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健康’新闻 112个
-
韩国学生自残现象加剧 危机管理会议频繁召开
近日,韩国国会教育委员会成员姜京淑与教师团体“好教师运动”联合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韩国学生自残问题呈现严重上升趋势。数据显示,过去三年内,全国16个市道教育厅(不包括首尔)因学生自残问题召开危机管理委员会的次数逐年增加。 去年,该委员会共召开了4762次,比前年增加29%。截至今年8月底,已召开了3442次会议,达到了去年的72%。按地区来看,京畿道的危机管理委员会召开次数最多,达到3645次,其次是全北(1188次)、全南(1171次)和釜山(1068次)。 危机管理委员会在学生遇到自残、虐待、校园暴力等危机情况时成立,由班主任、咨询教师提议召开,成员包括教师、学校管理者、心理咨询师、家长和外部专家等,共同讨论支持学生的方案。 调查显示,49%的案例被归类为“其他”,难以明确具体原因。在已识别的原因中,“家庭问题”占24%,“同学关系”占21%,“学习压力”占6%。首尔某公立中学的咨询教师表示,自残的原因各异,有些学生是为了引起他人注意,有些则因抑郁而寻求自我存在感。他还提到,完美主义倾向强的学生因无法达到自己的高标准也会出现自残行为。 分析认为,自残行为的增加可能与新冠疫情期间未能及时得到治愈的心理问题有关。首尔地区的一位教育官员指出,自残行为早已有之,但在疫情后情况更为严重。疫情期间,学生的同伴关系受限,心理健康问题加剧,导致自残行为频发。 专家建议,目睹学生或子女自残时,应避免情绪化反应,而是寻求专业帮助。某咨询教师提醒道,如果家长因震惊而过度责骂,只会加重孩子的自残行为。建议家长与孩子一起探讨心理问题,或寻求专业心理咨询服务。姜京淑强调:“迫切需要构建一个能够早期发现和诊断学生情绪危机的综合系统,并为其提供系统性支持。教育部门需制定具体对策以应对这一紧迫问题。” 大邱寿城区某女子高中三年级教室的学生【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0-20 23:40:03 -
三星电子荣登2024年全球未来企业价值品牌榜首
英国全球品牌咨询公司FutureBrand近日发布“2024年未来品牌指数”显示,三星电子荣登最具未来企业价值品牌榜首。三星电子在2014年首次排名中位列第5位,随后在2016年和2020年升至第3位,但在2021年跌至第13位,2022年排名第11位,2023年反弹至第5位,今年则为首次夺冠。 此次调查以品牌认知度为基础,选取普华永道(PwC)市值前100名企业,采访超过3000名专家,针对创新、真实、灵感、健康、品质等18个要素进行评估。FutureBrand把三星电子定义为“感性与智慧的创新企业”,高度评价三星电子为消费者提供流畅体验与愉悦感受,以及建立情感联系的能力。 FutureBrand强调,三星在真实、思想领导和健康领域获得高分,品牌符合现代价值观,是值得信赖的行业领导者。三星通过保持一贯性的持续创新,成功构建忠实的客户基础和良好的品牌形象。FutureBrand补充称:“三星在可持续性、资源管理和高端品质方面的努力进一步巩固品牌地位,因此得以持续成功。” 去年排名第一的苹果此次下滑两位至第3位。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光刻设备公司荷兰ASML从去年的第9位升至第5位,而全球晶圆代工龙头企业中国台湾台积电(TSMC)则从去年的第4位降至第9位。美国半导体设备公司应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新晋入榜,排名第13位。微软和英特尔紧随其后,分别排名第14和第17位。 此外,三星电子在全球品牌咨询公司Interbrand本月10日发布的“全球百大品牌”榜单中,品牌价值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并连续五年位居全球第5位。前日,由日本《日经新闻》集团旗下综合调查机构日经研究发布的“2024年全球品牌调查”中,三星电子也位居百大品牌榜首。 【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0-18 18:56:53 -
Galaxy Ring触发智能戒指市场争夺战 中国企业领衔参战
中国企业正在大举进军智能戒指市场,售价仅100元的超低价产品不仅具备血氧检测、睡眠分析等健康管理功能,还支持设备控制,超高性价比吸引业界广泛关注。自三星电子今年7月推出Galaxy Ring以来,中国、印度、芬兰等海外企业也纷纷发布新品,市场竞争愈发激烈。 据IT行业近日消息,中国智能戒指品牌Colmi Tech上月推出新品R06,定价299元,但本月已降价至100元,相当于Galaxy Ring价格的26分之1。R06具备心率、血氧、运动测量和睡眠分析功能,还支持与其他平台共享健康数据。Colmi Tech是一家可穿戴设备代工(OEM)企业,生产并销售智能戒指和智能手表。小米旗下黑鲨智能戒指售价也相对较低,约为599元。 在中国电商平台淘宝和京东上搜索“智能戒指”,就可以轻松找到价格不到300元的产品。位于广东省东莞市的某制造工厂业内人士透露,自去年下半年传出三星即将推出Galaxy Ring的消息后,订单开始陆续增加,多数订单是仅搭载少数几项核心功能的低价产品。 不仅是中国企业,芬兰和印度企业也开始积极抢占智能戒指市场。近日,芬兰公司Oura发布新品Oura 4,支持提供心血管年龄和压力恢复力等长期健康指标。印度公司UltraHuman今年7月推出可以检测心房颤动功能的Ring Air,并且能够追踪维生素D和咖啡因摄入量,提醒用户适量摄入。 智能戒指市场目前前景向好。市场调研机构Data Horizon Research的数据显示,全球智能戒指市场规模预计从2022年的1.471亿美元以年均25.4%的速度增长,在2032年达到14.51亿美元。部分分析认为,智能戒指的体积和电池容量有限,功能也随之受到局限,因此相比戒指本身,与其他设备的联动服务更加值得关注。 