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全球’新闻 608个
-
Seoul Wonder Show现场直击 首尔春季庆典璀璨开场
4月30日晚,首尔春季代表庆典之一的首尔春季庆典(Seoul Spring Festa)开幕式Seoul Wonder Show在首尔上岩世界杯竞技场拉开帷幕,为春日的首尔掀起一场K-POP狂欢。 首尔市长吴世勋当天亲临现场,在演出正式开始前为首尔春季庆典献上开幕宣言,并对本月期间在首尔广场、光化门广场和德寿宫街举行的系列活动进行宣传。正在参选总统的改革新党党首李俊锡也到场助威。 【摄影 记者 陈姗娜】 当天的演出阵容可谓星光熠熠,素有韩国“国民男团”之称的god登场瞬间引发观众热情欢呼,THE BOYZ、STAYC、NMIXX、ALL(H)OURS、NCT WISH、KickFlip、Hearts2Hearts、KiiiKiii、NEWBEAT等众多K-POP艺人也纷纷登台献唱,为观众奉上魅力十足的视听盛宴。 在正式演出前,拥有30多万粉丝数、过亿浏览量的优兔(YouTube)博主yageum_yageum以伽倻琴演奏K-POP曲目,为晚会热场。该博主在2023年受邀参加韩英建交140周年特别演出“Korea On Stage in London”,在温布利大球场一展才艺,俘获大批国际粉丝的喜爱。 【摄影 记者 陈姗娜】 从实力唱将到舞台新秀,不同风格的艺人同台亮相,让现场观众沉浸在连续不断的精彩表演中,也为Seoul Wonder Show增添浓厚的全球文化交流氛围。 演员魏嘏隽担任本次演出的主持人,但除主持之外还以“说书人”的身份惊喜现身,为观众带来一段关于首尔的温情介绍。作为受到全球剧迷喜爱的韩流新生演员代表,魏嘏隽的讲述不仅增添活动的文化深度,也让全球观众对韩国首都首尔的历史与文化产生更深的认知。 【摄影 记者 陈姗娜】 演出途中还特别推出“畅玩首尔的10个秘密钥匙”,涵盖隐藏打卡圣地、本地人才知道的吃喝玩乐小贴士,为全球观众提供玩转首尔的实用指南,也展现出韩流文化背后更具生活气息的一面。 本次演出地点选在首尔上岩世界杯竞技场,为容纳庞大观众群体提供良好基础。演出本身则通过超高规格的舞美设计和灯光编排,淋漓尽致呈现出每一位艺人的精彩表演,让现场和荧幕前的观众都能尽享视听震撼。 【摄影 记者 陈姗娜】 后期制作方面,团队采用优质音效母带处理,让电视观众在家中也能感受到宛如身处现场的震撼。画面部分由执导千万票房电影《极限职业》的导演李炳宪旗下调色团队操刀,为节目增添极具电影质感的视觉效果。 Seoul Wonder Show不仅在演出现场掀起热潮,还通过KBS官方优兔频道KBSKPOP实现全球同步直播,真正让全球各地粉丝跨越时差与空间,共享这一文化盛事。 演出还计划在5月4日晚10点40分上线KBS 2TV电视频道,同时通过KBS World在全球137个国家播出,让Seoul Wonder Show的热度持续扩散,为春日首尔注入浓厚的国际色彩。
2025-05-01 09:33:47 -
韩国3月半导体生产创19个月最大增幅 三大经济活动指标仍低迷
韩国统计厅30日发布的《3月产业活动动向》报告显示,今年3月韩国半导体生产同比大幅增长,创下19个月以来的最大涨幅。然而,生产、消费和投资三大经济活动指标整体依旧低迷,反映出当前韩国经济复苏基础仍不稳固。 数据显示,3月韩国全产业生产指数为114.7,环比增长0.9%,延续了2月以来的回升趋势。其中,矿工制造业生产环比上升2.9%,作为核心支柱产业的半导体生产环比增长13.3%,为自2023年8月以来的最大涨幅(当时增幅为13.6%)。 虽然韩国内部政治局势趋于稳定,加之补充预算等政策出台为内需带来支撑,但受全球经济不确定性持续、出口复苏缓慢等因素影响,整体经济活力仍显不足。 具体来看,服务业生产环比下降0.3%,商品零售销售亦环比下滑0.3%。其中,食品等非耐用品(增长2.8%)和服装等准耐用品(增长2.7%)销售回暖,但通信设备、电脑等耐用品销售大幅下滑8.6%,拖累整体消费数据。 投资方面,设备投资继2月小幅回升后,3月再度环比下降0.9%。其中,汽车等运输设备投资增长3.4%,但机械设备类投资下降2.6%。 建筑领域表现也不乐观,建筑施工实绩(以不变价格计)环比减少2.7%。此前2月曾实现2.4%的增长,系7个月来首次转正,但未能延续回升态势。 在经济景气指标方面,衡量当前经济状况的同步综合指数循环变动值较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预示未来经济走势的先行综合指数循环变动值也环比上升0.2个百分点,显示短期内经济或仍有小幅改善空间。 韩国统计厅经济动向统计审议官李斗元表示,受前期基数效应影响,零售和投资等领域短期内出现回调。他强调,尽管半导体生产表现强劲,但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依旧高企的背景下,仍需高度关注内外部风险因素。 LG Innotek于本月17日首次向媒体公开其高附加值半导体基板FC-BGA生产基地“Dream Factory”,并展示了该工厂中正在作业的机器人。【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5-01 01:20:14 -
三星电子第一季度营收创新高 手机销售强劲芯片业务承压
在Galaxy S25系列的强劲销售推动下,三星电子今年第一季度实现历史最高季度营收,但服务器用DRAM销售增加与高带宽存储器(HBM)销售下滑等因素令半导体业务依旧承压。公司预计今年全年或呈现“上低下高”走势,第二季度则可能受到关税等不确定性因素影响。 三星电子30日发布财报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合并营业利润为6.6853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41.49亿元),同比增长1.2%,较市场预期高出近30%。营收达79.1405万亿韩元,同比增长10.05%,刷新去年第三季度创下的历史最高纪录。净利润为8.2229万亿韩元,同比增长21.74%。 从各部门来看,负责半导体业务的设备解决方案(DS)部门营收25.1万亿韩元,营业利润1.1万亿韩元。其中内存营收19.1万亿韩元,环比下降17%。DRAM销售有所改善,但受出口管制影响,HBM销售减少。系统LSI业绩小幅回升,晶圆代工需求疲软而表现不佳。 