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国债’新闻 11个
-
外资时隔10个月重返韩国股市 5月净买入2万亿韩元
韩国金融监督院12日发布的《5月外资证券投资动向》报告显示,外国投资者5月净买入韩国上市股票2.01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06.2亿元)。这是外资时隔10个月首次从净卖出转为净买入。 市场分析认为,韩元兑美元汇率企稳回升,加之美国关税政策压力有所缓解,成为推动外资回流的主要因素。与此同时,外国投资者对韩国新政府的政策预期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数据显示,外国投资者在有价证券市场净买入1.867万亿韩元,并在创业板市场(KOSDAQ)净买入1430亿韩元。从投资来源地看,美国和爱尔兰投资者表现最为活跃,分别净买入1.8万亿韩元和6000亿韩元。 以5月为准,外国投资者持有的韩国上市股票总额为748.8万亿韩元,占总市值的26.7%。 在债券市场方面,外资已连续四个月保持净买入趋势。5月外国投资者在债券市场净买入16.659万亿韩元债券,到期偿还5.322万亿韩元债券,净投资额为11.337万亿韩元。 从地区分布来看,欧洲投资者净投资额最高,达6.4万亿韩元,其后依次为亚洲(3.1万亿韩元)和中东(9000亿韩元)。从债券类型来看,外国投资者增持韩国国债,达11.7万亿韩元。 截至5月底,外国投资者持有的上市债券规模为300.5万亿韩元,占上市债券市场总规模的11.2%。
2025-06-13 19:01:47 -
韩国股市4月外资净流出17亿美元 创五年来最高
韩国银行(央行)16日发布的《国际金融与外汇市场动向》报告显示,4月外国投资者在韩国证券市场净卖出17亿美元。这一转变结束了2月(17.3亿美元)和3月(36.7亿美元)连续两个月的资金净流入,时隔三个月再次出现净流出。 具体来看,外国证券投资出现大规模流出,净流出规模达93.3亿美元。不仅连续第九个月呈现净卖出态势,更是自新冠疫情爆发初期的2020年3月(110.4亿美元)以来,时隔五年一个月的最大单月流出规模。相较之下,韩国债券市场则继续吸引外资,4月实现76.3亿美元的净流入,已连续三个月呈现净买入趋势。 此外,韩国5年期国债的信用违约掉期(CDS)溢价4月月均为37个基点(bp,1bp=0.01个百分点),环比上升4个基点,显示市场对风险的敏感度有所上升。 央行相关人士表示,4月初美国宣布对等关税政策,严重打击了全球投资者信心,导致外资加速撤离韩国股市。不过,债券市场方面,因套利交易动机增强以及中长期债券的投资需求持续扩大,外资流入规模仍保持较高水平。
2025-05-17 02:36:22 -
韩国政府债务上半年或首破1200万亿韩元 财政赤字率连续四年超3%
韩国企划财政部16日公布《5月财政动向》显示,截至3月底,韩国中央政府的国家债务余额已达1175.9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6.06万亿元),今年前四个月累计国库债券发行规模达到81.2万亿韩元。随着本月初补充预算通过,上半年中央政府债务预计首次突破1200万亿韩元。 政府计划在上半年发行补充预算中增加的9.5万亿韩元国债的60%。加上原本预算,今年国库债券发行总额预计从197.6万亿韩元增至207.1万亿韩元。企划财政部在3月偿还27.7万亿韩元的国库债券,如果按照计划在第二季度继续偿还到期债券,债务余额在上半年也依旧超过1200万亿韩元,较去年同期的1145.9万亿韩元增加50万亿韩元以上。 包括地方政府债务在内的国家整体债务在加上补充预算后增至1280.8万亿韩元,较原本预算增加7.4万亿韩元,较去年结算基准的1175.2万亿韩元增加105.6万亿韩元。值得注意的是,月度财政动向仅公布中央政府债务,地方债务每年仅统计一次。包含补充预算的完整财政数据预计在7月发布。 韩国中央政府债务自2019年的699万亿韩元以来持续激增,在2024年达到1141.2万亿韩元。2023年(59.1万亿韩元)和去年(48.6万亿韩元)的增长幅度较疫情初期有所放缓,但债务规模依旧维持在高位。 当前,两大总统候选人都主张扩大财政和实行减税政策。其中共同民主党候选人李在明明确提出,当前第一轮补充预算不足以刺激经济,已正式表态计划推动第二轮补充预算。如果新政府上台后继续扩大财政支出或推进第二次补充预算,债务状况恐会进一步恶化。 此外,反映国家财政状况的管理财政收支在包含补充预算的前提下,今年预计出现86.4万亿韩元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3.3%,财政赤字率已连续四年超过3%。韩国开发研究院(KDI)也把今年经济增长率预期下调至0.8%,如果符合预期,则是2000年代以来第三次陷入0%区间增长,前两次分别为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0.8%)和2020年新冠疫情时期(-0.7%)。 KDI指出,在财政余力逐渐减弱的当前,应该对新增财政支出保持谨慎态度。KDI经济展望室长郑圭哲表示,考虑到近年来管理财政收支赤字大幅持续,当前财政已经处于宽松运作阶段,如果经济下行趋势未进一步明确,不宜贸然继续补充预算。