智能戒指功能受限,对智能手机的依赖度较高。这也是三星电子通过把Galaxy Ring与智能手机、智能手表、无线耳机等设备联动,以此提升数字健康业务的原因之一。有分析指出,未来智能戒指可能会作为扩展现实(XR)设备的控制器使用。据悉,苹果公司自2015年起已多次申请智能戒指相关专利,专利范围不仅涵盖健康信息测量功能,还包括移动设备控制功能。 实际上,目前苹果在智能戒指开发方面的进展尚不明朗。近期彭博社报道称,苹果已经放弃智能戒指的开发,原因是可能会对苹果智能手表的成功产生潜在影响。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援引市场调研机构CCS Insight年度预测报告发表不同观点称,苹果可能会在2027年前推出智能戒指。 三星电子在Galaxy Unpacked 2024上公开的Galaxy Ring【图片来源 三星电子】
2024-10-10 23:55:03 -
韩国便利店成美妆新战场 低价策略瞄准年轻消费群
近来,韩国便利店正迅速崛起,成为新的化妆品销售渠道。在希杰(CJ)集团旗下健康美妆集合店欧利芙洋(Olive Young)巩固线下市场领先地位的同时,主打低价化妆品策略的生活用品专卖店大创(Daiso)也成为新兴美妆圣地,加剧了市场竞争。随着性价比策略取得成功,便利店行业也加入竞争,预计将再次大幅改变韩国美妆市场格局。 据业内7日消息,7-Eleven于上月27日在首尔东大门的购物中心dundun开设了专注于时尚美妆的东大门dundun店。该店充分利用外籍游客众多的商圈特点,重点展示便利店非主流品类的时尚和美妆产品。dundun店主打外籍游客在韩国旅游时必买的美妆品牌和产品,提供包括魔女工厂、美迪惠尔、秀肤生等在内的30多种旅行装和基础护肤品。 7-Eleven计划以东大门dundun店为起点,扩大时尚美妆专营店的运营。该公司还将积极利用专营店收集的外籍游客购买数据,提前预测快速变化的外籍游客需求,并将其反映在全球7-Eleven的出口战略中。 此外,CU、GS25和emart24等便利店也纷纷引进1万韩元(约合人民币52.2元)以下的高性价比化妆品,以吸引忠实客户。CU最近与化妆品品牌AngelLooka合作,推出了3000韩元价位的水光面膜、精华液和保湿霜等3种基础护理产品。GS25则与Dewytree、美迪惠尔等护肤品牌合作,开发了注重性价比的小容量化妆品。emart24也与品牌plu合作,推出了精华液、身体磨砂膏和洁面乳等产品。 便利店业界进军美妆市场的原因在于其主要消费群体——Z世代(1995年至2009年出生)和Alpha世代(2010年以后出生)的化妆品购买需求。业界预计,便利店将成为10至20岁年轻人购买化妆品的主要渠道之一。某便利店业界相关人士表示,虽然短期内难以追赶欧利芙洋,但凭借便利店独特的便利性和24小时营业的特点,有望成为10至20岁年轻人购买化妆品的新选择。 7-Eleven东大门dundun店。【图片来源 7-Eleven】
2024-10-07 19:36:36 -
三星电子举办开发者大会 融AI技术入物联网平台
当地时间3日,三星电子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硅谷麦克纳里会议中心举办2024三星开发者大会(SDC)。会上,三星电子宣布把人工智能(AI)技术应用于其物联网(IoT)平台SmartThings,并扩展到其他产品,以增强家庭联动设备的AI功能。 三星开发者大会是三星电子分享其软件、服务和平台愿景与创新的全球活动,今年迎来第十届。三星电子设备体验(DX)部门负责人兼副会长韩宗熙在主题演讲中强调:“过去十年间,正是通过与开发者及合作方的共同努力,三星电子才得以继续创新之旅。” 此次会上,三星电子宣布计划扩展内置SmartThings Hub设备至配备7英寸屏幕的家电设备。通过该项技术,用户无需额外Hub就能连接其他厂商设备。SmartThings是三星的物联网平台,拥有超过3.5亿全球用户和340多家“与SmartThings合作”(WWST)认证的兼容设备厂商,是全球最大的连接平台之一。 此外,三星还计划应用边缘人工智能(Edge AI)技术,通过非云端处理的设备本地数据处理,进一步增强联动产品的AI功能。三星计划把符合产品特性的AI技术应用到移动设备、电视、家电等所有产品中,实现更加个性化的AI体验。例如,设备仅识别家庭成员的声音,防止外人触控,并根据用户的位置调整温度和湿度,以适应日常使用习惯。 三星电子还对AI在电视、冰箱和移动设备中的应用进行介绍,强调通过内置7英寸屏幕、升级后的AI语音助手Bixby和自主研发的Tizen操作系统(OS),提供更加定制化的体验。此外,明年起三星计划把移动设备、电视、家电等主要产品的用户软件体验统一命名为“One UI”,并通过与Google等多家厂商的开放合作,进一步扩展AI体验。 三星电子还在会上展示即将在本月推出的Home Insight服务。在SmartThings的基础上,Home Insight服务通过分析用户的生活模式、设备使用记录以及家中状况,提供实时信息和必要功能。例如,当系统通过联动设备判断家中无人时,会通过SmartThings应用提醒用户关闭不必要的设备电源。该服务会率先在韩国和美国推出,随后逐步推广至其他地区。 活动当天,美国厨卫设备公司科勒(Kohler)首席可持续发展官(CSO)劳拉·科勒(Laura Kohler)也登台介绍与三星电子的合作。用户在未来能够通过SmartThings连接的淋浴设备监控和节约用水。SmartThings未来还支持与三星电子健康平台Samsung Health及各种健康、运动相关设备连接,进一步扩展用户体验。 当地时间3日,在美国圣何塞麦克纳里会议中心举行的2024三星开发者大会(SDC)上,三星电子设备体验(DX)部门负责人兼副会长韩宗熙正在发表主题演讲。【图片来源 三星电子】
2024-10-04 19:17:25 -
韩国剖腹产占比近七成 自然分娩五年间几乎减半
