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经济’新闻 447个
-
韩国创业企业三年连增 创新活力持续迸发
【图片提供 GettyImageBank】 一项调查显示,韩国每10家中小企业中,就有6家为成立不足七年的新兴“创业企业”,创业企业数量和销售额连续三年保持稳健增长。 中小风险企业部和创业振兴院于16日共同发表的《创业企业实态调查》报告显示,以2022年为基准,创业企业数量同比激增6.2%,达482.9万家。创业企业从2020年的429.9万家增至2021年的454.91万家,呈逐年增长态势。2022年的482.9万家企业中,中小企业(804.3万家)占全体的60.1%。其中,制造业及技术业领域的创业企业数量达96.5万家,占全体的20%。同时,保健及社会福利服务业(20.2%)、信息通讯业(14.4%)、专业、科学、技术服务业等领域的创业企业均同比有所增加,共同推动了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发展。 非技术业领域的创业企业(386.5万家)同样表现不俗,以农业(16.7%)、电力、煤气、蒸汽及空气调节供应业(12.4%)、批发及零售业(11%)等为核心呈持续增加态势。非技术业领域的创业企业销售额同比增加7%,达到1186.1万亿韩元(平均2.5亿韩元),占全体中小企业销售额(3309万亿韩元)的35.8%。技术业领域的创业企业销售额也达到了331.5万亿韩元,展现了强劲的市场竞争力。 据调查,83.3%的受访创业者表示,基于职场经验,挑战创业。29.6%的受访者则为二次创业,同比(35.4%)有所减少。在创业障碍方面,资金筹措(50.3%)、对失败的担忧(46%)、以及创业知识、能力与经验的不足(34.7%)等因素最多。关于创业动机,追求更大的经济收入(65%)高居榜首,工作适合度(49.9%)、长期发展前景(22.6%)及自由的工作环境(17.1%)等回答紧随其后。 创业企业的在职人员年龄结构也呈现出鲜明特点,40多岁人群占比最高,达31.1%,其次依次为20多岁(27%)、30多岁(23.6%)、50多岁(9.3%)及60岁以上(9%)。 中小风险企业部创业政策官赵庆元(音)表示:“报告中整体指标均有所上升,表明创业环境趋于活跃,预计未来创业生态将持续焕发新生机,为更多创业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
2025-01-17 00:07:27 -
比亚迪"三箭齐发"亮相仁川 全面进军韩国电动车市场
16日上午,比亚迪(BYD)在韩国仁川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进军韩国乘用车市场。发布会上,比亚迪亚太汽车销售事业部总经理刘学亮乘坐比亚迪高性能纯电超跑仰望U9亮相,向在场媒体介绍了比亚迪在韩国的业务战略以及新车型的推出计划。 比亚迪亚太汽车销售事业部总经理刘学亮 【摄影 记者 崔锦宁】 ▲全球新能源领导者登陆韩国市场 作为全球领先的科技企业,比亚迪目前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布局,涵盖汽车、轻轨、可再生能源及电子四大核心业务。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比亚迪的表现尤为亮眼。2024年,比亚迪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突破427万辆,连续三年蝉联全球销量冠军。 比亚迪早在2016年便进入韩国市场,但当时以商用车为主,包括电动叉车、电动巴士和电动卡车等,同时提供相关零部件及服务。如今,借助全球领先的技术积累,比亚迪决定进一步拓展至韩国乘用车市场。 ▲三款电动车型抢滩韩国市场 比亚迪韩国乘用车事业部负责人赵仁哲在发布会上详细介绍了今年将在韩国市场推出的三款电动车型:紧凑型电动SUV“ATTO 3”、中型轿车“海豹”(SEAL) 和中型SUV“海狮7”(SEALION 7)。 比亚迪韩国乘用车事业部负责人赵仁哲在发布会上介绍紧凑型电动SUV“ATTO 3”。【摄影 记者 崔锦宁】 作为首发车型,ATTO 3搭载了比亚迪领先的磷酸铁锂(LFP)刀片电池,兼具高安全性与高能量密度,单次充电的综合续航里程可达321公里。车辆配备全景天窗、V2L对外放电功能等便捷配置,同时通过了欧洲NCAP五星安全认证。为迎合韩国用户的需求,ATTO 3特别集成了T-map导航服务和音乐平台FLO等本地化功能,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 自2022年上市以来,ATTO 3在全球的累计销量已突破100万辆。此车型已经通过韩国环境部认证,并计划于今年2月正式上市。其标准版和Plus版本的售价分别为315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5.8万元)和3300万韩元。扣除政府与地方补贴后,实际购买价格有望降至2000万韩元出头,为韩国消费者带来极具竞争力的性价比。 【图片来源 韩联社】 ▲打造信赖品牌 力破"中国制造"刻板印象 针对中国品牌在韩国市场面临的固有印象挑战,赵仁哲表示,比亚迪将通过“品牌体验最大化”的策略,让韩国消费者全面了解比亚迪。为了消除消费者顾虑,比亚迪韩国在发布会上宣布,将与6家官方经销商(三千里EV、DT NETWORKS、和谐汽车集团、Vision Mobility、G&B Automobile和SSMOTORS)合作,在韩国全境主要城市设立15家展厅及11家服务中心,为消费者提供差异化的品牌体验及全方位服务。赵仁哲强调,未来将以用户满意为核心,通过扩展经销网络及完善服务体系,提升品牌影响力及市场竞争力。 从市场定位来看,ATTO 3的主要竞争对手将是起亚EV3(起售价3995万韩元)和现代Casper Electric(起售价2740万韩元)。比亚迪还考虑利用8%的关税优惠差价,进一步降低车型售价,巩固价格优势。 面对比亚迪的“强势来袭”,现代汽车集团经营研究院移动产业研究室室长梁振洙(音)在韩国汽车记者协会主办的研讨会上警示称:“不能因既定印象低估比亚迪。其能否成功关键在于与韩国消费者的关系建立。”