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教育’新闻 68个
-
强降雨天气袭击韩国 政府启动二级应急响应
韩国多地连日遭遇强降雨天气,行政安全部17日凌晨4点将中央灾难安全对策本部应急响应等级上调至二级,暴雨预警从“关注”上调至“警惕”。 17日凌晨零点至5点,京畿道平均累计降水量达80.2毫米,其中平泽地区降雨量达到157毫米。受此影响,京釜线首尔至大田区间列车从当天凌晨4点30分起暂停运行。中部忠清地区遭遇集中暴雨,从16日晚6点至17日凌晨5点,忠清南道瑞山市降雨量累计达344毫米,其中从凌晨1点46分起的一小时降雨量达114.9毫米,创下瑞山市自1968年1月开始气象观测以来最高纪录。忠清南道教育厅对辖区内唐津、瑞山、牙山等五地的各级学校下达停课令。 强降雨天气造成各地接连发生事故。16日晚间7时4分许,京畿道乌山市佳长交叉路口的高架桥护墙发生坍塌事故,经过此地的两辆汽车被掩埋,造成一人死亡。据忠清南道消防本部消息,17日上午9时35分许,青阳郡大峙面酒亭里发生山体滑坡,2名居民被埋所幸于9时50分许获救,被送往附近医院进行救治无生命危险。 据大邱气象厅消息,17日下午1时51分许,庆尚北道清道郡龟尾里发生山体滑坡,一幢建筑和一辆乘用车被掩埋,附近的4名居民被临时转移。 据教育部消息,受强降雨天气影响当天全国482所学校教学计划有所调整,其中403所学校停课,教育部启动紧急工作机制,对受灾情况进行实时监测。 气象厅预测,今后一两天的降雨量将超过目前的累计降雨量,本轮降雨天气将持续至19日。从20日起北太平洋高压将完全笼罩韩国,届时高温天气将卷土重来。
2025-07-18 00:11:24 -
从写字楼到脚手架 脱下长衫进厂"拧螺丝"成韩国年轻人新潮流
任职于首尔一家大企业的金某正在准备报考挖掘机驾驶资格证,尽管他头顶令人艳羡的“大企业白领”光环,但随着晋升空间逐渐被压缩,精神压力倍增,他彻底改变了想法。金某表示,单纯的体力劳动反而有助于解压,蓝领工作也没有退休一说,这一点对于“社畜”来说十分具有吸引力。 长期被就业市场边缘化的蓝领职业正在重新获得关注,随着ChatGPT等生成式AI的粉墨登场,白领岗位日益减少。尤其是学历门槛和收入水平越高的白领,被AI取代的可能性越大,反而是蓝领多从事的体力劳动难以被技术取代。在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随着低生育和老龄化加剧,劳动力短缺现象日益严重,蓝领薪资水平水涨船高,正迎来新一轮黄金时代。 英国教育集团培生教育日前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巴西、印度等五国抽取5000个以上工作岗位,调查AI对工作岗位的影响,并发布《Skills Outlook》报告。会计、行政秘书等白领职业30%的工作可被AI取代,而管道工人等蓝领职业的工作仅1%可被取代。 非盈利团体“Employ America”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期间,美国失业白领达到15万人,而蓝领工种则成为最向往的职业。根据《华尔街日报》对美国劳工部统计的分析,机械工和木工的时薪分别为23.32美元和24.71美元。年薪过亿韩元的职业也不在少数,据职业评估网站Glassdoor的数据,美国熟练管道工的年薪为9.348万美元,高于硕士毕业生平均年薪(8.6372万美元)。 人口老龄化加速、劳动力锐减是全球多国面临的共同难题。美国到2030年制造业将面临210万的人才缺口,中国劳动力人口自2015年达到9.98亿的顶峰后急剧减少,已很难像以前一样输出廉价劳动力。 韩国的情况也极为相似,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脱下“孔乙己的长衫”,选择壁纸工、木工,或是干脆进厂“拧螺丝”。随着韩国步入超老龄化社会,劳动力缺口日益扩大推动蓝领身价飙涨。 韩国建筑协会、中小企业中央会去年的统计结果显示,蓝领职业中工资最高的是特高压电缆工人,日薪高达42.12万韩元(约合人民币2200元),若每月工作20天,可获得至少842万韩元的收入。脚手架工人、电焊工、泥瓦匠、油漆工人的日薪也均超过25万韩元。 尤其是“95后”的就业观念也发生巨变,过去年轻人更加青睐即使收入平平但“体面”的白领岗位,但如今他们更倾向于能够满足WLB(Work Life Balance,工作生活平衡)的蓝领工作,虽然劳动强度较大,但“干的越多,赚的越多”,最具代表性的是现代汽车生产线工人,年薪逼近1亿韩元被视为“金饭碗”,每年吸引大批应聘者慕名而来。 就业招聘信息网站Incruit面向481名应届大学毕业生实施的调查显示,70.3%的受访者回答如果有机会,会考虑从事蓝领工作。给出的理由主要为“工作内容单纯”、“收入可观”、“不被业绩和升职压力困扰”等,42.8%的受访者认为AI的普及将导致白领工作减少。 年轻人对蓝领工作的关注并不仅仅局限于找工作的喜好上,蓝领文化“出圈”扩大至文化内容、服装时尚等领域。在优兔(Youtube)和Instagram等网络平台上,介绍体验各种现场劳动的频道人气极高。拥有105万订阅粉丝的“All about jobs”极具代表性,视频多以沉浸式体验现场劳动为主题,播放量极高。 千禧年前后曾一度流行的“工装风”也卷土重来,市场调查机构TMR的数据显示,2022年至2031年间,全球工装市场规模将从以年均6.3%的增幅持续扩大,韩国的本土工装市场规模也已突破1万亿韩元。 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蓝领工作虽充满吸引力,但入行门槛却比想象中要高。蓝领职业的工种十分多元,从清洁、焊接、贴砖、管道、木工、园艺,到叉车、挖掘机、起重机等工程机械操作都属于广义上的蓝领范畴。仅装修领域就包含墙纸铺设、地板安装、门窗维修、阳台扩建、水槽更换等繁杂的细分类别。 对于渴望脱下长袍加入蓝领大军的年轻人,专业人士建议称,选择职业时应结合现有资金、可投入的时间、居住地区等实际条件选择合适工种。蓝领工作既有驾驶叉车、挖掘机等必须持证上岗的领域,也有清洁、管道、木工、瓷砖等虽需资格证,但更看重现场经验的行业。若目前已有工作,建议先积累经验而非盲目“裸辞”,不妨可选择培训机构,或利用假日打零工熟悉现场氛围再慎重做出判断。
2025-07-17 00:02:47 -
医学生宣布全面复课 医政矛盾终见曙光
