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政局’新闻 87个
-
韩国法人信用卡申请量七年首降 企业成本管控折射经济隐忧
【图片来源 韩联社】 进入今年以来,韩国企业为削减成本,申请法人信用卡件数剧减,反映出企业对经济前景的不安情绪加剧。 韩国银行(央行)于21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月,法人信用卡新申请量为1.1627万张,较上月减少22张,是自2018年5月以来,时隔近七年首次出现下降。 法人信用卡申请量历来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即便在全球金融危机等特殊时期也未出现明显下滑。因此,此次转跌被金融业界视为反映企业经营策略转变的重要信号。分析指出,这一现象表明韩国企业正在强化成本管控措施,反映出对经济前景的谨慎预期。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期个人信用卡新发卡量达12.2013万张,环比增加249张,延续了自2016年4月以来长达八年的持续增长势头。 除正常的信用卡到期更替因素外,当前企业经营压力加大导致在续卡和新卡申请上采取更为保守的态度。央行发布的1月全行业企业景气体感指数(CBSI)为85.9,较上月下降1.4个百分点,创自2020年9月(83.4)以来的最低水平。专家分析认为,政局动荡带来的不确定性加剧,叠加对美国新政府贸易政策的担忧,导致企业信心持续走低。 韩国经营者总协会于1月面向全国508家50人以上规模企业进行问卷调查显示,96.9%的企业预计“今年将面临金融危机”。另据法院统计,去年韩国全国法院共受理法人破产案件1940件,创历史新高。 法人信用卡的实际使用规模也呈持续萎缩态势。今年1月,法人信用卡总消费额为17.0541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875.9亿元),环比19.0647万亿韩元)大幅减少。若剔除季节性因素影响,自2022年5月创下(19.8544万亿韩元)历史峰值后,该指标已连续三年未能突破这一关口。 有分析指出,法人信用卡使用规模的持续低迷可能形成连锁反应。企业支出收缩导致内需市场萎缩,进而延缓整体经济复苏进程,最终形成恶性循环。目前,韩国金融监管部门正密切监测相关数据变化,以评估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程度。
2025-04-21 20:02:12 -
气候异常叠加经济低迷 韩国百货店春装提前"熄火"
继去年春装销售疲软后,今年韩国百货业界的春装业绩依然未见起色。受高物价、经济不振及气候异常等多重因素影响,消费信心持续低迷,春季服饰类商品销售承压加剧。业内普遍认为,春装销售期已提前结束,各大品牌正加快布局夏季商品。 据百货业界16日消息,今年2月至3月,乐天百货时尚品类销售额与去年同期持平,新世界百货同比增长0.9%,现代百货微增0.2%。不仅男女时尚,婴幼儿、儿童、运动、户外等主要服饰品类同样疲软,整体表现乏力。尽管部分企业勉强实现正增长,但与往年同期6%至7%的增幅相比,整体表现明显趋缓。 去年由于气温提前回升,春装销售增长率已降至约2%;今年则受到气候反复无常的影响,消费热度进一步下滑。每年2月至3月通常为春装集中上架与销售的主要时段,商品多在2月投放,3月迎来销售高峰。然而,今年销售期表现疲软,一方面反映出消费信心仍未恢复,另一方面也受持续“倒春寒”等异常气候的直接冲击。 气象资料显示,今年2月恰逢立春与雨水节气前后,韩国多地遭遇两轮强寒潮,月平均气温跌至0.5摄氏度,创下近十年来同期最低。3月中旬前虽有短暂回暖,但降雪频繁、气温骤降等异常天气频发,直接抑制了春装购买需求。一位流通业界相关人士表示:“虽然政局不稳与物价高企影响消费心理,但今年春装滞销的主要原因仍在于天气寒冷,导致换季节奏被打乱。” 随着近期气温上升至20摄氏度以上,加之酷暑预计提前来临,时尚业界判断春装销售已进入尾声。考虑到服饰类商品在百货公司整体销售中的占比高达20%至30%,春季滞销可能对第一季度业绩造成实质性冲击。 为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季节性销售不确定性,主要流通企业正在加快调整商品运营策略。现代百货于去年底成立“气候变化特别小组(TF)”,由15家核心时尚品牌与自有买手团队组成,着手重构以季节为导向的商品企划体系,并就延长夏季商品销售周期、压缩春秋季商品占比、调整新品上市时机等方案展开讨论。 此外,现代百货还计划根据实时气温变化,灵活调整商品结构,并优化促销投放节奏。乐天、新世界等主要百货企业亦正逐步打破传统的“季节性”商品运作模式,积极构建更具弹性的气候响应型商品体系,以提升对不确定销售环境的应对能力。 首尔中区明洞一家服装店外部【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4-16 22:45:59 -
韩国弹劾风波延烧银幕 多部政治题材纪录片借势上映
