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海洋’新闻 24个
-
李在明即将登上G7首秀 "务实外交"迎来试金时刻
韩国总统李在明即将出席本月15日至17日在加拿大举行的七国集团(G7)峰会,开启就任后的首次多边外交行程。在韩美关税谈判、日本第七矿区争议、中韩海上建筑问题等一系列外交悬案交织之际,李在明如何在中美日三大强国之间展开“务实外交”引发外界高度关注。 ◆对美:关税问题属当务之急 李在明此行的一大焦点是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首次会晤。尤其是在当前韩美之间“相互关税”豁免即将到期的敏感时刻,正式双边会谈能否顺利举行备受瞩目。 目前美国对韩国征收10%的基本关税,额外15%的差别关税暂时豁免至7月8日,依旧处于悬而未决的状态。在今年4月的韩美财政与通商“2+2”部长级会谈中,双方决定在7月前就贸易不平衡、非关税壁垒、造船业合作等议题达成初步协议,但具体谈判尚在进行中。 李在明就任总统前,韩国总统一职长期处于“空窗期”,难以推进突破性的外交进程。此次G7峰会为李在明提供一个与特朗普直接沟通的重要机会,也为日后可能进行的“韩美交易”铺平道路。 ◆对日:第七矿区须坦率沟通 峰会期间,李在明与日本首相石破茂的首次韩日首脑会谈也有望进行,重点议题可能聚焦第七矿区。该区域位于韩日专属经济区重叠水域,自1974年签署《韩日大陆架共同开发协定》以来一直尚未进行实质开发,但始终维持法律合作框架。 根据协议,韩日任何一方自今年6月22日起可以通报三年后终止协定。一旦通报提出,协议就即将在2027年失效,届时日本可能单方面在争议海域推进资源开发。对此,韩国外交部门担忧地区紧张局势加剧,正在保持高度警惕。 第七矿区属于外交敏感议题,因此外界普遍认为,峰会如果可以促成李在明与石破茂就此坦率沟通,则有望为韩日海洋权益争端建立缓冲机制,并为未来双边关系奠定更加稳固的外交基础。 ◆对华:海域争议勿激化矛盾 中国不是G7成员,但中韩之间的海上建筑争议也成为李在明政府外交考验的重要一环。中国近年来在黄海暂定措施水域(PMZ)设置大型海上建筑,最近在部分PMZ海域划设禁区,并在附近公海增设3个海洋观测浮标。 一系列举动加剧韩国国内的反华情绪,但考虑到10月即将在韩国庆州举行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峰会可能迎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韩国在处理对华关系上也需要谨慎,避免激化矛盾。 在中美战略竞争日益激烈的大背景下,李在明政府需要在国家利益与战略安全之间寻找外交平衡点。一名韩国政府官员指出,外界对李在明政府是否会固守“亲中反美反日”的传统框架抱有疑虑,现在正是打破这一刻板印象,展现务实主义外交能力的关键时刻。 ◆G7峰会:“务实外交”之首场大考 本次G7峰会不仅是李在明首次登上国际多边外交舞台,还可能成为“务实外交”理念落地的首个战场。随着特朗普新政府的上台,中美之间的对抗形势愈发激烈,李在明在G7这一西方国家主导的国际平台上会如何展现对华政策立场,备受关注。 G7最初由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意大利和加拿大组成,旨在应对上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随后议题逐步扩展至外交与安全领域。近年来,G7国家在应对俄乌冲突和遏制中国发展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协调态度。 如果峰会期间韩美或韩美日会谈得以促成,李在明预计会面临来自美日两国要求在对华议题上发出一致声音的压力。考虑到韩国与中国在经贸与地缘政治上的深厚联系,李在明政府还需谨慎平衡立场,以“务实外交”原则推进对外政策。 实际上,韩国政府在处理韩美日外交事务时,已经展现出不断协调的努力。在特朗普新政府上台后首次韩美日外长会议期间,围绕“支持台湾参与国际组织”等措辞,韩方与美日双方进行反复协调,反映出谨慎的外交姿态。 此外,美国白宫日前在祝贺李在明当选总统的声明中罕见提及中国,随即引来中方不满回应,批评美方搞“阵营对抗”,这也突显出当前中美韩三角关系的微妙与复杂。 韩国国立外交院教授闵政勋指出,此次峰会如果可以促成李在明与美日领导人的首次会面,或能为未来韩美、韩日关系奠定良好开端。他同时强调,中国方面也应予以理解,韩国出席G7峰会的目的在于维护国家利益,无需对此过度敏感。
2025-06-13 02:13:33 -
【亚洲人之声】旅游记:人间天堂斐济
在忙碌生活中,总想体验一场漂泊的大海之旅。笔者趁五一长假,请假两周,怀揣期待,历经十多个小时的云端穿行,横跨东西半球,到达了被称为“人间天堂”的斐济。 斐济位于南太平洋的心脏地带,在新西兰与澳洲东侧的蔚蓝海域中,得益于180度经线穿境而过,斐济成为地球上最先拥抱黎明的既最东亦最西的国度。 初踏斐济,咸湿的海风裹挟着鸡蛋花的芬芳扑面而来,笔者恍然惊觉自己正站在《楚门的世界》里被无数次憧憬却从未抵达的终点。几百座岛屿如同上帝随手撒落的绿松石,在南太平洋的丝绒蓝缎上熠熠生辉。 在这个被誉为“无癌乐园”的秘境里,时间遵循着潮汐的律动,第一缕晨光最先吻上塔韦乌尼岛的棕榈树梢,为整座岛屿镀上金色的祝福。大自然以最慷慨的姿态播撒福祉,赐予岛民们健康与平静的生活。 斐济拥有举世闻名的海滩和海洋,珊瑚微粒在阳光下闪烁着害羞的玫瑰色泽,仿佛踏在晚霞凝固的碎片上。当潜入海底时,被绚丽的水下世界所震撼,蓝绿相间的鹦嘴鱼穿梭在鹿角珊瑚丛中,银色的沙丁鱼群则时而聚成旋涡,时而散作银河。这里拥有不被打扰的绝对自由,可以畅享阳光、潜水、冲浪,抑或在甲板上一边看书,一边吹着海风。 来到斐济,才算体验了真正意义上的慢生活,任由时光在大海上流逝。无论是苏瓦街头还是珊瑚海岸,总能看到当地人慵懒的微笑与旅人惬意的身影。整个国度仿佛浸染在音乐的律动中,椰林间即兴的草裙舞步,沙滩上随性的吉他弹唱,空气中飘荡着香槟气泡与烤龙虾的馥郁芬芳,让人不由自主地放慢呼吸。这个被称作"天生快乐"的乐土,将热情的“Bula”精神融入每一缕海风。 斐济民风真挚热忱,跻身全球幸福之巅。独有的土著风情、地道的KAVA土酒、震撼的走火技艺以及迷人的草裙舞,令人叹为观止。当夜幕降临,原住民点燃椰壳火炬,整片海域顿时化作流动的星火森林。来自五湖四海的旅人在这梦幻光影中举杯相庆,为这处人间净土献上最真挚的赞叹。 笔者想这就是旅行的意义,即使有着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但感知的快乐一样。不论是追逐波涛、沉浸于文明韵味,还是仅仅悠然度过闲暇时光,这片南太平洋上的翡翠天堂都将镌刻在笔者的记忆中。
2025-05-15 19:33:29 -
SK海力士时隔六年重返大企业经营评价榜首 三星电子连续两年第二
