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规模’新闻 374个
-
元戎十乘,以先启行——元戎启行VLA模型海外首秀押注韩国
8日,元戎启行CEO周光在首尔国际车展上发表主题演讲。【摄影 记者 韩遵九】 2025首尔国际车展(Seoul Mobility Show 2025)正在京畿道高阳市的KINTEX如火如荼地举行,本届车展上,中国企业的集体亮相成为最大的看点,各种花式“整活儿”令人目不暇接。除了比亚迪占据绝对C位外,来自深圳的自动驾驶企业元戎启行(DeepRoute.ai)首次亮相便引发了媒体的关注。 元戎启行的名字出自《诗经·小雅·六月》“元戎十乘,以先启行”,意思是“大军出发”。由创始人周光于2019年在深圳创立,在北京及美国加州弗里蒙特等地设有分部。 元戎启行的核心技术已与长城、Smart等多家主流车企达成量产合作,其中与中国头部智能车企品牌长城汽车合作的新款车型已于去年8月正式下线,去年第四季度,元戎启行致力于打造“物理世界的通用人工智能”,以创新技术引领人工智能行业变革。 韩国在电动化及智能驾驶领域的快速发展成为国际瞩目焦点,也是元戎启行全球战略的核心市场之一。元戎启行在本届首尔国际车展上首次在海外正式发布视觉语言动作模型(Vision-Language-Action,简称VLA模型)。周光在车展上发表题为《端到端大模型,驱动智能驾驶全球化快速部署》的主题演讲,深入探讨了VLA模型的技术进展,分享元戎启行在规模化量产落地中的实践经验,并展望行业未来趋势。 VLA模型具备高度灵活的适配能力,涵盖纯视觉方案和激光雷达方案,并兼容多种计算平台,能够充分满足全球汽车制造商的多样化需求,加速智能驾驶技术的规模化落地。VLA模型作为最前沿的模型,今年将落地超过五款车型,助力全球汽车制造商加速迈向AI驱动的智能出行时代。 首款搭载元戎启行VLA模型的中国智能驾驶汽车,将于今年年中投入消费市场。基于VLA模型的端到端推理能力能够长达几十秒,长时序的推理能力越强,对于实时复杂路况的处理能力也会越强,并通过思维链逐步展示系统的决策过程,包括周围环境感知、预测结果及行驶规划。凭借更优的驾驶性能与高度透明的智能决策,VLA模型能够有效提升用户对智能驾驶技术的信任。 元戎启行CEO周光接受媒体集体采访。【摄影 记者 韩遵九】 演讲结束后,周光回答了在场媒体的提问。对于将海外首个发行地选在韩国的背景,周光表示,韩国汽车制造商始终走在智能驾驶创新的前沿,并将最新技术应用于量产车型。元戎启行在中国市场已积累了丰富的智能驾驶量产经验,期待与韩国车企深度合作,希望借此次参加首尔国际车展的机会,同韩国车企进行一些技术层面的交流沟通,也不排除未来在本地进行一些路测,元戎启行与韩企的合作将不设上限,期待共同推动AI驱动的智能出行发展。 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在交通法规、驾驶习惯、路况环境上都有很大差异,在本地化策略方面,周光表示,中韩两国使用的基础导航不同,但除了这一差异外,韩国的路况其实跟中国非常相像,都是右舵驾驶,路口和环岛等环境极为相似。元戎启行已在欧洲完成了测试,在周光看来,欧洲和中国的区别远大于韩国与中国的区别,因此他对落地韩国充满信心。 目前元戎启行已完成六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超5亿美元,股东包括复星锐正、云启资本、阿里巴巴、耀途资本和东风资产等。2024年,元戎启行以71亿元人民币的企业估值入选《2024胡润全球独角兽榜》。对于自动驾驶未来的发展方向,周光表示,虽然智能驾驶领域面临越来越多的自研潮流,但高阶自动驾驶所需的技术与商业化能力仍需要时间积累。元戎启行的目标是通过突破物理AI的关键技术,最终实现更高层次的通用人工智能(AGI)。
2025-04-10 01:17:24 -
【亚洲人之声】高物价时代 年轻人爱上"旧衣新穿"
“别人穿过的,你也穿得下去?”曾几何时,这句话是长辈对“穿旧衣”的调侃,如今却被MZ世代(1980年代初至2000年代初出生)当作展现环保意识和生活态度的口头禅。 在高物价与消费疲软的当下,二手服饰市场却展现出截然不同的景象。笔者也曾在韩国最大二手平台“胡萝卜市场”上转售过一件闲置外套,并以合理价格入手了一条几乎全新的连衣裙。这不仅是节省开支,更像是参与了一场可持续生活的实践——通过延长物品使用周期,为消费赋予更多意义。 这股二手风潮,正在时尚领域悄然生根,逐步形成新的消费趋势。与其盲目追逐当季新品,越来越多的年轻消费者更倾向于花时间“淘”出状态良好、风格独特的旧款服饰。在此背景下,韩国头部时尚电商平台Musinsa也于近期宣布进军二手市场,计划在今年第三季度推出“Musinsa Used”服务,允许用户在应用程序(APP)内直接进行服饰转售。 从“胡萝卜市场”、“闪电市场”等综合型二手平台的崛起,到时尚电商巨头亲自入局,二手交易正从小众选择转向主流生态。业内预测,韩国二手服饰市场规模有望在2028年突破10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495亿元)。从“旧衣”到“复古潮品”,二手商品正被重新定义,并逐步构建起兼具文化意义与消费价值的全新叙事。 放眼全球,国际品牌的动向也在强化这一趋势。ZARA、优衣库等快时尚巨头近年来纷纷在日本和英国等地相继推出二手服饰回收与转售项目。如今,连以潮流著称的本土平台Musinsa也正式入局,不仅是对二手市场商业潜力的认可,更是对当代消费观转变的积极响应。 笔者认为,在消费趋于理性的当下,年轻人并非不买衣服,而是不再盲目买新衣服。他们在二手平台上挑选的不只是旧衣,而是一种契合自我审美与价值观的生活方式。 【图片提供 GettyImageBank】
2025-04-09 23:15:48 -
调查:七成韩国父母认为对子女成败负有责任
韩国保健社会研究院去年9月对年龄在45至69岁之间并育有19至34岁子女的1600名中老年父母进行问卷调查和分析后,9日发布《成年初期亲子关系与社会阶层差异》研究报告显示,66.9%的受访父母认为子女的成败父母也负有责任。 具体来看,58.1%的受访父母基本同意上述说法,8.8%则非常同意。从性别来看,男性的认同率为68.5%,高于女性的65.5%。从年龄来看,55至59岁群体的认同率最高,达到70.1%。从学历来看,大学及以上学历的认同率为73.6%。调查还显示,家庭资产规模越大,父母对承担子女成败责任的认同程度也越高。 研究团队指出,由此可见,父母认为自己对子女的成败负有责任,并不仅仅是出于道德层面原因。性别、年龄和社会阶层等差异所带来的认同差距,反映出父母普遍认为自己的养育和支援确实会对孩子的成败产生实际影响。 此外,大多数父母认为,与成年子女应当保持各自独立的关系,同时也应给予子女支援。调查显示,76.2%的受访父母认为与成年子女应该建立独立关系,而认为应当维持相互依赖关系的仅占13%。仅由父母单方面支援子女(7.4%)或由子女单方面支援父母(3.4%)的认同比例则更低。 对于是否愿意在特定方面给予子女经济支援,多数父母表示愿意提供帮助。在大学教育费用(83.9%)、结婚费用(70.1%)、子女就业前生活费(62.9%)、购房费用(61.7%)等方面,均有较高比例的父母愿意提供支援。此外,还有42.1%的受访父母表示在能力允许的情况下会持续给予子女支援。 关于大学学费应由父母承担这一观点,年轻一代也普遍持同样看法。在对1000名19至34岁青年进行的相关调查中,68.4%的受访青年认为父母应当负担子女大学学费,62.2%认为在自己实现经济独立之前,父母应当提供生活费支援。 对于结婚费用和购房费用,也分别有53.4%和45.1%的受访青年认为应由父母协助承担。即使已经就业,也有46.3%的受访青年认为,父母在有能力的情况下,继续提供帮助理所应当。 7日,在首尔一处图书馆前,一名学生把书包交给家长后在一旁玩耍。【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4-09 20:14:23 -
