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起亚’新闻 56个
-
比亚迪"驶入"韩国倒计时 首发车型定为Atto 3
全球最大电动汽车制造商比亚迪将于本月16日在韩国举行盛大的品牌发布仪式,正式宣告进军韩国市场。记者日前从业界获悉,比亚迪Atto 3(中国命名为元PLUS)成为首款在韩上市的车型,环境部国立环境科学院最早或于13日授予Atto 3尾气排放及噪音认证。 根据韩国《大气环境保护法》规定,尾气排放及噪音认证是对电动汽车单次充电后续航里程进行测试的过程。Atto 3通过环境部的认证,意味着完成在韩国上市电动汽车的所有认证流程。认证流程快于其他正在接受测试的Seal(海豹)、Dolphin(海豚)、Sealion 07(海狮07)等比亚迪其他车型,最先“驶入”韩国市场。 Atto 3将在完成产业部的环保汽车申报、韩国环境公团的普及评估(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后正式上市。通常不超过一个月,因此Atto 3的最快有望于下月与韩国消费者见面。 比亚迪Atto 3定位紧凑型SUV,搭载高功率、低能耗的八合一电动力总成,按照欧盟标准(WLTP)单次充电续航里程为420公里。但在韩国被认证的续航里程为330公里。 Atto 3的韩国售价可能在35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7万元)左右。但由于Atto 3搭载回收率较低的磷酸铁锂(LFP)电池,根据环境部的电动汽车购买补贴规定,预计补贴额度将低于韩国本土车辆。此前环境部曾表示,将根据续航里程及性能进一步扩大补贴支付差距。 乌山大学电动汽车专业教授文学勋(音)称,比亚迪主要瞄准的是进口车市场,占韩国整体汽车市场的15%-20%,最终竞争对手剑指特斯拉而非现代起亚,价格将是决定销量的关键因素。 比亚迪海狮07日前亮相日本东京车展。【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1-12 23:13:19 -
韩车企业去年出口创9年新高 今年或因多重因素迎来下降拐点
据韩国汽车产业协会(KAMA)9日消息,去年,现代汽车、起亚、通用汽车韩国公司、KG Mobility(KGM)、雷诺韩国和塔塔大宇等6家国内整车企业共出口278.2639万辆整车,创下自2015年(297.4114万辆)以来的9年新高。然而,今年由于多重不确定性,预计汽车出口将出现下滑趋势。 虽然去年出口总量创纪录,但同比增幅仅为0.6%,远低于2024年20.3%的增长率。KAMA指出,北美市场需求回暖,加之SUV和混合动力车的持续热销,成为支撑出口的主要动力。然而,北美以外地区出口表现不佳,加之电动车需求放缓,导致整体增长趋缓。 分企业来看,现代汽车去年出口117.2633万辆,同比增长1.9%;起亚出口100.5182万辆,同比下降4.0%;通用汽车韩国公司出口47.3165万辆,增长9.8%;KG Mobility增长18.5%,出口6.2318万辆;雷诺韩国则下滑18.4%,出口6.7123万辆。 KAMA预计,今年国内整车企业出口量或降至270万辆,同比减少3.1%。新冠疫情后连续4年的高速增长带来的基数效应,使进一步增长难度加大。同时,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国际贸易环境恶化,以及特朗普政府可能重启普遍关税的政策提议,都为出口前景增添了不确定性。 此外,全球电动车市场的需求停滞也令前景堪忧。现代汽车和起亚位于美国佐治亚州的在美首座电动汽车专用工厂——现代汽车集团Metaplant America(HMGMA)已投入运营,新能源车型的本地生产将直接减少相关车型的出口量。 KAMA方面表示:“今年汽车出口增长将受到多重因素制约,包括韩美贸易环境的恶化、中国在全球市场扩张带来的竞争加剧,以及企业海外生产布局对出口的替代效应。行业需重点关注市场变化,优化全球化战略。” 现代汽车蔚山工厂出口装船码头旁的露天堆货场,车辆正在等待装船。【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1-10 19:12:11 -
出口基地战略见效 起亚在华业务正常化
随着紧凑型电动运动型多用途汽车(SUV)EV5等车型的上市,起亚瞄准扩大出口目标,去年在华销量较2023年大增49%。同时,汽车行业也期待起亚能进一步加速中国业务的正常化,推动业绩的持续改善。 据起亚中国合资法人悦达起亚9日消息,包括出口在内,2024年起亚在华销量达到24.8259万辆,较2023年增加49.2%。这是自2020年以来,起亚在中国市场年度销量首次突破20万辆。悦达起亚方面表示,去年公司的销售增长率在合资品牌中位居榜首。 自2024年下半年起,起亚在华月度销量稳步维持在2万辆以上。在2024年6月创下2.0655万辆的销量纪录后,截至12月连续保持每月超过2万辆。其中,去年12月销量达到2.4058万辆,同比增长28.1%。 分析认为,起亚在中国市场持续推出新款车型,是销量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起亚继去年在华全球首发紧凑型电动SUV EV5后,又陆续推出紧凑型轿车K3特别版、小型SUV Sonet和中型轿车2025款K5等车型。多样化新车型成功拓宽中国消费者的选择范围,收获积极的市场反应。此外,起亚去年11月在中国市场还推出2025款EV5及高性能版本EV5 GT,进一步丰富EV5系列车型。 起亚的出口战略也是销量提升的重要因素之一。为实现中国业务正常化,起亚自去年起加速推进出口扩张。悦达起亚表示,自2018年底启动出口业务以来,累计出口数量已超过36.4万辆,出口范围覆盖澳大利亚、新西兰、巴西、新加坡、沙特阿拉伯等全球76个国家。 起亚计划今年进一步增加自华出口,把目标出口国家从76个增加到80个以上,同时实现全年出口达到18万辆的目标。业内人士指出,去年是起亚在华业务的重要转折点,目前已逐步进入正常化阶段。随着去年第三季度成功扭亏为盈,未来起亚在中国市场的利润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 起亚EV5【图片来源 起亚】