他以中国家电品牌石头科技(Roborock)在韩国市场的成功为例,指出中国品牌已具备在韩国市场突围的潜力,并补充道:“比亚迪在电动化和智能化领域的技术竞争力不可小觑。” ▲日本经验助力 为韩国布局增添信心 比亚迪此次进军韩国市场的信心,部分来自其在日本市场的成功经验。据日本媒体10日报道,比亚迪自2023年进入日本市场以来,通过积极的折扣策略和渠道布局,在短短两年内超越丰田,实现了显著的市场突破。截至年底,比亚迪计划将日本门店数量扩充至100家以上。 《日本经济新闻》分析称:"在本土品牌影响力渐趋减弱的背景下,中韩品牌正成为日本电动车市场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其中中国品牌的崛起尤为引人注目。"数据显示,虽然比亚迪与市场领头羊日产在销量上仍有差距,但其表现已达到进口冠军特斯拉的40%。 韩国消费者以对品牌的忠诚度和品质的严格要求著称。为此,比亚迪以“以质取胜”的策略,推出兼具价格优势与技术实力的产品,努力突破消费者对中国品牌的传统认知,树立科技创新与高性价比并重的品牌形象。 梁振洙建议,韩国汽车产业应积极开展开放式创新,加强与国际企业及国内初创公司的合作。他呼吁政府除提供购车补贴外,还应着力培养相关专业人才,完善产业生态系统,以应对未来竞争挑战。 从左至右分别为比亚迪中型轿车“海豹”(SEAL) 、紧凑型电动SUV“ATTO 3”和中型SUV“海狮7”(SEALION 7)。【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1-16 22:24:32 -
韩国央行维持基准利率3%不变
韩国银行(央行)金融货币委员会于16日召开货币政策会议,决定将基准利率维持在3%不变。央行去年10月开始降息,下调基准利率25个基点至3.25%,11月下调至3%,但此次决定暂停降息。 据分析,央行主要考虑到韩元贬值。近期,韩元对美元汇率持续走低,接近1450韩元。若央行连续三次降息可能导致韩美基准利率差距拉大,加剧韩元贬值压力。 另一方面,去年年底的戒严和弹劾事态为内需带来了负面影响,导致消费和投资明显萎缩。尽管政府和执政党呼吁央行通过货币宽松政策提振经济,但央行更倾向于维持金融市场稳定。 央行表示,将密切关注本月20日(当地时间)美国新政府的政策动向,以及月底美联储议息会议的结果。此外,央行还将关注韩国政府财政预算的执行情况等关键因素。在确认经济和金融指标后,央行将于2月再次评估降息的可能性更大。 此外,央行将2025年的经济增长预期从此前的2.2%下调至1.9%。央行指出,目前韩国经济正面临多重不利因素,包括国内政治动荡、美国新政府的政策方向不确定性。 16日,在位于首尔中区的韩国银行办公楼,行长李昌镛主持金融货币委员会会议。【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1-16 20:14:28 -
内需疲软拖累就业前景 韩国多项经济指标齐亮"红灯"
7日,位于首尔明洞的一家饭店,桌椅全部被收起,客流稀少。【图片来源 韩联社】 在韩国内需持续低迷的态势下,弹劾风波不断、年末消费市场疲软等多项关键经济指标均呈现出不容乐观的态势。随着美国新政府的上台,政局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剧,令韩国政府的忧虑日益加深。 企划财政部于16日表示,上月就业人数自2021年2月以来首次出现下降,政府分析称,经济萎缩直接影响就业心理。建筑业等内需恢复缓慢、主力行业竞争激烈、劳动年龄人口减幅扩大等使得未来就业前景亦显黯淡。 统计厅日前公布的《2024年年度雇佣动向》报告显示,上月临时工和日工分别减少8.6万人和15万人。其中,批发及零售业减少9.6万人(-2.9%),住宿及餐饮业增加1.2万人(0.5%),增幅明显放缓。政府认为,去年雇佣指标的疲软间接导致了消费萎缩。 数据显示,上月消费者心理指数(CCSI)为88.4,环比(100.7)下滑12.3点。同期,信用卡消费金额同比减少1.5%,创自2021年相关统计以来的最低值。企划财政部人力政策科长赵成中(音)指出,批发零售、运输仓库、住宿餐饮、个人服务业等领域就业人数增幅均有所放缓,平均减少5.8万人。上月消费者心理指数急剧下降和信用卡消费金额触底,很大程度上受到政局动荡的负面影响。 政府预测,今年的情况也不容乐观。今年全年就业人数预计增加12万人,这一增幅将是自2020年(-21.8万人)因新冠疫情导致就业者减少以来的最低水平。当前韩国经济面临的国内外环境不确定性上升,特别是特朗普上台后的政策调整将成为重要变量,内需低迷态势或有所改善但出口增速或将放缓,金融外汇市场持续波动,民生压力难有改善。 尽管政府计划通过预算拨款积极提振内需,促进经济尽快复苏,但预计消费信心的恢复仍需时日。在野党强调,为保障民生稳定,必须积极筹措财源。紧急戒严状态已对就业市场造成冲击,消费心理萎缩,因此需调整预算以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代总统崔相穆表示:“2025年韩国经济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不确定性。全年经济政策的核心是全力稳定经济,首要任务是恢复民生经济。政府将实施18万亿韩元的经济振兴计划,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推进相关政策、确保民生福祉。”他还表示:“为稳定国家对外信用,将向外资提供大量现金补贴和税收优惠。同时,积极探索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根本性解决方案,重点改革支柱产业并发掘潜力新产业,通过临时税收抵扣等手段显著改善中小企业的投资环境。”
2025-01-16 19:14:23 -
就业市场遇冷 四成韩企今年无招新计划或尚未制定