在离开校园近一半年后,医学院学生宣布将全面复课,旷日持久的医政矛盾似乎迎来曙光。大韩医学院及医学专门研究生协会日前同国会常任委员会、大韩医生协会共同发布声明,称“出于对国会与政府的信任,全体学生将重返校园,将全力推动医学院教育及医疗体系正常化。” 这是自去年2月,医学生反对政府扩大招生计划而集体休学后时隔1年近5个月后宣布复课,也是坚持强硬立场的大韩医生协会首次未提任何条件,主动表明复课意愿。 分析称,新政府成立后与医疗界的氛围有所缓和,希望复学的医学生持续增多,对医生协会一味与政府长时间对峙感到日益疲惫和不满,多重因素促成态度转变。 但学生宣布复课并不意味着从下周一起立即返校上课。虽然有学生要求从本月起立即复课,但校方短时间内难以制定确保教育质量的方案,且需顾及率先复课学生的公平性问题。第二学期复课也存在难度,由于医学院学年制特点,若第一学期被判定留级,无法在下学期复课。教育部今年5月发布的数据显示, 全国40所医学院内留级生达8305人,其中46人被开除学籍。 解决医政矛盾的另一关键方住院实习医生返岗问题也备受关注,随着“强硬派”大韩住院实习医生协议会紧急对策委员长朴丹(音)上月辞职,主张与政府对话的韩成俊(音)接任,预计与政府将加速推进返岗讨论。 大韩住院实习医生协议会将于14日与国会福利委员会委员长朴柱民举行非公开座谈,此后于19日举行临时大会,听取住院实习医生的意见。已辞职的住院实习医生可通过下半年招聘返岗,但要求延期预备役人员的入伍时间。保健福祉部表示暂不考虑特殊措施,将持续关注住院实习医生的具体要求。 若医学生和住院实习医生全部回到原位,旷日持久的医政矛盾将就此画上句号。但半数以上住院实习医生已在其他医疗机构就业,恐难以实现全员返岗。
2025-07-13 22:43:09 -
韩国加码财政刺激与结构改革 多维度攻坚3%增长目标
面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与结构性增长瓶颈,李在明政府近日宣布规模高达32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674.5亿元)的追加更正预算方案,旨在通过财政刺激与结构性改革重塑韩国经济增长动能。政府指出,技术竞争力下滑与产业升级乏力是制约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新预算案将重点加大科技创新领域投入,着力培育新兴产业增长点,以期扭转经济疲软态势,避免陷入长期低增长周期。 据业界10日消息,韩国政府正着力构建系统性政策框架,力争将跌至1%区间的潜在经济增长率提升至总统李在明提出的3%国政目标水平。据悉,由国政企划委员、企划财政部、韩国银行(央行)等核心经济部门联合组建的专项工作组(TF)已投入运作,正在甄选提升潜在增长率的关键政策课题。政策将重点聚焦人工智能(AI)等尖端技术创新、生产率提升和深层次结构性改革三大战略方向。 近期,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央行等国内外主要金融机构纷纷下调对韩国潜在增长率的预期值。潜在增长率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在不引发通货膨胀前提下,通过充分动员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所能实现的GDP增长率,持续下滑意味着经济发展后劲不足。OECD于上月最新发布报告中,将韩国今年潜在增长率预期下调0.1个百分点至1.9%。 据悉,韩国潜在增长率从2000年的5%高位跌至2010年的2%区间,如今进一步跌落至1%区间。国会预算政策处(1.9%)与韩国开发研究院(1.8%)也分别预测今年韩国潜在增长率将跌破2%大关。特别是韩国开发研究院预测,截至2030年,韩国潜在增长率或将逼近零增长临界点。 央行于去年12月发布的报告中也预测称,2024至2026年潜在增长率均值将维持在2%水平,较2016至2020年期间2.5%的中位值显著下滑。分析认为,低生育率与人口老龄化加剧造成劳动力萎缩,叠加企业创新活力不足导致效率提升瓶颈等,共同构成制约韩国经济增长潜力的结构性桎梏。 针对该局面,韩国政府正构建多维度政策响应体系。企划财政部拟将“AI+X战略”(AI与多元产业、技术、领域融合创新)确立为提升潜在增长率的核心支柱,计划通过AI和大数据等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实现全产业链生产效率的系统性跃升。政策方向重点涵盖制造业和服务业等领域的智能化转型,并提供定向财税支持,同时构建AI高端人才培养与供给体系等。 目前,专项工作组明确将AI定位为核心生产力创新驱动力,系统性推进相关配套政策制定。一位政府官员表示:“工作组已形成明确共识,认为扩大AI专业人才供给是突破增长瓶颈的先决条件,当前正同步推进教育体系改革、职业培训体系优化以及配套财税优惠方案的设计工作。”
2025-07-10 19:23:18 -
本报社长梁圭铉受邀出席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
中共中央宣传部和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将于7月10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本报社长梁圭铉受邀出席会议。 2023年3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全球文明倡议,系 统阐释推动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的立场主张,向世 界传递中国愿同各国一道守护世界文明多样性、促进不同文 明交流互鉴、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真诚愿望。 两年多来,国际社会积极响应,开展更加丰富多彩的文 明文化交流活动,联合国大会正式设立“文明对话国际日”, 各界人士对携手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以文明交流互鉴促进合 作发展既有渴望也有期许。 本次会议在百年变局下共同发出增进文明对话、推动人类发展的积极声音,并就下一步行动凝聚力量、达成共识。本次会议主题为“维护人类文明多样性,共促世界和平发展”,将举行开幕式、全体会议、平行分论坛等环节。 来自全球约140个国家和地区的600余位中外嘉宾将共同参会,经济、文化、教育、影视、科技、环保、体育、媒体等各领域人士将就不同领域、不同界别如何加强文明交流对话、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等充分研讨、深入交流。
2025-07-10 02:04:13 -
服务业转型乏力 韩国GNI连续12年难破4万美元大关
