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就业’新闻 88个
-
内需疲软拖累就业前景 韩国多项经济指标齐亮"红灯"
7日,位于首尔明洞的一家饭店,桌椅全部被收起,客流稀少。【图片来源 韩联社】 在韩国内需持续低迷的态势下,弹劾风波不断、年末消费市场疲软等多项关键经济指标均呈现出不容乐观的态势。随着美国新政府的上台,政局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剧,令韩国政府的忧虑日益加深。 企划财政部于16日表示,上月就业人数自2021年2月以来首次出现下降,政府分析称,经济萎缩直接影响就业心理。建筑业等内需恢复缓慢、主力行业竞争激烈、劳动年龄人口减幅扩大等使得未来就业前景亦显黯淡。 统计厅日前公布的《2024年年度雇佣动向》报告显示,上月临时工和日工分别减少8.6万人和15万人。其中,批发及零售业减少9.6万人(-2.9%),住宿及餐饮业增加1.2万人(0.5%),增幅明显放缓。政府认为,去年雇佣指标的疲软间接导致了消费萎缩。 数据显示,上月消费者心理指数(CCSI)为88.4,环比(100.7)下滑12.3点。同期,信用卡消费金额同比减少1.5%,创自2021年相关统计以来的最低值。企划财政部人力政策科长赵成中(音)指出,批发零售、运输仓库、住宿餐饮、个人服务业等领域就业人数增幅均有所放缓,平均减少5.8万人。上月消费者心理指数急剧下降和信用卡消费金额触底,很大程度上受到政局动荡的负面影响。 政府预测,今年的情况也不容乐观。今年全年就业人数预计增加12万人,这一增幅将是自2020年(-21.8万人)因新冠疫情导致就业者减少以来的最低水平。当前韩国经济面临的国内外环境不确定性上升,特别是特朗普上台后的政策调整将成为重要变量,内需低迷态势或有所改善但出口增速或将放缓,金融外汇市场持续波动,民生压力难有改善。 尽管政府计划通过预算拨款积极提振内需,促进经济尽快复苏,但预计消费信心的恢复仍需时日。在野党强调,为保障民生稳定,必须积极筹措财源。紧急戒严状态已对就业市场造成冲击,消费心理萎缩,因此需调整预算以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代总统崔相穆表示:“2025年韩国经济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不确定性。全年经济政策的核心是全力稳定经济,首要任务是恢复民生经济。政府将实施18万亿韩元的经济振兴计划,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推进相关政策、确保民生福祉。”他还表示:“为稳定国家对外信用,将向外资提供大量现金补贴和税收优惠。同时,积极探索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根本性解决方案,重点改革支柱产业并发掘潜力新产业,通过临时税收抵扣等手段显著改善中小企业的投资环境。”
2025-01-16 19:14:23 -
就业市场遇冷 四成韩企今年无招新计划或尚未制定
随着韩国经济持续低迷不振,企业开始调整招聘计划,今年韩国招聘市场预计将持续遇冷。 近日,韩国就业门户网站Saramin和韩国中坚企业联合会分别发布了针对企业招聘计划的调查报告,揭示了今年韩国企业招聘趋势。 Saramin对511家企业进行调查,并日前发布的结果显示,23.1%的韩国企业没有招聘计划,13.7%尚未搞定招聘计划。只有63.2%的企业有招聘计划。 对于没有招聘计划或尚未制定计划的企业,主要原因包括“人力成本高”(36.2%)和“行业景气下滑”(36.2%)。 此外,韩国中坚企业联合会日前发布的《2025年中坚企业就业展望调查》显示,40.6%的中坚企业尚未搞定招聘计划,仅59.4%的中坚企业有新招聘计划。其中52.6%的企业表示将维持与去年相同的招聘规模。 在缩减招聘规模的中坚企业中,业绩下滑和业务需求减少(40.7%)、成本控制(30.1%)以及对经济前景的担忧(15.4%)成为主要原因。 中坚企业一致认为,为了解决人力资源问题,政府需出台积极政策支持,包括扩大就业支持项目(25.7%)、加强税收支持(23.2%)、提高雇佣灵活性(17.5%)以及强化人才培养项目(16.6%)。 【图片提供 GettyImageBank】
2025-01-16 00:43:34 -
韩国就业市场遭遇寒潮 去年新增就业人口减半至15.9万人
韩国就业市场去年显著放缓,特别是在总统尹锡悦于12月宣布实施“紧急戒严”后,政治动荡加剧,就业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 根据韩国统计厅15日发布的《2024年12月及年度就业动向》报告,2024年全年就业人口为2857.6万人,同比增加15.9万人,增幅为0.6%。这一增幅较2023年的32.7万人锐减一半。 从行业来看,传统行业普遍萎缩。建筑业就业人口减少4.9万人,创2013年相关统计启动以来的最大降幅。批发和零售业就业人口减少6.1万人,制造业减少6000人。 相较之下,新兴行业呈现增长态势。卫生和社会福利服务业就业人口增加8.3万人,信息通信业增加7.2万人,专业科学和技术服务业增加6.5万人。 按年龄段分析,60岁及以上群体就业人口增加26.6万人,30至39岁群体增加9万人,50至59岁群体增加2.8万人。然而,20至29岁群体就业人口减少12.4万人,40至49岁群体减少8.1万人。 就业形式数据显示,雇佣劳动者中正式员工增加18.3万人,临时工增加15.4万人,而日薪工人减少12.2万人,创2012年以来最大降幅。 