随着韩国经济持续低迷不振,企业开始调整招聘计划,今年韩国招聘市场预计将持续遇冷。 近日,韩国就业门户网站Saramin和韩国中坚企业联合会分别发布了针对企业招聘计划的调查报告,揭示了今年韩国企业招聘趋势。 Saramin对511家企业进行调查,并日前发布的结果显示,23.1%的韩国企业没有招聘计划,13.7%尚未搞定招聘计划。只有63.2%的企业有招聘计划。 对于没有招聘计划或尚未制定计划的企业,主要原因包括“人力成本高”(36.2%)和“行业景气下滑”(36.2%)。 此外,韩国中坚企业联合会日前发布的《2025年中坚企业就业展望调查》显示,40.6%的中坚企业尚未搞定招聘计划,仅59.4%的中坚企业有新招聘计划。其中52.6%的企业表示将维持与去年相同的招聘规模。 在缩减招聘规模的中坚企业中,业绩下滑和业务需求减少(40.7%)、成本控制(30.1%)以及对经济前景的担忧(15.4%)成为主要原因。 中坚企业一致认为,为了解决人力资源问题,政府需出台积极政策支持,包括扩大就业支持项目(25.7%)、加强税收支持(23.2%)、提高雇佣灵活性(17.5%)以及强化人才培养项目(16.6%)。 【图片提供 GettyImageBank】
2025-01-16 00:43:34 -
中国低价攻势重创韩国核心产业 反倾销呼声高涨
进入今年以来,韩国主要核心产业深受中国产品低价攻势困扰。钢铁行业去年已就中国进口厚板和热轧钢板提起反倾销诉讼;机器人行业近期也要求对来自中国与日本的工业机器人实施反倾销措施;太阳能行业受低价竞争影响业绩恶化,开始考虑退出本土市场。 据韩国产业界15日消息,HD Hyundai Robotics、Yuil Robotics等五家韩国工业机器人企业本月10日向产业通商资源部贸易委员会提交关于中国产四轴及以上垂直多关节工业机器人的反倾销申诉。 四轴及以上垂直多关节机器人广泛应用于组装、涂装、焊接等制造工业现场。韩国企业指出,中日厂商以低于正常价格最多40%的价格倾销工业机器人,扰乱韩国市场价格。 初步数据显示,韩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进口量从2021年的9080台增至2024年的1.3445万台,三年增幅超过48%。进口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也从2021年的75%升至2023年的81%。进口工业机器人凭借低价几乎占据韩国市场。 钢铁行业去年两度针对进口钢材提起反倾销申诉,以反击进口产品的低价冲击。现代制铁去年7月对中国产厚板提出反倾销申诉,12月又对中日热轧钢板启动反倾销调查。目前,针对中国产厚板的反倾销申诉已获受理,贸易委员会正在展开调查。 据韩国钢铁协会数据,去年韩国进口中国产钢材多达877万吨,同比增加6.1%,创2017年以来新高。进入韩国市场的中国产厚板价格比韩国国产低20%,热轧钢板则低5%至10%。面对经济萧条与低价竞争的双重压力,业界纷纷感叹情况持续下去企业会难以维继。 太阳能行业也是受到中国低价竞争影响的一大领域。据韩国进出口银行去年12月26日发布的《2024年下半年太阳能产业动向》报告,去年12月多晶硅价格跌至每公斤5.6美元的历史低点,较同年1月(8.8美元)下降36.4%,仅为2022年8月顶点(39美元)的七分之一。同期210mm单晶硅片价格降至每片0.21美元,较同年1月下降34.4%。太阳能电池价格降至每瓦0.0038美元,组件价格降至每瓦0.0084美元,分别较去年1月下降24%和30%,同创历史新低。 随着中国产低价太阳能零部件涌入韩国市场,韩国企业或全面退出本土业务,或承受亏损进行恶性竞争。韩国唯一的多晶硅生产企业OCI难以承受与中国廉价产品的竞争,2020年放弃韩国业务,目前专注马来西亚工厂运营。韩华解决方案的Q-CELLS部门目前70%至80%的太阳能业务收入来自北美市场,目前发展重点也在海外。 中国低价倾销源于内需萎靡,韩国企业把希望寄托在中国政府的经济刺激政策上,但前景并不乐观。浦项控股公司会长张仁和表示:“像中国这样的大国,内需难以快速恢复,因此中国可能会继续向韩国倾销低价钢铁产品。” 业界与学界呼吁通过政策支援保护韩国产业,同时国内企业也需要尽快调整业务组合。淑明女子大学经营学教授徐镛求表示:“中国产品的低价攻势是结构性问题,高人工成本的韩国企业几乎不可能在价格竞争中胜出。因此应该迅速转向高附加值产品竞争力,或加速进军北美和法律规章较为宽松的灰色市场。” 现代制铁生产的热轧钢板【图片来源 现代制铁】
2025-01-16 00:02:16 -
汇率与油价双重夹击 韩国12月进口物价指数攀升2.4%
受汇率暴涨影响,韩国进口产品整体价格水平(以韩元为准)提高2.4%,进口物价上升将导致消费者物价的上升。 韩国银行(央行)于15日公布的进出口物价指数统计数据显示,以去年12月为基准,进口物价指数(2020=100)为142.14,环比上涨2.4%。进口物价指数从去年10月开始连续3个月呈上升趋势。12月增幅创自去年4月(4.4%)以来的最高值。原材料(3%)、中间材料(2.2%)、消费材料(2.1%)均上涨。 按品种分类,农林水产品(3.6%)、矿产产品(2.9%)、化学产品(2.7%)、初生金属(2.1%)等的上升幅度较大。具体产品中,咖啡(9.7%)、原油(3.8%)、铁矿石(3.9%)、甲醇(3.3%)、印刷电路板(9%)、二次电池(3.4%)等产品的上涨趋势尤为明显。央行分析称,韩元兑美元汇率上升及国际油价上涨等影响,进口物价呈上涨态势。韩元兑美元的汇率从去年11月的1393.38韩元上涨至12月的1434.42韩元,上涨2.9%。同期,月均迪拜油价从72.61美元上涨至73.23美元,上涨0.9%。 据统计,12月出口物价指数达133.75,环比(130.57)上升2.4%,也连续三个月呈上升趋势。主要是由煤炭及石油产品(3.1%)、化学产品(2.9%)、农林水产品(2.7%)带动整体出口物价上涨。具体品种中,冷冻水产品(3.3%)、汽油(5.6%)、二甲苯(3.7%)等涨幅较大。 央行物价统计组长李文熙(音)表示,进入今年1月以来,国际油价及汇率上涨,且国内外经济条件的不确定性加剧,使得未来进出口物价变得难以预测。进口物价上升不仅会影响进口消费品价格,还会提高国内的进口材料费用,从而对消费者物价造成上升压力。 从去年12月的贸易指数(以美元为准)来看,出口量指数(126.80)和出口金额指数(141.37)分别同比上升6.5%和7.8%。进口量指数(116.05)和进口价格指数(138.64)也分别上涨5.5%和1.9%。净商品贸易条件指数(93.32)同比上涨4.8%,连续18个月保持上升趋势,进口价格下降3.5%,出口价格则上涨1.1%。随着出口数量指数和净商品贸易条件指数双双上涨,收入贸易条件指数(118.33)同比增加11.6%。
2025-01-15 19:16:08 -
韩国进口车市场步入"寒冬" 26年来首现销量两连跌