在低出生率趋势持续的背景下,韩国自然分娩急剧减少,三分之二的产妇通过剖腹产分娩。 国会保健福祉委员会国民力量党议员金美爱3日从国民健康保险公团获取的资料显示,2019年至去年的五年间,自然分娩就诊人数从14.5325万人减少到8.1002万人,减幅达44.3%。相比之下,剖腹产就诊人数仅从15.2014万人减少4.3%至14.5519万人。因此,剖腹产在总分娩中所占比例逐渐增加。 2019年剖腹产和自然分娩的就诊人数合计29.7339万人,自然分娩和剖腹产占比分别为49.9%和51.1%,大致各占一半。 此后,选择自然分娩的产妇逐渐减少,自然分娩比例从2019年的49.9%下降到2020年的45.8%,2021年为42.9%,2022年为38.4%,去年进一步降至35.8%。与此同时,剖腹产比例从2019年的51.1%上升到2020年的54.2%,2021年为57.1%,2022年为61.6%,去年增至64.2%,呈现持续上升趋势。 仅从今年上半年来看,自然分娩人数为3.796万人,剖腹产人数为7.7102万人,剖腹产比例已达到67%。 从地区来看,全国17个广域市过去五年内自然分娩人数均出现急剧减少。首尔的自然分娩人数从2019年的2.555万人减少到去年的1.3769万人,几乎减半。釜山同期也从7154人减少近一半至3461人。 金美爱议员指出,关于自然分娩持续大幅减少的原因,需要进行更加精确的实况调查,通过分析多种原因来建立一个更加安全健康的医疗环境体系,以帮助产妇顺利分娩。 【图片来源 GettyImagesBank】
2024-10-03 19:44:59 -
中国经济新政助力韩妆股市回暖
1日,在首尔东大门设计广场“2024首尔美容周”正式开幕,活动现场国内外游客在观看产品。【图片来源 韩联社】 近日,随着中国推出多项重磅经济扶持政策并加大调控力度,韩国股市中的化妆品板块也重新焕发光彩,在华市场表现突出的企业股价增长态势显著。 韩国交易所于1日发布数据显示,自上月24日,中国公布多项经济扶持政策以来,截至30日,科丝美诗(COSMAX)股价大幅上涨18.51%。爱茉莉太平洋(6.26%)、LG生活健康(7.67%)、科玛集团(Kolmar,1.22%)等在华表现亮眼的企业股价也均呈上涨趋势。 曾在中国市场风光无限的韩国化妆品企业,近年来由于中国经济长期放缓,其在华法人积极进行人事调整,旨在提升运营效率。如今,随着中国经济扶持政策的出台,其业绩有望显著改善。 证券界认为,除大型化妆品企业之外,积极开拓全球市场的韩国独立美妆品牌也值得关注。过去,韩国大型化妆品企业主要将中国市场作为主攻方向,但随着中国紧经济增速放缓和“国潮”兴起等原因,韩国化妆品在中国市场的业绩曾一度下滑,促使韩国化妆品巨头调整战略,将业务重心从中国转移至北美,并通过收购优秀中小美妆企业,全方位进军包括中国、日本、东南亚、欧美在内的全球市场。 Eugene投资证券研究员李海尼(音)分析称:“从上市的韩国美妆企业市价总额和营业利润来看,韩国两大化妆品巨头(LG生活健康、爱茉莉太平洋)市场份额逐年下降,反之,韩国前10位独立美妆品牌年均销售额逾2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06.1亿元)。出口额达532亿美元。占韩国总出口的4.8%。” 此次中国出台经济扶持政策为韩国独立美妆品牌打开了与北美市场相当的广阔市场。已在中国市场稳步增长的捷俊(Jayjun)美妆品牌,自新政发布后股价大涨10.19%。此外,运营谜尚品牌的爱博信(ABLE C&C,3.33%)、爱敬产业(3.21%)、魔女工厂(2.43%)、托尼魅力(TonyMoly,2.42%)等韩国中小企业美妆品牌也逐渐受到投资者的青睐。
2024-10-01 23:44:50 -
好丽友加速中国市场布局 经销商渠道覆盖全面提升
韩国知名食品企业好丽友(Orion)近日加速推进中国市场的销售渠道转型,计划在今年内完成由大型商超、线上平台等传统销售渠道向经销商(即中介销售商)的全面转换,以期进一步提升盈利能力。同时,公司还计划于年内完成中国薯片工厂的建设,期待借此推动新一轮增长。 根据好丽友29日消息,截至目前,中国市场线上和批发渠道(专门销售单件产品的零售商)的经销商转换率已达到100%,而折扣渠道(包括大型商超)的转型率已达90%。公司原定于年底完成转型,但由于主要工作接近尾声,预计将提前至11月完成。 好丽友专注推动中国市场的经销商渠道转型是因为当地销售渠道正在从传统折扣店向电子商务和企业式零售商转变。中国市场的销售结构较为复杂,通过经销商渠道,公司不仅能够覆盖大型商场和百货商店,还可扩展至地方的小型零售店,进一步拓宽销售网络。 中国市场的巨大增长潜力也是好丽友加大布局的关键因素。截至今年8月,中国市场净销售额达8114亿韩元(约合人民币43.5亿元),已超过韩国市场的7320亿韩元。尽管受经销商转型影响,8月销售额同比下降3.5%至1097亿韩元,但仍高于同期韩国市场的905亿韩元。此外,好丽友在华净销售额同比增长5.3%,再次证明中国市场的强劲增长潜力。 从集团层面看,中国市场已被视为核心战略市场。今年4月,好丽友控股副会长许仁哲在首尔龙山总部与证券分析师交流时,宣布了今年的销售目标为3.2万亿韩元,并详细阐述了未来规划。中国法人计划开发专为电商和零食店设计的“商品种类”(SKU),并推动增加8.8%重量的巧克力派产品推广方案。 可持续增长同样是好丽友的重要目标。好丽友代表李承俊(音)在今年3月的股东大会上表示:“我们将依托产品实力和销售能力,执行增长战略,通过对生产设备和新项目的投资,提升产能,实现健康、可持续的增长,并逐步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目前,在中国市场,公司正拓展包括燕麦饼干、膳食纤维坚果棒等健康食品和甜点类产品,并致力于扩大果冻产品线等新类别的销售。 好丽友相关负责人表示:“凭借在中国的四家生产法人,即便面对全球企业和本地企业的竞争,我们的派和零食产品年销售额已超过1000亿韩元,继续引领市场。这不仅得益于我们在一、二线城市的大型企业渠道的强劲销售,还通过三、四线城市的小型超市加强了零售布局,进一步扩展了区域和渠道网络。”他还补充道:“未来,我们将继续基于严谨的本地化战略,专注提升产品竞争力,并通过消除管理低效来实现全公司范围的成本控制。” 【图片来源 好丽友】
2024-09-30 19:45:33 -
【亚洲人之声】在韩留学生二十万时代的明与暗