韩国外籍留学生数量显著增长 本国留学生海外求学降温
30日,在首尔江南举行的“2025留学博览会”上,家长及学生在进行留学相关咨询。【图片来源 韩联社】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于9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8至2022年间,韩国外籍留学生数量呈显著增长态势,增幅达1.5倍,在OECD成员国中位列第10位。同时,韩国赴海外留学人数则出现明显下滑,国际排名下降3位至第8位。数据显示,OECD成员国留学生总量从2014年的300万人持续攀升至2022年的460万人。其中,2014至2018年间增幅达30%,而在新冠疫情期间(2018至2022年)仍保持了18%的增长。 数据显示,智利与斯洛文尼亚以近2倍的增幅领跑OECD国家,高校国际排名的提升以及积极的流动性支持政策其是其主要增长动力。土耳其、葡萄牙、波兰、荷兰、加拿大、英国、冰岛,韩国等国家紧随其后。韩国凭借“Study Korea 300K”计划的持续推进,教育体系国际化程度不断提升,成功吸引更多国际学生来韩深造。 目前,在全体460万名留学生中,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德国、新西兰、英国、美国等七大传统留学目的地仍占OECD留学生总量的三分之二。而日本、韩国、荷兰、土耳其等国家则吸引了16%的国际学生。值得注意的是,土耳其凭借优厚的奖学金政策及区域教育枢纽的定位,正成为中东、北非及中亚学生的首选留学地。 此外,中国(86.3万人)和印度(52.5万人)仍是最大留学生输出国,两国留学生中有三分之二流向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美国等英语系国家。越南(12.8471万人)、德国(12.1609万人)、法国(10.8185万人)等国家留学生规模也突破10万人。美国(9.3195万人)和尼日利亚(8.5764万人)紧随其后。相比之下,韩国海外留学生数量从2018年的9.66万人减少至8.24万人,减少14.7%。分析认为,这与美国等主要留学目的国签证政策收紧密切相关。 OECD专家指出,教育质量、就业前景及院校国际声誉仍是吸引留学生的关键因素。尽管疫情期间新西兰、意大利、澳大利亚、美国、丹麦等五国实施了严格的移民限制,但全球留学教育总体仍呈稳步发展态势。
2025-04-09 19:12:31 -
韩国四大金融集团推出24万亿韩元紧急金融援助计划
据韩国金融部门8日消息,韩国四大金融集团面向受美国关税政策影响的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约24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198亿元)的紧急金融援助。 具体来看,KB金融集团将推出总规模8万亿韩元的利率优惠项目。其中,营业网点即时审批的利率优惠额度由原来的1.5万亿韩元扩大至3万亿韩元;面向中小企业的特别利率优惠项目也由3万亿韩元增至5万亿韩元。 KB金融集团还将向信用保证基金与技术保证基金特别注资230亿韩元,预计可撬动8400亿韩元规模的担保额度。信用等级较低的中小企业和出口企业将有机会获得三年期、100%担保比例的优惠协约保证书,或享受最高1.5个百分点的担保费率减免。该集团还与信用保证基金签署协议,将投放1500亿韩元的低利率“共赢贷款”。 新韩金融集团近日公布了约10万亿韩元的金融援助方案。其中,6.4万亿韩元将用于中小企业利率优惠项目,3万亿韩元用于发放针对出口企业的利率折扣券。新韩金融集团还安排5000亿韩元援助个体工商户新增贷款,另有6000亿韩元用于扶持出口企业融资。 韩亚金融集团则启动了6万亿韩元紧急金融援助。在原有“优惠长期贷款”基础上,新增3万亿韩元额度,并推出3万亿韩元规模的“利率优惠贷款”。针对受关税冲击的企业,提供包括延长还款期限、分期还款宽限、利率减免、新增资金援助等措施。 友利金融集团日前召开了“应对美关税政策工作组”会议,宣布启动紧急经营体制。该集团表示,将积极配合政府政策导向,结合实地调研掌握的企业难点,制定具有实效性的援助方案。 韩国四大金融集团【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4-08 23:22:08 -
三星电子第一季度业绩超预期 S25系列销量破纪录成增长引擎
三星电子【图片来源 韩联社】 三星电子于8日公布的初步财报显示,今年第一季度营业利润为6.6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30.8亿元),同比减少0.15%。销售额为79万亿韩元,同比增加9.84%,创历史同期新高,显著超出市场预期。 此前,市场普遍预测三星第一季度营业利润将低于5万亿韩元。分析指出,Galaxy S25系列智能手机的热销及DRAM存储芯片出货量强劲,成为推动业绩超预期的主要因素。据悉,今年2月上市的Galaxy S25系列在韩国市场上市仅21天便突破百万销量,刷新该系列产品销售纪录。三星电子营业利润自去年第二季度(10.4439万亿韩元)以后连续两个季度下滑,时隔3个季度后小幅回升。 分业务板块来看,尽管未披露详细数据,证券机构推测移动体验(MX)部门贡献营业利润约4万亿韩元,成为业绩增长主力;负责半导体事业的设备解决方案(DS)部门营业利润约达1万亿韩元。据推测,存储芯片业务实现约3万亿韩元营业利润,但系统LSI及晶圆代工业务赤字规模约为2万亿韩元。 得益于中国实施“以旧换新”政策,带动智能手机需求同比增长15%,存储芯片行业去库存进程加速。此外,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关税政策调整预期下,供应链提前备货也拉动了DRAM出货量增长。同时,近期存储芯片行业普遍提价,市场预期三星业绩或将开启复苏周期。SK证券研究员韩东熙(音)指出:“尽管面临传统淡季及显示面板业务承压,但DDR5价格上调、NAND闪存部分产品涨价等因素,有望支撑存储业务利润持续回升。” 然而,第二季度前景仍存不确定性。iM证券研究员宋明燮(音)表示:“三星电子高带宽存储器(HBM)因未确保大客户订单,销售增幅有限。尽管DDR5价格企稳,但库存饱和。此外,DDR4与NAND产品需求仍不振,价格上行空间受限。加之美国关税政策还未完全落地,不确定性加剧。” 金融研究机构Informax预测,三星电子第二季度营业利润或同比下滑41.24%,达6.1368万亿韩元。销售额同比增加2.2%,达75.6979万亿韩元。
2025-04-08 19:00:48 -
报告:中美AI技术差距大幅缩小 韩国专利领先投资缩水