韩国统计厅7日发布报告显示,韩国人均国民总收入(GNI)已连续12年停留在3万美元区间,如果着重发展科学技术、信息技术(IT)等高端服务业,人均GNI有望突破4万美元。 具体来看,2021年韩国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占比59.4%,较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平均水平(70.1%)低10.7个百分点,与美国(77.6%)、英国(79.3%)等发达国家差距更为显著。服务业在国家整体经济中占比越高,国家发达程度也相应越高。 从产业附加值在GDP中的占比来看,2023年韩国服务业为63%,制造业为27.7%,较1993年的54.3%和27.8%分别增长9.7个百分点和0.1个百分点。从产业类型来看,韩国房地产(-5.5)、科学技术(-1.9)、信息通信(-0.9)、业务支持(-0.8)等高端服务业领域占比均低于美国。相反,教育(6)、批发零售(0.7)、餐饮住宿(0.4)、保健福利(0.3)等领域占比则较美国要高。 分析认为,高端服务业转型缓慢是韩国人均GNI难以突破4万美元的关键因素。相比之下,2000年美国人均GNI步入3万美元后,仅经过7年便突破4万美元,这得益于信息技术与科学技术等高端服务业的迅猛发展。英国则凭借法律、金融等服务业,仅用2年实现从3万至4万美元的跃升。 此外,衡量各产业最终需求每增加1个单位带动总附加价值增长量的附加价值诱发系数方面,服务业为0.889,远高于工业产品(0.668)、矿产品(0.876)及建筑(0.833)等,这说明在相同资金投入下,服务业带动的经济增长能力相对更强。 韩国统计厅经济统计企划科长任庆恩(音)表示,韩国要想把人均GNI提升至4万美元,需借助数字化转型推动高端服务业发展,缩小服务业内部生产力差距,并加快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他还强调,现在正是提高国家产业竞争力与经济增长速度的关键时期。
2025-07-08 02:53:21 -
【亚洲人之声】"学历泡沫"必须戳破 教育改革刻不容缓
近年来,韩国社会“高学历低匹配”现象愈演愈烈,高等教育的结构问题已经不容回避。韩国职业能力研究院近日发布报告指出,韩国学历过剩比率高达31%,远超经合组织(OECD)平均水平(23%)。也就是说,三分之一的韩国高学历者正在从事与学历水平不符的简单工作。与此同时,近半数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岗位与专业无关,韩国民众的生活满意度也垫底OECD。 表面上看,这是教育与就业之间的结构错配,本质则是韩国高等教育体制在长期纵容下形成的“虚胖”病灶所致。过去几十年间,社会对学历的过度追逐和大学升学的畸形膨胀,让高等教育成为一种全民投资的“起跑竞争”。当高等教育不再代表更高质量的知识积累与技能训练,而仅是学历标签的产线时,“泡沫”终会破裂。 回顾韩国大学扩张历史,自金泳三政府时期放宽大学设立标准以来,各类高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数量急剧增长。在学生资源有限、教研能力不足的现实面前,不少高校陷入招生困难、质量堪忧的困境。大学扩张未能与教育质量同步提升,“学力膨胀”演变成为“学历贬值”。 与此同时,大学学费16年来几乎处于冻结状态,导致高校既难以改善教育条件,也无法吸引优质人才,形成恶性循环。这样的教育土壤培养出“高学历低技能”求职青年,也匹配不到足以发挥学生专长的优质岗位,同时企业又抱怨人才难觅。教育系统和就业市场之间形成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人力资源的低效使用发生在人口减少的背景下。韩国劳动人口正在迅速减少,而大批青年才俊又在不相匹配的岗位上耗尽热情。这不仅是个体的不幸,更是国家的悲哀。尤其是在即将迎来人工智能与高新技术主导的全新产业时代,教育系统如果不能完成结构革新,韩国在全球竞争中或难以立足。 教育是百年大计,更是国家命脉所在。教育改革已经不是“是否要做”,而是“如何去做”的问题。上届政府高喊教育改革口号,但终究雷声大雨点小,三年无所作为。新政府必须警醒,唯有真正提升教育的内涵,才能打破学历崇拜的虚妄,让青年学有所用、业有所成,韩国才能在未来全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025-07-07 19:49:12 -
韩国2026年高考报名8月启动 考试结构持续优化
韩国教育课程评价院于6日公布《2026学年度大学修学能力考试(高考)实施细则》,宣布今年高考将于11月13日举行,并将继续排除“超高难度题”,同时确保试题具备适当的区分度。 根据实施细则,今年高考的出题方向将以接受正规学校教育,并结合EBS教材与讲座学习的学生能够作答为基本原则。与此同时,命题还将综合参考6月和9月模拟考试结果及各科目的特点,确保试题具备必要的鉴别力。 鉴于本次考试涵盖的所有领域和科目均采用2015年修订的课程标准,试题将按照相应课程内容和难度进行命制。考试结束后,相关部门还将公布各试题的评分标准及命题依据,提升考试的透明度。 此外,EBS教材与讲座内容将通过图表、图片、文章等资料,以间接方式与高考试题进行关联,旨在提升考生的理解力和应用能力。各领域和科目的EBS内容在试题中的覆盖率将维持在约50%左右。 韩国史作为必考科目,虽不用于区分考生能力,但旨在评估高中毕业生应具备的基本历史素养。试题围绕核心且重要内容命制,整体难度适中。未报考韩国史的考生,其高考成绩将被视为无效,且不予提供任何成绩。 自2022学年度起,现行高考结构已调整为国语、数学及职业探究领域采取“共同科目+选修科目”的形式;社会与科学探究领域则不再区分门类,考生可从17个选修科目中任选最多两科报考。英语、韩国史及第二外语或汉文等科目继续实行绝对评价。 高考报名现场受理时间定于8月21日至9月5日。成绩通知单将于12月5日前发放,考生在校期间可由所在学校统一领取,毕业生及自考生等则需通过线上方式获取。成绩单自12月8日起,可通过成绩单发放网站申请领取。
2025-07-07 00:09:51 -
【你好,高敞·下】亲近田园牧场 邂逅绿色生活
