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外资’新闻 47个
-
黄金时代远去 现代起亚深陷中国市场调整阵痛
现代汽车集团一位高管近日在非正式场合坦言,中国市场已成为现代汽车的一块“心病”。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中国市场在现代汽车和起亚全球销量中占比高达23%。但到2024年,这一比例已骤降至3%。销售量也由2016年的180万辆降至去年约43万辆,市场占有率从接近10%滑落至1.6%。 业内普遍认为,现代汽车在华销量大幅下滑始于2017年的“萨德事件”。当时,中方对韩企在华业务设限,民间反韩情绪高涨,致使现代汽车市场份额遭受重创。随后,新冠疫情暴发期间,中国本土车企加快了电动车转型步伐,趁机快速崛起。相较之下,外资车企全球工厂大规模停产,而中国工厂基本维持运转,加之本土消费者倾向于支持国产品牌,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迅速占领市场。2024年,现代汽车和起亚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已降至1%。 然而,回顾历史可发现,现代汽车在华市场份额下滑的征兆早在2015年前后就已显现,并非始于“萨德事件”。分析人士指出,导致现代汽车失去竞争力的原因更为复杂多元,亟需深度剖析。 自2002年以合资形式进入中国市场以来,现代汽车曾一路高歌猛进。与北京汽车集团(BAIC)成立的北京现代,持续多年实现两位数增长,并在2013年突破年销百万辆大关,创下外资车企最快纪录。至2014年,北京现代销量一度攀升至176万辆,但2015年起出现8年来首次下滑,销量跌至167万辆,同时丢掉了中国市场前五名的位置,被长安汽车取代。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本土车企自2015年起快速成长。该年中国乘用车整体市场增幅为6%,而本土品牌增长率高达15%。此后,依托政府保护政策和外资技术转移,中国车企在产品研发、制造水平、设计创新等方面迅速追赶,逐步赢得本土消费者认可,特别是在价格适中、功能丰富的SUV领域攻城略地。2015年中国最畅销的SUV前十中,有四款来自本土品牌。 反观当时的现代汽车,全球SUV布局薄弱,主力产品仍以伊兰特(朗动)、索纳塔等轿车为主,尽管也推出了ix35、ix25等本地战略型SUV,但在竞争力和价格方面,均不敌本土新兴SUV品牌。价格方面,当时现代新途胜起售价为约15万元人民币,而本土品牌SUV价格多在6万至7万元区间,优势明显。 品牌定位方面,现代汽车一度以“外资品牌中的高性价比代表”受到中国消费者青睐。然而,随着本土SUV品质提升,现代汽车在价格、品牌、技术等方面腹背受敌——价格上输给本土品牌,品牌力拼不过德系车,耐用性又逊于日系车,市场地位日渐尴尬。 此外,业内人士指出,现代汽车在华失利的另一关键因素是“本地化战略失败”。2010年代中期,现代汽车在中国大举扩张,设立五家工厂,产能达到165万辆(含起亚工厂则达250万辆)。彼时,全球销量中,中国市场占比超过23%,贡献利润更为可观。 然而,随着“萨德事件”爆发、销量急剧下滑,现代汽车依赖韩系零部件供应体系的问题暴露无遗。由于韩国零部件供应商利润过高,北京汽车方面曾多次要求扩大本地供应链,但未获响应,最终导致双方矛盾激化。2017年,北京汽车甚至要求韩国供应商降价20%,并拖延货款支付。 分析认为,问题根源在于现代汽车内部风险管理机制失灵,对供应链优化与中方合资伙伴关系维护重视不足。中国市场虽讲究“关系”,但在资本利益面前,博弈远比想象中激烈。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中国市场结构变化也加剧了现代汽车的困境。中国政府自1990年代起大力培育新能源汽车产业,至2023年,新能源汽车年销量已达950万辆,占新车市场的31%。相比之下,现代汽车和起亚在电动车领域的布局明显滞后。尽管早在2015年上海车展上展示了部分新能源车型,但当时并未将电动化作为核心战略。 而中国本土企业如比亚迪(BYD)则在新能源布局上抢占先机,逐渐确立了在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中的领先地位。面对市场剧变,现代汽车集团正加快在华业务调整和新能源转型。未来能否逆势而上,仍需观察。 【图片来源 北京现代官网】
2025-04-29 18:56:06 -
浦东向"新":上海浦东35周年光影展演勾勒开放创新"未来画卷"
2025年4月18日,上海浦东新区迎来开发开放35周年纪念日。 为庆祝这一历史性时刻,4月17日至20日,黄浦江东岸上演了以“潮涌东方,光启未来”为主题的光影秀。小陆家嘴区域化身为光影剧场,每晚7点至9点,以“梦启航”“腾飞路”“创未来”“耀东方”四大篇章的灯光秀,通过白金色、橙红色、冷蓝色等色调变化,重现浦东从农田阡陌到现代化新城的蜕变历程。 35年来,浦东诞生了中国首个金融贸易区、首个自贸试验区、首部地方性保税维修法规等多项“全国第一”。浦东新区作为国家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在科技创新、制度型开放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浦东地区生产总值从1990年的60.24亿元人民币跃升至2024年的1.78万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速远超全国平均水平。以开放为基因,浦东吸引了479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扎根。外资企业对浦东的“信心票”进一步印证了其开放优势。奥的斯、巴斯夫等跨国企业将全球研发中心落户浦东,本土创新成果反哺全球市场。 此次庆典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浦东35年改革成果的集中展示,从一片农田到现代化新城,浦东的每一步跨越,都印证了中国改革开放的磅礴伟力。
2025-04-20 19:17:37 -
外国投资者连续八个月抛售韩国股票 3月净卖出1.64万亿韩元