中国AI大模型DeepSeek 【图片提供 韩联社】 今年1月,中国人工智能(AI)大模型深度求索(DeepSeek)横空出世令全球侧目之际,中美AI技术差距在一年内大幅缩小。当地时间7日,美国斯坦福大学以人为本AI研究所(HAI)发布《2025AI指数报告》称,AI性能测评平台“LMSYS盲测竞技场”的评估结果显示,中美顶尖AI模型的性能差距从去年1月的9.3%大幅缩小至今年2月的1.7%。 各项数据对比显示,今年2月美国顶尖AI模型谷歌在语言、思维、数学及编程水平综合评估中获得1385分,而中国顶尖AI模型DeepSeek获得1362分,略低于ChatGPT开发商OpenAI的1366分。 去年5月,DeepSeek推出V2版本后,与美国的差距大幅缩小,但OpenAI去年9月发布推理模型o1后差距一度扩大,DeepSeek今年1月发布R1模型后再次缩小差距。 在大规模多任务语言理解(MMLU)测试中,中美两国差距从2023年底的17.5%大幅缩小至去年底的0.3%。在测试科学、艺术、工程等通用人工智能(AGI)性能的大模型多模态评测(MMMU)中,两国差距从13.5%缩小至8.1%。解答数学题性能差距从24.3%缩小至1.6%,多语言代码生产评估(HumanEval)差距从31.6%缩小至3.7%,所有性能差距均有所缩小。 DeepSeek今年1月发布的R1模型以低廉成本实现媲美美国顶尖AI模型的性能震惊全球,报告称,DeepSeek仅使用部分常规硬件资源即可达成目标性能,不仅影响美国股市走向,更引发对美国半导体出口管制措施实际效果的质疑。 在去年发布的受瞩目AI模型数量上,中国为15款,美国为40款,差距从2022年的50款缩小至25款。法国为3款,韩国、加拿大、以色列和沙特阿拉伯分别为1款。 从具体企业来看,谷歌和OpenAI去年分别发布7款AI重要模型,阿里巴巴发布6款,苹果、Meta、英伟达分别发布4款。 在民间AI投资领域,去年美国以1099.8亿美元居首,超中国(92.9亿美元)10倍以上。美国投资额同比增长63%,中国同比增长28%,差距继续扩大。韩国投资额为13.3亿美元,较上一年有所下降,排名从第9位下滑至第11位。 2023年全球计算机科学(CS)领域论文中,中国论文占比23.2%,大幅超过美国(9.2%)。中国去年申请AI专利占全球的69.7%。从每10万人AI专利授权数量来看,韩国以17.27件领先卢森堡(15.31件)、中国(6.31件)、美国(5.2件),继2022年后蝉联全球首位。 韩国在2022年位列AI人才海外流出第三大国,但2023年排名降至第5位,位于以色列、印度、匈牙利和土耳其之后。 全球范围内对AI的积极看法持续上升,但各地区间仍差异显著。中国(83%)、印尼(80%)、泰国(77%)等国民众普遍认可AI产品服务的积极影响,但加拿大(40%)、美国(39%)、荷兰(36%)等国的乐观比例明显偏低。
2025-04-08 17:53:46 -
韩国全球第五大军事强国之名是否实至名归?
去年10月,韩国国军日韩国军队在街游行。【图片来源 韩联社】 近期,随着俄乌冲突持续升级以及中东地区局势的日益紧张,全球各国军事实力的对比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军事实力的提升不仅依赖于强大的经济基础,还需要多元化的武器装备和军种配置,这使得军事实力的增强难以在短期内实现。 近日,有关韩国军事实力排名全球第五的报道引发了广泛关注,尤其是关于韩国如何超越英国、法国、日本等传统军事强国的讨论不绝于耳。那么,韩国是否真的具备全球第五大军事强国的实力呢? 从经济实力、人口规模、武器装备以及国防产业等综合国力指标来看,韩国的军事实力确实位居全球前十。若仅考虑常规战斗力而不涉及核武器,韩国的军事实力甚至可跻身全球前五。然而,若将核武器纳入考量范围,朝鲜在军事实力上较韩国更具有威胁性。 由于韩国地处东亚,周边环绕着美国、俄罗斯、中国、日本等军事超级大国,这些国家在全球范围内具有显著的影响力。因此,尽管韩国在全球范围内被视为军事强国,但在东亚地区,韩国的军事地位相对难以界定。目前,韩国的常规战斗力在全球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此外,韩国经济实力位居全球第十,并在全球国防产业中占据一席之地,拥有强大的炮兵火力、机械化部队、超音速隐形战斗机以及宙斯盾驱逐舰等先进装备。 然而,回溯至100多年前,韩国的军事力量还微不足道。1882年壬午兵变时期,韩国甚至缺乏基本的武器装备和军服,士兵们只能穿着日军和美军遗留的旧军服作战。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初期,韩国军队陷入苦战,后在美国的支持下,战斗力才得以显著提升。1954年,韩国建立了第1、2军基地司令部和10个预备师团,并引进了M47中型坦克等新型武器,为现代军事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1964年至1972年间,韩国派遣了32万名军人参与越南战争,不仅提升了韩军的实战经验,也为武器现代化提供了契机。 自20世纪70年代起,韩国通过大力发展国防产业,逐步增强了自主国防能力。1970年8月,韩国成立了国防科学研究所(ADD),并于1971年首次实现了M16步枪的国产化许可生产。70年代中期,韩国开始授权生产美国研发的武器和弹药,并于1979年成功自主研发并投入使用虎头雕级巡逻艇。90年代,韩国引进了先进的武器系统,并成功开发K1坦克等大型军事装备。进入21世纪后,韩国在无人机、坦克、炮兵、步兵战斗车辆以及F-35A隐形战斗机等领域的自主研发和大规模引进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韩国之所以能够迅速崛起为军事强国,得益于丰富的实战经验、强大的战斗力和战略思维。为了确保国家安全,韩国持续投入研发和创新尖端武器,不断提升军事力量。在20世纪60年代末至90年代被称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的韩国,经济实现了爆发式增长,同时通过持续增加国防投资,确保了先进武器系统的引进和自主研发。此外,韩国通过加强韩美同盟及与美国的军事合作,并学习了先进的军事技术和战略思想,进一步巩固了军事强国的地位。 在评估全球军事实力时,全球火力指数(GFP)被广泛引用作为重要参考依据。GFP通过对武装规模、技术装备、资金支持、现代技术水平、军事预算等60项综合指标进行全面评估,对各国的军事实力进行排名。全球火力指数的数值越接近0,表明该国的军事力量越强。但GFP的评估范围并不包括核武器等非对称战斗力。 从GFP的排名来看,韩国的军事实力在过去十年中呈稳步上升趋势。2013年,韩国GFP位列全球第9位;2014年上升至第7位;2020年至2023年期间,韩国稳定保持在第6位;而2024年,韩国的排名进一步提升至第5位。根据最新GFP数据,美国以0.0744的指数位居榜首,俄罗斯(0.0788)、中国(0.0788)、印度(0.1184)和韩国(0.1656)等紧随其后。英国(0.1785)、法国(0.1878)和日本(0.1839)分别位列第6至8位,而朝鲜则以0.6016的指数排名第34位。在GFP评估的145个国家中,不丹(6.3934)、贝宁(4.3156)和中非共和国(4.2347)的指数位列末尾,军事实力相对较弱。 