4日,韩国宪法法院8名法官一致通过国会提交的总统弹劾动议案,尹锡悦即刻被罢免总统职务。围绕此次政局突变,多部反映“弹劾氛围”的纪录片接连登陆大银幕。随着弹劾案推动提前大选,相关作品在社会舆论中将激起怎样的波澜,引发各界关注。 其中最受瞩目的是计划于4月重映的纪录片《大人金章河》。影片讲述庆尚南道晋州市一位韩药师金章河在同一间韩药房坚守60年、长期资助贫困学生的生平事迹。该片最初为2022年MBC庆南电视台制作的两集特别纪录片,曾荣获当年百想艺术大赏电视部门教育类奖项,成为首部获奖的地方台节目,并于同年以电影形式公开上映。 尽管影片本身并不涉及政治议题,但因宪法法院代理院长文炯培曾获“金章河奖学金”资助的往事被媒体披露,使得该片再度成为话题焦点。尤其是片中文炯培出席金章河诞辰纪念活动时哽咽致谢的画面,近日在社交媒体(SNS)广泛传播,激起强烈共鸣。 在话题热度持续升温、观众要求重映的呼声高涨之际,发行公司CinemaDal决定于本月重新安排该片上映。这部已下映一年半的纪录片将重返大银幕,首轮放映将从CGV影院启幕,随后逐步扩展至全国主要艺术影院。 另一部引发热议的纪录片为韩国调查报道媒体Newstapa制作的《扣押搜查:内乱开端》,预计将于本月23日登陆院线。影片真实呈现了尹锡悦政府执政期间,检方对Newstapa等媒体进行扣押搜查的全过程。尽管检方以“非法取证、违反刑事诉讼法”等理由向法院申请禁映,却反而进一步提升了影片关注度,引发舆论热烈讨论。 此外,围绕政界人物的纪录片也相继定档。聚焦首任总统李承晚及前总统朴正熙执政遗产的《Habouman's Promise》将于本月16日上映;另一部记录祖国革新党前党首曹国从建党至“12·3紧急戒严令”发布前后的政治历程的纪录片《再见,曹国》定于5月14日上映。 纪录片《大人金章河》海报【图片来源 CinemaDal】
2025-04-14 19:48:39 -
十余名朝军一度侵犯军事分界线 已撤退至北方
据韩国联合参谋本部(联参)8日消息,10多名朝鲜军人当天一度越过韩朝军事分界线(MDL),在韩军进行广播警告和鸣枪示警后撤退至北方。 据联参消息,当天下午5时许,在东部战线非军事区(DMZ),有10余名朝军侵犯军事分界线。韩军随即进行警告广播,并鸣枪示警,朝军随后重新返回分界线以北。据了解,朝军越过军事分界线约50米左右。 朝军在非军事区为确保视野而进行除草作业或修建道路时偶尔会发生误越界限的情况。去年6月,在中部战线非军事区作业的部分朝鲜军人曾一度越界,在韩军广播和鸣枪示警后退回。中部战线是朝鲜积极展开作业的地区,而当天朝鲜侵犯的地区为江原道高城一带,并非朝鲜进行除草作业之地。因此,有观点指出,朝鲜或趁韩国政局混乱之机,试探韩方的戒备态势。 韩军则认为,朝鲜可能是为了日后在此处作业而执行探测地雷等侦察任务时偶发性越界。军方相关人士表示,似乎穿着防爆服的军人和武装军人看似在进行探察。此举应为预备作业的侦察活动,朝鲜可能受地形影响而误越界限。联参表示,正在严密监视朝军动向,并根据遂行作战程序,采取必要措施。 3月27日,联参公开朝军动向图片。图为朝军在东部战线维修栅栏。【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4-09 16:55:54 -
韩国大选提前启动 李在明或于9日辞党首投身选举
因韩国前总统尹锡悦被宪法法院罢免,韩国政局发生重大变动,提前总统选举已成定局。在距离选举不足两个月的紧迫时间内,最大在野党共同民主党党首李在明有望于本周内正式宣布参选,全面启动其总统竞选活动。 据悉,李在明预计最早于本周三(9日)在党内会议上宣布辞去党首职务,并对外公开其参选意愿。此前有分析称,李在明或将在总统遭罢免后立即表态参选,但为避免激起社会对“政治操控”的质疑,其团队选择以稳重姿态推进选举筹备工作。李在明在罢免案通过后的非公开会议中表示:“总统被罢免本身是国家的不幸事件,不应表现得兴奋或张扬,必须谨言慎行。” 在党内独占压倒性支持的李在明,当前正面临来自党内外多方的政治牵制。进步阵营内部分力量主张,应由包括共同民主党在内的泛进步政党共同参与“开放式初选”,通过100%普通民众线上投票的方式选出最终候选人,以期扩大选民基础,提升候选人正当性。提出该方案的祖国革新党方面表示,开放式初选有助于打破保守势力可能重新执政的风险。 然而,对于在党内支持率遥遥领先的李在明而言,此举将削弱其既有优势,因此态度趋于谨慎。共同民主党事务总长金润德指出,当前距大选仅有两个月,仓促推动开放初选在现实层面难以操作。其同时强调,各政党应先独立选出总统候选人,后续再视情况探讨联合或整合的可能性。 与此同时,有关宪法改革的讨论亦在韩国政坛升温。韩国国会议长禹元植日前召开记者会,建议在总统选举期间同步举行宪法修正案公投,提出包括实行总统四年连任制在内的权力结构改革方案。禹元植指出,当前是“实现宪改的最佳时机”,呼吁尽快启动相关程序。 尽管李在明曾在过去表达过对宪法改革的支持立场,但在当前形势下,贸然介入可能被视为自我限制,进而影响其竞选策略。党内人士表示,宪法改革及选举制度改革等议题,已成为李在明能否展现“中道包容”和“领导格局”的关键试金石。若处理不当,可能引发“独断”、“不通民意”的批评,不利于赢得中间选民支持。 分析人士指出,李在明在推进大选准备工作的同时,必须在坚持核心支持基础与争取更广泛社会认同之间寻找平衡。如何回应开放式初选与修改宪法等民意呼声,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竞选成败。 共同民主党代表李在明4日前往首尔汝矣岛国会,就宪法法院通过总统尹锡悦弹劾案发表立场。【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4-07 18:55:21 -
