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季度’新闻 240个
-
美国取消自华进口小包裹关税豁免 韩国制造流通业拉响警报
去年“黑五”期间,韩国海关正在分拣自华进口海淘商品包裹。【图片提供 韩联社】 中美关税战火燃烧至多个领域,令韩国流通业和中小制造业紧张不已。中国对美出口一旦受阻,大量低价库存商品可能转向韩国,扰乱现有市场秩序。 据贸易业界20日消息,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中国征收的104%对等关税本月9日生效后,日前又宣布从下月2日起取消适用于单价低于800美元商品的小额包裹关税豁免政策(de minimis),所有从中国发往美国的包裹将面临120%的高额关税,这对于在美国消费市场风生水起的中国产“白菜价”商品将是致命一击,美国最大电商平台亚马逊已取消了部分中国商品订单。 去年美国海关处理来自中国的免税包裹共计14亿个,占进口总量的60%。以性价比王牌逐渐在美国电商市场站稳脚跟的Temu、希音(SHEIN)成为首批受害者。两家中国电商已宣布从本月25日起上调售价,并缩减广告投放支出,但预计业务仍不可避免地面临萎缩。 被美国市场拒之门外的大批中国商品将流向何处引发关注,分析称韩国很可能成为新的替代市场。地理位置相近,偏好高性价比商品的消费特点,以及排名全球第5位的销售规模都具有极高的吸引力。 业界认为,全球速卖通、Temu、希音等在韩国电商市场中的影响力逐渐提高,很可能成为中国商品倾销的主要渠道。零售分析服务商Wiseapp·Retail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上月全球速卖通月活跃用户数量(MAU)为912.9万人,仅次于Coupang(3361.8万人)排名第2位,Temu以830.7万名用户排名第4位。 电商业界相关人士称,虽然存在一定的时间差,但中国很可能通过全球速卖通等平台展开大规模促销来消化积压库存。 中国商品在韩国市场已拥有相当稳固的用户基础。统计厅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韩国海淘中国商品金额为7.86亿美元,同比增加11.5%,在整体海淘金额中占比从49.6%扩大至57.9%,创下历年单季新高。 业界认为,若中美关税战导致中国低价商品加速涌入,本就因消费萎缩而陷入困境的韩国中小制造业及本土电商将雪上加霜,还有担忧意见指出,不排除利用中韩对美出口商品关税差,虚报原产地的行为。即中国商品经韩国中转后,更换“韩国制造”标签出口美国,这将对韩国中小企业面临巨大损失,关税厅计划加强对自华进口商品原产地的监管力度。 流通业界人士指出,若中国低价商品大量涌入韩国市场,从中长期来看将削弱韩国制造流通业的竞争力,最终将由消费者承压。政府各相关业界亟需制定预案,防止中国商品以非正常方式流入。
2025-04-20 19:57:36 -
三养食品市值破7万亿韩元 全球火鸡面热潮催生"皇帝股"
据韩国金融界18日消息,韩国食品企业三养食品18日收盘市值突破7万亿韩元大关,达到7.2392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71.4亿元)。18日该股收盘价前交易日上涨2.67%,达96.1万韩元。本月17日该股收盘价上涨0.4%至93.6万韩元,刷新历史最高纪录,逐渐成为每股100万韩元的“皇帝股票”。 数据显示,以本月18日为准,三养食品市值在韩国综合股指(KOSPI)市场成分股中排名第59位,已超越爱茉莉太平洋集团(6.7万亿韩元)、LIG Nex1(6.3万亿韩元)等公司市值。与此同时,与大韩航空(7.5万亿韩元)韩华系统公司(7.3万亿韩元)等企业的差距正在快速缩小。 目前,三养食品的市值已达到食品行业巨头CJ第一制糖(3.598万亿韩元)的两倍,更是方便面行业龙头农心(2.4726万亿韩元)的三倍以上。据悉,在上月农心定期股东大会上,就有股东批评公司股价表现逊于三养食品。这一对比凸显出三养食品凭借火鸡面在全球市场的爆发式增长,市值已远超传统食品巨头。尽管农心在韩国本土方便面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但三养通过精准的海外扩张战略实现了市值反超。 根据三养食品的数据,去年得益于美国和中国法人的强劲增长,海外销售额首次突破1万亿韩元大关,达到1.3359万亿韩元,同比激增65%。尽管市场担忧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关税战可能影响其最大出口市场美国,但随着本月10日美国宣布90天关税豁免期,该股10日应声暴涨10.8%,加上一季度业绩向好预期,股价已实现六日连续上涨。 韩国证券业界普遍看好三养食品的发展前景,多家证券公司将三养食品的目标股价上调至110万韩元。元大证券公司分析师孙贤正(音)预测,三养食品今年一季度出口业务将继续保持40%以上的高速增长,带动整体业绩提升。 在首尔一家大型超市陈列的火鸡面【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4-19 00:45:04 -
韩国加强钢铁贸易壁垒 一季度自华进口大降近两成
在中国钢铁产量和出口持续增长的背景下,韩国今年一季度自中国进口钢铁总量却出现近两成的下滑,引发市场广泛关注。分析认为,韩国国内需求减弱、贸易壁垒加强以及市场不确定性增加是造成进口下降的主要原因。 据韩国钢铁协会18日公布的数据,今年3月,韩国自中国进口钢铁67.9853万吨,较去年同期的84.7265万吨减少19.7%。今年第一季度累计进口184.9734万吨,同比(228.2124万吨)下降18.9%。 这一趋势与中国钢铁行业的整体走势形成鲜明对比。据外媒援引中国官方数据报道,中国钢铁企业今年3月粗钢产量同比增长4.6%,达9300万吨;一季度总产量亦同比增长0.6%,达到2.59亿吨。此外,中国钢铁3月出口同比增长5.7%,创下五个月来的新高。 尽管中国钢铁出口整体增长,但在韩国市场的投放量却出现明显下滑,尤以中厚板产品(厚度6毫米以上钢板)为甚。据统计,今年一季度中国中厚板出口至韩国的数量从去年同期的38.0516万吨降至22.5705万吨,降幅高达40.6%,几乎是整体进口下降幅度的两倍。 分析指出,韩国政府决定自4月24日起对中国中厚板征收最高38.02%的反倾销关税,是进口下降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韩方对中国热轧钢板等产品的反倾销调查也在进行中。 与此同时,韩国经济增速放缓、建筑等下游行业需求疲软,也对钢铁进口形成压制。业内人士表示,近年来高通胀、高汇率等外部压力加大,加剧了市场对价格、交货期和通关政策等多方面的担忧。 另有观点指出,部分中国企业可能通过第三国中转、轻微加工等方式规避原产地标识,从而规避关税,进行“迂回出口”。对此,韩国政府3月已宣布,将在实施反倾销税的同时,加强防范规避措施,以维护国内市场公平秩序。 尽管目前韩国钢铁企业对中国低价钢材竞争压力有所缓解,但市场普遍认为,随着全球经济复苏步伐放缓及地缘政治风险上升,钢铁市场仍将面临多重挑战。 平泽港积压的钢铁产品【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4-19 00:06:36 -