韩国教育部本月发布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韩国高等教育机构所属外国留学生数量为20.8962万人,较去年增加15%。2012年韩国启动的“Study Korea 2020 项目”中吸引20万名留学生的目标终于延迟四年实现。 与此同时,韩国海外留学生数量大幅减少。截至2022年底,韩国的海外留学生为15.1116万人,较2020年减少12%,与2018年的29.3157万人相比几乎减半。统计显示,2021年起在韩外国留学生数量已经超过韩国出国留学人数,韩国从长期以来的“留学赤字国”转变为“留学盈余国”。 在K-pop与K-food等韩流文化的全球影响力下,韩国的“K-教育”和“K-留学”等新造名词逐渐形成。韩国教育部还在去年8月提出“Study Korea 30万”计划,树立截至2027年吸引30万名留学生,并成为全球十大留学目的国之一的目标。 数据上成就显著,实际情况却不容乐观。学生、教授、企业,各方不满越来越多。留学生认为在学校或社会遇到困难时,无处寻求帮助;教授抱怨留学生韩语能力不足,一心打工赚钱怠慢学业;企业指出希望留韩就业的留学生众多,但签证条件过于严苛。 韩国教育部和相关机构一方面努力吸引留学生,一方面却忽视实际需求,导致许多学生中途辍学或非法打工。今年5月,全南大学一名留学研究生因学业压力自杀,方才引发社会对留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 近一半的留学生希望毕业后留在韩国就业,但实际就业率仅8%。政府专注吸引优秀人才,而许多已经熟悉韩语和韩国文化的留学生却因签证和就业问题不得不在毕业后离开,令人遗憾。 韩国政府应该意识到,留学生并不是填补学费空缺的提款机,也不是应对人力不足的临时工,更不该成为韩国国际化形象的装饰品。留学生也是一个个鲜活的追梦者,需要切实的支持与关怀。 27日,在釜山南区庆星大学建校纪念馆举行的“2024釜山外国留学生就业博览会”上,前来求职的外国留学生络绎不绝。【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09-30 19:20:44 -
韩国临床医生数量跌至OECD最低 医疗资源供需失衡加剧
根据韩国保健福祉部26日发布的2024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健康统计》(Health Statistics 2024)摘要,2022年韩国每千人临床医生数降至OECD成员国的最低水平。 数据显示,韩国每千人临床医生数为2.6人,低于OECD成员国3.8人的平均值。2021年,墨西哥的2.5人曾排名倒数第一,但最新数据显示,韩国与墨西哥均为2.6人,处于最低水平。相比之下,日本和美国的临床医生数为2.7人,加拿大为2.8人,均未达到3人。而奥地利为5.4人,挪威4.9人,德国4.6人,瑞士、丹麦均为4.5人,显著高于韩国。 值得注意的是,韩国临床医生数量中还包括了韩医师,如将其排除在外,实际数量可能更低。尽管韩国医学院毕业生数量为每10万人7.6人,略高于以色列(7.2人)、日本(7.3人)和加拿大(7.5人),但远低于OECD的平均值14.3人。自2017年以来,OECD成员国的医学院毕业生人数已从13.1人增至14.3人,而韩国这一数字始终保持在7.6人未变。 与此同时,韩国医生收入水平在OECD国家中位居前列。专科医生年均收入为19.4857万美元(按购买力平价PPP计算),高于OECD平均12.8368万美元,仅次于荷兰和德国。 韩国的护理人员情况同样不容乐观。2022年,韩国每千名护理人员数为9.1人,专业护理人员为7人,均低于OECD平均值9.7人和9人。然而,护理专业毕业生数量为每10万人44.9人,远高于OECD平均值33.5人。尽管如此,护理人员的年均收入为5.2602万美元,低于OECD平均的6.0431万美元。 数据显示,2022年,韩国每千人总医院床位数为12.8张,远高于OECD的平均4.3张。然而,公立医院床位数仅为1.2张,不到OECD平均2.7张的一半。与2017年相比,总医院床位数有所增加,而公立医院床位数则从1.3张减少到1.2张,显示出公立医疗资源的相对不足。 在医疗服务使用频率方面,韩国每人每年平均门诊就诊次数为17.5次,位列OECD首位,远超平均6.3次。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为19.6天,仅次于日本(27.3天),居OECD第二位。急性期住院的平均天数为7.2天,排名第七。 韩国的医疗支出占GDP的9.4%,略高于OECD平均的9.2%,但韩国家庭直接负担的医疗费用占比达38.8%,远高于OECD平均的18.9%,凸显出医疗费用对家庭的经济压力。 韩国人均预期寿命为83.6岁,位列OECD第三,仅次于日本(84.1岁)和瑞士(83.7岁)。婴儿死亡率为每千名新生儿2.4人,低于OECD平均4.1人。癌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主要疾病的死亡率也均低于OECD平均水平,避免性死亡率排名倒数第四。 然而,韩国的自杀率高居OECD榜首,年龄标准化死亡率为每10万人24.3人,是OECD平均的两倍多。同时,呼吸系统疾病的死亡率为76.9人,明显高于OECD的64.2人。仅有52.4%的韩国人认为自身健康状况良好,低于OECD平均67.6%。 韩国吸烟率已从2017年的17.5%下降至14.7%,但仍高于OECD平均的13.8%。酒精消费量按纯酒精计算为8升,低于OECD的平均8.9升。超重或肥胖人口比例为36.7%,显著低于OECD平均的57.5%,其中男性超重或肥胖率为44.3%,女性为29%。 在长期护理方面,韩国每百名65岁以上人口中的护理从业人员数量为4.8人,低于OECD平均的5.6人。65岁以上老年人中,居家护理接受率为8.1%,机构护理接受率为2.6%,均低于OECD平均的10.2%和3.5%。 【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09-27 01:14:21