2025-05-16 21:10:32 -
韩美"2+2"贸易磋商今日举行 钢铁汽车关税"打下来"为首要目标
产业通商资源部长官安德根(左)和韩国副总理兼企划财政部长官崔相穆。【图片提供 韩联社】 韩国时间24日晚9时,韩美“2+2”贸易磋商将在美国华盛顿举行。韩方谈判代表已经抵达美国,进行会前准备,制定谈判战略,全力争取在谈判中掌握更多优势。 据企划财政部消息,当地时间23日,韩国副总理兼企划财政部长官崔相穆和产业通商资源部长官安德根在华盛顿某地与谈判团队举行预备工作会议。会议持续了约1小时20分钟,与会人员在会议上重新确认了谈判目标,并梳理应对预案。 崔相穆和安德根将代表韩方出席谈判,美国财长斯科特·贝森特、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代表贾米森·格里尔将代表美方出席。 韩美通常借二十国集团(G20)财长会议契机举行双边财长会晤,探讨外汇、金融等议题。但此次在美方提议下升级为包括贸易部长参与的扩大会议,预计将就贸易、通商等议题展开广泛讨论。 磋商地点定在美国财政部大楼,由于与白宫近在咫尺,不排除特朗普亲临会场的可能性。若特朗普亲自出面进行磋商,可能会提出驻韩美军防卫费分摊、购入国债等与贸易无直接管理的议题,对此韩方已准备好谈判筹码,包括造船业合作、扩大进口美国液化天然气、参与阿拉斯基液化天然气管道项目等,计划以此争取美国对现行汽车和钢铁25%的关税给予豁免或下调。 另据韩国新世界集团日前透露,特朗普长子小唐纳德·特朗普应集团会长郑溶镇的邀请,将于下周访问韩国,同十大企业掌门人在内的财经界主要人士会面。 这是特朗普开启第二任期后,小特朗普首次访韩。据悉,韩国财经界希望借助与小特朗普私交甚笃的郑溶镇牵线搭桥,加强与特朗普政府的沟通。郑溶镇本月初访问美国佛罗里达州海湖庄园时,当面向小特朗普转达韩国财界意向并发出访韩邀请,小特朗普当场应允。据悉,小特朗普此行暂无与政界或政府人士会面的安排。
2025-04-24 22:37:04 -
中美贸易战刺激金价 韩国黄金市场现"淘金热"
韩国交易所20日公布的数据,截至本月18日,黄金现货市场的日均交易额达到509.16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6093亿元),较去年日均交易额(115.23亿元)激增341.85%。 从月度数据来看,去年12月黄金日均交易额仅为194.43亿韩元,尚未突破200亿韩元大关。但进入2024年后,1月交易额增至250.92亿韩元,2月更是飙升至809.13亿韩元。虽然3月(517.42亿韩元)和4月(400.86亿韩元)有所回落,但仍显著高于去年同期水平。 在交易量方面,截至本月18日,黄金日均交易量达353.6公斤,同比增长241.45%。这一增长主要受国际金价持续走强推动。数据显示,纽约商品交易所6月交割的黄金期货价格17日收于每盎司3328.40美元,而16日更创下3346.40美元的历史新高,较去年年底上涨26%。 专家普遍认为,在短期内全球资金将持续流入黄金市场,推动金价维持上涨态势。iM证券分析师朴相贤(音)指出:“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削弱了市场对美元的信心,导致美元走弱而金价走强。此外,中国正在减少美国国债的持有量,同时增加黄金储备,这些因素都可能为金价进一步上涨提供支撑。” 【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4-21 20:29:28 -
外国投资者连续八个月抛售韩国股票 3月净卖出1.64万亿韩元
韩国金融监督院18日发布的《3月外国人证券投资动向》显示,今年3月,外国投资者在韩证券市场净卖出1.637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84.1亿元),连续八个月抛售韩国股票。 其中,外国投资者在主板市场(KOSPI)净卖出1.124万亿韩元,而在创业板市场(KOSDAQ)净卖出5130亿韩元。 从国家(地区)来看,新加坡投资者和挪威投资者分别净卖出2.6万亿韩元和6000亿韩元,而英国投资者和美国投资者则分别净买入7000亿韩元和6000亿韩元。 截至3月底,外国人持有的韩国股票达到703.9万亿韩元,占总市值的27.3%。 另一方面,外国投资者上月净购买5.87万亿韩元的韩国债券。截至3月底,他们持有的韩国债券已达278.6万亿韩元,占韩国上市债券的10.6%。 从国家(地区)来看,亚洲地区投资者净买入2.9万亿韩元,其次是中东(8000亿韩元)和美洲(4000亿韩元)。从债券类型来看,国债和货币稳定债券分别为4.6万亿韩元和1.2万亿韩元。 位于首尔中区的韩亚银行交易厅内部【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4-18 18:57:49 -
韩债明年4月被纳入富时世界国债指数