负责手机业务的设备体验(DX)部门营收51.7万亿韩元,营业利润4.7万亿韩元。第一季度旗舰机型销售增长,加上零部件降价及资源优化,助力移动体验(MX)与网络业务营收达到37万亿韩元,营业利润4.3万亿韩元。 此外,电视与家电业务通过高端产品销售改善盈利。哈曼目前处于业务淡季,但也实现3.4万亿韩元营收,营业利润为3000亿韩元。显示面板(SDC)业务营收5.9万亿韩元,营业利润5000亿韩元。三星电子一直以来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今年第一季度研发支出达到9万亿韩元,创下历史新高。 近来全球贸易环境恶化,经济增长放缓,第二季度经营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韩联社旗下联合Infomax汇总的17家证券机构预测,三星电子第二季度营业利润或为6.6797万亿韩元,同比下降36.04%;营收预计为76.002万亿韩元,同比增长2.61%。 三星方面表示,如果经营不确定性得到缓解,下半年业绩有望回升。公司计划通过扩大HBM3E、128GB DDR5等高附加值产品销售,巩固存储市场竞争力,并加快第八代V-NAND的转产。系统LSI业务则扩大SoC与高像素图像传感器供应,晶圆代工计划致力2纳米工艺量产和应对移动与车载需求。 手机业务方面,三星计划第二季度主要提升Galaxy S25 Edge等旗舰产品销售,并在下半年加大折叠屏与人工智能(AI)功能优化投入。另外,公司还正在拓展高端平板、穿戴设备与扩展现实(XR)新品。电视和家电业务则主要以AI新品为核心推动销售增长。 三星江南店内陈列的Galaxy S25系列产品【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5-01 00:44:51 -
【파고파자 중국경제】又是刀群舞又是马拉松 "他"凭什么令全球视线集中?——宇树科技
亮相春晚一炮而红,从四足机器人到人形智能体,宇树科技不断进行技术革新,同时把机器人价格降至消费级水平,成功开启具身智能行业新时代。
2025-04-30 23:19:03 -
"特朗普效应"助力韩国船企大单频揽 市场份额三倍增长
韩国造船企业最近成功大规模承接集装箱船订单,全球市场占有率正在不断提升。此前,韩国船企在集装箱船领域一直位居占据低价优势的中国企业之后,但在中美关税战背景下,韩国企业迎来反超机会。特朗普政府不久前还预告称,即将对中国船舶征收入港费用。 据HD现代旗下造船业务控股公司HD韩国造船海洋28日消息,公司26日与大洋洲一家船运公司签订建造合同,包括4艘8400TEU级集装箱船、8艘2800TEU级集装箱船和6艘1800TEU级集装箱船。此前,公司已在23日接获2艘2800TEU级集装箱船订单,24日又承接2艘16000TEU级大型集装箱船订单。 HD韩国造船海洋仅四天内累计拿下22艘集装箱船订单,合同金额高达约2.5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26.42亿元)。根据计划,此次承接的集装箱船分别由蔚山HD现代尾浦和全南灵岩HD现代三湖建造,并在2028年上半年陆续交付船东。 与此同时,三星重工业也迎来今年首份集装箱船订单。三星重工业当天公告称,与亚洲地区一位船东签订两艘集装箱船建造合同,总金额为5619亿韩元,预计2028年1月前陆续交付。 韩国集装箱船订单激增与“特朗普效应”不无关系。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近日宣布,即将对中国航运公司、使用中国制造船舶的航运公司、在海外建造的汽车运输船征收美国入港费用,并在未来三年内逐步提高收费标准。受此影响,运营中国制造集装箱船和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的航运公司势必遭受冲击,在新船下单时也陷入两难。 这一趋势也已经反映在统计数据上。年初起,相关政策讨论不断,敏锐的船东开始把目光从中国转向韩国。克拉克森研究(Clarksons Research)数据显示,截至本月22日,韩国船企今年的集装箱船接单量已达约131.79万修正总吨(CGT),市场份额达到29.7%。 如果加上HD韩国造船海洋新承接的22艘订单以及三星重工业的2艘,韩国在全球集装箱船市场的占有率超过30%,相比去年全年仅11.4%的市场份额,几乎实现三倍增长。反观中国,市场份额则从去年的86.6%大幅降至今年的58.1%。 此外,环保法规的加强也对韩国船企形成利好。由HD现代三湖建造的8400TEU级集装箱船计划搭载可使用LNG与柴油双燃料的LNG双燃料发动机,16000TEU级集装箱船也计划安装废气净化装置,以应对国际海事组织(IMO)不断强化的环保要求。 对此也有意见指出,局限于人力成本等因素,韩国在集装箱船领域的成本竞争力已明显落后于中国,因此这种趋势难以长期持续。韩国造船业内人士表示,多种因素正在推动韩国制造集装箱船需求的增加,考虑到老旧船只比例以及环保法规带来的更换需求持续上升,未来还会继续加大集装箱船领域的接单力度。 HD现代尾浦建造的16000TEU级大型集装箱船【图片来源 HD现代】
2025-04-29 20:12:20 -
出口业务强劲提振业绩 三养食品与好丽友一季度表现亮眼
在高汇率与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双重压力下,韩国食品行业今年一季度整体业绩预期普遍不佳。然而,三养食品与好丽友凭借出口业务的强劲增长,有望交出超越行业平均水平的成绩单。 据金融信息公司FnGuide于28日发布的数据,韩国食品企业龙头希杰(CJ)第一制糖预计今年第一季度销售额将达7.4067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75亿元),同比增长2.6%。尽管销售规模有所扩大,但受原材料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其营业利润预计将同比下滑0.6%,降至3735亿韩元。 韩国第一大巧克力企业乐天Wellfood的情况亦不容乐观。预计其一季度销售额同比增长2%,但营业利润将大幅下降35%左右,仅为240亿韩元。对此,业界分析人士指出:“由于可可价格飙升导致成本压力持续,预计营业利润将低于市场预期。”受高汇率推高进口原材料价格及国内消费心理趋冷的影响,企业整体盈利能力承压明显。 在行业整体承压的背景下,三养食品与好丽友依托海外市场的稳健扩张,预计一季度实现了业绩的逆势增长。业内分析认为,两家公司业绩表现突出的主要原因在于海外市场的快速增长。出口占比较高的企业,得益于高汇率带来的汇率收益效应及海外需求增长,整体业绩得到提振。截至去年,三养食品海外销售占总销售额比重达77%,好丽友则为65%。 展望未来,三养食品与好丽友均计划继续深化海外业务布局。三养食品计划到2027年投产位于中国的新工厂,进一步深耕占其海外销售29%的中国市场。好丽友则宣布将投资8300亿韩元,构建年销售额5万亿韩元、营业利润1万亿韩元的全球中长期增长平台。好丽友方面表示:“通过持续扩大国内外法人生产能力,公司将进一步夯实中长期增长基础。” 美国洛杉矶H Mart货架上的火鸡面产品【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4-29 19:26:15 -