政局动荡叠加成本高企 韩国食品价格再掀涨潮
今年以来,随着加工食品和在外就餐价格持续上涨,消费者物价整体呈现上扬态势。原材料成本上升、韩元贬值、人工和能源成本增加,再加上政局动荡引发的不确定性,共同推动食品价格普遍走高。 根据韩国统计厅6日发布的最新数据,3月消费者物价指数同比上涨2.1%。其中,加工食品价格上涨3.6%,创2023年12月以来最大涨幅。咖啡(8.3%)、面包(6.3%)、火腿和培根(6%)等主要品类涨幅明显;外出就餐价格也已连续两个月同比上涨超过3%。 今年一季度,咖啡、面包、冷冻饺子等多个品类相继提价;进入4月,方便面、啤酒、汉堡等产品也陆续上调售价。CJ第一制糖、大象、东远F&B、乐天沃食品(Wellfood)、不倒翁、农心、SPC三立等主要食品企业,已完成新一轮价格调整。 部分业内人士认为,短期内食品价格难以回落。一位食品行业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政局不稳、经济疲软、销售承压的背景下,加之原材料和物流成本居高不下,涨价压力仍未缓解。”他预计,在新政府正式上台之前,企业提价趋势仍将持续。 餐饮业也难以摆脱成本上升的压力。一家连锁餐饮企业负责人表示:“尽管仅对部分配送菜品进行了价格调整,但整体利润已大幅缩水,目前几乎已到了不得不全面提价的地步。” 与此同时,国际因素也在加剧物价上涨压力。业内人士指出,美国主导的关税政策冲击全球自由贸易体系,推高全球通胀风险,并通过进口渠道间接推高国内食品价格。 尽管宪法法院对前总统尹锡悦的罢免裁决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政治不确定性,但韩元兑美元汇率仍维持在1400韩元以上,企业面临的进口原材料成本压力依旧严峻。一家食品企业相关人士表示:“若汇率长期维持高位,成本负担恐难以缓解。” 此外,极端天气频发也持续推高食品价格,“气候通胀”(即气候变化引发的通货膨胀)现象日益明显。统计厅数据显示,受异常气候影响导致产量锐减,3月白菜价格同比上涨49.7%,萝卜价格更是飙升86.4%。 全球气候异常同样影响进口商品价格。受干旱影响,巴西与越南咖啡豆减产,西非可可供应紧张,推动相关进口产品价格大幅上涨。 同时,韩国本土也频发山火、暴雨等自然灾害。近期庆尚北道发生大规模山火,影响全国约9%的苹果种植面积,大蒜、辣椒等农作物亦遭受不同程度损害。统计厅预计,此次山火或将在短期内推高部分农产品价格。 首尔某大型超市的方便面销售区【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4-06 20:18:48 -
韩国国民力量党呼吁党内团结应对政局变动
4日,在首尔汝矣岛国会召开的紧急议员总会。【图片来源 韩联社】 5日,在韩国前总统尹锡悦被罢免后,国民力量党议员纷纷发声,以"分裂就是李在明执政"为核心诉求,强烈呼吁党内团结。 国民力量党议员尹永硕通过官方社交媒体发表声明强调:"历史教训警示我们,分裂必将付出惨痛代价。2016年弹劾事件和2017年大选期间的内部分裂,直接导致文在寅政府上台,造成国家认同危机、经济增长停滞以及朝鲜核导能力大幅提升的严重后果。"他进一步警告:"若政权落入民主党之手,国民的基本自由权利将面临严重威胁。唯有团结一致,方能确保保守阵营的胜利。" 同党议员申东旭也作出强硬表态:"内部分裂等同于自取灭亡。一旦李在明当选,将形成行政、立法、司法乃至宪法法院的全面垄断,建立事实上的'帝王统治'。"他呼吁全党:"当下已无暇沉浸于负面情绪,必须警惕弹劾结果可能被民主党利用,演变为立法暴政和'防弹国会'的护身符。这种危机意识应当促使我们重新凝聚力量。" 大邱市市长洪准杓则从战略角度提出建议:"尹锡悦时代已成历史。我们仅需要用一天时间消化结果、疗愈创伤,并重新站起来。"他特别强调:"应将此次反对弹劾过程中展现的民众热情,有效转化为下届大选的竞选动能。"
2025-04-06 04:11:59 -
尹锡悦仍滞留总统官邸 预计下周正式搬离
据最新消息,韩国前总统尹锡悦仍滞留在汉南洞总统官邸,预计将在下周正式搬离。 总统办公室相关人士表示:“需要整理和准备的物品较多,至少需要度过本周才能完成搬迁工作。” 2017年3月10日,前总统朴槿惠被罢免后,于3月12日离开青瓦台官邸前往三星洞私宅。预计尹锡悦将在数日内正式离开总统府,暂时回到其私宅过渡。 随着韩国宪法法院的罢免决定生效,韩国政局将正式步入总统选举周期。根据韩国宪法第68条规定,总统被罢免后60日内必须举行提前选举。参照2017年朴槿惠被罢免时的经验,预计今年6月3日韩国将选出新任总统。 4日上午,总统府大楼前象征韩国国家元首的“蓝色凤凰旗”被悄然降下。【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4-06 02:03:23 -