韩国金融监督院18日发布的《3月外国人证券投资动向》显示,今年3月,外国投资者在韩证券市场净卖出1.637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84.1亿元),连续八个月抛售韩国股票。 其中,外国投资者在主板市场(KOSPI)净卖出1.124万亿韩元,而在创业板市场(KOSDAQ)净卖出5130亿韩元。 从国家(地区)来看,新加坡投资者和挪威投资者分别净卖出2.6万亿韩元和6000亿韩元,而英国投资者和美国投资者则分别净买入7000亿韩元和6000亿韩元。 截至3月底,外国人持有的韩国股票达到703.9万亿韩元,占总市值的27.3%。 另一方面,外国投资者上月净购买5.87万亿韩元的韩国债券。截至3月底,他们持有的韩国债券已达278.6万亿韩元,占韩国上市债券的10.6%。 从国家(地区)来看,亚洲地区投资者净买入2.9万亿韩元,其次是中东(8000亿韩元)和美洲(4000亿韩元)。从债券类型来看,国债和货币稳定债券分别为4.6万亿韩元和1.2万亿韩元。 位于首尔中区的韩亚银行交易厅内部【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4-18 18:57:49 -
弹劾落幕难救市 KOSPI受外资抛压跌至2460点
4日,尽管尹锡悦总统弹劾案的通过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政治不确定性,但受美国对韩国加征25%关税影响,韩国综合股价指数(KOSPI)回落至2460点区间。 韩国交易所数据显示,KOSPI指数较前一交易日下跌21.28个百分点(0.86%),报2465.42点;科斯达克指数(KOSDAQ)则上涨3.9个百分点(0.57%),报687.39点。 当天,KOSPI指数以2450.49点开盘,并在上午11时韩国宪法法院开庭后出现小幅上涨。然而,在尹锡悦弹劾案获通过后,股指再度下跌,随后受外资抛压加剧影响,跌幅进一步扩大。 从投资者类型来看,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分别净买入6203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1.2亿元)和1.0696万亿韩元,而外资则净抛售1.7874万亿韩元,成为拖累股指下行的主要因素。 权重股方面,韩国半导体板块表现尤为疲软。受美国即将宣布半导体关税措施的影响,三星电子下跌2.6%,SK海力士大跌6.37%。此外,三星生物制剂(-3.95%)、现代汽车(-1.03%)、起亚(-1.21%)等权重股也纷纷走低。 未来资产证券分析师徐尚永(音)表示:“虽然尹锡悦弹劾案通过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政治不确定性,但由于韩国经济高度依赖出口,美国加征关税引发的经济增长忧虑仍在发酵,这或成为外资抛售韩股的主要诱因。” 当天,韩国宪法法院对尹锡悦总统弹劾案作出最终宣判,通过了去年12月国会提交的弹劾决议。尹锡悦随即被罢免,成为韩国宪政史上第二位被弹劾下台的总统。韩国将在60天内举行总统选举。 4日,位于首尔中区的韩亚银行交易厅显示屏上显示KOSPI指数。【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4-05 01:38:42 -
韩国解除卖空禁令 股市重启1.7万亿韩元卖空交易
3月31日,韩国时隔17个月正式解除卖空禁令,韩国股市重新迎来1.7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84亿元)的卖空交易。 根据韩国交易所31日收盘数据,韩国综合股指(KOSPI)和科斯达克(KOSDAQ)市场卖空交易总额达到1.7284万亿韩元,占当日市场总交易额(15.1473万亿韩元)的11.41%。 从投资者类型来看,外籍投资者的卖空交易额达1.5435万亿韩元,占比高达89.3%;机构投资者的卖空交易额为1708亿韩元,占比9.88%;个人投资者仅为142亿韩元,占比0.82%。 从市场板块来看,KOSPI市场的卖空交易额达1.3012万亿韩元,占该板块交易总额的14.62%。其中,外资交易额达1.178万亿韩元,占比90.52%;机构投资者为1114亿韩元,占比8.55%;个人投资者为120亿韩元,占比0.92%。KOSDAQ市场的卖空交易额为4272亿韩元,其中,外资占比85.57%,其后依次为机构投资者(13.9%)和个人投资者(0.53%)。 在KOSPI市场,卖空交易金额最多的个股是三星电子,达1.2668万亿韩元,并且股价当日下跌了3.99%。空头交易量最多的股票则为东洋管材,成交量达511.9052万股,最终以7.57%的跌幅收盘。 受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新一轮关税政策预期影响,叠加韩国卖空禁令解除带来的市场情绪波动,前一交易日韩国股市大幅下挫。KOSPI指数开盘大跌,最终下跌3%,收报2481.12点;KOSDAQ指数也下跌3.01%,收报672.85点。 另外,韩国交易所1日宣布将43家上市公司列为“卖空过热股”,当天禁止其卖空交易。SK海力士、KAKAO等14家KOSPI上市公司和Techwing、Nature Cell等29家KOSDAQ上市公司的卖空交易当天被禁止交易。 KOSPI上市的14家公司包括SK海力士、乐天控股、汉森、SKC、乐天购物、SK、DIC、ILJIN Hysolus、Kakao、韩美半导体、CJ第一制糖、HD现代电子、东远系统、NC软件。KOSDAQ上市的29家公司包括三千堂制药、Nature Cell、济州半导体、Techwing、LS Marine Solution、Nchem、Polaris Office、Genic、SY等。 据悉,若上述公司股票在当日下跌幅度超过5%,卖空禁令将延长。若未达到该跌幅,从被指定的次日起即可恢复卖空交易。根据韩国政府此前公布的计划,将设立至5月31日的过渡期,并在此期间临时扩大“卖空过热股”的指定范围,以应对潜在的市场剧烈波动。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韩国多次采取卖空限制措施。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韩国与美国、英国等国家一道暂停卖空交易;2020年3月,为应对新冠疫情引发的市场动荡,韩国再度全面禁止卖空。 韩国最近一次卖空禁令始于2023年11月,旨在解决市场公平性问题,打击被称为“无券卖空”的非法交易行为。韩国监管机构对多家涉嫌此类操作的国际投行进行了调查并处以罚款,同时引入电子监控平台,以识别非法交易。 韩国金融服务委员会(FSC)委员长金英焕今年2月表示,全面恢复卖空交易而非仅限部分解禁,是提升市场效率、加强与全球资本市场接轨的必要步骤。 31日下午,位于首尔中区的韩亚银行交易厅显示屏上显示KOSPI和KOSDAQ指数。【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4-01 23:57:49 -
