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大企业’新闻 3个
-
韩国大企业一季度业绩整体回暖 半导体行业领涨
韩国企业数据研究机构CEO Score于16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5月15日,在已提交季度报告的韩国500大企业中,有342家纳入统计。上述企业今年第一季度合计实现营业利润60.96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157亿元),同比增长17.1%;销售额为814.6万亿韩元,同比增长3.8%。 从各大企业表现来看,半导体双雄SK海力士与三星电子盈利表现尤为亮眼。SK海力士一季度实现营业利润7.44万亿韩元,较去年同期增加4.55万亿韩元,位居所有企业之首;三星电子紧随其后,录得6.69万亿韩元的营业利润。 此外,韩国电力公社(3.75万亿韩元)、现代汽车(3.63万亿韩元)、起亚(3.01万亿韩元)、韩国水力原子能公司(1.28万亿韩元)、LG电子(1.26万亿韩元)、韩华(1.07万亿韩元)、韩国天然气公社(0.83万亿韩元)以及三星火灾(0.79万亿韩元)等企业也跻身营业利润前列。 在出现亏损的企业中,三星SDI一季度录得4341亿韩元的营业亏损,规模最大。L&F(1403亿韩元)、乐天化学(1266亿韩元)、SK能源(1261亿韩元)等也出现较大亏损。 从营业利润的同比增幅来看,SK海力士最大,其次为韩国电力公社(2.45万亿韩元)、韩国水力原子能公司(1.56万亿韩元)、韩华(8368亿韩元)和韩华航空航天(5233亿韩元)等。 相较之下,三星SDI营业利润同比下降7015亿韩元,降幅位居首位;SK能源(-4998亿韩元)、S-OIL(-4756亿韩元)及SK(-4302亿韩元)紧随其后。在营业利润下滑的前十家企业中,有五家来自石油化工行业,显示该领域在全球经济放缓和中美贸易摩擦等多重因素影响下,面临需求疲软和炼油利润收缩的双重压力。
2025-05-17 00:21:44 -
韩国就业市场重回金融危机"寒冬" 每百人竞争28个岗位
在制造业和建筑业景气恶化的背景下,韩国就业市场正在经历堪比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期的“寒冬”。韩国雇佣劳动部10日发布1月劳动市场动向显示,通过政府就业支持平台Worknet发布的新增招聘岗位仅为13.5万个,同比骤减10.1万个(42.7%)。 新增招聘岗位急剧减少,导致1月招聘倍率(求职人数与招聘岗位的比例)跌至0.28,即每100人在仅28个岗位中竞争,创下1999年1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去年下半年招聘倍率维持在0.4左右,但全球金融危机后的2009年1月(0.29)也比今年1月情况稍好。 有分析认为,就业市场正在进入结构性低迷期。1月韩国就业保险固定参保人数为1517.4万人,同比仅增加11.5万(0.8%),创下2004年1月(7.3万)以来21年间的最低增幅。雇佣劳动部未来雇佣分析科长千景基(音)表示,制造业和建筑业景气低迷影响企业的人力需求,从近期的经济景气指数来看,企业的招聘态度趋于谨慎。 韩国劳动研究院在《2025年劳动市场展望报告》中警告称,目前就业市场缺乏扩大就业增长的积极因素。今年1月,Worknet招聘倍率暴跌至0.28,预示全年就业市场或遭遇寒流。去年“12·3紧急戒严事态”以来,企业的招聘意愿显著萎缩,就业市场回暖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劳动研究院此前预测,戒严后就业增长可能跌破10万大关,面临最恶劣的局面。 今年1月招聘倍率创下1999年1月以来的最低值。相比之下,在全球金融危机后的2009年1月,该数值也达到0.29。短短三个月内,韩国就业市场已经连续遭遇两次“就业指标冲击”。Worknet用户主要是缴纳就业保险的企业(约40万家,占比20%),无法全面反映整体就业市场状况,但也能大致反映市场趋势。 目前的就业市场呈现出从弱势群体开始瓦解的趋势。去年临时工人数量减少12.2万,创下2012年(减少12.7万)以来的最大减幅。主要原因在于2023年以来建筑行业持续低迷,导致临时工人面临严峻的就业困境。雇佣劳动部数据显示,1月建筑行业就业保险参保人数仅为75.4万,已连续18个月减少。 青年就业形势同样严峻。统计厅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2月,15至29岁青年就业人数已连续26个月减少,就业率连续8个月下滑。“无业游民”人口达41.1万,同比激增12%。企业缩减招聘并更倾向于有经验者,导致青年就业机会大幅减少。毕业生寻找第一份工作的平均时间已延长至12个月,反映出青年群体在进入就业市场时面临的巨大阻力。 人口结构问题也令就业市场难以自我恢复。