2025首尔购物节5月开幕 打造购物与文化融合盛宴
据首尔观光财团29日消息,大型购物旅游庆典“2025首尔购物节(Seoul Shopping Festa 2025)” 即将在5月1日至5月31日隆重举行,为期一个月,并面向国内外游客开放。 首尔购物节今年迎来第17届,内容涵盖购物、住宿、时尚、文化、医疗、餐饮等七大领域,共有258家企业的3936家门店参与,期间还计划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观光附属活动。 此外,今年的活动还通过与Gmarket、Frip等电商平台联动,推出特别策划展览,积极推广韩国旅游产品,提升全球游客的在线预订体验。 为了精准吸引以二三十多岁为主的中、日及东南亚年轻游客群体,主办方计划与社交媒体网红合作,组织团体体验并发布短视频内容,进一步扩大首尔购物节的品牌影响力。 今年,主办方特别邀请拥有庞大国际粉丝基础的英雄联盟(LoL)职业选手Faker(李相赫)担任形象大使,通过海报、视频、社交媒体等多种渠道进行全球宣传。 5月3日至4日,规模较此前进一步扩大的全球C2C(消费者对消费者)跳蚤市场在南山谷韩屋村举行,现场设有传统表演、体验摊位、抽奖活动、首尔徽章周边赠送等丰富多彩的互动环节,助力2025首尔购物节的推广。此次跳蚤市场还邀请首尔市内的越南、尼泊尔、菲律宾等多元文化社区参与,进一步彰显首尔的多样性。 与此同时,5月1日至6日,弘大、明洞、东大门等外籍游客密集商圈设立流动宣传展台,分发活动手册,并举办小票认证打卡等多种体验宣传活动。 首尔观光财团旅游产业本部长咸庆俊表示,2025首尔购物节是集购物、文化、旅游于一体的综合庆典,既是向全球展示首尔魅力的绝佳机会,也为外籍游客带来实际优惠和独特体验,进一步促进首尔旅游发展与地区经济增长。 2025首尔购物节宣传海报【图片来源 首尔观光财团】
2025-04-29 19:03:06 -
黄金时代远去 现代起亚深陷中国市场调整阵痛
现代汽车集团一位高管近日在非正式场合坦言,中国市场已成为现代汽车的一块“心病”。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中国市场在现代汽车和起亚全球销量中占比高达23%。但到2024年,这一比例已骤降至3%。销售量也由2016年的180万辆降至去年约43万辆,市场占有率从接近10%滑落至1.6%。 业内普遍认为,现代汽车在华销量大幅下滑始于2017年的“萨德事件”。当时,中方对韩企在华业务设限,民间反韩情绪高涨,致使现代汽车市场份额遭受重创。随后,新冠疫情暴发期间,中国本土车企加快了电动车转型步伐,趁机快速崛起。相较之下,外资车企全球工厂大规模停产,而中国工厂基本维持运转,加之本土消费者倾向于支持国产品牌,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迅速占领市场。2024年,现代汽车和起亚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已降至1%。 然而,回顾历史可发现,现代汽车在华市场份额下滑的征兆早在2015年前后就已显现,并非始于“萨德事件”。分析人士指出,导致现代汽车失去竞争力的原因更为复杂多元,亟需深度剖析。 自2002年以合资形式进入中国市场以来,现代汽车曾一路高歌猛进。与北京汽车集团(BAIC)成立的北京现代,持续多年实现两位数增长,并在2013年突破年销百万辆大关,创下外资车企最快纪录。至2014年,北京现代销量一度攀升至176万辆,但2015年起出现8年来首次下滑,销量跌至167万辆,同时丢掉了中国市场前五名的位置,被长安汽车取代。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本土车企自2015年起快速成长。该年中国乘用车整体市场增幅为6%,而本土品牌增长率高达15%。此后,依托政府保护政策和外资技术转移,中国车企在产品研发、制造水平、设计创新等方面迅速追赶,逐步赢得本土消费者认可,特别是在价格适中、功能丰富的SUV领域攻城略地。2015年中国最畅销的SUV前十中,有四款来自本土品牌。 反观当时的现代汽车,全球SUV布局薄弱,主力产品仍以伊兰特(朗动)、索纳塔等轿车为主,尽管也推出了ix35、ix25等本地战略型SUV,但在竞争力和价格方面,均不敌本土新兴SUV品牌。价格方面,当时现代新途胜起售价为约15万元人民币,而本土品牌SUV价格多在6万至7万元区间,优势明显。 品牌定位方面,现代汽车一度以“外资品牌中的高性价比代表”受到中国消费者青睐。然而,随着本土SUV品质提升,现代汽车在价格、品牌、技术等方面腹背受敌——价格上输给本土品牌,品牌力拼不过德系车,耐用性又逊于日系车,市场地位日渐尴尬。 此外,业内人士指出,现代汽车在华失利的另一关键因素是“本地化战略失败”。2010年代中期,现代汽车在中国大举扩张,设立五家工厂,产能达到165万辆(含起亚工厂则达250万辆)。彼时,全球销量中,中国市场占比超过23%,贡献利润更为可观。 然而,随着“萨德事件”爆发、销量急剧下滑,现代汽车依赖韩系零部件供应体系的问题暴露无遗。由于韩国零部件供应商利润过高,北京汽车方面曾多次要求扩大本地供应链,但未获响应,最终导致双方矛盾激化。2017年,北京汽车甚至要求韩国供应商降价20%,并拖延货款支付。 分析认为,问题根源在于现代汽车内部风险管理机制失灵,对供应链优化与中方合资伙伴关系维护重视不足。中国市场虽讲究“关系”,但在资本利益面前,博弈远比想象中激烈。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中国市场结构变化也加剧了现代汽车的困境。中国政府自1990年代起大力培育新能源汽车产业,至2023年,新能源汽车年销量已达950万辆,占新车市场的31%。相比之下,现代汽车和起亚在电动车领域的布局明显滞后。尽管早在2015年上海车展上展示了部分新能源车型,但当时并未将电动化作为核心战略。 而中国本土企业如比亚迪(BYD)则在新能源布局上抢占先机,逐渐确立了在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中的领先地位。面对市场剧变,现代汽车集团正加快在华业务调整和新能源转型。未来能否逆势而上,仍需观察。 【图片来源 北京现代官网】