-
韩国学生自残现象加剧 危机管理会议频繁召开
近日,韩国国会教育委员会成员姜京淑与教师团体“好教师运动”联合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韩国学生自残问题呈现严重上升趋势。数据显示,过去三年内,全国16个市道教育厅(不包括首尔)因学生自残问题召开危机管理委员会的次数逐年增加。 去年,该委员会共召开了4762次,比前年增加29%。截至今年8月底,已召开了3442次会议,达到了去年的72%。按地区来看,京畿道的危机管理委员会召开次数最多,达到3645次,其次是全北(1188次)、全南(1171次)和釜山(1068次)。 危机管理委员会在学生遇到自残、虐待、校园暴力等危机情况时成立,由班主任、咨询教师提议召开,成员包括教师、学校管理者、心理咨询师、家长和外部专家等,共同讨论支持学生的方案。 调查显示,49%的案例被归类为“其他”,难以明确具体原因。在已识别的原因中,“家庭问题”占24%,“同学关系”占21%,“学习压力”占6%。首尔某公立中学的咨询教师表示,自残的原因各异,有些学生是为了引起他人注意,有些则因抑郁而寻求自我存在感。他还提到,完美主义倾向强的学生因无法达到自己的高标准也会出现自残行为。 分析认为,自残行为的增加可能与新冠疫情期间未能及时得到治愈的心理问题有关。首尔地区的一位教育官员指出,自残行为早已有之,但在疫情后情况更为严重。疫情期间,学生的同伴关系受限,心理健康问题加剧,导致自残行为频发。 专家建议,目睹学生或子女自残时,应避免情绪化反应,而是寻求专业帮助。某咨询教师提醒道,如果家长因震惊而过度责骂,只会加重孩子的自残行为。建议家长与孩子一起探讨心理问题,或寻求专业心理咨询服务。姜京淑强调:“迫切需要构建一个能够早期发现和诊断学生情绪危机的综合系统,并为其提供系统性支持。教育部门需制定具体对策以应对这一紧迫问题。” 大邱寿城区某女子高中三年级教室的学生【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0-20 23:40:03 -
三星电子荣登2024年全球未来企业价值品牌榜首
英国全球品牌咨询公司FutureBrand近日发布“2024年未来品牌指数”显示,三星电子荣登最具未来企业价值品牌榜首。三星电子在2014年首次排名中位列第5位,随后在2016年和2020年升至第3位,但在2021年跌至第13位,2022年排名第11位,2023年反弹至第5位,今年则为首次夺冠。 此次调查以品牌认知度为基础,选取普华永道(PwC)市值前100名企业,采访超过3000名专家,针对创新、真实、灵感、健康、品质等18个要素进行评估。FutureBrand把三星电子定义为“感性与智慧的创新企业”,高度评价三星电子为消费者提供流畅体验与愉悦感受,以及建立情感联系的能力。 FutureBrand强调,三星在真实、思想领导和健康领域获得高分,品牌符合现代价值观,是值得信赖的行业领导者。三星通过保持一贯性的持续创新,成功构建忠实的客户基础和良好的品牌形象。FutureBrand补充称:“三星在可持续性、资源管理和高端品质方面的努力进一步巩固品牌地位,因此得以持续成功。” 去年排名第一的苹果此次下滑两位至第3位。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光刻设备公司荷兰ASML从去年的第9位升至第5位,而全球晶圆代工龙头企业中国台湾台积电(TSMC)则从去年的第4位降至第9位。美国半导体设备公司应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新晋入榜,排名第13位。微软和英特尔紧随其后,分别排名第14和第17位。 此外,三星电子在全球品牌咨询公司Interbrand本月10日发布的“全球百大品牌”榜单中,品牌价值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并连续五年位居全球第5位。前日,由日本《日经新闻》集团旗下综合调查机构日经研究发布的“2024年全球品牌调查”中,三星电子也位居百大品牌榜首。 【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0-18 18:56:53 -
Galaxy Ring触发智能戒指市场争夺战 中国企业领衔参战
中国企业正在大举进军智能戒指市场,售价仅100元的超低价产品不仅具备血氧检测、睡眠分析等健康管理功能,还支持设备控制,超高性价比吸引业界广泛关注。自三星电子今年7月推出Galaxy Ring以来,中国、印度、芬兰等海外企业也纷纷发布新品,市场竞争愈发激烈。 据IT行业近日消息,中国智能戒指品牌Colmi Tech上月推出新品R06,定价299元,但本月已降价至100元,相当于Galaxy Ring价格的26分之1。R06具备心率、血氧、运动测量和睡眠分析功能,还支持与其他平台共享健康数据。Colmi Tech是一家可穿戴设备代工(OEM)企业,生产并销售智能戒指和智能手表。小米旗下黑鲨智能戒指售价也相对较低,约为599元。 在中国电商平台淘宝和京东上搜索“智能戒指”,就可以轻松找到价格不到300元的产品。位于广东省东莞市的某制造工厂业内人士透露,自去年下半年传出三星即将推出Galaxy Ring的消息后,订单开始陆续增加,多数订单是仅搭载少数几项核心功能的低价产品。 不仅是中国企业,芬兰和印度企业也开始积极抢占智能戒指市场。近日,芬兰公司Oura发布新品Oura 4,支持提供心血管年龄和压力恢复力等长期健康指标。印度公司UltraHuman今年7月推出可以检测心房颤动功能的Ring Air,并且能够追踪维生素D和咖啡因摄入量,提醒用户适量摄入。 智能戒指市场目前前景向好。市场调研机构Data Horizon Research的数据显示,全球智能戒指市场规模预计从2022年的1.471亿美元以年均25.4%的速度增长,在2032年达到14.51亿美元。部分分析认为,智能戒指的体积和电池容量有限,功能也随之受到局限,因此相比戒指本身,与其他设备的联动服务更加值得关注。 智能戒指功能受限,对智能手机的依赖度较高。这也是三星电子通过把Galaxy Ring与智能手机、智能手表、无线耳机等设备联动,以此提升数字健康业务的原因之一。有分析指出,未来智能戒指可能会作为扩展现实(XR)设备的控制器使用。据悉,苹果公司自2015年起已多次申请智能戒指相关专利,专利范围不仅涵盖健康信息测量功能,还包括移动设备控制功能。 实际上,目前苹果在智能戒指开发方面的进展尚不明朗。近期彭博社报道称,苹果已经放弃智能戒指的开发,原因是可能会对苹果智能手表的成功产生潜在影响。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援引市场调研机构CCS Insight年度预测报告发表不同观点称,苹果可能会在2027年前推出智能戒指。 三星电子在Galaxy Unpacked 2024上公开的Galaxy Ring【图片来源 三星电子】