韩国切换"大选模式" 首尔教育界或将调整教学安排
随着前总统尹锡悦于4日被宪法法院正式罢免,韩国政局迅速进入重组阶段,全国预计将在5月下旬至6月初提前举行总统选举。这一重大政治变动不仅在政界掀起波澜,也对教育系统产生直接影响。受选举安排影响,首尔市所有小学、初中和高中本学年的教学日程将进行相应调整。 根据现行规定,总统选举日将被列为国家公休日,全国各级学校当天必须停课。首尔市教育厅于5日表示,为确保达到教育部规定的年度最低授课时数标准,各校如在选举日停课,需通过调整既定的弹性休假日、推迟暑假起始时间等方式予以补课,以保障正常教学进度。 首尔市教育厅强调,教学日程的具体调整方案将由各校根据实际情况自主制定。校方在安排过程中,应充分听取教职员工及学生家长的意见,兼顾教学质量与师生权益,确保调整方案具有可行性与合理性。 此外,与往届全国性选举相似,首尔市的大多数学校仍将被指定为临时投票所。首尔市教育厅明确表示,投票日前一日将照常上课,待学生放学后,选举管理委员会工作人员将进驻校园,完成投票所的布置工作。一位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除投票当日需停课外,其他教学活动不会受到影响。” 截至目前,提前举行总统选举的具体日期尚未最终确定,相关讨论讨论主要集中在5月26日、27日及6月2日、3日等时间节点。其中,6月3日被普遍认为是最有可能的投票日。 4日,在宪法法院对总统尹锡悦弹劾案作出宣判的当天,仁川某高中的学生正在观看审判直播。【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4-05 23:51:09 -
韩国宪法法院裁定弹劾成立 尹锡悦政府1060天执政落幕
韩国宪法法院4日裁定总统尹锡悦弹劾案成立,决定将其罢免。这意味着2022年5月10日成立的尹锡悦政府仅持续了1060天便宣告结束。 分析人士指出,尹锡悦在近三年的执政期间,始终未能摆脱“第一夫人金建希相关争议”以及朝小野大的不利格局。他最终因宣布紧急戒严这一政治豪赌失利,导致自身政治生涯提前终结。 ▲执政回顾:改革与争议并存 尹锡悦政府上台后,以“去文在寅化”为核心,第一项重大举措便是将总统办公地点从青瓦台迁至首尔龙山。经济政策方面,他强调自由市场经济,推行财政紧缩政策,试图与前政府的“收入主导增长”模式划清界限。 尹锡悦政府提出涵盖劳动、国民年金、教育、医疗以及应对低生育率的“4+1改革”方案。其中,医疗改革影响最为深远。政府决定将2025学年度医学院招生名额增加2000人,以缓解医疗资源短缺,但这一决定遭到医生群体强烈反对,导致大批医生辞职,严重影响公共医疗体系。尽管医学院学生在3月底陆续复课,但医改风波仍未平息。 国民年金改革方面,政府于2024年9月发布国民年金改革方案,提出未来国民年金缴费标准应根据基金收支状况进行自动调整。尽管朝野在改革方案上存有分歧,但在尹锡悦遭弹劾期间,执政党与在野党达成妥协,通过了将保险费率由9%提高至13%、收入替代率由41.5%上调至43%的修订方案。 教育领域,政府推出“延长课后托管计划”,以缓解双职工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劳动改革方面,政府实施措施减少劳动损失天数,试图改善劳动市场环境。此外,去年韩国新生儿出生率出现九年来首次回升,被视为尹锡悦政府在应对低生育率问题上的一项进展。 然而,尹锡悦遭弹劾,使其主导的“4+1改革”进程面临不确定性。 ▲外交政策:从“战略模糊”到“战略明确” 尹锡悦政府在外交上采取与前任政府截然不同的路线,强调“战略明确性”,全面加强与美国、日本的关系。他主张“基于民主价值观的外交”,积极推动韩美日合作。 在尹锡悦主导下,韩美两国成立“核磋商小组”(NCG)以应对朝鲜核威胁,韩日恢复“穿梭外交”,并在2023年8月举行的“戴维营三国峰会”上达成安全合作协议。韩美日三国合作加强的同时,韩国国内舆论一度将其形容为“准同盟关系”。 然而,这一外交路线也引发连锁反应,使韩国与中国、俄罗斯的关系显著恶化。尹锡悦在任内从未访问中国,双方高层互动有限;与此同时,由于韩国加入针对俄罗斯的国际制裁,韩俄关系降至冰点。俄乌冲突期间,朝鲜向俄罗斯提供军事支援,进一步促使朝俄关系迈向准军事同盟。 此外,2024年美国总统选举中,特朗普再次当选,给韩美关系增添不确定性。特朗普政府倾向于采取孤立主义政策,动摇美欧关系,并可能在贸易问题上向各国施压。在全球主要领导人纷纷与特朗普政府进行外交协调时,韩国因尹锡悦遭罢免而缺席国际外交舞台,这被认为是韩国在全球事务中的一大损失。 ▲未来展望:政局不稳 变数增加 随着尹锡悦被罢免,韩国国内政局进入不确定阶段。分析人士认为,执政党面临重新整合,而在野党则可能在即将到来的国会选举中进一步扩大影响力。此外,外交、经济和社会改革政策可能面临调整,韩国未来走向仍存诸多变数。 【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4-04 21:05:47