2025-04-29 18:56:06 -
李俊锡亮出"外交新蓝图" 超越左右拥抱全球未来
【摄影 记者 崔锦宁】 28日下午,韩国第21届总统大选改革新党候选人李俊锡在韩国新闻中心外国记者俱乐部举行简报会,就当前韩国面临的内外局势及未来外交政策方向进行了说明。李俊锡表示,将展现“压倒性胜利、新的跳跃”的决心,积极应对国际社会挑战,提升韩国在全球事务中的地位。 李俊锡指出,韩国近期通过应对“紧急戒严”事件,再次向世界证明了民主主义与法治精神的坚韧。未来,韩国将以成熟的民主能力和制度建设,坚定应对各种挑战。 在外交政策方面,他表示,韩国作为全球先驱国家,必须不断适应时代需求,推动外交政策的变革与进步。特别是在全球竞争加剧的背景下,韩国将加强在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国际合作,提升科技育成与人才培养能力,巩固全球领导地位。 关于韩美关系,李俊锡强调,韩美同盟是韩国外交的根基,但在美国强化本国优先主义趋势的背景下,韩国需加强与地区国家的合作与战略沟通,确保地区和平与稳定。他还表示,将坚持自由主义原则,维护全球供应链的稳定与安全。 在韩日关系方面,李俊锡评价称,尹锡悦政府开启了韩日关系的新局面,但强调未来应超越象征性政治叙事,深化实际合作,扩大互信。他指出,如果日本展现出自制与合作的意愿,韩方将积极推动双边关系发展,并拓展包括航天技术在内的多领域合作,提升东亚地区整体竞争力。 在对朝政策方面,李俊锡表示,将基于相互主义原则,采取实用且灵活的应对方式,致力于实现可持续的和平与稳定。他表示愿向朝鲜国务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恩提议无条件举行首脑会谈,重启对话之门。 李俊锡还表示,韩国将更加积极参与气候变化应对、环境保护、人权增进等国际社会共同价值的实现,进一步强化在国际社会中的责任与作用。 最后,他指出,未来的韩国外交将超越左右派界限,追求均衡与包容,构建能够与全体国民及国际社会广泛共鸣的外交愿景。 韩国第21届总统大选改革新党候选人李俊锡 【摄影 记者 崔锦宁】
2025-04-28 23:58:45 -
全球速卖通、Temu还不够?京东加入韩国电商混战
被誉为“最强中国电商平台”之一的京东集团正加速进入韩国市场,瞄准韩国消费者的钱包。 作为中国三大电商平台之一,与阿里巴巴(旗下有全球速卖通)和拼多多(运营平台Temu)并肩而立的京东,近日在韩国仁川和京畿道利川开设物流中心,启动本地仓储运营。这一举动意味着京东距离正式在韩开展电商业务已进入倒计时阶段。凭借“直采、正品保障、次日达”等优势,京东在中国本土电商市场上已占据领先地位,未来在韩国市场亦被视为潜在的强有力竞争者。 据京东28日消息,自本月24日起,京东已依托仁川与利川物流中心,面向全球卖家提供一体化(Fulfillment)服务。目前,京东物流已承接部分美国消费品品牌及韩国本土美妆、宠物电商企业的仓储配送业务,并在首尔及京畿部分地区开通了12小时内快速配送服务。 京东成为首家在韩国直接运营物流中心的中国跨境电商企业。按照其一贯战略,京东此前在进军泰国、印尼等地时也均先行布局物流体系,随后展开电商平台业务。业内普遍认为,京东此次在韩的物流投资,意在为全面开拓韩国电商市场奠定基础。 成立于1998年的京东,起步于北京中关村的小型电子产品批发商。创始人刘强东被视为中国新零售代表人物之一,与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齐名,致力于打破线上线下的流通界限。 京东比韩国电商巨头Coupang早12年创立,但两者在技术与经营战略上颇为相似。京东不仅早在2014年便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还在去年《财富》杂志评选的全球500强企业中位列第47位(Coupang位列美国500强第168位)。去年京东实现营业收入1.1588万亿元人民币,规模为Coupang的五倍以上。 业内分析认为,京东若在韩国正式开展电商业务,将展现出与全球速卖通、Temu截然不同的运营模式。 一是正品保障。作为后来者,京东在假货横行的零售市场中,以严格正品检验与“十倍赔偿”制度赢得消费者信任。京东采取直采自营模式,直接采购并管理商品流通链路,从而有效杜绝假货流通,这一做法使其在中国迅速崛起,也有望在对商品真伪要求极高的韩国市场赢得青睐。 二是极速配送。京东通过在中国广泛布局密集物流仓储网络,结合大数据分析精准预测各地商品需求,实现大范围区域内的“当日达”与“次日达”服务。在偏远山区,京东还引入无人机配送;在城市中心,则利用自动驾驶配送机器人提高效率。尤其在中国双十一等大促期间,京东仍能维持快速履约能力,显示出雄厚的技术实力。 三是主攻高端品类。与主打生鲜、日用品的阿里巴巴、拼多多不同,京东在中国市场主攻高价电子电器产品,如TCL电视、石头科技扫地机器人、小米空气净化器等。韩国市场消费者对高品质中国产电子商品接受度逐步提升,这一定位差异也成为京东进军韩国的一大助力。 当前,中国电商企业因内需放缓及出口受限,海外市场扩展迫在眉睫。尤其是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华关税政策持续影响下,中国制造商品在美出口受阻,令韩国这一电商高度发达的市场对京东而言更具吸引力。 实际上,京东早在2018年便已设立韩国法人,主要管理出口中国的韩国卖家。分析人士指出,如今在韩国市场,中国产品凭借优良性能打破负面印象,因此主打性价比与信赖感的京东模式被认为具有一定潜力。 不过,也有观点认为京东短期内难以撼动Coupang等本地巨头。一位韩国流通业界人士表示:“要提升物流效率,必须在首都圈核心地段拥有仓储中心,但目前可供建设的优质地块极为稀缺。”他指出,即使京东已有初步布局,完善物流网络仍需时间,因此其对现有市场格局的冲击尚属时日尚早。 京东韩国利川1号仓【图片来源 京东】
2025-04-28 19:40:25