非雇佣劳动者中,有雇员的个体经营者增加1.2万人,但无雇员的个体经营者减少4.4万人,无薪家庭从业人员减少2.4万人。 2024年12月的“就业寒潮”对全年就业数据造成显著冲击。当月就业人口降至2804.1万人,同比减少5.2万人。这是自2021年2月疫情高峰期就业人口减少47.3万人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其中,建筑业就业人口减少15.7万人,制造业减少9.7万人,批发和零售业减少9.6万人。 按年龄层统计,20至29岁群体就业人口减少19.4万人,40至49岁群体减少9.7万人。韩国统计厅社会统计局长徐韵朱表示:“建筑业、制造业及批发零售业就业人口下降幅度加大,是全年就业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 去年失业人口同比增加17.1万人,其中60岁及以上失业人口大幅增加17.7万人,增幅达49.2%。全国失业率上升0.5个百分点至3.8%,就业率下降0.3个百分点至61.4%。徐韵朱表示,60岁及以上失业人口增加主要受卫生福利和公共行政领域就业项目到期等因素的影响。 14日,在首尔瑞草区aT中心举行的“2025公共机构招聘信息博览会”上,求职者们正在仔细查看招聘公告。【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1-15 23:52:23 -
统计:韩国去年雇佣保险参保人数同比增1.6%
韩国雇佣劳动部13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2月底,雇佣保险参保人数同比增加1.1%,为1531.1万人。雇佣保险参保人数增幅呈放缓趋势,为2020年5月以来4年7个月的最低值。 从行业来看,从事制造业的参保人数为386.2万人,食品、汽车、化学产品等领域的参保人数有所增加,但纺织、服装及毛皮等行业的参保人数有所减少。 此外,从事服务业的参保人数为1052.2万人,保健福利、住宿餐饮、科学技术、商业服务和教育服务领域呈现增长,但批发零售和信息通信行业则有所减少。从事建筑业的参保人数为76.2万人,已经连续17个月减少。 从年龄段来看,29岁以下和40多岁同比分别减少10.1万人和4.8万人,而30多岁以上(6.3万人)、50多岁(7.7万人)、60多岁(16.8万人)年龄段的参保人数同比增加。 截至上月底,外籍参保人数同比增加3.7万人,为25.2万人。上月新增保险参保人中,外籍人员占比为23%。 雇佣劳动部就业分析组科长千京基(音)表示:“目前雇佣保险不接受65岁以上的新参保者,而16至64岁的就业者持续减少,只有65岁以上的就业者在增加。这是因为15至64岁人口开始减少。考虑到这种人口结构变化,未来雇佣保险参保人数难以像过去那样大幅增加。” 雇佣保险是与健康保险(医保)、国民年金(养老金)、工伤保险一同属于四大保险。该保险制度旨在帮助因不可避免的原因离职的劳动者进行求职和接受培训。参保人数增加意味着福利制度的覆盖范围扩大,劳动环境得到改善。 13日,雇佣劳动部就业分析组科长千京基在雇佣劳动部简报室发表韩国劳动市场动向。【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1-14 00:12:36 -
韩国女性就业率二十年"慢跑" OECD排名持续垫底
【图片来源 AI】 一项调查显示,韩国女性在就业市场的表现,近二十年来持续滞后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平均水平。 韩国经济人协会(以下简称“韩经协”)对OECD的38个成员国女性(15至64岁)雇佣指标进行分析并于6日发布的结果显示,以2023年为基准,韩国女性雇佣率和经济活动参与率分别为61.4%和63.1%,在OECD成员国中处于下游(38个国家中分别位列第31位)。 纵观过去二十年的数据变化,韩国女性的就业状况改善缓慢,排名下滑明显。自2003年至2023年,韩国女性的雇佣率虽从51.2%升至61.4%,但排名却从第27位下滑至第31位,下降了4个名次。同期,经济活动参与率虽略有上升,从53%增至63.1%,排名仅上升1位至第31位,仍徘徊于OECD国家的下游水平,排名区间停留在31至35位之间,显示出韩国在提升女性就业参与度方面的进度相对迟缓。 据调查,韩国有子女的女性雇佣率较其他经济和人口规模相似的主要发达国家要低。以2021年数据为例,韩国养育未满15岁子女的女性的雇佣率仅为56.2%,在“3050俱乐部”中垫底。“3050俱乐部”即人口在5000万以上、人均GDP在3万美元以上的发达国家。目前,全球有7个国家达到这一标准,分别是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和韩国。韩经协认为,韩国在平衡家庭与工作方面显著不足。 韩经协指出,育儿和家务负担是阻碍韩国女性参与经济活动的主要因素。通过与女性雇佣率超过70%的德国、日本、英国对比结果显示,韩国在提供灵活劳动环境和家庭补贴及福利方面存在明显差距。为改善这一状况,韩经协提出需加强保育设施及服务,扩大育儿补贴,以减轻家庭照顾负担,促进女性就业。
2025-01-07 00:42:04 -
调查:外籍留学生近半数仅考虑在韩就业
