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增长’新闻 256个
-
韩国免税四大巨头全线亏损 景福宫免税店逆势盈利
近来韩国免税行业低迷,乐天、新罗、新世界和现代等大型免税企业去年交出的成绩单都不尽人意,中小企业景福宫免税店却实现连续盈利,呈现出“有人欢喜有人愁”的局面。业内分析认为,景福宫免税店凭借同时经营出入境免税店、租金负担较小等优势,成功提高盈利能力。 韩国金融监督院电子公示系统17日数据显示,景福宫免税店去年营收2135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1.52亿元),同比增长5.6%。营业利润较前年的190亿韩元下降28.4%,为136亿韩元,但自2022年由亏损扭转为100亿韩元的盈利后,已连续三年保持百亿韩元以上盈利水平。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受汇率上涨导致的本土顾客减少、租金压力,以及主要顾客来源地中国经济疲软等因素影响,大型免税企业纷纷出现数百亿至千亿韩元的营业亏损。去年四大免税企业的营业亏损规模分别为乐天免税店1432亿韩元、新罗免税店697亿韩元、新世界免税店359亿韩元、现代免税店288亿韩元,总计2800亿韩元。 景福宫免税店隶属餐饮企业Entas集团,该集团专营韩餐“景福宫”、日餐“札幌”、中餐“八珍香”等品牌,并截至去年经营仁川国际机场1、2号航站楼的出入境免税店、金海机场入境免税店和清州机场出境免税店。业内普遍认为,景福宫免税店业绩持续增长的关键在于持有大型企业无法涉足的多个入境免税业务权限。 免税行业相关人士表示,不少旅客在海外未能购买礼品,因此会把入境免税店视为“最后的机会”。在你争我抢的出境免税业务上,企业为吸引顾客往往无法避免价格竞争,但在仅有中小企业参与的入境免税业务中,提升利润也不会影响销售,因此盈利能力更强。 实际上,景福宫免税店商品销售成本占比从2021年的52%降至2022年与2023年的平均49%,相比上市公司新罗酒店57%至60%的成本率要低近10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同样销售一件价值100万韩元的商品,利润要高出约10万韩元。此外,景福宫免税店还获得金海机场出境免税业务权限,自今年2月起正式运营,预计会进一步推动业绩增长。 景福宫免税店缴纳的租金相对较少也是业绩良好的另一原因。固定成本较低时,商品营收上涨,利润随之提高。景福宫免税店2023年租金支出703亿韩元,2024年为753亿韩元。包括新罗Stay酒店和免税业务租金在内的新罗酒店租金同期则从4719亿韩元暴增至7040亿韩元。考虑到新罗免税店自2023年下半年起重新在仁川机场运营,当年免税业务租金估计在2000亿韩元左右,是景福宫免税店的两倍以上。 仁川机场免税店的租金根据投标商预计的客单价乘以机场旅客数量计算得出。中小免税企业规模不及大型企业,因此基本单价较低。同时,中小企业中标后可以通过担保书代替现金缴纳租赁保证金,初期进入门槛相对较低。业内人士指出,行业整体不佳时保守预估的客单价也难以实现,业界普遍反映租金负担沉重,但涉及各方立场差异,租金问题依旧较为敏感。 金海国际机场景福宫免税店【图片来源 景福宫免税店】
2025-04-18 00:30:35 -
高通胀催热韩国PB市场 流通业加速品类扩展
在经济低迷与物价高企背景下,韩国流通行业加速布局自有品牌(PB)商品。价格低于一般制造商品牌的PB商品不仅当前销售表现亮眼,也被视为未来增长引擎。 据韩国流通业界17日消息,大型超市乐天玛特将在本月30日前开展“PB Festa”活动,500余种自有品牌(PB)商品参与促销,部分食品及生活用品最高可享五折优惠。 便利店行业也在通过PB商品推动价格下调。近日,7-Eleven携手旗下乐天玛特推出“Seven Select大容量袋装饮料”,每100毫升售价仅300韩元(约合人民币1.5元),较同类产品便宜约50%。 在理性消费和性价比导向日益突出的趋势下,主要流通企业正加快推进PB战略。易买得24(Emart24)推出“1900紫菜包饭”“900三角紫菜包饭”等产品,直接在商品名称中标示价格;GS25也上架了“1400瓶装咖啡”“千元豆芽菜”等产品,突出低价优势。 PB商品带动的业绩改善同样明显。大型超市易买得的PB专卖品牌“No Brand”去年实现销售额1.39万亿韩元,较2015年创立初年的234亿韩元增长近60倍;Homeplus部分品类的PB销售额同比增长达67%;便利店CU的PB销售额同比增长21.8%。 面对增长势头,各企业加速扩充PB产品线。Homeplus计划在年内将PB品类从1400种增加至2000种;CU将原PB品牌“HEYROO”更名为“PBICK”;GS25则计划将“Real Price”系列扩展至100种以上。 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推出PB商品的目的不仅是满足性价比需求,许多企业还通过推出日常必需品等大众化产品,开拓新市场,进一步增强了其市场竞争力。 此外,PB商品的品类定位也在不断延伸,从早期主打高性价比的食品,拓展至服饰、美妆等新领域。7-Eleven近期推出售价9000韩元的“7-Select”T恤,并计划进一步推出袜子等服饰类产品。 线上渠道也在加速布局PB业务。Coupang表示,其PB品牌“CPLB”的合作企业数量已从2019年的160家增长至2024年底的630家。 便利店行业相关人士表示:“在高物价环境下,PB商品已成为线上线下流通企业提升竞争力的核心手段。不仅当前销量稳步增长,还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潜力,今后将持续扩大产品种类。” 易买得24推出的“1900紫菜包饭”【图片来源 易买得24】
2025-04-18 00:24:25 -
三星与石头科技激烈角逐韩扫地机器人市场 韩中品牌迎正面对决