2024-10-10 23:55:03 -
韩国便利店成美妆新战场 低价策略瞄准年轻消费群
近来,韩国便利店正迅速崛起,成为新的化妆品销售渠道。在希杰(CJ)集团旗下健康美妆集合店欧利芙洋(Olive Young)巩固线下市场领先地位的同时,主打低价化妆品策略的生活用品专卖店大创(Daiso)也成为新兴美妆圣地,加剧了市场竞争。随着性价比策略取得成功,便利店行业也加入竞争,预计将再次大幅改变韩国美妆市场格局。 据业内7日消息,7-Eleven于上月27日在首尔东大门的购物中心dundun开设了专注于时尚美妆的东大门dundun店。该店充分利用外籍游客众多的商圈特点,重点展示便利店非主流品类的时尚和美妆产品。dundun店主打外籍游客在韩国旅游时必买的美妆品牌和产品,提供包括魔女工厂、美迪惠尔、秀肤生等在内的30多种旅行装和基础护肤品。 7-Eleven计划以东大门dundun店为起点,扩大时尚美妆专营店的运营。该公司还将积极利用专营店收集的外籍游客购买数据,提前预测快速变化的外籍游客需求,并将其反映在全球7-Eleven的出口战略中。 此外,CU、GS25和emart24等便利店也纷纷引进1万韩元(约合人民币52.2元)以下的高性价比化妆品,以吸引忠实客户。CU最近与化妆品品牌AngelLooka合作,推出了3000韩元价位的水光面膜、精华液和保湿霜等3种基础护理产品。GS25则与Dewytree、美迪惠尔等护肤品牌合作,开发了注重性价比的小容量化妆品。emart24也与品牌plu合作,推出了精华液、身体磨砂膏和洁面乳等产品。 便利店业界进军美妆市场的原因在于其主要消费群体——Z世代(1995年至2009年出生)和Alpha世代(2010年以后出生)的化妆品购买需求。业界预计,便利店将成为10至20岁年轻人购买化妆品的主要渠道之一。某便利店业界相关人士表示,虽然短期内难以追赶欧利芙洋,但凭借便利店独特的便利性和24小时营业的特点,有望成为10至20岁年轻人购买化妆品的新选择。 7-Eleven东大门dundun店。【图片来源 7-Eleven】
2024-10-07 19:36:36 -
三星电子举办开发者大会 融AI技术入物联网平台
当地时间3日,三星电子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硅谷麦克纳里会议中心举办2024三星开发者大会(SDC)。会上,三星电子宣布把人工智能(AI)技术应用于其物联网(IoT)平台SmartThings,并扩展到其他产品,以增强家庭联动设备的AI功能。 三星开发者大会是三星电子分享其软件、服务和平台愿景与创新的全球活动,今年迎来第十届。三星电子设备体验(DX)部门负责人兼副会长韩宗熙在主题演讲中强调:“过去十年间,正是通过与开发者及合作方的共同努力,三星电子才得以继续创新之旅。” 此次会上,三星电子宣布计划扩展内置SmartThings Hub设备至配备7英寸屏幕的家电设备。通过该项技术,用户无需额外Hub就能连接其他厂商设备。SmartThings是三星的物联网平台,拥有超过3.5亿全球用户和340多家“与SmartThings合作”(WWST)认证的兼容设备厂商,是全球最大的连接平台之一。 此外,三星还计划应用边缘人工智能(Edge AI)技术,通过非云端处理的设备本地数据处理,进一步增强联动产品的AI功能。三星计划把符合产品特性的AI技术应用到移动设备、电视、家电等所有产品中,实现更加个性化的AI体验。例如,设备仅识别家庭成员的声音,防止外人触控,并根据用户的位置调整温度和湿度,以适应日常使用习惯。 三星电子还对AI在电视、冰箱和移动设备中的应用进行介绍,强调通过内置7英寸屏幕、升级后的AI语音助手Bixby和自主研发的Tizen操作系统(OS),提供更加定制化的体验。此外,明年起三星计划把移动设备、电视、家电等主要产品的用户软件体验统一命名为“One UI”,并通过与Google等多家厂商的开放合作,进一步扩展AI体验。 三星电子还在会上展示即将在本月推出的Home Insight服务。在SmartThings的基础上,Home Insight服务通过分析用户的生活模式、设备使用记录以及家中状况,提供实时信息和必要功能。例如,当系统通过联动设备判断家中无人时,会通过SmartThings应用提醒用户关闭不必要的设备电源。该服务会率先在韩国和美国推出,随后逐步推广至其他地区。 活动当天,美国厨卫设备公司科勒(Kohler)首席可持续发展官(CSO)劳拉·科勒(Laura Kohler)也登台介绍与三星电子的合作。用户在未来能够通过SmartThings连接的淋浴设备监控和节约用水。SmartThings未来还支持与三星电子健康平台Samsung Health及各种健康、运动相关设备连接,进一步扩展用户体验。 当地时间3日,在美国圣何塞麦克纳里会议中心举行的2024三星开发者大会(SDC)上,三星电子设备体验(DX)部门负责人兼副会长韩宗熙正在发表主题演讲。【图片来源 三星电子】
2024-10-04 19:17:25 -
韩国剖腹产占比近七成 自然分娩五年间几乎减半