第二天一早,晨光尚未洒满窗前,窗外已是一片清新的空气与宁静的山景。WELLPARK酒店的晨间节奏缓慢而有序,采风团成员在享用韩式早餐后,陆续整装出发,迎来这趟文化体验之旅的后半程。相较第一天穿越古城与寺庙的“时间之旅”,第二天的行程更像是一次对“未来生活”的探索。高敞如何在守住传统的同时,拥抱现代、对话世界,我们在旅途中逐一探寻。 上午九点半,采风团首先前往高敞郡厅,通过与高敞郡议会议长赵民奎的座谈交流开启一天的行程。会谈中,赵民奎向团员详细介绍高敞近年来在文旅资源整合、农业观光、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努力。高敞不以“速度”取胜,而是在“深度”与“品质”上下功夫,致力融合生态农业、传统文化与休闲疗养,打造属于自己的“慢旅行”品牌。 赵民奎提到,高敞自多年前就开始着手申报世界遗产工作,历经实地调查、专家审议、申遗文本撰写与多轮国际评估,过程漫长而繁复,最终支石墓遗址在2000年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不仅是对高敞古老历史的认可,也是这片土地走向世界的起点。 高敞的魅力远不止于此。世界自然遗产高敞滩涂、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板索里与农乐、世界地质公园高敞壶岩、世界记忆遗产《茂长布告文》,以及联合国认定为生物圈保护区的高敞全境,让高敞成为韩国极少数拥有“六大联合国遗产”的综合遗产城市,可谓文化、生态、历史与记忆并存的“遗产教室”。 值得一提的是,赵民奎还强调期待通过此次与中韩媒体在旅游领域的交流,进一步加深两国地方间的文化往来,并向采风团表达与中国城市缔结国际友好城市的积极意愿。他相信,通过互访与交流,高敞的独特魅力一定会受到更多中国朋友的了解与喜爱。 针对国际游客的接待与传播策略,采风团成员也提出宝贵建议,包括增设外语导览系统、加强海外旅游平台合作、可视化“田园型韩国”魅力等。在这个清晨的对话中,既有小城文化的真诚,也有国际视角的碰撞,人类文明的意义正是在此悄然生发。 离开郡厅后,我们驱车前往上下农园,这是一处集农业生产、食品加工、教育体验、生态保护为一体的本地农业旅游典范。走进农园,映入眼帘的是欧式乡村风格的建筑、广阔的绿色草坪与悠闲漫步的羊群。我们依次对农场内的各种食品工坊进行参观,了解“从农场到餐桌”的全过程,整个流程公开透明,可持续发展理念清晰可见。 据工作人员介绍,上下农园是韩国“六次产业”的成功典范。“六次产业”是指融合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工业)、第三产业(服务业)的综合发展模式。农园不仅生产有机食材,还自建工厂进行加工,并发展体验旅游、教育课程与零售商业,实现农村产业链的高度融合与品牌塑造。这种模式不仅提升农产品附加值,还创造大量就业机会,成为政府认证的“六次产业示范案例”。 午后,我们前往离上下农园不远的每日乳业工厂进行参观,这家韩国知名乳品企业以严谨的生产管理和健康的经营理念深受信赖。在解说人员的带领下,我们实地观摩牛奶和芝士的净化、杀菌、包装整套过程,亲身感受到一杯牛奶背后所需的产业标准与科技保障。工厂内设有专门的参观通道,尤其适合亲子家庭和学生团体到访,是结合营养科普与工业旅游的优质案例之一。 结束工厂参观后,采风团一行转向距离不远的九市浦海水浴场稍作停留。作为高敞西海岸线上的一处天然海水浴场,九市浦拥有开阔的沙滩、浅缓的潮汐与大片未经商业开发的自然海景。海风夹杂盐分与松林香气拂来,让人一扫旅途的疲惫。正值午后退潮时分,沙滩上露出一片片潮间带,几只海鸟在滩涂上觅食,远处的儿童在岸边追逐打闹,我们也在天与海之间按下属于自己的快门。 旅程的最后一站,是鹤园农场的青麦田。这是一个令常年生活在喧嚣都市的人一见难忘的地方,大片麦田随风摇曳,层层叠叠,犹如绿色的波涛在原野中流动。这里还是《百日的郎君》《七日的王妃》《鬼怪》《六龙飞天》《苦尽柑来遇见你》等人气韩剧的取景场所,也是不少摄影爱好人士钟爱的拍摄胜地。 在翻滚的麦浪中接受心灵的疗愈后,采风团下午四点启程返回首尔。车窗外的风景缓缓倒退,阳光洒在远处的山岗与田野上,一帧帧闪光的片段与记忆,也随之在心中悄然沉淀。两天一夜的旅程着实短暂,却又好像一次深呼吸,唤醒我们对“慢”和“真”的再感知。 在高敞,有古老城墙的静默叙述,也有现代农场的勃勃生机;有文化的厚重,也有自然的温柔;不喧哗、不张扬,却能在不经意间打动你。在未来的某一天,当归来的脚步再次踏上这片土地,任山风吹过耳畔,在田埂缓缓前行,喝一杯新鲜的牛奶,重拾那个在喧嚣尘世中逐渐遗忘的自己。
2025-07-03 03:23:15 -
韩国GDP排名或跌至第13位 全球竞争环境日益严峻
韩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曾一度跻身全球前十,但因多年经济增长疲软,逐步远离经济强国行列。继2022年跌至全球第12位后,今年韩国GDP规模预计将被西班牙超越,排名下滑至第13位。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7日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韩国名义国内生产总值(GDP)或将从2024年的1.8697万亿美元降至今年的1.7903万亿美元,排名从第12位跌至第13位。西班牙名义GDP则预计从去年的1.7222万亿美元增至今年的1.7995万亿美元,排名从第15位上升至12位。 韩国GDP规模自2016年进入全球前十后,2020年曾攀升至第9位。但随着俄罗斯、巴西等新兴经济体崛起,排名跌至第12位。此外,韩国不仅面临新兴市场竞争,甚至可能落后多个发达国家。 根据IMF在4月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韩国今年经济增长预期为1%。远低于发展中国家3.7%的平均水平,也低于发达国家1.4%的预期。韩国央行(0.8%)、现代经济研究院(0.7%)、摩根大通(0.5%)等增长预期更低,均不及1%。相比之下,西班牙和澳大利亚今年经济增长预期分别为2.5%和1.6%,疫情后经济表现相对稳健。IMF预计到2030年,韩国GDP排名或将跌至第15位。 此外,韩国正面临出生率低与人口老龄化问题,人口减少使得经济规模难以快速扩张。专家表示,相较于GDP排名,产业竞争力的下降及由此导致的长期低增长结构才是更值得关注的问题。 韩国延世大学经济系名誉教授金正湜表示,韩国主力产业被中国超越,出口增长压力加大。同时,劳动力结构、税制、教育和企业制度等方面未能有效适应全球变化,技术革新与生产率提升受阻,经济增长率持续下滑。 面对严峻经济形势,韩国新政府推出30.5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610亿元)的追加预算,旨在推动经济复苏。政府计划通过激活内需,将潜在增长率从1%提升至3%,并重点扶持人工智能(AI)、半导体、生物技术及可再生能源等新兴产业。 韩国总统李在明于26日在国会就补充预算案发表施政演说表示:“当前正值政府助力经济重启的关键时刻,此次追加预算是缓解经济困境的及时雨,更是推动经济复苏的必由之路。” 5日,韩国银行(央行)国民收入部长姜昌求(音)在首尔中区韩国银行介绍今年第一季度实际GDP的特点。【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6-27 23:23:30