-
韩国法人信用卡申请量七年首降 企业成本管控折射经济隐忧
【图片来源 韩联社】 进入今年以来,韩国企业为削减成本,申请法人信用卡件数剧减,反映出企业对经济前景的不安情绪加剧。 韩国银行(央行)于21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月,法人信用卡新申请量为1.1627万张,较上月减少22张,是自2018年5月以来,时隔近七年首次出现下降。 法人信用卡申请量历来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即便在全球金融危机等特殊时期也未出现明显下滑。因此,此次转跌被金融业界视为反映企业经营策略转变的重要信号。分析指出,这一现象表明韩国企业正在强化成本管控措施,反映出对经济前景的谨慎预期。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期个人信用卡新发卡量达12.2013万张,环比增加249张,延续了自2016年4月以来长达八年的持续增长势头。 除正常的信用卡到期更替因素外,当前企业经营压力加大导致在续卡和新卡申请上采取更为保守的态度。央行发布的1月全行业企业景气体感指数(CBSI)为85.9,较上月下降1.4个百分点,创自2020年9月(83.4)以来的最低水平。专家分析认为,政局动荡带来的不确定性加剧,叠加对美国新政府贸易政策的担忧,导致企业信心持续走低。 韩国经营者总协会于1月面向全国508家50人以上规模企业进行问卷调查显示,96.9%的企业预计“今年将面临金融危机”。另据法院统计,去年韩国全国法院共受理法人破产案件1940件,创历史新高。 法人信用卡的实际使用规模也呈持续萎缩态势。今年1月,法人信用卡总消费额为17.0541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875.9亿元),环比19.0647万亿韩元)大幅减少。若剔除季节性因素影响,自2022年5月创下(19.8544万亿韩元)历史峰值后,该指标已连续三年未能突破这一关口。 有分析指出,法人信用卡使用规模的持续低迷可能形成连锁反应。企业支出收缩导致内需市场萎缩,进而延缓整体经济复苏进程,最终形成恶性循环。目前,韩国金融监管部门正密切监测相关数据变化,以评估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程度。
2025-04-21 20:02:12 -
气候异常叠加经济低迷 韩国百货店春装提前"熄火"
继去年春装销售疲软后,今年韩国百货业界的春装业绩依然未见起色。受高物价、经济不振及气候异常等多重因素影响,消费信心持续低迷,春季服饰类商品销售承压加剧。业内普遍认为,春装销售期已提前结束,各大品牌正加快布局夏季商品。 据百货业界16日消息,今年2月至3月,乐天百货时尚品类销售额与去年同期持平,新世界百货同比增长0.9%,现代百货微增0.2%。不仅男女时尚,婴幼儿、儿童、运动、户外等主要服饰品类同样疲软,整体表现乏力。尽管部分企业勉强实现正增长,但与往年同期6%至7%的增幅相比,整体表现明显趋缓。 去年由于气温提前回升,春装销售增长率已降至约2%;今年则受到气候反复无常的影响,消费热度进一步下滑。每年2月至3月通常为春装集中上架与销售的主要时段,商品多在2月投放,3月迎来销售高峰。然而,今年销售期表现疲软,一方面反映出消费信心仍未恢复,另一方面也受持续“倒春寒”等异常气候的直接冲击。 气象资料显示,今年2月恰逢立春与雨水节气前后,韩国多地遭遇两轮强寒潮,月平均气温跌至0.5摄氏度,创下近十年来同期最低。3月中旬前虽有短暂回暖,但降雪频繁、气温骤降等异常天气频发,直接抑制了春装购买需求。一位流通业界相关人士表示:“虽然政局不稳与物价高企影响消费心理,但今年春装滞销的主要原因仍在于天气寒冷,导致换季节奏被打乱。” 随着近期气温上升至20摄氏度以上,加之酷暑预计提前来临,时尚业界判断春装销售已进入尾声。考虑到服饰类商品在百货公司整体销售中的占比高达20%至30%,春季滞销可能对第一季度业绩造成实质性冲击。 为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季节性销售不确定性,主要流通企业正在加快调整商品运营策略。现代百货于去年底成立“气候变化特别小组(TF)”,由15家核心时尚品牌与自有买手团队组成,着手重构以季节为导向的商品企划体系,并就延长夏季商品销售周期、压缩春秋季商品占比、调整新品上市时机等方案展开讨论。 此外,现代百货还计划根据实时气温变化,灵活调整商品结构,并优化促销投放节奏。乐天、新世界等主要百货企业亦正逐步打破传统的“季节性”商品运作模式,积极构建更具弹性的气候响应型商品体系,以提升对不确定销售环境的应对能力。 首尔中区明洞一家服装店外部【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4-16 22:45:59 -
韩国弹劾风波延烧银幕 多部政治题材纪录片借势上映