凭借高带宽存储器(HBM)业务的强劲增长,SK海力士在韩国500强企业经营评估中力压三星电子和现代汽车,荣膺年度最佳企业。 韩国企业数据研究所CEO SCORE对500强非金融企业中提交业务报告的268家进行评估,并于14日公开结果显示,SK海力士以622.9分(满分800分)时隔6年再次夺冠。此排名分别从高速成长、投资、全球竞争力等八个维度进行评分。去年SK海力士凭借HBM营收增长创下历史最高业绩,并在高速成长、投资、稳健经营等方面获得高度评价。 三星电子以596分连续两年位列第二。三星生物凭借在投资、全球竞争力、稳健经营方面的出色表现,从去年的第五名跃升至第三名,得分为590分。起亚汽车以572.7分蝉联第四。反观去年排在首位的现代汽车,今年以559.5分跌至第五。尽管现代汽车2023年业绩较前年大幅增长,但去年增幅有所下降,导致排名有所下滑。 从各评估维度来看,在高速成长方面,年度营收超过10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1亿元)的企业中,SK海力士、 现代商船、韩华海洋、高丽亚铅、韩华宇航等被评为优秀企业。与此同时,年度营收低于10万亿韩元的中型企业中,韩华能源、三养食品、重山风力、魁匠团、塞尔群表现优异。 在投资方面,三星电子、三星生物、LG化学、现代汽车和SK海力士被评为最优秀企业。三星电子去年的设备投资为53.7416万亿韩元,研发投资为35.0215万亿韩元,既投资总额高达88.7631万亿韩元,在所有调查企业中投资总额最多,相当于排名第二的SK海力士(21.6170万亿韩元)的4.1倍。 在全球竞争力领域,以全球第一企业为基准比较营收占比等指标后,三星生物、起亚、现代汽车、塞尔群和现代商船入选优秀企业。值得注意的是,三星生物的营收仅为中国最大且为全球前十的制药企业——国药集团的4.1%,但营业利润率高出其26.2个百分点。同时,起亚的营收是大众汽车的22.4%,但营业利润率则高出其5.9个百分点。 在治理结构透明度方面,HD现代建设机械、 韩烟人参、Kakao、三星物产、三星电子和柳韩洋行入选优秀企业。在稳健经营方面,魁匠团、好丽友、起亚、韩泰轮胎、现代商船被评为表现优秀企业。 在就业创造方面,现代凯菲克、S-OIL、科丝美诗,Hanil Cement、SJG世宗表现突出。在性别平等层面,韩世实业、永元贸易、三养食品、HD现代化学、三星生物获得好评。 此外,在社会贡献与环境保护方面,HD现代建设机械、SK化学、韩一水泥、HD现代化学、LS电缆被评为优秀企业。
2025-05-15 01:39:36 -
"特朗普效应"助力韩国船企大单频揽 市场份额三倍增长
韩国造船企业最近成功大规模承接集装箱船订单,全球市场占有率正在不断提升。此前,韩国船企在集装箱船领域一直位居占据低价优势的中国企业之后,但在中美关税战背景下,韩国企业迎来反超机会。特朗普政府不久前还预告称,即将对中国船舶征收入港费用。 据HD现代旗下造船业务控股公司HD韩国造船海洋28日消息,公司26日与大洋洲一家船运公司签订建造合同,包括4艘8400TEU级集装箱船、8艘2800TEU级集装箱船和6艘1800TEU级集装箱船。此前,公司已在23日接获2艘2800TEU级集装箱船订单,24日又承接2艘16000TEU级大型集装箱船订单。 HD韩国造船海洋仅四天内累计拿下22艘集装箱船订单,合同金额高达约2.5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26.42亿元)。根据计划,此次承接的集装箱船分别由蔚山HD现代尾浦和全南灵岩HD现代三湖建造,并在2028年上半年陆续交付船东。 与此同时,三星重工业也迎来今年首份集装箱船订单。三星重工业当天公告称,与亚洲地区一位船东签订两艘集装箱船建造合同,总金额为5619亿韩元,预计2028年1月前陆续交付。 韩国集装箱船订单激增与“特朗普效应”不无关系。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近日宣布,即将对中国航运公司、使用中国制造船舶的航运公司、在海外建造的汽车运输船征收美国入港费用,并在未来三年内逐步提高收费标准。受此影响,运营中国制造集装箱船和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的航运公司势必遭受冲击,在新船下单时也陷入两难。 这一趋势也已经反映在统计数据上。年初起,相关政策讨论不断,敏锐的船东开始把目光从中国转向韩国。克拉克森研究(Clarksons Research)数据显示,截至本月22日,韩国船企今年的集装箱船接单量已达约131.79万修正总吨(CGT),市场份额达到29.7%。 如果加上HD韩国造船海洋新承接的22艘订单以及三星重工业的2艘,韩国在全球集装箱船市场的占有率超过30%,相比去年全年仅11.4%的市场份额,几乎实现三倍增长。反观中国,市场份额则从去年的86.6%大幅降至今年的58.1%。 此外,环保法规的加强也对韩国船企形成利好。由HD现代三湖建造的8400TEU级集装箱船计划搭载可使用LNG与柴油双燃料的LNG双燃料发动机,16000TEU级集装箱船也计划安装废气净化装置,以应对国际海事组织(IMO)不断强化的环保要求。 对此也有意见指出,局限于人力成本等因素,韩国在集装箱船领域的成本竞争力已明显落后于中国,因此这种趋势难以长期持续。韩国造船业内人士表示,多种因素正在推动韩国制造集装箱船需求的增加,考虑到老旧船只比例以及环保法规带来的更换需求持续上升,未来还会继续加大集装箱船领域的接单力度。 HD现代尾浦建造的16000TEU级大型集装箱船【图片来源 HD现代】
2025-04-29 20:12:20 -
韩国紫菜出口创新高 中美市场成主要增长引擎
上月31日,日本游客在首尔某大型超市购买紫菜。【图片来源 韩联社】 韩国农水产食品流通公社(aT)于21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韩国紫菜出口额达2.81亿美元,同比增长21.1%,创历史新高。韩国政府此前提出的“2027年实现紫菜年出口额10亿美元”的发展目标有望提前达成。 从出口规模来看,第一季度紫菜出口总量达1.161万吨,同比增长7.5%,较2015年同期(1076吨)实现844.3%的跨越式增长。韩国海洋水产开发院(KMI)的月度统计报告显示,今年1至3月紫菜出口额同比增幅分别为7.4%、52.7%和10.9%,呈稳健上升态势。专家预测,基于当前强劲的市场需求,4月份出口量将持续保持高位运行。 从各国家出口额来看,美国市场以5790万美元位居韩国紫菜出口国首位,中国市场则以5110万美元紧随其后,日本(3440万美元)和泰国(3420万美元)分列第三、四位。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市场表现尤为突出,同比增幅高达86.5%,远超美国(21.6%)、泰国(15.9%)和日本(7.2%)的增长率。 细分产品数据显示,中国市场主要进口海苔产品,第一季度进口量达2258吨,同比激增97.2%,占韩国海苔出口总量的40.3%;进口额增长139.7%,达到4629万美元。反之,调味紫菜对中国出口量仅为209吨。美国市场则呈截然不同的消费偏好,第一季度对美出口调味紫菜1367吨,同比增长30.6%,占该类产品出口总量的30.2%,而海苔仅为140吨。韩国海洋水产部分析指出:“中国市场的爆发式增长主要得益于韩国文化内容的传播效应,特别是紫菜包饭文化的流行带动了海苔需求。而美国市场则持续表现出对健康零食的追捧,推动调味紫菜出口持续走高。” 在加工紫菜产品出口向好的背景下,作为原材料的生紫菜却面临价格困境。受丰收季产量过剩及非法养殖问题影响,今年1月部分地区甚至出现渔民销毁约6000吨滞销生紫菜的情况。据水产业观测中心统计,今年1月生紫菜价格同比暴跌52.4%,至每公斤763韩元,2至3月价格虽有所回升,但仍较去年同期下降17.5%至42%。同时,加工海苔价格却维持在每10张1353韩元的高位,约为历年平均价格的1.5倍。 针对这一结构性矛盾,韩国海洋水产部表示:“当前海苔加工产能不足是导致原料价格低迷与成品价格上涨并存的主要原因。”该部门透露,正在研究通过设备更新提升海苔工厂的生产效能,以促进产业链的均衡发展。
2025-04-21 18:57:21 -
美国对华航运制裁或重塑全球造船格局 韩国集装箱船市场迎战略机遇