在全球扫地机器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中国品牌石头科技(Roborock)继续在韩国市场保持领先地位,而三星电子则凭借新产品和多元化市场策略实现市场份额快速提升。业内普遍预计,今年将是两大品牌正面对决的重要一年。 全球主要市场调研机构数据显示,2024年韩国扫地机器人市场规模达4.7亿美元,较前一年增长42.4%。其中,按销售额计算,石头科技以46%的市场份额位居首位,较上一年增长11个百分点。 三星电子同样表现出色,其市场份额提升6个百分点至22%。三星于去年4月推出配备自动清洗、杀菌与烘干功能的“BESPOKE AI Steam”扫地机器人,上市一个月内即售出逾万台。尽管在相应功能推出时间上晚于中国品牌,但仍被业界评价为“表现不俗”。 分析指出,三星选择在5月大型电商促销季前发布新款,有助于抢占市场先机。此外,三星还在当年6月推出性价比更高的“BESPOKE Steam”机型,扩大了消费群体覆盖范围。 不过,尽管市场份额达到20%以上,三星与石头科技的差距反而扩大。后者凭借旗舰与中端性价比产品组合,在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均实现强劲增长。相较之下,LG电子和中国品牌科沃斯(Ecovacs)则表现低迷。LG电子市场份额从16%跌至9%;科沃斯则从14%骤降至4%。 LG电子于去年8月才推出搭载自动清洗与烘干功能的“LG RoboKing AI All-in-One”,晚于三星约4个月,错失上半年销售高峰期,导致新品仅售出约4个月即陷入困境。业内认为,LG未能与三星同步推出竞争产品,间接促使三星市场份额上升。科沃斯销量下滑的原因则更多归因于内部调整。据悉,2023年底韩国总代理更换,造成渠道掌控力下降,销售业绩受损。 尽管石头科技目前仍具压倒性优势,但其于今年2月发布的旗舰产品“S9 MaxV Ultra”在功能上与前作差异不大,仅在导航系统与越障能力方面有所改进,价格却接近2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万元)。业内人士指出,这种“高价低创新”的策略可能反而刺激旧款产品销量。 不过,石头科技的市场基础依然稳固。其S9系列开启预约活动时,共吸引超过5.2万人参与,创下该品牌在韩发布活动历史最高记录。其他中国品牌如科沃斯与追觅(Dreame)亦积极争抢市场份额。科沃斯今年2月发布“地宝X8 Pro Omni”,实现边拖地边自动清洗拖布;追觅则于1月推出配备“长腿”的“X50 Ultra”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石头科技与科沃斯也已支持智能家居互联标准“Matter”,可与包括三星电子、苹果、LG电子在内的多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增强用户体验。 石头科技扫地机器人“S7 Max Ultra Robot”【图片来源 石头科技】
2025-04-17 20:23:06 -
美限制英伟达H20芯片对华出口 三星与SK海力士或受波及
因美国政府限制英伟达H20芯片对华出口,作为其高带宽存储器(HBM)主要供应商的韩国半导体企业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面临外溢影响。 英伟达当地时间15日表示,公司已于本月9日收到美方通知,今后H20芯片出口至中国需获得美国政府批准。公司还透露,14日又接到进一步通知称相关限制将无限期适用。 H20芯片是英伟达在美国对华出口限制升级后,专为中国市场开发的一款高性能图形处理单元(GPU),是目前美企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对华提供的最高等级人工智能(AI)芯片之一。 该款芯片最初搭载第四代高带宽存储器(HBM3),近期完成性能升级后,据悉已应用由SK海力士等部分厂商提供的第五代产品——HBM3E八层封装。 三星电子去年曾向H20芯片供应HBM3产品,但因存在质量问题,目前已暂停供货,正通过提升产品品质以期重新进入供应链体系。 据IT专业媒体《The Information》报道,阿里巴巴、腾讯、字节跳动等中国大型科技企业在今年第一季度已下达总额超过160亿美元的H20芯片订单。 业内普遍预测,英伟达目前正在研发的下一代对华AI芯片“B20”也将难以逃脱类似出口管制命运。据称B20将搭载SK海力士提供的HBM3E产品,若三星电子顺利通过相关质量测试,亦有望成为供货方。 有业内人士指出,尽管中国AI芯片市场对HBM需求日益增长,曾令韩国半导体企业前景被广泛看好,但此次出口限制措施将基本堵死对华出货渠道。 不过,市场也有分析认为,该限制短期内对韩国企业影响有限。SK海力士在英伟达HBM供应链中占据事实上的主导地位,其主力产品HBM3E十二层封装主要面向除中国以外的市场。目前英伟达及其他客户对HBM的需求已超出SK海力士的供应能力,因此此次出口限制对其经营影响有限。 韩国投资证券研究员蔡敏淑(音)表示:“三星电子尚未就H20项目销售任何HBM产品,而SK海力士在3月已完成相关出货,不会产生类似英伟达库存损失的成本。”她指出,“H20原本为新增项目,其受限并不会改变企业全年HBM销售计划和业绩预估。” 实际上,自2024年1月1日起,美国对华出口管制已禁止2至6代所有HBM产品直接出口至中国。 【图片来源 路透社/韩联社】
2025-04-17 19:51:24 -
全球车企在华加速本地化突围 中国市场已成兵家必争之地
随着本土品牌逐渐主导中国电动汽车市场,面临危机的全球整车厂商开始加快本地化步伐。各大车企试图摆脱传统路径,纷纷推出专为中国市场打造的品牌和车型,寻求在华重新崛起的机会。 据汽车行业15日消息,奥迪计划在本月25日开幕的2025上海车展上发布中国专属品牌AUDI的首款量产车型。该车型在去年发布的概念车AUDI E Concept基础上打造,由奥迪与中国上汽集团(SAIC)共同开发和生产,并采用双方联手打造的智能数字平台(Advanced Digitized Platform)。 此外,AUDI品牌还计划在首款车型发布后的两年内,陆续推出运动型多用途汽车(SUV)和Sportback两款电动车型。值得一提的是,新品牌的车型不再使用象征奥迪的四环标志,而是直接使用品牌名称作为车标。大众汽车也计划在此次车展中通过中国合资企业发布新款概念车型,多家进口汽车品牌正在积极推出符合中国市场需求的定制化车型。 众多主流整车厂商不惜作出巨大转变,推出中国本地专属品牌和车型,原因在于中国本土品牌的快速崛起带来巨大市场压力。2020年起,中国汽车市场重心转向电动汽车,本土品牌迅速扩大市场份额。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CAAM)数据显示,去年中国乘用车总销量中,本土品牌售出1797万辆,占比高达65.2%,同比增长23.1%。相比之下,德系品牌市场份额从2023年的20.4%跌至14.6%,日系品牌也从17%降至11.2%。同期,韩系品牌市场份额则从1.5%小幅升至1.6%。 起亚通过去年推出的中国市场战略电动车型EV5,以及紧凑型轿车K3特别版等多款车型推动销量增长。起亚去年在华销量达24.8万辆,时隔四年再度突破年度销量20万大关。 作为全球最大汽车市场,中国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整车厂商纷纷加大对中国本地化电动汽车的研发与生产投入。现代汽车与北京汽车(BAIC)合资成立的北京现代年初在上海成立前瞻技术研发中心,并计划在今年推出中国市场专属纯电动车型。现代汽车旗下高端品牌捷尼赛思(Genesis)也正在对未来三至五年内在中国本地生产并销售电动汽车进行评估。 日本丰田则通过在华合资企业广汽丰田推出本地电动汽车,并计划在上海设立子公司,专注旗下高端品牌雷克萨斯(Lexus)电动汽车与电池的研发与制造。 奥迪旗下中国专属品牌AUDI概念车E Concept【图片来源 奥迪】