"关税冲击波"撼动全球手机市场格局 苹果缩小与三星出货差距
受美国加征关税政策影响,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格局正出现新的动向。由于特朗普政府第一季度的关税政策,苹果公司提前向美国市场大量投放产品,与三星电子在出货量和销量方面展开激烈竞争。今年第一季度,苹果公司还罕见地推出了中端产品,令与三星电子的“龙头之争”持续升温。 据多家市场研究机构17日发布的数据,今年第一季度,三星电子与苹果公司的智能手机出货量差距迅速缩小。通常而言,第一季度三星发布新款Galaxy系列产品,市场表现强劲,而苹果则在第三季度发布新款iPhone,以提升市场份额。然而,今年这一周期性规律被打破。 市场调研机构IDC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三星与苹果的出货量市场份额差距由去年的2.6个百分点缩小至0.9个百分点。三星出货量为6060万部,苹果为5970万部。另一家市场研究公司“对位研究”(Counterpoint Research)的统计也显示出胶着局势:三星以20%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一,苹果则以19%紧随其后。苹果出货量同比增长10%,是其追赶差距的主要原因。 在特朗普政府宣布新一轮对华关税措施后,苹果迅速采取行动,大量从印度调运产品。路透社报道称,苹果在印度的主要供应商富士康与塔塔电子公司3月向美国出口了约20亿美元的iPhone产品,创下月度出口最高纪录,相当于前两个月出口总和。为保证及时供货,苹果还动用了至少6架包机专门空运iPhone至美国。 此外,今年第一季度,苹果破例推出中端新机型iPhone 16e,进一步加剧了与三星的竞争。尽管出货量方面三星仍略胜一筹,但在实际销售量方面,苹果反超。根据对位研究的统计,第一季度苹果以19%的销量份额位居首位,三星则以18%排名第二。iPhone 16e在日本、印度、中东、非洲、东南亚等市场实现两位数增长,而三星Galaxy S25系列的发布时间较前作有所推迟,影响了其市场表现。 出货量指的是手机制造商向渠道商、通信运营商或分销商供货的数量,属于产品进入市场前的流通阶段。而销量则反映产品最终销售至消费者手中的实际数据。前者是供应的指标,后者体现真实的市场需求。 业内分析认为,为规避可能进一步加征的关税影响,苹果公司可能在第二季度继续加快出货节奏。IDC相关人士指出:“近期公布的90天关税缓冲期有助于刺激消费者提前购买,抢在价格上涨前完成采购,有望进一步推动第二季度的销售增长。” 不过,整体而言,市场不确定性加剧也引发了对全年智能手机市场前景的担忧。今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3%,仅为此前预测(6%)的一半。 对位研究相关人士表示:“在当前市场仍充满不确定性的背景下,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恐难实现4%的全年增长目标,增长率可能停留在0%,甚至出现负增长。” 【图片来源 AFP/韩联社】
2025-04-18 19:46:56 -
跟团游需求萎缩 韩国旅行社迎来业绩"寒冬"
尽管今年第一季度韩国海外出境游客人数持续增长,但本土主要旅行社的盈利表现依旧乏力。受跟团游需求放缓、利润结构恶化以及在线旅游平台(OTA)竞争加剧等多重因素影响,业内普遍预计,今年第一季度主要旅行社的业绩将低于市场预期。 据韩国旅行社哈拿多乐(Hana Tour)与模德旅游(Modetour)17日公布的数据,今年2月和3月的海外跟团游旅客人数均出现同比下降。哈拿多乐2月为17.73万人次,3月为14.83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11%和12%;模德旅游2月为8.85万人次,3月为7.21万人次,同比降幅分别为20%和27%。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韩国整体出境游客规模仍保持增长态势。韩国出入境管理局最新数据显示,2月出境人数达262.56万人次,同比增长4.5%。业界指出,尽管出境游需求持续回暖,但选择通过旅行社参与跟团游的游客比例正在逐步下滑。 证券业界普遍对主要旅行社第一季度的业绩持保守预期。韩亚证券预测,哈拿多乐今年第一季度的合并销售额将达到1652亿韩元(约合人民币8.5亿元),营业利润预计为125亿韩元,分别同比下降10%和42%。 韩亚证券研究员李基勋(音)表示:“尽管公司通过削减摊销成本、剔除电商平台TMon相关的一次性支出,以及中国市场的跟团游需求有所回升,预计全年利润将改善约200亿韩元。但就季度表现而言,盈利能力仍明显滞后于营收的恢复速度。” 在业绩承压的背景下,多家旅行社将第二季度视为业绩反弹的关键时机。扩大高附加值产品、优化成本效率,并抢占中国免签政策带来的新增需求,已成为各大旅行社的核心战略。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尽管出境游市场持续回暖,但旅行社的跟团游业务已显现下滑趋势。随着自由行逐渐成为主流,加之OTA平台的渗透率不断提升,传统旅行社以跟团游为核心的商业模式正面临结构性挑战。 对此,旅行业界正在加速调整步伐,积极推进定制化产品开发和数字平台升级。一位行业人士指出:“当前不仅是复苏阶段,更是传统旅行社进行结构性转型的关键时刻。如果第二季度未能实现突破,全年业绩将面临压力,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也将受到考验。” 哈拿多乐去年推出的“旅游搭子(Mingling Tour)蒙古篇”跟团游活动现场。【图片来源 哈拿多乐】
2025-04-17 23:32:51 -
中国对韩免签带动出境热潮 仁川机场第一季度旅客吞吐量创新高