HD韩国造船海洋超大型集装箱船。【图片来源 韩联社】 随着美国政府对华航运及船舶企业实施新一轮制裁的背景下,全球造船业格局或将迎来重大调整。分析指出,韩国造船业有望借此契机,在近年来被中国企业快速蚕食的集装箱船市场重获竞争优势。 长期以来,中国造船企业凭借极具竞争力的价格策略,在全球集装箱船市场确保了主导地位。然而,随着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宣布对中资航运企业及造船企业征收入港附加费,中国造船业的价格优势面临实质性削弱。分析认为,在中国企业加速追赶韩国在LNG运输船领域技术优势的当下,这一政策变化将为韩国造船业带来难得的“战略窗口期”。 韩国造船海洋装备协会于2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在全球集装箱船市场的份额呈快速扩张态势。以标准船吨(CGT)计算,中国市场份额从2021年的59.5%跃升至去年的87.8%;同期,韩国的市场份额则从31.6%大幅下降至12.1%。 韩国投资证券援引克拉克森研究所(Clarkson Research)数据显示,全球领先航运公司的造船订单高度集中于中国船厂。其中,地中海航运在中国船厂的订单占比高达97%,赫伯罗特达89%,马士基为59%,ONE和达飞轮船分别为58%和47%,长荣海运则为36%。据分析,在美国制裁政策影响下,这些航运巨头可能会逐步调整供应链策略,将部分订单转向韩国造船企业。 韩国信用评级机构NICE在最新研究报告中指出:“在各类船型中,集装箱船市场将最先感受到制裁带来的冲击。”并预测:“未来主要航运公司很可能会将新造船订单从中国向韩国转移。考虑到当前多数造船合同采用‘重尾款’(预付款少,交付款多)支付结构,航运公司存在终止与中国船厂初步协议的可能性。” 即使在美国制裁措施出台前,韩国船厂已获多个集装箱船订单。今年1月,HD韩国造船海洋成功斩获价值3.716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90.5亿元)的12艘超大型集装箱船订单,市场普遍认为订单来自全球第三大航运公司达飞轮船。此外,韩华海洋也于上月成功接获长荣海运2.4万TEU(集装箱吞吐量)级超大型集装箱船6艘,单艘造价达3881亿韩元,创下该类型船舶史上最高价格纪录。 当前,韩国造船业整体订单份额持续下滑、LNG运输船这一主力船型的主导地位也面临挑战的背景下,如何有效把握此次机遇成为行业关注焦点。去年,全球新船订单中,韩国占比仅为17%,创八年来新低。反之,中国高达71%,两国差距从2022年的40个百分点扩大至54个百分点。在LNG运输船领域,韩国市场份额也从2021年的92.6%下滑至2023年的57.2%,同期中国份额则从7.4%攀升至42.8%。 NICE相关人士表示:“在当前形势下,韩国造船业必须采取'双轮驱动'发展战略,在持续强化LNG船领域技术壁垒的同时,积极抢占集装箱船市场的战略高地。”此次美国对华航运制裁可能成为重塑全球造船业竞争格局的重要转折点。韩国造船业能否把握这一战略机遇,将直接影响其未来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地位。
2025-04-20 23:45:40 -
在中美关税风暴中逆袭?韩国造船迎来全球订单大迁徙
最近,在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关税政策频繁变动的背景下,韩国造船相关产业板块表现亮眼。受益于特朗普“重建美国造船业”的表态以及其政府强化对中国制造业制裁措施,市场普遍预期韩国企业将获得大量订单回流。加之全球对环保船舶的需求快速上升,韩国造船企业凭借稳定的技术力和供应链优势,正站上全球产业重组的风口。 ▲全球订单避险转向 韩国造船业迎反射利益 随着美国政府对中国造船业施加更为严厉的出口与投资限制,全球航运企业对中国造船企业的下单意愿显著下降。据国际船舶与航运专业媒体《TradeWinds》16日报道,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造船厂获得的散货船订单数量骤降至13艘,较去年同期的143艘暴跌逾九成,创下32年来最低纪录。 这一现象被广泛解读为特朗普政府在其任期内推进的一系列“脱中”政策的延续。今年1月,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依据“301条款”,将多家中国航运企业及中国制造的船舶纳入制裁清单,并计划于本月出台针对中国船只和船厂的高额港口使用费政策。据悉,驶入美国港口的中国船只将面临100万美元港口费,而凡“中国制造”的船舶则将被额外征收150万美元费用。 制裁措施一旦生效,长期以来依赖中国船厂低价优势的全球航运公司开始寻求更为稳妥的合作对象,韩国船厂因此成为订单回流的直接受益方。美国液化天然气(LNG)巨头Venture Global已考察HD现代重工、三星重工业和韩华海洋等韩国造船企业,并计划订购最多12艘新船,其中包括4艘LNG运输船。据悉,该公司在此次竞标中完全排除中国船厂,明确表达了避险立场。 希腊航运巨头、“船王”埃万杰洛斯·马里纳基斯(Evangelos Marinakis)亦于近日与HD现代子公司签署20艘船舶的建造意向书。而在浮式液化天然气生产装置(FLNG)领域,中国唯一具备建造能力的企业惠生被美方列入出口管制黑名单后,三星重工业或将成为该领域全球唯一的主要供应商。 ▲造船板块强势上涨 市场看好“韩美产业协同”前景 在全球金融市场因特朗普政策不确定性而出现波动的背景下,韩国造船股却逆势走强。截至本月14日,韩国金融平台“MP Doctor”数据显示,本月以来韩国“造船主题股”整体上涨18.64%,其中HJ重工业涨幅达39.83%,HD现代尾浦、HD现代重工与韩华海洋亦录得超过两位数增长。 分析认为,韩国造船企业股价飙升,一方面源于对特朗普“美国制造”政策下韩美合作可能性的持续期待,另一方面则与国际海事组织(IMO)推进船舶碳税制度、加速环保船舶替换周期有关。有分析指出,IMO最新环保法规的实施将使船东难以再拖延老旧船舶的更新换代,“原本以25至30年为周期的船舶替换可能提前启动”,这将极大刺激对高技术含量环保船型的订单需求,韩国造船业有望全链条受益。 同时,美国持续对中国施压也被视为强化“韩美造船阵营”格局的推手。专家指出,在未来全球订单可能分化为“韩日与中国”两个阵营的背景下,韩国企业的技术与管理优势将带来更大成长空间。 ▲“船坞不足”成瓶颈 韩国造船业海外产能布局提速 面对订单快速增长与国内船坞产能趋紧的矛盾,韩国造船企业正加快海外建造基地布局。HD韩国造船海洋公司已着手扩大在菲律宾苏比克造船厂的产能;三星重工业则正在考虑与东南亚企业合作,灵活利用当地造船设施,以缓解国内建造压力。 然而,产能转移也面临地缘政治新变数。三星重工业近期决定将价值达4778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4.6亿元)的苏伊士型油轮订单分包给中国造船企业PaxOcean,虽可节省大量建造成本,但也引发外界对是否符合美方“脱中”政策要求的担忧。一旦美国新港口费用政策将“在中国建造”的代工船舶纳入征收范围,该模式的可行性或将受到重大挑战。 “即使订单来自非中资船东,代工模式下的关键技术转移仍存在安全疑虑。”一位业内人士指出,“在中美博弈背景下,这种合作模式的政策风险与技术敏感性都在上升。” ▲韩国造船业动荡时代迎来战略窗口期 在全球产业链重构与环保法规加速落地的双重背景下,韩国造船企业正处于政策与市场叠加的“战略窗口期”。凭借长期积累的造船技术、高附加值船型建造能力与灵活应对供应链变化的组织能力,韩国正逐步确立其在全球船舶制造业中的核心地位。 但与此同时,如何在扩大产能、降低成本的同时,合理规避政策风险,建立更稳固的韩美合作机制,亦是韩国造船业需要直面的中长期挑战。 在全球造船业格局剧变的当下,韩国造船产业正行走在“机遇与风险交织”的钢索之上。前方虽充满不确定性,但若能稳步前行,韩国有望在这场全球产业洗牌中赢得更为坚实的战略主动权。 三星重工业巨济造船厂全景【图片来源 三星重工业】