朝鲜的GFP排名从去年的第36位上升2个名次,GFP高度评价了朝鲜陆军坦克、自行火炮、多管火箭炮系统,还对空军战斗机、海军巡逻艇、潜水艇、自由舰数量也给予了高分。从整体上看,相较于武器性能,压倒性的数量获得了国际认可。具体而言,朝鲜拥有4300余辆坦克、2600余辆装甲车、8800门野战炮、5500余门多管火箭炮、100余枚地对地导弹、420余艘海军主战舰艇、250余艘登陆舰、20余艘水雷战舰、40余艘支援舰以及70余艘潜艇等。此外,朝鲜的陆军和空军可动用兵力分别为137万人和6万人,位居全球第6位。 韩国的军事实力在多个领域也表现突出。韩国现役军人数量达60万人,位居全球第9位;预备军人数量高达310万人,位列全球第2位。在武器装备方面,韩国拥有1592架军用飞机(全球第5位)、807架直升机(全球第5位)、236辆坦克(全球第9位)、3270门自行火炮及4400门牵引火箭炮(全球第2位)、13艘驱逐舰和17艘护卫舰(全球第3位)、22艘潜艇(全球第6位)。此外,韩国的国防预算为463亿美元,位居全球第14位。 在评估一个国家的军事实力时,国防预算、国防产业能力以及经济实力等综合国力指标同样至关重要。兰德公司高级国防研究员布鲁斯·贝内特(Bruce Bennett)指出:“如果排除核武器因素,朝鲜在常规战争中难以战胜韩国。但如果将核武器纳入考量,其军事排名将显著上升。”然而,洛威研究所(Lowy Institute)也强调:“尽管朝鲜因拥有核武器而自豪,但其整体国家实力仍显脆弱,尤其是在未来发展趋势和对外经济关系方面,朝鲜的表现几乎为零分。” 韩国和朝鲜作为分裂的两个国家,未来存在潜在的武力冲突风险,因此对两国军事实力的比较尤为重要。2022年韩国国防白皮书显示,韩国军队在常规武器的质量上具有显著优势,而朝鲜军队则在武器数量上占据上风,反映了两国军事战略的差异。 韩国在过去几十年中通过持续的经济增长、国防投资和技术创新,成功跻身全球军事强国之列。军事实力的提升不仅体现在常规武器系统的现代化和多样化上,还通过丰富的实战经验和与美国的紧密军事合作得到了进一步巩固,为未来国防稳定和国际关系带来了深远影响。
2025-04-07 22:52:41 -
韩国政府助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 "跃升计划"全面启动
【图片来源 韩联社】 中小风险企业部于7日表示,为鼓励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积极投身创新与挑战,进一步拓展市场,将正式推进《2025年企业纵向扩展(Scale-Up)支持计划》。该计划旨在为成长期的中小风险企业提供全方位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若获得1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498万元)以上外部投资,政府将在3年内最高提供12亿韩元的研究开发(R&D)资金支持。此外,对于取得显著成果的企业,政府还将通过基金投资方式追加最高20亿韩元的资金扶持。 自今年起,政府为了进一步加大对具备海外市场拓展潜力企业的扶持力度,持续优化支持项目与投资资金配置。此次计划共招募102个项目,重点支持领域包括超级差距十大领域、国家战略技术十二大领域及碳中和相关产业,旨在推动以技术为核心竞争力的中小风险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为加强对人工智能(AI)、生物技术等关键战略领域的研发支持,政府将引入“特色运营公司”机制。该机制将筛选在相关领域具备卓越业绩及R&D支持能力的运营机构,并予以重点扶持与评估,通过激励体系提供实质性资源,助力企业优化战略布局并实现规模化发展。 此前,企业在获得运营机构先行投资后需在R&D与股权投资中择一申请的模式,而今年进一步强化了两类支持方式的联动性,以提升整体扶持效果。具体来看,企业将优先获得R&D资金支持,随后根据其成长表现,可进一步获得股权投资,从而有效缓解研发项目推进过程中急剧增长的资金需求。 过去三年间,纵向扩展支持计划已累计向379家企业投入超过1.5万亿韩元资金,在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与市场拓展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中小风险企业部技术革新政策官朴容淳(音)表示:“此次计划通过优化投资模式,建立与成果联动的支持机制,进一步提升了政策实效性。未来,政府将持续创新R&D支持模式,强化中小企业的技术研发能力与市场竞争力,使其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
2025-04-07 20:31:27 -
政局动荡叠加成本高企 韩国食品价格再掀涨潮
今年以来,随着加工食品和在外就餐价格持续上涨,消费者物价整体呈现上扬态势。原材料成本上升、韩元贬值、人工和能源成本增加,再加上政局动荡引发的不确定性,共同推动食品价格普遍走高。 根据韩国统计厅6日发布的最新数据,3月消费者物价指数同比上涨2.1%。其中,加工食品价格上涨3.6%,创2023年12月以来最大涨幅。咖啡(8.3%)、面包(6.3%)、火腿和培根(6%)等主要品类涨幅明显;外出就餐价格也已连续两个月同比上涨超过3%。 今年一季度,咖啡、面包、冷冻饺子等多个品类相继提价;进入4月,方便面、啤酒、汉堡等产品也陆续上调售价。CJ第一制糖、大象、东远F&B、乐天沃食品(Wellfood)、不倒翁、农心、SPC三立等主要食品企业,已完成新一轮价格调整。 部分业内人士认为,短期内食品价格难以回落。一位食品行业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政局不稳、经济疲软、销售承压的背景下,加之原材料和物流成本居高不下,涨价压力仍未缓解。”他预计,在新政府正式上台之前,企业提价趋势仍将持续。 餐饮业也难以摆脱成本上升的压力。一家连锁餐饮企业负责人表示:“尽管仅对部分配送菜品进行了价格调整,但整体利润已大幅缩水,目前几乎已到了不得不全面提价的地步。” 与此同时,国际因素也在加剧物价上涨压力。业内人士指出,美国主导的关税政策冲击全球自由贸易体系,推高全球通胀风险,并通过进口渠道间接推高国内食品价格。 尽管宪法法院对前总统尹锡悦的罢免裁决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政治不确定性,但韩元兑美元汇率仍维持在1400韩元以上,企业面临的进口原材料成本压力依旧严峻。一家食品企业相关人士表示:“若汇率长期维持高位,成本负担恐难以缓解。” 此外,极端天气频发也持续推高食品价格,“气候通胀”(即气候变化引发的通货膨胀)现象日益明显。统计厅数据显示,受异常气候影响导致产量锐减,3月白菜价格同比上涨49.7%,萝卜价格更是飙升86.4%。 全球气候异常同样影响进口商品价格。受干旱影响,巴西与越南咖啡豆减产,西非可可供应紧张,推动相关进口产品价格大幅上涨。 同时,韩国本土也频发山火、暴雨等自然灾害。近期庆尚北道发生大规模山火,影响全国约9%的苹果种植面积,大蒜、辣椒等农作物亦遭受不同程度损害。统计厅预计,此次山火或将在短期内推高部分农产品价格。 首尔某大型超市的方便面销售区【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4-06 20:18:48