今年1月就业保险固定参保人数仅增加11.5万,创21年来最低增幅,人口减少导致参保人数增长正在逐步放缓。韩国就业市场依旧呈现出高度僵化的特点,分为“大企业-正式工”主导的第一劳动力市场,以及“中小企业-非正式工”为主的第二劳动力市场。两者之间的工资水平和工作质量存在显著差距,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极低。 劳动研究院预计,今年就业人口或仅增加12万,较去年增长18.2万相比减少34%。报告指出,经济放缓、劳动人口减少,以及政府公共就业项目扩张放缓,可能导致就业增长进一步受限。研究院警告称,如果全球经济长期低迷,同时韩国国内消费持续萎缩,就业环境可能继续恶化,弱势群体的就业不稳和劳动市场的两极分化也会进一步加剧。 3日,在首尔钟路区塔谷公园圆觉寺老人免费供餐所前,老人们排起长队领取午餐。【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2-12 00:05:03 -
韩国主要企业投资并购规模达8.6万亿韩元 同比减少40%
韩国企业数据研究机构CEO SCORE于18日发布报告称,机构面向提交今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的361家销售额500强企业进行分析的结果显示,今年主要大企业的企业并购(M&A)规模为8.5808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434.9亿元),同比减少39.3%。今年500强企业仅有50项并购投资,同比减少42.5%。 CEO SCORE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全球经济不稳定、国内消费市场低迷等不稳定因素增加,企业对企业并购持谨慎态度。实际上,韩国IT巨头Kakao于2022年完成了8项并购投资,而今年仅完成了1项。SK和Naver今年未进行并购。 具体来看,今年最大规模的并购是大韩航空收购韩亚航空,总收购金额达到1.8万亿韩元。这是今年唯一一项超过1万亿韩元的最大并购交易。 今年完成收购最多的公司是LS电气(LS Electric)。该公司共收购了5家公司,包括KOC电气(592亿韩元)、Thirautech(385亿韩元)、KOREA E&M(108亿韩元)、CX Solution(18亿韩元)等。 【图片提供 GettyImagesBank】
2024-12-18 19:32:03
-
韩国大企业一季度业绩整体回暖 半导体行业领涨
韩国企业数据研究机构CEO Score于16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5月15日,在已提交季度报告的韩国500大企业中,有342家纳入统计。上述企业今年第一季度合计实现营业利润60.96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157亿元),同比增长17.1%;销售额为814.6万亿韩元,同比增长3.8%。 从各大企业表现来看,半导体双雄SK海力士与三星电子盈利表现尤为亮眼。SK海力士一季度实现营业利润7.44万亿韩元,较去年同期增加4.55万亿韩元,位居所有企业之首;三星电子紧随其后,录得6.69万亿韩元的营业利润。 此外,韩国电力公社(3.75万亿韩元)、现代汽车(3.63万亿韩元)、起亚(3.01万亿韩元)、韩国水力原子能公司(1.28万亿韩元)、LG电子(1.26万亿韩元)、韩华(1.07万亿韩元)、韩国天然气公社(0.83万亿韩元)以及三星火灾(0.79万亿韩元)等企业也跻身营业利润前列。 在出现亏损的企业中,三星SDI一季度录得4341亿韩元的营业亏损,规模最大。L&F(1403亿韩元)、乐天化学(1266亿韩元)、SK能源(1261亿韩元)等也出现较大亏损。 从营业利润的同比增幅来看,SK海力士最大,其次为韩国电力公社(2.45万亿韩元)、韩国水力原子能公司(1.56万亿韩元)、韩华(8368亿韩元)和韩华航空航天(5233亿韩元)等。 相较之下,三星SDI营业利润同比下降7015亿韩元,降幅位居首位;SK能源(-4998亿韩元)、S-OIL(-4756亿韩元)及SK(-4302亿韩元)紧随其后。在营业利润下滑的前十家企业中,有五家来自石油化工行业,显示该领域在全球经济放缓和中美贸易摩擦等多重因素影响下,面临需求疲软和炼油利润收缩的双重压力。
2025-05-17 00:21:44 -
韩国就业市场重回金融危机"寒冬" 每百人竞争28个岗位