2025-04-18 00:43:22 -
韩流体验升级 迪拜新地标"KOREA 360"今日开馆
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11日表示,已联合农林畜产食品部、产业通商资源部、保健福祉部、海洋水产部及中小风险企业部,在阿联酋迪拜正式设立韩流综合宣传馆“KOREA 360”。 KOREA 360于2022年首次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开馆,作为集韩国文化内容展示、文化体验与相关产品销售于一体的复合型空间,旨在面向海外民众推广韩流及其相关产业。 此次在阿联酋开设的第二家KOREA 360选址于迪拜核心商圈——节日城购物中心,馆内总面积达1606平方米,设有大型演出舞台“主艺术厅”、互动体验区,以及涵盖食品、化妆品和各类消费品的韩流产品专区。 宣传馆由韩国文化内容振兴院主导运营,韩国农水产食品流通公社、中小企业振兴公团、大韩化妆品产业研究院、韩国工艺设计文化振兴院等10家相关机构共同参与策划、展示与推广工作。 为庆祝开馆,纪念活动将于当地时间11日至12日举行,届时Red C、Gaho、CIX及EXO成员金钟大(CHEN)将登台演出。活动期间,还将举办网漫《梨泰院CLASS》作者赵光镇签名会、设计师李相奉主导的韩国时尚特别展等多项文化交流项目。 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国际文化政策官金贤俊(音)表示:“为提升全球对韩国文化内容的关注,六大部门协同推进海外宣传馆项目。希望迪拜‘KOREA 360’能发挥先锋作用,推动韩国文化在中东地区的传播,并为韩国产品出口注入新的增长动力。” 11日,“KOREA 360”在阿联酋(UAE)迪拜正式开馆。【图片来源 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
2025-04-11 23:19:38 -
美国拟对华船舶加征高额港口费 韩国造船业有望"渔翁得利"
2日,装有集装箱的船舶整齐停靠在釜山港。【图片来源 韩联社】 随着美国对华船舶加征港口费政策进入最终听证阶段,全球造船业格局或将迎来新的变化。韩国作为除中国外少数具备大型商船建造能力的国家,韩国造船企业有望在此轮政策调整中占据最为有利的市场地位。 据业界28日透露,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于24日开始启动两次就拟中国海事、物流及造船等领域采取的限制措施举行公开听证会。此次听证会是特朗普政府签署相关行政令前的关键程序,意味着该政策最快或于今年上半年正式生效。 这一政策的出台基于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于1月16日发布的《301调查》报告。报告称,中国通过“不合理的产业政策”在全球造船与物流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对美国相关行业构成系统性限制。根据提案内容,美方计划对进入美国港口的中国籍船舶征收高额靠港费,具体标准可能为每艘船100万至300万美元,或按净吨位最高每吨1000美元计算。此外,使用中国制造船舶的外国航运公司也可能面临每艘最高150万美元的附加费,而未来订购中国船舶的订单则需额外支付50万至100万美元的费用。同时,美国拟限制中国“LOGINK”物流管理系统的使用,并鼓励企业采购美制船舶,符合条件者可获得每年最高100万美元的退税优惠。 该政策已获得美国钢铁工人工会、主要制造业企业及部分两党议员的支持,显示出美国在贸易政策上进一步向“去中国化”倾斜的趋势。市场分析认为,此举将促使全球航运企业调整船舶采购策略,减少对中国造船的依赖,从而为韩国等具备竞争力的造船国家创造新的市场机遇。 此外,非中国制造的二手船舶交易价格已出现明显上涨。近日,日本2011年建造的10万载重吨级二手船以3900万美元成交,较市场评估价高出约15%。韩国产二手船同样受到市场追捧,价格持续攀升。业内预测,若美国政策落地,韩国三大造船企业(HD韩国造船海洋、三星重工、韩华海洋)订单量或将进一步增长。目前,韩国造船业已手握未来三年的充足订单,市场议价能力有望进一步增强。 韩国造船业界人士表示:“此前,部分航运公司出于成本考虑倾向于选择原材料和人工费等方面相对低廉的中国船舶,但美国的新政策可能改变这一趋势。从中长期来看,全球造船订单或逐步向中国以外的市场转移,韩国造船业的技术和产能优势将得到更充分的体现。”
2025-03-28 19:51:46 -
对华团体游客免签 韩国赴北上广举办"K-观光路演"迎客
在中韩关系逐渐缓和的背景下,韩国政府近日宣布下半年对中国团体游客实施免签政策。为进一步推动中国游客赴韩旅游,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与韩国旅游发展局本月25日和27日分别在北京和上海举办“K-观光路演”,联合74家韩国旅游、文化、艺术、医疗、美容等领域的政府及民间机构,共同宣传韩国旅游资源。 去年赴韩中国游客数量达到460万人次,位居各国游客之首。今年第一季度赴韩中国游客数量同比增长18%,达到约120万人次。中国游客在韩平均消费金额约为每人3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5万元),消费水平相对较高。此次路演旨在加速中国游客赴韩旅游的复苏势头,为韩国入境旅游产业注入活力。 25日北京路演在北京饭店诺金举行,首尔、釜山、京畿、江原、全南、庆北、庆南、济州等8个韩国地方政府,以及39家旅行社、酒店度假村、医疗美容机构、旅游景点、主题公园、无声表演团体和沉浸式媒体展演机构等,共计74家机构参与,是韩国在海外举办的最大规模旅游推介活动。 此次活动还吸引来自华北地区的旅行社、在线旅游平台、文化体育协会等约100家中国机构参与。双方围绕韩国旅游产品进行推广,同时探索中韩旅游行业合作机会。在“中韩旅游交流之夜”环节,韩国旅游业协会与中国旅行社协会首次签署友好合作意向书,推进未来的定期交流与合作。 上海路演计划在上海美高梅酒店举行,主要覆盖华东和华中地区旅游业界。华东地区是中国赴韩航班数量与个人签证发放数量最多的区域,是以自由行游客为主的市场。路演计划面向对韩流和美容感兴趣的年轻群体推出医疗美容体验旅游产品,以及包括眼科体检在内的健康旅游项目。此外,针对中国日益增长的养宠人群,本次路演还备有登山等宠物友好型特色主题旅游产品。 活动上还有美食展示、演出等沉浸式文化体验内容,并通过与参与的地方政府合作,推广地方文化旅游庆典、海洋旅游资源等地方特色内容。此前,文化体育观光部已根据旅游个性化、小规模化趋势,围绕体育、美食、美容、宗教、文化艺术等主题,策划并开发148个团体旅游主题产品。届时,中韩旅游业界洽谈会上预计达成超过300场商务洽谈。 在本月6日举办的广州路演中,韩国推介春季花卉主题旅游和地方旅游产品,同时与广东省旅行社行业协会等签订合作协议,以此吸引包括会展产业(MICE)在内的大型团体游客。韩国政府希望通过路演系列活动,超越一次性营销推广,通过稳固的业界网络,建立可持续的中韩旅游合作关系。 “K-观光路演”广州站现场【图片来源 网络】
2025-03-25 23:30:20