2025-04-16 20:16:14 -
去年韩十大金融集团净利润达23.9万亿韩元 同比增长10.8%
韩国金融监督院16日发布的《2024韩国金融控股公司经营业绩》显示,截至去年年底,韩国金融集团净利润达23.8478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221.8亿元),同比增长10.8%。 目前,韩国共有10家金融集团,包括KB金融集团、新韩金融集团、韩亚金融集团、友利金融集团、农协金融集团、BNK金融集团、DGB金融集团、JB金融集团、韩国投资控股公司和Meritz金融集团。各金融控股集团旗下子公司共计335,同比增加6家。子公司业务范围覆盖银行、保险、信用卡、资产管理等。 截至去年年底,十大金融集团合并总资产规模为3754.8万亿韩元,同比增长6.3%。从子公司资产比重来看,商业银行以74.9%居首,其后依次是金融投资(10.8%)、保险(6.7%)和其他金融机构(6.3%)。 具体来看,商业银行总资产同比增长6.3%,达167.1万亿韩元;金融投资同比增长11%,达40.1万亿韩元;保险同比增长5.3%,达12.7万亿韩元;信贷公司同比增长0.2%,达4000亿韩元。利润方面,商业银行净利润同比增长6.3%,达9628亿韩元;保险同比增长16.5%,达5516亿韩元;金融投资同比增长15.2%,达4225亿韩元;信贷公司则同比减少5.8%,达1591亿韩元。 数据显示,去年十大金融集团不良贷款率为0.9%,同比上升0.18个百分点;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为122.7%,同比下降27.9个百分点。负债比率同比上升1个百分点至28.2%,而双重杠杆比率微降0.9个百分点至113.3%。 韩国金融监督院分析称,去年韩国金融集团总资产规模保持增长态势,整体业绩表现良好,较前一年实现稳步提升。但去年不良贷款率略有上升,金融持股公司需要对信用风险进行有效管控。 韩国四大金融集团【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4-16 20:09:39 -
日元走强难挡热情 韩国赴日旅游需求逆势增长
尽管近期日元持续升值,韩国赴日旅游需求仍逆势增长。根据韩亚信用卡公司16日发布的分析报告,去年12月至今年2月期间,韩国客户在日本的刷卡人数达33.0366万人,消费总额约为2275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7.3%和15%。 同期,该公司旗下旅游专用信用卡“Travelog”的兑换次数达151.7215万次,兑换金额为1928亿韩元,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32.6%和3.4%。 业内分析指出,受日元贬值影响,日本在去年成为最受欢迎的出境游目的地之一。尽管近期汇率回升,旅游需求并未显著降温,反映出韩国游客对赴日行程的持续关注。 日本国家旅游局(JNTO)数据显示,今年1月韩国访日游客达96.71万人,同比增长12.8%,创下单月历史新高。然而,随着韩元兑日元汇率近期突破每100日元兑1000韩元,赴日旅游热度能否延续仍存不确定性。去年6月,该汇率一度跌至850韩元,随后持续走高,近期已升破千点大关。 从人均支出来看,去年12月至今年2月期间,尽管刷卡总额上升,但人均消费金额为68.85万韩元,较去年同期减少2%。其中,今年2月人均消费降至66.74万韩元,较1月减少5.2%。Travelog平台单笔兑换金额亦从去年同期的16.31万韩元降至12.71万韩元,降幅达22.1%。 韩亚信用卡相关负责人表示:“受日元升值影响,消费者呈现出按需分批兑换或减少消费金额的趋势,整体消费行为更趋理性。考虑到汇率波动加剧,日本旅游热度是否持续仍有待观察。” 此外,另据统计,去年12月至今年2月期间,日本游客在韩国使用韩亚信用卡的消费总额同比增长了39%,显示出韩日双向旅游交流加速回暖。 7日,首尔中区明洞一处换钱所显示的日元兑韩元实时汇率行情。【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4-16 19:12:44 -
"中国+BTS"最后拼图完成在即 韩娱巨头HYBE前景可期
进入今年以来,韩国娱乐巨头HYBE备受各界关注,在旗下厂牌ADOR与人气女团NewJeans产生合约纠纷的同时,公司其他业务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也引发广泛讨论。今年中国”限韩令“松绑的可能性以及防弹少年团(BTS)即将全员回归的利好消息,令HYBE的未来发展前景逐渐明朗,业绩改善预期不断升温。 ◆BTS回归:业绩增长强力引擎 HYBE公开的财报显示,去年全年营收较前一年增长约4%至2.2545万亿韩元(111.89亿元),创下公司成立以来的最高纪录,并连续两年突破2万亿韩元,但去年营业利润较前一年减少38%,当期净利润转为赤字。这是HYBE自2020年10月上市以来首次出现年净利润亏损。亏损主要原因在于艺人培养成本增加,但今年BTS成员即将陆续完成兵役,下半年有望迎来业绩反弹。 市场普遍看好BTS回归对HYBE业绩的提振效果。分析指出,BTS全员回归或极大推动HYBE的专辑销量、版权收入、演出收入以及周边商品销售增长。此外,BTS的全球粉丝群体“ARMY”具有超强消费能力,回归也可能带动HYBE旗下粉丝社群平台Weverse更加活跃,进一步扩大公司的数字内容收入。 此外,业内预测BTS可能会在今年第四季度发布全新专辑,并开展世界巡演。一旦巡演计划落地,HYBE的盈利能力会显著增强,甚至可能创下历史新高。这不仅可以进一步巩固BTS在全球音乐市场的地位,也会为HYBE的后续业务拓展奠定坚实基础。 防弹少年团(BTS)【图片来源 HYBE】 ◆中国市场开放:韩娱行业重大利好 今年3月,中国政府召开全国“两会”出台新的经济刺激政策,并放宽文化交流方面限制。实际上,近几个月以来,已有多种迹象表明中国正在逐步放开对韩国娱乐产业的限制,包括重新允许部分韩国影视作品上线,中韩高层会谈强调加强文化合作,中国大型音乐平台恢复部分韩国艺人歌曲版权分发。 如果中国市场真正开放,包括在内的韩国多数娱乐公司或迎来巨大增长机遇。HYBE旗下艺人在中国市场具有强大的影响力,BTS、Seventeen、NewJeans等组合专辑在华需求持续,而中国的K-POP粉丝群体庞大,购买能力不容小觑。 市场分析认为,HYBE可以通过专辑和音源销售、演唱会等线下活动,以及品牌合作与广告代言等方式进一步扩大在华收入。”限韩令“松绑后,通过腾讯音乐、网易云音乐等平台的数字专辑销售增长无疑。如果政策允许,旗下艺人有望赴华举办演唱会,令HYBE收获新的收入增长途径。