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公调处’新闻 5个
-
"司法封印"解除 尹锡悦夫妇秋后总算账提速
韩国前总统尹锡悦和夫人金建希。【图片提供 韩联社】 前总统尹锡悦被罢免后,司法豁免特权随即失效,包括涉明泰均公推等尹锡悦在任期间的各项嫌疑调查将有望提速,失去“第一夫人”身份的金建希也将面临司法调查。 据法律界7日消息,首尔中央地方检察院成立“明泰均门”专项调查组,对2022年6月国会议员补选、去年第22届国会议员选举时,尹锡悦夫妇接受明泰均要求干预公推的情况进行调查。 检方此前集中于调查首尔市长吴世勋相关嫌疑,但由于本月4日起尹锡悦失去总统司法豁免权,对其启动调查已无司法障碍。在此过程中,涉嫌从明泰均处提前获取民调结果的金建希也可能被传唤调查。有预测称,检方或在提前大选前完成相关调查。 高级公职人员犯罪调查处(公调处)也将就总统室外部施压海军陆战队士兵殉职事件调查嫌疑,对尹锡悦展开调查。 金建希所涉多项嫌疑也引发高度关注,首尔高等检察厅正在考虑是否对金建希涉嫌的操纵德意志汽车股价案、收受名牌包等重启调查。共同民主党等加大施压力度,要求对金建希进行独立调查,调查范围涵盖11项嫌疑,包括操纵德意志汽车及三扶土建股价、“Covana Contents”公司接受贿赂性赞助、收受名牌包、介入总统办公室迁址、在杨平高速公路建设上享受特惠待遇等。 尹锡悦本月4日被宪法法院罢免总统一职后,未表态接受这一裁决,而是持续向支持者释放团结信号。共同民主党拟重新处理明泰均独检法等8项法案,对尹锡悦夫妇持续施压。
2025-04-07 20:46:51 -
【亚洲人之声】时隔八年总统罢免再度上演 韩国政法体系漏洞尽显
2025年4月4日,韩国宪法法院就尹锡悦弹劾案宣判罢免总统职务。去年12月14日国会向宪法法院提交弹劾案,至今已历时111天。目前首尔中央地方法院对尹锡悦涉嫌内乱的刑事案件尚在审理之中,但此次宪法法院的判决已经成为对尹锡悦的首轮法律与历史评判。 在紧急戒严事件后至今的123天里,韩国司法与政治体系暴露出诸多问题,其中调查机构的失职尤为明显。文在寅政府时期实施的调查权限改革导致检方调查大幅受限,仅剩警方有权调查内乱罪。本次事件中警方高层涉案,因此案件最终移交高级公职人员犯罪调查处(公调处)。公调处原本没有调查权限,加上缺乏调查经验,导致在执行拘捕令时受挫并引发争议。 宪法法院本身也面临信任危机。国会在审理初期撤销内乱罪指控,而宪法法院始终没有明确表态,并采纳无证据效力的检方讯问笔录,限制尹锡悦的当庭询问,甚至使用秒表控制时间,引发司法公正争议。宪法法院此前承诺优先处理尹锡悦弹劾案,但辩论结束后迟迟未作裁决,导致社会对立加剧。4月初四家舆论调查机构的全国指标调查(NBS)显示,国民对宪法法院审判尹锡悦弹劾案的信任跌至46%。 政界表现更是充满倒退色彩。起初国民力量党对审判过程不满,但随着审理时间拉长,共同民主党反而加大对宪法法院的施压。民主党在弹劾“9战9败”后,依旧以未获任命的宪法法官候选人为由,威胁弹劾更多国务委员,并试图延长即将卸任的法官任期。 此外,民主党还在宪法法院外设立帐篷党部,并举行集会,煽动支持与反对弹劾的民众对立。尤其是民主党党鞭朴赞大公开点名三位宪法法官称:“不要走乙巳五贼(卖国贼)之路”,成为整场风波中最受争议的言论之一。 正如“忘记历史的民族没有未来”所言,韩国总统惨遭弹劾时隔八年再度上演,与未能吸取朴槿惠前总统弹劾的教训不无关系。尹锡悦弹劾案已在今日画上句号,但修补这123天以来留下的制度漏洞,弥合弹劾造成的国民针锋相对,才刚刚开始。 韩国历史上惨遭弹劾的两位前总统朴槿惠(左)和尹锡悦【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4-05 00:10:11 -