-
强降雨天气袭击韩国 政府启动二级应急响应
韩国多地连日遭遇强降雨天气,行政安全部17日凌晨4点将中央灾难安全对策本部应急响应等级上调至二级,暴雨预警从“关注”上调至“警惕”。 17日凌晨零点至5点,京畿道平均累计降水量达80.2毫米,其中平泽地区降雨量达到157毫米。受此影响,京釜线首尔至大田区间列车从当天凌晨4点30分起暂停运行。中部忠清地区遭遇集中暴雨,从16日晚6点至17日凌晨5点,忠清南道瑞山市降雨量累计达344毫米,其中从凌晨1点46分起的一小时降雨量达114.9毫米,创下瑞山市自1968年1月开始气象观测以来最高纪录。忠清南道教育厅对辖区内唐津、瑞山、牙山等五地的各级学校下达停课令。 强降雨天气造成各地接连发生事故。16日晚间7时4分许,京畿道乌山市佳长交叉路口的高架桥护墙发生坍塌事故,经过此地的两辆汽车被掩埋,造成一人死亡。据忠清南道消防本部消息,17日上午9时35分许,青阳郡大峙面酒亭里发生山体滑坡,2名居民被埋所幸于9时50分许获救,被送往附近医院进行救治无生命危险。 据大邱气象厅消息,17日下午1时51分许,庆尚北道清道郡龟尾里发生山体滑坡,一幢建筑和一辆乘用车被掩埋,附近的4名居民被临时转移。 据教育部消息,受强降雨天气影响当天全国482所学校教学计划有所调整,其中403所学校停课,教育部启动紧急工作机制,对受灾情况进行实时监测。 气象厅预测,今后一两天的降雨量将超过目前的累计降雨量,本轮降雨天气将持续至19日。从20日起北太平洋高压将完全笼罩韩国,届时高温天气将卷土重来。
2025-07-18 00:11:24 -
从写字楼到脚手架 脱下长衫进厂"拧螺丝"成韩国年轻人新潮流
任职于首尔一家大企业的金某正在准备报考挖掘机驾驶资格证,尽管他头顶令人艳羡的“大企业白领”光环,但随着晋升空间逐渐被压缩,精神压力倍增,他彻底改变了想法。金某表示,单纯的体力劳动反而有助于解压,蓝领工作也没有退休一说,这一点对于“社畜”来说十分具有吸引力。 长期被就业市场边缘化的蓝领职业正在重新获得关注,随着ChatGPT等生成式AI的粉墨登场,白领岗位日益减少。尤其是学历门槛和收入水平越高的白领,被AI取代的可能性越大,反而是蓝领多从事的体力劳动难以被技术取代。在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随着低生育和老龄化加剧,劳动力短缺现象日益严重,蓝领薪资水平水涨船高,正迎来新一轮黄金时代。 英国教育集团培生教育日前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巴西、印度等五国抽取5000个以上工作岗位,调查AI对工作岗位的影响,并发布《Skills Outlook》报告。会计、行政秘书等白领职业30%的工作可被AI取代,而管道工人等蓝领职业的工作仅1%可被取代。 非盈利团体“Employ America”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期间,美国失业白领达到15万人,而蓝领工种则成为最向往的职业。根据《华尔街日报》对美国劳工部统计的分析,机械工和木工的时薪分别为23.32美元和24.71美元。年薪过亿韩元的职业也不在少数,据职业评估网站Glassdoor的数据,美国熟练管道工的年薪为9.348万美元,高于硕士毕业生平均年薪(8.6372万美元)。 人口老龄化加速、劳动力锐减是全球多国面临的共同难题。美国到2030年制造业将面临210万的人才缺口,中国劳动力人口自2015年达到9.98亿的顶峰后急剧减少,已很难像以前一样输出廉价劳动力。 韩国的情况也极为相似,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脱下“孔乙己的长衫”,选择壁纸工、木工,或是干脆进厂“拧螺丝”。随着韩国步入超老龄化社会,劳动力缺口日益扩大推动蓝领身价飙涨。 韩国建筑协会、中小企业中央会去年的统计结果显示,蓝领职业中工资最高的是特高压电缆工人,日薪高达42.12万韩元(约合人民币2200元),若每月工作20天,可获得至少842万韩元的收入。脚手架工人、电焊工、泥瓦匠、油漆工人的日薪也均超过25万韩元。 尤其是“95后”的就业观念也发生巨变,过去年轻人更加青睐即使收入平平但“体面”的白领岗位,但如今他们更倾向于能够满足WLB(Work Life Balance,工作生活平衡)的蓝领工作,虽然劳动强度较大,但“干的越多,赚的越多”,最具代表性的是现代汽车生产线工人,年薪逼近1亿韩元被视为“金饭碗”,每年吸引大批应聘者慕名而来。 就业招聘信息网站Incruit面向481名应届大学毕业生实施的调查显示,70.3%的受访者回答如果有机会,会考虑从事蓝领工作。给出的理由主要为“工作内容单纯”、“收入可观”、“不被业绩和升职压力困扰”等,42.8%的受访者认为AI的普及将导致白领工作减少。 年轻人对蓝领工作的关注并不仅仅局限于找工作的喜好上,蓝领文化“出圈”扩大至文化内容、服装时尚等领域。在优兔(Youtube)和Instagram等网络平台上,介绍体验各种现场劳动的频道人气极高。拥有105万订阅粉丝的“All about jobs”极具代表性,视频多以沉浸式体验现场劳动为主题,播放量极高。 千禧年前后曾一度流行的“工装风”也卷土重来,市场调查机构TMR的数据显示,2022年至2031年间,全球工装市场规模将从以年均6.3%的增幅持续扩大,韩国的本土工装市场规模也已突破1万亿韩元。 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蓝领工作虽充满吸引力,但入行门槛却比想象中要高。蓝领职业的工种十分多元,从清洁、焊接、贴砖、管道、木工、园艺,到叉车、挖掘机、起重机等工程机械操作都属于广义上的蓝领范畴。仅装修领域就包含墙纸铺设、地板安装、门窗维修、阳台扩建、水槽更换等繁杂的细分类别。 对于渴望脱下长袍加入蓝领大军的年轻人,专业人士建议称,选择职业时应结合现有资金、可投入的时间、居住地区等实际条件选择合适工种。蓝领工作既有驾驶叉车、挖掘机等必须持证上岗的领域,也有清洁、管道、木工、瓷砖等虽需资格证,但更看重现场经验的行业。若目前已有工作,建议先积累经验而非盲目“裸辞”,不妨可选择培训机构,或利用假日打零工熟悉现场氛围再慎重做出判断。
2025-07-17 00:02:47 -
医学生宣布全面复课 医政矛盾终见曙光