此外,中国企业对K-POP艺人的代言需求旺盛,一旦市场开放,旗下艺人的商业价值必会进一步提升。 【图片来源 HYBE】 ◆竞争对手动态:HYBE如何保持领先? 目前HYBE在K-POP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但竞争对手也在积极布局,抢占市场份额。YG娱乐旗下女团BABYMONSTER近来在全球范围内获得高度关注,并计划开展世界巡演。SM娱乐推出新人女团Hearts2Hearts,正在拓展全球市场。JYP娱乐的男团KickFlip也已强势出道,助力公司整体业绩增长。 面对竞争压力,HYBE的核心优势在于强大的知识产权(IP)矩阵、Weverse平台的生态布局以及全球运营能力。BTS、Seventeen、NewJeans等团体都已经具备全球号召力,而Weverse通过数字内容与粉丝社区深度绑定,提高用户粘性。此外,HYBE在美国、日本等地设有分部,为拓展海外市场与公司长期增长提供保障。 由此可见,HYBE近来的股价上涨也并非偶然,而是市场对未来业绩的高度期待所推动。BTS回归可以带来直接的收入增长,而中国市场的开放则提供长远的增长空间。目前的关键变量在于BTS的具体回归时间与巡演规模、中国市场的开放进程以及HYBE的全球市场扩张策略。如果以上因素符合市场预期,HYBE则有望在今年迎来更上一层楼的发展高峰。
2025-04-15 23:42:32 -
韩国零食出海"一超多强"格局 好丽友巧克力派年销5000亿韩元
近期,随着好丽友巧克力派以单一品牌创下年销售额500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6.5亿元)的亮眼成绩,韩国食品行业正掀起全球化竞争。乐天沃食品(Wellfood)宣布将旗下巧克力棒品牌打造成2035年销售额突破1万亿韩元的超级品牌,其他企业也纷纷加码海外市场布局。 韩国食品行业最新数据显示,好丽友代表性产品巧克力派去年全球销量突破40亿个,创5825亿韩元的销售纪录,其中海外销售额达4895亿韩元,占比高达84%。这款1974年问世的产品已成为韩国食品出海的标杆。 目前,好丽友已拥有9个“1000亿韩元俱乐部”产品,包括巧克力派、“呀!土豆”(2840亿韩元)、“好友趣”(1930亿韩元)、“好多鱼”(1650亿韩元)等产品。2017年推出的四层脆片“浪里个浪”虽尚未突破1000亿韩元大关(720亿韩元),但已在美国、澳大利亚等20个国家和地区深受海外消费者的欢迎。 好丽友相关人士表示:“我们已构建了‘增长-投资-再增长’的良性循环。自1993年起进军全球市场,目前海外销售额占比已超过65%。公司旗下海外法人也每年都保持增长势头,今后将通过提升生产能力,进一步夯实增长基础。”据悉,好丽友计划投资8300亿韩元扩大全球生产能力。 乐天沃食品的巧克力棒去年销售额达2150亿韩元,其中海外出口额同比增长30%,达700亿韩元。为实现2035年1000亿韩元目标,公司正在印度哈里亚纳邦建设首个海外生产基地,投资21亿卢比(约合人民币1.7881亿元)新建生产线。乐天沃食品方面透露,本土化生产将助力公司深耕印度市场,并渗透周边国家和地区。今年一季度,巧克力棒海外销售额已达200亿韩元,全年目标锁定900亿韩元。 另一家食品企业农心将“鲜虾条”定为战略产品,同时加强“邦棒”和“香蕉味脆条”等网红产品的海外营销。特别是“邦棒”在仁川机场、首尔站等地深受外籍游客的青睐。此外,食品企业可瑞安(Crown)的主力出口产品包括“蜂蜜黄油薯片”、“大麦粒”(Jolly Pong)和“酸甜水果软糖”等。其中“蜂蜜黄油薯片”在中日市场热销,年销售额达500亿韩元,“酸甜水果软糖”则在澳大利亚实现了50亿韩元的年销售额。 业内人士指出:“打造超级单品仍是打开全球市场的有效路径。随着韩国食品企业全球化进程加速,未来或将涌现更多全球零食品牌。” 在超市挑选好丽友巧克力派的海外消费者【图片提供 好丽友】
2025-04-15 22:53:58 -
"非贵即廉"成消费定律 韩国连锁咖啡店淘汰赛加速
Mega MGC咖啡去年销售额和营业利润同比大幅增长。【图片提供 韩联社】 有“咖啡共和国”之称的韩国去年咖啡店市场出现明显的两极分化趋势,以星巴克和Twosome Place为代表的高价连锁品牌销售额持续增长,Mega MGC咖啡和Compose等“性价比之王”也实现快速扩张。相反,主攻中端市场的Ediya咖啡销售额和加盟店数量双双下滑。Paul Bassett和Caffè Bene等高端品牌也因受众群体模糊、影响力不足深陷销售颓势。 据相关业界15日消息,由SCK运营的星巴克韩国去年销售额为3.1001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60亿元),历史首次突破3万亿韩元大关,营业利润也同比实现两位数增长,继续稳坐韩国咖啡市场冠军宝座。Twosome Place去年销售额和营业利润分别为5200亿韩元和326亿韩元,同比增长8.3%和25.3%,销售额历史首次突破5000亿韩元。 平价咖啡店也悄然完成了逆袭,Mega MGC咖啡的运营商Ann House去年销售额和营业利润为4660亿韩元和1076亿韩元,同比分别大幅增长36.4%和55.1%,Compose咖啡销售额和营业利润同比增长0.8%和8.9%,收益性方面超过Twosome Place。 相反,Ediya咖啡去年销售额为2420亿韩元,同比下滑12.2%,连续两年负增长。营业利润为97亿韩元虽小幅改善,但仍难以打破增长困局。 即使在高价连锁咖啡店市场,各品牌也悲喜交加。Coffee Bean去年销售额止步1528亿韩元,同比缩水3.3%录得营业亏损。Paul Bassett销售原地踏步,但营业利润同比下滑7.5%。业界认为,Coffee Bean在与星巴克、Twosome Place等高端品牌的竞争中,品牌影响力相对较弱是其“软肋”。 从加盟店数量变化也可清晰感知咖啡连锁店市场的变化趋势,除坚持直营体系的星巴克、Paul Bassett、Caffè Bene等高端品牌外,低价咖啡品牌的加盟扩张势如破竹。 公正交易委员会公开的数据显示,Mega MGC咖啡去年加盟店数量总计2681家,较上一年增长超过500家。Compose和Paik Dabang去年加盟店分别增长400家和200家。全国门店数量一度超过3000家的Ediya咖啡去年减少至2805家,一年间近200家关门停业。业界称,Ediya的劣势在与品牌形象定位较为模糊。 经济下行局面下,咖啡店市场的两极分化现象仍将持续,咖啡店的过度“内卷”已导致总体数量开始萎缩,行政安全部提供的数据显示,截止去年底韩国咖啡店数量为7.935万家,较上一年减少1526家,这是相关统计实施60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 业内人士指出,当前咖啡市场消费已成为“非贵即廉”的极端选择趋势,定位中端或品牌特色不够鲜明的企业生存空间将进一步缩小。
2025-04-15 20:28:45