在低出生率趋势持续的背景下,韩国自然分娩急剧减少,三分之二的产妇通过剖腹产分娩。 国会保健福祉委员会国民力量党议员金美爱3日从国民健康保险公团获取的资料显示,2019年至去年的五年间,自然分娩就诊人数从14.5325万人减少到8.1002万人,减幅达44.3%。相比之下,剖腹产就诊人数仅从15.2014万人减少4.3%至14.5519万人。因此,剖腹产在总分娩中所占比例逐渐增加。 2019年剖腹产和自然分娩的就诊人数合计29.7339万人,自然分娩和剖腹产占比分别为49.9%和51.1%,大致各占一半。 此后,选择自然分娩的产妇逐渐减少,自然分娩比例从2019年的49.9%下降到2020年的45.8%,2021年为42.9%,2022年为38.4%,去年进一步降至35.8%。与此同时,剖腹产比例从2019年的51.1%上升到2020年的54.2%,2021年为57.1%,2022年为61.6%,去年增至64.2%,呈现持续上升趋势。 仅从今年上半年来看,自然分娩人数为3.796万人,剖腹产人数为7.7102万人,剖腹产比例已达到67%。 从地区来看,全国17个广域市过去五年内自然分娩人数均出现急剧减少。首尔的自然分娩人数从2019年的2.555万人减少到去年的1.3769万人,几乎减半。釜山同期也从7154人减少近一半至3461人。 金美爱议员指出,关于自然分娩持续大幅减少的原因,需要进行更加精确的实况调查,通过分析多种原因来建立一个更加安全健康的医疗环境体系,以帮助产妇顺利分娩。 【图片来源 GettyImagesBank】
2024-10-03 19:44:59 -
中国经济新政助力韩妆股市回暖
1日,在首尔东大门设计广场“2024首尔美容周”正式开幕,活动现场国内外游客在观看产品。【图片来源 韩联社】 近日,随着中国推出多项重磅经济扶持政策并加大调控力度,韩国股市中的化妆品板块也重新焕发光彩,在华市场表现突出的企业股价增长态势显著。 韩国交易所于1日发布数据显示,自上月24日,中国公布多项经济扶持政策以来,截至30日,科丝美诗(COSMAX)股价大幅上涨18.51%。爱茉莉太平洋(6.26%)、LG生活健康(7.67%)、科玛集团(Kolmar,1.22%)等在华表现亮眼的企业股价也均呈上涨趋势。 曾在中国市场风光无限的韩国化妆品企业,近年来由于中国经济长期放缓,其在华法人积极进行人事调整,旨在提升运营效率。如今,随着中国经济扶持政策的出台,其业绩有望显著改善。 证券界认为,除大型化妆品企业之外,积极开拓全球市场的韩国独立美妆品牌也值得关注。过去,韩国大型化妆品企业主要将中国市场作为主攻方向,但随着中国紧经济增速放缓和“国潮”兴起等原因,韩国化妆品在中国市场的业绩曾一度下滑,促使韩国化妆品巨头调整战略,将业务重心从中国转移至北美,并通过收购优秀中小美妆企业,全方位进军包括中国、日本、东南亚、欧美在内的全球市场。 Eugene投资证券研究员李海尼(音)分析称:“从上市的韩国美妆企业市价总额和营业利润来看,韩国两大化妆品巨头(LG生活健康、爱茉莉太平洋)市场份额逐年下降,反之,韩国前10位独立美妆品牌年均销售额逾2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06.1亿元)。出口额达532亿美元。占韩国总出口的4.8%。” 此次中国出台经济扶持政策为韩国独立美妆品牌打开了与北美市场相当的广阔市场。已在中国市场稳步增长的捷俊(Jayjun)美妆品牌,自新政发布后股价大涨10.19%。此外,运营谜尚品牌的爱博信(ABLE C&C,3.33%)、爱敬产业(3.21%)、魔女工厂(2.43%)、托尼魅力(TonyMoly,2.42%)等韩国中小企业美妆品牌也逐渐受到投资者的青睐。
2024-10-01 23:44:50 -
好丽友加速中国市场布局 经销商渠道覆盖全面提升
韩国知名食品企业好丽友(Orion)近日加速推进中国市场的销售渠道转型,计划在今年内完成由大型商超、线上平台等传统销售渠道向经销商(即中介销售商)的全面转换,以期进一步提升盈利能力。同时,公司还计划于年内完成中国薯片工厂的建设,期待借此推动新一轮增长。 根据好丽友29日消息,截至目前,中国市场线上和批发渠道(专门销售单件产品的零售商)的经销商转换率已达到100%,而折扣渠道(包括大型商超)的转型率已达90%。公司原定于年底完成转型,但由于主要工作接近尾声,预计将提前至11月完成。 好丽友专注推动中国市场的经销商渠道转型是因为当地销售渠道正在从传统折扣店向电子商务和企业式零售商转变。中国市场的销售结构较为复杂,通过经销商渠道,公司不仅能够覆盖大型商场和百货商店,还可扩展至地方的小型零售店,进一步拓宽销售网络。 中国市场的巨大增长潜力也是好丽友加大布局的关键因素。截至今年8月,中国市场净销售额达8114亿韩元(约合人民币43.5亿元),已超过韩国市场的7320亿韩元。尽管受经销商转型影响,8月销售额同比下降3.5%至1097亿韩元,但仍高于同期韩国市场的905亿韩元。此外,好丽友在华净销售额同比增长5.3%,再次证明中国市场的强劲增长潜力。 从集团层面看,中国市场已被视为核心战略市场。今年4月,好丽友控股副会长许仁哲在首尔龙山总部与证券分析师交流时,宣布了今年的销售目标为3.2万亿韩元,并详细阐述了未来规划。中国法人计划开发专为电商和零食店设计的“商品种类”(SKU),并推动增加8.8%重量的巧克力派产品推广方案。 可持续增长同样是好丽友的重要目标。好丽友代表李承俊(音)在今年3月的股东大会上表示:“我们将依托产品实力和销售能力,执行增长战略,通过对生产设备和新项目的投资,提升产能,实现健康、可持续的增长,并逐步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目前,在中国市场,公司正拓展包括燕麦饼干、膳食纤维坚果棒等健康食品和甜点类产品,并致力于扩大果冻产品线等新类别的销售。 好丽友相关负责人表示:“凭借在中国的四家生产法人,即便面对全球企业和本地企业的竞争,我们的派和零食产品年销售额已超过1000亿韩元,继续引领市场。这不仅得益于我们在一、二线城市的大型企业渠道的强劲销售,还通过三、四线城市的小型超市加强了零售布局,进一步扩展了区域和渠道网络。”他还补充道:“未来,我们将继续基于严谨的本地化战略,专注提升产品竞争力,并通过消除管理低效来实现全公司范围的成本控制。” 【图片来源 好丽友】
2024-09-30 19:45:33 -
【亚洲人之声】在韩留学生二十万时代的明与暗
