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交替’新闻 3个
-
韩国零售销售额创21年最大降幅 内需低迷态势加剧
去年,韩国零售销售额创下自2003年“信用卡危机”以来的最大降幅。耐用品、准耐用品和非耐用品三大商品类别的消费连续两年下降,这一现象即便在外汇危机和全球金融危机期间也未曾出现。 根据韩国统计厅国家统计门户网站(KOSIS)12日公布的数据,去年1月至11月,零售销售额指数同比下降2.1%。这是自2003年(-3.1%)以来同期的最大降幅,时隔21年再次出现。当年因信用卡过度发行引发的“信用卡危机”曾导致消费大幅下滑,而此次消费萎缩同样波及所有主要商品类别,包括耐用品、准耐用品和非耐用品。 数据显示,去年1月至11月,耐用品消费同比下降2.8%,准耐用品下降3.7%,非耐用品下降1.3%。这是继2023年之后,三大商品类别的消费连续第二年同时下滑。自1995年开始统计以来,这种现象尚属首次。 从具体商品类别来看,耐用品中的乘用车消费在2023年增长7.6%后,于去年大幅下降6.5%;准耐用品中的服装消费从2023年的微增(0.2%)转为下降3.2%;非耐用品中的食品饮料受高物价影响持续低迷,继2023年下降1.8%后,去年再度下滑2.5%,降幅进一步扩大。这是自2006年开始统计以来,首次连续三年下滑。 与商品消费疲软相对应,服务消费增速也显著放缓。去年1月至11月,服务生产同比增长1.5%,远低于2023年的3.4%和2022年的6.9%。这一趋势显示,尽管疫情结束后服务消费曾短暂复苏,其增长势头已明显减弱。 通常情况下,商品和服务消费会呈现此消彼长的交替趋势,但近年来两者均陷入低迷,进一步凸显内需困境。尽管自去年10月起连续降息一度提振了市场对内需复苏的期待,但“12.3紧急戒严”对消费信心的冲击再次令内需恢复蒙上阴影。 专家表示,高汇率可能进一步推高物价,加重内需压力。梨花女子大学经济学系教授石秉勋指出:“日益加剧的政治不确定性正导致消费者缩减支出、企业延缓投资,内需疲软的趋势可能持续深化。” 首尔明洞商业街某服装店门口【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1-12 20:04:21 -
人口老化拖累经济活力 韩国或陷入结构性长期停滞
多家国际机构预测,韩国经济实际规模或将连续6年不及潜在规模。七国集团(G7)中仅法国出现类似现象,专家认为低生育、老龄化和创新瓶颈等问题拖累韩国经济陷入结构性长期停滞。 共同民主党议员杨富男1日从韩国银行(央行)获取的《2001至2025年韩国GDP缺口现况》资料显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今年5月预测,2020年至2025年期间,韩国的GDP缺口(实际GDP与潜在GDP之间的差距) 为负数。 潜在GDP指一国(或地区)在各种资源得到最优和充分配置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大经济增长率。GDP缺口为负数意味着一定时期内实际GDP低于潜在GDP,生产设备及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未能充分利用。 OECD推算2020年至2025年期间,韩国的GDP缺口先后为-2.5%、-0.6%、-0.3%、-1%、-0.4%和-0.3%。2001年至2019年期间,韩国的GDP缺口从未出现连续两年为负数,但从2020年起开始史无前例的负增长。2020年以后,G7国家的GDP缺口正负交替,仅法国与韩国一样无法摆脱负增长沼泽。 根据经济波动,实际GDP和潜在GDP不相上下,或GDP缺口正负数值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为理想状态。正数过高反映经济过热引发通货膨胀忧虑,负数过高则表示经济陷入停滞、可能引发失业率过高等问题,意味着未能充分利用各项生产要素。 分析称,像韩国一样GDP缺口很难由负转正显示出经济发展放缓并非短期现象,可能是长期停滞、陷入结构性经济萧条。 