-
Seoul Wonder Show现场直击 首尔春季庆典璀璨开场
4月30日晚,首尔春季代表庆典之一的首尔春季庆典(Seoul Spring Festa)开幕式Seoul Wonder Show在首尔上岩世界杯竞技场拉开帷幕,为春日的首尔掀起一场K-POP狂欢。 首尔市长吴世勋当天亲临现场,在演出正式开始前为首尔春季庆典献上开幕宣言,并对本月期间在首尔广场、光化门广场和德寿宫街举行的系列活动进行宣传。正在参选总统的改革新党党首李俊锡也到场助威。 【摄影 记者 陈姗娜】 当天的演出阵容可谓星光熠熠,素有韩国“国民男团”之称的god登场瞬间引发观众热情欢呼,THE BOYZ、STAYC、NMIXX、ALL(H)OURS、NCT WISH、KickFlip、Hearts2Hearts、KiiiKiii、NEWBEAT等众多K-POP艺人也纷纷登台献唱,为观众奉上魅力十足的视听盛宴。 在正式演出前,拥有30多万粉丝数、过亿浏览量的优兔(YouTube)博主yageum_yageum以伽倻琴演奏K-POP曲目,为晚会热场。该博主在2023年受邀参加韩英建交140周年特别演出“Korea On Stage in London”,在温布利大球场一展才艺,俘获大批国际粉丝的喜爱。 【摄影 记者 陈姗娜】 从实力唱将到舞台新秀,不同风格的艺人同台亮相,让现场观众沉浸在连续不断的精彩表演中,也为Seoul Wonder Show增添浓厚的全球文化交流氛围。 演员魏嘏隽担任本次演出的主持人,但除主持之外还以“说书人”的身份惊喜现身,为观众带来一段关于首尔的温情介绍。作为受到全球剧迷喜爱的韩流新生演员代表,魏嘏隽的讲述不仅增添活动的文化深度,也让全球观众对韩国首都首尔的历史与文化产生更深的认知。 【摄影 记者 陈姗娜】 演出途中还特别推出“畅玩首尔的10个秘密钥匙”,涵盖隐藏打卡圣地、本地人才知道的吃喝玩乐小贴士,为全球观众提供玩转首尔的实用指南,也展现出韩流文化背后更具生活气息的一面。 本次演出地点选在首尔上岩世界杯竞技场,为容纳庞大观众群体提供良好基础。演出本身则通过超高规格的舞美设计和灯光编排,淋漓尽致呈现出每一位艺人的精彩表演,让现场和荧幕前的观众都能尽享视听震撼。 【摄影 记者 陈姗娜】 后期制作方面,团队采用优质音效母带处理,让电视观众在家中也能感受到宛如身处现场的震撼。画面部分由执导千万票房电影《极限职业》的导演李炳宪旗下调色团队操刀,为节目增添极具电影质感的视觉效果。 Seoul Wonder Show不仅在演出现场掀起热潮,还通过KBS官方优兔频道KBSKPOP实现全球同步直播,真正让全球各地粉丝跨越时差与空间,共享这一文化盛事。 演出还计划在5月4日晚10点40分上线KBS 2TV电视频道,同时通过KBS World在全球137个国家播出,让Seoul Wonder Show的热度持续扩散,为春日首尔注入浓厚的国际色彩。
2025-05-01 09:33:47 -
韩国3月半导体生产创19个月最大增幅 三大经济活动指标仍低迷
韩国统计厅30日发布的《3月产业活动动向》报告显示,今年3月韩国半导体生产同比大幅增长,创下19个月以来的最大涨幅。然而,生产、消费和投资三大经济活动指标整体依旧低迷,反映出当前韩国经济复苏基础仍不稳固。 数据显示,3月韩国全产业生产指数为114.7,环比增长0.9%,延续了2月以来的回升趋势。其中,矿工制造业生产环比上升2.9%,作为核心支柱产业的半导体生产环比增长13.3%,为自2023年8月以来的最大涨幅(当时增幅为13.6%)。 虽然韩国内部政治局势趋于稳定,加之补充预算等政策出台为内需带来支撑,但受全球经济不确定性持续、出口复苏缓慢等因素影响,整体经济活力仍显不足。 具体来看,服务业生产环比下降0.3%,商品零售销售亦环比下滑0.3%。其中,食品等非耐用品(增长2.8%)和服装等准耐用品(增长2.7%)销售回暖,但通信设备、电脑等耐用品销售大幅下滑8.6%,拖累整体消费数据。 投资方面,设备投资继2月小幅回升后,3月再度环比下降0.9%。其中,汽车等运输设备投资增长3.4%,但机械设备类投资下降2.6%。 建筑领域表现也不乐观,建筑施工实绩(以不变价格计)环比减少2.7%。此前2月曾实现2.4%的增长,系7个月来首次转正,但未能延续回升态势。 在经济景气指标方面,衡量当前经济状况的同步综合指数循环变动值较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预示未来经济走势的先行综合指数循环变动值也环比上升0.2个百分点,显示短期内经济或仍有小幅改善空间。 韩国统计厅经济动向统计审议官李斗元表示,受前期基数效应影响,零售和投资等领域短期内出现回调。他强调,尽管半导体生产表现强劲,但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依旧高企的背景下,仍需高度关注内外部风险因素。 LG Innotek于本月17日首次向媒体公开其高附加值半导体基板FC-BGA生产基地“Dream Factory”,并展示了该工厂中正在作业的机器人。【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5-01 01:20:14 -
三星电子第一季度营收创新高 手机销售强劲芯片业务承压
在Galaxy S25系列的强劲销售推动下,三星电子今年第一季度实现历史最高季度营收,但服务器用DRAM销售增加与高带宽存储器(HBM)销售下滑等因素令半导体业务依旧承压。公司预计今年全年或呈现“上低下高”走势,第二季度则可能受到关税等不确定性因素影响。 三星电子30日发布财报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合并营业利润为6.6853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41.49亿元),同比增长1.2%,较市场预期高出近30%。营收达79.1405万亿韩元,同比增长10.05%,刷新去年第三季度创下的历史最高纪录。净利润为8.2229万亿韩元,同比增长21.74%。 从各部门来看,负责半导体业务的设备解决方案(DS)部门营收25.1万亿韩元,营业利润1.1万亿韩元。其中内存营收19.1万亿韩元,环比下降17%。DRAM销售有所改善,但受出口管制影响,HBM销售减少。系统LSI业绩小幅回升,晶圆代工需求疲软而表现不佳。 负责手机业务的设备体验(DX)部门营收51.7万亿韩元,营业利润4.7万亿韩元。第一季度旗舰机型销售增长,加上零部件降价及资源优化,助力移动体验(MX)与网络业务营收达到37万亿韩元,营业利润4.3万亿韩元。 