据韩国教育部5日消息,去年6月至10月在全国各地举办的“外籍留学生就业博览会”中,面向1207名留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42.5%的受访者仅关注在韩就业。此外,45.5%的受访者选择在“韩国或本国”就业,12%则选择“韩国或第三国”。 在就业地点上,55.1%的受访留学生倾向于留在“当前居住地区”,37.2%则希望前往“首都地区”发展。 在就业行业方面,16.1%的受访者选择制造业与矿工业,其后依次是批发零售业与餐饮住宿业(10%)、专业科学与技术服务业(9.8%),以及公共与教育服务业(9.5%)。 从参与调查的留学生国籍来看,越南学生占比最多,为32.6%,其次是乌兹别克斯坦(18.3%)、中国(13.1%)、蒙古(6.5%)、日本(0.8%)和美国(0.3%)。 此外,面向参加博览会的98家企业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57%的企业称招聘外籍员工的主要原因是本地人才招聘困难,22%的企业出于组织内部多样化考虑,17%则是为了开拓海外市场。 关于未来五年是否计划扩大外籍员工招聘,65.3%的企业给出肯定回答。 教育部表示,计划通过加强支援政策,促进希望在地区就业和定居的外籍留学生与面临用工短缺的地方企业之间的对接。具体措施包括强化“韩国留学综合系统”(studyinkorea.go.kr)提供的就业信息和咨询服务,并与中小风险企业部开发的K-Work平台联动以促进就业。 与此同时,随着“区域创新中心大学支援体系(RISE)”今年起在全国范围推广,各地方政府也计划积极举办更多外籍留学生就业博览会。 去年9月,2024年留学生就业博览会在釜山举行,吸引大批外籍留学生前来参加。【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1-05 19:33:37 -
韩国企业景气指数连续34个月低迷 面临多重经济危机
受全球经济长期低迷和政治动荡等多重危机影响,韩国企业的经济前景已连续34个月呈现负面趋势,创下历史最长纪录。月度景气展望指数显示,自2020年初新冠疫情全面暴发以来,该指数首次出现近五年来的最大跌幅。 韩国经济人协会(以下简称“韩经协”)以销售额前600的韩国大型企业为对象,对企业景气指数(BSI)进行调查,并于26日公布的结果显示,明年1月的BSI预期值为84.6,较上月的97.3大幅下跌12.7点。这是自2020年4月因新冠疫情冲击导致指数下跌25.1点以来的最大降幅,时间跨度达4年9个月。 BSI是反映企业对景气状况看法的指标,高于100,表示看好经济景气的企业居多,低于100则相反。自2022年4月以来,BSI预期值已连续34个月低于基准值100,显示出企业业绩恶化的长期化趋势。 从行业分类来看,制造业(84.2)和非制造业(84.9)均对明年1月的经济前景持否定态度。其中,制造业BSI预测值在今年3月曾达到100.5,但自4月(98.4)起已连续10个月低于基准线。在制造业的10个细分行业中,仅电子和通信设备(105.3)表现出积极预期。 非制造业方面,上月刚转为乐观的BSI(105.1)在短短一个月内大幅下跌20.2点。在非制造业的7个细分行业中,仅运输和仓储(103.8)显示出相对较好的前景。 在调查的七大经济指标中,内需(88.6)、投资(89.4)、就业(90)、出口(90.2)、资金状况(92.1)、盈利能力(94)、库存(104.9)均对明年1月景气作出消极预测。尤其是库存BSI超过基准线100,表明库存过剩,对经济构成负面影响。 具体来看,内需预期指数降至2020年9月(88.0)以来的52个月最低水平,出口预期指数降至2020年10月(90.2)以来的51个月最低,而投资预期则降至2022年4月(88.6)以来的21个月最低。 韩经协经济产业本部长李尚浩(音)指出:“除美国特朗普新政府引发的外部经营环境变化外,国内政治不确定性加剧、汇率波动加剧以及内需长期低迷等因素进一步恶化了经济前景。当前应全力稳定汇率,采取措施提振产业活力。” 25日,首尔市一处新建公寓正在进行施工。【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2-26 19:32:50 -
韩国外籍就业人口首破百万 近九成月薪过万
据韩国统计厅17日发布的《2024年移民居留现状及就业调查结果》,截至今年5月,韩国15岁以上外籍常住人口为156.1万人,与2022年的130.2万人相比,两年内增加25.9万人(19.9%)。其中,近五年内获得韩国籍的常住人口为5.1万人,与去年持平。 外籍常住人口中的就业人口在今年达到101万,首次突破100万人。这一数据自2015年首次突破80万人后,直至2022年(84.3万人)始终维持在80多万水平,随后在2023年增至92.3万人,今年突破100万人大关。 外籍就业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在于常住外籍人口的整体增长与就业签证配额的扩大。今年韩国雇用许可制配额达到16.5万人,较去年的12万人增加4.5万,接近2020年5.6万人的三倍。统计厅相关人士表示,配额并非必须达到,但配额的大幅增加推动外籍常住人口的快速增长无疑。此外,中小企业和农渔行业对扩大雇用许可配额的需求增加,未来外籍常住人口预计会进一步增长。 从行业来看,外籍就业人口从事行业最多的是矿业及制造业,达到46.1万人(45.6%),其次批发零售及餐饮住宿行业从业人数为19.1万人(18.9%)。此外,商业、个人及公共服务业共计14.4万人(14.2%),建筑业为10.8万人(10.6%),农林渔业为8.4万人(8.3%)。 从国籍来看,外籍常住就业人口中有92%(93万人)来自亚洲。其中中国籍朝鲜族34.1万人(33.8%),占比最大;其次是越南籍12.3万人(12.2%)和非朝鲜族中国籍4.2万人(4.2%)。 外籍就业人口中,月薪在3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5万元)以上的达到35.4万人,占比37.1%;月薪在200万至300万韩元之间的为48.9万人,占比51.2%。此外,月薪100万至200万韩元的为8.1万人(8.4%),月薪低于100万韩元的为3.2万人(3.3%)。 调查显示,韩国外籍常住居民的生活满意度高达84.3%,但有17.4%的受访者表示,过去一年内有过国籍或韩语能力不足等原因导致遭受歧视的情况。调查还显示,有子女的外籍常住居民人数为87.5万人,平均子女数量为1.6人。 韩国统计厅发布《2024年移民居留现状及就业调查结果》【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2-18 20:31:17 -