-
李在明即将登上G7首秀 "务实外交"迎来试金时刻
韩国总统李在明即将出席本月15日至17日在加拿大举行的七国集团(G7)峰会,开启就任后的首次多边外交行程。在韩美关税谈判、日本第七矿区争议、中韩海上建筑问题等一系列外交悬案交织之际,李在明如何在中美日三大强国之间展开“务实外交”引发外界高度关注。 ◆对美:关税问题属当务之急 李在明此行的一大焦点是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首次会晤。尤其是在当前韩美之间“相互关税”豁免即将到期的敏感时刻,正式双边会谈能否顺利举行备受瞩目。 目前美国对韩国征收10%的基本关税,额外15%的差别关税暂时豁免至7月8日,依旧处于悬而未决的状态。在今年4月的韩美财政与通商“2+2”部长级会谈中,双方决定在7月前就贸易不平衡、非关税壁垒、造船业合作等议题达成初步协议,但具体谈判尚在进行中。 李在明就任总统前,韩国总统一职长期处于“空窗期”,难以推进突破性的外交进程。此次G7峰会为李在明提供一个与特朗普直接沟通的重要机会,也为日后可能进行的“韩美交易”铺平道路。 ◆对日:第七矿区须坦率沟通 峰会期间,李在明与日本首相石破茂的首次韩日首脑会谈也有望进行,重点议题可能聚焦第七矿区。该区域位于韩日专属经济区重叠水域,自1974年签署《韩日大陆架共同开发协定》以来一直尚未进行实质开发,但始终维持法律合作框架。 根据协议,韩日任何一方自今年6月22日起可以通报三年后终止协定。一旦通报提出,协议就即将在2027年失效,届时日本可能单方面在争议海域推进资源开发。对此,韩国外交部门担忧地区紧张局势加剧,正在保持高度警惕。 第七矿区属于外交敏感议题,因此外界普遍认为,峰会如果可以促成李在明与石破茂就此坦率沟通,则有望为韩日海洋权益争端建立缓冲机制,并为未来双边关系奠定更加稳固的外交基础。 ◆对华:海域争议勿激化矛盾 中国不是G7成员,但中韩之间的海上建筑争议也成为李在明政府外交考验的重要一环。中国近年来在黄海暂定措施水域(PMZ)设置大型海上建筑,最近在部分PMZ海域划设禁区,并在附近公海增设3个海洋观测浮标。 一系列举动加剧韩国国内的反华情绪,但考虑到10月即将在韩国庆州举行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峰会可能迎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韩国在处理对华关系上也需要谨慎,避免激化矛盾。 在中美战略竞争日益激烈的大背景下,李在明政府需要在国家利益与战略安全之间寻找外交平衡点。一名韩国政府官员指出,外界对李在明政府是否会固守“亲中反美反日”的传统框架抱有疑虑,现在正是打破这一刻板印象,展现务实主义外交能力的关键时刻。 ◆G7峰会:“务实外交”之首场大考 本次G7峰会不仅是李在明首次登上国际多边外交舞台,还可能成为“务实外交”理念落地的首个战场。随着特朗普新政府的上台,中美之间的对抗形势愈发激烈,李在明在G7这一西方国家主导的国际平台上会如何展现对华政策立场,备受关注。 G7最初由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意大利和加拿大组成,旨在应对上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随后议题逐步扩展至外交与安全领域。近年来,G7国家在应对俄乌冲突和遏制中国发展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协调态度。 如果峰会期间韩美或韩美日会谈得以促成,李在明预计会面临来自美日两国要求在对华议题上发出一致声音的压力。考虑到韩国与中国在经贸与地缘政治上的深厚联系,李在明政府还需谨慎平衡立场,以“务实外交”原则推进对外政策。 实际上,韩国政府在处理韩美日外交事务时,已经展现出不断协调的努力。在特朗普新政府上台后首次韩美日外长会议期间,围绕“支持台湾参与国际组织”等措辞,韩方与美日双方进行反复协调,反映出谨慎的外交姿态。 此外,美国白宫日前在祝贺李在明当选总统的声明中罕见提及中国,随即引来中方不满回应,批评美方搞“阵营对抗”,这也突显出当前中美韩三角关系的微妙与复杂。 韩国国立外交院教授闵政勋指出,此次峰会如果可以促成李在明与美日领导人的首次会面,或能为未来韩美、韩日关系奠定良好开端。他同时强调,中国方面也应予以理解,韩国出席G7峰会的目的在于维护国家利益,无需对此过度敏感。
2025-06-13 02:13:33 -
【亚洲人之声】旅游记:人间天堂斐济
在忙碌生活中,总想体验一场漂泊的大海之旅。笔者趁五一长假,请假两周,怀揣期待,历经十多个小时的云端穿行,横跨东西半球,到达了被称为“人间天堂”的斐济。 斐济位于南太平洋的心脏地带,在新西兰与澳洲东侧的蔚蓝海域中,得益于180度经线穿境而过,斐济成为地球上最先拥抱黎明的既最东亦最西的国度。 初踏斐济,咸湿的海风裹挟着鸡蛋花的芬芳扑面而来,笔者恍然惊觉自己正站在《楚门的世界》里被无数次憧憬却从未抵达的终点。几百座岛屿如同上帝随手撒落的绿松石,在南太平洋的丝绒蓝缎上熠熠生辉。 在这个被誉为“无癌乐园”的秘境里,时间遵循着潮汐的律动,第一缕晨光最先吻上塔韦乌尼岛的棕榈树梢,为整座岛屿镀上金色的祝福。大自然以最慷慨的姿态播撒福祉,赐予岛民们健康与平静的生活。 斐济拥有举世闻名的海滩和海洋,珊瑚微粒在阳光下闪烁着害羞的玫瑰色泽,仿佛踏在晚霞凝固的碎片上。当潜入海底时,被绚丽的水下世界所震撼,蓝绿相间的鹦嘴鱼穿梭在鹿角珊瑚丛中,银色的沙丁鱼群则时而聚成旋涡,时而散作银河。这里拥有不被打扰的绝对自由,可以畅享阳光、潜水、冲浪,抑或在甲板上一边看书,一边吹着海风。 来到斐济,才算体验了真正意义上的慢生活,任由时光在大海上流逝。无论是苏瓦街头还是珊瑚海岸,总能看到当地人慵懒的微笑与旅人惬意的身影。整个国度仿佛浸染在音乐的律动中,椰林间即兴的草裙舞步,沙滩上随性的吉他弹唱,空气中飘荡着香槟气泡与烤龙虾的馥郁芬芳,让人不由自主地放慢呼吸。这个被称作"天生快乐"的乐土,将热情的“Bula”精神融入每一缕海风。 斐济民风真挚热忱,跻身全球幸福之巅。独有的土著风情、地道的KAVA土酒、震撼的走火技艺以及迷人的草裙舞,令人叹为观止。当夜幕降临,原住民点燃椰壳火炬,整片海域顿时化作流动的星火森林。来自五湖四海的旅人在这梦幻光影中举杯相庆,为这处人间净土献上最真挚的赞叹。 笔者想这就是旅行的意义,即使有着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但感知的快乐一样。不论是追逐波涛、沉浸于文明韵味,还是仅仅悠然度过闲暇时光,这片南太平洋上的翡翠天堂都将镌刻在笔者的记忆中。
2025-05-15 19:33:29 -
SK海力士时隔六年重返大企业经营评价榜首 三星电子连续两年第二