-
元戎十乘,以先启行——元戎启行VLA模型海外首秀押注韩国
8日,元戎启行CEO周光在首尔国际车展上发表主题演讲。【摄影 记者 韩遵九】 2025首尔国际车展(Seoul Mobility Show 2025)正在京畿道高阳市的KINTEX如火如荼地举行,本届车展上,中国企业的集体亮相成为最大的看点,各种花式“整活儿”令人目不暇接。除了比亚迪占据绝对C位外,来自深圳的自动驾驶企业元戎启行(DeepRoute.ai)首次亮相便引发了媒体的关注。 元戎启行的名字出自《诗经·小雅·六月》“元戎十乘,以先启行”,意思是“大军出发”。由创始人周光于2019年在深圳创立,在北京及美国加州弗里蒙特等地设有分部。 元戎启行的核心技术已与长城、Smart等多家主流车企达成量产合作,其中与中国头部智能车企品牌长城汽车合作的新款车型已于去年8月正式下线,去年第四季度,元戎启行致力于打造“物理世界的通用人工智能”,以创新技术引领人工智能行业变革。 韩国在电动化及智能驾驶领域的快速发展成为国际瞩目焦点,也是元戎启行全球战略的核心市场之一。元戎启行在本届首尔国际车展上首次在海外正式发布视觉语言动作模型(Vision-Language-Action,简称VLA模型)。周光在车展上发表题为《端到端大模型,驱动智能驾驶全球化快速部署》的主题演讲,深入探讨了VLA模型的技术进展,分享元戎启行在规模化量产落地中的实践经验,并展望行业未来趋势。 VLA模型具备高度灵活的适配能力,涵盖纯视觉方案和激光雷达方案,并兼容多种计算平台,能够充分满足全球汽车制造商的多样化需求,加速智能驾驶技术的规模化落地。VLA模型作为最前沿的模型,今年将落地超过五款车型,助力全球汽车制造商加速迈向AI驱动的智能出行时代。 首款搭载元戎启行VLA模型的中国智能驾驶汽车,将于今年年中投入消费市场。基于VLA模型的端到端推理能力能够长达几十秒,长时序的推理能力越强,对于实时复杂路况的处理能力也会越强,并通过思维链逐步展示系统的决策过程,包括周围环境感知、预测结果及行驶规划。凭借更优的驾驶性能与高度透明的智能决策,VLA模型能够有效提升用户对智能驾驶技术的信任。 元戎启行CEO周光接受媒体集体采访。【摄影 记者 韩遵九】 演讲结束后,周光回答了在场媒体的提问。对于将海外首个发行地选在韩国的背景,周光表示,韩国汽车制造商始终走在智能驾驶创新的前沿,并将最新技术应用于量产车型。元戎启行在中国市场已积累了丰富的智能驾驶量产经验,期待与韩国车企深度合作,希望借此次参加首尔国际车展的机会,同韩国车企进行一些技术层面的交流沟通,也不排除未来在本地进行一些路测,元戎启行与韩企的合作将不设上限,期待共同推动AI驱动的智能出行发展。 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在交通法规、驾驶习惯、路况环境上都有很大差异,在本地化策略方面,周光表示,中韩两国使用的基础导航不同,但除了这一差异外,韩国的路况其实跟中国非常相像,都是右舵驾驶,路口和环岛等环境极为相似。元戎启行已在欧洲完成了测试,在周光看来,欧洲和中国的区别远大于韩国与中国的区别,因此他对落地韩国充满信心。 目前元戎启行已完成六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超5亿美元,股东包括复星锐正、云启资本、阿里巴巴、耀途资本和东风资产等。2024年,元戎启行以71亿元人民币的企业估值入选《2024胡润全球独角兽榜》。对于自动驾驶未来的发展方向,周光表示,虽然智能驾驶领域面临越来越多的自研潮流,但高阶自动驾驶所需的技术与商业化能力仍需要时间积累。元戎启行的目标是通过突破物理AI的关键技术,最终实现更高层次的通用人工智能(AGI)。
2025-04-10 01:17:24 -
【亚洲人之声】高物价时代 年轻人爱上"旧衣新穿"
“别人穿过的,你也穿得下去?”曾几何时,这句话是长辈对“穿旧衣”的调侃,如今却被MZ世代(1980年代初至2000年代初出生)当作展现环保意识和生活态度的口头禅。 在高物价与消费疲软的当下,二手服饰市场却展现出截然不同的景象。笔者也曾在韩国最大二手平台“胡萝卜市场”上转售过一件闲置外套,并以合理价格入手了一条几乎全新的连衣裙。这不仅是节省开支,更像是参与了一场可持续生活的实践——通过延长物品使用周期,为消费赋予更多意义。 这股二手风潮,正在时尚领域悄然生根,逐步形成新的消费趋势。与其盲目追逐当季新品,越来越多的年轻消费者更倾向于花时间“淘”出状态良好、风格独特的旧款服饰。在此背景下,韩国头部时尚电商平台Musinsa也于近期宣布进军二手市场,计划在今年第三季度推出“Musinsa Used”服务,允许用户在应用程序(APP)内直接进行服饰转售。 从“胡萝卜市场”、“闪电市场”等综合型二手平台的崛起,到时尚电商巨头亲自入局,二手交易正从小众选择转向主流生态。业内预测,韩国二手服饰市场规模有望在2028年突破10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495亿元)。从“旧衣”到“复古潮品”,二手商品正被重新定义,并逐步构建起兼具文化意义与消费价值的全新叙事。 放眼全球,国际品牌的动向也在强化这一趋势。ZARA、优衣库等快时尚巨头近年来纷纷在日本和英国等地相继推出二手服饰回收与转售项目。如今,连以潮流著称的本土平台Musinsa也正式入局,不仅是对二手市场商业潜力的认可,更是对当代消费观转变的积极响应。 笔者认为,在消费趋于理性的当下,年轻人并非不买衣服,而是不再盲目买新衣服。他们在二手平台上挑选的不只是旧衣,而是一种契合自我审美与价值观的生活方式。 【图片提供 GettyImageBank】
2025-04-09 23:15:48 -
调查:七成韩国父母认为对子女成败负有责任
韩国保健社会研究院去年9月对年龄在45至69岁之间并育有19至34岁子女的1600名中老年父母进行问卷调查和分析后,9日发布《成年初期亲子关系与社会阶层差异》研究报告显示,66.9%的受访父母认为子女的成败父母也负有责任。 具体来看,58.1%的受访父母基本同意上述说法,8.8%则非常同意。从性别来看,男性的认同率为68.5%,高于女性的65.5%。从年龄来看,55至59岁群体的认同率最高,达到70.1%。从学历来看,大学及以上学历的认同率为73.6%。调查还显示,家庭资产规模越大,父母对承担子女成败责任的认同程度也越高。 研究团队指出,由此可见,父母认为自己对子女的成败负有责任,并不仅仅是出于道德层面原因。性别、年龄和社会阶层等差异所带来的认同差距,反映出父母普遍认为自己的养育和支援确实会对孩子的成败产生实际影响。 此外,大多数父母认为,与成年子女应当保持各自独立的关系,同时也应给予子女支援。调查显示,76.2%的受访父母认为与成年子女应该建立独立关系,而认为应当维持相互依赖关系的仅占13%。仅由父母单方面支援子女(7.4%)或由子女单方面支援父母(3.4%)的认同比例则更低。 对于是否愿意在特定方面给予子女经济支援,多数父母表示愿意提供帮助。在大学教育费用(83.9%)、结婚费用(70.1%)、子女就业前生活费(62.9%)、购房费用(61.7%)等方面,均有较高比例的父母愿意提供支援。此外,还有42.1%的受访父母表示在能力允许的情况下会持续给予子女支援。 关于大学学费应由父母承担这一观点,年轻一代也普遍持同样看法。在对1000名19至34岁青年进行的相关调查中,68.4%的受访青年认为父母应当负担子女大学学费,62.2%认为在自己实现经济独立之前,父母应当提供生活费支援。 对于结婚费用和购房费用,也分别有53.4%和45.1%的受访青年认为应由父母协助承担。即使已经就业,也有46.3%的受访青年认为,父母在有能力的情况下,继续提供帮助理所应当。 7日,在首尔一处图书馆前,一名学生把书包交给家长后在一旁玩耍。【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4-09 20:14:23 -