此外,电视与家电业务通过高端产品销售改善盈利。哈曼目前处于业务淡季,但也实现3.4万亿韩元营收,营业利润为3000亿韩元。显示面板(SDC)业务营收5.9万亿韩元,营业利润5000亿韩元。三星电子一直以来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今年第一季度研发支出达到9万亿韩元,创下历史新高。 近来全球贸易环境恶化,经济增长放缓,第二季度经营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韩联社旗下联合Infomax汇总的17家证券机构预测,三星电子第二季度营业利润或为6.6797万亿韩元,同比下降36.04%;营收预计为76.002万亿韩元,同比增长2.61%。 三星方面表示,如果经营不确定性得到缓解,下半年业绩有望回升。公司计划通过扩大HBM3E、128GB DDR5等高附加值产品销售,巩固存储市场竞争力,并加快第八代V-NAND的转产。系统LSI业务则扩大SoC与高像素图像传感器供应,晶圆代工计划致力2纳米工艺量产和应对移动与车载需求。 手机业务方面,三星计划第二季度主要提升Galaxy S25 Edge等旗舰产品销售,并在下半年加大折叠屏与人工智能(AI)功能优化投入。另外,公司还正在拓展高端平板、穿戴设备与扩展现实(XR)新品。电视和家电业务则主要以AI新品为核心推动销售增长。 三星江南店内陈列的Galaxy S25系列产品【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5-01 00:44:51 -
【파고파자 중국경제】又是刀群舞又是马拉松 "他"凭什么令全球视线集中?——宇树科技
亮相春晚一炮而红,从四足机器人到人形智能体,宇树科技不断进行技术革新,同时把机器人价格降至消费级水平,成功开启具身智能行业新时代。
2025-04-30 23:19:03 -
"特朗普效应"助力韩国船企大单频揽 市场份额三倍增长
韩国造船企业最近成功大规模承接集装箱船订单,全球市场占有率正在不断提升。此前,韩国船企在集装箱船领域一直位居占据低价优势的中国企业之后,但在中美关税战背景下,韩国企业迎来反超机会。特朗普政府不久前还预告称,即将对中国船舶征收入港费用。 据HD现代旗下造船业务控股公司HD韩国造船海洋28日消息,公司26日与大洋洲一家船运公司签订建造合同,包括4艘8400TEU级集装箱船、8艘2800TEU级集装箱船和6艘1800TEU级集装箱船。此前,公司已在23日接获2艘2800TEU级集装箱船订单,24日又承接2艘16000TEU级大型集装箱船订单。 HD韩国造船海洋仅四天内累计拿下22艘集装箱船订单,合同金额高达约2.5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26.42亿元)。根据计划,此次承接的集装箱船分别由蔚山HD现代尾浦和全南灵岩HD现代三湖建造,并在2028年上半年陆续交付船东。 与此同时,三星重工业也迎来今年首份集装箱船订单。三星重工业当天公告称,与亚洲地区一位船东签订两艘集装箱船建造合同,总金额为5619亿韩元,预计2028年1月前陆续交付。 韩国集装箱船订单激增与“特朗普效应”不无关系。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近日宣布,即将对中国航运公司、使用中国制造船舶的航运公司、在海外建造的汽车运输船征收美国入港费用,并在未来三年内逐步提高收费标准。受此影响,运营中国制造集装箱船和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的航运公司势必遭受冲击,在新船下单时也陷入两难。 这一趋势也已经反映在统计数据上。年初起,相关政策讨论不断,敏锐的船东开始把目光从中国转向韩国。克拉克森研究(Clarksons Research)数据显示,截至本月22日,韩国船企今年的集装箱船接单量已达约131.79万修正总吨(CGT),市场份额达到29.7%。 如果加上HD韩国造船海洋新承接的22艘订单以及三星重工业的2艘,韩国在全球集装箱船市场的占有率超过30%,相比去年全年仅11.4%的市场份额,几乎实现三倍增长。反观中国,市场份额则从去年的86.6%大幅降至今年的58.1%。 此外,环保法规的加强也对韩国船企形成利好。由HD现代三湖建造的8400TEU级集装箱船计划搭载可使用LNG与柴油双燃料的LNG双燃料发动机,16000TEU级集装箱船也计划安装废气净化装置,以应对国际海事组织(IMO)不断强化的环保要求。 对此也有意见指出,局限于人力成本等因素,韩国在集装箱船领域的成本竞争力已明显落后于中国,因此这种趋势难以长期持续。韩国造船业内人士表示,多种因素正在推动韩国制造集装箱船需求的增加,考虑到老旧船只比例以及环保法规带来的更换需求持续上升,未来还会继续加大集装箱船领域的接单力度。 HD现代尾浦建造的16000TEU级大型集装箱船【图片来源 HD现代】
2025-04-29 20:12:20 -
出口业务强劲提振业绩 三养食品与好丽友一季度表现亮眼
在高汇率与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双重压力下,韩国食品行业今年一季度整体业绩预期普遍不佳。然而,三养食品与好丽友凭借出口业务的强劲增长,有望交出超越行业平均水平的成绩单。 据金融信息公司FnGuide于28日发布的数据,韩国食品企业龙头希杰(CJ)第一制糖预计今年第一季度销售额将达7.4067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75亿元),同比增长2.6%。尽管销售规模有所扩大,但受原材料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其营业利润预计将同比下滑0.6%,降至3735亿韩元。 韩国第一大巧克力企业乐天Wellfood的情况亦不容乐观。预计其一季度销售额同比增长2%,但营业利润将大幅下降35%左右,仅为240亿韩元。对此,业界分析人士指出:“由于可可价格飙升导致成本压力持续,预计营业利润将低于市场预期。”受高汇率推高进口原材料价格及国内消费心理趋冷的影响,企业整体盈利能力承压明显。 在行业整体承压的背景下,三养食品与好丽友依托海外市场的稳健扩张,预计一季度实现了业绩的逆势增长。业内分析认为,两家公司业绩表现突出的主要原因在于海外市场的快速增长。出口占比较高的企业,得益于高汇率带来的汇率收益效应及海外需求增长,整体业绩得到提振。截至去年,三养食品海外销售占总销售额比重达77%,好丽友则为65%。 展望未来,三养食品与好丽友均计划继续深化海外业务布局。三养食品计划到2027年投产位于中国的新工厂,进一步深耕占其海外销售29%的中国市场。好丽友则宣布将投资8300亿韩元,构建年销售额5万亿韩元、营业利润1万亿韩元的全球中长期增长平台。好丽友方面表示:“通过持续扩大国内外法人生产能力,公司将进一步夯实中长期增长基础。” 美国洛杉矶H Mart货架上的火鸡面产品【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4-29 19:26:15 -