2025-01-09 19:26:33 -
现代汽车在美销量再创新高 连续两年稳居前四
起亚EV9 【图片来源 起亚】 一项调查显示,现代汽车集团于去年在美国市场创下历史销量新高,稳固了其行业领先地位。紧随通用汽车、丰田与福特之后,现代汽车集团连续两年荣膺美国市场销量前四。 现代汽车集团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去年全年,现代汽车(包括捷尼赛思)和起亚汽车在美国市场共售出170.8293万辆汽车,同比(165.2821万辆)增加3.4%,在美销量首次突破170万辆大关。具体来看,现代汽车和起亚汽车在美国市场的销量分别达91.1805万辆和79.6488万辆,分别增长4.8%和1.8%。现代汽车旗下高端汽车品牌捷尼赛思销量达7.5003万辆,同比增加8.4%。现代汽车和起亚汽车得益于休闲车(RV)和新能源汽车的卓越销售表现,推动整体业绩增长。 现代汽车运动型多功能车(SUV)帕里斯帝和电动汽车艾尼氪5销量均创新高,分别售出11.055万辆(23%↑)和4.44万辆(31%↑)。同时,起亚亦有6款车型刷新了年度销量新高。起亚EV9销量达2.2017万辆,增加1869%;起亚狮跑销量达16.1917万辆,增加15%;起亚嘉华销量为4.9726万辆,增加14%;K3、K4销量为13.9778万辆(13%),EV6销量为2.1715万辆(6%)等,均创新高。现代汽车“前三”车型分别是途胜(20.6126万辆)、伊兰特(13.6698万辆)、胜达(11.9010万辆)。起亚依次是狮跑、K3、K4、起亚特柳赖德(Telluride)。 现代汽车集团去年在美市场的汽车销量继2023年之后第二次位居第四位。主要整车企业公开的去年年销量来看,通用汽车以268.9346万辆稳居首位,丰田以233.2623万辆紧随其后,福特以206.5161万辆销量位居第三。继现代汽车集团之后,本田(142.3857万辆)和三菱(103.3851万辆)分别位居第五和第六位。 现代汽车集团相关人士表示:“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及通胀削减法案(IRA)持续加强的背景下,凭借RV与新能源汽车的出色表现,成功在美国市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2025-01-06 22:32:29 -
起亚中国法人扭亏为盈 在华业务实现正常化
起亚中国法人近来成功实现盈利转型,结束自2017年以来的亏损局面,进入业务正常化阶段,开始正式实现盈利。去年底在中国全球首发的紧凑型运动型多用途汽车(SUV)EV5等持续不断的新车发布和扩大出口战略正在取得成效。 据汽车行业12日消息,起亚中国法人今年第三季度销售额和净利润分别为3.2375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64.37亿元)和44亿韩元,销售额较第二季度的2.0182万亿韩元激增60.4%,同期从172亿韩元净亏损转为44亿韩元净利润,成功实现扭亏为盈。起亚中国法人打破自2017年以来持续的亏损局面,具有重要意义,多年来未能摆脱低迷的在华业务开始逐渐恢复正常。 实际上,起亚中国法人在华销量(包括出口在内)今年以来一直保持在每月2万辆。今年6月销量达到2.0655万辆,自今年第一个月销量超过2万辆后,截至11月销量一直保持在2万辆以上。 起亚中国法人11月在华销量达到2.431万辆,较去年11月增加33.4%。今年1至11月在华累计销量累计22.4201万辆,较去年同期增加51.9%,起亚中国法人自2020年后时隔四年销量重返20万辆。 分析认为,起亚成功实现在华业务正常化的背景是不断推出新车和扩大出口的战略效果。起亚去年年底在中国市场推出EV5,今年又分别推出紧凑型轿车K3和中型轿车K5的新款车型。起亚在中国市场持续推出新车,助推销量持续增加。EV5今年1至10月在华累计销量为9837辆,以11月底为准的销量有望突破1万辆。 此外,起亚的扩大出口战略也是在华业务正常化的主要原因之一。作为在华业务正常化战略的一部分,起亚正在努力扩大出口。通过增加中国生产工厂的出口量,提高工厂利用率。中国工厂生产的车辆出口至澳大利亚、新西兰、巴西、智利、马来西亚、新加坡、沙特阿拉伯等全球76个国家。 业内相关人士表示,起亚成功实现在华业务正常化,正式开始实现盈利,未来起亚计划继续扩大中国地区销量,预计利润规模也会进一步增加。 起亚紧凑型运动型多用途汽车(SUV)EV5【图片来源 起亚】
2024-12-12 20:08:10 -
柴油车加速退出历史舞台 韩国注册比例首次跌至个位数
韩国柴油车在注册比例上曾一度超越汽油车,但在脱碳趋势和环保车型的崛起下,今年柴油车注册比例预计会首次跌破10%。 据Carisyou数据研究所6日发表的统计结果,包括乘用车和商用车在内,今年1至11月韩国市场共注册柴油车13.203万辆,与去年同期的28.8834万辆相比锐减54.3%,在整体注册车辆中仅占比8.8%。今年还剩一个月的时间,但柴油车注册量大幅下滑的趋势已经难以逆转,全年注册比例跌破10%几乎已成定局。 由此可见,柴油车自普及以来注册比例即将首次跌至个位数,即每10名购车人士中不到1人选择柴油车。这一趋势不仅出现在乘用车市场,柴油车占据主导地位的商用车市场也开始逐渐转向其他燃料车型。 从燃料类型来看,今年1至11月汽油车以71.9664万辆的注册量稳居第一,混合动力汽车(35.2307万辆)和液化石油气(LPG)车(14.8556万辆)分列第二和第三,电动汽车以13.9067万辆超过柴油车位列第四,柴油车退至第五。