检方下达释放总统指令 尹锡悦时隔52天重返官邸
8日,韩国检方向首尔看守所发送总统尹锡悦释放指令,随后尹锡悦离开看守所返回总统官邸。这是尹锡悦1月15日被拘捕后,时隔52天获释。 检方紧急戒严事件特别侦查本部当天下午5时19分许发布新闻资料称,已向首尔看守所下达了释放指令。随后,尹锡悦于5时49分许离开看守所,乘坐警卫车辆返回位于首尔龙山区汉南洞的总统官邸。 尹锡悦因涉嫌发动内乱于1月15日被高级公职人员犯罪调查处(公调处)拘留后逮捕,之后被检方起诉。由于尹锡悦当天获释,他今后将在非羁押状态下继续受审。 首尔中央地方法院刑事合议25庭前一天批准尹锡悦的撤销逮捕措施申请后,检方内部就是否释放尹锡悦产生分歧。大检察厅指挥部认为,应该放弃抗告下达释放指令,但特侦本部坚持提出抗告的立场。由于双方针锋相对,耗时27个小时才达成一致。 据推测,考虑到法院在裁定书中指出检方应该提高相关法律程序的明确性,并消除对调查合法性的疑问,检方此举或意在最大限度地消除在尹锡悦内乱案刑事审判中可能出现的违法风险。
2025-03-09 18:04:13 -
【亚洲人之声】尹锡悦获释 程序正义的胜利还是政治角力的结果?
韩国总统尹锡悦在被羁押51天后重获自由,这一消息无疑在韩国政坛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首尔中央地方法院7日裁定取消对尹锡悦的羁押,理由是拘留期限已届满且羁押程序存在瑕疵,并质疑高级公职人员犯罪调查处(公调处)越权办案,本质上是《宪法》人权原则与司法惯性的较量。 检方按“自然日”坚称程序合法,法院却以“实际时间”认定超期羁押。这种技术争议背后,实则是韩国司法对“程序正义”与“侦查便利”的价值抉择。法院选择严格解释《宪法》保障人身自由,直指公调处无权调查叛乱罪却与检方“共享”羁押期的制度漏洞——权力监督机构的设计缺陷,反让程序正义陷入自相矛盾。 更值得玩味的是“叛乱罪”的定性。尹锡悦被控动用军队“破坏宪法秩序”,但其戒严令是否属于《戒严法》允许的紧急权限?这恰是韩国保守与进步阵营的核心分歧:前者强调总统危机处置权,后者警惕军事力量介入政治。当司法程序被政治立场所裹挟,审判便成了意识形态的角斗场。 尹锡悦成为又一位卷入刑事指控的韩国总统,延续了“青瓦台魔咒”,但此案的特殊性在于:法院罕见地在审判初期便以程序问题叫停羁押,试图打破“有罪推定”的恶性循环。这或许标志着韩国司法开始正视“程序正义比结果更重要”的法治真谛——权力斗争再激烈,也必须在制度牢笼中运行。 韩国民主化三十余年,总统却总在“英雄”与“罪人”间轮回。此案若能让社会意识到:即便面对最高权力者,程序瑕疵比罪名本身更危险,或将成为韩国宪政走向成熟的关键一步。 7日,在首尔站候车室大厅,旅客们正在观看法院批准总统尹锡悦撤销拘捕令的相关新闻。【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3-08 01:17:22 -
韩国法院认定"拘留不当" 尹锡悦获释候审