-
韩国免税四大巨头全线亏损 景福宫免税店逆势盈利
近来韩国免税行业低迷,乐天、新罗、新世界和现代等大型免税企业去年交出的成绩单都不尽人意,中小企业景福宫免税店却实现连续盈利,呈现出“有人欢喜有人愁”的局面。业内分析认为,景福宫免税店凭借同时经营出入境免税店、租金负担较小等优势,成功提高盈利能力。 韩国金融监督院电子公示系统17日数据显示,景福宫免税店去年营收2135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1.52亿元),同比增长5.6%。营业利润较前年的190亿韩元下降28.4%,为136亿韩元,但自2022年由亏损扭转为100亿韩元的盈利后,已连续三年保持百亿韩元以上盈利水平。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受汇率上涨导致的本土顾客减少、租金压力,以及主要顾客来源地中国经济疲软等因素影响,大型免税企业纷纷出现数百亿至千亿韩元的营业亏损。去年四大免税企业的营业亏损规模分别为乐天免税店1432亿韩元、新罗免税店697亿韩元、新世界免税店359亿韩元、现代免税店288亿韩元,总计2800亿韩元。 景福宫免税店隶属餐饮企业Entas集团,该集团专营韩餐“景福宫”、日餐“札幌”、中餐“八珍香”等品牌,并截至去年经营仁川国际机场1、2号航站楼的出入境免税店、金海机场入境免税店和清州机场出境免税店。业内普遍认为,景福宫免税店业绩持续增长的关键在于持有大型企业无法涉足的多个入境免税业务权限。 免税行业相关人士表示,不少旅客在海外未能购买礼品,因此会把入境免税店视为“最后的机会”。在你争我抢的出境免税业务上,企业为吸引顾客往往无法避免价格竞争,但在仅有中小企业参与的入境免税业务中,提升利润也不会影响销售,因此盈利能力更强。 实际上,景福宫免税店商品销售成本占比从2021年的52%降至2022年与2023年的平均49%,相比上市公司新罗酒店57%至60%的成本率要低近10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同样销售一件价值100万韩元的商品,利润要高出约10万韩元。此外,景福宫免税店还获得金海机场出境免税业务权限,自今年2月起正式运营,预计会进一步推动业绩增长。 景福宫免税店缴纳的租金相对较少也是业绩良好的另一原因。固定成本较低时,商品营收上涨,利润随之提高。景福宫免税店2023年租金支出703亿韩元,2024年为753亿韩元。包括新罗Stay酒店和免税业务租金在内的新罗酒店租金同期则从4719亿韩元暴增至7040亿韩元。考虑到新罗免税店自2023年下半年起重新在仁川机场运营,当年免税业务租金估计在2000亿韩元左右,是景福宫免税店的两倍以上。 仁川机场免税店的租金根据投标商预计的客单价乘以机场旅客数量计算得出。中小免税企业规模不及大型企业,因此基本单价较低。同时,中小企业中标后可以通过担保书代替现金缴纳租赁保证金,初期进入门槛相对较低。业内人士指出,行业整体不佳时保守预估的客单价也难以实现,业界普遍反映租金负担沉重,但涉及各方立场差异,租金问题依旧较为敏感。 金海国际机场景福宫免税店【图片来源 景福宫免税店】
2025-04-18 00:30:35 -
高通胀催热韩国PB市场 流通业加速品类扩展
在经济低迷与物价高企背景下,韩国流通行业加速布局自有品牌(PB)商品。价格低于一般制造商品牌的PB商品不仅当前销售表现亮眼,也被视为未来增长引擎。 据韩国流通业界17日消息,大型超市乐天玛特将在本月30日前开展“PB Festa”活动,500余种自有品牌(PB)商品参与促销,部分食品及生活用品最高可享五折优惠。 便利店行业也在通过PB商品推动价格下调。近日,7-Eleven携手旗下乐天玛特推出“Seven Select大容量袋装饮料”,每100毫升售价仅300韩元(约合人民币1.5元),较同类产品便宜约50%。 在理性消费和性价比导向日益突出的趋势下,主要流通企业正加快推进PB战略。易买得24(Emart24)推出“1900紫菜包饭”“900三角紫菜包饭”等产品,直接在商品名称中标示价格;GS25也上架了“1400瓶装咖啡”“千元豆芽菜”等产品,突出低价优势。 PB商品带动的业绩改善同样明显。大型超市易买得的PB专卖品牌“No Brand”去年实现销售额1.39万亿韩元,较2015年创立初年的234亿韩元增长近60倍;Homeplus部分品类的PB销售额同比增长达67%;便利店CU的PB销售额同比增长21.8%。 面对增长势头,各企业加速扩充PB产品线。Homeplus计划在年内将PB品类从1400种增加至2000种;CU将原PB品牌“HEYROO”更名为“PBICK”;GS25则计划将“Real Price”系列扩展至100种以上。 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推出PB商品的目的不仅是满足性价比需求,许多企业还通过推出日常必需品等大众化产品,开拓新市场,进一步增强了其市场竞争力。 此外,PB商品的品类定位也在不断延伸,从早期主打高性价比的食品,拓展至服饰、美妆等新领域。7-Eleven近期推出售价9000韩元的“7-Select”T恤,并计划进一步推出袜子等服饰类产品。 线上渠道也在加速布局PB业务。Coupang表示,其PB品牌“CPLB”的合作企业数量已从2019年的160家增长至2024年底的630家。 便利店行业相关人士表示:“在高物价环境下,PB商品已成为线上线下流通企业提升竞争力的核心手段。不仅当前销量稳步增长,还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潜力,今后将持续扩大产品种类。” 易买得24推出的“1900紫菜包饭”【图片来源 易买得24】
2025-04-18 00:24:25 -
三星与石头科技激烈角逐韩扫地机器人市场 韩中品牌迎正面对决
在全球扫地机器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中国品牌石头科技(Roborock)继续在韩国市场保持领先地位,而三星电子则凭借新产品和多元化市场策略实现市场份额快速提升。业内普遍预计,今年将是两大品牌正面对决的重要一年。 全球主要市场调研机构数据显示,2024年韩国扫地机器人市场规模达4.7亿美元,较前一年增长42.4%。其中,按销售额计算,石头科技以46%的市场份额位居首位,较上一年增长11个百分点。 三星电子同样表现出色,其市场份额提升6个百分点至22%。三星于去年4月推出配备自动清洗、杀菌与烘干功能的“BESPOKE AI Steam”扫地机器人,上市一个月内即售出逾万台。尽管在相应功能推出时间上晚于中国品牌,但仍被业界评价为“表现不俗”。 分析指出,三星选择在5月大型电商促销季前发布新款,有助于抢占市场先机。此外,三星还在当年6月推出性价比更高的“BESPOKE Steam”机型,扩大了消费群体覆盖范围。 不过,尽管市场份额达到20%以上,三星与石头科技的差距反而扩大。