美国首次将韩国国防补偿贸易列为壁垒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布的各国贸易壁垒评估报告 【图片提供 韩联社】 美国政府首次将韩国国防领域的补偿贸易列为贸易壁垒。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在当地时间31日发布的2025年各国贸易壁垒评估报告(NTE)中指出,韩国政府通过国防补偿贸易项目,长期推行优先采用本国技术及产品的政策来取代外国国防技术。签约金额超过1000万美元时,外国承包商可能被强制要求履行补偿贸易义务。 补偿贸易是指从国外采购1000万美元以上的武器、军需用品或服务时,要求签约对方以技术转让、零部件制造出口或军需支援等作为对等回报的贸易方式。 USTR虽未列举涉及上述内容的具体事例,但此番表态暗示美国认为美国军工企业对韩出售武器时,因补偿贸易方针被迫接受技术转让等要求存在不公平性。USTR还表示,韩国和美国尽管已加入国际通用标准认可协定(CCRA),但韩国国家情报院仍通过安全评估制度(SES)额外要求网络安全认证,要求韩国公共部门采购的网络设备必须包含国情院认证的加密功能,USTR将此视为贸易壁垒。 报告还称韩国网络振兴院的云安全保障项目(CSAP)为试图进入韩国公共部门的外国云服务供应商设置较高壁垒。 USTR称,韩国在知识产权(IP)相关领域具有强有力的保护与执行体系,但对假冒商品转运、地理标记制度及民事、刑事处罚力度不足等问题表示忧虑,为此正持续推动改善。 对于韩国政府和国会正讨论将美国流媒体平台(OTT)适用现有传统媒体相关监管一事,USTR援引韩美自由贸易协定(FTA)条款强调,承诺不会施加新的监管措施。 报告还指出,韩国政府应就进军韩国的外国保险公司未经总部同意,可为承保合约及风险管理等目的传输个人信用信息的政策提供书面解释。此外,就外国律所进军韩国市场,USTR称现行《外国法律顾问法》将合资投资律所的外资持股上限设为49%等措施,限制了外国律所在韩国可从事的业务范围。
2025-04-01 19:10:15 -
韩国股票卖空交易正式重启 政府设过渡期应对市场波动
据韩国金融界31日消息,自2023年11月起全面禁止的股票卖空交易当天正式重启。股票卖空是一种金融投资策略,指投资者借入股票后卖出,待股价下跌后再以较低价格买回并归还,从中赚取差价利润。 此前,因大量韩国散户对机构投资者的卖空行为表示不满,金融监管部门启动对国际机构“非法卖空”行为的调查,并于2023年11月宣布全面禁令,原定实施至去年6月。随后,韩国政府将该禁令延长至今年3月底。金融委员会在上月24日表示,相关监测系统已建设完毕,将自3月31日起解除卖空禁令。 为应对部分股票在交易恢复初期可能出现的剧烈波动,政府决定设立过渡期至5月31日,并在此期间临时扩大“过热卖空股票”的指定范围,以稳定市场。 自上月政府宣布即将解禁以来,被视为卖空风向标的融券余额显著增长。具体来看,韩国综合股价指数(KOSPI)市场和科斯达克(KOSDAQ)市场的融券余额分别增加约20%和40%。从行业分布看,二次电池、造船、钢铁等行业的融券余额涨幅尤为明显。 大信证券研究员李京民(音)表示,卖空解禁有望推动市场多空资金的双向流动,并对外资流入韩国股市产生积极影响。 31日上午,位于首尔中区的韩亚银行交易厅显示屏上显示KOSPI指数。【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3-31 19:18:55 -
习近平会见国际工商界代表 李在镕和郭鲁正出席
三星电子会长李在镕和SK海力士CEO郭鲁正于28日与国际工商界代表一道会见了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 当天上午11时许(当地时间),李在镕和郭鲁正出席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习近平与“国际工商界代表会见”的活动。此次活动吸引了30余位参加中国发展高层论坛(CDF)的全球企业CEO。 此次会谈除了习近平外,外交部长王毅、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和财政部部长蓝佛安也一同参与。习近平在会上表示:“中国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必然是外商理想、安全、有为的投资目的地,与中国同行就是与机遇同行,相信中国就是相信明天,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 习近平还强调,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中国正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利用外资的政策没有变也不会变。针对中美关税战,他指出,“阻挡他人道路最终只会阻碍自己的道路,熄灭他人灯光并不会让自己的灯光更明亮。”他重申,中美经济贸易关系的本质是互惠共赢,中国将秉持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原则处理中美关系。 此次会谈是在中国面临房地产危机、投资与消费信心减弱以及外国投资下降的背景下举行的,反映了中国在应对特朗普政府“关税战”压力的同时,努力加强与外国企业沟通的意图。尽管中国通过报复性关税和关键矿产出口管制回应美国的关税措施,但同时也向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企业传递了积极的投资信号,强调对外开放的决心。 