中国政府自去年11月起对韩国公民实行短期免签政策,推动今年第一季度经由仁川国际机场前往中国的旅客数量同比增长24%。随着下月初“黄金假期”的来临,届时仁川机场旅客吞吐量预计达到每日21万人次。 仁川国际机场公社日前公布今年第一季度经营成果及五月“黄金假期”疏运对策显示,仁川机场第一季度执行客运航班共10.5817万架次,旅客吞吐量达1860.659万人次。与去年同期相比,航班数量增长5.7%,旅客吞吐量增长7.8%。这一数据较2019年创下的疫前最高纪录1791.2518万人次(日均旅客19.9028万人次)增长3.8%,创下历史新高。 短途出境旅游成为拉动整体客运量增长的主力。受汇率及油价上涨等因素影响,旅客更加偏好短程旅行。尤其是在中国对韩国公民实施免签政策后,赴华旅客大幅增加。第一季度前往中国的旅客达266万人次,同比增长24.1%,占旅客总数的14.3%,在所有航线中增幅最大。 东南亚航线作为典型短途航线,第一季度共输送旅客567万人次,占比最高,达30.5%。前往日本的旅客也达到481万人次,占比25.9%,同比增长10.4%。美洲航线旅客为158万人次,同比增长10.8%。前往澳大利亚等大洋洲地区的旅客则为68万人次,同比减少12.9%。 从执飞航空公司来看,大型航空公司业绩增长11.3%,而廉价航空公司仅增长2.6%。原因在于受去年12月29日济州航空务安机场空难事故影响,济州航空的航班量和旅客量分别下降7%和15.5%。 仁川机场今年国际旅客吞吐总量预计在7127万至7664万人次之间。韩国民众出境旅游需求增加及国际航线恢复带来利好影响,但美国特朗普政府带来的关税风险,以及中国经济的不确定性可能对机场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今年一季度仁川机场营收6432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3.12亿元),与疫前2019年同期的6585亿韩元相近。营业利润为1991亿韩元,净利润为1662亿韩元,分别仅为2019年同期的56.8%和66.3%。此外,资产负债率也从2019年第一季度的31.1%猛增至今年第一季度的102.1%。机场方面表示,委托服务和折旧费用增加,第四阶段建设投资不断上升,但随着净负债减少,预计未来会逐步下降。 今年4月30日至5月6日期间包含劳动节、佛诞节、儿童节多个韩国法定节假日,这一“黄金假期”仁川机场日均旅客吞吐量预计达到21.1万人次。其中,5月3日(星期六)或迎来最大客流量,第一航站楼接待14.58万人次,第二航站楼7.22万人次,总计约21.8万人次。 为缓解拥堵,仁川机场计划把两座航站楼的2号出境大厅开放时间提前至早上5点,并投入160名短期人力,全力维持安检设备100%的运转率。此外,假期内机场在航站楼附近设立4350个车位的免费临时停车场,并安排最多3辆临时循环巴士运行。仁川机场还计划加大对智能通关系统(Smart Pass)的宣传,并扩大“自助托运”区域,进一步提升出境效率。 今年1月春节期间,仁川机场出境大厅济州航空值机柜台前人头攒动。【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4-17 20:22:53 -
今年第一季度访日外籍游客数量突破1000万人次 韩国游客数量最多
日本国家旅游局(JNTO)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访日外籍游客达1053.73万人次,创历史最快突破1000万人次的纪录。其中,韩国游客以250.61万人次居首,其后依次为中国大陆(236万人次)、中国台湾(162万人次)和美国(71万人次)。 3月单月,访日外籍游客达349.7万人次,同比增长13.5%。从游客来源地来看,韩国游客同比增长4.3%,达69.1万人次。中国大陆(66.1万人次)、中国台湾(52.2万人次)和美国(34.2万人次)紧随其后。 韩国访日游客数量虽在1月因春节假期被中国大陆反超,但自2月起已连续两个月保持榜首。JNTO方面表示,受航班数量增加的影响,3月韩国访日游客人数创下历史新高。 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外籍游客在日消费总额达到2.272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166.2亿元),同比增长28.4%, 刷新历史纪录。从各国家(地区)来看,中国游客消费额最高,达5443亿元,其次为中国台湾(3168亿日元)、韩国(2824亿日元)和美国(2188亿日元)。数据还显示,韩国游客人均消费额为11.3万日元,同比增长9.4%。 仁川国际机场一号航站楼免税区【图片提供 仁川国际机场公社】
2025-04-17 18:47:50 -
气候异常叠加经济低迷 韩国百货店春装提前"熄火"
继去年春装销售疲软后,今年韩国百货业界的春装业绩依然未见起色。受高物价、经济不振及气候异常等多重因素影响,消费信心持续低迷,春季服饰类商品销售承压加剧。业内普遍认为,春装销售期已提前结束,各大品牌正加快布局夏季商品。 据百货业界16日消息,今年2月至3月,乐天百货时尚品类销售额与去年同期持平,新世界百货同比增长0.9%,现代百货微增0.2%。不仅男女时尚,婴幼儿、儿童、运动、户外等主要服饰品类同样疲软,整体表现乏力。尽管部分企业勉强实现正增长,但与往年同期6%至7%的增幅相比,整体表现明显趋缓。 去年由于气温提前回升,春装销售增长率已降至约2%;今年则受到气候反复无常的影响,消费热度进一步下滑。每年2月至3月通常为春装集中上架与销售的主要时段,商品多在2月投放,3月迎来销售高峰。然而,今年销售期表现疲软,一方面反映出消费信心仍未恢复,另一方面也受持续“倒春寒”等异常气候的直接冲击。 气象资料显示,今年2月恰逢立春与雨水节气前后,韩国多地遭遇两轮强寒潮,月平均气温跌至0.5摄氏度,创下近十年来同期最低。3月中旬前虽有短暂回暖,但降雪频繁、气温骤降等异常天气频发,直接抑制了春装购买需求。一位流通业界相关人士表示:“虽然政局不稳与物价高企影响消费心理,但今年春装滞销的主要原因仍在于天气寒冷,导致换季节奏被打乱。” 随着近期气温上升至20摄氏度以上,加之酷暑预计提前来临,时尚业界判断春装销售已进入尾声。考虑到服饰类商品在百货公司整体销售中的占比高达20%至30%,春季滞销可能对第一季度业绩造成实质性冲击。 为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季节性销售不确定性,主要流通企业正在加快调整商品运营策略。现代百货于去年底成立“气候变化特别小组(TF)”,由15家核心时尚品牌与自有买手团队组成,着手重构以季节为导向的商品企划体系,并就延长夏季商品销售周期、压缩春秋季商品占比、调整新品上市时机等方案展开讨论。 此外,现代百货还计划根据实时气温变化,灵活调整商品结构,并优化促销投放节奏。乐天、新世界等主要百货企业亦正逐步打破传统的“季节性”商品运作模式,积极构建更具弹性的气候响应型商品体系,以提升对不确定销售环境的应对能力。 首尔中区明洞一家服装店外部【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4-16 22:45:59 -