韩国外籍留学生数量显著增长 本国留学生海外求学降温
30日,在首尔江南举行的“2025留学博览会”上,家长及学生在进行留学相关咨询。【图片来源 韩联社】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于9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8至2022年间,韩国外籍留学生数量呈显著增长态势,增幅达1.5倍,在OECD成员国中位列第10位。同时,韩国赴海外留学人数则出现明显下滑,国际排名下降3位至第8位。数据显示,OECD成员国留学生总量从2014年的300万人持续攀升至2022年的460万人。其中,2014至2018年间增幅达30%,而在新冠疫情期间(2018至2022年)仍保持了18%的增长。 数据显示,智利与斯洛文尼亚以近2倍的增幅领跑OECD国家,高校国际排名的提升以及积极的流动性支持政策其是其主要增长动力。土耳其、葡萄牙、波兰、荷兰、加拿大、英国、冰岛,韩国等国家紧随其后。韩国凭借“Study Korea 300K”计划的持续推进,教育体系国际化程度不断提升,成功吸引更多国际学生来韩深造。 目前,在全体460万名留学生中,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德国、新西兰、英国、美国等七大传统留学目的地仍占OECD留学生总量的三分之二。而日本、韩国、荷兰、土耳其等国家则吸引了16%的国际学生。值得注意的是,土耳其凭借优厚的奖学金政策及区域教育枢纽的定位,正成为中东、北非及中亚学生的首选留学地。 此外,中国(86.3万人)和印度(52.5万人)仍是最大留学生输出国,两国留学生中有三分之二流向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美国等英语系国家。越南(12.8471万人)、德国(12.1609万人)、法国(10.8185万人)等国家留学生规模也突破10万人。美国(9.3195万人)和尼日利亚(8.5764万人)紧随其后。相比之下,韩国海外留学生数量从2018年的9.66万人减少至8.24万人,减少14.7%。分析认为,这与美国等主要留学目的国签证政策收紧密切相关。 OECD专家指出,教育质量、就业前景及院校国际声誉仍是吸引留学生的关键因素。尽管疫情期间新西兰、意大利、澳大利亚、美国、丹麦等五国实施了严格的移民限制,但全球留学教育总体仍呈稳步发展态势。
2025-04-09 19:12:31 -
韩国四大金融集团推出24万亿韩元紧急金融援助计划
据韩国金融部门8日消息,韩国四大金融集团面向受美国关税政策影响的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约24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198亿元)的紧急金融援助。 具体来看,KB金融集团将推出总规模8万亿韩元的利率优惠项目。其中,营业网点即时审批的利率优惠额度由原来的1.5万亿韩元扩大至3万亿韩元;面向中小企业的特别利率优惠项目也由3万亿韩元增至5万亿韩元。 KB金融集团还将向信用保证基金与技术保证基金特别注资230亿韩元,预计可撬动8400亿韩元规模的担保额度。信用等级较低的中小企业和出口企业将有机会获得三年期、100%担保比例的优惠协约保证书,或享受最高1.5个百分点的担保费率减免。该集团还与信用保证基金签署协议,将投放1500亿韩元的低利率“共赢贷款”。 新韩金融集团近日公布了约10万亿韩元的金融援助方案。其中,6.4万亿韩元将用于中小企业利率优惠项目,3万亿韩元用于发放针对出口企业的利率折扣券。新韩金融集团还安排5000亿韩元援助个体工商户新增贷款,另有6000亿韩元用于扶持出口企业融资。 韩亚金融集团则启动了6万亿韩元紧急金融援助。在原有“优惠长期贷款”基础上,新增3万亿韩元额度,并推出3万亿韩元规模的“利率优惠贷款”。针对受关税冲击的企业,提供包括延长还款期限、分期还款宽限、利率减免、新增资金援助等措施。 友利金融集团日前召开了“应对美关税政策工作组”会议,宣布启动紧急经营体制。该集团表示,将积极配合政府政策导向,结合实地调研掌握的企业难点,制定具有实效性的援助方案。 韩国四大金融集团【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4-08 23:22:08 -
三星电子第一季度业绩超预期 S25系列销量破纪录成增长引擎
三星电子【图片来源 韩联社】 三星电子于8日公布的初步财报显示,今年第一季度营业利润为6.6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30.8亿元),同比减少0.15%。销售额为79万亿韩元,同比增加9.84%,创历史同期新高,显著超出市场预期。 此前,市场普遍预测三星第一季度营业利润将低于5万亿韩元。分析指出,Galaxy S25系列智能手机的热销及DRAM存储芯片出货量强劲,成为推动业绩超预期的主要因素。据悉,今年2月上市的Galaxy S25系列在韩国市场上市仅21天便突破百万销量,刷新该系列产品销售纪录。三星电子营业利润自去年第二季度(10.4439万亿韩元)以后连续两个季度下滑,时隔3个季度后小幅回升。 分业务板块来看,尽管未披露详细数据,证券机构推测移动体验(MX)部门贡献营业利润约4万亿韩元,成为业绩增长主力;负责半导体事业的设备解决方案(DS)部门营业利润约达1万亿韩元。据推测,存储芯片业务实现约3万亿韩元营业利润,但系统LSI及晶圆代工业务赤字规模约为2万亿韩元。 得益于中国实施“以旧换新”政策,带动智能手机需求同比增长15%,存储芯片行业去库存进程加速。此外,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关税政策调整预期下,供应链提前备货也拉动了DRAM出货量增长。同时,近期存储芯片行业普遍提价,市场预期三星业绩或将开启复苏周期。SK证券研究员韩东熙(音)指出:“尽管面临传统淡季及显示面板业务承压,但DDR5价格上调、NAND闪存部分产品涨价等因素,有望支撑存储业务利润持续回升。” 然而,第二季度前景仍存不确定性。iM证券研究员宋明燮(音)表示:“三星电子高带宽存储器(HBM)因未确保大客户订单,销售增幅有限。尽管DDR5价格企稳,但库存饱和。此外,DDR4与NAND产品需求仍不振,价格上行空间受限。加之美国关税政策还未完全落地,不确定性加剧。” 金融研究机构Informax预测,三星电子第二季度营业利润或同比下滑41.24%,达6.1368万亿韩元。销售额同比增加2.2%,达75.6979万亿韩元。
2025-04-08 19:00:48 -
报告:中美AI技术差距大幅缩小 韩国专利领先投资缩水