在离开校园近一半年后,医学院学生宣布将全面复课,旷日持久的医政矛盾似乎迎来曙光。大韩医学院及医学专门研究生协会日前同国会常任委员会、大韩医生协会共同发布声明,称“出于对国会与政府的信任,全体学生将重返校园,将全力推动医学院教育及医疗体系正常化。” 这是自去年2月,医学生反对政府扩大招生计划而集体休学后时隔1年近5个月后宣布复课,也是坚持强硬立场的大韩医生协会首次未提任何条件,主动表明复课意愿。 分析称,新政府成立后与医疗界的氛围有所缓和,希望复学的医学生持续增多,对医生协会一味与政府长时间对峙感到日益疲惫和不满,多重因素促成态度转变。 但学生宣布复课并不意味着从下周一起立即返校上课。虽然有学生要求从本月起立即复课,但校方短时间内难以制定确保教育质量的方案,且需顾及率先复课学生的公平性问题。第二学期复课也存在难度,由于医学院学年制特点,若第一学期被判定留级,无法在下学期复课。教育部今年5月发布的数据显示, 全国40所医学院内留级生达8305人,其中46人被开除学籍。 解决医政矛盾的另一关键方住院实习医生返岗问题也备受关注,随着“强硬派”大韩住院实习医生协议会紧急对策委员长朴丹(音)上月辞职,主张与政府对话的韩成俊(音)接任,预计与政府将加速推进返岗讨论。 大韩住院实习医生协议会将于14日与国会福利委员会委员长朴柱民举行非公开座谈,此后于19日举行临时大会,听取住院实习医生的意见。已辞职的住院实习医生可通过下半年招聘返岗,但要求延期预备役人员的入伍时间。保健福祉部表示暂不考虑特殊措施,将持续关注住院实习医生的具体要求。 若医学生和住院实习医生全部回到原位,旷日持久的医政矛盾将就此画上句号。但半数以上住院实习医生已在其他医疗机构就业,恐难以实现全员返岗。
2025-07-13 22:43:09 -
韩国加码财政刺激与结构改革 多维度攻坚3%增长目标
面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与结构性增长瓶颈,李在明政府近日宣布规模高达32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674.5亿元)的追加更正预算方案,旨在通过财政刺激与结构性改革重塑韩国经济增长动能。政府指出,技术竞争力下滑与产业升级乏力是制约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新预算案将重点加大科技创新领域投入,着力培育新兴产业增长点,以期扭转经济疲软态势,避免陷入长期低增长周期。 据业界10日消息,韩国政府正着力构建系统性政策框架,力争将跌至1%区间的潜在经济增长率提升至总统李在明提出的3%国政目标水平。据悉,由国政企划委员、企划财政部、韩国银行(央行)等核心经济部门联合组建的专项工作组(TF)已投入运作,正在甄选提升潜在增长率的关键政策课题。政策将重点聚焦人工智能(AI)等尖端技术创新、生产率提升和深层次结构性改革三大战略方向。 近期,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央行等国内外主要金融机构纷纷下调对韩国潜在增长率的预期值。潜在增长率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在不引发通货膨胀前提下,通过充分动员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所能实现的GDP增长率,持续下滑意味着经济发展后劲不足。OECD于上月最新发布报告中,将韩国今年潜在增长率预期下调0.1个百分点至1.9%。 据悉,韩国潜在增长率从2000年的5%高位跌至2010年的2%区间,如今进一步跌落至1%区间。国会预算政策处(1.9%)与韩国开发研究院(1.8%)也分别预测今年韩国潜在增长率将跌破2%大关。特别是韩国开发研究院预测,截至2030年,韩国潜在增长率或将逼近零增长临界点。 央行于去年12月发布的报告中也预测称,2024至2026年潜在增长率均值将维持在2%水平,较2016至2020年期间2.5%的中位值显著下滑。分析认为,低生育率与人口老龄化加剧造成劳动力萎缩,叠加企业创新活力不足导致效率提升瓶颈等,共同构成制约韩国经济增长潜力的结构性桎梏。 针对该局面,韩国政府正构建多维度政策响应体系。企划财政部拟将“AI+X战略”(AI与多元产业、技术、领域融合创新)确立为提升潜在增长率的核心支柱,计划通过AI和大数据等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实现全产业链生产效率的系统性跃升。政策方向重点涵盖制造业和服务业等领域的智能化转型,并提供定向财税支持,同时构建AI高端人才培养与供给体系等。 目前,专项工作组明确将AI定位为核心生产力创新驱动力,系统性推进相关配套政策制定。一位政府官员表示:“工作组已形成明确共识,认为扩大AI专业人才供给是突破增长瓶颈的先决条件,当前正同步推进教育体系改革、职业培训体系优化以及配套财税优惠方案的设计工作。”
2025-07-10 19:23:18 -
本报社长梁圭铉受邀出席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
中共中央宣传部和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将于7月10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本报社长梁圭铉受邀出席会议。 2023年3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全球文明倡议,系 统阐释推动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的立场主张,向世 界传递中国愿同各国一道守护世界文明多样性、促进不同文 明交流互鉴、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真诚愿望。 两年多来,国际社会积极响应,开展更加丰富多彩的文 明文化交流活动,联合国大会正式设立“文明对话国际日”, 各界人士对携手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以文明交流互鉴促进合 作发展既有渴望也有期许。 本次会议在百年变局下共同发出增进文明对话、推动人类发展的积极声音,并就下一步行动凝聚力量、达成共识。本次会议主题为“维护人类文明多样性,共促世界和平发展”,将举行开幕式、全体会议、平行分论坛等环节。 来自全球约140个国家和地区的600余位中外嘉宾将共同参会,经济、文化、教育、影视、科技、环保、体育、媒体等各领域人士将就不同领域、不同界别如何加强文明交流对话、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等充分研讨、深入交流。
2025-07-10 02:04:13 -
服务业转型乏力 韩国GNI连续12年难破4万美元大关
