%)和化学产品(1.3%)带动整体出口物价上涨。具体品种中,柴油(4.4%)、聚丙烯树脂(3%)、铝板(4.5%)等涨幅较大。 从11月贸易指数(以美元为准)来看,出口数量指数(116.83)和出口价格指数(131.16)分别同比下降1.4%和0.3%。进口数量指数(107.40)虽然上升0.5%,但进口价格指数(129.82)下降2.7%。净商品贸易条件指数(92.88)同比上涨4.5%,连续17个月保持上升势头,进口价格下降3.2% %,出口价格则上涨1.1%%。随着出口数量指数和净商品贸易条件指数双双上涨,收入贸易条件指数(108.51)较去年同期上涨3%。
2024-12-13 18:4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