首尔大学经济学专业教授安东铉(音)称,有关国际机构做出这一判断有两种可能,一种是高估了韩国的潜在GDP规模,另一种是韩国的经济未能达到潜在规模,从目前情况来看后者可能性较高。这暴露韩国经济基础薄弱,与其归因于经济周期,不如看做是一种结构性的停滞。 有关韩国潜在GDP增速的争议不绝于耳,经合组织推测韩国2023年和今年的潜在GDP增速为2%,较2022年下调0.3个百分点。由经合组织推测的韩国潜在GDP增速从2001年的5.4%开始,从未有过增长,均较上一年下降或原地踏步,从2008年的4%“腰斩”至目前的2%仅用了16年。 但G7国家的潜在GDP增速近年开始重新增长,2020年以后,美国从1.9%上升至2.1%,加拿大从1.1%上升至1.9%,意大利从0.3%上升至1.1%。 按照经合组织的推算结果,韩国去年潜在经济增速(2%)已被美国(2.1%)反超,这是经合组织自2001年实施此项统计以来,韩国的潜在经济增长率首次低于G7国家。由于美国经济体量远超韩国,这一现象为韩国经济敲响警钟。 央行总裁李昌镛在去年的一场座谈会上指出,虽然韩国经济增速很难期待达到3%至4%,但也应避免韩国重蹈日本覆辙只能维持在1%以下的消极想法。充分考虑推动劳动市场改革的同时,对女性、外籍劳动者等人力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将长期目标定为2%以上较为合理。 上月28日,央行发布的最新经济前景预测中,将明年的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1.9%,各方解读不一。韩国经济是否已接近无法正常运转,还是目前可预测的潜在经济增速已降至2%以下,进入长期低增长周期,对此出现意见分歧。 安东铉称,从政府和央行立场来看,过度下调经济增长预期,将打击市场对经济的期待,对景气产生负面影响,所以一直采取高估的基调,但从人口结构趋势来看,老龄化导致经济潜力下降,经济预期逐步下调是必然趋势。 釜山港码头上,堆满了等待出口的集装箱。【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4-12-01 22:56:41 -
韩国商业银行海外法人采取本地化经营 注重人才本地化
据韩国金融部门29日消息,韩国银行业正在重组全球业务策略。目前,银行业虽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业务,但仍难以实现较高的盈利。因此,韩国银行业将进行大规模的革新,纷纷调整海外法人人事制度。 韩亚银行近日宣布,从明年起实施“海外当地员工核心人才管理制度”。韩亚银行计划向在当地招聘的员工授予重要职位,并计划将当地员工担任营业网点负责人,以确保对市场的深刻理解和适应能力。韩亚银行方面认为,只有将当地员工培养成高级管理人员,才能提高银行的竞争力。 此前海外法人行长和高级管理人员一直由韩国总行派出的韩国籍员工担任。对此,韩亚银行负责人表示:“为了进一步深化全球经营体系,此次决定了调整人事制度。海外当地人才有望成为未来韩亚银行在全球市场增长的重要动力。” 此外,韩国银行业正在针对当地员工实施专业培训,旨在提升当地员工的金融知识和技能,并能够承担更高的管理职责。韩亚银行为海外网点优秀员工提供可在韩国工作6个月的职业发展项目。韩亚银行印度尼西亚法人的一名当地员工在韩国总行外汇业务支援组工作,参与改善韩国和印度尼西亚之间的汇款系统项目。 新韩银行在韩国各银行中,海外法人净利润较高。为了保持全球业务能力,正在加快推进本地化经营。根据新韩银行的数据,越南法人共有2400名员工,其中当地员工比重达到98%。此外,新韩银行在越南各地开设的52家营业网点中,40家网点的店长为当地员工。 友利银行也宣布将进行大规模人事调整。此前,友利银行一直向海外法人派遣副行长等高级管理人员,但今后将以不同的方式,进行人事调整。友利银行负责人表示:“今年年底将进行高级管理人员的新老交替。” 各四大商业银行在海外设立了分支机构。【图片提供 各四大商业银行】
2024-10-29 23:30:29