韩国法院7日裁定,批准对涉嫌“叛乱头领”罪名被拘捕起诉的总统尹锡悦的羁押取消申请。这意味着尹锡悦在被拘留51天后获释,并将在不拘留状态下接受审判。 ▲法院裁定拘留期限已届满 羁押程序存瑕疵 首尔中央地方法院刑事合议第25庭7日作出裁定,认为尹锡悦的拘留期限已届满,因此其在拘押状态下的起诉程序存疑,批准其羁押取消申请。 法院指出,拘留期限应按照实际时间计算,而非按自然日计算。此外,法院在审查逮捕必要性期间占有相关调查文件的时间是否应计入拘留期限,存在法律争议。法院认为,根据韩国《宪法》和《刑事诉讼法》中关于人身自由及无拘留原则的规定,应采取对被告有利的严格解读,因此认定尹锡悦的拘留期限已到。 法院进一步表示,即便尹锡悦是在合法拘留期限内被起诉,其羁押仍存在程序瑕疵。韩国高级公职人员犯罪调查处(简称“公调处”)的调查权限并不包括叛乱罪,而公调处和检察机关作为独立调查机构,在没有法律依据的情况下共同使用拘留期限,并未履行被告移交程序。因此,为确保司法程序的严谨性,并消除对调查合法性的争议,法院决定取消对尹锡悦的羁押。 ▲尹锡悦方面:起诉程序违法 应立即释放 尹锡悦于2月4日向法院提出羁押取消申请,法院于2月20日举行审查听证会。在听证会上,尹锡悦的辩护团队主张,检方在拘留期限届满后才提起起诉,违反法律程序,因此尹锡悦应立即获释。 辩护方表示,尹锡悦的拘留期限截至2月25日,而检方在2月26日才提起起诉,属于非法行为。辩护方还强调,如果精确计算拘留时间,将审查逮捕必要性及拘捕前嫌疑人审讯的时间计入拘留期限,则尹锡悦的拘留期限实际上已在2月25日届满。 此外,辩护方认为,尹锡悦宣布戒严的行为符合法律规定,不构成叛乱罪,同时也不存在毁灭证据的风险,因此不应继续羁押。 ▲检方:羁押合法 仍存在毁灭证据风险 对此,韩国检方反驳称,根据《刑事诉讼法》及既有法院判例,拘留期限应按自然日计算,而非按小时计算,因此尹锡悦是在合法拘留期间内被起诉的。检方认为,法院应驳回羁押取消申请。 检方还表示,自羁押起诉以来,情况未发生变化,仍存在毁灭证据的风险。如果尹锡悦获释,可能会与涉案核心人员及亲信接触,影响司法调查,因此其应继续接受羁押。 ▲案件背景:尹锡悦被控叛乱罪 韩国检方指控,尹锡悦与前国防部长官金龙显(已被羁押起诉)等人共谋,非法宣布紧急戒严,并计划向国会部署武装戒严部队,试图以武力叛乱破坏宪法秩序。尹锡悦于1月26日因涉嫌叛乱罪被拘捕起诉。 目前,尹锡悦将在不拘留状态下继续接受审判,该案件的司法进展备受关注。 【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3-07 23:07:29
-
"司法封印"解除 尹锡悦夫妇秋后总算账提速
韩国前总统尹锡悦和夫人金建希。【图片提供 韩联社】 前总统尹锡悦被罢免后,司法豁免特权随即失效,包括涉明泰均公推等尹锡悦在任期间的各项嫌疑调查将有望提速,失去“第一夫人”身份的金建希也将面临司法调查。 据法律界7日消息,首尔中央地方检察院成立“明泰均门”专项调查组,对2022年6月国会议员补选、去年第22届国会议员选举时,尹锡悦夫妇接受明泰均要求干预公推的情况进行调查。 检方此前集中于调查首尔市长吴世勋相关嫌疑,但由于本月4日起尹锡悦失去总统司法豁免权,对其启动调查已无司法障碍。在此过程中,涉嫌从明泰均处提前获取民调结果的金建希也可能被传唤调查。有预测称,检方或在提前大选前完成相关调查。 高级公职人员犯罪调查处(公调处)也将就总统室外部施压海军陆战队士兵殉职事件调查嫌疑,对尹锡悦展开调查。 金建希所涉多项嫌疑也引发高度关注,首尔高等检察厅正在考虑是否对金建希涉嫌的操纵德意志汽车股价案、收受名牌包等重启调查。共同民主党等加大施压力度,要求对金建希进行独立调查,调查范围涵盖11项嫌疑,包括操纵德意志汽车及三扶土建股价、“Covana Contents”公司接受贿赂性赞助、收受名牌包、介入总统办公室迁址、在杨平高速公路建设上享受特惠待遇等。 尹锡悦本月4日被宪法法院罢免总统一职后,未表态接受这一裁决,而是持续向支持者释放团结信号。共同民主党拟重新处理明泰均独检法等8项法案,对尹锡悦夫妇持续施压。