中美博弈波及造船业 韩"造船三巨头"或迎利好风向
在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推动对中国船舶征收高达150万美元入港费用的背景下,今年第一季度中国散货船新船订单量大幅下滑。作为中国造船业的主力船型,散货船订单急剧减少,显示出美方对中国造船产业施压初见成效。 据韩联社15日援引造船与航运专业媒体《贸易风》(TradeWinds)报道,相关动向已引发国际造船业格局新变化。根据《贸易风》引用航运市场分析机构Howe Robinson的数据,今年第一季度(1月至3月)中国造船企业共接获13艘散货船订单,创下自1993年以来的最低纪录,同比去年同期的143艘锐减90.9%。 相较之下,日本同期获得23艘订单,为2015年以来首次在散货船订单数量上超越中国。散货船主要用于运输钢铁、煤炭等大宗货物,长期以来中国船厂在该船型订单中占据主导地位,2024年订单占有率接近60%。 《贸易风》指出,美国对入港中国船舶征收高额费用的计划对中国散货船订单减少起到了直接影响。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今年1月指责中国政府对本国航运、物流及造船业进行财政支持,并设置对外国企业的市场壁垒,妨碍美方商业利益,因此决定依据《贸易法》第301条,将中国航运公司及中国建造的船舶列入制裁对象。 根据当前讨论方案,未来进入美国港口的中国船公司所属船舶将被征收100万美元费用,而由中国船厂建造的船舶则面临150万美元的额外费用。 此外,美国总统特朗普于当地时间本月9日签署一项重建美国造船工业的行政命令,预计将进一步加剧对中国造船产业的遏制力度。 在美方制裁措施的推动下,韩国造船业有望迎来新一轮订单机遇。《贸易风》报道称,美国液化天然气(LNG)生产企业Venture Global近日访问韩国,对HD现代重工、三星重工和韩华海洋等三大造船厂进行了实地考察。 据悉,Venture Global正计划订购4艘18万立方米级LNG运输船,并追加最多8艘的选购权,合计最多发出12艘新船订单,合同最快将在今年第二季度末正式签署。 报道还指出,该公司在此次招标中已排除中国船厂,以规避美国政府对中国产品日益加剧的限制政策。 【图片来源 GettyImagesBank】
2025-04-16 00:40:09 -
"中国+BTS"最后拼图完成在即 韩娱巨头HYBE前景可期
进入今年以来,韩国娱乐巨头HYBE备受各界关注,在旗下厂牌ADOR与人气女团NewJeans产生合约纠纷的同时,公司其他业务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也引发广泛讨论。今年中国”限韩令“松绑的可能性以及防弹少年团(BTS)即将全员回归的利好消息,令HYBE的未来发展前景逐渐明朗,业绩改善预期不断升温。 ◆BTS回归:业绩增长强力引擎 HYBE公开的财报显示,去年全年营收较前一年增长约4%至2.2545万亿韩元(111.89亿元),创下公司成立以来的最高纪录,并连续两年突破2万亿韩元,但去年营业利润较前一年减少38%,当期净利润转为赤字。这是HYBE自2020年10月上市以来首次出现年净利润亏损。亏损主要原因在于艺人培养成本增加,但今年BTS成员即将陆续完成兵役,下半年有望迎来业绩反弹。 市场普遍看好BTS回归对HYBE业绩的提振效果。分析指出,BTS全员回归或极大推动HYBE的专辑销量、版权收入、演出收入以及周边商品销售增长。此外,BTS的全球粉丝群体“ARMY”具有超强消费能力,回归也可能带动HYBE旗下粉丝社群平台Weverse更加活跃,进一步扩大公司的数字内容收入。 此外,业内预测BTS可能会在今年第四季度发布全新专辑,并开展世界巡演。一旦巡演计划落地,HYBE的盈利能力会显著增强,甚至可能创下历史新高。这不仅可以进一步巩固BTS在全球音乐市场的地位,也会为HYBE的后续业务拓展奠定坚实基础。 防弹少年团(BTS)【图片来源 HYBE】 ◆中国市场开放:韩娱行业重大利好 今年3月,中国政府召开全国“两会”出台新的经济刺激政策,并放宽文化交流方面限制。实际上,近几个月以来,已有多种迹象表明中国正在逐步放开对韩国娱乐产业的限制,包括重新允许部分韩国影视作品上线,中韩高层会谈强调加强文化合作,中国大型音乐平台恢复部分韩国艺人歌曲版权分发。 如果中国市场真正开放,包括在内的韩国多数娱乐公司或迎来巨大增长机遇。HYBE旗下艺人在中国市场具有强大的影响力,BTS、Seventeen、NewJeans等组合专辑在华需求持续,而中国的K-POP粉丝群体庞大,购买能力不容小觑。 市场分析认为,HYBE可以通过专辑和音源销售、演唱会等线下活动,以及品牌合作与广告代言等方式进一步扩大在华收入。”限韩令“松绑后,通过腾讯音乐、网易云音乐等平台的数字专辑销售增长无疑。如果政策允许,旗下艺人有望赴华举办演唱会,令HYBE收获新的收入增长途径。此外,中国企业对K-POP艺人的代言需求旺盛,一旦市场开放,旗下艺人的商业价值必会进一步提升。 【图片来源 HYBE】 ◆竞争对手动态:HYBE如何保持领先? 目前HYBE在K-POP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但竞争对手也在积极布局,抢占市场份额。YG娱乐旗下女团BABYMONSTER近来在全球范围内获得高度关注,并计划开展世界巡演。SM娱乐推出新人女团Hearts2Hearts,正在拓展全球市场。JYP娱乐的男团KickFlip也已强势出道,助力公司整体业绩增长。 面对竞争压力,HYBE的核心优势在于强大的知识产权(IP)矩阵、Weverse平台的生态布局以及全球运营能力。BTS、Seventeen、NewJeans等团体都已经具备全球号召力,而Weverse通过数字内容与粉丝社区深度绑定,提高用户粘性。此外,HYBE在美国、日本等地设有分部,为拓展海外市场与公司长期增长提供保障。 由此可见,HYBE近来的股价上涨也并非偶然,而是市场对未来业绩的高度期待所推动。BTS回归可以带来直接的收入增长,而中国市场的开放则提供长远的增长空间。目前的关键变量在于BTS的具体回归时间与巡演规模、中国市场的开放进程以及HYBE的全球市场扩张策略。如果以上因素符合市场预期,HYBE则有望在今年迎来更上一层楼的发展高峰。
2025-04-15 23:42:32