4日,韩国宪法法院8名法官一致通过国会提交的总统弹劾动议案,尹锡悦即刻被罢免总统职务。围绕此次政局突变,多部反映“弹劾氛围”的纪录片接连登陆大银幕。随着弹劾案推动提前大选,相关作品在社会舆论中将激起怎样的波澜,引发各界关注。 其中最受瞩目的是计划于4月重映的纪录片《大人金章河》。影片讲述庆尚南道晋州市一位韩药师金章河在同一间韩药房坚守60年、长期资助贫困学生的生平事迹。该片最初为2022年MBC庆南电视台制作的两集特别纪录片,曾荣获当年百想艺术大赏电视部门教育类奖项,成为首部获奖的地方台节目,并于同年以电影形式公开上映。 尽管影片本身并不涉及政治议题,但因宪法法院代理院长文炯培曾获“金章河奖学金”资助的往事被媒体披露,使得该片再度成为话题焦点。尤其是片中文炯培出席金章河诞辰纪念活动时哽咽致谢的画面,近日在社交媒体(SNS)广泛传播,激起强烈共鸣。 在话题热度持续升温、观众要求重映的呼声高涨之际,发行公司CinemaDal决定于本月重新安排该片上映。这部已下映一年半的纪录片将重返大银幕,首轮放映将从CGV影院启幕,随后逐步扩展至全国主要艺术影院。 另一部引发热议的纪录片为韩国调查报道媒体Newstapa制作的《扣押搜查:内乱开端》,预计将于本月23日登陆院线。影片真实呈现了尹锡悦政府执政期间,检方对Newstapa等媒体进行扣押搜查的全过程。尽管检方以“非法取证、违反刑事诉讼法”等理由向法院申请禁映,却反而进一步提升了影片关注度,引发舆论热烈讨论。 此外,围绕政界人物的纪录片也相继定档。聚焦首任总统李承晚及前总统朴正熙执政遗产的《Habouman's Promise》将于本月16日上映;另一部记录祖国革新党前党首曹国从建党至“12·3紧急戒严令”发布前后的政治历程的纪录片《再见,曹国》定于5月14日上映。 纪录片《大人金章河》海报【图片来源 CinemaDal】
2025-04-14 19:48:39 -
十余名朝军一度侵犯军事分界线 已撤退至北方
据韩国联合参谋本部(联参)8日消息,10多名朝鲜军人当天一度越过韩朝军事分界线(MDL),在韩军进行广播警告和鸣枪示警后撤退至北方。 据联参消息,当天下午5时许,在东部战线非军事区(DMZ),有10余名朝军侵犯军事分界线。韩军随即进行警告广播,并鸣枪示警,朝军随后重新返回分界线以北。据了解,朝军越过军事分界线约50米左右。 朝军在非军事区为确保视野而进行除草作业或修建道路时偶尔会发生误越界限的情况。去年6月,在中部战线非军事区作业的部分朝鲜军人曾一度越界,在韩军广播和鸣枪示警后退回。中部战线是朝鲜积极展开作业的地区,而当天朝鲜侵犯的地区为江原道高城一带,并非朝鲜进行除草作业之地。因此,有观点指出,朝鲜或趁韩国政局混乱之机,试探韩方的戒备态势。 韩军则认为,朝鲜可能是为了日后在此处作业而执行探测地雷等侦察任务时偶发性越界。军方相关人士表示,似乎穿着防爆服的军人和武装军人看似在进行探察。此举应为预备作业的侦察活动,朝鲜可能受地形影响而误越界限。联参表示,正在严密监视朝军动向,并根据遂行作战程序,采取必要措施。 3月27日,联参公开朝军动向图片。图为朝军在东部战线维修栅栏。【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4-09 16:55:54 -
韩国大选提前启动 李在明或于9日辞党首投身选举
因韩国前总统尹锡悦被宪法法院罢免,韩国政局发生重大变动,提前总统选举已成定局。在距离选举不足两个月的紧迫时间内,最大在野党共同民主党党首李在明有望于本周内正式宣布参选,全面启动其总统竞选活动。 据悉,李在明预计最早于本周三(9日)在党内会议上宣布辞去党首职务,并对外公开其参选意愿。此前有分析称,李在明或将在总统遭罢免后立即表态参选,但为避免激起社会对“政治操控”的质疑,其团队选择以稳重姿态推进选举筹备工作。李在明在罢免案通过后的非公开会议中表示:“总统被罢免本身是国家的不幸事件,不应表现得兴奋或张扬,必须谨言慎行。” 在党内独占压倒性支持的李在明,当前正面临来自党内外多方的政治牵制。进步阵营内部分力量主张,应由包括共同民主党在内的泛进步政党共同参与“开放式初选”,通过100%普通民众线上投票的方式选出最终候选人,以期扩大选民基础,提升候选人正当性。提出该方案的祖国革新党方面表示,开放式初选有助于打破保守势力可能重新执政的风险。 然而,对于在党内支持率遥遥领先的李在明而言,此举将削弱其既有优势,因此态度趋于谨慎。共同民主党事务总长金润德指出,当前距大选仅有两个月,仓促推动开放初选在现实层面难以操作。其同时强调,各政党应先独立选出总统候选人,后续再视情况探讨联合或整合的可能性。 与此同时,有关宪法改革的讨论亦在韩国政坛升温。韩国国会议长禹元植日前召开记者会,建议在总统选举期间同步举行宪法修正案公投,提出包括实行总统四年连任制在内的权力结构改革方案。禹元植指出,当前是“实现宪改的最佳时机”,呼吁尽快启动相关程序。 尽管李在明曾在过去表达过对宪法改革的支持立场,但在当前形势下,贸然介入可能被视为自我限制,进而影响其竞选策略。党内人士表示,宪法改革及选举制度改革等议题,已成为李在明能否展现“中道包容”和“领导格局”的关键试金石。若处理不当,可能引发“独断”、“不通民意”的批评,不利于赢得中间选民支持。 分析人士指出,李在明在推进大选准备工作的同时,必须在坚持核心支持基础与争取更广泛社会认同之间寻找平衡。如何回应开放式初选与修改宪法等民意呼声,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竞选成败。 共同民主党代表李在明4日前往首尔汝矣岛国会,就宪法法院通过总统尹锡悦弹劾案发表立场。【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4-07 18:55:21 -