去年,习近平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结束后曾与美国企业CEO及学界人士会面,并承诺为各国企业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今年,他不仅与美国企业家交流,还与来自韩国、德国、法国、英国和沙特等国家的企业家互动,表达了改善外国企业在华经营环境的意愿。 李在镕今年时隔两年再次出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并与习近平进行了会面。他还于22日访问了北京的小米北京汽车工厂,并于24日访问了比亚迪集团深圳总部,推动三星电子在车载电子和电气设备领域的发展。郭鲁正则连续两年参加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并曾在去年与王文涛讨论中国的经营环境及政策变化。 28日,三星电子会长李在镕与国际工商界代表一道会见了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3-29 01:09:51 -
外资连续七个月出逃 韩国解除卖空禁令提振股市
近期,美国关税政策,韩元贬值,韩国资产正遭遇外籍投资者持续抛售。在此情况下,韩国政府宣布将于本月31日全面解除卖空禁令,试图通过制度改革提振市场信心,吸引外资回流。 韩国证券交易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本月14日,外籍投资者在韩国股市卖出规模达到8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96.8亿元)。其中,主板市场(KOSPI)净卖出7.2284万亿韩元,科斯达克(KOSDAQ)市场净卖出8380亿韩元。 值得关注的是,本月5日外资持股比例一度降至31.57%,创下自2023年8月31日(31.55%)以来近20个月的新低。而本月21日为准,外籍投资者在韩国股市的持仓金额为667.5868万亿韩元,占比29.2%,跌破30%。 金融监督院发布的《2月外国人证券投资动向》显示,上月外资在韩股市场净卖出2.83万亿韩元,连续7个月呈现资金外流,创下历史第三长的月度净卖出纪录。历史数据显示,外资最长净卖出纪录发生在2007至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前夕(连续11个月),其次是2002年2至9月(连续8个月)。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多重因素导致外资持续撤离韩国股市。美联储维持高利率的时间超出市场预期,推动美元走强,外资纷纷流向美国,韩元面临更大贬值压力。随后,韩国总统尹锡悦于去年12月3日突然宣布“紧急戒严”,引发政治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剧外资撤离韩国市场的趋势。 近期,随着美国总统特朗普挑起的全球关税战持续升级,市场避险情绪升温,叠加韩元贬值带来的汇兑损失压力,外资持续撤出韩国股市。市场观察人士指出,外籍投资者的悲观情绪笼罩着韩国市场。日本投资者对韩国市场的态度已明显转向谨慎,部分机构甚至暂停了新投资项目的审议。 在此背景下,韩国金融服务委员会(FSC)委员长金英焕近日宣布,将计划于3月31日全面解除卖空禁令。金英焕在记者会上强调:“经过一年多的制度完善,我们已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没有必要实施部分开放。” 2023年11月,由于大批韩国散户投资者对机构的卖空交易行为不满,金融监管机构开始调查国际机构“非法卖空”行为,调查对象为国内卖空交易前14家的国际投行,卖空交易量约占海外企业在韩国卖空行为总交易量的90%以上。同时,政府发布卖空禁令至去年6月。此后,韩国政府将股市卖空禁令延长至今年3月底。上月24日,金融委员会方面表示,已完成做空交易监测系统建设,3月31日起可解除股票做空禁令。 韩国证券业界普遍认为,卖空重启将提振韩国股市。这主要源于外资基金和机构投资者通常会运用多空策略。多空策略(Long Short Strategy)的核心在于同时进行买入和卖出操作,以在不同市场环境下获取收益或对冲风险。 根据现代汽车证券公司的研究资料,2008年卖空禁令实施后,外资在KOSPI的交易占比从31至32%骤降至15%,而2009年6月解禁后逐步回升至20%左右。大信证券研究员李京民(音)分析指出:“在2009年6月和2011年11月两次解禁卖空后,外资流入韩国股市,这推动了KOSPI指数显著上涨。” 位于首尔永登浦区汝矣岛的韩国交易所电子显示屏上显示的KOSPI指数【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3-28 17:00:00 -
在韩外资银行去年净利润达1.78万亿韩元 同比增长14%
去年,外资银行韩国分行实现了1.78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88亿元)的净利润。尽管利息收入有所减少,但由于衍生品收益的扩大,总净利润有所增加。 韩国金融监督院27日公布的《2024年外资银行韩国分行经营业绩(暂定)》显示,去年32家外资银行韩国分行净利润达到1.7801万亿韩元,同比增长14.4%。然而,由于瑞银总行于2023年出现4536亿韩元的亏损,在此次分析中被排除在外。 具体来看,去年外资银行的利息收入达9588亿韩元,同比减少22.2%。由于美国的高利率政策,外汇筹资利率维持在高水平,导致净利息收益率(NIM)下降。 同期,非利息收入达到2.5405万亿韩元,同比增长35.6%。其中,外汇及衍生品收益为2.2329万亿韩元,同比增长119.1%。尽管由于汇率上升,外汇损失扩大至6.2338万亿韩元,但衍生品收益净利润同比增加8.4667万亿韩元。 有价证券收益也减至4279亿韩元,同比减少58.5%。这是因为去年年底国债利率的下降幅度有所缩小,导致有价证券交易及评估收益减少。此外,去年外资银行韩国分行总资产达到409.1万亿韩元,总资产收益率(ROA)达到0.44%。 金融监督院解释称,外资银行通常从总行借入美元,通过外汇掉期、货币掉期等方式兑换并运用为韩元后,再以美元偿还,因此在汇率上升时,外汇部分会出现损失,而衍生品部分会产生收益。 位于首尔永登浦区的金融监督院【摄影 记者 柳岱佶】
2025-03-27 18:50:45