弹劾僵局持续升级 韩国股市短期波动难平
韩国股市在总统尹锡悦弹劾案表决失败后的首个交易日(9日)预计将继续受到政治不确定性的影响。随着围绕总统去留的争议加剧,以及朝野对立局面的持续,市场短期内波动可能加剧,难以平息。 在上周最后一个交易日(6日),韩国综合股价指数(KOSPI)开盘上涨0.40%,但随着执政党代表韩东勋提出要求尹锡悦总统尽快停止履行职务,弹劾局势急剧发展,市场情绪迅速转向负面,KOSPI一度下跌超1.8%,最终收盘下跌0.56%。外资连续净卖出,个人投资者出现抛售,仅一天内抛售近6000亿韩元(约合人民30.42亿元)股票,而机构投资者净买入8300亿韩元,仍未能扭转下跌趋势。 本应于7日进行的弹劾表决因执政党议员的抵制而未能进行,导致政局僵持局面持续。反对党宣布将于14日重新提交弹劾案,并计划每周推进表决,政治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剧。 分析预计,短期内KOSPI仍将受到政治因素的强烈影响。大信证券研究员李敬旻(音)表示:“政局缺乏明确的解决方案,短期内股市反弹的可能性较低,政治不确定性与国内外经济因素叠加,市场风险增加。” 历史经验表明,尽管政治事件会对股市产生冲击,但货币政策和经济形势才是长期影响的核心因素。韩亚证券研究员李在满(音)指出,过去总统弹劾期间,KOSPI的波动往往与全球经济动态密切相关。例如,2004年卢武铉总统弹劾期间,KOSPI下跌主要受到全球加息影响,而2017年朴槿惠总统弹劾后,KOSPI在出口经济回暖的背景下逐渐回升。 尽管政治风险上升,市场观察人士认为金融部门可能采取额外措施来稳定市场情绪。4日KOSPI录得1.44%的跌幅低于预期,显示政策干预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作用。Kiwoom证券研究员韩智英(音)建议,在市场震荡中,投资者应避免盲目抛售,特别是在当前股市估值接近历史低位的情况下。 此外,上周五纽约股市因11月非农就业数据推动降息预期而出现分化走势。标准普尔500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分别上涨0.25%和0.81%,而道琼斯工业指数因传统行业获利回吐下跌0.28%。未来几周,随着韩国政局发展及相关弹劾动态的进一步明确,市场稳定性仍有待观察。 9日上午,首尔中区韩亚银行总部交易室的显示屏上显示了当天开市的美元兑韩元汇率。【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2-09 23:44:06 -
韩国拟出台定制签证制度 地方政府可按需制定发放标准
为及时满足各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吸引外籍劳动者及留学生,韩国政府计划推出定制签证制度。 据法务部1日消息,明年起将试行“广域型签证示范项目”,通过公开招募选拔出的广域地方自治团体将有权自主制定发放签证条件,并推荐签证发放对象。 韩国目前对外籍人员发放签证条件采取全国统一标准,但考虑到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不同的需求,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帮助外籍居民在韩国定居,拟试行这一项目,试行期限为两年。 示范项目所涉签证种类为留学(D-2)和特定活动(E-7)两种。根据现行规定,外籍留学生申请D-2签证时,需提交全年20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0.3万元)的财政能力证明(银行存款证明),首都圈以外地区为1600万韩元,并限制在韩国国内进行就业及其他营利活动。但入选示范项目的地方自治团体除必须满足参与正规学位课程的基本条件外,其余条件可自行制定。 E-7签证在符合职业类别的情况下,地方自治团体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学历、经历、收入条件、提交材料等按需进行制定。地方自治团体可对符合条件的外籍人员进行推荐,由法务部进行签证审查和发放。 “广域型签证示范项目”将从本月起进行公开招募,明年3月经由审议委员会评估后最终选定示范地区。审议委员会由法务部次官(副部长)、有关部门工作人员、民间专家组成,负责对项目计划进行调整,并对每年项目成果进行评估。 在年度评估中得分较高的地方自治团体可进一步简化签证发放流程、扩大配额等,得分较低的自治团体则可能面临项目暂停,削减配额等。 评估项目主要包括该地区外籍居民社会统合政策、配额缺口率、非法滞留率、外籍居民国籍构成比例等。法务部将视项目推进情况,考虑今后扩大签证种类。
2024-12-01 23:45:39