2025首尔购物节5月开幕 打造购物与文化融合盛宴
据首尔观光财团29日消息,大型购物旅游庆典“2025首尔购物节(Seoul Shopping Festa 2025)” 即将在5月1日至5月31日隆重举行,为期一个月,并面向国内外游客开放。 首尔购物节今年迎来第17届,内容涵盖购物、住宿、时尚、文化、医疗、餐饮等七大领域,共有258家企业的3936家门店参与,期间还计划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观光附属活动。 此外,今年的活动还通过与Gmarket、Frip等电商平台联动,推出特别策划展览,积极推广韩国旅游产品,提升全球游客的在线预订体验。 为了精准吸引以二三十多岁为主的中、日及东南亚年轻游客群体,主办方计划与社交媒体网红合作,组织团体体验并发布短视频内容,进一步扩大首尔购物节的品牌影响力。 今年,主办方特别邀请拥有庞大国际粉丝基础的英雄联盟(LoL)职业选手Faker(李相赫)担任形象大使,通过海报、视频、社交媒体等多种渠道进行全球宣传。 5月3日至4日,规模较此前进一步扩大的全球C2C(消费者对消费者)跳蚤市场在南山谷韩屋村举行,现场设有传统表演、体验摊位、抽奖活动、首尔徽章周边赠送等丰富多彩的互动环节,助力2025首尔购物节的推广。此次跳蚤市场还邀请首尔市内的越南、尼泊尔、菲律宾等多元文化社区参与,进一步彰显首尔的多样性。 与此同时,5月1日至6日,弘大、明洞、东大门等外籍游客密集商圈设立流动宣传展台,分发活动手册,并举办小票认证打卡等多种体验宣传活动。 首尔观光财团旅游产业本部长咸庆俊表示,2025首尔购物节是集购物、文化、旅游于一体的综合庆典,既是向全球展示首尔魅力的绝佳机会,也为外籍游客带来实际优惠和独特体验,进一步促进首尔旅游发展与地区经济增长。 2025首尔购物节宣传海报【图片来源 首尔观光财团】
2025-04-29 19:03:06 -
黄金时代远去 现代起亚深陷中国市场调整阵痛
现代汽车集团一位高管近日在非正式场合坦言,中国市场已成为现代汽车的一块“心病”。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中国市场在现代汽车和起亚全球销量中占比高达23%。但到2024年,这一比例已骤降至3%。销售量也由2016年的180万辆降至去年约43万辆,市场占有率从接近10%滑落至1.6%。 业内普遍认为,现代汽车在华销量大幅下滑始于2017年的“萨德事件”。当时,中方对韩企在华业务设限,民间反韩情绪高涨,致使现代汽车市场份额遭受重创。随后,新冠疫情暴发期间,中国本土车企加快了电动车转型步伐,趁机快速崛起。相较之下,外资车企全球工厂大规模停产,而中国工厂基本维持运转,加之本土消费者倾向于支持国产品牌,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迅速占领市场。2024年,现代汽车和起亚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已降至1%。 然而,回顾历史可发现,现代汽车在华市场份额下滑的征兆早在2015年前后就已显现,并非始于“萨德事件”。分析人士指出,导致现代汽车失去竞争力的原因更为复杂多元,亟需深度剖析。 自2002年以合资形式进入中国市场以来,现代汽车曾一路高歌猛进。与北京汽车集团(BAIC)成立的北京现代,持续多年实现两位数增长,并在2013年突破年销百万辆大关,创下外资车企最快纪录。至2014年,北京现代销量一度攀升至176万辆,但2015年起出现8年来首次下滑,销量跌至167万辆,同时丢掉了中国市场前五名的位置,被长安汽车取代。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本土车企自2015年起快速成长。该年中国乘用车整体市场增幅为6%,而本土品牌增长率高达15%。此后,依托政府保护政策和外资技术转移,中国车企在产品研发、制造水平、设计创新等方面迅速追赶,逐步赢得本土消费者认可,特别是在价格适中、功能丰富的SUV领域攻城略地。2015年中国最畅销的SUV前十中,有四款来自本土品牌。 反观当时的现代汽车,全球SUV布局薄弱,主力产品仍以伊兰特(朗动)、索纳塔等轿车为主,尽管也推出了ix35、ix25等本地战略型SUV,但在竞争力和价格方面,均不敌本土新兴SUV品牌。价格方面,当时现代新途胜起售价为约15万元人民币,而本土品牌SUV价格多在6万至7万元区间,优势明显。 品牌定位方面,现代汽车一度以“外资品牌中的高性价比代表”受到中国消费者青睐。然而,随着本土SUV品质提升,现代汽车在价格、品牌、技术等方面腹背受敌——价格上输给本土品牌,品牌力拼不过德系车,耐用性又逊于日系车,市场地位日渐尴尬。 此外,业内人士指出,现代汽车在华失利的另一关键因素是“本地化战略失败”。2010年代中期,现代汽车在中国大举扩张,设立五家工厂,产能达到165万辆(含起亚工厂则达250万辆)。彼时,全球销量中,中国市场占比超过23%,贡献利润更为可观。 然而,随着“萨德事件”爆发、销量急剧下滑,现代汽车依赖韩系零部件供应体系的问题暴露无遗。由于韩国零部件供应商利润过高,北京汽车方面曾多次要求扩大本地供应链,但未获响应,最终导致双方矛盾激化。2017年,北京汽车甚至要求韩国供应商降价20%,并拖延货款支付。 分析认为,问题根源在于现代汽车内部风险管理机制失灵,对供应链优化与中方合资伙伴关系维护重视不足。中国市场虽讲究“关系”,但在资本利益面前,博弈远比想象中激烈。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中国市场结构变化也加剧了现代汽车的困境。中国政府自1990年代起大力培育新能源汽车产业,至2023年,新能源汽车年销量已达950万辆,占新车市场的31%。相比之下,现代汽车和起亚在电动车领域的布局明显滞后。尽管早在2015年上海车展上展示了部分新能源车型,但当时并未将电动化作为核心战略。 而中国本土企业如比亚迪(BYD)则在新能源布局上抢占先机,逐渐确立了在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中的领先地位。面对市场剧变,现代汽车集团正加快在华业务调整和新能源转型。未来能否逆势而上,仍需观察。 【图片来源 北京现代官网】