韩国进口车市场时隔26年再次出现连续两年销量下滑的局面。据韩国进口汽车协会(KAIDA)15日发布的数据,2023年新注册的进口乘用车数量为26.3288万辆,同比减少2.9%。这一降幅继2022年下降4.4%后,延续了低迷趋势。若将去年首次纳入统计的特斯拉(2.975万辆)排除在外,销量降幅将扩大至13.8%。 这是自1997年至1998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外汇危机以来,进口车市场首次连续两年萎缩。当时,进口车新注册数量从1996年的1.0315万辆骤降至1997年的8136辆,并在1998年进一步缩减至2075辆。 尽管进口车市场此后也曾经历2009年6.0993万辆(-1.1%)、2016年22.5279万辆(-7.6%)、2019年24.478万辆(-6.1%)的销量下降,但每次均在次年实现复苏。然而,此次连续两年负增长被认为反映了国内经济衰退的严重性,其影响程度与IMF危机时期相当。 行业分析人士指出,进口车市场的低迷主要受经济不景气、消费心理萎缩以及高汇率等多重因素影响。此外,韩国政府为打击逃税行为,规定如果价格超过80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40万元)的新车注册在公司名下,必须悬挂荧光绿色车牌。“荧光绿车牌”政策被认为抑制了部分需求。一位业内人士指出:“这种趋势并非韩国特有,而是全球范围内的现象,因此短期内难以恢复。为提振销量,各大厂商正加大新车投放力度。” 奥迪计划在2024年推出16款新车型,这一数量为自2004年进入韩国市场以来最多。然而,曾长期稳居进口车市场前三的奥迪,去年销量跌破1万辆,降至9304辆,排名也下降至第七位。韩国大德大学汽车系教授李浩根(音)表示:“经济低迷是进口车销量连续下滑的根本原因。与此同时,高汇率削弱了进口车的价格竞争力,而‘荧光绿车牌’政策则抑制了高端车型的购买意愿。” 位于韩国蔚山的奥迪展厅【图片来源 奥迪韩国】
2025-01-15 19:08:48 -
【亚洲人之声】尹锡悦"心系"美国加州山火
掌权人物的虚张声势自古以来并不罕见。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在继承历代积累的财政危机后,依旧选择支持美国独立战争,导致国家经济崩溃,最终在饥荒引发的民众起义下走向末路。他在遭受行刑前的最后一句话是:“国民们,我是无辜的。”但他无视国情民生与自身处境的愚昧或早已注定他的死亡。 权力之上的虚妄姿态往往成为脱离民心的危险信号,但沉浸在权力幻象中的他们,却像化身骑士的唐吉诃德般对此视而不见。 13日,正处职务暂停的韩国总统尹锡悦针对美国加州山火发表声明,表示“向美国人民传递慰问之情”,并在社交平台上称“如果在美同胞需要帮助,希望政府全力支持并阻止灾情扩散”。这已经是他针对上月29日济州航空空难事故发表“与国民同在”的文章后,第二次在职务暂停期间发表国政信息。他依旧以总统身份行使指令,并冠以“请求”之名,令人哗然。 实际上,尹锡悦此刻并无资格以总统自居。正如法务部长官朴性载此前感叹“自身难保”一样,这句话显然更适用于现在的尹锡悦。违宪与违法实施戒严的事实正在面临宪法法院和司法机关的裁定,他却似乎陷入“驳回弹劾”的妄想,试图通过展示自身“存在感”来掩盖现状。 尹锡悦此举无异于唐吉诃德,命令支持者化身侍从桑丘,煽动他们向“总统复职”的幻想冲锋陷阵。尹锡悦缺席14日的宪法法院审理,再次与他本人公开表示会“直面法律与政治责任”一言相悖,也明确表明他与民意背道而驰的意图。 在面临以“内乱主谋”遭到逮捕,国家机关对立局势可能加剧的背景下,尹锡悦还独自沉浸在“总统游戏”之中,令人难以理解。只看自己想看的、只听自己想听的、只信自己想信的,这位“赤裸裸的权力者”带来的惨痛执政后果,民众心中有数。对于这样一位一心关注权力却回避责任的领导人,民众也深知最终结局如何。 法国国王路易十六惨遭处刑【图片来源 网络】
2025-01-15 00:10:23 -
国内外金融机构普遍看衰韩国经济增长率
13日,在首尔中区的韩亚银行总行汇率板上,实时显示韩元兑美元汇率指数。【图片来源 韩联社】 一项调查显示,国内外金融机构整体对韩国经济增长率的预测趋于悲观。 韩国国会政务委员会所属的共同民主党议员金铉正从产业研究院收到的资料显示,国家未来研究院(IFS)预测今年韩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仅为1.67%,是韩国国内金融机构中的最低预测值。较八大全球投资银行(IB)于上月末统计的平均预测值(1.7%)低0.03个百分点。国家未来研究院作为2010年12月成立的民间智囊团,其研究数据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国家未来研究院在报告中指出多项影响韩国经济增长的多重变数。国内方面,政局动荡、金融市场不稳定、家庭及企业高负债、经济增势放缓、人口结构变化等因素,对经济增长构成严峻挑战。国外方面,美元强势、贸易纷争、地缘政治风险扩散、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增加以及高利率持续等因素,均对韩国经济产生负面影响。研究院预测,受上述变数的综合影响,今年建筑投资将减少1.16%,出口增长率也将仅达1.43%。 据分析,今年全年消费者物价上涨率预计达1.47%,低于目标水平(2%),韩元兑美元汇率则预计达1449韩元。面对这一严峻形势,研究院强调,有必要更正预算,将追加预算重点用于技术开发、技术人力投资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等领域,以期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受目前政局动荡影响,预计其他金融机构也将相继下调韩国经济增长率预测值。韩国银行(央行)于去年11月将今年经济增长率预测值从2.1%下调至1.9%,预计今年2月将进一步进行下调。而IB于去年12月将11月末发布的韩国经济增长率预测值1.8%下调0.1%。 同时,韩国主要金融机构国会预算政策处、产业研究院、韩国开发研究院(KDI)、现代经济研究院分别预测韩国经济增长率为2.2%、2.1%、2%和1.7%。海外金融机构中,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亚洲开发银行(ADB)提出的预测值分别达2.1%和各2%。 金铉正表示,紧急戒严风波导致汇率暴涨和经济增长萎缩,已使韩国经济亮起红灯。为了挽救陷入泥潭的经济,应尽早结束总统尹锡悦的弹劾政局,以稳定国内政治环境,为经济复苏创造有利条件。