2025-04-07 20:46:51 -
【亚洲人之声】时隔八年总统罢免再度上演 韩国政法体系漏洞尽显
2025年4月4日,韩国宪法法院就尹锡悦弹劾案宣判罢免总统职务。去年12月14日国会向宪法法院提交弹劾案,至今已历时111天。目前首尔中央地方法院对尹锡悦涉嫌内乱的刑事案件尚在审理之中,但此次宪法法院的判决已经成为对尹锡悦的首轮法律与历史评判。 在紧急戒严事件后至今的123天里,韩国司法与政治体系暴露出诸多问题,其中调查机构的失职尤为明显。文在寅政府时期实施的调查权限改革导致检方调查大幅受限,仅剩警方有权调查内乱罪。本次事件中警方高层涉案,因此案件最终移交高级公职人员犯罪调查处(公调处)。公调处原本没有调查权限,加上缺乏调查经验,导致在执行拘捕令时受挫并引发争议。 宪法法院本身也面临信任危机。国会在审理初期撤销内乱罪指控,而宪法法院始终没有明确表态,并采纳无证据效力的检方讯问笔录,限制尹锡悦的当庭询问,甚至使用秒表控制时间,引发司法公正争议。宪法法院此前承诺优先处理尹锡悦弹劾案,但辩论结束后迟迟未作裁决,导致社会对立加剧。4月初四家舆论调查机构的全国指标调查(NBS)显示,国民对宪法法院审判尹锡悦弹劾案的信任跌至46%。 政界表现更是充满倒退色彩。起初国民力量党对审判过程不满,但随着审理时间拉长,共同民主党反而加大对宪法法院的施压。民主党在弹劾“9战9败”后,依旧以未获任命的宪法法官候选人为由,威胁弹劾更多国务委员,并试图延长即将卸任的法官任期。 此外,民主党还在宪法法院外设立帐篷党部,并举行集会,煽动支持与反对弹劾的民众对立。尤其是民主党党鞭朴赞大公开点名三位宪法法官称:“不要走乙巳五贼(卖国贼)之路”,成为整场风波中最受争议的言论之一。 正如“忘记历史的民族没有未来”所言,韩国总统惨遭弹劾时隔八年再度上演,与未能吸取朴槿惠前总统弹劾的教训不无关系。尹锡悦弹劾案已在今日画上句号,但修补这123天以来留下的制度漏洞,弥合弹劾造成的国民针锋相对,才刚刚开始。 韩国历史上惨遭弹劾的两位前总统朴槿惠(左)和尹锡悦【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4-05 00:10:11 -
检方下达释放总统指令 尹锡悦时隔52天重返官邸
8日,韩国检方向首尔看守所发送总统尹锡悦释放指令,随后尹锡悦离开看守所返回总统官邸。这是尹锡悦1月15日被拘捕后,时隔52天获释。 检方紧急戒严事件特别侦查本部当天下午5时19分许发布新闻资料称,已向首尔看守所下达了释放指令。随后,尹锡悦于5时49分许离开看守所,乘坐警卫车辆返回位于首尔龙山区汉南洞的总统官邸。 尹锡悦因涉嫌发动内乱于1月15日被高级公职人员犯罪调查处(公调处)拘留后逮捕,之后被检方起诉。由于尹锡悦当天获释,他今后将在非羁押状态下继续受审。 首尔中央地方法院刑事合议25庭前一天批准尹锡悦的撤销逮捕措施申请后,检方内部就是否释放尹锡悦产生分歧。大检察厅指挥部认为,应该放弃抗告下达释放指令,但特侦本部坚持提出抗告的立场。由于双方针锋相对,耗时27个小时才达成一致。 据推测,考虑到法院在裁定书中指出检方应该提高相关法律程序的明确性,并消除对调查合法性的疑问,检方此举或意在最大限度地消除在尹锡悦内乱案刑事审判中可能出现的违法风险。
2025-03-09 18:04:13 -
【亚洲人之声】尹锡悦获释 程序正义的胜利还是政治角力的结果?