韩国教育部本月发布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韩国高等教育机构所属外国留学生数量为20.8962万人,较去年增加15%。2012年韩国启动的“Study Korea 2020 项目”中吸引20万名留学生的目标终于延迟四年实现。 与此同时,韩国海外留学生数量大幅减少。截至2022年底,韩国的海外留学生为15.1116万人,较2020年减少12%,与2018年的29.3157万人相比几乎减半。统计显示,2021年起在韩外国留学生数量已经超过韩国出国留学人数,韩国从长期以来的“留学赤字国”转变为“留学盈余国”。 在K-pop与K-food等韩流文化的全球影响力下,韩国的“K-教育”和“K-留学”等新造名词逐渐形成。韩国教育部还在去年8月提出“Study Korea 30万”计划,树立截至2027年吸引30万名留学生,并成为全球十大留学目的国之一的目标。 数据上成就显著,实际情况却不容乐观。学生、教授、企业,各方不满越来越多。留学生认为在学校或社会遇到困难时,无处寻求帮助;教授抱怨留学生韩语能力不足,一心打工赚钱怠慢学业;企业指出希望留韩就业的留学生众多,但签证条件过于严苛。 韩国教育部和相关机构一方面努力吸引留学生,一方面却忽视实际需求,导致许多学生中途辍学或非法打工。今年5月,全南大学一名留学研究生因学业压力自杀,方才引发社会对留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 近一半的留学生希望毕业后留在韩国就业,但实际就业率仅8%。政府专注吸引优秀人才,而许多已经熟悉韩语和韩国文化的留学生却因签证和就业问题不得不在毕业后离开,令人遗憾。 韩国政府应该意识到,留学生并不是填补学费空缺的提款机,也不是应对人力不足的临时工,更不该成为韩国国际化形象的装饰品。留学生也是一个个鲜活的追梦者,需要切实的支持与关怀。 27日,在釜山南区庆星大学建校纪念馆举行的“2024釜山外国留学生就业博览会”上,前来求职的外国留学生络绎不绝。【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09-30 19:20:44 -
韩国临床医生数量跌至OECD最低 医疗资源供需失衡加剧
根据韩国保健福祉部26日发布的2024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健康统计》(Health Statistics 2024)摘要,2022年韩国每千人临床医生数降至OECD成员国的最低水平。 数据显示,韩国每千人临床医生数为2.6人,低于OECD成员国3.8人的平均值。2021年,墨西哥的2.5人曾排名倒数第一,但最新数据显示,韩国与墨西哥均为2.6人,处于最低水平。相比之下,日本和美国的临床医生数为2.7人,加拿大为2.8人,均未达到3人。而奥地利为5.4人,挪威4.9人,德国4.6人,瑞士、丹麦均为4.5人,显著高于韩国。 值得注意的是,韩国临床医生数量中还包括了韩医师,如将其排除在外,实际数量可能更低。尽管韩国医学院毕业生数量为每10万人7.6人,略高于以色列(7.2人)、日本(7.3人)和加拿大(7.5人),但远低于OECD的平均值14.3人。自2017年以来,OECD成员国的医学院毕业生人数已从13.1人增至14.3人,而韩国这一数字始终保持在7.6人未变。 与此同时,韩国医生收入水平在OECD国家中位居前列。专科医生年均收入为19.4857万美元(按购买力平价PPP计算),高于OECD平均12.8368万美元,仅次于荷兰和德国。 韩国的护理人员情况同样不容乐观。2022年,韩国每千名护理人员数为9.1人,专业护理人员为7人,均低于OECD平均值9.7人和9人。然而,护理专业毕业生数量为每10万人44.9人,远高于OECD平均值33.5人。尽管如此,护理人员的年均收入为5.2602万美元,低于OECD平均的6.0431万美元。 数据显示,2022年,韩国每千人总医院床位数为12.8张,远高于OECD的平均4.3张。然而,公立医院床位数仅为1.2张,不到OECD平均2.7张的一半。与2017年相比,总医院床位数有所增加,而公立医院床位数则从1.3张减少到1.2张,显示出公立医疗资源的相对不足。 在医疗服务使用频率方面,韩国每人每年平均门诊就诊次数为17.5次,位列OECD首位,远超平均6.3次。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为19.6天,仅次于日本(27.3天),居OECD第二位。急性期住院的平均天数为7.2天,排名第七。 韩国的医疗支出占GDP的9.4%,略高于OECD平均的9.2%,但韩国家庭直接负担的医疗费用占比达38.8%,远高于OECD平均的18.9%,凸显出医疗费用对家庭的经济压力。 韩国人均预期寿命为83.6岁,位列OECD第三,仅次于日本(84.1岁)和瑞士(83.7岁)。婴儿死亡率为每千名新生儿2.4人,低于OECD平均4.1人。癌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主要疾病的死亡率也均低于OECD平均水平,避免性死亡率排名倒数第四。 然而,韩国的自杀率高居OECD榜首,年龄标准化死亡率为每10万人24.3人,是OECD平均的两倍多。同时,呼吸系统疾病的死亡率为76.9人,明显高于OECD的64.2人。仅有52.4%的韩国人认为自身健康状况良好,低于OECD平均67.6%。 韩国吸烟率已从2017年的17.5%下降至14.7%,但仍高于OECD平均的13.8%。酒精消费量按纯酒精计算为8升,低于OECD的平均8.9升。超重或肥胖人口比例为36.7%,显著低于OECD平均的57.5%,其中男性超重或肥胖率为44.3%,女性为29%。 在长期护理方面,韩国每百名65岁以上人口中的护理从业人员数量为4.8人,低于OECD平均的5.6人。65岁以上老年人中,居家护理接受率为8.1%,机构护理接受率为2.6%,均低于OECD平均的10.2%和3.5%。 【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09-27 01: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