凭借高带宽存储器(HBM)业务的强劲增长,SK海力士在韩国500强企业经营评估中力压三星电子和现代汽车,荣膺年度最佳企业。 韩国企业数据研究所CEO SCORE对500强非金融企业中提交业务报告的268家进行评估,并于14日公开结果显示,SK海力士以622.9分(满分800分)时隔6年再次夺冠。此排名分别从高速成长、投资、全球竞争力等八个维度进行评分。去年SK海力士凭借HBM营收增长创下历史最高业绩,并在高速成长、投资、稳健经营等方面获得高度评价。 三星电子以596分连续两年位列第二。三星生物凭借在投资、全球竞争力、稳健经营方面的出色表现,从去年的第五名跃升至第三名,得分为590分。起亚汽车以572.7分蝉联第四。反观去年排在首位的现代汽车,今年以559.5分跌至第五。尽管现代汽车2023年业绩较前年大幅增长,但去年增幅有所下降,导致排名有所下滑。 从各评估维度来看,在高速成长方面,年度营收超过10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1亿元)的企业中,SK海力士、 现代商船、韩华海洋、高丽亚铅、韩华宇航等被评为优秀企业。与此同时,年度营收低于10万亿韩元的中型企业中,韩华能源、三养食品、重山风力、魁匠团、塞尔群表现优异。 在投资方面,三星电子、三星生物、LG化学、现代汽车和SK海力士被评为最优秀企业。三星电子去年的设备投资为53.7416万亿韩元,研发投资为35.0215万亿韩元,既投资总额高达88.7631万亿韩元,在所有调查企业中投资总额最多,相当于排名第二的SK海力士(21.6170万亿韩元)的4.1倍。 在全球竞争力领域,以全球第一企业为基准比较营收占比等指标后,三星生物、起亚、现代汽车、塞尔群和现代商船入选优秀企业。值得注意的是,三星生物的营收仅为中国最大且为全球前十的制药企业——国药集团的4.1%,但营业利润率高出其26.2个百分点。同时,起亚的营收是大众汽车的22.4%,但营业利润率则高出其5.9个百分点。 在治理结构透明度方面,HD现代建设机械、 韩烟人参、Kakao、三星物产、三星电子和柳韩洋行入选优秀企业。在稳健经营方面,魁匠团、好丽友、起亚、韩泰轮胎、现代商船被评为表现优秀企业。 在就业创造方面,现代凯菲克、S-OIL、科丝美诗,Hanil Cement、SJG世宗表现突出。在性别平等层面,韩世实业、永元贸易、三养食品、HD现代化学、三星生物获得好评。 此外,在社会贡献与环境保护方面,HD现代建设机械、SK化学、韩一水泥、HD现代化学、LS电缆被评为优秀企业。
2025-05-15 01:39:36 -
"特朗普效应"助力韩国船企大单频揽 市场份额三倍增长
韩国造船企业最近成功大规模承接集装箱船订单,全球市场占有率正在不断提升。此前,韩国船企在集装箱船领域一直位居占据低价优势的中国企业之后,但在中美关税战背景下,韩国企业迎来反超机会。特朗普政府不久前还预告称,即将对中国船舶征收入港费用。 据HD现代旗下造船业务控股公司HD韩国造船海洋28日消息,公司26日与大洋洲一家船运公司签订建造合同,包括4艘8400TEU级集装箱船、8艘2800TEU级集装箱船和6艘1800TEU级集装箱船。此前,公司已在23日接获2艘2800TEU级集装箱船订单,24日又承接2艘16000TEU级大型集装箱船订单。 HD韩国造船海洋仅四天内累计拿下22艘集装箱船订单,合同金额高达约2.5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26.42亿元)。根据计划,此次承接的集装箱船分别由蔚山HD现代尾浦和全南灵岩HD现代三湖建造,并在2028年上半年陆续交付船东。 与此同时,三星重工业也迎来今年首份集装箱船订单。三星重工业当天公告称,与亚洲地区一位船东签订两艘集装箱船建造合同,总金额为5619亿韩元,预计2028年1月前陆续交付。 韩国集装箱船订单激增与“特朗普效应”不无关系。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近日宣布,即将对中国航运公司、使用中国制造船舶的航运公司、在海外建造的汽车运输船征收美国入港费用,并在未来三年内逐步提高收费标准。受此影响,运营中国制造集装箱船和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的航运公司势必遭受冲击,在新船下单时也陷入两难。 这一趋势也已经反映在统计数据上。年初起,相关政策讨论不断,敏锐的船东开始把目光从中国转向韩国。克拉克森研究(Clarksons Research)数据显示,截至本月22日,韩国船企今年的集装箱船接单量已达约131.79万修正总吨(CGT),市场份额达到29.7%。 如果加上HD韩国造船海洋新承接的22艘订单以及三星重工业的2艘,韩国在全球集装箱船市场的占有率超过30%,相比去年全年仅11.4%的市场份额,几乎实现三倍增长。反观中国,市场份额则从去年的86.6%大幅降至今年的58.1%。 此外,环保法规的加强也对韩国船企形成利好。由HD现代三湖建造的8400TEU级集装箱船计划搭载可使用LNG与柴油双燃料的LNG双燃料发动机,16000TEU级集装箱船也计划安装废气净化装置,以应对国际海事组织(IMO)不断强化的环保要求。 对此也有意见指出,局限于人力成本等因素,韩国在集装箱船领域的成本竞争力已明显落后于中国,因此这种趋势难以长期持续。韩国造船业内人士表示,多种因素正在推动韩国制造集装箱船需求的增加,考虑到老旧船只比例以及环保法规带来的更换需求持续上升,未来还会继续加大集装箱船领域的接单力度。 HD现代尾浦建造的16000TEU级大型集装箱船【图片来源 HD现代】
2025-04-29 20:12:20 -
韩国紫菜出口创新高 中美市场成主要增长引擎
上月31日,日本游客在首尔某大型超市购买紫菜。【图片来源 韩联社】 韩国农水产食品流通公社(aT)于21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韩国紫菜出口额达2.81亿美元,同比增长21.1%,创历史新高。韩国政府此前提出的“2027年实现紫菜年出口额10亿美元”的发展目标有望提前达成。 从出口规模来看,第一季度紫菜出口总量达1.161万吨,同比增长7.5%,较2015年同期(1076吨)实现844.3%的跨越式增长。韩国海洋水产开发院(KMI)的月度统计报告显示,今年1至3月紫菜出口额同比增幅分别为7.4%、52.7%和10.9%,呈稳健上升态势。专家预测,基于当前强劲的市场需求,4月份出口量将持续保持高位运行。 从各国家出口额来看,美国市场以5790万美元位居韩国紫菜出口国首位,中国市场则以5110万美元紧随其后,日本(3440万美元)和泰国(3420万美元)分列第三、四位。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市场表现尤为突出,同比增幅高达86.5%,远超美国(21.6%)、泰国(15.9%)和日本(7.2%)的增长率。 细分产品数据显示,中国市场主要进口海苔产品,第一季度进口量达2258吨,同比激增97.2%,占韩国海苔出口总量的40.3%;进口额增长139.7%,达到4629万美元。反之,调味紫菜对中国出口量仅为209吨。美国市场则呈截然不同的消费偏好,第一季度对美出口调味紫菜1367吨,同比增长30.6%,占该类产品出口总量的30.2%,而海苔仅为140吨。韩国海洋水产部分析指出:“中国市场的爆发式增长主要得益于韩国文化内容的传播效应,特别是紫菜包饭文化的流行带动了海苔需求。而美国市场则持续表现出对健康零食的追捧,推动调味紫菜出口持续走高。” 在加工紫菜产品出口向好的背景下,作为原材料的生紫菜却面临价格困境。受丰收季产量过剩及非法养殖问题影响,今年1月部分地区甚至出现渔民销毁约6000吨滞销生紫菜的情况。据水产业观测中心统计,今年1月生紫菜价格同比暴跌52.4%,至每公斤763韩元,2至3月价格虽有所回升,但仍较去年同期下降17.5%至42%。同时,加工海苔价格却维持在每10张1353韩元的高位,约为历年平均价格的1.5倍。 针对这一结构性矛盾,韩国海洋水产部表示:“当前海苔加工产能不足是导致原料价格低迷与成品价格上涨并存的主要原因。”该部门透露,正在研究通过设备更新提升海苔工厂的生产效能,以促进产业链的均衡发展。
2025-04-21 18:57:21 -
美国对华航运制裁或重塑全球造船格局 韩国集装箱船市场迎战略机遇