政局动荡叠加成本高企 韩国食品价格再掀涨潮
今年以来,随着加工食品和在外就餐价格持续上涨,消费者物价整体呈现上扬态势。原材料成本上升、韩元贬值、人工和能源成本增加,再加上政局动荡引发的不确定性,共同推动食品价格普遍走高。 根据韩国统计厅6日发布的最新数据,3月消费者物价指数同比上涨2.1%。其中,加工食品价格上涨3.6%,创2023年12月以来最大涨幅。咖啡(8.3%)、面包(6.3%)、火腿和培根(6%)等主要品类涨幅明显;外出就餐价格也已连续两个月同比上涨超过3%。 今年一季度,咖啡、面包、冷冻饺子等多个品类相继提价;进入4月,方便面、啤酒、汉堡等产品也陆续上调售价。CJ第一制糖、大象、东远F&B、乐天沃食品(Wellfood)、不倒翁、农心、SPC三立等主要食品企业,已完成新一轮价格调整。 部分业内人士认为,短期内食品价格难以回落。一位食品行业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政局不稳、经济疲软、销售承压的背景下,加之原材料和物流成本居高不下,涨价压力仍未缓解。”他预计,在新政府正式上台之前,企业提价趋势仍将持续。 餐饮业也难以摆脱成本上升的压力。一家连锁餐饮企业负责人表示:“尽管仅对部分配送菜品进行了价格调整,但整体利润已大幅缩水,目前几乎已到了不得不全面提价的地步。” 与此同时,国际因素也在加剧物价上涨压力。业内人士指出,美国主导的关税政策冲击全球自由贸易体系,推高全球通胀风险,并通过进口渠道间接推高国内食品价格。 尽管宪法法院对前总统尹锡悦的罢免裁决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政治不确定性,但韩元兑美元汇率仍维持在1400韩元以上,企业面临的进口原材料成本压力依旧严峻。一家食品企业相关人士表示:“若汇率长期维持高位,成本负担恐难以缓解。” 此外,极端天气频发也持续推高食品价格,“气候通胀”(即气候变化引发的通货膨胀)现象日益明显。统计厅数据显示,受异常气候影响导致产量锐减,3月白菜价格同比上涨49.7%,萝卜价格更是飙升86.4%。 全球气候异常同样影响进口商品价格。受干旱影响,巴西与越南咖啡豆减产,西非可可供应紧张,推动相关进口产品价格大幅上涨。 同时,韩国本土也频发山火、暴雨等自然灾害。近期庆尚北道发生大规模山火,影响全国约9%的苹果种植面积,大蒜、辣椒等农作物亦遭受不同程度损害。统计厅预计,此次山火或将在短期内推高部分农产品价格。 首尔某大型超市的方便面销售区【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4-06 20:18:48 -
韩国国民力量党呼吁党内团结应对政局变动
4日,在首尔汝矣岛国会召开的紧急议员总会。【图片来源 韩联社】 5日,在韩国前总统尹锡悦被罢免后,国民力量党议员纷纷发声,以"分裂就是李在明执政"为核心诉求,强烈呼吁党内团结。 国民力量党议员尹永硕通过官方社交媒体发表声明强调:"历史教训警示我们,分裂必将付出惨痛代价。2016年弹劾事件和2017年大选期间的内部分裂,直接导致文在寅政府上台,造成国家认同危机、经济增长停滞以及朝鲜核导能力大幅提升的严重后果。"他进一步警告:"若政权落入民主党之手,国民的基本自由权利将面临严重威胁。唯有团结一致,方能确保保守阵营的胜利。" 同党议员申东旭也作出强硬表态:"内部分裂等同于自取灭亡。一旦李在明当选,将形成行政、立法、司法乃至宪法法院的全面垄断,建立事实上的'帝王统治'。"他呼吁全党:"当下已无暇沉浸于负面情绪,必须警惕弹劾结果可能被民主党利用,演变为立法暴政和'防弹国会'的护身符。这种危机意识应当促使我们重新凝聚力量。" 大邱市市长洪准杓则从战略角度提出建议:"尹锡悦时代已成历史。我们仅需要用一天时间消化结果、疗愈创伤,并重新站起来。"他特别强调:"应将此次反对弹劾过程中展现的民众热情,有效转化为下届大选的竞选动能。"
2025-04-06 04:11:59 -
尹锡悦仍滞留总统官邸 预计下周正式搬离
据最新消息,韩国前总统尹锡悦仍滞留在汉南洞总统官邸,预计将在下周正式搬离。 总统办公室相关人士表示:“需要整理和准备的物品较多,至少需要度过本周才能完成搬迁工作。” 2017年3月10日,前总统朴槿惠被罢免后,于3月12日离开青瓦台官邸前往三星洞私宅。预计尹锡悦将在数日内正式离开总统府,暂时回到其私宅过渡。 随着韩国宪法法院的罢免决定生效,韩国政局将正式步入总统选举周期。根据韩国宪法第68条规定,总统被罢免后60日内必须举行提前选举。参照2017年朴槿惠被罢免时的经验,预计今年6月3日韩国将选出新任总统。 4日上午,总统府大楼前象征韩国国家元首的“蓝色凤凰旗”被悄然降下。【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4-06 02:03:23 -