这一排名预计截至年底不会改变,而去年同期柴油车还排名第三,仅次于汽油车和混合动力汽车。 柴油车在2010年代凭借高效能和高扭矩风靡一时,但随着脱碳进程加速、排放法规日益严格、环保车型迅速普及,柴油车销量逐年下滑。2016年柴油车注册量高达87.3万辆,占比47.9%,此后连续7年下降,2023年仅30.9万辆,占比17.6%。 柴油车注册量锐减的主要原因在于商用车市场的柴油车需求减少。今年起,《大气环境改善特别法》禁止1吨柴油卡车的注册,幼儿园校车和快递车辆也不再允许使用柴油车。这一政策导致柴油车累计注册量较去年同期减少一半。此外,商用车需求从柴油车转向LPG车型的趋势也是原因之一。现代和起亚去年底相继停产1吨柴油卡车Porter 2和Bongo 3车型,全面转向LPG版本。 汽车行业相关人士表示,柴油车的淘汰进程正在加速,随着环保法规进一步收紧,柴油车的生产规模不断缩减,消费者也对柴油车日益感到不便。未来柴油车的减少速度可能更加迅猛。 【图片来源 GettyImagesBank】
2024-12-06 23:12:52 -
紧急戒严波及关键产业 韩国经济深陷内忧外患
据产业界5日消息,韩国国内产业正在面临内外双重压力。美国特朗普新政府政策变数与中国廉价商品冲击导致国际市场不确定性增加,韩国国内则因总统尹锡悦发布紧急戒严令又遭国会解除后引发的政治不安,加上劳工无期限罢工的叠加效应,整个经济环境乌云密布。 本月3日晚至4日凌晨,韩国总统尹锡悦突发紧急戒严令,随后由国会解除,引发政局紧张。三星、SK、LG等主要企业迅速召开紧急会议,针对潜在经济风险制定应对方案,重点分析金融市场波动、海外交易对策以及可能对集团运营产生的影响。 4日凌晨,戒严风波导致美元兑韩元汇率一度飙升至2009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最高水平,盘中跳涨超过40韩元,最高达到1446.5韩元。与此同时,纽约证券市场的韩国企业股价普遍下跌,韩国股市也遭受重创。KOSPI指数收跌1.44%,报2460点;KOSDAQ指数则下挫1.98%,报677点。 半导体、钢铁、造船等关键产业尚在正常运行,但业界担心,政治局势持续不稳可能对国际投资信心造成进一步打击,同时拖延国会审批企业亟需的支持政策。国际评级机构穆迪也警告称,如果政治冲突长期化,韩国主权信用评级也会受到负面影响。 与此同时,全国民主劳动组合总联盟(简称劳总)宣布,因不满尹锡悦发布的戒严令而进入无期限总罢工。本次罢工涉及汽车、航空、钢铁、化工和造船等关键行业,企业生产中断风险显著增加。劳总表示,罢工计划持续至尹锡悦政府下台,并开展包括废除戒严、追究尹锡悦内乱罪、推进社会改革和实现国民主权为目标的全国行动。韩国贸易协会联盟同样呼吁尹锡悦总统下台。 对于完成工资谈判的企业来说,罢工无疑是意料之外的冲击。汽车行业相关人士表示,现代汽车、起亚等整车制造企业今年刚刚结束工资谈判,现在本应全力加快生产进度,却不得不应对戒严风波带来的罢工潜在风险。 综合来看,当前局势不仅对企业运营产生直接影响,更进一步加剧市场对韩国经济的担忧。如何在内外压力中寻求平衡点,成为各大企业目前的首要关键课题。 【图片来源 现代汽车集团】
2024-12-05 20:26:25 -
比亚迪韩国首展即将亮相 电动车Atto 3定档明年1月
比亚迪公司近日宣布,将于明年1月15日正式向韩国市场推出其小型SUV车型“Atto 3”,在起亚EV3和现代Casper Electric主导的韩国电动车市场中发起挑战。 据汽车行业人士透露,Atto 3原计划于今年内上市,但因近期电动车火灾事件影响,上市时间被推迟至明年1月。另一位行业知情人士表示,Atto 3的价格将在3500万至4000万韩元之间(约合人民币18.1万元至20.68万元),目前具体售价尚未敲定。比亚迪韩国分公司则回应称:“我们正在综合评估各项因素,具体方案尚未最终确定。” 比亚迪布局韩国市场,首家展厅将设立于首尔江西区登村洞,运营由中国知名豪华汽车经销商和谐汽车集团负责。据比亚迪亚太地区汽车销售事业部总经理刘学亮介绍,比亚迪已与韩国6家经销商达成合作,并计划从首款车型Atto 3上市开始,每年为韩国市场推出新车型。 出口主力Atto 3承载比亚迪海外扩张重任。2022年,该车型在中国以外市场销量突破10万辆,占比亚迪全年海外总销量的41%。此次选择Atto 3作为进军韩国的首款车型,显然是基于韩国市场对小型电动车的强劲需求。数据显示,今年8月至10月,起亚EV3以8636辆的销量位列韩国电动车市场首位,现代Casper Electric则以5078辆排名第二。这两款小型SUV的销量均超过了现代艾尼氪 5(IONIQ 5)(3408辆)和特斯拉Model Y(2959辆)。 Atto 3在尺寸上优于韩国市场主流小型SUV,车身长4455mm、宽1875mm、高1615mm,比起亚EV3、现代Casper Electric和Kona Electric更大,甚至超过了销量领先的起亚赛图斯(Seltos)。此外,Atto 3搭载了比亚迪刀片电池(LFP),欧洲WLTP标准下的续航里程为420公里,目前正在韩国进行续航认证,预计实际续航里程在300公里后半段。 价格和补贴政策成为Atto 3的主要挑战。由于搭载LFP电池,该车型难以满足韩国对电池能量密度的高补贴标准。在韩国,电池能量密度达到500Wh以上且售价低于5500万韩元的电动车才能获得100%补贴(最高650万韩元)。 然而,补贴金额会因车辆的性能表现而有所差异。比亚迪使用的LFP电池大多能量密度不足400Wh,因此很难获得全额补贴。以特斯拉Model Y为例,其搭载的中国LFP电池使得今年韩国补贴金额从514万韩元大幅削减至195万韩元。目前,起亚EV3在补贴后售价降至3000万韩元中段,在庆尚南道居昌县等补贴力度较大的地区,价格甚至可降至2000万韩元中段。而现代Casper Electric在享受补贴后,售价则降至2000万韩元初段。 专家指出,如果Atto 3售价定位在3000万韩元中段,恐难赢得韩国消费者的青睐,价格需下调至2000万韩元以下才能具备竞争力。 比亚迪小型SUV车型“Atto 3” 【图片来源 比亚迪官网】