后者凭借旗舰与中端性价比产品组合,在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均实现强劲增长。相较之下,LG电子和中国品牌科沃斯(Ecovacs)则表现低迷。LG电子市场份额从16%跌至9%;科沃斯则从14%骤降至4%。 LG电子于去年8月才推出搭载自动清洗与烘干功能的“LG RoboKing AI All-in-One”,晚于三星约4个月,错失上半年销售高峰期,导致新品仅售出约4个月即陷入困境。业内认为,LG未能与三星同步推出竞争产品,间接促使三星市场份额上升。科沃斯销量下滑的原因则更多归因于内部调整。据悉,2023年底韩国总代理更换,造成渠道掌控力下降,销售业绩受损。 尽管石头科技目前仍具压倒性优势,但其于今年2月发布的旗舰产品“S9 MaxV Ultra”在功能上与前作差异不大,仅在导航系统与越障能力方面有所改进,价格却接近2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万元)。业内人士指出,这种“高价低创新”的策略可能反而刺激旧款产品销量。 不过,石头科技的市场基础依然稳固。其S9系列开启预约活动时,共吸引超过5.2万人参与,创下该品牌在韩发布活动历史最高记录。其他中国品牌如科沃斯与追觅(Dreame)亦积极争抢市场份额。科沃斯今年2月发布“地宝X8 Pro Omni”,实现边拖地边自动清洗拖布;追觅则于1月推出配备“长腿”的“X50 Ultra”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石头科技与科沃斯也已支持智能家居互联标准“Matter”,可与包括三星电子、苹果、LG电子在内的多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增强用户体验。 石头科技扫地机器人“S7 Max Ultra Robot”【图片来源 石头科技】
2025-04-17 20:23:06 -
美限制英伟达H20芯片对华出口 三星与SK海力士或受波及
因美国政府限制英伟达H20芯片对华出口,作为其高带宽存储器(HBM)主要供应商的韩国半导体企业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面临外溢影响。 英伟达当地时间15日表示,公司已于本月9日收到美方通知,今后H20芯片出口至中国需获得美国政府批准。公司还透露,14日又接到进一步通知称相关限制将无限期适用。 H20芯片是英伟达在美国对华出口限制升级后,专为中国市场开发的一款高性能图形处理单元(GPU),是目前美企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对华提供的最高等级人工智能(AI)芯片之一。 该款芯片最初搭载第四代高带宽存储器(HBM3),近期完成性能升级后,据悉已应用由SK海力士等部分厂商提供的第五代产品——HBM3E八层封装。 三星电子去年曾向H20芯片供应HBM3产品,但因存在质量问题,目前已暂停供货,正通过提升产品品质以期重新进入供应链体系。 据IT专业媒体《The Information》报道,阿里巴巴、腾讯、字节跳动等中国大型科技企业在今年第一季度已下达总额超过160亿美元的H20芯片订单。 业内普遍预测,英伟达目前正在研发的下一代对华AI芯片“B20”也将难以逃脱类似出口管制命运。据称B20将搭载SK海力士提供的HBM3E产品,若三星电子顺利通过相关质量测试,亦有望成为供货方。 有业内人士指出,尽管中国AI芯片市场对HBM需求日益增长,曾令韩国半导体企业前景被广泛看好,但此次出口限制措施将基本堵死对华出货渠道。 不过,市场也有分析认为,该限制短期内对韩国企业影响有限。SK海力士在英伟达HBM供应链中占据事实上的主导地位,其主力产品HBM3E十二层封装主要面向除中国以外的市场。目前英伟达及其他客户对HBM的需求已超出SK海力士的供应能力,因此此次出口限制对其经营影响有限。 韩国投资证券研究员蔡敏淑(音)表示:“三星电子尚未就H20项目销售任何HBM产品,而SK海力士在3月已完成相关出货,不会产生类似英伟达库存损失的成本。”她指出,“H20原本为新增项目,其受限并不会改变企业全年HBM销售计划和业绩预估。” 实际上,自2024年1月1日起,美国对华出口管制已禁止2至6代所有HBM产品直接出口至中国。 【图片来源 路透社/韩联社】
2025-04-17 19:51:24 -
全球车企在华加速本地化突围 中国市场已成兵家必争之地
随着本土品牌逐渐主导中国电动汽车市场,面临危机的全球整车厂商开始加快本地化步伐。各大车企试图摆脱传统路径,纷纷推出专为中国市场打造的品牌和车型,寻求在华重新崛起的机会。 据汽车行业15日消息,奥迪计划在本月25日开幕的2025上海车展上发布中国专属品牌AUDI的首款量产车型。该车型在去年发布的概念车AUDI E Concept基础上打造,由奥迪与中国上汽集团(SAIC)共同开发和生产,并采用双方联手打造的智能数字平台(Advanced Digitized Platform)。 此外,AUDI品牌还计划在首款车型发布后的两年内,陆续推出运动型多用途汽车(SUV)和Sportback两款电动车型。值得一提的是,新品牌的车型不再使用象征奥迪的四环标志,而是直接使用品牌名称作为车标。大众汽车也计划在此次车展中通过中国合资企业发布新款概念车型,多家进口汽车品牌正在积极推出符合中国市场需求的定制化车型。 众多主流整车厂商不惜作出巨大转变,推出中国本地专属品牌和车型,原因在于中国本土品牌的快速崛起带来巨大市场压力。2020年起,中国汽车市场重心转向电动汽车,本土品牌迅速扩大市场份额。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CAAM)数据显示,去年中国乘用车总销量中,本土品牌售出1797万辆,占比高达65.2%,同比增长23.1%。相比之下,德系品牌市场份额从2023年的20.4%跌至14.6%,日系品牌也从17%降至11.2%。同期,韩系品牌市场份额则从1.5%小幅升至1.6%。 起亚通过去年推出的中国市场战略电动车型EV5,以及紧凑型轿车K3特别版等多款车型推动销量增长。起亚去年在华销量达24.8万辆,时隔四年再度突破年度销量20万大关。 作为全球最大汽车市场,中国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整车厂商纷纷加大对中国本地化电动汽车的研发与生产投入。现代汽车与北京汽车(BAIC)合资成立的北京现代年初在上海成立前瞻技术研发中心,并计划在今年推出中国市场专属纯电动车型。现代汽车旗下高端品牌捷尼赛思(Genesis)也正在对未来三至五年内在中国本地生产并销售电动汽车进行评估。 日本丰田则通过在华合资企业广汽丰田推出本地电动汽车,并计划在上海设立子公司,专注旗下高端品牌雷克萨斯(Lexus)电动汽车与电池的研发与制造。 奥迪旗下中国专属品牌AUDI概念车E Concept【图片来源 奥迪】