-
黄金时代远去 现代起亚深陷中国市场调整阵痛
现代汽车集团一位高管近日在非正式场合坦言,中国市场已成为现代汽车的一块“心病”。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中国市场在现代汽车和起亚全球销量中占比高达23%。但到2024年,这一比例已骤降至3%。销售量也由2016年的180万辆降至去年约43万辆,市场占有率从接近10%滑落至1.6%。 业内普遍认为,现代汽车在华销量大幅下滑始于2017年的“萨德事件”。当时,中方对韩企在华业务设限,民间反韩情绪高涨,致使现代汽车市场份额遭受重创。随后,新冠疫情暴发期间,中国本土车企加快了电动车转型步伐,趁机快速崛起。相较之下,外资车企全球工厂大规模停产,而中国工厂基本维持运转,加之本土消费者倾向于支持国产品牌,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迅速占领市场。2024年,现代汽车和起亚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已降至1%。 然而,回顾历史可发现,现代汽车在华市场份额下滑的征兆早在2015年前后就已显现,并非始于“萨德事件”。分析人士指出,导致现代汽车失去竞争力的原因更为复杂多元,亟需深度剖析。 自2002年以合资形式进入中国市场以来,现代汽车曾一路高歌猛进。与北京汽车集团(BAIC)成立的北京现代,持续多年实现两位数增长,并在2013年突破年销百万辆大关,创下外资车企最快纪录。至2014年,北京现代销量一度攀升至176万辆,但2015年起出现8年来首次下滑,销量跌至167万辆,同时丢掉了中国市场前五名的位置,被长安汽车取代。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本土车企自2015年起快速成长。该年中国乘用车整体市场增幅为6%,而本土品牌增长率高达15%。此后,依托政府保护政策和外资技术转移,中国车企在产品研发、制造水平、设计创新等方面迅速追赶,逐步赢得本土消费者认可,特别是在价格适中、功能丰富的SUV领域攻城略地。2015年中国最畅销的SUV前十中,有四款来自本土品牌。 反观当时的现代汽车,全球SUV布局薄弱,主力产品仍以伊兰特(朗动)、索纳塔等轿车为主,尽管也推出了ix35、ix25等本地战略型SUV,但在竞争力和价格方面,均不敌本土新兴SUV品牌。价格方面,当时现代新途胜起售价为约15万元人民币,而本土品牌SUV价格多在6万至7万元区间,优势明显。 品牌定位方面,现代汽车一度以“外资品牌中的高性价比代表”受到中国消费者青睐。然而,随着本土SUV品质提升,现代汽车在价格、品牌、技术等方面腹背受敌——价格上输给本土品牌,品牌力拼不过德系车,耐用性又逊于日系车,市场地位日渐尴尬。 此外,业内人士指出,现代汽车在华失利的另一关键因素是“本地化战略失败”。2010年代中期,现代汽车在中国大举扩张,设立五家工厂,产能达到165万辆(含起亚工厂则达250万辆)。彼时,全球销量中,中国市场占比超过23%,贡献利润更为可观。 然而,随着“萨德事件”爆发、销量急剧下滑,现代汽车依赖韩系零部件供应体系的问题暴露无遗。由于韩国零部件供应商利润过高,北京汽车方面曾多次要求扩大本地供应链,但未获响应,最终导致双方矛盾激化。2017年,北京汽车甚至要求韩国供应商降价20%,并拖延货款支付。 分析认为,问题根源在于现代汽车内部风险管理机制失灵,对供应链优化与中方合资伙伴关系维护重视不足。中国市场虽讲究“关系”,但在资本利益面前,博弈远比想象中激烈。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中国市场结构变化也加剧了现代汽车的困境。中国政府自1990年代起大力培育新能源汽车产业,至2023年,新能源汽车年销量已达950万辆,占新车市场的31%。相比之下,现代汽车和起亚在电动车领域的布局明显滞后。尽管早在2015年上海车展上展示了部分新能源车型,但当时并未将电动化作为核心战略。 而中国本土企业如比亚迪(BYD)则在新能源布局上抢占先机,逐渐确立了在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中的领先地位。面对市场剧变,现代汽车集团正加快在华业务调整和新能源转型。未来能否逆势而上,仍需观察。 【图片来源 北京现代官网】
2025-04-29 18:56:06 -
浦东向"新":上海浦东35周年光影展演勾勒开放创新"未来画卷"
2025年4月18日,上海浦东新区迎来开发开放35周年纪念日。 为庆祝这一历史性时刻,4月17日至20日,黄浦江东岸上演了以“潮涌东方,光启未来”为主题的光影秀。小陆家嘴区域化身为光影剧场,每晚7点至9点,以“梦启航”“腾飞路”“创未来”“耀东方”四大篇章的灯光秀,通过白金色、橙红色、冷蓝色等色调变化,重现浦东从农田阡陌到现代化新城的蜕变历程。 35年来,浦东诞生了中国首个金融贸易区、首个自贸试验区、首部地方性保税维修法规等多项“全国第一”。浦东新区作为国家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在科技创新、制度型开放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浦东地区生产总值从1990年的60.24亿元人民币跃升至2024年的1.78万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速远超全国平均水平。以开放为基因,浦东吸引了479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扎根。外资企业对浦东的“信心票”进一步印证了其开放优势。奥的斯、巴斯夫等跨国企业将全球研发中心落户浦东,本土创新成果反哺全球市场。 此次庆典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浦东35年改革成果的集中展示,从一片农田到现代化新城,浦东的每一步跨越,都印证了中国改革开放的磅礴伟力。
2025-04-20 19:17:37 -
外国投资者连续八个月抛售韩国股票 3月净卖出1.64万亿韩元