2024-12-03 22:51:51 -
中韩(盐城)产业园经贸合作交流会成功举办
【图片提供 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 黄海之滨的盐城,是中国江苏与韩国合作最密切、韩资企业最集聚的城市。11月29日上午,中韩(盐城)产业园经贸合作交流会在盐城举办,国内外300余名嘉宾齐聚中韩(盐城)产业园。本次交流会以“携手共奋进、新质向未来”为主题,聚焦开放合作和新质生产力发展,吸引了众多世界500强、行业20强企业客商参加,期间成功签约一批汽车、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链上下游项目。 “近年来,中韩两国在经济、文化、旅游等方面交流愈发频繁。在两国合作交流中,中韩(盐城)产业园被赞为模范典型。”韩国驻上海总领事金英俊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盐城不断完善优良的经济贸易投资环境,促使两国更多企业达成工商合作。去年,韩国与盐城间的贸易额上扬31.8%。韩国与盐城间的客运及货运航班,以及盐城与釜山、仁川、平泽港之间的航线均已恢复运营。 据介绍,中韩(盐城)产业园是国家层面推动中韩合作的创新举措,是长三角地区唯一的对韩合作国家级载体平台。作为产业园产城融合核心区的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先后落户起亚、SK、摩比斯等韩资企业近400家,建成中日韩(江苏)产业合作示范区、中国(江苏)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发展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等一批国家级、省级产业载体。 【图片提供 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 韩国SK on株式会社社长李锡熙说,“SK on 在盐城投资打造的动力电池生产基地不仅是目前我们在全球布局中规模最大的单一工厂,还包含最先进的电池制造及智能工厂技术。”他表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SK on为在中国市场确保竞争力,将继续深化与盐城的合作。 近年来,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还重点发展汽车、晶硅光伏、动力电池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快建设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化产业体系,主导产业链实现了链式集群发展、体量连续三年超千亿,正在打造全球最大的“新能源光谷”、中国东部沿海“现代汽车城”和全国知名的“锂电池之都”。 据介绍,江苏是中国对韩贸易第一大省、韩国在华投资第一大省。2023年,江苏对韩国进出口721.4亿美元,占全省总额的近10%,占中韩贸易总额的近四分之一。今年1—10月,双方进出口贸易额增长11.8%,江苏新增韩资企业168家。 【图片提供 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
2024-11-30 08:20:41 -
现代起亚发布可穿戴机器人 助力减轻工人作业负担
28日,现代汽车和起亚正式发布了工业用可穿戴机器人“X-ble Shoulder”。这是两家公司在旗下可穿戴机器人品牌“X-ble”推出的第二款产品,也是首款实现商业化销售的机型。此前推出的“X-ble MEX”尚未进入市场。 “X-ble Shoulder”旨在减轻高强度作业对工人的负担,有效预防肌肉骨骼疾病。现代汽车和起亚计划率先在自有生产工厂中应用这款设备,并逐步拓展至建筑、造船、航空等多个行业。此外,两家公司还将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例如利用动作传感器对肌肉和关节负荷进行量化分析。 “X-ble Shoulder”专为长时间抬臂作业设计,是一款可辅助肩膀、手肘及上臂肌肉力量的可穿戴机器人。其独特之处在于无需电动马达即可运行,而是通过拉伸弹簧释放的弹性能量驱动曲轴,将其转化为旋转力来辅助上臂肌肉动作。 测试表明,这款机器人可有效将肩关节负担减少60%,同时降低前侧三角肌活性达30%。产品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与耐磨材质,硬度较传统铝材提升3.3倍,重量减轻40%,整机重量仅为1.9公斤。 机器人提供“基本型”和“可调型”两种型号。基本型适用于多变姿势的工作环境,提供最大2.9kgf的辅助力;而可调型则专为重复性姿势作业设计,最大辅助力可达3.7kgf。此外,背心式设计使得机器人主体和穿戴部分易于拆卸,便于清洁和适应多种工作环境。 现代汽车和起亚机器人实验室业务负责人金英训(音)表示,美国和欧洲对工人保护十分重视,因此计划自2026年起重点拓展这些市场。他强调,虽然难以准确估算定价,但这款产品的性价比将优于市面上的竞争产品。 此外,现代汽车和起亚还透露,正在研发其他可穿戴机器人设备,包括用于辅助腰部的“X-ble Waist”和用于步行康复的“X-ble MEX”。 现代汽车和起亚机器人实验室常务玄东镇(音)在发布会上介绍“X-ble Shoulder”。【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1-28 23:48:26