-
美国取消自华进口小包裹关税豁免 韩国制造流通业拉响警报
去年“黑五”期间,韩国海关正在分拣自华进口海淘商品包裹。【图片提供 韩联社】 中美关税战火燃烧至多个领域,令韩国流通业和中小制造业紧张不已。中国对美出口一旦受阻,大量低价库存商品可能转向韩国,扰乱现有市场秩序。 据贸易业界20日消息,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中国征收的104%对等关税本月9日生效后,日前又宣布从下月2日起取消适用于单价低于800美元商品的小额包裹关税豁免政策(de minimis),所有从中国发往美国的包裹将面临120%的高额关税,这对于在美国消费市场风生水起的中国产“白菜价”商品将是致命一击,美国最大电商平台亚马逊已取消了部分中国商品订单。 去年美国海关处理来自中国的免税包裹共计14亿个,占进口总量的60%。以性价比王牌逐渐在美国电商市场站稳脚跟的Temu、希音(SHEIN)成为首批受害者。两家中国电商已宣布从本月25日起上调售价,并缩减广告投放支出,但预计业务仍不可避免地面临萎缩。 被美国市场拒之门外的大批中国商品将流向何处引发关注,分析称韩国很可能成为新的替代市场。地理位置相近,偏好高性价比商品的消费特点,以及排名全球第5位的销售规模都具有极高的吸引力。 业界认为,全球速卖通、Temu、希音等在韩国电商市场中的影响力逐渐提高,很可能成为中国商品倾销的主要渠道。零售分析服务商Wiseapp·Retail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上月全球速卖通月活跃用户数量(MAU)为912.9万人,仅次于Coupang(3361.8万人)排名第2位,Temu以830.7万名用户排名第4位。 电商业界相关人士称,虽然存在一定的时间差,但中国很可能通过全球速卖通等平台展开大规模促销来消化积压库存。 中国商品在韩国市场已拥有相当稳固的用户基础。统计厅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韩国海淘中国商品金额为7.86亿美元,同比增加11.5%,在整体海淘金额中占比从49.6%扩大至57.9%,创下历年单季新高。 业界认为,若中美关税战导致中国低价商品加速涌入,本就因消费萎缩而陷入困境的韩国中小制造业及本土电商将雪上加霜,还有担忧意见指出,不排除利用中韩对美出口商品关税差,虚报原产地的行为。即中国商品经韩国中转后,更换“韩国制造”标签出口美国,这将对韩国中小企业面临巨大损失,关税厅计划加强对自华进口商品原产地的监管力度。 流通业界人士指出,若中国低价商品大量涌入韩国市场,从中长期来看将削弱韩国制造流通业的竞争力,最终将由消费者承压。政府各相关业界亟需制定预案,防止中国商品以非正常方式流入。
2025-04-20 19:57:36 -
三养食品市值破7万亿韩元 全球火鸡面热潮催生"皇帝股"
据韩国金融界18日消息,韩国食品企业三养食品18日收盘市值突破7万亿韩元大关,达到7.2392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71.4亿元)。18日该股收盘价前交易日上涨2.67%,达96.1万韩元。本月17日该股收盘价上涨0.4%至93.6万韩元,刷新历史最高纪录,逐渐成为每股100万韩元的“皇帝股票”。 数据显示,以本月18日为准,三养食品市值在韩国综合股指(KOSPI)市场成分股中排名第59位,已超越爱茉莉太平洋集团(6.7万亿韩元)、LIG Nex1(6.3万亿韩元)等公司市值。与此同时,与大韩航空(7.5万亿韩元)韩华系统公司(7.3万亿韩元)等企业的差距正在快速缩小。 目前,三养食品的市值已达到食品行业巨头CJ第一制糖(3.598万亿韩元)的两倍,更是方便面行业龙头农心(2.4726万亿韩元)的三倍以上。据悉,在上月农心定期股东大会上,就有股东批评公司股价表现逊于三养食品。这一对比凸显出三养食品凭借火鸡面在全球市场的爆发式增长,市值已远超传统食品巨头。尽管农心在韩国本土方便面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但三养通过精准的海外扩张战略实现了市值反超。 根据三养食品的数据,去年得益于美国和中国法人的强劲增长,海外销售额首次突破1万亿韩元大关,达到1.3359万亿韩元,同比激增65%。尽管市场担忧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关税战可能影响其最大出口市场美国,但随着本月10日美国宣布90天关税豁免期,该股10日应声暴涨10.8%,加上一季度业绩向好预期,股价已实现六日连续上涨。 韩国证券业界普遍看好三养食品的发展前景,多家证券公司将三养食品的目标股价上调至110万韩元。元大证券公司分析师孙贤正(音)预测,三养食品今年一季度出口业务将继续保持40%以上的高速增长,带动整体业绩提升。 在首尔一家大型超市陈列的火鸡面【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4-19 00:45:04 -
韩国加强钢铁贸易壁垒 一季度自华进口大降近两成
在中国钢铁产量和出口持续增长的背景下,韩国今年一季度自中国进口钢铁总量却出现近两成的下滑,引发市场广泛关注。分析认为,韩国国内需求减弱、贸易壁垒加强以及市场不确定性增加是造成进口下降的主要原因。 据韩国钢铁协会18日公布的数据,今年3月,韩国自中国进口钢铁67.9853万吨,较去年同期的84.7265万吨减少19.7%。今年第一季度累计进口184.9734万吨,同比(228.2124万吨)下降18.9%。 这一趋势与中国钢铁行业的整体走势形成鲜明对比。据外媒援引中国官方数据报道,中国钢铁企业今年3月粗钢产量同比增长4.6%,达9300万吨;一季度总产量亦同比增长0.6%,达到2.59亿吨。此外,中国钢铁3月出口同比增长5.7%,创下五个月来的新高。 尽管中国钢铁出口整体增长,但在韩国市场的投放量却出现明显下滑,尤以中厚板产品(厚度6毫米以上钢板)为甚。据统计,今年一季度中国中厚板出口至韩国的数量从去年同期的38.0516万吨降至22.5705万吨,降幅高达40.6%,几乎是整体进口下降幅度的两倍。 分析指出,韩国政府决定自4月24日起对中国中厚板征收最高38.02%的反倾销关税,是进口下降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韩方对中国热轧钢板等产品的反倾销调查也在进行中。 与此同时,韩国经济增速放缓、建筑等下游行业需求疲软,也对钢铁进口形成压制。业内人士表示,近年来高通胀、高汇率等外部压力加大,加剧了市场对价格、交货期和通关政策等多方面的担忧。 另有观点指出,部分中国企业可能通过第三国中转、轻微加工等方式规避原产地标识,从而规避关税,进行“迂回出口”。对此,韩国政府3月已宣布,将在实施反倾销税的同时,加强防范规避措施,以维护国内市场公平秩序。 尽管目前韩国钢铁企业对中国低价钢材竞争压力有所缓解,但市场普遍认为,随着全球经济复苏步伐放缓及地缘政治风险上升,钢铁市场仍将面临多重挑战。 平泽港积压的钢铁产品【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4-19 00:06:36 -