韩国切换"大选模式" 首尔教育界或将调整教学安排
随着前总统尹锡悦于4日被宪法法院正式罢免,韩国政局迅速进入重组阶段,全国预计将在5月下旬至6月初提前举行总统选举。这一重大政治变动不仅在政界掀起波澜,也对教育系统产生直接影响。受选举安排影响,首尔市所有小学、初中和高中本学年的教学日程将进行相应调整。 根据现行规定,总统选举日将被列为国家公休日,全国各级学校当天必须停课。首尔市教育厅于5日表示,为确保达到教育部规定的年度最低授课时数标准,各校如在选举日停课,需通过调整既定的弹性休假日、推迟暑假起始时间等方式予以补课,以保障正常教学进度。 首尔市教育厅强调,教学日程的具体调整方案将由各校根据实际情况自主制定。校方在安排过程中,应充分听取教职员工及学生家长的意见,兼顾教学质量与师生权益,确保调整方案具有可行性与合理性。 此外,与往届全国性选举相似,首尔市的大多数学校仍将被指定为临时投票所。首尔市教育厅明确表示,投票日前一日将照常上课,待学生放学后,选举管理委员会工作人员将进驻校园,完成投票所的布置工作。一位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除投票当日需停课外,其他教学活动不会受到影响。” 截至目前,提前举行总统选举的具体日期尚未最终确定,相关讨论讨论主要集中在5月26日、27日及6月2日、3日等时间节点。其中,6月3日被普遍认为是最有可能的投票日。 4日,在宪法法院对总统尹锡悦弹劾案作出宣判的当天,仁川某高中的学生正在观看审判直播。【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4-05 23:51:09 -
韩国宪法法院裁定弹劾成立 尹锡悦政府1060天执政落幕
韩国宪法法院4日裁定总统尹锡悦弹劾案成立,决定将其罢免。这意味着2022年5月10日成立的尹锡悦政府仅持续了1060天便宣告结束。 分析人士指出,尹锡悦在近三年的执政期间,始终未能摆脱“第一夫人金建希相关争议”以及朝小野大的不利格局。他最终因宣布紧急戒严这一政治豪赌失利,导致自身政治生涯提前终结。 ▲执政回顾:改革与争议并存 尹锡悦政府上台后,以“去文在寅化”为核心,第一项重大举措便是将总统办公地点从青瓦台迁至首尔龙山。经济政策方面,他强调自由市场经济,推行财政紧缩政策,试图与前政府的“收入主导增长”模式划清界限。 尹锡悦政府提出涵盖劳动、国民年金、教育、医疗以及应对低生育率的“4+1改革”方案。其中,医疗改革影响最为深远。政府决定将2025学年度医学院招生名额增加2000人,以缓解医疗资源短缺,但这一决定遭到医生群体强烈反对,导致大批医生辞职,严重影响公共医疗体系。尽管医学院学生在3月底陆续复课,但医改风波仍未平息。 国民年金改革方面,政府于2024年9月发布国民年金改革方案,提出未来国民年金缴费标准应根据基金收支状况进行自动调整。尽管朝野在改革方案上存有分歧,但在尹锡悦遭弹劾期间,执政党与在野党达成妥协,通过了将保险费率由9%提高至13%、收入替代率由41.5%上调至43%的修订方案。 教育领域,政府推出“延长课后托管计划”,以缓解双职工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劳动改革方面,政府实施措施减少劳动损失天数,试图改善劳动市场环境。此外,去年韩国新生儿出生率出现九年来首次回升,被视为尹锡悦政府在应对低生育率问题上的一项进展。 然而,尹锡悦遭弹劾,使其主导的“4+1改革”进程面临不确定性。 ▲外交政策:从“战略模糊”到“战略明确” 尹锡悦政府在外交上采取与前任政府截然不同的路线,强调“战略明确性”,全面加强与美国、日本的关系。他主张“基于民主价值观的外交”,积极推动韩美日合作。 在尹锡悦主导下,韩美两国成立“核磋商小组”(NCG)以应对朝鲜核威胁,韩日恢复“穿梭外交”,并在2023年8月举行的“戴维营三国峰会”上达成安全合作协议。韩美日三国合作加强的同时,韩国国内舆论一度将其形容为“准同盟关系”。 然而,这一外交路线也引发连锁反应,使韩国与中国、俄罗斯的关系显著恶化。尹锡悦在任内从未访问中国,双方高层互动有限;与此同时,由于韩国加入针对俄罗斯的国际制裁,韩俄关系降至冰点。俄乌冲突期间,朝鲜向俄罗斯提供军事支援,进一步促使朝俄关系迈向准军事同盟。 此外,2024年美国总统选举中,特朗普再次当选,给韩美关系增添不确定性。特朗普政府倾向于采取孤立主义政策,动摇美欧关系,并可能在贸易问题上向各国施压。在全球主要领导人纷纷与特朗普政府进行外交协调时,韩国因尹锡悦遭罢免而缺席国际外交舞台,这被认为是韩国在全球事务中的一大损失。 ▲未来展望:政局不稳 变数增加 随着尹锡悦被罢免,韩国国内政局进入不确定阶段。分析人士认为,执政党面临重新整合,而在野党则可能在即将到来的国会选举中进一步扩大影响力。此外,外交、经济和社会改革政策可能面临调整,韩国未来走向仍存诸多变数。 【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4-04 21:0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