-
内需疲软拖累就业前景 韩国多项经济指标齐亮"红灯"
7日,位于首尔明洞的一家饭店,桌椅全部被收起,客流稀少。【图片来源 韩联社】 在韩国内需持续低迷的态势下,弹劾风波不断、年末消费市场疲软等多项关键经济指标均呈现出不容乐观的态势。随着美国新政府的上台,政局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剧,令韩国政府的忧虑日益加深。 企划财政部于16日表示,上月就业人数自2021年2月以来首次出现下降,政府分析称,经济萎缩直接影响就业心理。建筑业等内需恢复缓慢、主力行业竞争激烈、劳动年龄人口减幅扩大等使得未来就业前景亦显黯淡。 统计厅日前公布的《2024年年度雇佣动向》报告显示,上月临时工和日工分别减少8.6万人和15万人。其中,批发及零售业减少9.6万人(-2.9%),住宿及餐饮业增加1.2万人(0.5%),增幅明显放缓。政府认为,去年雇佣指标的疲软间接导致了消费萎缩。 数据显示,上月消费者心理指数(CCSI)为88.4,环比(100.7)下滑12.3点。同期,信用卡消费金额同比减少1.5%,创自2021年相关统计以来的最低值。企划财政部人力政策科长赵成中(音)指出,批发零售、运输仓库、住宿餐饮、个人服务业等领域就业人数增幅均有所放缓,平均减少5.8万人。上月消费者心理指数急剧下降和信用卡消费金额触底,很大程度上受到政局动荡的负面影响。 政府预测,今年的情况也不容乐观。今年全年就业人数预计增加12万人,这一增幅将是自2020年(-21.8万人)因新冠疫情导致就业者减少以来的最低水平。当前韩国经济面临的国内外环境不确定性上升,特别是特朗普上台后的政策调整将成为重要变量,内需低迷态势或有所改善但出口增速或将放缓,金融外汇市场持续波动,民生压力难有改善。 尽管政府计划通过预算拨款积极提振内需,促进经济尽快复苏,但预计消费信心的恢复仍需时日。在野党强调,为保障民生稳定,必须积极筹措财源。紧急戒严状态已对就业市场造成冲击,消费心理萎缩,因此需调整预算以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代总统崔相穆表示:“2025年韩国经济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不确定性。全年经济政策的核心是全力稳定经济,首要任务是恢复民生经济。政府将实施18万亿韩元的经济振兴计划,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推进相关政策、确保民生福祉。”他还表示:“为稳定国家对外信用,将向外资提供大量现金补贴和税收优惠。同时,积极探索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根本性解决方案,重点改革支柱产业并发掘潜力新产业,通过临时税收抵扣等手段显著改善中小企业的投资环境。”
2025-01-16 19:14:23 -
就业市场遇冷 四成韩企今年无招新计划或尚未制定
随着韩国经济持续低迷不振,企业开始调整招聘计划,今年韩国招聘市场预计将持续遇冷。 近日,韩国就业门户网站Saramin和韩国中坚企业联合会分别发布了针对企业招聘计划的调查报告,揭示了今年韩国企业招聘趋势。 Saramin对511家企业进行调查,并日前发布的结果显示,23.1%的韩国企业没有招聘计划,13.7%尚未搞定招聘计划。只有63.2%的企业有招聘计划。 对于没有招聘计划或尚未制定计划的企业,主要原因包括“人力成本高”(36.2%)和“行业景气下滑”(36.2%)。 此外,韩国中坚企业联合会日前发布的《2025年中坚企业就业展望调查》显示,40.6%的中坚企业尚未搞定招聘计划,仅59.4%的中坚企业有新招聘计划。其中52.6%的企业表示将维持与去年相同的招聘规模。 在缩减招聘规模的中坚企业中,业绩下滑和业务需求减少(40.7%)、成本控制(30.1%)以及对经济前景的担忧(15.4%)成为主要原因。 中坚企业一致认为,为了解决人力资源问题,政府需出台积极政策支持,包括扩大就业支持项目(25.7%)、加强税收支持(23.2%)、提高雇佣灵活性(17.5%)以及强化人才培养项目(16.6%)。 【图片提供 GettyImageBank】
2025-01-16 00:43:34 -
韩国就业市场遭遇寒潮 去年新增就业人口减半至15.9万人
韩国就业市场去年显著放缓,特别是在总统尹锡悦于12月宣布实施“紧急戒严”后,政治动荡加剧,就业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 根据韩国统计厅15日发布的《2024年12月及年度就业动向》报告,2024年全年就业人口为2857.6万人,同比增加15.9万人,增幅为0.6%。这一增幅较2023年的32.7万人锐减一半。 从行业来看,传统行业普遍萎缩。建筑业就业人口减少4.9万人,创2013年相关统计启动以来的最大降幅。批发和零售业就业人口减少6.1万人,制造业减少6000人。 相较之下,新兴行业呈现增长态势。卫生和社会福利服务业就业人口增加8.3万人,信息通信业增加7.2万人,专业科学和技术服务业增加6.5万人。 按年龄段分析,60岁及以上群体就业人口增加26.6万人,30至39岁群体增加9万人,50至59岁群体增加2.8万人。然而,20至29岁群体就业人口减少12.4万人,40至49岁群体减少8.1万人。 就业形式数据显示,雇佣劳动者中正式员工增加18.3万人,临时工增加15.4万人,而日薪工人减少12.2万人,创2012年以来最大降幅。 非雇佣劳动者中,有雇员的个体经营者增加1.2万人,但无雇员的个体经营者减少4.4万人,无薪家庭从业人员减少2.4万人。 