"关税冲击波"撼动全球手机市场格局 苹果缩小与三星出货差距
受美国加征关税政策影响,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格局正出现新的动向。由于特朗普政府第一季度的关税政策,苹果公司提前向美国市场大量投放产品,与三星电子在出货量和销量方面展开激烈竞争。今年第一季度,苹果公司还罕见地推出了中端产品,令与三星电子的“龙头之争”持续升温。 据多家市场研究机构17日发布的数据,今年第一季度,三星电子与苹果公司的智能手机出货量差距迅速缩小。通常而言,第一季度三星发布新款Galaxy系列产品,市场表现强劲,而苹果则在第三季度发布新款iPhone,以提升市场份额。然而,今年这一周期性规律被打破。 市场调研机构IDC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三星与苹果的出货量市场份额差距由去年的2.6个百分点缩小至0.9个百分点。三星出货量为6060万部,苹果为5970万部。另一家市场研究公司“对位研究”(Counterpoint Research)的统计也显示出胶着局势:三星以20%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一,苹果则以19%紧随其后。苹果出货量同比增长10%,是其追赶差距的主要原因。 在特朗普政府宣布新一轮对华关税措施后,苹果迅速采取行动,大量从印度调运产品。路透社报道称,苹果在印度的主要供应商富士康与塔塔电子公司3月向美国出口了约20亿美元的iPhone产品,创下月度出口最高纪录,相当于前两个月出口总和。为保证及时供货,苹果还动用了至少6架包机专门空运iPhone至美国。 此外,今年第一季度,苹果破例推出中端新机型iPhone 16e,进一步加剧了与三星的竞争。尽管出货量方面三星仍略胜一筹,但在实际销售量方面,苹果反超。根据对位研究的统计,第一季度苹果以19%的销量份额位居首位,三星则以18%排名第二。iPhone 16e在日本、印度、中东、非洲、东南亚等市场实现两位数增长,而三星Galaxy S25系列的发布时间较前作有所推迟,影响了其市场表现。 出货量指的是手机制造商向渠道商、通信运营商或分销商供货的数量,属于产品进入市场前的流通阶段。而销量则反映产品最终销售至消费者手中的实际数据。前者是供应的指标,后者体现真实的市场需求。 业内分析认为,为规避可能进一步加征的关税影响,苹果公司可能在第二季度继续加快出货节奏。IDC相关人士指出:“近期公布的90天关税缓冲期有助于刺激消费者提前购买,抢在价格上涨前完成采购,有望进一步推动第二季度的销售增长。” 不过,整体而言,市场不确定性加剧也引发了对全年智能手机市场前景的担忧。今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3%,仅为此前预测(6%)的一半。 对位研究相关人士表示:“在当前市场仍充满不确定性的背景下,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恐难实现4%的全年增长目标,增长率可能停留在0%,甚至出现负增长。” 【图片来源 AFP/韩联社】
2025-04-18 19:46:56 -
跟团游需求萎缩 韩国旅行社迎来业绩"寒冬"
尽管今年第一季度韩国海外出境游客人数持续增长,但本土主要旅行社的盈利表现依旧乏力。受跟团游需求放缓、利润结构恶化以及在线旅游平台(OTA)竞争加剧等多重因素影响,业内普遍预计,今年第一季度主要旅行社的业绩将低于市场预期。 据韩国旅行社哈拿多乐(Hana Tour)与模德旅游(Modetour)17日公布的数据,今年2月和3月的海外跟团游旅客人数均出现同比下降。哈拿多乐2月为17.73万人次,3月为14.83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11%和12%;模德旅游2月为8.85万人次,3月为7.21万人次,同比降幅分别为20%和27%。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韩国整体出境游客规模仍保持增长态势。韩国出入境管理局最新数据显示,2月出境人数达262.56万人次,同比增长4.5%。业界指出,尽管出境游需求持续回暖,但选择通过旅行社参与跟团游的游客比例正在逐步下滑。 证券业界普遍对主要旅行社第一季度的业绩持保守预期。韩亚证券预测,哈拿多乐今年第一季度的合并销售额将达到1652亿韩元(约合人民币8.5亿元),营业利润预计为125亿韩元,分别同比下降10%和42%。 韩亚证券研究员李基勋(音)表示:“尽管公司通过削减摊销成本、剔除电商平台TMon相关的一次性支出,以及中国市场的跟团游需求有所回升,预计全年利润将改善约200亿韩元。但就季度表现而言,盈利能力仍明显滞后于营收的恢复速度。” 在业绩承压的背景下,多家旅行社将第二季度视为业绩反弹的关键时机。扩大高附加值产品、优化成本效率,并抢占中国免签政策带来的新增需求,已成为各大旅行社的核心战略。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尽管出境游市场持续回暖,但旅行社的跟团游业务已显现下滑趋势。随着自由行逐渐成为主流,加之OTA平台的渗透率不断提升,传统旅行社以跟团游为核心的商业模式正面临结构性挑战。 对此,旅行业界正在加速调整步伐,积极推进定制化产品开发和数字平台升级。一位行业人士指出:“当前不仅是复苏阶段,更是传统旅行社进行结构性转型的关键时刻。如果第二季度未能实现突破,全年业绩将面临压力,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也将受到考验。” 哈拿多乐去年推出的“旅游搭子(Mingling Tour)蒙古篇”跟团游活动现场。【图片来源 哈拿多乐】
2025-04-17 23:32:51 -
中国对韩免签带动出境热潮 仁川机场第一季度旅客吞吐量创新高