据韩国企划财政部9日消息,英国富时罗素(FTSE Russell)于当地时间8日正式宣布,将韩国国债纳入富时世界债券指数(WGBI),但纳入时间较原计划推迟5个月,最终定为明年4月。 富时全球债券指数与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BBGA)、摩根大通新兴市场政府债券指数(GBI-EM)并称全球三大主流债券指数,是全球投资者用作基准的核心指标之一。 韩国国债自2022年9月被列入WGBI观察名单后,于去年10月成功被纳入该指数。为降低外国投资者进入韩国国债市场的门槛,韩国金融监管机构持续完善制度基础,推进一系列市场改革措施,并取得了积极成效。 随着此次正式纳入,韩国将成为全球第26个被纳入WGBI的国家(地区),预计投资规模在所有成分国家中排名第九,仅次于英国和西班牙。韩国在WGBI中的国家权重预计为2.05%,排在美国(41.9%)、中国(10.0%)、日本(9.7%)、法国(6.4%)、意大利(5.96%)、德国(5.0%)、英国(4.7%)和西班牙(3.99%)之后。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是WGBI首次推迟成员国的正式纳入时间。部分观点认为,韩国面临美国关税政策的风险、以及国内政治不确定性等多重因素,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其纳入进程产生了影响。 去年10月9日,在政府首尔厅舍,韩国经济副总理兼企划财政部长官崔相穆(居中)召开记者会,介绍韩国被纳入富时世界国债指数计划。【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4-09 19:13:40 -
三大业务掌门陪同李在镕访华 寻求三星危机破解之道
上月28日,三星电子会长李在镕结束对中国的访问后回到韩国。【图片提供 韩联社】 三星电子会长李在镕上周中国之行期间,集团半导体、电池、显示器等核心业务负责人总动员陪同。在全球最大电动汽车市场中国,三星希望借积极构筑与当地企业的良好关系来推动集团汽车电子业务发展。 据经济界消息,三星电子半导体业务负责人全永铉、三星SDI社长崔周善、三星显示器社长李清(音)上月22日起陪同李在镕对中国进行了为期一周的的访问,先后到访小米北京工厂、比亚迪深圳工厂等,期间还与大批企业高层进行闭门会议。 半导体、电池和显示器是三星集团的三大核心业务,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在中国建立起大规模生产基地。三星电子半导体自2014年起在西安运营NAND闪存工厂,显示器业务先后于1999年和2004年起在天津和东莞生产中小型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模组。 三星SDI从2008年起在天津生产供电动汽车及小型IT设备使用的小型电池,2015年起在西安制造供电动汽车及储能系统(ESS)使用的方形电池。但在美国近年来的关税“大棒”下,三星砸下重金投资在中国建设的生产设施面临战略调整。 核心高管集体踏上访华之路,被各界解读为三星今后将深化与中国企业合作。在中国生产后出口至美国虽难度日益加大,但面向中国内需市场的供应仍具潜力。 同时需要半导体、电池、显示器三大核心部件的电动汽车及汽车电子业务正在成为三星的战略焦点,中国市场规模庞大,在改善三星电子及旗下子公司业绩上扮演其他市场无可比拟的角色。去年中国电动汽车销量同比大幅增长48.3%,三星一位高管表示,中国电动汽车市场规模逐年扩大,在欧洲市场快速扩张,这对于韩国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对于整车企业来说,可能面临与中国企业的激烈竞争,但同时也将成为三星等汽车电子零部件的机遇。 在显示器领域,虽然中国企业正在快速缩小与韩国的差距,但韩国仍在OLED领域保持优势。三星计划通过车载OLED显示屏(数字仪表盘、中控娱乐系统)等抢占高端电动汽车市场,市场调机构Omdia提供数据显示,去年全球车用高端显示屏市场中,韩国产品市场份额为32.5%首次登顶。 中国政府近年推出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以刺激内需,对于三星来说也是一大利好。去年下半年起,中国政府为扩大市场流通性,安排3000亿元人民币的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用于支援购买新款电动汽车、智能手机等,进一步提振电动汽车市场预期。 在三星上月举行的高管培训上,李在镕强调三星处于生死存亡关头,要求高管以向死而生的觉悟应对危机。本次中国之行,副会长庆桂显的同行颇为引人注目。面对中国半导体技术自主水平的提高,韩国半导体业界陷入恐慌。在上月19日举行的股东大会上,庆桂显表示,虽然中国可能逐步渗透低端(low-end)市场,三星仍可通过加快尖端节点开发巩固竞争力。去年5月,庆桂显还曾陪同李在镕会见访韩的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
2025-04-01 21:24:14 -
【博鳌亚洲论坛】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发布旗舰报告