-
韩国零售销售额创21年最大降幅 内需低迷态势加剧
去年,韩国零售销售额创下自2003年“信用卡危机”以来的最大降幅。耐用品、准耐用品和非耐用品三大商品类别的消费连续两年下降,这一现象即便在外汇危机和全球金融危机期间也未曾出现。 根据韩国统计厅国家统计门户网站(KOSIS)12日公布的数据,去年1月至11月,零售销售额指数同比下降2.1%。这是自2003年(-3.1%)以来同期的最大降幅,时隔21年再次出现。当年因信用卡过度发行引发的“信用卡危机”曾导致消费大幅下滑,而此次消费萎缩同样波及所有主要商品类别,包括耐用品、准耐用品和非耐用品。 数据显示,去年1月至11月,耐用品消费同比下降2.8%,准耐用品下降3.7%,非耐用品下降1.3%。这是继2023年之后,三大商品类别的消费连续第二年同时下滑。自1995年开始统计以来,这种现象尚属首次。 从具体商品类别来看,耐用品中的乘用车消费在2023年增长7.6%后,于去年大幅下降6.5%;准耐用品中的服装消费从2023年的微增(0.2%)转为下降3.2%;非耐用品中的食品饮料受高物价影响持续低迷,继2023年下降1.8%后,去年再度下滑2.5%,降幅进一步扩大。这是自2006年开始统计以来,首次连续三年下滑。 与商品消费疲软相对应,服务消费增速也显著放缓。去年1月至11月,服务生产同比增长1.5%,远低于2023年的3.4%和2022年的6.9%。这一趋势显示,尽管疫情结束后服务消费曾短暂复苏,其增长势头已明显减弱。 通常情况下,商品和服务消费会呈现此消彼长的交替趋势,但近年来两者均陷入低迷,进一步凸显内需困境。尽管自去年10月起连续降息一度提振了市场对内需复苏的期待,但“12.3紧急戒严”对消费信心的冲击再次令内需恢复蒙上阴影。 专家表示,高汇率可能进一步推高物价,加重内需压力。梨花女子大学经济学系教授石秉勋指出:“日益加剧的政治不确定性正导致消费者缩减支出、企业延缓投资,内需疲软的趋势可能持续深化。” 首尔明洞商业街某服装店门口【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1-12 20:04:21 -
人口老化拖累经济活力 韩国或陷入结构性长期停滞
多家国际机构预测,韩国经济实际规模或将连续6年不及潜在规模。七国集团(G7)中仅法国出现类似现象,专家认为低生育、老龄化和创新瓶颈等问题拖累韩国经济陷入结构性长期停滞。 共同民主党议员杨富男1日从韩国银行(央行)获取的《2001至2025年韩国GDP缺口现况》资料显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今年5月预测,2020年至2025年期间,韩国的GDP缺口(实际GDP与潜在GDP之间的差距) 为负数。 潜在GDP指一国(或地区)在各种资源得到最优和充分配置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大经济增长率。GDP缺口为负数意味着一定时期内实际GDP低于潜在GDP,生产设备及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未能充分利用。 OECD推算2020年至2025年期间,韩国的GDP缺口先后为-2.5%、-0.6%、-0.3%、-1%、-0.4%和-0.3%。2001年至2019年期间,韩国的GDP缺口从未出现连续两年为负数,但从2020年起开始史无前例的负增长。2020年以后,G7国家的GDP缺口正负交替,仅法国与韩国一样无法摆脱负增长沼泽。 根据经济波动,实际GDP和潜在GDP不相上下,或GDP缺口正负数值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为理想状态。正数过高反映经济过热引发通货膨胀忧虑,负数过高则表示经济陷入停滞、可能引发失业率过高等问题,意味着未能充分利用各项生产要素。 分析称,像韩国一样GDP缺口很难由负转正显示出经济发展放缓并非短期现象,可能是长期停滞、陷入结构性经济萧条。 