中国政府自去年11月起对韩国公民实行短期免签政策,推动今年第一季度经由仁川国际机场前往中国的旅客数量同比增长24%。随着下月初“黄金假期”的来临,届时仁川机场旅客吞吐量预计达到每日21万人次。 仁川国际机场公社日前公布今年第一季度经营成果及五月“黄金假期”疏运对策显示,仁川机场第一季度执行客运航班共10.5817万架次,旅客吞吐量达1860.659万人次。与去年同期相比,航班数量增长5.7%,旅客吞吐量增长7.8%。这一数据较2019年创下的疫前最高纪录1791.2518万人次(日均旅客19.9028万人次)增长3.8%,创下历史新高。 短途出境旅游成为拉动整体客运量增长的主力。受汇率及油价上涨等因素影响,旅客更加偏好短程旅行。尤其是在中国对韩国公民实施免签政策后,赴华旅客大幅增加。第一季度前往中国的旅客达266万人次,同比增长24.1%,占旅客总数的14.3%,在所有航线中增幅最大。 东南亚航线作为典型短途航线,第一季度共输送旅客567万人次,占比最高,达30.5%。前往日本的旅客也达到481万人次,占比25.9%,同比增长10.4%。美洲航线旅客为158万人次,同比增长10.8%。前往澳大利亚等大洋洲地区的旅客则为68万人次,同比减少12.9%。 从执飞航空公司来看,大型航空公司业绩增长11.3%,而廉价航空公司仅增长2.6%。原因在于受去年12月29日济州航空务安机场空难事故影响,济州航空的航班量和旅客量分别下降7%和15.5%。 仁川机场今年国际旅客吞吐总量预计在7127万至7664万人次之间。韩国民众出境旅游需求增加及国际航线恢复带来利好影响,但美国特朗普政府带来的关税风险,以及中国经济的不确定性可能对机场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今年一季度仁川机场营收6432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3.12亿元),与疫前2019年同期的6585亿韩元相近。营业利润为1991亿韩元,净利润为1662亿韩元,分别仅为2019年同期的56.8%和66.3%。此外,资产负债率也从2019年第一季度的31.1%猛增至今年第一季度的102.1%。机场方面表示,委托服务和折旧费用增加,第四阶段建设投资不断上升,但随着净负债减少,预计未来会逐步下降。 今年4月30日至5月6日期间包含劳动节、佛诞节、儿童节多个韩国法定节假日,这一“黄金假期”仁川机场日均旅客吞吐量预计达到21.1万人次。其中,5月3日(星期六)或迎来最大客流量,第一航站楼接待14.58万人次,第二航站楼7.22万人次,总计约21.8万人次。 为缓解拥堵,仁川机场计划把两座航站楼的2号出境大厅开放时间提前至早上5点,并投入160名短期人力,全力维持安检设备100%的运转率。此外,假期内机场在航站楼附近设立4350个车位的免费临时停车场,并安排最多3辆临时循环巴士运行。仁川机场还计划加大对智能通关系统(Smart Pass)的宣传,并扩大“自助托运”区域,进一步提升出境效率。 今年1月春节期间,仁川机场出境大厅济州航空值机柜台前人头攒动。【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4-17 20:22:53 -
今年第一季度访日外籍游客数量突破1000万人次 韩国游客数量最多
日本国家旅游局(JNTO)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访日外籍游客达1053.73万人次,创历史最快突破1000万人次的纪录。其中,韩国游客以250.61万人次居首,其后依次为中国大陆(236万人次)、中国台湾(162万人次)和美国(71万人次)。 3月单月,访日外籍游客达349.7万人次,同比增长13.5%。从游客来源地来看,韩国游客同比增长4.3%,达69.1万人次。中国大陆(66.1万人次)、中国台湾(52.2万人次)和美国(34.2万人次)紧随其后。 韩国访日游客数量虽在1月因春节假期被中国大陆反超,但自2月起已连续两个月保持榜首。JNTO方面表示,受航班数量增加的影响,3月韩国访日游客人数创下历史新高。 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外籍游客在日消费总额达到2.272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166.2亿元),同比增长28.4%, 刷新历史纪录。从各国家(地区)来看,中国游客消费额最高,达5443亿元,其次为中国台湾(3168亿日元)、韩国(2824亿日元)和美国(2188亿日元)。数据还显示,韩国游客人均消费额为11.3万日元,同比增长9.4%。 仁川国际机场一号航站楼免税区【图片提供 仁川国际机场公社】
2025-04-17 18:47:50 -
气候异常叠加经济低迷 韩国百货店春装提前"熄火"
继去年春装销售疲软后,今年韩国百货业界的春装业绩依然未见起色。受高物价、经济不振及气候异常等多重因素影响,消费信心持续低迷,春季服饰类商品销售承压加剧。业内普遍认为,春装销售期已提前结束,各大品牌正加快布局夏季商品。 据百货业界16日消息,今年2月至3月,乐天百货时尚品类销售额与去年同期持平,新世界百货同比增长0.9%,现代百货微增0.2%。不仅男女时尚,婴幼儿、儿童、运动、户外等主要服饰品类同样疲软,整体表现乏力。尽管部分企业勉强实现正增长,但与往年同期6%至7%的增幅相比,整体表现明显趋缓。 去年由于气温提前回升,春装销售增长率已降至约2%;今年则受到气候反复无常的影响,消费热度进一步下滑。每年2月至3月通常为春装集中上架与销售的主要时段,商品多在2月投放,3月迎来销售高峰。然而,今年销售期表现疲软,一方面反映出消费信心仍未恢复,另一方面也受持续“倒春寒”等异常气候的直接冲击。 气象资料显示,今年2月恰逢立春与雨水节气前后,韩国多地遭遇两轮强寒潮,月平均气温跌至0.5摄氏度,创下近十年来同期最低。3月中旬前虽有短暂回暖,但降雪频繁、气温骤降等异常天气频发,直接抑制了春装购买需求。一位流通业界相关人士表示:“虽然政局不稳与物价高企影响消费心理,但今年春装滞销的主要原因仍在于天气寒冷,导致换季节奏被打乱。” 随着近期气温上升至20摄氏度以上,加之酷暑预计提前来临,时尚业界判断春装销售已进入尾声。考虑到服饰类商品在百货公司整体销售中的占比高达20%至30%,春季滞销可能对第一季度业绩造成实质性冲击。 为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季节性销售不确定性,主要流通企业正在加快调整商品运营策略。现代百货于去年底成立“气候变化特别小组(TF)”,由15家核心时尚品牌与自有买手团队组成,着手重构以季节为导向的商品企划体系,并就延长夏季商品销售周期、压缩春秋季商品占比、调整新品上市时机等方案展开讨论。 此外,现代百货还计划根据实时气温变化,灵活调整商品结构,并优化促销投放节奏。乐天、新世界等主要百货企业亦正逐步打破传统的“季节性”商品运作模式,积极构建更具弹性的气候响应型商品体系,以提升对不确定销售环境的应对能力。 首尔中区明洞一家服装店外部【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4-16 22:45:59 -