中国AI大模型DeepSeek 【图片提供 韩联社】 今年1月,中国人工智能(AI)大模型深度求索(DeepSeek)横空出世令全球侧目之际,中美AI技术差距在一年内大幅缩小。当地时间7日,美国斯坦福大学以人为本AI研究所(HAI)发布《2025AI指数报告》称,AI性能测评平台“LMSYS盲测竞技场”的评估结果显示,中美顶尖AI模型的性能差距从去年1月的9.3%大幅缩小至今年2月的1.7%。 各项数据对比显示,今年2月美国顶尖AI模型谷歌在语言、思维、数学及编程水平综合评估中获得1385分,而中国顶尖AI模型DeepSeek获得1362分,略低于ChatGPT开发商OpenAI的1366分。 去年5月,DeepSeek推出V2版本后,与美国的差距大幅缩小,但OpenAI去年9月发布推理模型o1后差距一度扩大,DeepSeek今年1月发布R1模型后再次缩小差距。 在大规模多任务语言理解(MMLU)测试中,中美两国差距从2023年底的17.5%大幅缩小至去年底的0.3%。在测试科学、艺术、工程等通用人工智能(AGI)性能的大模型多模态评测(MMMU)中,两国差距从13.5%缩小至8.1%。解答数学题性能差距从24.3%缩小至1.6%,多语言代码生产评估(HumanEval)差距从31.6%缩小至3.7%,所有性能差距均有所缩小。 DeepSeek今年1月发布的R1模型以低廉成本实现媲美美国顶尖AI模型的性能震惊全球,报告称,DeepSeek仅使用部分常规硬件资源即可达成目标性能,不仅影响美国股市走向,更引发对美国半导体出口管制措施实际效果的质疑。 在去年发布的受瞩目AI模型数量上,中国为15款,美国为40款,差距从2022年的50款缩小至25款。法国为3款,韩国、加拿大、以色列和沙特阿拉伯分别为1款。 从具体企业来看,谷歌和OpenAI去年分别发布7款AI重要模型,阿里巴巴发布6款,苹果、Meta、英伟达分别发布4款。 在民间AI投资领域,去年美国以1099.8亿美元居首,超中国(92.9亿美元)10倍以上。美国投资额同比增长63%,中国同比增长28%,差距继续扩大。韩国投资额为13.3亿美元,较上一年有所下降,排名从第9位下滑至第11位。 2023年全球计算机科学(CS)领域论文中,中国论文占比23.2%,大幅超过美国(9.2%)。中国去年申请AI专利占全球的69.7%。从每10万人AI专利授权数量来看,韩国以17.27件领先卢森堡(15.31件)、中国(6.31件)、美国(5.2件),继2022年后蝉联全球首位。 韩国在2022年位列AI人才海外流出第三大国,但2023年排名降至第5位,位于以色列、印度、匈牙利和土耳其之后。 全球范围内对AI的积极看法持续上升,但各地区间仍差异显著。中国(83%)、印尼(80%)、泰国(77%)等国民众普遍认可AI产品服务的积极影响,但加拿大(40%)、美国(39%)、荷兰(36%)等国的乐观比例明显偏低。
2025-04-08 17:53:46 -
韩国全球第五大军事强国之名是否实至名归?
去年10月,韩国国军日韩国军队在街游行。【图片来源 韩联社】 近期,随着俄乌冲突持续升级以及中东地区局势的日益紧张,全球各国军事实力的对比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军事实力的提升不仅依赖于强大的经济基础,还需要多元化的武器装备和军种配置,这使得军事实力的增强难以在短期内实现。 近日,有关韩国军事实力排名全球第五的报道引发了广泛关注,尤其是关于韩国如何超越英国、法国、日本等传统军事强国的讨论不绝于耳。那么,韩国是否真的具备全球第五大军事强国的实力呢? 从经济实力、人口规模、武器装备以及国防产业等综合国力指标来看,韩国的军事实力确实位居全球前十。若仅考虑常规战斗力而不涉及核武器,韩国的军事实力甚至可跻身全球前五。然而,若将核武器纳入考量范围,朝鲜在军事实力上较韩国更具有威胁性。 由于韩国地处东亚,周边环绕着美国、俄罗斯、中国、日本等军事超级大国,这些国家在全球范围内具有显著的影响力。因此,尽管韩国在全球范围内被视为军事强国,但在东亚地区,韩国的军事地位相对难以界定。目前,韩国的常规战斗力在全球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此外,韩国经济实力位居全球第十,并在全球国防产业中占据一席之地,拥有强大的炮兵火力、机械化部队、超音速隐形战斗机以及宙斯盾驱逐舰等先进装备。 然而,回溯至100多年前,韩国的军事力量还微不足道。1882年壬午兵变时期,韩国甚至缺乏基本的武器装备和军服,士兵们只能穿着日军和美军遗留的旧军服作战。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初期,韩国军队陷入苦战,后在美国的支持下,战斗力才得以显著提升。1954年,韩国建立了第1、2军基地司令部和10个预备师团,并引进了M47中型坦克等新型武器,为现代军事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1964年至1972年间,韩国派遣了32万名军人参与越南战争,不仅提升了韩军的实战经验,也为武器现代化提供了契机。 自20世纪70年代起,韩国通过大力发展国防产业,逐步增强了自主国防能力。1970年8月,韩国成立了国防科学研究所(ADD),并于1971年首次实现了M16步枪的国产化许可生产。70年代中期,韩国开始授权生产美国研发的武器和弹药,并于1979年成功自主研发并投入使用虎头雕级巡逻艇。90年代,韩国引进了先进的武器系统,并成功开发K1坦克等大型军事装备。进入21世纪后,韩国在无人机、坦克、炮兵、步兵战斗车辆以及F-35A隐形战斗机等领域的自主研发和大规模引进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韩国之所以能够迅速崛起为军事强国,得益于丰富的实战经验、强大的战斗力和战略思维。为了确保国家安全,韩国持续投入研发和创新尖端武器,不断提升军事力量。在20世纪60年代末至90年代被称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的韩国,经济实现了爆发式增长,同时通过持续增加国防投资,确保了先进武器系统的引进和自主研发。此外,韩国通过加强韩美同盟及与美国的军事合作,并学习了先进的军事技术和战略思想,进一步巩固了军事强国的地位。 在评估全球军事实力时,全球火力指数(GFP)被广泛引用作为重要参考依据。GFP通过对武装规模、技术装备、资金支持、现代技术水平、军事预算等60项综合指标进行全面评估,对各国的军事实力进行排名。全球火力指数的数值越接近0,表明该国的军事力量越强。但GFP的评估范围并不包括核武器等非对称战斗力。 从GFP的排名来看,韩国的军事实力在过去十年中呈稳步上升趋势。2013年,韩国GFP位列全球第9位;2014年上升至第7位;2020年至2023年期间,韩国稳定保持在第6位;而2024年,韩国的排名进一步提升至第5位。根据最新GFP数据,美国以0.0744的指数位居榜首,俄罗斯(0.0788)、中国(0.0788)、印度(0.1184)和韩国(0.1656)等紧随其后。英国(0.1785)、法国(0.1878)和日本(0.1839)分别位列第6至8位,而朝鲜则以0.6016的指数排名第34位。在GFP评估的145个国家中,不丹(6.3934)、贝宁(4.3156)和中非共和国(4.2347)的指数位列末尾,军事实力相对较弱。 朝鲜的GFP排名从去年的第36位上升2个名次,GFP高度评价了朝鲜陆军坦克、自行火炮、多管火箭炮系统,还对空军战斗机、海军巡逻艇、潜水艇、自由舰数量也给予了高分。