首尔大学经济学专业教授安东铉(音)称,有关国际机构做出这一判断有两种可能,一种是高估了韩国的潜在GDP规模,另一种是韩国的经济未能达到潜在规模,从目前情况来看后者可能性较高。这暴露韩国经济基础薄弱,与其归因于经济周期,不如看做是一种结构性的停滞。 有关韩国潜在GDP增速的争议不绝于耳,经合组织推测韩国2023年和今年的潜在GDP增速为2%,较2022年下调0.3个百分点。由经合组织推测的韩国潜在GDP增速从2001年的5.4%开始,从未有过增长,均较上一年下降或原地踏步,从2008年的4%“腰斩”至目前的2%仅用了16年。 但G7国家的潜在GDP增速近年开始重新增长,2020年以后,美国从1.9%上升至2.1%,加拿大从1.1%上升至1.9%,意大利从0.3%上升至1.1%。 按照经合组织的推算结果,韩国去年潜在经济增速(2%)已被美国(2.1%)反超,这是经合组织自2001年实施此项统计以来,韩国的潜在经济增长率首次低于G7国家。由于美国经济体量远超韩国,这一现象为韩国经济敲响警钟。 央行总裁李昌镛在去年的一场座谈会上指出,虽然韩国经济增速很难期待达到3%至4%,但也应避免韩国重蹈日本覆辙只能维持在1%以下的消极想法。充分考虑推动劳动市场改革的同时,对女性、外籍劳动者等人力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将长期目标定为2%以上较为合理。 上月28日,央行发布的最新经济前景预测中,将明年的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1.9%,各方解读不一。韩国经济是否已接近无法正常运转,还是目前可预测的潜在经济增速已降至2%以下,进入长期低增长周期,对此出现意见分歧。 安东铉称,从政府和央行立场来看,过度下调经济增长预期,将打击市场对经济的期待,对景气产生负面影响,所以一直采取高估的基调,但从人口结构趋势来看,老龄化导致经济潜力下降,经济预期逐步下调是必然趋势。 釜山港码头上,堆满了等待出口的集装箱。【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4-12-01 22:56:41 -
韩国商业银行海外法人采取本地化经营 注重人才本地化
据韩国金融部门29日消息,韩国银行业正在重组全球业务策略。目前,银行业虽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业务,但仍难以实现较高的盈利。因此,韩国银行业将进行大规模的革新,纷纷调整海外法人人事制度。 韩亚银行近日宣布,从明年起实施“海外当地员工核心人才管理制度”。韩亚银行计划向在当地招聘的员工授予重要职位,并计划将当地员工担任营业网点负责人,以确保对市场的深刻理解和适应能力。韩亚银行方面认为,只有将当地员工培养成高级管理人员,才能提高银行的竞争力。 此前海外法人行长和高级管理人员一直由韩国总行派出的韩国籍员工担任。对此,韩亚银行负责人表示:“为了进一步深化全球经营体系,此次决定了调整人事制度。海外当地人才有望成为未来韩亚银行在全球市场增长的重要动力。” 此外,韩国银行业正在针对当地员工实施专业培训,旨在提升当地员工的金融知识和技能,并能够承担更高的管理职责。韩亚银行为海外网点优秀员工提供可在韩国工作6个月的职业发展项目。韩亚银行印度尼西亚法人的一名当地员工在韩国总行外汇业务支援组工作,参与改善韩国和印度尼西亚之间的汇款系统项目。 新韩银行在韩国各银行中,海外法人净利润较高。为了保持全球业务能力,正在加快推进本地化经营。根据新韩银行的数据,越南法人共有2400名员工,其中当地员工比重达到98%。此外,新韩银行在越南各地开设的52家营业网点中,40家网点的店长为当地员工。 友利银行也宣布将进行大规模人事调整。此前,友利银行一直向海外法人派遣副行长等高级管理人员,但今后将以不同的方式,进行人事调整。友利银行负责人表示:“今年年底将进行高级管理人员的新老交替。” 各四大商业银行在海外设立了分支机构。【图片提供 各四大商业银行】
2024-10-29 23:3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