25日,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张军在开幕新闻发布会上发布旗舰报告。【图片提供 博鳌亚洲论坛】 25日,博鳌亚洲论坛研究院与中国社科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机构联合发布《亚洲经济前景及一体化进程2025年度报告》。 报告指出,尽管全球面临地缘政治冲突、通胀压力等挑战,亚洲经济仍展现出强劲韧性,2024年实现4.4%的增长,2025年增速预计进一步提升至4.5%,继续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稳定器”。 报告显示,2024年亚洲经济增长率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约3.3%),且较2023年提升0.1个百分点。分区域看,东亚表现最优,西亚受地缘因素影响增速相对滞后。就业市场持续改善,2024年亚洲整体失业率降至4.4%,2025年预计进一步降至4.39%,显著优于全球4.96%的水平。不过,人工智能技术普及可能对部分行业就业结构带来长期影响。 亚洲货物贸易复苏势头强劲,2024年前三季度总额达12.7万亿美元,同比增长4.1%,增速高于全球的3.3%。亚洲占全球贸易比重升至34.9%,凸显区域供应链韧性。外商直接投资(FDI)呈现分化,流入亚洲的FDI下降7.4%,但对外投资保持增长,其中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增长11.3%,成为重要推动力。 博鳌亚洲论坛年会新闻发布会暨旗舰报告发布会现场 【图片提供 博鳌亚洲论坛】 亚洲通胀水平整体回落,但地区差异显著:日本通胀率突破2%的政策目标(2024年12月达3.6%),印度CPI同比上涨5.7%,而中国核心CPI维持在0.5%的低位。报告预测,2025年全球货币政策将趋向宽松,但美国债务高企(超36万亿美元)及“泛安全化”经贸政策可能对亚洲经济构成外部风险。 基于当前韧性,报告预计2025年亚洲经济增速将达4.5%,占全球GDP比重按汇率计算将升至36.4%(2024年为36.1%),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则从48.1%提升至48.6%。中国社会科学院张宇燕教授强调:“亚洲通过深化区域一体化(如RCEP)和科技创新,正成为多极化世界中的关键增长极。” 报告呼吁亚洲各国加强宏观政策协调,应对人工智能、债务压力等挑战,同时巩固贸易投资合作优势,为全球经济复苏注入更多确定性。 当天博鳌亚洲论坛研究院还联合亚投行、全球绿色增长研究所(GGGI)、德勤中国等机构发布《可持续发展的亚洲与世界2025年度报告》。 报告指出,面对日益严峻的气候危机,亚洲正通过绿色技术革新、市场机制完善和区域合作,探索经济增长与生态保护的平衡路径,有望成为全球绿色转型的引领者。报告显示,亚洲是全球气候脆弱性最突出的地区之一。2024年超强台风“摩羯”袭击海南造成超600亿元损失,仅是气候风险的缩影。亚洲开发银行预测,若不采取行动,2070年气候变化可能导致亚太发展中经济体GDP减少17%,2100年损失或达41%。同时,亚洲碳排放占全球55.72%,中、印等五国位列全球十大排放国。GGGI副总干事海伦娜·麦克劳德强调:“亚洲的能源需求与城市化进程加剧排放压力,但中国、印度有望实现2030年自主减排目标。” 报告认为,亚洲的绿色转型需坚持“气候雄心、区域协作、资金动员”三大要素。随着可再生能源、碳捕集等技术产业化提速,亚洲有望在21世纪下半叶成为全球绿色革命的核心引擎,重塑气候治理格局。
2025-03-26 02:49:18 -
外国投资者连续5个月抛售韩国股票
根据韩国金融监督院17日发布的《2024年12月外国人证券投资动向》报告,外国投资者上月在韩国证券市场净卖出3.649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82亿元),延续了连续五个月的卖出趋势。在有价证券市场,外国投资者净卖出3.977万亿韩元,而在科斯达克市场(KOSDAQ)则净买入3280亿韩元。 按国家来看,荷兰和卢森堡分别净卖出1.3万亿韩元和9000亿韩元,规模较大。与此相对,美国和阿联酋则分别录得6000亿韩元和4000亿韩元的净买入。 截至上月底,外国投资者持有的国内上市股票总规模为673.7万亿韩元,占总市值的27%,创下自2023年11月(26.9%)以来的最低水平。 在债券市场,外国投资者净赎回上市债券2.381万亿韩元,这是自去年7月以来首次转为净赎回。这一变化源于外国投资者净买入2.123万亿韩元,并赎回到期债券4.504万亿韩元。 按地区来看,中东地区净赎回2万亿韩元,美洲净赎回8000亿韩元,而欧洲则录得净投资8000亿韩元。按债券种类来看,国债净赎回规模最大,为3.2万亿韩元。 截至上月底,外国投资者持有的上市债券金额为268.2万亿韩元,占上市余额的10.4%。 17日上午,位于首尔中区的韩亚银行交易厅显示屏上显示KOSPI和KOSDAQ指数。【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1-17 19:39:58