韩国金融监督院18日发布的《3月外国人证券投资动向》显示,今年3月,外国投资者在韩证券市场净卖出1.637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84.1亿元),连续八个月抛售韩国股票。 其中,外国投资者在主板市场(KOSPI)净卖出1.124万亿韩元,而在创业板市场(KOSDAQ)净卖出5130亿韩元。 从国家(地区)来看,新加坡投资者和挪威投资者分别净卖出2.6万亿韩元和6000亿韩元,而英国投资者和美国投资者则分别净买入7000亿韩元和6000亿韩元。 截至3月底,外国人持有的韩国股票达到703.9万亿韩元,占总市值的27.3%。 另一方面,外国投资者上月净购买5.87万亿韩元的韩国债券。截至3月底,他们持有的韩国债券已达278.6万亿韩元,占韩国上市债券的10.6%。 从国家(地区)来看,亚洲地区投资者净买入2.9万亿韩元,其次是中东(8000亿韩元)和美洲(4000亿韩元)。从债券类型来看,国债和货币稳定债券分别为4.6万亿韩元和1.2万亿韩元。 位于首尔中区的韩亚银行交易厅内部【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4-18 18:57:49 -
弹劾落幕难救市 KOSPI受外资抛压跌至2460点
4日,尽管尹锡悦总统弹劾案的通过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政治不确定性,但受美国对韩国加征25%关税影响,韩国综合股价指数(KOSPI)回落至2460点区间。 韩国交易所数据显示,KOSPI指数较前一交易日下跌21.28个百分点(0.86%),报2465.42点;科斯达克指数(KOSDAQ)则上涨3.9个百分点(0.57%),报687.39点。 当天,KOSPI指数以2450.49点开盘,并在上午11时韩国宪法法院开庭后出现小幅上涨。然而,在尹锡悦弹劾案获通过后,股指再度下跌,随后受外资抛压加剧影响,跌幅进一步扩大。 从投资者类型来看,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分别净买入6203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1.2亿元)和1.0696万亿韩元,而外资则净抛售1.7874万亿韩元,成为拖累股指下行的主要因素。 权重股方面,韩国半导体板块表现尤为疲软。受美国即将宣布半导体关税措施的影响,三星电子下跌2.6%,SK海力士大跌6.37%。此外,三星生物制剂(-3.95%)、现代汽车(-1.03%)、起亚(-1.21%)等权重股也纷纷走低。 未来资产证券分析师徐尚永(音)表示:“虽然尹锡悦弹劾案通过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政治不确定性,但由于韩国经济高度依赖出口,美国加征关税引发的经济增长忧虑仍在发酵,这或成为外资抛售韩股的主要诱因。” 当天,韩国宪法法院对尹锡悦总统弹劾案作出最终宣判,通过了去年12月国会提交的弹劾决议。尹锡悦随即被罢免,成为韩国宪政史上第二位被弹劾下台的总统。韩国将在60天内举行总统选举。 4日,位于首尔中区的韩亚银行交易厅显示屏上显示KOSPI指数。【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4-05 01:38:42 -
韩国解除卖空禁令 股市重启1.7万亿韩元卖空交易
3月31日,韩国时隔17个月正式解除卖空禁令,韩国股市重新迎来1.7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84亿元)的卖空交易。 根据韩国交易所31日收盘数据,韩国综合股指(KOSPI)和科斯达克(KOSDAQ)市场卖空交易总额达到1.7284万亿韩元,占当日市场总交易额(15.1473万亿韩元)的11.41%。 从投资者类型来看,外籍投资者的卖空交易额达1.5435万亿韩元,占比高达89.3%;机构投资者的卖空交易额为1708亿韩元,占比9.88%;个人投资者仅为142亿韩元,占比0.82%。 从市场板块来看,KOSPI市场的卖空交易额达1.3012万亿韩元,占该板块交易总额的14.62%。其中,外资交易额达1.178万亿韩元,占比90.52%;机构投资者为1114亿韩元,占比8.55%;个人投资者为120亿韩元,占比0.92%。KOSDAQ市场的卖空交易额为4272亿韩元,其中,外资占比85.57%,其后依次为机构投资者(13.9%)和个人投资者(0.53%)。 在KOSPI市场,卖空交易金额最多的个股是三星电子,达1.2668万亿韩元,并且股价当日下跌了3.99%。空头交易量最多的股票则为东洋管材,成交量达511.9052万股,最终以7.57%的跌幅收盘。 受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新一轮关税政策预期影响,叠加韩国卖空禁令解除带来的市场情绪波动,前一交易日韩国股市大幅下挫。KOSPI指数开盘大跌,最终下跌3%,收报2481.12点;KOSDAQ指数也下跌3.01%,收报672.85点。 另外,韩国交易所1日宣布将43家上市公司列为“卖空过热股”,当天禁止其卖空交易。SK海力士、KAKAO等14家KOSPI上市公司和Techwing、Nature Cell等29家KOSDAQ上市公司的卖空交易当天被禁止交易。 KOSPI上市的14家公司包括SK海力士、乐天控股、汉森、SKC、乐天购物、SK、DIC、ILJIN Hysolus、Kakao、韩美半导体、CJ第一制糖、HD现代电子、东远系统、NC软件。KOSDAQ上市的29家公司包括三千堂制药、Nature Cell、济州半导体、Techwing、LS Marine Solution、Nchem、Polaris Office、Genic、SY等。 据悉,若上述公司股票在当日下跌幅度超过5%,卖空禁令将延长。若未达到该跌幅,从被指定的次日起即可恢复卖空交易。根据韩国政府此前公布的计划,将设立至5月31日的过渡期,并在此期间临时扩大“卖空过热股”的指定范围,以应对潜在的市场剧烈波动。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韩国多次采取卖空限制措施。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韩国与美国、英国等国家一道暂停卖空交易;2020年3月,为应对新冠疫情引发的市场动荡,韩国再度全面禁止卖空。 韩国最近一次卖空禁令始于2023年11月,旨在解决市场公平性问题,打击被称为“无券卖空”的非法交易行为。韩国监管机构对多家涉嫌此类操作的国际投行进行了调查并处以罚款,同时引入电子监控平台,以识别非法交易。 韩国金融服务委员会(FSC)委员长金英焕今年2月表示,全面恢复卖空交易而非仅限部分解禁,是提升市场效率、加强与全球资本市场接轨的必要步骤。 31日下午,位于首尔中区的韩亚银行交易厅显示屏上显示KOSPI和KOSDAQ指数。【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4-01 23:57:49 -