中美博弈波及造船业 韩"造船三巨头"或迎利好风向
在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推动对中国船舶征收高达150万美元入港费用的背景下,今年第一季度中国散货船新船订单量大幅下滑。作为中国造船业的主力船型,散货船订单急剧减少,显示出美方对中国造船产业施压初见成效。 据韩联社15日援引造船与航运专业媒体《贸易风》(TradeWinds)报道,相关动向已引发国际造船业格局新变化。根据《贸易风》引用航运市场分析机构Howe Robinson的数据,今年第一季度(1月至3月)中国造船企业共接获13艘散货船订单,创下自1993年以来的最低纪录,同比去年同期的143艘锐减90.9%。 相较之下,日本同期获得23艘订单,为2015年以来首次在散货船订单数量上超越中国。散货船主要用于运输钢铁、煤炭等大宗货物,长期以来中国船厂在该船型订单中占据主导地位,2024年订单占有率接近60%。 《贸易风》指出,美国对入港中国船舶征收高额费用的计划对中国散货船订单减少起到了直接影响。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今年1月指责中国政府对本国航运、物流及造船业进行财政支持,并设置对外国企业的市场壁垒,妨碍美方商业利益,因此决定依据《贸易法》第301条,将中国航运公司及中国建造的船舶列入制裁对象。 根据当前讨论方案,未来进入美国港口的中国船公司所属船舶将被征收100万美元费用,而由中国船厂建造的船舶则面临150万美元的额外费用。 此外,美国总统特朗普于当地时间本月9日签署一项重建美国造船工业的行政命令,预计将进一步加剧对中国造船产业的遏制力度。 在美方制裁措施的推动下,韩国造船业有望迎来新一轮订单机遇。《贸易风》报道称,美国液化天然气(LNG)生产企业Venture Global近日访问韩国,对HD现代重工、三星重工和韩华海洋等三大造船厂进行了实地考察。 据悉,Venture Global正计划订购4艘18万立方米级LNG运输船,并追加最多8艘的选购权,合计最多发出12艘新船订单,合同最快将在今年第二季度末正式签署。 报道还指出,该公司在此次招标中已排除中国船厂,以规避美国政府对中国产品日益加剧的限制政策。 【图片来源 GettyImagesBank】
2025-04-16 00:40:09 -
"中国+BTS"最后拼图完成在即 韩娱巨头HYBE前景可期
进入今年以来,韩国娱乐巨头HYBE备受各界关注,在旗下厂牌ADOR与人气女团NewJeans产生合约纠纷的同时,公司其他业务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也引发广泛讨论。今年中国”限韩令“松绑的可能性以及防弹少年团(BTS)即将全员回归的利好消息,令HYBE的未来发展前景逐渐明朗,业绩改善预期不断升温。 ◆BTS回归:业绩增长强力引擎 HYBE公开的财报显示,去年全年营收较前一年增长约4%至2.2545万亿韩元(111.89亿元),创下公司成立以来的最高纪录,并连续两年突破2万亿韩元,但去年营业利润较前一年减少38%,当期净利润转为赤字。这是HYBE自2020年10月上市以来首次出现年净利润亏损。亏损主要原因在于艺人培养成本增加,但今年BTS成员即将陆续完成兵役,下半年有望迎来业绩反弹。 市场普遍看好BTS回归对HYBE业绩的提振效果。分析指出,BTS全员回归或极大推动HYBE的专辑销量、版权收入、演出收入以及周边商品销售增长。此外,BTS的全球粉丝群体“ARMY”具有超强消费能力,回归也可能带动HYBE旗下粉丝社群平台Weverse更加活跃,进一步扩大公司的数字内容收入。 此外,业内预测BTS可能会在今年第四季度发布全新专辑,并开展世界巡演。一旦巡演计划落地,HYBE的盈利能力会显著增强,甚至可能创下历史新高。这不仅可以进一步巩固BTS在全球音乐市场的地位,也会为HYBE的后续业务拓展奠定坚实基础。 防弹少年团(BTS)【图片来源 HYBE】 ◆中国市场开放:韩娱行业重大利好 今年3月,中国政府召开全国“两会”出台新的经济刺激政策,并放宽文化交流方面限制。实际上,近几个月以来,已有多种迹象表明中国正在逐步放开对韩国娱乐产业的限制,包括重新允许部分韩国影视作品上线,中韩高层会谈强调加强文化合作,中国大型音乐平台恢复部分韩国艺人歌曲版权分发。 如果中国市场真正开放,包括在内的韩国多数娱乐公司或迎来巨大增长机遇。HYBE旗下艺人在中国市场具有强大的影响力,BTS、Seventeen、NewJeans等组合专辑在华需求持续,而中国的K-POP粉丝群体庞大,购买能力不容小觑。 市场分析认为,HYBE可以通过专辑和音源销售、演唱会等线下活动,以及品牌合作与广告代言等方式进一步扩大在华收入。”限韩令“松绑后,通过腾讯音乐、网易云音乐等平台的数字专辑销售增长无疑。如果政策允许,旗下艺人有望赴华举办演唱会,令HYBE收获新的收入增长途径。此外,中国企业对K-POP艺人的代言需求旺盛,一旦市场开放,旗下艺人的商业价值必会进一步提升。 【图片来源 HYBE】 ◆竞争对手动态:HYBE如何保持领先? 目前HYBE在K-POP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但竞争对手也在积极布局,抢占市场份额。YG娱乐旗下女团BABYMONSTER近来在全球范围内获得高度关注,并计划开展世界巡演。SM娱乐推出新人女团Hearts2Hearts,正在拓展全球市场。JYP娱乐的男团KickFlip也已强势出道,助力公司整体业绩增长。 面对竞争压力,HYBE的核心优势在于强大的知识产权(IP)矩阵、Weverse平台的生态布局以及全球运营能力。BTS、Seventeen、NewJeans等团体都已经具备全球号召力,而Weverse通过数字内容与粉丝社区深度绑定,提高用户粘性。此外,HYBE在美国、日本等地设有分部,为拓展海外市场与公司长期增长提供保障。 由此可见,HYBE近来的股价上涨也并非偶然,而是市场对未来业绩的高度期待所推动。BTS回归可以带来直接的收入增长,而中国市场的开放则提供长远的增长空间。目前的关键变量在于BTS的具体回归时间与巡演规模、中国市场的开放进程以及HYBE的全球市场扩张策略。如果以上因素符合市场预期,HYBE则有望在今年迎来更上一层楼的发展高峰。
2025-04-15 23:4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