2024年12月的“就业寒潮”对全年就业数据造成显著冲击。当月就业人口降至2804.1万人,同比减少5.2万人。这是自2021年2月疫情高峰期就业人口减少47.3万人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其中,建筑业就业人口减少15.7万人,制造业减少9.7万人,批发和零售业减少9.6万人。 按年龄层统计,20至29岁群体就业人口减少19.4万人,40至49岁群体减少9.7万人。韩国统计厅社会统计局长徐韵朱表示:“建筑业、制造业及批发零售业就业人口下降幅度加大,是全年就业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 去年失业人口同比增加17.1万人,其中60岁及以上失业人口大幅增加17.7万人,增幅达49.2%。全国失业率上升0.5个百分点至3.8%,就业率下降0.3个百分点至61.4%。徐韵朱表示,60岁及以上失业人口增加主要受卫生福利和公共行政领域就业项目到期等因素的影响。 14日,在首尔瑞草区aT中心举行的“2025公共机构招聘信息博览会”上,求职者们正在仔细查看招聘公告。【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1-15 23:52:23 -
统计:韩国去年雇佣保险参保人数同比增1.6%
韩国雇佣劳动部13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2月底,雇佣保险参保人数同比增加1.1%,为1531.1万人。雇佣保险参保人数增幅呈放缓趋势,为2020年5月以来4年7个月的最低值。 从行业来看,从事制造业的参保人数为386.2万人,食品、汽车、化学产品等领域的参保人数有所增加,但纺织、服装及毛皮等行业的参保人数有所减少。 此外,从事服务业的参保人数为1052.2万人,保健福利、住宿餐饮、科学技术、商业服务和教育服务领域呈现增长,但批发零售和信息通信行业则有所减少。从事建筑业的参保人数为76.2万人,已经连续17个月减少。 从年龄段来看,29岁以下和40多岁同比分别减少10.1万人和4.8万人,而30多岁以上(6.3万人)、50多岁(7.7万人)、60多岁(16.8万人)年龄段的参保人数同比增加。 截至上月底,外籍参保人数同比增加3.7万人,为25.2万人。上月新增保险参保人中,外籍人员占比为23%。 雇佣劳动部就业分析组科长千京基(音)表示:“目前雇佣保险不接受65岁以上的新参保者,而16至64岁的就业者持续减少,只有65岁以上的就业者在增加。这是因为15至64岁人口开始减少。考虑到这种人口结构变化,未来雇佣保险参保人数难以像过去那样大幅增加。” 雇佣保险是与健康保险(医保)、国民年金(养老金)、工伤保险一同属于四大保险。该保险制度旨在帮助因不可避免的原因离职的劳动者进行求职和接受培训。参保人数增加意味着福利制度的覆盖范围扩大,劳动环境得到改善。 13日,雇佣劳动部就业分析组科长千京基在雇佣劳动部简报室发表韩国劳动市场动向。【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1-14 00:12:36 -
韩国女性就业率二十年"慢跑" OECD排名持续垫底
【图片来源 AI】 一项调查显示,韩国女性在就业市场的表现,近二十年来持续滞后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平均水平。 韩国经济人协会(以下简称“韩经协”)对OECD的38个成员国女性(15至64岁)雇佣指标进行分析并于6日发布的结果显示,以2023年为基准,韩国女性雇佣率和经济活动参与率分别为61.4%和63.1%,在OECD成员国中处于下游(38个国家中分别位列第31位)。 纵观过去二十年的数据变化,韩国女性的就业状况改善缓慢,排名下滑明显。自2003年至2023年,韩国女性的雇佣率虽从51.2%升至61.4%,但排名却从第27位下滑至第31位,下降了4个名次。同期,经济活动参与率虽略有上升,从53%增至63.1%,排名仅上升1位至第31位,仍徘徊于OECD国家的下游水平,排名区间停留在31至35位之间,显示出韩国在提升女性就业参与度方面的进度相对迟缓。 据调查,韩国有子女的女性雇佣率较其他经济和人口规模相似的主要发达国家要低。以2021年数据为例,韩国养育未满15岁子女的女性的雇佣率仅为56.2%,在“3050俱乐部”中垫底。“3050俱乐部”即人口在5000万以上、人均GDP在3万美元以上的发达国家。目前,全球有7个国家达到这一标准,分别是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和韩国。韩经协认为,韩国在平衡家庭与工作方面显著不足。 韩经协指出,育儿和家务负担是阻碍韩国女性参与经济活动的主要因素。通过与女性雇佣率超过70%的德国、日本、英国对比结果显示,韩国在提供灵活劳动环境和家庭补贴及福利方面存在明显差距。为改善这一状况,韩经协提出需加强保育设施及服务,扩大育儿补贴,以减轻家庭照顾负担,促进女性就业。
2025-01-07 00:42:04 -
调查:外籍留学生近半数仅考虑在韩就业