-
外资时隔10个月重返韩国股市 5月净买入2万亿韩元
韩国金融监督院12日发布的《5月外资证券投资动向》报告显示,外国投资者5月净买入韩国上市股票2.01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06.2亿元)。这是外资时隔10个月首次从净卖出转为净买入。 市场分析认为,韩元兑美元汇率企稳回升,加之美国关税政策压力有所缓解,成为推动外资回流的主要因素。与此同时,外国投资者对韩国新政府的政策预期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数据显示,外国投资者在有价证券市场净买入1.867万亿韩元,并在创业板市场(KOSDAQ)净买入1430亿韩元。从投资来源地看,美国和爱尔兰投资者表现最为活跃,分别净买入1.8万亿韩元和6000亿韩元。 以5月为准,外国投资者持有的韩国上市股票总额为748.8万亿韩元,占总市值的26.7%。 在债券市场方面,外资已连续四个月保持净买入趋势。5月外国投资者在债券市场净买入16.659万亿韩元债券,到期偿还5.322万亿韩元债券,净投资额为11.337万亿韩元。 从地区分布来看,欧洲投资者净投资额最高,达6.4万亿韩元,其后依次为亚洲(3.1万亿韩元)和中东(9000亿韩元)。从债券类型来看,外国投资者增持韩国国债,达11.7万亿韩元。 截至5月底,外国投资者持有的上市债券规模为300.5万亿韩元,占上市债券市场总规模的11.2%。
2025-06-13 19:01:47 -
韩国股市4月外资净流出17亿美元 创五年来最高
韩国银行(央行)16日发布的《国际金融与外汇市场动向》报告显示,4月外国投资者在韩国证券市场净卖出17亿美元。这一转变结束了2月(17.3亿美元)和3月(36.7亿美元)连续两个月的资金净流入,时隔三个月再次出现净流出。 具体来看,外国证券投资出现大规模流出,净流出规模达93.3亿美元。不仅连续第九个月呈现净卖出态势,更是自新冠疫情爆发初期的2020年3月(110.4亿美元)以来,时隔五年一个月的最大单月流出规模。相较之下,韩国债券市场则继续吸引外资,4月实现76.3亿美元的净流入,已连续三个月呈现净买入趋势。 此外,韩国5年期国债的信用违约掉期(CDS)溢价4月月均为37个基点(bp,1bp=0.01个百分点),环比上升4个基点,显示市场对风险的敏感度有所上升。 央行相关人士表示,4月初美国宣布对等关税政策,严重打击了全球投资者信心,导致外资加速撤离韩国股市。不过,债券市场方面,因套利交易动机增强以及中长期债券的投资需求持续扩大,外资流入规模仍保持较高水平。
2025-05-17 02:36:22 -
韩国政府债务上半年或首破1200万亿韩元 财政赤字率连续四年超3%
韩国企划财政部16日公布《5月财政动向》显示,截至3月底,韩国中央政府的国家债务余额已达1175.9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6.06万亿元),今年前四个月累计国库债券发行规模达到81.2万亿韩元。随着本月初补充预算通过,上半年中央政府债务预计首次突破1200万亿韩元。 政府计划在上半年发行补充预算中增加的9.5万亿韩元国债的60%。加上原本预算,今年国库债券发行总额预计从197.6万亿韩元增至207.1万亿韩元。企划财政部在3月偿还27.7万亿韩元的国库债券,如果按照计划在第二季度继续偿还到期债券,债务余额在上半年也依旧超过1200万亿韩元,较去年同期的1145.9万亿韩元增加50万亿韩元以上。 包括地方政府债务在内的国家整体债务在加上补充预算后增至1280.8万亿韩元,较原本预算增加7.4万亿韩元,较去年结算基准的1175.2万亿韩元增加105.6万亿韩元。值得注意的是,月度财政动向仅公布中央政府债务,地方债务每年仅统计一次。包含补充预算的完整财政数据预计在7月发布。 韩国中央政府债务自2019年的699万亿韩元以来持续激增,在2024年达到1141.2万亿韩元。2023年(59.1万亿韩元)和去年(48.6万亿韩元)的增长幅度较疫情初期有所放缓,但债务规模依旧维持在高位。 当前,两大总统候选人都主张扩大财政和实行减税政策。其中共同民主党候选人李在明明确提出,当前第一轮补充预算不足以刺激经济,已正式表态计划推动第二轮补充预算。如果新政府上台后继续扩大财政支出或推进第二次补充预算,债务状况恐会进一步恶化。 此外,反映国家财政状况的管理财政收支在包含补充预算的前提下,今年预计出现86.4万亿韩元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3.3%,财政赤字率已连续四年超过3%。韩国开发研究院(KDI)也把今年经济增长率预期下调至0.8%,如果符合预期,则是2000年代以来第三次陷入0%区间增长,前两次分别为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0.8%)和2020年新冠疫情时期(-0.7%)。 KDI指出,在财政余力逐渐减弱的当前,应该对新增财政支出保持谨慎态度。KDI经济展望室长郑圭哲表示,考虑到近年来管理财政收支赤字大幅持续,当前财政已经处于宽松运作阶段,如果经济下行趋势未进一步明确,不宜贸然继续补充预算。