韩国总统尹锡悦在被羁押51天后重获自由,这一消息无疑在韩国政坛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首尔中央地方法院7日裁定取消对尹锡悦的羁押,理由是拘留期限已届满且羁押程序存在瑕疵,并质疑高级公职人员犯罪调查处(公调处)越权办案,本质上是《宪法》人权原则与司法惯性的较量。 检方按“自然日”坚称程序合法,法院却以“实际时间”认定超期羁押。这种技术争议背后,实则是韩国司法对“程序正义”与“侦查便利”的价值抉择。法院选择严格解释《宪法》保障人身自由,直指公调处无权调查叛乱罪却与检方“共享”羁押期的制度漏洞——权力监督机构的设计缺陷,反让程序正义陷入自相矛盾。 更值得玩味的是“叛乱罪”的定性。尹锡悦被控动用军队“破坏宪法秩序”,但其戒严令是否属于《戒严法》允许的紧急权限?这恰是韩国保守与进步阵营的核心分歧:前者强调总统危机处置权,后者警惕军事力量介入政治。当司法程序被政治立场所裹挟,审判便成了意识形态的角斗场。 尹锡悦成为又一位卷入刑事指控的韩国总统,延续了“青瓦台魔咒”,但此案的特殊性在于:法院罕见地在审判初期便以程序问题叫停羁押,试图打破“有罪推定”的恶性循环。这或许标志着韩国司法开始正视“程序正义比结果更重要”的法治真谛——权力斗争再激烈,也必须在制度牢笼中运行。 韩国民主化三十余年,总统却总在“英雄”与“罪人”间轮回。此案若能让社会意识到:即便面对最高权力者,程序瑕疵比罪名本身更危险,或将成为韩国宪政走向成熟的关键一步。 7日,在首尔站候车室大厅,旅客们正在观看法院批准总统尹锡悦撤销拘捕令的相关新闻。【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3-08 01:17:22 -
韩国法院认定"拘留不当" 尹锡悦获释候审
韩国法院7日裁定,批准对涉嫌“叛乱头领”罪名被拘捕起诉的总统尹锡悦的羁押取消申请。这意味着尹锡悦在被拘留51天后获释,并将在不拘留状态下接受审判。 ▲法院裁定拘留期限已届满 羁押程序存瑕疵 首尔中央地方法院刑事合议第25庭7日作出裁定,认为尹锡悦的拘留期限已届满,因此其在拘押状态下的起诉程序存疑,批准其羁押取消申请。 法院指出,拘留期限应按照实际时间计算,而非按自然日计算。此外,法院在审查逮捕必要性期间占有相关调查文件的时间是否应计入拘留期限,存在法律争议。法院认为,根据韩国《宪法》和《刑事诉讼法》中关于人身自由及无拘留原则的规定,应采取对被告有利的严格解读,因此认定尹锡悦的拘留期限已到。 法院进一步表示,即便尹锡悦是在合法拘留期限内被起诉,其羁押仍存在程序瑕疵。韩国高级公职人员犯罪调查处(简称“公调处”)的调查权限并不包括叛乱罪,而公调处和检察机关作为独立调查机构,在没有法律依据的情况下共同使用拘留期限,并未履行被告移交程序。因此,为确保司法程序的严谨性,并消除对调查合法性的争议,法院决定取消对尹锡悦的羁押。 ▲尹锡悦方面:起诉程序违法 应立即释放 尹锡悦于2月4日向法院提出羁押取消申请,法院于2月20日举行审查听证会。在听证会上,尹锡悦的辩护团队主张,检方在拘留期限届满后才提起起诉,违反法律程序,因此尹锡悦应立即获释。 辩护方表示,尹锡悦的拘留期限截至2月25日,而检方在2月26日才提起起诉,属于非法行为。辩护方还强调,如果精确计算拘留时间,将审查逮捕必要性及拘捕前嫌疑人审讯的时间计入拘留期限,则尹锡悦的拘留期限实际上已在2月25日届满。 此外,辩护方认为,尹锡悦宣布戒严的行为符合法律规定,不构成叛乱罪,同时也不存在毁灭证据的风险,因此不应继续羁押。 ▲检方:羁押合法 仍存在毁灭证据风险 对此,韩国检方反驳称,根据《刑事诉讼法》及既有法院判例,拘留期限应按自然日计算,而非按小时计算,因此尹锡悦是在合法拘留期间内被起诉的。检方认为,法院应驳回羁押取消申请。 检方还表示,自羁押起诉以来,情况未发生变化,仍存在毁灭证据的风险。如果尹锡悦获释,可能会与涉案核心人员及亲信接触,影响司法调查,因此其应继续接受羁押。 ▲案件背景:尹锡悦被控叛乱罪 韩国检方指控,尹锡悦与前国防部长官金龙显(已被羁押起诉)等人共谋,非法宣布紧急戒严,并计划向国会部署武装戒严部队,试图以武力叛乱破坏宪法秩序。尹锡悦于1月26日因涉嫌叛乱罪被拘捕起诉。 目前,尹锡悦将在不拘留状态下继续接受审判,该案件的司法进展备受关注。 【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3-07 23: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