在制造业和建筑业景气恶化的背景下,韩国就业市场正在经历堪比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期的“寒冬”。韩国雇佣劳动部10日发布1月劳动市场动向显示,通过政府就业支持平台Worknet发布的新增招聘岗位仅为13.5万个,同比骤减10.1万个(42.7%)。 新增招聘岗位急剧减少,导致1月招聘倍率(求职人数与招聘岗位的比例)跌至0.28,即每100人在仅28个岗位中竞争,创下1999年1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去年下半年招聘倍率维持在0.4左右,但全球金融危机后的2009年1月(0.29)也比今年1月情况稍好。 有分析认为,就业市场正在进入结构性低迷期。1月韩国就业保险固定参保人数为1517.4万人,同比仅增加11.5万(0.8%),创下2004年1月(7.3万)以来21年间的最低增幅。雇佣劳动部未来雇佣分析科长千景基(音)表示,制造业和建筑业景气低迷影响企业的人力需求,从近期的经济景气指数来看,企业的招聘态度趋于谨慎。 韩国劳动研究院在《2025年劳动市场展望报告》中警告称,目前就业市场缺乏扩大就业增长的积极因素。今年1月,Worknet招聘倍率暴跌至0.28,预示全年就业市场或遭遇寒流。去年“12·3紧急戒严事态”以来,企业的招聘意愿显著萎缩,就业市场回暖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劳动研究院此前预测,戒严后就业增长可能跌破10万大关,面临最恶劣的局面。 今年1月招聘倍率创下1999年1月以来的最低值。相比之下,在全球金融危机后的2009年1月,该数值也达到0.29。短短三个月内,韩国就业市场已经连续遭遇两次“就业指标冲击”。Worknet用户主要是缴纳就业保险的企业(约40万家,占比20%),无法全面反映整体就业市场状况,但也能大致反映市场趋势。 目前的就业市场呈现出从弱势群体开始瓦解的趋势。去年临时工人数量减少12.2万,创下2012年(减少12.7万)以来的最大减幅。主要原因在于2023年以来建筑行业持续低迷,导致临时工人面临严峻的就业困境。雇佣劳动部数据显示,1月建筑行业就业保险参保人数仅为75.4万,已连续18个月减少。 青年就业形势同样严峻。统计厅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2月,15至29岁青年就业人数已连续26个月减少,就业率连续8个月下滑。“无业游民”人口达41.1万,同比激增12%。企业缩减招聘并更倾向于有经验者,导致青年就业机会大幅减少。毕业生寻找第一份工作的平均时间已延长至12个月,反映出青年群体在进入就业市场时面临的巨大阻力。 人口结构问题也令就业市场难以自我恢复。今年1月就业保险固定参保人数仅增加11.5万,创21年来最低增幅,人口减少导致参保人数增长正在逐步放缓。韩国就业市场依旧呈现出高度僵化的特点,分为“大企业-正式工”主导的第一劳动力市场,以及“中小企业-非正式工”为主的第二劳动力市场。两者之间的工资水平和工作质量存在显著差距,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极低。 劳动研究院预计,今年就业人口或仅增加12万,较去年增长18.2万相比减少34%。报告指出,经济放缓、劳动人口减少,以及政府公共就业项目扩张放缓,可能导致就业增长进一步受限。研究院警告称,如果全球经济长期低迷,同时韩国国内消费持续萎缩,就业环境可能继续恶化,弱势群体的就业不稳和劳动市场的两极分化也会进一步加剧。 3日,在首尔钟路区塔谷公园圆觉寺老人免费供餐所前,老人们排起长队领取午餐。【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2-12 00:05:03 -
韩国主要企业投资并购规模达8.6万亿韩元 同比减少40%
韩国企业数据研究机构CEO SCORE于18日发布报告称,机构面向提交今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的361家销售额500强企业进行分析的结果显示,今年主要大企业的企业并购(M&A)规模为8.5808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434.9亿元),同比减少39.3%。今年500强企业仅有50项并购投资,同比减少42.5%。 CEO SCORE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全球经济不稳定、国内消费市场低迷等不稳定因素增加,企业对企业并购持谨慎态度。实际上,韩国IT巨头Kakao于2022年完成了8项并购投资,而今年仅完成了1项。SK和Naver今年未进行并购。 具体来看,今年最大规模的并购是大韩航空收购韩亚航空,总收购金额达到1.8万亿韩元。这是今年唯一一项超过1万亿韩元的最大并购交易。 今年完成收购最多的公司是LS电气(LS Electric)。该公司共收购了5家公司,包括KOC电气(592亿韩元)、Thirautech(385亿韩元)、KOREA E&M(108亿韩元)、CX Solution(18亿韩元)等。 【图片提供 GettyImagesBank】
2024-12-18 19:3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