2025-04-16 20:16:14 -
去年韩十大金融集团净利润达23.9万亿韩元 同比增长10.8%
韩国金融监督院16日发布的《2024韩国金融控股公司经营业绩》显示,截至去年年底,韩国金融集团净利润达23.8478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221.8亿元),同比增长10.8%。 目前,韩国共有10家金融集团,包括KB金融集团、新韩金融集团、韩亚金融集团、友利金融集团、农协金融集团、BNK金融集团、DGB金融集团、JB金融集团、韩国投资控股公司和Meritz金融集团。各金融控股集团旗下子公司共计335,同比增加6家。子公司业务范围覆盖银行、保险、信用卡、资产管理等。 截至去年年底,十大金融集团合并总资产规模为3754.8万亿韩元,同比增长6.3%。从子公司资产比重来看,商业银行以74.9%居首,其后依次是金融投资(10.8%)、保险(6.7%)和其他金融机构(6.3%)。 具体来看,商业银行总资产同比增长6.3%,达167.1万亿韩元;金融投资同比增长11%,达40.1万亿韩元;保险同比增长5.3%,达12.7万亿韩元;信贷公司同比增长0.2%,达4000亿韩元。利润方面,商业银行净利润同比增长6.3%,达9628亿韩元;保险同比增长16.5%,达5516亿韩元;金融投资同比增长15.2%,达4225亿韩元;信贷公司则同比减少5.8%,达1591亿韩元。 数据显示,去年十大金融集团不良贷款率为0.9%,同比上升0.18个百分点;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为122.7%,同比下降27.9个百分点。负债比率同比上升1个百分点至28.2%,而双重杠杆比率微降0.9个百分点至113.3%。 韩国金融监督院分析称,去年韩国金融集团总资产规模保持增长态势,整体业绩表现良好,较前一年实现稳步提升。但去年不良贷款率略有上升,金融持股公司需要对信用风险进行有效管控。 韩国四大金融集团【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4-16 20:09:39 -
日元走强难挡热情 韩国赴日旅游需求逆势增长
尽管近期日元持续升值,韩国赴日旅游需求仍逆势增长。根据韩亚信用卡公司16日发布的分析报告,去年12月至今年2月期间,韩国客户在日本的刷卡人数达33.0366万人,消费总额约为2275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7.3%和15%。 同期,该公司旗下旅游专用信用卡“Travelog”的兑换次数达151.7215万次,兑换金额为1928亿韩元,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32.6%和3.4%。 业内分析指出,受日元贬值影响,日本在去年成为最受欢迎的出境游目的地之一。尽管近期汇率回升,旅游需求并未显著降温,反映出韩国游客对赴日行程的持续关注。 日本国家旅游局(JNTO)数据显示,今年1月韩国访日游客达96.71万人,同比增长12.8%,创下单月历史新高。然而,随着韩元兑日元汇率近期突破每100日元兑1000韩元,赴日旅游热度能否延续仍存不确定性。去年6月,该汇率一度跌至850韩元,随后持续走高,近期已升破千点大关。 从人均支出来看,去年12月至今年2月期间,尽管刷卡总额上升,但人均消费金额为68.85万韩元,较去年同期减少2%。其中,今年2月人均消费降至66.74万韩元,较1月减少5.2%。Travelog平台单笔兑换金额亦从去年同期的16.31万韩元降至12.71万韩元,降幅达22.1%。 韩亚信用卡相关负责人表示:“受日元升值影响,消费者呈现出按需分批兑换或减少消费金额的趋势,整体消费行为更趋理性。考虑到汇率波动加剧,日本旅游热度是否持续仍有待观察。” 此外,另据统计,去年12月至今年2月期间,日本游客在韩国使用韩亚信用卡的消费总额同比增长了39%,显示出韩日双向旅游交流加速回暖。 7日,首尔中区明洞一处换钱所显示的日元兑韩元实时汇率行情。【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4-16 19:12:44 -
"中国+BTS"最后拼图完成在即 韩娱巨头HYBE前景可期
进入今年以来,韩国娱乐巨头HYBE备受各界关注,在旗下厂牌ADOR与人气女团NewJeans产生合约纠纷的同时,公司其他业务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也引发广泛讨论。今年中国”限韩令“松绑的可能性以及防弹少年团(BTS)即将全员回归的利好消息,令HYBE的未来发展前景逐渐明朗,业绩改善预期不断升温。 ◆BTS回归:业绩增长强力引擎 HYBE公开的财报显示,去年全年营收较前一年增长约4%至2.2545万亿韩元(111.89亿元),创下公司成立以来的最高纪录,并连续两年突破2万亿韩元,但去年营业利润较前一年减少38%,当期净利润转为赤字。这是HYBE自2020年10月上市以来首次出现年净利润亏损。亏损主要原因在于艺人培养成本增加,但今年BTS成员即将陆续完成兵役,下半年有望迎来业绩反弹。 市场普遍看好BTS回归对HYBE业绩的提振效果。分析指出,BTS全员回归或极大推动HYBE的专辑销量、版权收入、演出收入以及周边商品销售增长。此外,BTS的全球粉丝群体“ARMY”具有超强消费能力,回归也可能带动HYBE旗下粉丝社群平台Weverse更加活跃,进一步扩大公司的数字内容收入。 此外,业内预测BTS可能会在今年第四季度发布全新专辑,并开展世界巡演。一旦巡演计划落地,HYBE的盈利能力会显著增强,甚至可能创下历史新高。这不仅可以进一步巩固BTS在全球音乐市场的地位,也会为HYBE的后续业务拓展奠定坚实基础。 防弹少年团(BTS)【图片来源 HYBE】 ◆中国市场开放:韩娱行业重大利好 今年3月,中国政府召开全国“两会”出台新的经济刺激政策,并放宽文化交流方面限制。实际上,近几个月以来,已有多种迹象表明中国正在逐步放开对韩国娱乐产业的限制,包括重新允许部分韩国影视作品上线,中韩高层会谈强调加强文化合作,中国大型音乐平台恢复部分韩国艺人歌曲版权分发。 如果中国市场真正开放,包括在内的韩国多数娱乐公司或迎来巨大增长机遇。HYBE旗下艺人在中国市场具有强大的影响力,BTS、Seventeen、NewJeans等组合专辑在华需求持续,而中国的K-POP粉丝群体庞大,购买能力不容小觑。 市场分析认为,HYBE可以通过专辑和音源销售、演唱会等线下活动,以及品牌合作与广告代言等方式进一步扩大在华收入。”限韩令“松绑后,通过腾讯音乐、网易云音乐等平台的数字专辑销售增长无疑。如果政策允许,旗下艺人有望赴华举办演唱会,令HYBE收获新的收入增长途径。此外,中国企业对K-POP艺人的代言需求旺盛,一旦市场开放,旗下艺人的商业价值必会进一步提升。 