-
比亚迪"驶入"韩国倒计时 首发车型定为Atto 3
全球最大电动汽车制造商比亚迪将于本月16日在韩国举行盛大的品牌发布仪式,正式宣告进军韩国市场。记者日前从业界获悉,比亚迪Atto 3(中国命名为元PLUS)成为首款在韩上市的车型,环境部国立环境科学院最早或于13日授予Atto 3尾气排放及噪音认证。 根据韩国《大气环境保护法》规定,尾气排放及噪音认证是对电动汽车单次充电后续航里程进行测试的过程。Atto 3通过环境部的认证,意味着完成在韩国上市电动汽车的所有认证流程。认证流程快于其他正在接受测试的Seal(海豹)、Dolphin(海豚)、Sealion 07(海狮07)等比亚迪其他车型,最先“驶入”韩国市场。 Atto 3将在完成产业部的环保汽车申报、韩国环境公团的普及评估(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后正式上市。通常不超过一个月,因此Atto 3的最快有望于下月与韩国消费者见面。 比亚迪Atto 3定位紧凑型SUV,搭载高功率、低能耗的八合一电动力总成,按照欧盟标准(WLTP)单次充电续航里程为420公里。但在韩国被认证的续航里程为330公里。 Atto 3的韩国售价可能在35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7万元)左右。但由于Atto 3搭载回收率较低的磷酸铁锂(LFP)电池,根据环境部的电动汽车购买补贴规定,预计补贴额度将低于韩国本土车辆。此前环境部曾表示,将根据续航里程及性能进一步扩大补贴支付差距。 乌山大学电动汽车专业教授文学勋(音)称,比亚迪主要瞄准的是进口车市场,占韩国整体汽车市场的15%-20%,最终竞争对手剑指特斯拉而非现代起亚,价格将是决定销量的关键因素。 比亚迪海狮07日前亮相日本东京车展。【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1-12 23:13:19 -
韩车企业去年出口创9年新高 今年或因多重因素迎来下降拐点
据韩国汽车产业协会(KAMA)9日消息,去年,现代汽车、起亚、通用汽车韩国公司、KG Mobility(KGM)、雷诺韩国和塔塔大宇等6家国内整车企业共出口278.2639万辆整车,创下自2015年(297.4114万辆)以来的9年新高。然而,今年由于多重不确定性,预计汽车出口将出现下滑趋势。 虽然去年出口总量创纪录,但同比增幅仅为0.6%,远低于2024年20.3%的增长率。KAMA指出,北美市场需求回暖,加之SUV和混合动力车的持续热销,成为支撑出口的主要动力。然而,北美以外地区出口表现不佳,加之电动车需求放缓,导致整体增长趋缓。 分企业来看,现代汽车去年出口117.2633万辆,同比增长1.9%;起亚出口100.5182万辆,同比下降4.0%;通用汽车韩国公司出口47.3165万辆,增长9.8%;KG Mobility增长18.5%,出口6.2318万辆;雷诺韩国则下滑18.4%,出口6.7123万辆。 KAMA预计,今年国内整车企业出口量或降至270万辆,同比减少3.1%。新冠疫情后连续4年的高速增长带来的基数效应,使进一步增长难度加大。同时,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国际贸易环境恶化,以及特朗普政府可能重启普遍关税的政策提议,都为出口前景增添了不确定性。 此外,全球电动车市场的需求停滞也令前景堪忧。现代汽车和起亚位于美国佐治亚州的在美首座电动汽车专用工厂——现代汽车集团Metaplant America(HMGMA)已投入运营,新能源车型的本地生产将直接减少相关车型的出口量。 KAMA方面表示:“今年汽车出口增长将受到多重因素制约,包括韩美贸易环境的恶化、中国在全球市场扩张带来的竞争加剧,以及企业海外生产布局对出口的替代效应。行业需重点关注市场变化,优化全球化战略。” 现代汽车蔚山工厂出口装船码头旁的露天堆货场,车辆正在等待装船。【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1-10 19:12:11 -
出口基地战略见效 起亚在华业务正常化
随着紧凑型电动运动型多用途汽车(SUV)EV5等车型的上市,起亚瞄准扩大出口目标,去年在华销量较2023年大增49%。同时,汽车行业也期待起亚能进一步加速中国业务的正常化,推动业绩的持续改善。 据起亚中国合资法人悦达起亚9日消息,包括出口在内,2024年起亚在华销量达到24.8259万辆,较2023年增加49.2%。这是自2020年以来,起亚在中国市场年度销量首次突破20万辆。悦达起亚方面表示,去年公司的销售增长率在合资品牌中位居榜首。 自2024年下半年起,起亚在华月度销量稳步维持在2万辆以上。在2024年6月创下2.0655万辆的销量纪录后,截至12月连续保持每月超过2万辆。其中,去年12月销量达到2.4058万辆,同比增长28.1%。 分析认为,起亚在中国市场持续推出新款车型,是销量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起亚继去年在华全球首发紧凑型电动SUV EV5后,又陆续推出紧凑型轿车K3特别版、小型SUV Sonet和中型轿车2025款K5等车型。多样化新车型成功拓宽中国消费者的选择范围,收获积极的市场反应。此外,起亚去年11月在中国市场还推出2025款EV5及高性能版本EV5 GT,进一步丰富EV5系列车型。 起亚的出口战略也是销量提升的重要因素之一。为实现中国业务正常化,起亚自去年起加速推进出口扩张。悦达起亚表示,自2018年底启动出口业务以来,累计出口数量已超过36.4万辆,出口范围覆盖澳大利亚、新西兰、巴西、新加坡、沙特阿拉伯等全球76个国家。 起亚计划今年进一步增加自华出口,把目标出口国家从76个增加到80个以上,同时实现全年出口达到18万辆的目标。业内人士指出,去年是起亚在华业务的重要转折点,目前已逐步进入正常化阶段。随着去年第三季度成功扭亏为盈,未来起亚在中国市场的利润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 起亚EV5【图片来源 起亚】