2025-05-16 21:10:32 -
韩美"2+2"贸易磋商今日举行 钢铁汽车关税"打下来"为首要目标
产业通商资源部长官安德根(左)和韩国副总理兼企划财政部长官崔相穆。【图片提供 韩联社】 韩国时间24日晚9时,韩美“2+2”贸易磋商将在美国华盛顿举行。韩方谈判代表已经抵达美国,进行会前准备,制定谈判战略,全力争取在谈判中掌握更多优势。 据企划财政部消息,当地时间23日,韩国副总理兼企划财政部长官崔相穆和产业通商资源部长官安德根在华盛顿某地与谈判团队举行预备工作会议。会议持续了约1小时20分钟,与会人员在会议上重新确认了谈判目标,并梳理应对预案。 崔相穆和安德根将代表韩方出席谈判,美国财长斯科特·贝森特、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代表贾米森·格里尔将代表美方出席。 韩美通常借二十国集团(G20)财长会议契机举行双边财长会晤,探讨外汇、金融等议题。但此次在美方提议下升级为包括贸易部长参与的扩大会议,预计将就贸易、通商等议题展开广泛讨论。 磋商地点定在美国财政部大楼,由于与白宫近在咫尺,不排除特朗普亲临会场的可能性。若特朗普亲自出面进行磋商,可能会提出驻韩美军防卫费分摊、购入国债等与贸易无直接管理的议题,对此韩方已准备好谈判筹码,包括造船业合作、扩大进口美国液化天然气、参与阿拉斯基液化天然气管道项目等,计划以此争取美国对现行汽车和钢铁25%的关税给予豁免或下调。 另据韩国新世界集团日前透露,特朗普长子小唐纳德·特朗普应集团会长郑溶镇的邀请,将于下周访问韩国,同十大企业掌门人在内的财经界主要人士会面。 这是特朗普开启第二任期后,小特朗普首次访韩。据悉,韩国财经界希望借助与小特朗普私交甚笃的郑溶镇牵线搭桥,加强与特朗普政府的沟通。郑溶镇本月初访问美国佛罗里达州海湖庄园时,当面向小特朗普转达韩国财界意向并发出访韩邀请,小特朗普当场应允。据悉,小特朗普此行暂无与政界或政府人士会面的安排。
2025-04-24 22:37:04 -
中美贸易战刺激金价 韩国黄金市场现"淘金热"
韩国交易所20日公布的数据,截至本月18日,黄金现货市场的日均交易额达到509.16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6093亿元),较去年日均交易额(115.23亿元)激增341.85%。 从月度数据来看,去年12月黄金日均交易额仅为194.43亿韩元,尚未突破200亿韩元大关。但进入2024年后,1月交易额增至250.92亿韩元,2月更是飙升至809.13亿韩元。虽然3月(517.42亿韩元)和4月(400.86亿韩元)有所回落,但仍显著高于去年同期水平。 在交易量方面,截至本月18日,黄金日均交易量达353.6公斤,同比增长241.45%。这一增长主要受国际金价持续走强推动。数据显示,纽约商品交易所6月交割的黄金期货价格17日收于每盎司3328.40美元,而16日更创下3346.40美元的历史新高,较去年年底上涨26%。 专家普遍认为,在短期内全球资金将持续流入黄金市场,推动金价维持上涨态势。iM证券分析师朴相贤(音)指出:“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削弱了市场对美元的信心,导致美元走弱而金价走强。此外,中国正在减少美国国债的持有量,同时增加黄金储备,这些因素都可能为金价进一步上涨提供支撑。” 【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4-21 20:29:28 -
外国投资者连续八个月抛售韩国股票 3月净卖出1.64万亿韩元
韩国金融监督院18日发布的《3月外国人证券投资动向》显示,今年3月,外国投资者在韩证券市场净卖出1.637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84.1亿元),连续八个月抛售韩国股票。 其中,外国投资者在主板市场(KOSPI)净卖出1.124万亿韩元,而在创业板市场(KOSDAQ)净卖出5130亿韩元。 从国家(地区)来看,新加坡投资者和挪威投资者分别净卖出2.6万亿韩元和6000亿韩元,而英国投资者和美国投资者则分别净买入7000亿韩元和6000亿韩元。 截至3月底,外国人持有的韩国股票达到703.9万亿韩元,占总市值的27.3%。 另一方面,外国投资者上月净购买5.87万亿韩元的韩国债券。截至3月底,他们持有的韩国债券已达278.6万亿韩元,占韩国上市债券的10.6%。 从国家(地区)来看,亚洲地区投资者净买入2.9万亿韩元,其次是中东(8000亿韩元)和美洲(4000亿韩元)。从债券类型来看,国债和货币稳定债券分别为4.6万亿韩元和1.2万亿韩元。 位于首尔中区的韩亚银行交易厅内部【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4-18 18:57:49 -
韩债明年4月被纳入富时世界国债指数