韩国统计厅7日发布报告显示,韩国人均国民总收入(GNI)已连续12年停留在3万美元区间,如果着重发展科学技术、信息技术(IT)等高端服务业,人均GNI有望突破4万美元。 具体来看,2021年韩国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占比59.4%,较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平均水平(70.1%)低10.7个百分点,与美国(77.6%)、英国(79.3%)等发达国家差距更为显著。服务业在国家整体经济中占比越高,国家发达程度也相应越高。 从产业附加值在GDP中的占比来看,2023年韩国服务业为63%,制造业为27.7%,较1993年的54.3%和27.8%分别增长9.7个百分点和0.1个百分点。从产业类型来看,韩国房地产(-5.5)、科学技术(-1.9)、信息通信(-0.9)、业务支持(-0.8)等高端服务业领域占比均低于美国。相反,教育(6)、批发零售(0.7)、餐饮住宿(0.4)、保健福利(0.3)等领域占比则较美国要高。 分析认为,高端服务业转型缓慢是韩国人均GNI难以突破4万美元的关键因素。相比之下,2000年美国人均GNI步入3万美元后,仅经过7年便突破4万美元,这得益于信息技术与科学技术等高端服务业的迅猛发展。英国则凭借法律、金融等服务业,仅用2年实现从3万至4万美元的跃升。 此外,衡量各产业最终需求每增加1个单位带动总附加价值增长量的附加价值诱发系数方面,服务业为0.889,远高于工业产品(0.668)、矿产品(0.876)及建筑(0.833)等,这说明在相同资金投入下,服务业带动的经济增长能力相对更强。 韩国统计厅经济统计企划科长任庆恩(音)表示,韩国要想把人均GNI提升至4万美元,需借助数字化转型推动高端服务业发展,缩小服务业内部生产力差距,并加快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他还强调,现在正是提高国家产业竞争力与经济增长速度的关键时期。
2025-07-08 02:53:21 -
【亚洲人之声】"学历泡沫"必须戳破 教育改革刻不容缓
近年来,韩国社会“高学历低匹配”现象愈演愈烈,高等教育的结构问题已经不容回避。韩国职业能力研究院近日发布报告指出,韩国学历过剩比率高达31%,远超经合组织(OECD)平均水平(23%)。也就是说,三分之一的韩国高学历者正在从事与学历水平不符的简单工作。与此同时,近半数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岗位与专业无关,韩国民众的生活满意度也垫底OECD。 表面上看,这是教育与就业之间的结构错配,本质则是韩国高等教育体制在长期纵容下形成的“虚胖”病灶所致。过去几十年间,社会对学历的过度追逐和大学升学的畸形膨胀,让高等教育成为一种全民投资的“起跑竞争”。当高等教育不再代表更高质量的知识积累与技能训练,而仅是学历标签的产线时,“泡沫”终会破裂。 回顾韩国大学扩张历史,自金泳三政府时期放宽大学设立标准以来,各类高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数量急剧增长。在学生资源有限、教研能力不足的现实面前,不少高校陷入招生困难、质量堪忧的困境。大学扩张未能与教育质量同步提升,“学力膨胀”演变成为“学历贬值”。 与此同时,大学学费16年来几乎处于冻结状态,导致高校既难以改善教育条件,也无法吸引优质人才,形成恶性循环。这样的教育土壤培养出“高学历低技能”求职青年,也匹配不到足以发挥学生专长的优质岗位,同时企业又抱怨人才难觅。教育系统和就业市场之间形成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人力资源的低效使用发生在人口减少的背景下。韩国劳动人口正在迅速减少,而大批青年才俊又在不相匹配的岗位上耗尽热情。这不仅是个体的不幸,更是国家的悲哀。尤其是在即将迎来人工智能与高新技术主导的全新产业时代,教育系统如果不能完成结构革新,韩国在全球竞争中或难以立足。 教育是百年大计,更是国家命脉所在。教育改革已经不是“是否要做”,而是“如何去做”的问题。上届政府高喊教育改革口号,但终究雷声大雨点小,三年无所作为。新政府必须警醒,唯有真正提升教育的内涵,才能打破学历崇拜的虚妄,让青年学有所用、业有所成,韩国才能在未来全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025-07-07 19:49:12 -
韩国2026年高考报名8月启动 考试结构持续优化
韩国教育课程评价院于6日公布《2026学年度大学修学能力考试(高考)实施细则》,宣布今年高考将于11月13日举行,并将继续排除“超高难度题”,同时确保试题具备适当的区分度。 根据实施细则,今年高考的出题方向将以接受正规学校教育,并结合EBS教材与讲座学习的学生能够作答为基本原则。与此同时,命题还将综合参考6月和9月模拟考试结果及各科目的特点,确保试题具备必要的鉴别力。 鉴于本次考试涵盖的所有领域和科目均采用2015年修订的课程标准,试题将按照相应课程内容和难度进行命制。考试结束后,相关部门还将公布各试题的评分标准及命题依据,提升考试的透明度。 此外,EBS教材与讲座内容将通过图表、图片、文章等资料,以间接方式与高考试题进行关联,旨在提升考生的理解力和应用能力。各领域和科目的EBS内容在试题中的覆盖率将维持在约50%左右。 韩国史作为必考科目,虽不用于区分考生能力,但旨在评估高中毕业生应具备的基本历史素养。试题围绕核心且重要内容命制,整体难度适中。未报考韩国史的考生,其高考成绩将被视为无效,且不予提供任何成绩。 自2022学年度起,现行高考结构已调整为国语、数学及职业探究领域采取“共同科目+选修科目”的形式;社会与科学探究领域则不再区分门类,考生可从17个选修科目中任选最多两科报考。英语、韩国史及第二外语或汉文等科目继续实行绝对评价。 高考报名现场受理时间定于8月21日至9月5日。成绩通知单将于12月5日前发放,考生在校期间可由所在学校统一领取,毕业生及自考生等则需通过线上方式获取。成绩单自12月8日起,可通过成绩单发放网站申请领取。
2025-07-07 00:09:51 -
【你好,高敞·下】亲近田园牧场 邂逅绿色生活