据韩国教育部5日消息,去年6月至10月在全国各地举办的“外籍留学生就业博览会”中,面向1207名留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42.5%的受访者仅关注在韩就业。此外,45.5%的受访者选择在“韩国或本国”就业,12%则选择“韩国或第三国”。 在就业地点上,55.1%的受访留学生倾向于留在“当前居住地区”,37.2%则希望前往“首都地区”发展。 在就业行业方面,16.1%的受访者选择制造业与矿工业,其后依次是批发零售业与餐饮住宿业(10%)、专业科学与技术服务业(9.8%),以及公共与教育服务业(9.5%)。 从参与调查的留学生国籍来看,越南学生占比最多,为32.6%,其次是乌兹别克斯坦(18.3%)、中国(13.1%)、蒙古(6.5%)、日本(0.8%)和美国(0.3%)。 此外,面向参加博览会的98家企业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57%的企业称招聘外籍员工的主要原因是本地人才招聘困难,22%的企业出于组织内部多样化考虑,17%则是为了开拓海外市场。 关于未来五年是否计划扩大外籍员工招聘,65.3%的企业给出肯定回答。 教育部表示,计划通过加强支援政策,促进希望在地区就业和定居的外籍留学生与面临用工短缺的地方企业之间的对接。具体措施包括强化“韩国留学综合系统”(studyinkorea.go.kr)提供的就业信息和咨询服务,并与中小风险企业部开发的K-Work平台联动以促进就业。 与此同时,随着“区域创新中心大学支援体系(RISE)”今年起在全国范围推广,各地方政府也计划积极举办更多外籍留学生就业博览会。 去年9月,2024年留学生就业博览会在釜山举行,吸引大批外籍留学生前来参加。【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1-05 19:33:37 -
韩国企业景气指数连续34个月低迷 面临多重经济危机
受全球经济长期低迷和政治动荡等多重危机影响,韩国企业的经济前景已连续34个月呈现负面趋势,创下历史最长纪录。月度景气展望指数显示,自2020年初新冠疫情全面暴发以来,该指数首次出现近五年来的最大跌幅。 韩国经济人协会(以下简称“韩经协”)以销售额前600的韩国大型企业为对象,对企业景气指数(BSI)进行调查,并于26日公布的结果显示,明年1月的BSI预期值为84.6,较上月的97.3大幅下跌12.7点。这是自2020年4月因新冠疫情冲击导致指数下跌25.1点以来的最大降幅,时间跨度达4年9个月。 BSI是反映企业对景气状况看法的指标,高于100,表示看好经济景气的企业居多,低于100则相反。自2022年4月以来,BSI预期值已连续34个月低于基准值100,显示出企业业绩恶化的长期化趋势。 从行业分类来看,制造业(84.2)和非制造业(84.9)均对明年1月的经济前景持否定态度。其中,制造业BSI预测值在今年3月曾达到100.5,但自4月(98.4)起已连续10个月低于基准线。在制造业的10个细分行业中,仅电子和通信设备(105.3)表现出积极预期。 非制造业方面,上月刚转为乐观的BSI(105.1)在短短一个月内大幅下跌20.2点。在非制造业的7个细分行业中,仅运输和仓储(103.8)显示出相对较好的前景。 在调查的七大经济指标中,内需(88.6)、投资(89.4)、就业(90)、出口(90.2)、资金状况(92.1)、盈利能力(94)、库存(104.9)均对明年1月景气作出消极预测。尤其是库存BSI超过基准线100,表明库存过剩,对经济构成负面影响。 具体来看,内需预期指数降至2020年9月(88.0)以来的52个月最低水平,出口预期指数降至2020年10月(90.2)以来的51个月最低,而投资预期则降至2022年4月(88.6)以来的21个月最低。 韩经协经济产业本部长李尚浩(音)指出:“除美国特朗普新政府引发的外部经营环境变化外,国内政治不确定性加剧、汇率波动加剧以及内需长期低迷等因素进一步恶化了经济前景。当前应全力稳定汇率,采取措施提振产业活力。” 25日,首尔市一处新建公寓正在进行施工。【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2-26 19:32:50 -
韩国外籍就业人口首破百万 近九成月薪过万
据韩国统计厅17日发布的《2024年移民居留现状及就业调查结果》,截至今年5月,韩国15岁以上外籍常住人口为156.1万人,与2022年的130.2万人相比,两年内增加25.9万人(19.9%)。其中,近五年内获得韩国籍的常住人口为5.1万人,与去年持平。 外籍常住人口中的就业人口在今年达到101万,首次突破100万人。这一数据自2015年首次突破80万人后,直至2022年(84.3万人)始终维持在80多万水平,随后在2023年增至92.3万人,今年突破100万人大关。 外籍就业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在于常住外籍人口的整体增长与就业签证配额的扩大。今年韩国雇用许可制配额达到16.5万人,较去年的12万人增加4.5万,接近2020年5.6万人的三倍。统计厅相关人士表示,配额并非必须达到,但配额的大幅增加推动外籍常住人口的快速增长无疑。此外,中小企业和农渔行业对扩大雇用许可配额的需求增加,未来外籍常住人口预计会进一步增长。 从行业来看,外籍就业人口从事行业最多的是矿业及制造业,达到46.1万人(45.6%),其次批发零售及餐饮住宿行业从业人数为19.1万人(18.9%)。此外,商业、个人及公共服务业共计14.4万人(14.2%),建筑业为10.8万人(10.6%),农林渔业为8.4万人(8.3%)。 从国籍来看,外籍常住就业人口中有92%(93万人)来自亚洲。其中中国籍朝鲜族34.1万人(33.8%),占比最大;其次是越南籍12.3万人(12.2%)和非朝鲜族中国籍4.2万人(4.2%)。 外籍就业人口中,月薪在3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5万元)以上的达到35.4万人,占比37.1%;月薪在200万至300万韩元之间的为48.9万人,占比51.2%。此外,月薪100万至200万韩元的为8.1万人(8.4%),月薪低于100万韩元的为3.2万人(3.3%)。 调查显示,韩国外籍常住居民的生活满意度高达84.3%,但有17.4%的受访者表示,过去一年内有过国籍或韩语能力不足等原因导致遭受歧视的情况。调查还显示,有子女的外籍常住居民人数为87.5万人,平均子女数量为1.6人。 韩国统计厅发布《2024年移民居留现状及就业调查结果》【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2-18 20:31:17 -