2025-01-14 23:55:02
-
韩国创业企业三年连增 创新活力持续迸发
【图片提供 GettyImageBank】 一项调查显示,韩国每10家中小企业中,就有6家为成立不足七年的新兴“创业企业”,创业企业数量和销售额连续三年保持稳健增长。 中小风险企业部和创业振兴院于16日共同发表的《创业企业实态调查》报告显示,以2022年为基准,创业企业数量同比激增6.2%,达482.9万家。创业企业从2020年的429.9万家增至2021年的454.91万家,呈逐年增长态势。2022年的482.9万家企业中,中小企业(804.3万家)占全体的60.1%。其中,制造业及技术业领域的创业企业数量达96.5万家,占全体的20%。同时,保健及社会福利服务业(20.2%)、信息通讯业(14.4%)、专业、科学、技术服务业等领域的创业企业均同比有所增加,共同推动了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发展。 非技术业领域的创业企业(386.5万家)同样表现不俗,以农业(16.7%)、电力、煤气、蒸汽及空气调节供应业(12.4%)、批发及零售业(11%)等为核心呈持续增加态势。非技术业领域的创业企业销售额同比增加7%,达到1186.1万亿韩元(平均2.5亿韩元),占全体中小企业销售额(3309万亿韩元)的35.8%。技术业领域的创业企业销售额也达到了331.5万亿韩元,展现了强劲的市场竞争力。 据调查,83.3%的受访创业者表示,基于职场经验,挑战创业。29.6%的受访者则为二次创业,同比(35.4%)有所减少。在创业障碍方面,资金筹措(50.3%)、对失败的担忧(46%)、以及创业知识、能力与经验的不足(34.7%)等因素最多。关于创业动机,追求更大的经济收入(65%)高居榜首,工作适合度(49.9%)、长期发展前景(22.6%)及自由的工作环境(17.1%)等回答紧随其后。 创业企业的在职人员年龄结构也呈现出鲜明特点,40多岁人群占比最高,达31.1%,其次依次为20多岁(27%)、30多岁(23.6%)、50多岁(9.3%)及60岁以上(9%)。 中小风险企业部创业政策官赵庆元(音)表示:“报告中整体指标均有所上升,表明创业环境趋于活跃,预计未来创业生态将持续焕发新生机,为更多创业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
2025-01-17 00:07:27 -
比亚迪"三箭齐发"亮相仁川 全面进军韩国电动车市场
16日上午,比亚迪(BYD)在韩国仁川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进军韩国乘用车市场。发布会上,比亚迪亚太汽车销售事业部总经理刘学亮乘坐比亚迪高性能纯电超跑仰望U9亮相,向在场媒体介绍了比亚迪在韩国的业务战略以及新车型的推出计划。 比亚迪亚太汽车销售事业部总经理刘学亮 【摄影 记者 崔锦宁】 ▲全球新能源领导者登陆韩国市场 作为全球领先的科技企业,比亚迪目前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布局,涵盖汽车、轻轨、可再生能源及电子四大核心业务。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比亚迪的表现尤为亮眼。2024年,比亚迪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突破427万辆,连续三年蝉联全球销量冠军。 比亚迪早在2016年便进入韩国市场,但当时以商用车为主,包括电动叉车、电动巴士和电动卡车等,同时提供相关零部件及服务。如今,借助全球领先的技术积累,比亚迪决定进一步拓展至韩国乘用车市场。 ▲三款电动车型抢滩韩国市场 比亚迪韩国乘用车事业部负责人赵仁哲在发布会上详细介绍了今年将在韩国市场推出的三款电动车型:紧凑型电动SUV“ATTO 3”、中型轿车“海豹”(SEAL) 和中型SUV“海狮7”(SEALION 7)。 比亚迪韩国乘用车事业部负责人赵仁哲在发布会上介绍紧凑型电动SUV“ATTO 3”。【摄影 记者 崔锦宁】 作为首发车型,ATTO 3搭载了比亚迪领先的磷酸铁锂(LFP)刀片电池,兼具高安全性与高能量密度,单次充电的综合续航里程可达321公里。车辆配备全景天窗、V2L对外放电功能等便捷配置,同时通过了欧洲NCAP五星安全认证。为迎合韩国用户的需求,ATTO 3特别集成了T-map导航服务和音乐平台FLO等本地化功能,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 自2022年上市以来,ATTO 3在全球的累计销量已突破100万辆。此车型已经通过韩国环境部认证,并计划于今年2月正式上市。其标准版和Plus版本的售价分别为315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5.8万元)和3300万韩元。扣除政府与地方补贴后,实际购买价格有望降至2000万韩元出头,为韩国消费者带来极具竞争力的性价比。 【图片来源 韩联社】 ▲打造信赖品牌 力破"中国制造"刻板印象 针对中国品牌在韩国市场面临的固有印象挑战,赵仁哲表示,比亚迪将通过“品牌体验最大化”的策略,让韩国消费者全面了解比亚迪。为了消除消费者顾虑,比亚迪韩国在发布会上宣布,将与6家官方经销商(三千里EV、DT NETWORKS、和谐汽车集团、Vision Mobility、G&B Automobile和SSMOTORS)合作,在韩国全境主要城市设立15家展厅及11家服务中心,为消费者提供差异化的品牌体验及全方位服务。赵仁哲强调,未来将以用户满意为核心,通过扩展经销网络及完善服务体系,提升品牌影响力及市场竞争力。 从市场定位来看,ATTO 3的主要竞争对手将是起亚EV3(起售价3995万韩元)和现代Casper Electric(起售价2740万韩元)。比亚迪还考虑利用8%的关税优惠差价,进一步降低车型售价,巩固价格优势。 面对比亚迪的“强势来袭”,现代汽车集团经营研究院移动产业研究室室长梁振洙(音)在韩国汽车记者协会主办的研讨会上警示称:“不能因既定印象低估比亚迪。