美国首次将韩国国防补偿贸易列为壁垒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布的各国贸易壁垒评估报告 【图片提供 韩联社】 美国政府首次将韩国国防领域的补偿贸易列为贸易壁垒。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在当地时间31日发布的2025年各国贸易壁垒评估报告(NTE)中指出,韩国政府通过国防补偿贸易项目,长期推行优先采用本国技术及产品的政策来取代外国国防技术。签约金额超过1000万美元时,外国承包商可能被强制要求履行补偿贸易义务。 补偿贸易是指从国外采购1000万美元以上的武器、军需用品或服务时,要求签约对方以技术转让、零部件制造出口或军需支援等作为对等回报的贸易方式。 USTR虽未列举涉及上述内容的具体事例,但此番表态暗示美国认为美国军工企业对韩出售武器时,因补偿贸易方针被迫接受技术转让等要求存在不公平性。USTR还表示,韩国和美国尽管已加入国际通用标准认可协定(CCRA),但韩国国家情报院仍通过安全评估制度(SES)额外要求网络安全认证,要求韩国公共部门采购的网络设备必须包含国情院认证的加密功能,USTR将此视为贸易壁垒。 报告还称韩国网络振兴院的云安全保障项目(CSAP)为试图进入韩国公共部门的外国云服务供应商设置较高壁垒。 USTR称,韩国在知识产权(IP)相关领域具有强有力的保护与执行体系,但对假冒商品转运、地理标记制度及民事、刑事处罚力度不足等问题表示忧虑,为此正持续推动改善。 对于韩国政府和国会正讨论将美国流媒体平台(OTT)适用现有传统媒体相关监管一事,USTR援引韩美自由贸易协定(FTA)条款强调,承诺不会施加新的监管措施。 报告还指出,韩国政府应就进军韩国的外国保险公司未经总部同意,可为承保合约及风险管理等目的传输个人信用信息的政策提供书面解释。此外,就外国律所进军韩国市场,USTR称现行《外国法律顾问法》将合资投资律所的外资持股上限设为49%等措施,限制了外国律所在韩国可从事的业务范围。
2025-04-01 19:10:15 -
韩国股票卖空交易正式重启 政府设过渡期应对市场波动
据韩国金融界31日消息,自2023年11月起全面禁止的股票卖空交易当天正式重启。股票卖空是一种金融投资策略,指投资者借入股票后卖出,待股价下跌后再以较低价格买回并归还,从中赚取差价利润。 此前,因大量韩国散户对机构投资者的卖空行为表示不满,金融监管部门启动对国际机构“非法卖空”行为的调查,并于2023年11月宣布全面禁令,原定实施至去年6月。随后,韩国政府将该禁令延长至今年3月底。金融委员会在上月24日表示,相关监测系统已建设完毕,将自3月31日起解除卖空禁令。 为应对部分股票在交易恢复初期可能出现的剧烈波动,政府决定设立过渡期至5月31日,并在此期间临时扩大“过热卖空股票”的指定范围,以稳定市场。 自上月政府宣布即将解禁以来,被视为卖空风向标的融券余额显著增长。具体来看,韩国综合股价指数(KOSPI)市场和科斯达克(KOSDAQ)市场的融券余额分别增加约20%和40%。从行业分布看,二次电池、造船、钢铁等行业的融券余额涨幅尤为明显。 大信证券研究员李京民(音)表示,卖空解禁有望推动市场多空资金的双向流动,并对外资流入韩国股市产生积极影响。 31日上午,位于首尔中区的韩亚银行交易厅显示屏上显示KOSPI指数。【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3-31 19:18:55 -
习近平会见国际工商界代表 李在镕和郭鲁正出席
三星电子会长李在镕和SK海力士CEO郭鲁正于28日与国际工商界代表一道会见了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 当天上午11时许(当地时间),李在镕和郭鲁正出席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习近平与“国际工商界代表会见”的活动。此次活动吸引了30余位参加中国发展高层论坛(CDF)的全球企业CEO。 此次会谈除了习近平外,外交部长王毅、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和财政部部长蓝佛安也一同参与。习近平在会上表示:“中国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必然是外商理想、安全、有为的投资目的地,与中国同行就是与机遇同行,相信中国就是相信明天,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 习近平还强调,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中国正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利用外资的政策没有变也不会变。针对中美关税战,他指出,“阻挡他人道路最终只会阻碍自己的道路,熄灭他人灯光并不会让自己的灯光更明亮。”他重申,中美经济贸易关系的本质是互惠共赢,中国将秉持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原则处理中美关系。 此次会谈是在中国面临房地产危机、投资与消费信心减弱以及外国投资下降的背景下举行的,反映了中国在应对特朗普政府“关税战”压力的同时,努力加强与外国企业沟通的意图。尽管中国通过报复性关税和关键矿产出口管制回应美国的关税措施,但同时也向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企业传递了积极的投资信号,强调对外开放的决心。 