【图片来源 HYBE】 ◆竞争对手动态:HYBE如何保持领先? 目前HYBE在K-POP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但竞争对手也在积极布局,抢占市场份额。YG娱乐旗下女团BABYMONSTER近来在全球范围内获得高度关注,并计划开展世界巡演。SM娱乐推出新人女团Hearts2Hearts,正在拓展全球市场。JYP娱乐的男团KickFlip也已强势出道,助力公司整体业绩增长。 面对竞争压力,HYBE的核心优势在于强大的知识产权(IP)矩阵、Weverse平台的生态布局以及全球运营能力。BTS、Seventeen、NewJeans等团体都已经具备全球号召力,而Weverse通过数字内容与粉丝社区深度绑定,提高用户粘性。此外,HYBE在美国、日本等地设有分部,为拓展海外市场与公司长期增长提供保障。 由此可见,HYBE近来的股价上涨也并非偶然,而是市场对未来业绩的高度期待所推动。BTS回归可以带来直接的收入增长,而中国市场的开放则提供长远的增长空间。目前的关键变量在于BTS的具体回归时间与巡演规模、中国市场的开放进程以及HYBE的全球市场扩张策略。如果以上因素符合市场预期,HYBE则有望在今年迎来更上一层楼的发展高峰。
2025-04-15 23:42:32 -
韩国零食出海"一超多强"格局 好丽友巧克力派年销5000亿韩元
近期,随着好丽友巧克力派以单一品牌创下年销售额500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6.5亿元)的亮眼成绩,韩国食品行业正掀起全球化竞争。乐天沃食品(Wellfood)宣布将旗下巧克力棒品牌打造成2035年销售额突破1万亿韩元的超级品牌,其他企业也纷纷加码海外市场布局。 韩国食品行业最新数据显示,好丽友代表性产品巧克力派去年全球销量突破40亿个,创5825亿韩元的销售纪录,其中海外销售额达4895亿韩元,占比高达84%。这款1974年问世的产品已成为韩国食品出海的标杆。 目前,好丽友已拥有9个“1000亿韩元俱乐部”产品,包括巧克力派、“呀!土豆”(2840亿韩元)、“好友趣”(1930亿韩元)、“好多鱼”(1650亿韩元)等产品。2017年推出的四层脆片“浪里个浪”虽尚未突破1000亿韩元大关(720亿韩元),但已在美国、澳大利亚等20个国家和地区深受海外消费者的欢迎。 好丽友相关人士表示:“我们已构建了‘增长-投资-再增长’的良性循环。自1993年起进军全球市场,目前海外销售额占比已超过65%。公司旗下海外法人也每年都保持增长势头,今后将通过提升生产能力,进一步夯实增长基础。”据悉,好丽友计划投资8300亿韩元扩大全球生产能力。 乐天沃食品的巧克力棒去年销售额达2150亿韩元,其中海外出口额同比增长30%,达700亿韩元。为实现2035年1000亿韩元目标,公司正在印度哈里亚纳邦建设首个海外生产基地,投资21亿卢比(约合人民币1.7881亿元)新建生产线。乐天沃食品方面透露,本土化生产将助力公司深耕印度市场,并渗透周边国家和地区。今年一季度,巧克力棒海外销售额已达200亿韩元,全年目标锁定900亿韩元。 另一家食品企业农心将“鲜虾条”定为战略产品,同时加强“邦棒”和“香蕉味脆条”等网红产品的海外营销。特别是“邦棒”在仁川机场、首尔站等地深受外籍游客的青睐。此外,食品企业可瑞安(Crown)的主力出口产品包括“蜂蜜黄油薯片”、“大麦粒”(Jolly Pong)和“酸甜水果软糖”等。其中“蜂蜜黄油薯片”在中日市场热销,年销售额达500亿韩元,“酸甜水果软糖”则在澳大利亚实现了50亿韩元的年销售额。 业内人士指出:“打造超级单品仍是打开全球市场的有效路径。随着韩国食品企业全球化进程加速,未来或将涌现更多全球零食品牌。” 在超市挑选好丽友巧克力派的海外消费者【图片提供 好丽友】
2025-04-15 22:53:58 -
"非贵即廉"成消费定律 韩国连锁咖啡店淘汰赛加速
Mega MGC咖啡去年销售额和营业利润同比大幅增长。【图片提供 韩联社】 有“咖啡共和国”之称的韩国去年咖啡店市场出现明显的两极分化趋势,以星巴克和Twosome Place为代表的高价连锁品牌销售额持续增长,Mega MGC咖啡和Compose等“性价比之王”也实现快速扩张。相反,主攻中端市场的Ediya咖啡销售额和加盟店数量双双下滑。Paul Bassett和Caffè Bene等高端品牌也因受众群体模糊、影响力不足深陷销售颓势。 据相关业界15日消息,由SCK运营的星巴克韩国去年销售额为3.1001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60亿元),历史首次突破3万亿韩元大关,营业利润也同比实现两位数增长,继续稳坐韩国咖啡市场冠军宝座。Twosome Place去年销售额和营业利润分别为5200亿韩元和326亿韩元,同比增长8.3%和25.3%,销售额历史首次突破5000亿韩元。 平价咖啡店也悄然完成了逆袭,Mega MGC咖啡的运营商Ann House去年销售额和营业利润为4660亿韩元和1076亿韩元,同比分别大幅增长36.4%和55.1%,Compose咖啡销售额和营业利润同比增长0.8%和8.9%,收益性方面超过Twosome Place。 相反,Ediya咖啡去年销售额为2420亿韩元,同比下滑12.2%,连续两年负增长。营业利润为97亿韩元虽小幅改善,但仍难以打破增长困局。 即使在高价连锁咖啡店市场,各品牌也悲喜交加。Coffee Bean去年销售额止步1528亿韩元,同比缩水3.3%录得营业亏损。Paul Bassett销售原地踏步,但营业利润同比下滑7.5%。业界认为,Coffee Bean在与星巴克、Twosome Place等高端品牌的竞争中,品牌影响力相对较弱是其“软肋”。 从加盟店数量变化也可清晰感知咖啡连锁店市场的变化趋势,除坚持直营体系的星巴克、Paul Bassett、Caffè Bene等高端品牌外,低价咖啡品牌的加盟扩张势如破竹。 公正交易委员会公开的数据显示,Mega MGC咖啡去年加盟店数量总计2681家,较上一年增长超过500家。Compose和Paik Dabang去年加盟店分别增长400家和200家。全国门店数量一度超过3000家的Ediya咖啡去年减少至2805家,一年间近200家关门停业。业界称,Ediya的劣势在与品牌形象定位较为模糊。 经济下行局面下,咖啡店市场的两极分化现象仍将持续,咖啡店的过度“内卷”已导致总体数量开始萎缩,行政安全部提供的数据显示,截止去年底韩国咖啡店数量为7.935万家,较上一年减少1526家,这是相关统计实施60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 业内人士指出,当前咖啡市场消费已成为“非贵即廉”的极端选择趋势,定位中端或品牌特色不够鲜明的企业生存空间将进一步缩小。
2025-04-15 20:2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