第二天一早,晨光尚未洒满窗前,窗外已是一片清新的空气与宁静的山景。WELLPARK酒店的晨间节奏缓慢而有序,采风团成员在享用韩式早餐后,陆续整装出发,迎来这趟文化体验之旅的后半程。相较第一天穿越古城与寺庙的“时间之旅”,第二天的行程更像是一次对“未来生活”的探索。高敞如何在守住传统的同时,拥抱现代、对话世界,我们在旅途中逐一探寻。 上午九点半,采风团首先前往高敞郡厅,通过与高敞郡议会议长赵民奎的座谈交流开启一天的行程。会谈中,赵民奎向团员详细介绍高敞近年来在文旅资源整合、农业观光、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努力。高敞不以“速度”取胜,而是在“深度”与“品质”上下功夫,致力融合生态农业、传统文化与休闲疗养,打造属于自己的“慢旅行”品牌。 赵民奎提到,高敞自多年前就开始着手申报世界遗产工作,历经实地调查、专家审议、申遗文本撰写与多轮国际评估,过程漫长而繁复,最终支石墓遗址在2000年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不仅是对高敞古老历史的认可,也是这片土地走向世界的起点。 高敞的魅力远不止于此。世界自然遗产高敞滩涂、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板索里与农乐、世界地质公园高敞壶岩、世界记忆遗产《茂长布告文》,以及联合国认定为生物圈保护区的高敞全境,让高敞成为韩国极少数拥有“六大联合国遗产”的综合遗产城市,可谓文化、生态、历史与记忆并存的“遗产教室”。 值得一提的是,赵民奎还强调期待通过此次与中韩媒体在旅游领域的交流,进一步加深两国地方间的文化往来,并向采风团表达与中国城市缔结国际友好城市的积极意愿。他相信,通过互访与交流,高敞的独特魅力一定会受到更多中国朋友的了解与喜爱。 针对国际游客的接待与传播策略,采风团成员也提出宝贵建议,包括增设外语导览系统、加强海外旅游平台合作、可视化“田园型韩国”魅力等。在这个清晨的对话中,既有小城文化的真诚,也有国际视角的碰撞,人类文明的意义正是在此悄然生发。 离开郡厅后,我们驱车前往上下农园,这是一处集农业生产、食品加工、教育体验、生态保护为一体的本地农业旅游典范。走进农园,映入眼帘的是欧式乡村风格的建筑、广阔的绿色草坪与悠闲漫步的羊群。我们依次对农场内的各种食品工坊进行参观,了解“从农场到餐桌”的全过程,整个流程公开透明,可持续发展理念清晰可见。 据工作人员介绍,上下农园是韩国“六次产业”的成功典范。“六次产业”是指融合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工业)、第三产业(服务业)的综合发展模式。农园不仅生产有机食材,还自建工厂进行加工,并发展体验旅游、教育课程与零售商业,实现农村产业链的高度融合与品牌塑造。这种模式不仅提升农产品附加值,还创造大量就业机会,成为政府认证的“六次产业示范案例”。 午后,我们前往离上下农园不远的每日乳业工厂进行参观,这家韩国知名乳品企业以严谨的生产管理和健康的经营理念深受信赖。在解说人员的带领下,我们实地观摩牛奶和芝士的净化、杀菌、包装整套过程,亲身感受到一杯牛奶背后所需的产业标准与科技保障。工厂内设有专门的参观通道,尤其适合亲子家庭和学生团体到访,是结合营养科普与工业旅游的优质案例之一。 结束工厂参观后,采风团一行转向距离不远的九市浦海水浴场稍作停留。作为高敞西海岸线上的一处天然海水浴场,九市浦拥有开阔的沙滩、浅缓的潮汐与大片未经商业开发的自然海景。海风夹杂盐分与松林香气拂来,让人一扫旅途的疲惫。正值午后退潮时分,沙滩上露出一片片潮间带,几只海鸟在滩涂上觅食,远处的儿童在岸边追逐打闹,我们也在天与海之间按下属于自己的快门。 旅程的最后一站,是鹤园农场的青麦田。这是一个令常年生活在喧嚣都市的人一见难忘的地方,大片麦田随风摇曳,层层叠叠,犹如绿色的波涛在原野中流动。这里还是《百日的郎君》《七日的王妃》《鬼怪》《六龙飞天》《苦尽柑来遇见你》等人气韩剧的取景场所,也是不少摄影爱好人士钟爱的拍摄胜地。 在翻滚的麦浪中接受心灵的疗愈后,采风团下午四点启程返回首尔。车窗外的风景缓缓倒退,阳光洒在远处的山岗与田野上,一帧帧闪光的片段与记忆,也随之在心中悄然沉淀。两天一夜的旅程着实短暂,却又好像一次深呼吸,唤醒我们对“慢”和“真”的再感知。 在高敞,有古老城墙的静默叙述,也有现代农场的勃勃生机;有文化的厚重,也有自然的温柔;不喧哗、不张扬,却能在不经意间打动你。在未来的某一天,当归来的脚步再次踏上这片土地,任山风吹过耳畔,在田埂缓缓前行,喝一杯新鲜的牛奶,重拾那个在喧嚣尘世中逐渐遗忘的自己。
2025-07-03 03:23:15 -
韩国GDP排名或跌至第13位 全球竞争环境日益严峻
韩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曾一度跻身全球前十,但因多年经济增长疲软,逐步远离经济强国行列。继2022年跌至全球第12位后,今年韩国GDP规模预计将被西班牙超越,排名下滑至第13位。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7日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韩国名义国内生产总值(GDP)或将从2024年的1.8697万亿美元降至今年的1.7903万亿美元,排名从第12位跌至第13位。西班牙名义GDP则预计从去年的1.7222万亿美元增至今年的1.7995万亿美元,排名从第15位上升至12位。 韩国GDP规模自2016年进入全球前十后,2020年曾攀升至第9位。但随着俄罗斯、巴西等新兴经济体崛起,排名跌至第12位。此外,韩国不仅面临新兴市场竞争,甚至可能落后多个发达国家。 根据IMF在4月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韩国今年经济增长预期为1%。远低于发展中国家3.7%的平均水平,也低于发达国家1.4%的预期。韩国央行(0.8%)、现代经济研究院(0.7%)、摩根大通(0.5%)等增长预期更低,均不及1%。相比之下,西班牙和澳大利亚今年经济增长预期分别为2.5%和1.6%,疫情后经济表现相对稳健。IMF预计到2030年,韩国GDP排名或将跌至第15位。 此外,韩国正面临出生率低与人口老龄化问题,人口减少使得经济规模难以快速扩张。专家表示,相较于GDP排名,产业竞争力的下降及由此导致的长期低增长结构才是更值得关注的问题。 韩国延世大学经济系名誉教授金正湜表示,韩国主力产业被中国超越,出口增长压力加大。同时,劳动力结构、税制、教育和企业制度等方面未能有效适应全球变化,技术革新与生产率提升受阻,经济增长率持续下滑。 面对严峻经济形势,韩国新政府推出30.5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610亿元)的追加预算,旨在推动经济复苏。政府计划通过激活内需,将潜在增长率从1%提升至3%,并重点扶持人工智能(AI)、半导体、生物技术及可再生能源等新兴产业。 韩国总统李在明于26日在国会就补充预算案发表施政演说表示:“当前正值政府助力经济重启的关键时刻,此次追加预算是缓解经济困境的及时雨,更是推动经济复苏的必由之路。” 5日,韩国银行(央行)国民收入部长姜昌求(音)在首尔中区韩国银行介绍今年第一季度实际GDP的特点。【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6-27 23:2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