2025-01-09 19:26:33 -
现代汽车在美销量再创新高 连续两年稳居前四
起亚EV9 【图片来源 起亚】 一项调查显示,现代汽车集团于去年在美国市场创下历史销量新高,稳固了其行业领先地位。紧随通用汽车、丰田与福特之后,现代汽车集团连续两年荣膺美国市场销量前四。 现代汽车集团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去年全年,现代汽车(包括捷尼赛思)和起亚汽车在美国市场共售出170.8293万辆汽车,同比(165.2821万辆)增加3.4%,在美销量首次突破170万辆大关。具体来看,现代汽车和起亚汽车在美国市场的销量分别达91.1805万辆和79.6488万辆,分别增长4.8%和1.8%。现代汽车旗下高端汽车品牌捷尼赛思销量达7.5003万辆,同比增加8.4%。现代汽车和起亚汽车得益于休闲车(RV)和新能源汽车的卓越销售表现,推动整体业绩增长。 现代汽车运动型多功能车(SUV)帕里斯帝和电动汽车艾尼氪5销量均创新高,分别售出11.055万辆(23%↑)和4.44万辆(31%↑)。同时,起亚亦有6款车型刷新了年度销量新高。起亚EV9销量达2.2017万辆,增加1869%;起亚狮跑销量达16.1917万辆,增加15%;起亚嘉华销量为4.9726万辆,增加14%;K3、K4销量为13.9778万辆(13%),EV6销量为2.1715万辆(6%)等,均创新高。现代汽车“前三”车型分别是途胜(20.6126万辆)、伊兰特(13.6698万辆)、胜达(11.9010万辆)。起亚依次是狮跑、K3、K4、起亚特柳赖德(Telluride)。 现代汽车集团去年在美市场的汽车销量继2023年之后第二次位居第四位。主要整车企业公开的去年年销量来看,通用汽车以268.9346万辆稳居首位,丰田以233.2623万辆紧随其后,福特以206.5161万辆销量位居第三。继现代汽车集团之后,本田(142.3857万辆)和三菱(103.3851万辆)分别位居第五和第六位。 现代汽车集团相关人士表示:“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及通胀削减法案(IRA)持续加强的背景下,凭借RV与新能源汽车的出色表现,成功在美国市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2025-01-06 22:32:29 -
起亚中国法人扭亏为盈 在华业务实现正常化
起亚中国法人近来成功实现盈利转型,结束自2017年以来的亏损局面,进入业务正常化阶段,开始正式实现盈利。去年底在中国全球首发的紧凑型运动型多用途汽车(SUV)EV5等持续不断的新车发布和扩大出口战略正在取得成效。 据汽车行业12日消息,起亚中国法人今年第三季度销售额和净利润分别为3.2375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64.37亿元)和44亿韩元,销售额较第二季度的2.0182万亿韩元激增60.4%,同期从172亿韩元净亏损转为44亿韩元净利润,成功实现扭亏为盈。起亚中国法人打破自2017年以来持续的亏损局面,具有重要意义,多年来未能摆脱低迷的在华业务开始逐渐恢复正常。 实际上,起亚中国法人在华销量(包括出口在内)今年以来一直保持在每月2万辆。今年6月销量达到2.0655万辆,自今年第一个月销量超过2万辆后,截至11月销量一直保持在2万辆以上。 起亚中国法人11月在华销量达到2.431万辆,较去年11月增加33.4%。今年1至11月在华累计销量累计22.4201万辆,较去年同期增加51.9%,起亚中国法人自2020年后时隔四年销量重返20万辆。 分析认为,起亚成功实现在华业务正常化的背景是不断推出新车和扩大出口的战略效果。起亚去年年底在中国市场推出EV5,今年又分别推出紧凑型轿车K3和中型轿车K5的新款车型。起亚在中国市场持续推出新车,助推销量持续增加。EV5今年1至10月在华累计销量为9837辆,以11月底为准的销量有望突破1万辆。 此外,起亚的扩大出口战略也是在华业务正常化的主要原因之一。作为在华业务正常化战略的一部分,起亚正在努力扩大出口。通过增加中国生产工厂的出口量,提高工厂利用率。中国工厂生产的车辆出口至澳大利亚、新西兰、巴西、智利、马来西亚、新加坡、沙特阿拉伯等全球76个国家。 业内相关人士表示,起亚成功实现在华业务正常化,正式开始实现盈利,未来起亚计划继续扩大中国地区销量,预计利润规模也会进一步增加。 起亚紧凑型运动型多用途汽车(SUV)EV5【图片来源 起亚】
2024-12-12 20:08:10 -
柴油车加速退出历史舞台 韩国注册比例首次跌至个位数
韩国柴油车在注册比例上曾一度超越汽油车,但在脱碳趋势和环保车型的崛起下,今年柴油车注册比例预计会首次跌破10%。 据Carisyou数据研究所6日发表的统计结果,包括乘用车和商用车在内,今年1至11月韩国市场共注册柴油车13.203万辆,与去年同期的28.8834万辆相比锐减54.3%,在整体注册车辆中仅占比8.8%。今年还剩一个月的时间,但柴油车注册量大幅下滑的趋势已经难以逆转,全年注册比例跌破10%几乎已成定局。 由此可见,柴油车自普及以来注册比例即将首次跌至个位数,即每10名购车人士中不到1人选择柴油车。这一趋势不仅出现在乘用车市场,柴油车占据主导地位的商用车市场也开始逐渐转向其他燃料车型。 从燃料类型来看,今年1至11月汽油车以71.9664万辆的注册量稳居第一,混合动力汽车(35.2307万辆)和液化石油气(LPG)车(14.8556万辆)分列第二和第三,电动汽车以13.9067万辆超过柴油车位列第四,柴油车退至第五。这一排名预计截至年底不会改变,而去年同期柴油车还排名第三,仅次于汽油车和混合动力汽车。 