其能否成功关键在于与韩国消费者的关系建立。”他以中国家电品牌石头科技(Roborock)在韩国市场的成功为例,指出中国品牌已具备在韩国市场突围的潜力,并补充道:“比亚迪在电动化和智能化领域的技术竞争力不可小觑。” ▲日本经验助力 为韩国布局增添信心 比亚迪此次进军韩国市场的信心,部分来自其在日本市场的成功经验。据日本媒体10日报道,比亚迪自2023年进入日本市场以来,通过积极的折扣策略和渠道布局,在短短两年内超越丰田,实现了显著的市场突破。截至年底,比亚迪计划将日本门店数量扩充至100家以上。 《日本经济新闻》分析称:"在本土品牌影响力渐趋减弱的背景下,中韩品牌正成为日本电动车市场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其中中国品牌的崛起尤为引人注目。"数据显示,虽然比亚迪与市场领头羊日产在销量上仍有差距,但其表现已达到进口冠军特斯拉的40%。 韩国消费者以对品牌的忠诚度和品质的严格要求著称。为此,比亚迪以“以质取胜”的策略,推出兼具价格优势与技术实力的产品,努力突破消费者对中国品牌的传统认知,树立科技创新与高性价比并重的品牌形象。 梁振洙建议,韩国汽车产业应积极开展开放式创新,加强与国际企业及国内初创公司的合作。他呼吁政府除提供购车补贴外,还应着力培养相关专业人才,完善产业生态系统,以应对未来竞争挑战。 从左至右分别为比亚迪中型轿车“海豹”(SEAL) 、紧凑型电动SUV“ATTO 3”和中型SUV“海狮7”(SEALION 7)。【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1-16 22:24:32 -
韩国央行维持基准利率3%不变
韩国银行(央行)金融货币委员会于16日召开货币政策会议,决定将基准利率维持在3%不变。央行去年10月开始降息,下调基准利率25个基点至3.25%,11月下调至3%,但此次决定暂停降息。 据分析,央行主要考虑到韩元贬值。近期,韩元对美元汇率持续走低,接近1450韩元。若央行连续三次降息可能导致韩美基准利率差距拉大,加剧韩元贬值压力。 另一方面,去年年底的戒严和弹劾事态为内需带来了负面影响,导致消费和投资明显萎缩。尽管政府和执政党呼吁央行通过货币宽松政策提振经济,但央行更倾向于维持金融市场稳定。 央行表示,将密切关注本月20日(当地时间)美国新政府的政策动向,以及月底美联储议息会议的结果。此外,央行还将关注韩国政府财政预算的执行情况等关键因素。在确认经济和金融指标后,央行将于2月再次评估降息的可能性更大。 此外,央行将2025年的经济增长预期从此前的2.2%下调至1.9%。央行指出,目前韩国经济正面临多重不利因素,包括国内政治动荡、美国新政府的政策方向不确定性。 16日,在位于首尔中区的韩国银行办公楼,行长李昌镛主持金融货币委员会会议。【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1-16 20:14:28 -
内需疲软拖累就业前景 韩国多项经济指标齐亮"红灯"
7日,位于首尔明洞的一家饭店,桌椅全部被收起,客流稀少。【图片来源 韩联社】 在韩国内需持续低迷的态势下,弹劾风波不断、年末消费市场疲软等多项关键经济指标均呈现出不容乐观的态势。随着美国新政府的上台,政局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剧,令韩国政府的忧虑日益加深。 企划财政部于16日表示,上月就业人数自2021年2月以来首次出现下降,政府分析称,经济萎缩直接影响就业心理。建筑业等内需恢复缓慢、主力行业竞争激烈、劳动年龄人口减幅扩大等使得未来就业前景亦显黯淡。 统计厅日前公布的《2024年年度雇佣动向》报告显示,上月临时工和日工分别减少8.6万人和15万人。其中,批发及零售业减少9.6万人(-2.9%),住宿及餐饮业增加1.2万人(0.5%),增幅明显放缓。政府认为,去年雇佣指标的疲软间接导致了消费萎缩。 数据显示,上月消费者心理指数(CCSI)为88.4,环比(100.7)下滑12.3点。同期,信用卡消费金额同比减少1.5%,创自2021年相关统计以来的最低值。企划财政部人力政策科长赵成中(音)指出,批发零售、运输仓库、住宿餐饮、个人服务业等领域就业人数增幅均有所放缓,平均减少5.8万人。上月消费者心理指数急剧下降和信用卡消费金额触底,很大程度上受到政局动荡的负面影响。 政府预测,今年的情况也不容乐观。今年全年就业人数预计增加12万人,这一增幅将是自2020年(-21.8万人)因新冠疫情导致就业者减少以来的最低水平。当前韩国经济面临的国内外环境不确定性上升,特别是特朗普上台后的政策调整将成为重要变量,内需低迷态势或有所改善但出口增速或将放缓,金融外汇市场持续波动,民生压力难有改善。 尽管政府计划通过预算拨款积极提振内需,促进经济尽快复苏,但预计消费信心的恢复仍需时日。在野党强调,为保障民生稳定,必须积极筹措财源。紧急戒严状态已对就业市场造成冲击,消费心理萎缩,因此需调整预算以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代总统崔相穆表示:“2025年韩国经济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不确定性。全年经济政策的核心是全力稳定经济,首要任务是恢复民生经济。政府将实施18万亿韩元的经济振兴计划,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推进相关政策、确保民生福祉。”他还表示:“为稳定国家对外信用,将向外资提供大量现金补贴和税收优惠。同时,积极探索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根本性解决方案,重点改革支柱产业并发掘潜力新产业,通过临时税收抵扣等手段显著改善中小企业的投资环境。”
2025-01-16 19:14:23 -
就业市场遇冷 四成韩企今年无招新计划或尚未制定