去年,习近平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结束后曾与美国企业CEO及学界人士会面,并承诺为各国企业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今年,他不仅与美国企业家交流,还与来自韩国、德国、法国、英国和沙特等国家的企业家互动,表达了改善外国企业在华经营环境的意愿。 李在镕今年时隔两年再次出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并与习近平进行了会面。他还于22日访问了北京的小米北京汽车工厂,并于24日访问了比亚迪集团深圳总部,推动三星电子在车载电子和电气设备领域的发展。郭鲁正则连续两年参加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并曾在去年与王文涛讨论中国的经营环境及政策变化。 28日,三星电子会长李在镕与国际工商界代表一道会见了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3-29 01:09:51 -
外资连续七个月出逃 韩国解除卖空禁令提振股市
近期,美国关税政策,韩元贬值,韩国资产正遭遇外籍投资者持续抛售。在此情况下,韩国政府宣布将于本月31日全面解除卖空禁令,试图通过制度改革提振市场信心,吸引外资回流。 韩国证券交易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本月14日,外籍投资者在韩国股市卖出规模达到8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96.8亿元)。其中,主板市场(KOSPI)净卖出7.2284万亿韩元,科斯达克(KOSDAQ)市场净卖出8380亿韩元。 值得关注的是,本月5日外资持股比例一度降至31.57%,创下自2023年8月31日(31.55%)以来近20个月的新低。而本月21日为准,外籍投资者在韩国股市的持仓金额为667.5868万亿韩元,占比29.2%,跌破30%。 金融监督院发布的《2月外国人证券投资动向》显示,上月外资在韩股市场净卖出2.83万亿韩元,连续7个月呈现资金外流,创下历史第三长的月度净卖出纪录。历史数据显示,外资最长净卖出纪录发生在2007至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前夕(连续11个月),其次是2002年2至9月(连续8个月)。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多重因素导致外资持续撤离韩国股市。美联储维持高利率的时间超出市场预期,推动美元走强,外资纷纷流向美国,韩元面临更大贬值压力。随后,韩国总统尹锡悦于去年12月3日突然宣布“紧急戒严”,引发政治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剧外资撤离韩国市场的趋势。 近期,随着美国总统特朗普挑起的全球关税战持续升级,市场避险情绪升温,叠加韩元贬值带来的汇兑损失压力,外资持续撤出韩国股市。市场观察人士指出,外籍投资者的悲观情绪笼罩着韩国市场。日本投资者对韩国市场的态度已明显转向谨慎,部分机构甚至暂停了新投资项目的审议。 在此背景下,韩国金融服务委员会(FSC)委员长金英焕近日宣布,将计划于3月31日全面解除卖空禁令。金英焕在记者会上强调:“经过一年多的制度完善,我们已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没有必要实施部分开放。” 2023年11月,由于大批韩国散户投资者对机构的卖空交易行为不满,金融监管机构开始调查国际机构“非法卖空”行为,调查对象为国内卖空交易前14家的国际投行,卖空交易量约占海外企业在韩国卖空行为总交易量的90%以上。同时,政府发布卖空禁令至去年6月。此后,韩国政府将股市卖空禁令延长至今年3月底。上月24日,金融委员会方面表示,已完成做空交易监测系统建设,3月31日起可解除股票做空禁令。 韩国证券业界普遍认为,卖空重启将提振韩国股市。这主要源于外资基金和机构投资者通常会运用多空策略。多空策略(Long Short Strategy)的核心在于同时进行买入和卖出操作,以在不同市场环境下获取收益或对冲风险。 根据现代汽车证券公司的研究资料,2008年卖空禁令实施后,外资在KOSPI的交易占比从31至32%骤降至15%,而2009年6月解禁后逐步回升至20%左右。大信证券研究员李京民(音)分析指出:“在2009年6月和2011年11月两次解禁卖空后,外资流入韩国股市,这推动了KOSPI指数显著上涨。” 位于首尔永登浦区汝矣岛的韩国交易所电子显示屏上显示的KOSPI指数【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3-28 17:00:00 -
在韩外资银行去年净利润达1.78万亿韩元 同比增长14%
去年,外资银行韩国分行实现了1.78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88亿元)的净利润。尽管利息收入有所减少,但由于衍生品收益的扩大,总净利润有所增加。 韩国金融监督院27日公布的《2024年外资银行韩国分行经营业绩(暂定)》显示,去年32家外资银行韩国分行净利润达到1.7801万亿韩元,同比增长14.4%。然而,由于瑞银总行于2023年出现4536亿韩元的亏损,在此次分析中被排除在外。 具体来看,去年外资银行的利息收入达9588亿韩元,同比减少22.2%。由于美国的高利率政策,外汇筹资利率维持在高水平,导致净利息收益率(NIM)下降。 同期,非利息收入达到2.5405万亿韩元,同比增长35.6%。其中,外汇及衍生品收益为2.2329万亿韩元,同比增长119.1%。尽管由于汇率上升,外汇损失扩大至6.2338万亿韩元,但衍生品收益净利润同比增加8.4667万亿韩元。 有价证券收益也减至4279亿韩元,同比减少58.5%。这是因为去年年底国债利率的下降幅度有所缩小,导致有价证券交易及评估收益减少。此外,去年外资银行韩国分行总资产达到409.1万亿韩元,总资产收益率(ROA)达到0.44%。 金融监督院解释称,外资银行通常从总行借入美元,通过外汇掉期、货币掉期等方式兑换并运用为韩元后,再以美元偿还,因此在汇率上升时,外汇部分会出现损失,而衍生品部分会产生收益。 位于首尔永登浦区的金融监督院【摄影 记者 柳岱佶】
2025-03-27 18:5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