柴油车在2010年代凭借高效能和高扭矩风靡一时,但随着脱碳进程加速、排放法规日益严格、环保车型迅速普及,柴油车销量逐年下滑。2016年柴油车注册量高达87.3万辆,占比47.9%,此后连续7年下降,2023年仅30.9万辆,占比17.6%。 柴油车注册量锐减的主要原因在于商用车市场的柴油车需求减少。今年起,《大气环境改善特别法》禁止1吨柴油卡车的注册,幼儿园校车和快递车辆也不再允许使用柴油车。这一政策导致柴油车累计注册量较去年同期减少一半。此外,商用车需求从柴油车转向LPG车型的趋势也是原因之一。现代和起亚去年底相继停产1吨柴油卡车Porter 2和Bongo 3车型,全面转向LPG版本。 汽车行业相关人士表示,柴油车的淘汰进程正在加速,随着环保法规进一步收紧,柴油车的生产规模不断缩减,消费者也对柴油车日益感到不便。未来柴油车的减少速度可能更加迅猛。 【图片来源 GettyImagesBank】
2024-12-06 23:12:52 -
紧急戒严波及关键产业 韩国经济深陷内忧外患
据产业界5日消息,韩国国内产业正在面临内外双重压力。美国特朗普新政府政策变数与中国廉价商品冲击导致国际市场不确定性增加,韩国国内则因总统尹锡悦发布紧急戒严令又遭国会解除后引发的政治不安,加上劳工无期限罢工的叠加效应,整个经济环境乌云密布。 本月3日晚至4日凌晨,韩国总统尹锡悦突发紧急戒严令,随后由国会解除,引发政局紧张。三星、SK、LG等主要企业迅速召开紧急会议,针对潜在经济风险制定应对方案,重点分析金融市场波动、海外交易对策以及可能对集团运营产生的影响。 4日凌晨,戒严风波导致美元兑韩元汇率一度飙升至2009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最高水平,盘中跳涨超过40韩元,最高达到1446.5韩元。与此同时,纽约证券市场的韩国企业股价普遍下跌,韩国股市也遭受重创。KOSPI指数收跌1.44%,报2460点;KOSDAQ指数则下挫1.98%,报677点。 半导体、钢铁、造船等关键产业尚在正常运行,但业界担心,政治局势持续不稳可能对国际投资信心造成进一步打击,同时拖延国会审批企业亟需的支持政策。国际评级机构穆迪也警告称,如果政治冲突长期化,韩国主权信用评级也会受到负面影响。 与此同时,全国民主劳动组合总联盟(简称劳总)宣布,因不满尹锡悦发布的戒严令而进入无期限总罢工。本次罢工涉及汽车、航空、钢铁、化工和造船等关键行业,企业生产中断风险显著增加。劳总表示,罢工计划持续至尹锡悦政府下台,并开展包括废除戒严、追究尹锡悦内乱罪、推进社会改革和实现国民主权为目标的全国行动。韩国贸易协会联盟同样呼吁尹锡悦总统下台。 对于完成工资谈判的企业来说,罢工无疑是意料之外的冲击。汽车行业相关人士表示,现代汽车、起亚等整车制造企业今年刚刚结束工资谈判,现在本应全力加快生产进度,却不得不应对戒严风波带来的罢工潜在风险。 综合来看,当前局势不仅对企业运营产生直接影响,更进一步加剧市场对韩国经济的担忧。如何在内外压力中寻求平衡点,成为各大企业目前的首要关键课题。 【图片来源 现代汽车集团】
2024-12-05 20:26:25 -
比亚迪韩国首展即将亮相 电动车Atto 3定档明年1月
比亚迪公司近日宣布,将于明年1月15日正式向韩国市场推出其小型SUV车型“Atto 3”,在起亚EV3和现代Casper Electric主导的韩国电动车市场中发起挑战。 据汽车行业人士透露,Atto 3原计划于今年内上市,但因近期电动车火灾事件影响,上市时间被推迟至明年1月。另一位行业知情人士表示,Atto 3的价格将在3500万至4000万韩元之间(约合人民币18.1万元至20.68万元),目前具体售价尚未敲定。比亚迪韩国分公司则回应称:“我们正在综合评估各项因素,具体方案尚未最终确定。” 比亚迪布局韩国市场,首家展厅将设立于首尔江西区登村洞,运营由中国知名豪华汽车经销商和谐汽车集团负责。据比亚迪亚太地区汽车销售事业部总经理刘学亮介绍,比亚迪已与韩国6家经销商达成合作,并计划从首款车型Atto 3上市开始,每年为韩国市场推出新车型。 出口主力Atto 3承载比亚迪海外扩张重任。2022年,该车型在中国以外市场销量突破10万辆,占比亚迪全年海外总销量的41%。此次选择Atto 3作为进军韩国的首款车型,显然是基于韩国市场对小型电动车的强劲需求。数据显示,今年8月至10月,起亚EV3以8636辆的销量位列韩国电动车市场首位,现代Casper Electric则以5078辆排名第二。这两款小型SUV的销量均超过了现代艾尼氪 5(IONIQ 5)(3408辆)和特斯拉Model Y(2959辆)。 Atto 3在尺寸上优于韩国市场主流小型SUV,车身长4455mm、宽1875mm、高1615mm,比起亚EV3、现代Casper Electric和Kona Electric更大,甚至超过了销量领先的起亚赛图斯(Seltos)。此外,Atto 3搭载了比亚迪刀片电池(LFP),欧洲WLTP标准下的续航里程为420公里,目前正在韩国进行续航认证,预计实际续航里程在300公里后半段。 价格和补贴政策成为Atto 3的主要挑战。由于搭载LFP电池,该车型难以满足韩国对电池能量密度的高补贴标准。在韩国,电池能量密度达到500Wh以上且售价低于5500万韩元的电动车才能获得100%补贴(最高650万韩元)。 然而,补贴金额会因车辆的性能表现而有所差异。比亚迪使用的LFP电池大多能量密度不足400Wh,因此很难获得全额补贴。以特斯拉Model Y为例,其搭载的中国LFP电池使得今年韩国补贴金额从514万韩元大幅削减至195万韩元。目前,起亚EV3在补贴后售价降至3000万韩元中段,在庆尚南道居昌县等补贴力度较大的地区,价格甚至可降至2000万韩元中段。而现代Casper Electric在享受补贴后,售价则降至2000万韩元初段。 专家指出,如果Atto 3售价定位在3000万韩元中段,恐难赢得韩国消费者的青睐,价格需下调至2000万韩元以下才能具备竞争力。 比亚迪小型SUV车型“Atto 3” 【图片来源 比亚迪官网】