随着韩国经济持续低迷不振,企业开始调整招聘计划,今年韩国招聘市场预计将持续遇冷。 近日,韩国就业门户网站Saramin和韩国中坚企业联合会分别发布了针对企业招聘计划的调查报告,揭示了今年韩国企业招聘趋势。 Saramin对511家企业进行调查,并日前发布的结果显示,23.1%的韩国企业没有招聘计划,13.7%尚未搞定招聘计划。只有63.2%的企业有招聘计划。 对于没有招聘计划或尚未制定计划的企业,主要原因包括“人力成本高”(36.2%)和“行业景气下滑”(36.2%)。 此外,韩国中坚企业联合会日前发布的《2025年中坚企业就业展望调查》显示,40.6%的中坚企业尚未搞定招聘计划,仅59.4%的中坚企业有新招聘计划。其中52.6%的企业表示将维持与去年相同的招聘规模。 在缩减招聘规模的中坚企业中,业绩下滑和业务需求减少(40.7%)、成本控制(30.1%)以及对经济前景的担忧(15.4%)成为主要原因。 中坚企业一致认为,为了解决人力资源问题,政府需出台积极政策支持,包括扩大就业支持项目(25.7%)、加强税收支持(23.2%)、提高雇佣灵活性(17.5%)以及强化人才培养项目(16.6%)。 【图片提供 GettyImageBank】
2025-01-16 00:43:34 -
中国低价攻势重创韩国核心产业 反倾销呼声高涨
进入今年以来,韩国主要核心产业深受中国产品低价攻势困扰。钢铁行业去年已就中国进口厚板和热轧钢板提起反倾销诉讼;机器人行业近期也要求对来自中国与日本的工业机器人实施反倾销措施;太阳能行业受低价竞争影响业绩恶化,开始考虑退出本土市场。 据韩国产业界15日消息,HD Hyundai Robotics、Yuil Robotics等五家韩国工业机器人企业本月10日向产业通商资源部贸易委员会提交关于中国产四轴及以上垂直多关节工业机器人的反倾销申诉。 四轴及以上垂直多关节机器人广泛应用于组装、涂装、焊接等制造工业现场。韩国企业指出,中日厂商以低于正常价格最多40%的价格倾销工业机器人,扰乱韩国市场价格。 初步数据显示,韩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进口量从2021年的9080台增至2024年的1.3445万台,三年增幅超过48%。进口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也从2021年的75%升至2023年的81%。进口工业机器人凭借低价几乎占据韩国市场。 钢铁行业去年两度针对进口钢材提起反倾销申诉,以反击进口产品的低价冲击。现代制铁去年7月对中国产厚板提出反倾销申诉,12月又对中日热轧钢板启动反倾销调查。目前,针对中国产厚板的反倾销申诉已获受理,贸易委员会正在展开调查。 据韩国钢铁协会数据,去年韩国进口中国产钢材多达877万吨,同比增加6.1%,创2017年以来新高。进入韩国市场的中国产厚板价格比韩国国产低20%,热轧钢板则低5%至10%。面对经济萧条与低价竞争的双重压力,业界纷纷感叹情况持续下去企业会难以维继。 太阳能行业也是受到中国低价竞争影响的一大领域。据韩国进出口银行去年12月26日发布的《2024年下半年太阳能产业动向》报告,去年12月多晶硅价格跌至每公斤5.6美元的历史低点,较同年1月(8.8美元)下降36.4%,仅为2022年8月顶点(39美元)的七分之一。同期210mm单晶硅片价格降至每片0.21美元,较同年1月下降34.4%。太阳能电池价格降至每瓦0.0038美元,组件价格降至每瓦0.0084美元,分别较去年1月下降24%和30%,同创历史新低。 随着中国产低价太阳能零部件涌入韩国市场,韩国企业或全面退出本土业务,或承受亏损进行恶性竞争。韩国唯一的多晶硅生产企业OCI难以承受与中国廉价产品的竞争,2020年放弃韩国业务,目前专注马来西亚工厂运营。韩华解决方案的Q-CELLS部门目前70%至80%的太阳能业务收入来自北美市场,目前发展重点也在海外。 中国低价倾销源于内需萎靡,韩国企业把希望寄托在中国政府的经济刺激政策上,但前景并不乐观。浦项控股公司会长张仁和表示:“像中国这样的大国,内需难以快速恢复,因此中国可能会继续向韩国倾销低价钢铁产品。” 业界与学界呼吁通过政策支援保护韩国产业,同时国内企业也需要尽快调整业务组合。淑明女子大学经营学教授徐镛求表示:“中国产品的低价攻势是结构性问题,高人工成本的韩国企业几乎不可能在价格竞争中胜出。因此应该迅速转向高附加值产品竞争力,或加速进军北美和法律规章较为宽松的灰色市场。” 现代制铁生产的热轧钢板【图片来源 现代制铁】
2025-01-16 00:02:16 -
汇率与油价双重夹击 韩国12月进口物价指数攀升2.4%
受汇率暴涨影响,韩国进口产品整体价格水平(以韩元为准)提高2.4%,进口物价上升将导致消费者物价的上升。 韩国银行(央行)于15日公布的进出口物价指数统计数据显示,以去年12月为基准,进口物价指数(2020=100)为142.14,环比上涨2.4%。进口物价指数从去年10月开始连续3个月呈上升趋势。12月增幅创自去年4月(4.4%)以来的最高值。原材料(3%)、中间材料(2.2%)、消费材料(2.1%)均上涨。 按品种分类,农林水产品(3.6%)、矿产产品(2.9%)、化学产品(2.7%)、初生金属(2.1%)等的上升幅度较大。具体产品中,咖啡(9.7%)、原油(3.8%)、铁矿石(3.9%)、甲醇(3.3%)、印刷电路板(9%)、二次电池(3.4%)等产品的上涨趋势尤为明显。央行分析称,韩元兑美元汇率上升及国际油价上涨等影响,进口物价呈上涨态势。韩元兑美元的汇率从去年11月的1393.38韩元上涨至12月的1434.42韩元,上涨2.9%。同期,月均迪拜油价从72.61美元上涨至73.23美元,上涨0.9%。 据统计,12月出口物价指数达133.75,环比(130.57)上升2.4%,也连续三个月呈上升趋势。主要是由煤炭及石油产品(3.1%)、化学产品(2.9%)、农林水产品(2.7%)带动整体出口物价上涨。具体品种中,冷冻水产品(3.3%)、汽油(5.6%)、二甲苯(3.7%)等涨幅较大。 央行物价统计组长李文熙(音)表示,进入今年1月以来,国际油价及汇率上涨,且国内外经济条件的不确定性加剧,使得未来进出口物价变得难以预测。进口物价上升不仅会影响进口消费品价格,还会提高国内的进口材料费用,从而对消费者物价造成上升压力。 从去年12月的贸易指数(以美元为准)来看,出口量指数(126.80)和出口金额指数(141.37)分别同比上升6.5%和7.8%。进口量指数(116.05)和进口价格指数(138.64)也分别上涨5.5%和1.9%。净商品贸易条件指数(93.32)同比上涨4.8%,连续18个月保持上升趋势,进口价格下降3.5%,出口价格则上涨1.1%。随着出口数量指数和净商品贸易条件指数双双上涨,收入贸易条件指数(118.33)同比增加11.6%。