2025-04-29 18:56:06 -
李俊锡亮出"外交新蓝图" 超越左右拥抱全球未来
【摄影 记者 崔锦宁】 28日下午,韩国第21届总统大选改革新党候选人李俊锡在韩国新闻中心外国记者俱乐部举行简报会,就当前韩国面临的内外局势及未来外交政策方向进行了说明。李俊锡表示,将展现“压倒性胜利、新的跳跃”的决心,积极应对国际社会挑战,提升韩国在全球事务中的地位。 李俊锡指出,韩国近期通过应对“紧急戒严”事件,再次向世界证明了民主主义与法治精神的坚韧。未来,韩国将以成熟的民主能力和制度建设,坚定应对各种挑战。 在外交政策方面,他表示,韩国作为全球先驱国家,必须不断适应时代需求,推动外交政策的变革与进步。特别是在全球竞争加剧的背景下,韩国将加强在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国际合作,提升科技育成与人才培养能力,巩固全球领导地位。 关于韩美关系,李俊锡强调,韩美同盟是韩国外交的根基,但在美国强化本国优先主义趋势的背景下,韩国需加强与地区国家的合作与战略沟通,确保地区和平与稳定。他还表示,将坚持自由主义原则,维护全球供应链的稳定与安全。 在韩日关系方面,李俊锡评价称,尹锡悦政府开启了韩日关系的新局面,但强调未来应超越象征性政治叙事,深化实际合作,扩大互信。他指出,如果日本展现出自制与合作的意愿,韩方将积极推动双边关系发展,并拓展包括航天技术在内的多领域合作,提升东亚地区整体竞争力。 在对朝政策方面,李俊锡表示,将基于相互主义原则,采取实用且灵活的应对方式,致力于实现可持续的和平与稳定。他表示愿向朝鲜国务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恩提议无条件举行首脑会谈,重启对话之门。 李俊锡还表示,韩国将更加积极参与气候变化应对、环境保护、人权增进等国际社会共同价值的实现,进一步强化在国际社会中的责任与作用。 最后,他指出,未来的韩国外交将超越左右派界限,追求均衡与包容,构建能够与全体国民及国际社会广泛共鸣的外交愿景。 韩国第21届总统大选改革新党候选人李俊锡 【摄影 记者 崔锦宁】
2025-04-28 23:58:45 -
全球速卖通、Temu还不够?京东加入韩国电商混战
被誉为“最强中国电商平台”之一的京东集团正加速进入韩国市场,瞄准韩国消费者的钱包。 作为中国三大电商平台之一,与阿里巴巴(旗下有全球速卖通)和拼多多(运营平台Temu)并肩而立的京东,近日在韩国仁川和京畿道利川开设物流中心,启动本地仓储运营。这一举动意味着京东距离正式在韩开展电商业务已进入倒计时阶段。凭借“直采、正品保障、次日达”等优势,京东在中国本土电商市场上已占据领先地位,未来在韩国市场亦被视为潜在的强有力竞争者。 据京东28日消息,自本月24日起,京东已依托仁川与利川物流中心,面向全球卖家提供一体化(Fulfillment)服务。目前,京东物流已承接部分美国消费品品牌及韩国本土美妆、宠物电商企业的仓储配送业务,并在首尔及京畿部分地区开通了12小时内快速配送服务。 京东成为首家在韩国直接运营物流中心的中国跨境电商企业。按照其一贯战略,京东此前在进军泰国、印尼等地时也均先行布局物流体系,随后展开电商平台业务。业内普遍认为,京东此次在韩的物流投资,意在为全面开拓韩国电商市场奠定基础。 成立于1998年的京东,起步于北京中关村的小型电子产品批发商。创始人刘强东被视为中国新零售代表人物之一,与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齐名,致力于打破线上线下的流通界限。 京东比韩国电商巨头Coupang早12年创立,但两者在技术与经营战略上颇为相似。京东不仅早在2014年便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还在去年《财富》杂志评选的全球500强企业中位列第47位(Coupang位列美国500强第168位)。去年京东实现营业收入1.1588万亿元人民币,规模为Coupang的五倍以上。 业内分析认为,京东若在韩国正式开展电商业务,将展现出与全球速卖通、Temu截然不同的运营模式。 一是正品保障。作为后来者,京东在假货横行的零售市场中,以严格正品检验与“十倍赔偿”制度赢得消费者信任。京东采取直采自营模式,直接采购并管理商品流通链路,从而有效杜绝假货流通,这一做法使其在中国迅速崛起,也有望在对商品真伪要求极高的韩国市场赢得青睐。 二是极速配送。京东通过在中国广泛布局密集物流仓储网络,结合大数据分析精准预测各地商品需求,实现大范围区域内的“当日达”与“次日达”服务。在偏远山区,京东还引入无人机配送;在城市中心,则利用自动驾驶配送机器人提高效率。尤其在中国双十一等大促期间,京东仍能维持快速履约能力,显示出雄厚的技术实力。 三是主攻高端品类。与主打生鲜、日用品的阿里巴巴、拼多多不同,京东在中国市场主攻高价电子电器产品,如TCL电视、石头科技扫地机器人、小米空气净化器等。韩国市场消费者对高品质中国产电子商品接受度逐步提升,这一定位差异也成为京东进军韩国的一大助力。 当前,中国电商企业因内需放缓及出口受限,海外市场扩展迫在眉睫。尤其是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华关税政策持续影响下,中国制造商品在美出口受阻,令韩国这一电商高度发达的市场对京东而言更具吸引力。 实际上,京东早在2018年便已设立韩国法人,主要管理出口中国的韩国卖家。分析人士指出,如今在韩国市场,中国产品凭借优良性能打破负面印象,因此主打性价比与信赖感的京东模式被认为具有一定潜力。 不过,也有观点认为京东短期内难以撼动Coupang等本地巨头。一位韩国流通业界人士表示:“要提升物流效率,必须在首都圈核心地段拥有仓储中心,但目前可供建设的优质地块极为稀缺。”他指出,即使京东已有初步布局,完善物流网络仍需时间,因此其对现有市场格局的冲击尚属时日尚早。 京东韩国利川1号仓【图片来源 京东】
2025-04-28 19:4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