HD韩国造船海洋超大型集装箱船。【图片来源 韩联社】 随着美国政府对华航运及船舶企业实施新一轮制裁的背景下,全球造船业格局或将迎来重大调整。分析指出,韩国造船业有望借此契机,在近年来被中国企业快速蚕食的集装箱船市场重获竞争优势。 长期以来,中国造船企业凭借极具竞争力的价格策略,在全球集装箱船市场确保了主导地位。然而,随着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宣布对中资航运企业及造船企业征收入港附加费,中国造船业的价格优势面临实质性削弱。分析认为,在中国企业加速追赶韩国在LNG运输船领域技术优势的当下,这一政策变化将为韩国造船业带来难得的“战略窗口期”。 韩国造船海洋装备协会于2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在全球集装箱船市场的份额呈快速扩张态势。以标准船吨(CGT)计算,中国市场份额从2021年的59.5%跃升至去年的87.8%;同期,韩国的市场份额则从31.6%大幅下降至12.1%。 韩国投资证券援引克拉克森研究所(Clarkson Research)数据显示,全球领先航运公司的造船订单高度集中于中国船厂。其中,地中海航运在中国船厂的订单占比高达97%,赫伯罗特达89%,马士基为59%,ONE和达飞轮船分别为58%和47%,长荣海运则为36%。据分析,在美国制裁政策影响下,这些航运巨头可能会逐步调整供应链策略,将部分订单转向韩国造船企业。 韩国信用评级机构NICE在最新研究报告中指出:“在各类船型中,集装箱船市场将最先感受到制裁带来的冲击。”并预测:“未来主要航运公司很可能会将新造船订单从中国向韩国转移。考虑到当前多数造船合同采用‘重尾款’(预付款少,交付款多)支付结构,航运公司存在终止与中国船厂初步协议的可能性。” 即使在美国制裁措施出台前,韩国船厂已获多个集装箱船订单。今年1月,HD韩国造船海洋成功斩获价值3.716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90.5亿元)的12艘超大型集装箱船订单,市场普遍认为订单来自全球第三大航运公司达飞轮船。此外,韩华海洋也于上月成功接获长荣海运2.4万TEU(集装箱吞吐量)级超大型集装箱船6艘,单艘造价达3881亿韩元,创下该类型船舶史上最高价格纪录。 当前,韩国造船业整体订单份额持续下滑、LNG运输船这一主力船型的主导地位也面临挑战的背景下,如何有效把握此次机遇成为行业关注焦点。去年,全球新船订单中,韩国占比仅为17%,创八年来新低。反之,中国高达71%,两国差距从2022年的40个百分点扩大至54个百分点。在LNG运输船领域,韩国市场份额也从2021年的92.6%下滑至2023年的57.2%,同期中国份额则从7.4%攀升至42.8%。 NICE相关人士表示:“在当前形势下,韩国造船业必须采取'双轮驱动'发展战略,在持续强化LNG船领域技术壁垒的同时,积极抢占集装箱船市场的战略高地。”此次美国对华航运制裁可能成为重塑全球造船业竞争格局的重要转折点。韩国造船业能否把握这一战略机遇,将直接影响其未来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地位。
2025-04-20 23:45:40 -
在中美关税风暴中逆袭?韩国造船迎来全球订单大迁徙
最近,在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关税政策频繁变动的背景下,韩国造船相关产业板块表现亮眼。受益于特朗普“重建美国造船业”的表态以及其政府强化对中国制造业制裁措施,市场普遍预期韩国企业将获得大量订单回流。加之全球对环保船舶的需求快速上升,韩国造船企业凭借稳定的技术力和供应链优势,正站上全球产业重组的风口。 ▲全球订单避险转向 韩国造船业迎反射利益 随着美国政府对中国造船业施加更为严厉的出口与投资限制,全球航运企业对中国造船企业的下单意愿显著下降。据国际船舶与航运专业媒体《TradeWinds》16日报道,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造船厂获得的散货船订单数量骤降至13艘,较去年同期的143艘暴跌逾九成,创下32年来最低纪录。 这一现象被广泛解读为特朗普政府在其任期内推进的一系列“脱中”政策的延续。今年1月,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依据“301条款”,将多家中国航运企业及中国制造的船舶纳入制裁清单,并计划于本月出台针对中国船只和船厂的高额港口使用费政策。据悉,驶入美国港口的中国船只将面临100万美元港口费,而凡“中国制造”的船舶则将被额外征收150万美元费用。 制裁措施一旦生效,长期以来依赖中国船厂低价优势的全球航运公司开始寻求更为稳妥的合作对象,韩国船厂因此成为订单回流的直接受益方。美国液化天然气(LNG)巨头Venture Global已考察HD现代重工、三星重工业和韩华海洋等韩国造船企业,并计划订购最多12艘新船,其中包括4艘LNG运输船。据悉,该公司在此次竞标中完全排除中国船厂,明确表达了避险立场。 希腊航运巨头、“船王”埃万杰洛斯·马里纳基斯(Evangelos Marinakis)亦于近日与HD现代子公司签署20艘船舶的建造意向书。而在浮式液化天然气生产装置(FLNG)领域,中国唯一具备建造能力的企业惠生被美方列入出口管制黑名单后,三星重工业或将成为该领域全球唯一的主要供应商。 ▲造船板块强势上涨 市场看好“韩美产业协同”前景 在全球金融市场因特朗普政策不确定性而出现波动的背景下,韩国造船股却逆势走强。截至本月14日,韩国金融平台“MP Doctor”数据显示,本月以来韩国“造船主题股”整体上涨18.64%,其中HJ重工业涨幅达39.83%,HD现代尾浦、HD现代重工与韩华海洋亦录得超过两位数增长。 分析认为,韩国造船企业股价飙升,一方面源于对特朗普“美国制造”政策下韩美合作可能性的持续期待,另一方面则与国际海事组织(IMO)推进船舶碳税制度、加速环保船舶替换周期有关。有分析指出,IMO最新环保法规的实施将使船东难以再拖延老旧船舶的更新换代,“原本以25至30年为周期的船舶替换可能提前启动”,这将极大刺激对高技术含量环保船型的订单需求,韩国造船业有望全链条受益。 同时,美国持续对中国施压也被视为强化“韩美造船阵营”格局的推手。专家指出,在未来全球订单可能分化为“韩日与中国”两个阵营的背景下,韩国企业的技术与管理优势将带来更大成长空间。 ▲“船坞不足”成瓶颈 韩国造船业海外产能布局提速 面对订单快速增长与国内船坞产能趋紧的矛盾,韩国造船企业正加快海外建造基地布局。HD韩国造船海洋公司已着手扩大在菲律宾苏比克造船厂的产能;三星重工业则正在考虑与东南亚企业合作,灵活利用当地造船设施,以缓解国内建造压力。 然而,产能转移也面临地缘政治新变数。三星重工业近期决定将价值达4778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4.6亿元)的苏伊士型油轮订单分包给中国造船企业PaxOcean,虽可节省大量建造成本,但也引发外界对是否符合美方“脱中”政策要求的担忧。一旦美国新港口费用政策将“在中国建造”的代工船舶纳入征收范围,该模式的可行性或将受到重大挑战。 “即使订单来自非中资船东,代工模式下的关键技术转移仍存在安全疑虑。”一位业内人士指出,“在中美博弈背景下,这种合作模式的政策风险与技术敏感性都在上升。” ▲韩国造船业动荡时代迎来战略窗口期 在全球产业链重构与环保法规加速落地的双重背景下,韩国造船企业正处于政策与市场叠加的“战略窗口期”。凭借长期积累的造船技术、高附加值船型建造能力与灵活应对供应链变化的组织能力,韩国正逐步确立其在全球船舶制造业中的核心地位。 但与此同时,如何在扩大产能、降低成本的同时,合理规避政策风险,建立更稳固的韩美合作机制,亦是韩国造船业需要直面的中长期挑战。 在全球造船业格局剧变的当下,韩国造船产业正行走在“机遇与风险交织”的钢索之上。前方虽充满不确定性,但若能稳步前行,韩国有望在这场全球产业洗牌中赢得更为坚实的战略主动权。 三星重工业巨济造船厂全景【图片来源 三星重工业】