据韩国企划财政部9日消息,英国富时罗素(FTSE Russell)于当地时间8日正式宣布,将韩国国债纳入富时世界债券指数(WGBI),但纳入时间较原计划推迟5个月,最终定为明年4月。 富时全球债券指数与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BBGA)、摩根大通新兴市场政府债券指数(GBI-EM)并称全球三大主流债券指数,是全球投资者用作基准的核心指标之一。 韩国国债自2022年9月被列入WGBI观察名单后,于去年10月成功被纳入该指数。为降低外国投资者进入韩国国债市场的门槛,韩国金融监管机构持续完善制度基础,推进一系列市场改革措施,并取得了积极成效。 随着此次正式纳入,韩国将成为全球第26个被纳入WGBI的国家(地区),预计投资规模在所有成分国家中排名第九,仅次于英国和西班牙。韩国在WGBI中的国家权重预计为2.05%,排在美国(41.9%)、中国(10.0%)、日本(9.7%)、法国(6.4%)、意大利(5.96%)、德国(5.0%)、英国(4.7%)和西班牙(3.99%)之后。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是WGBI首次推迟成员国的正式纳入时间。部分观点认为,韩国面临美国关税政策的风险、以及国内政治不确定性等多重因素,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其纳入进程产生了影响。 去年10月9日,在政府首尔厅舍,韩国经济副总理兼企划财政部长官崔相穆(居中)召开记者会,介绍韩国被纳入富时世界国债指数计划。【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4-09 19:13:40 -
三大业务掌门陪同李在镕访华 寻求三星危机破解之道
上月28日,三星电子会长李在镕结束对中国的访问后回到韩国。【图片提供 韩联社】 三星电子会长李在镕上周中国之行期间,集团半导体、电池、显示器等核心业务负责人总动员陪同。在全球最大电动汽车市场中国,三星希望借积极构筑与当地企业的良好关系来推动集团汽车电子业务发展。 据经济界消息,三星电子半导体业务负责人全永铉、三星SDI社长崔周善、三星显示器社长李清(音)上月22日起陪同李在镕对中国进行了为期一周的的访问,先后到访小米北京工厂、比亚迪深圳工厂等,期间还与大批企业高层进行闭门会议。 半导体、电池和显示器是三星集团的三大核心业务,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在中国建立起大规模生产基地。三星电子半导体自2014年起在西安运营NAND闪存工厂,显示器业务先后于1999年和2004年起在天津和东莞生产中小型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模组。 三星SDI从2008年起在天津生产供电动汽车及小型IT设备使用的小型电池,2015年起在西安制造供电动汽车及储能系统(ESS)使用的方形电池。但在美国近年来的关税“大棒”下,三星砸下重金投资在中国建设的生产设施面临战略调整。 核心高管集体踏上访华之路,被各界解读为三星今后将深化与中国企业合作。在中国生产后出口至美国虽难度日益加大,但面向中国内需市场的供应仍具潜力。 同时需要半导体、电池、显示器三大核心部件的电动汽车及汽车电子业务正在成为三星的战略焦点,中国市场规模庞大,在改善三星电子及旗下子公司业绩上扮演其他市场无可比拟的角色。去年中国电动汽车销量同比大幅增长48.3%,三星一位高管表示,中国电动汽车市场规模逐年扩大,在欧洲市场快速扩张,这对于韩国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对于整车企业来说,可能面临与中国企业的激烈竞争,但同时也将成为三星等汽车电子零部件的机遇。 在显示器领域,虽然中国企业正在快速缩小与韩国的差距,但韩国仍在OLED领域保持优势。三星计划通过车载OLED显示屏(数字仪表盘、中控娱乐系统)等抢占高端电动汽车市场,市场调机构Omdia提供数据显示,去年全球车用高端显示屏市场中,韩国产品市场份额为32.5%首次登顶。 中国政府近年推出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以刺激内需,对于三星来说也是一大利好。去年下半年起,中国政府为扩大市场流通性,安排3000亿元人民币的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用于支援购买新款电动汽车、智能手机等,进一步提振电动汽车市场预期。 在三星上月举行的高管培训上,李在镕强调三星处于生死存亡关头,要求高管以向死而生的觉悟应对危机。本次中国之行,副会长庆桂显的同行颇为引人注目。面对中国半导体技术自主水平的提高,韩国半导体业界陷入恐慌。在上月19日举行的股东大会上,庆桂显表示,虽然中国可能逐步渗透低端(low-end)市场,三星仍可通过加快尖端节点开发巩固竞争力。去年5月,庆桂显还曾陪同李在镕会见访韩的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
2025-04-01 21:24:14 -
【博鳌亚洲论坛】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发布旗舰报告