从整体上看,相较于武器性能,压倒性的数量获得了国际认可。具体而言,朝鲜拥有4300余辆坦克、2600余辆装甲车、8800门野战炮、5500余门多管火箭炮、100余枚地对地导弹、420余艘海军主战舰艇、250余艘登陆舰、20余艘水雷战舰、40余艘支援舰以及70余艘潜艇等。此外,朝鲜的陆军和空军可动用兵力分别为137万人和6万人,位居全球第6位。 韩国的军事实力在多个领域也表现突出。韩国现役军人数量达60万人,位居全球第9位;预备军人数量高达310万人,位列全球第2位。在武器装备方面,韩国拥有1592架军用飞机(全球第5位)、807架直升机(全球第5位)、236辆坦克(全球第9位)、3270门自行火炮及4400门牵引火箭炮(全球第2位)、13艘驱逐舰和17艘护卫舰(全球第3位)、22艘潜艇(全球第6位)。此外,韩国的国防预算为463亿美元,位居全球第14位。 在评估一个国家的军事实力时,国防预算、国防产业能力以及经济实力等综合国力指标同样至关重要。兰德公司高级国防研究员布鲁斯·贝内特(Bruce Bennett)指出:“如果排除核武器因素,朝鲜在常规战争中难以战胜韩国。但如果将核武器纳入考量,其军事排名将显著上升。”然而,洛威研究所(Lowy Institute)也强调:“尽管朝鲜因拥有核武器而自豪,但其整体国家实力仍显脆弱,尤其是在未来发展趋势和对外经济关系方面,朝鲜的表现几乎为零分。” 韩国和朝鲜作为分裂的两个国家,未来存在潜在的武力冲突风险,因此对两国军事实力的比较尤为重要。2022年韩国国防白皮书显示,韩国军队在常规武器的质量上具有显著优势,而朝鲜军队则在武器数量上占据上风,反映了两国军事战略的差异。 韩国在过去几十年中通过持续的经济增长、国防投资和技术创新,成功跻身全球军事强国之列。军事实力的提升不仅体现在常规武器系统的现代化和多样化上,还通过丰富的实战经验和与美国的紧密军事合作得到了进一步巩固,为未来国防稳定和国际关系带来了深远影响。
2025-04-07 22:52:41 -
韩国政府助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 "跃升计划"全面启动
【图片来源 韩联社】 中小风险企业部于7日表示,为鼓励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积极投身创新与挑战,进一步拓展市场,将正式推进《2025年企业纵向扩展(Scale-Up)支持计划》。该计划旨在为成长期的中小风险企业提供全方位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若获得1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498万元)以上外部投资,政府将在3年内最高提供12亿韩元的研究开发(R&D)资金支持。此外,对于取得显著成果的企业,政府还将通过基金投资方式追加最高20亿韩元的资金扶持。 自今年起,政府为了进一步加大对具备海外市场拓展潜力企业的扶持力度,持续优化支持项目与投资资金配置。此次计划共招募102个项目,重点支持领域包括超级差距十大领域、国家战略技术十二大领域及碳中和相关产业,旨在推动以技术为核心竞争力的中小风险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为加强对人工智能(AI)、生物技术等关键战略领域的研发支持,政府将引入“特色运营公司”机制。该机制将筛选在相关领域具备卓越业绩及R&D支持能力的运营机构,并予以重点扶持与评估,通过激励体系提供实质性资源,助力企业优化战略布局并实现规模化发展。 此前,企业在获得运营机构先行投资后需在R&D与股权投资中择一申请的模式,而今年进一步强化了两类支持方式的联动性,以提升整体扶持效果。具体来看,企业将优先获得R&D资金支持,随后根据其成长表现,可进一步获得股权投资,从而有效缓解研发项目推进过程中急剧增长的资金需求。 过去三年间,纵向扩展支持计划已累计向379家企业投入超过1.5万亿韩元资金,在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与市场拓展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中小风险企业部技术革新政策官朴容淳(音)表示:“此次计划通过优化投资模式,建立与成果联动的支持机制,进一步提升了政策实效性。未来,政府将持续创新R&D支持模式,强化中小企业的技术研发能力与市场竞争力,使其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
2025-04-07 20:31:27 -
政局动荡叠加成本高企 韩国食品价格再掀涨潮
今年以来,随着加工食品和在外就餐价格持续上涨,消费者物价整体呈现上扬态势。原材料成本上升、韩元贬值、人工和能源成本增加,再加上政局动荡引发的不确定性,共同推动食品价格普遍走高。 根据韩国统计厅6日发布的最新数据,3月消费者物价指数同比上涨2.1%。其中,加工食品价格上涨3.6%,创2023年12月以来最大涨幅。咖啡(8.3%)、面包(6.3%)、火腿和培根(6%)等主要品类涨幅明显;外出就餐价格也已连续两个月同比上涨超过3%。 今年一季度,咖啡、面包、冷冻饺子等多个品类相继提价;进入4月,方便面、啤酒、汉堡等产品也陆续上调售价。CJ第一制糖、大象、东远F&B、乐天沃食品(Wellfood)、不倒翁、农心、SPC三立等主要食品企业,已完成新一轮价格调整。 部分业内人士认为,短期内食品价格难以回落。一位食品行业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政局不稳、经济疲软、销售承压的背景下,加之原材料和物流成本居高不下,涨价压力仍未缓解。”他预计,在新政府正式上台之前,企业提价趋势仍将持续。 餐饮业也难以摆脱成本上升的压力。一家连锁餐饮企业负责人表示:“尽管仅对部分配送菜品进行了价格调整,但整体利润已大幅缩水,目前几乎已到了不得不全面提价的地步。” 与此同时,国际因素也在加剧物价上涨压力。业内人士指出,美国主导的关税政策冲击全球自由贸易体系,推高全球通胀风险,并通过进口渠道间接推高国内食品价格。 尽管宪法法院对前总统尹锡悦的罢免裁决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政治不确定性,但韩元兑美元汇率仍维持在1400韩元以上,企业面临的进口原材料成本压力依旧严峻。一家食品企业相关人士表示:“若汇率长期维持高位,成本负担恐难以缓解。” 此外,极端天气频发也持续推高食品价格,“气候通胀”(即气候变化引发的通货膨胀)现象日益明显。统计厅数据显示,受异常气候影响导致产量锐减,3月白菜价格同比上涨49.7%,萝卜价格更是飙升86.4%。 全球气候异常同样影响进口商品价格。受干旱影响,巴西与越南咖啡豆减产,西非可可供应紧张,推动相关进口产品价格大幅上涨。 同时,韩国本土也频发山火、暴雨等自然灾害。近期庆尚北道发生大规模山火,影响全国约9%的苹果种植面积,大蒜、辣椒等农作物亦遭受不同程度损害。统计厅预计,此次山火或将在短期内推高部分农产品价格。 首尔某大型超市的方便面销售区【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4-06 20:1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