2025-04-18 00:43:22 -
韩流体验升级 迪拜新地标"KOREA 360"今日开馆
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11日表示,已联合农林畜产食品部、产业通商资源部、保健福祉部、海洋水产部及中小风险企业部,在阿联酋迪拜正式设立韩流综合宣传馆“KOREA 360”。 KOREA 360于2022年首次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开馆,作为集韩国文化内容展示、文化体验与相关产品销售于一体的复合型空间,旨在面向海外民众推广韩流及其相关产业。 此次在阿联酋开设的第二家KOREA 360选址于迪拜核心商圈——节日城购物中心,馆内总面积达1606平方米,设有大型演出舞台“主艺术厅”、互动体验区,以及涵盖食品、化妆品和各类消费品的韩流产品专区。 宣传馆由韩国文化内容振兴院主导运营,韩国农水产食品流通公社、中小企业振兴公团、大韩化妆品产业研究院、韩国工艺设计文化振兴院等10家相关机构共同参与策划、展示与推广工作。 为庆祝开馆,纪念活动将于当地时间11日至12日举行,届时Red C、Gaho、CIX及EXO成员金钟大(CHEN)将登台演出。活动期间,还将举办网漫《梨泰院CLASS》作者赵光镇签名会、设计师李相奉主导的韩国时尚特别展等多项文化交流项目。 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国际文化政策官金贤俊(音)表示:“为提升全球对韩国文化内容的关注,六大部门协同推进海外宣传馆项目。希望迪拜‘KOREA 360’能发挥先锋作用,推动韩国文化在中东地区的传播,并为韩国产品出口注入新的增长动力。” 11日,“KOREA 360”在阿联酋(UAE)迪拜正式开馆。【图片来源 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
2025-04-11 23:19:38 -
美国拟对华船舶加征高额港口费 韩国造船业有望"渔翁得利"
2日,装有集装箱的船舶整齐停靠在釜山港。【图片来源 韩联社】 随着美国对华船舶加征港口费政策进入最终听证阶段,全球造船业格局或将迎来新的变化。韩国作为除中国外少数具备大型商船建造能力的国家,韩国造船企业有望在此轮政策调整中占据最为有利的市场地位。 据业界28日透露,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于24日开始启动两次就拟中国海事、物流及造船等领域采取的限制措施举行公开听证会。此次听证会是特朗普政府签署相关行政令前的关键程序,意味着该政策最快或于今年上半年正式生效。 这一政策的出台基于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于1月16日发布的《301调查》报告。报告称,中国通过“不合理的产业政策”在全球造船与物流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对美国相关行业构成系统性限制。根据提案内容,美方计划对进入美国港口的中国籍船舶征收高额靠港费,具体标准可能为每艘船100万至300万美元,或按净吨位最高每吨1000美元计算。此外,使用中国制造船舶的外国航运公司也可能面临每艘最高150万美元的附加费,而未来订购中国船舶的订单则需额外支付50万至100万美元的费用。同时,美国拟限制中国“LOGINK”物流管理系统的使用,并鼓励企业采购美制船舶,符合条件者可获得每年最高100万美元的退税优惠。 该政策已获得美国钢铁工人工会、主要制造业企业及部分两党议员的支持,显示出美国在贸易政策上进一步向“去中国化”倾斜的趋势。市场分析认为,此举将促使全球航运企业调整船舶采购策略,减少对中国造船的依赖,从而为韩国等具备竞争力的造船国家创造新的市场机遇。 此外,非中国制造的二手船舶交易价格已出现明显上涨。近日,日本2011年建造的10万载重吨级二手船以3900万美元成交,较市场评估价高出约15%。韩国产二手船同样受到市场追捧,价格持续攀升。业内预测,若美国政策落地,韩国三大造船企业(HD韩国造船海洋、三星重工、韩华海洋)订单量或将进一步增长。目前,韩国造船业已手握未来三年的充足订单,市场议价能力有望进一步增强。 韩国造船业界人士表示:“此前,部分航运公司出于成本考虑倾向于选择原材料和人工费等方面相对低廉的中国船舶,但美国的新政策可能改变这一趋势。从中长期来看,全球造船订单或逐步向中国以外的市场转移,韩国造船业的技术和产能优势将得到更充分的体现。”
2025-03-28 19:51:46 -
对华团体游客免签 韩国赴北上广举办"K-观光路演"迎客
在中韩关系逐渐缓和的背景下,韩国政府近日宣布下半年对中国团体游客实施免签政策。为进一步推动中国游客赴韩旅游,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与韩国旅游发展局本月25日和27日分别在北京和上海举办“K-观光路演”,联合74家韩国旅游、文化、艺术、医疗、美容等领域的政府及民间机构,共同宣传韩国旅游资源。 去年赴韩中国游客数量达到460万人次,位居各国游客之首。今年第一季度赴韩中国游客数量同比增长18%,达到约120万人次。中国游客在韩平均消费金额约为每人3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5万元),消费水平相对较高。此次路演旨在加速中国游客赴韩旅游的复苏势头,为韩国入境旅游产业注入活力。 25日北京路演在北京饭店诺金举行,首尔、釜山、京畿、江原、全南、庆北、庆南、济州等8个韩国地方政府,以及39家旅行社、酒店度假村、医疗美容机构、旅游景点、主题公园、无声表演团体和沉浸式媒体展演机构等,共计74家机构参与,是韩国在海外举办的最大规模旅游推介活动。 此次活动还吸引来自华北地区的旅行社、在线旅游平台、文化体育协会等约100家中国机构参与。双方围绕韩国旅游产品进行推广,同时探索中韩旅游行业合作机会。在“中韩旅游交流之夜”环节,韩国旅游业协会与中国旅行社协会首次签署友好合作意向书,推进未来的定期交流与合作。 上海路演计划在上海美高梅酒店举行,主要覆盖华东和华中地区旅游业界。华东地区是中国赴韩航班数量与个人签证发放数量最多的区域,是以自由行游客为主的市场。路演计划面向对韩流和美容感兴趣的年轻群体推出医疗美容体验旅游产品,以及包括眼科体检在内的健康旅游项目。此外,针对中国日益增长的养宠人群,本次路演还备有登山等宠物友好型特色主题旅游产品。 活动上还有美食展示、演出等沉浸式文化体验内容,并通过与参与的地方政府合作,推广地方文化旅游庆典、海洋旅游资源等地方特色内容。此前,文化体育观光部已根据旅游个性化、小规模化趋势,围绕体育、美食、美容、宗教、文化艺术等主题,策划并开发148个团体旅游主题产品。届时,中韩旅游业界洽谈会上预计达成超过300场商务洽谈。 在本月6日举办的广州路演中,韩国推介春季花卉主题旅游和地方旅游产品,同时与广东省旅行社行业协会等签订合作协议,以此吸引包括会展产业(MICE)在内的大型团体游客。韩国政府希望通过路演系列活动,超越一次性营销推广,通过稳固的业界网络,建立可持续的中韩旅游合作关系。 “K-观光路演”广州站现场【图片来源 网络】
2025-03-25 23:3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