25日,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张军在开幕新闻发布会上发布旗舰报告。【图片提供 博鳌亚洲论坛】 25日,博鳌亚洲论坛研究院与中国社科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机构联合发布《亚洲经济前景及一体化进程2025年度报告》。 报告指出,尽管全球面临地缘政治冲突、通胀压力等挑战,亚洲经济仍展现出强劲韧性,2024年实现4.4%的增长,2025年增速预计进一步提升至4.5%,继续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稳定器”。 报告显示,2024年亚洲经济增长率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约3.3%),且较2023年提升0.1个百分点。分区域看,东亚表现最优,西亚受地缘因素影响增速相对滞后。就业市场持续改善,2024年亚洲整体失业率降至4.4%,2025年预计进一步降至4.39%,显著优于全球4.96%的水平。不过,人工智能技术普及可能对部分行业就业结构带来长期影响。 亚洲货物贸易复苏势头强劲,2024年前三季度总额达12.7万亿美元,同比增长4.1%,增速高于全球的3.3%。亚洲占全球贸易比重升至34.9%,凸显区域供应链韧性。外商直接投资(FDI)呈现分化,流入亚洲的FDI下降7.4%,但对外投资保持增长,其中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增长11.3%,成为重要推动力。 博鳌亚洲论坛年会新闻发布会暨旗舰报告发布会现场 【图片提供 博鳌亚洲论坛】 亚洲通胀水平整体回落,但地区差异显著:日本通胀率突破2%的政策目标(2024年12月达3.6%),印度CPI同比上涨5.7%,而中国核心CPI维持在0.5%的低位。报告预测,2025年全球货币政策将趋向宽松,但美国债务高企(超36万亿美元)及“泛安全化”经贸政策可能对亚洲经济构成外部风险。 基于当前韧性,报告预计2025年亚洲经济增速将达4.5%,占全球GDP比重按汇率计算将升至36.4%(2024年为36.1%),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则从48.1%提升至48.6%。中国社会科学院张宇燕教授强调:“亚洲通过深化区域一体化(如RCEP)和科技创新,正成为多极化世界中的关键增长极。” 报告呼吁亚洲各国加强宏观政策协调,应对人工智能、债务压力等挑战,同时巩固贸易投资合作优势,为全球经济复苏注入更多确定性。 当天博鳌亚洲论坛研究院还联合亚投行、全球绿色增长研究所(GGGI)、德勤中国等机构发布《可持续发展的亚洲与世界2025年度报告》。 报告指出,面对日益严峻的气候危机,亚洲正通过绿色技术革新、市场机制完善和区域合作,探索经济增长与生态保护的平衡路径,有望成为全球绿色转型的引领者。报告显示,亚洲是全球气候脆弱性最突出的地区之一。2024年超强台风“摩羯”袭击海南造成超600亿元损失,仅是气候风险的缩影。亚洲开发银行预测,若不采取行动,2070年气候变化可能导致亚太发展中经济体GDP减少17%,2100年损失或达41%。同时,亚洲碳排放占全球55.72%,中、印等五国位列全球十大排放国。GGGI副总干事海伦娜·麦克劳德强调:“亚洲的能源需求与城市化进程加剧排放压力,但中国、印度有望实现2030年自主减排目标。” 报告认为,亚洲的绿色转型需坚持“气候雄心、区域协作、资金动员”三大要素。随着可再生能源、碳捕集等技术产业化提速,亚洲有望在21世纪下半叶成为全球绿色革命的核心引擎,重塑气候治理格局。
2025-03-26 02:49:18 -
外国投资者连续5个月抛售韩国股票
根据韩国金融监督院17日发布的《2024年12月外国人证券投资动向》报告,外国投资者上月在韩国证券市场净卖出3.649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82亿元),延续了连续五个月的卖出趋势。在有价证券市场,外国投资者净卖出3.977万亿韩元,而在科斯达克市场(KOSDAQ)则净买入3280亿韩元。 按国家来看,荷兰和卢森堡分别净卖出1.3万亿韩元和9000亿韩元,规模较大。与此相对,美国和阿联酋则分别录得6000亿韩元和4000亿韩元的净买入。 截至上月底,外国投资者持有的国内上市股票总规模为673.7万亿韩元,占总市值的27%,创下自2023年11月(26.9%)以来的最低水平。 在债券市场,外国投资者净赎回上市债券2.381万亿韩元,这是自去年7月以来首次转为净赎回。这一变化源于外国投资者净买入2.123万亿韩元,并赎回到期债券4.504万亿韩元。 按地区来看,中东地区净赎回2万亿韩元,美洲净赎回8000亿韩元,而欧洲则录得净投资8000亿韩元。按债券种类来看,国债净赎回规模最大,为3.2万亿韩元。 截至上月底,外国投资者持有的上市债券金额为268.2万亿韩元,占上市余额的10.4%。 17日上午,位于首尔中区的韩亚银行交易厅显示屏上显示KOSPI和KOSDAQ指数。【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1-17 19:3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