2024-12-03 22:51:51 -
中韩(盐城)产业园经贸合作交流会成功举办
【图片提供 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 黄海之滨的盐城,是中国江苏与韩国合作最密切、韩资企业最集聚的城市。11月29日上午,中韩(盐城)产业园经贸合作交流会在盐城举办,国内外300余名嘉宾齐聚中韩(盐城)产业园。本次交流会以“携手共奋进、新质向未来”为主题,聚焦开放合作和新质生产力发展,吸引了众多世界500强、行业20强企业客商参加,期间成功签约一批汽车、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链上下游项目。 “近年来,中韩两国在经济、文化、旅游等方面交流愈发频繁。在两国合作交流中,中韩(盐城)产业园被赞为模范典型。”韩国驻上海总领事金英俊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盐城不断完善优良的经济贸易投资环境,促使两国更多企业达成工商合作。去年,韩国与盐城间的贸易额上扬31.8%。韩国与盐城间的客运及货运航班,以及盐城与釜山、仁川、平泽港之间的航线均已恢复运营。 据介绍,中韩(盐城)产业园是国家层面推动中韩合作的创新举措,是长三角地区唯一的对韩合作国家级载体平台。作为产业园产城融合核心区的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先后落户起亚、SK、摩比斯等韩资企业近400家,建成中日韩(江苏)产业合作示范区、中国(江苏)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发展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等一批国家级、省级产业载体。 【图片提供 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 韩国SK on株式会社社长李锡熙说,“SK on 在盐城投资打造的动力电池生产基地不仅是目前我们在全球布局中规模最大的单一工厂,还包含最先进的电池制造及智能工厂技术。”他表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SK on为在中国市场确保竞争力,将继续深化与盐城的合作。 近年来,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还重点发展汽车、晶硅光伏、动力电池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快建设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化产业体系,主导产业链实现了链式集群发展、体量连续三年超千亿,正在打造全球最大的“新能源光谷”、中国东部沿海“现代汽车城”和全国知名的“锂电池之都”。 据介绍,江苏是中国对韩贸易第一大省、韩国在华投资第一大省。2023年,江苏对韩国进出口721.4亿美元,占全省总额的近10%,占中韩贸易总额的近四分之一。今年1—10月,双方进出口贸易额增长11.8%,江苏新增韩资企业168家。 【图片提供 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
2024-11-30 08:20:41 -
现代起亚发布可穿戴机器人 助力减轻工人作业负担
28日,现代汽车和起亚正式发布了工业用可穿戴机器人“X-ble Shoulder”。这是两家公司在旗下可穿戴机器人品牌“X-ble”推出的第二款产品,也是首款实现商业化销售的机型。此前推出的“X-ble MEX”尚未进入市场。 “X-ble Shoulder”旨在减轻高强度作业对工人的负担,有效预防肌肉骨骼疾病。现代汽车和起亚计划率先在自有生产工厂中应用这款设备,并逐步拓展至建筑、造船、航空等多个行业。此外,两家公司还将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例如利用动作传感器对肌肉和关节负荷进行量化分析。 “X-ble Shoulder”专为长时间抬臂作业设计,是一款可辅助肩膀、手肘及上臂肌肉力量的可穿戴机器人。其独特之处在于无需电动马达即可运行,而是通过拉伸弹簧释放的弹性能量驱动曲轴,将其转化为旋转力来辅助上臂肌肉动作。 测试表明,这款机器人可有效将肩关节负担减少60%,同时降低前侧三角肌活性达30%。产品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与耐磨材质,硬度较传统铝材提升3.3倍,重量减轻40%,整机重量仅为1.9公斤。 机器人提供“基本型”和“可调型”两种型号。基本型适用于多变姿势的工作环境,提供最大2.9kgf的辅助力;而可调型则专为重复性姿势作业设计,最大辅助力可达3.7kgf。此外,背心式设计使得机器人主体和穿戴部分易于拆卸,便于清洁和适应多种工作环境。 现代汽车和起亚机器人实验室业务负责人金英训(音)表示,美国和欧洲对工人保护十分重视,因此计划自2026年起重点拓展这些市场。他强调,虽然难以准确估算定价,但这款产品的性价比将优于市面上的竞争产品。 此外,现代汽车和起亚还透露,正在研发其他可穿戴机器人设备,包括用于辅助腰部的“X-ble Waist”和用于步行康复的“X-ble MEX”。 现代汽车和起亚机器人实验室常务玄东镇(音)在发布会上介绍“X-ble Shoulder”。【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1-28 23:4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