弹劾僵局持续升级 韩国股市短期波动难平
韩国股市在总统尹锡悦弹劾案表决失败后的首个交易日(9日)预计将继续受到政治不确定性的影响。随着围绕总统去留的争议加剧,以及朝野对立局面的持续,市场短期内波动可能加剧,难以平息。 在上周最后一个交易日(6日),韩国综合股价指数(KOSPI)开盘上涨0.40%,但随着执政党代表韩东勋提出要求尹锡悦总统尽快停止履行职务,弹劾局势急剧发展,市场情绪迅速转向负面,KOSPI一度下跌超1.8%,最终收盘下跌0.56%。外资连续净卖出,个人投资者出现抛售,仅一天内抛售近6000亿韩元(约合人民30.42亿元)股票,而机构投资者净买入8300亿韩元,仍未能扭转下跌趋势。 本应于7日进行的弹劾表决因执政党议员的抵制而未能进行,导致政局僵持局面持续。反对党宣布将于14日重新提交弹劾案,并计划每周推进表决,政治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剧。 分析预计,短期内KOSPI仍将受到政治因素的强烈影响。大信证券研究员李敬旻(音)表示:“政局缺乏明确的解决方案,短期内股市反弹的可能性较低,政治不确定性与国内外经济因素叠加,市场风险增加。” 历史经验表明,尽管政治事件会对股市产生冲击,但货币政策和经济形势才是长期影响的核心因素。韩亚证券研究员李在满(音)指出,过去总统弹劾期间,KOSPI的波动往往与全球经济动态密切相关。例如,2004年卢武铉总统弹劾期间,KOSPI下跌主要受到全球加息影响,而2017年朴槿惠总统弹劾后,KOSPI在出口经济回暖的背景下逐渐回升。 尽管政治风险上升,市场观察人士认为金融部门可能采取额外措施来稳定市场情绪。4日KOSPI录得1.44%的跌幅低于预期,显示政策干预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作用。Kiwoom证券研究员韩智英(音)建议,在市场震荡中,投资者应避免盲目抛售,特别是在当前股市估值接近历史低位的情况下。 此外,上周五纽约股市因11月非农就业数据推动降息预期而出现分化走势。标准普尔500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分别上涨0.25%和0.81%,而道琼斯工业指数因传统行业获利回吐下跌0.28%。未来几周,随着韩国政局发展及相关弹劾动态的进一步明确,市场稳定性仍有待观察。 9日上午,首尔中区韩亚银行总部交易室的显示屏上显示了当天开市的美元兑韩元汇率。【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2-09 23:44:06 -
韩国拟出台定制签证制度 地方政府可按需制定发放标准
为及时满足各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吸引外籍劳动者及留学生,韩国政府计划推出定制签证制度。 据法务部1日消息,明年起将试行“广域型签证示范项目”,通过公开招募选拔出的广域地方自治团体将有权自主制定发放签证条件,并推荐签证发放对象。 韩国目前对外籍人员发放签证条件采取全国统一标准,但考虑到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不同的需求,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帮助外籍居民在韩国定居,拟试行这一项目,试行期限为两年。 示范项目所涉签证种类为留学(D-2)和特定活动(E-7)两种。根据现行规定,外籍留学生申请D-2签证时,需提交全年20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0.3万元)的财政能力证明(银行存款证明),首都圈以外地区为1600万韩元,并限制在韩国国内进行就业及其他营利活动。但入选示范项目的地方自治团体除必须满足参与正规学位课程的基本条件外,其余条件可自行制定。 E-7签证在符合职业类别的情况下,地方自治团体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学历、经历、收入条件、提交材料等按需进行制定。地方自治团体可对符合条件的外籍人员进行推荐,由法务部进行签证审查和发放。 “广域型签证示范项目”将从本月起进行公开招募,明年3月经由审议委员会评估后最终选定示范地区。审议委员会由法务部次官(副部长)、有关部门工作人员、民间专家组成,负责对项目计划进行调整,并对每年项目成果进行评估。 在年度评估中得分较高的地方自治团体可进一步简化签证发放流程、扩大配额等,得分较低的自治团体则可能面临项目暂停,削减配额等。 评估项目主要包括该地区外籍居民社会统合政策、配额缺口率、非法滞留率、外籍居民国籍构成比例等。法务部将视项目推进情况,考虑今后扩大签证种类。
2024-12-01 23:4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