2025-01-15 19:16:08 -
韩国进口车市场步入"寒冬" 26年来首现销量两连跌
韩国进口车市场时隔26年再次出现连续两年销量下滑的局面。据韩国进口汽车协会(KAIDA)15日发布的数据,2023年新注册的进口乘用车数量为26.3288万辆,同比减少2.9%。这一降幅继2022年下降4.4%后,延续了低迷趋势。若将去年首次纳入统计的特斯拉(2.975万辆)排除在外,销量降幅将扩大至13.8%。 这是自1997年至1998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外汇危机以来,进口车市场首次连续两年萎缩。当时,进口车新注册数量从1996年的1.0315万辆骤降至1997年的8136辆,并在1998年进一步缩减至2075辆。 尽管进口车市场此后也曾经历2009年6.0993万辆(-1.1%)、2016年22.5279万辆(-7.6%)、2019年24.478万辆(-6.1%)的销量下降,但每次均在次年实现复苏。然而,此次连续两年负增长被认为反映了国内经济衰退的严重性,其影响程度与IMF危机时期相当。 行业分析人士指出,进口车市场的低迷主要受经济不景气、消费心理萎缩以及高汇率等多重因素影响。此外,韩国政府为打击逃税行为,规定如果价格超过80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40万元)的新车注册在公司名下,必须悬挂荧光绿色车牌。“荧光绿车牌”政策被认为抑制了部分需求。一位业内人士指出:“这种趋势并非韩国特有,而是全球范围内的现象,因此短期内难以恢复。为提振销量,各大厂商正加大新车投放力度。” 奥迪计划在2024年推出16款新车型,这一数量为自2004年进入韩国市场以来最多。然而,曾长期稳居进口车市场前三的奥迪,去年销量跌破1万辆,降至9304辆,排名也下降至第七位。韩国大德大学汽车系教授李浩根(音)表示:“经济低迷是进口车销量连续下滑的根本原因。与此同时,高汇率削弱了进口车的价格竞争力,而‘荧光绿车牌’政策则抑制了高端车型的购买意愿。” 位于韩国蔚山的奥迪展厅【图片来源 奥迪韩国】
2025-01-15 19:08:48 -
【亚洲人之声】尹锡悦"心系"美国加州山火
掌权人物的虚张声势自古以来并不罕见。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在继承历代积累的财政危机后,依旧选择支持美国独立战争,导致国家经济崩溃,最终在饥荒引发的民众起义下走向末路。他在遭受行刑前的最后一句话是:“国民们,我是无辜的。”但他无视国情民生与自身处境的愚昧或早已注定他的死亡。 权力之上的虚妄姿态往往成为脱离民心的危险信号,但沉浸在权力幻象中的他们,却像化身骑士的唐吉诃德般对此视而不见。 13日,正处职务暂停的韩国总统尹锡悦针对美国加州山火发表声明,表示“向美国人民传递慰问之情”,并在社交平台上称“如果在美同胞需要帮助,希望政府全力支持并阻止灾情扩散”。这已经是他针对上月29日济州航空空难事故发表“与国民同在”的文章后,第二次在职务暂停期间发表国政信息。他依旧以总统身份行使指令,并冠以“请求”之名,令人哗然。 实际上,尹锡悦此刻并无资格以总统自居。正如法务部长官朴性载此前感叹“自身难保”一样,这句话显然更适用于现在的尹锡悦。违宪与违法实施戒严的事实正在面临宪法法院和司法机关的裁定,他却似乎陷入“驳回弹劾”的妄想,试图通过展示自身“存在感”来掩盖现状。 尹锡悦此举无异于唐吉诃德,命令支持者化身侍从桑丘,煽动他们向“总统复职”的幻想冲锋陷阵。尹锡悦缺席14日的宪法法院审理,再次与他本人公开表示会“直面法律与政治责任”一言相悖,也明确表明他与民意背道而驰的意图。 在面临以“内乱主谋”遭到逮捕,国家机关对立局势可能加剧的背景下,尹锡悦还独自沉浸在“总统游戏”之中,令人难以理解。只看自己想看的、只听自己想听的、只信自己想信的,这位“赤裸裸的权力者”带来的惨痛执政后果,民众心中有数。对于这样一位一心关注权力却回避责任的领导人,民众也深知最终结局如何。 法国国王路易十六惨遭处刑【图片来源 网络】
2025-01-15 00:10:23 -
国内外金融机构普遍看衰韩国经济增长率
13日,在首尔中区的韩亚银行总行汇率板上,实时显示韩元兑美元汇率指数。【图片来源 韩联社】 一项调查显示,国内外金融机构整体对韩国经济增长率的预测趋于悲观。 韩国国会政务委员会所属的共同民主党议员金铉正从产业研究院收到的资料显示,国家未来研究院(IFS)预测今年韩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仅为1.67%,是韩国国内金融机构中的最低预测值。较八大全球投资银行(IB)于上月末统计的平均预测值(1.7%)低0.03个百分点。国家未来研究院作为2010年12月成立的民间智囊团,其研究数据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国家未来研究院在报告中指出多项影响韩国经济增长的多重变数。国内方面,政局动荡、金融市场不稳定、家庭及企业高负债、经济增势放缓、人口结构变化等因素,对经济增长构成严峻挑战。国外方面,美元强势、贸易纷争、地缘政治风险扩散、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增加以及高利率持续等因素,均对韩国经济产生负面影响。研究院预测,受上述变数的综合影响,今年建筑投资将减少1.16%,出口增长率也将仅达1.43%。 据分析,今年全年消费者物价上涨率预计达1.47%,低于目标水平(2%),韩元兑美元汇率则预计达1449韩元。面对这一严峻形势,研究院强调,有必要更正预算,将追加预算重点用于技术开发、技术人力投资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等领域,以期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受目前政局动荡影响,预计其他金融机构也将相继下调韩国经济增长率预测值。韩国银行(央行)于去年11月将今年经济增长率预测值从2.1%下调至1.9%,预计今年2月将进一步进行下调。而IB于去年12月将11月末发布的韩国经济增长率预测值1.8%下调0.1%。 同时,韩国主要金融机构国会预算政策处、产业研究院、韩国开发研究院(KDI)、现代经济研究院分别预测韩国经济增长率为2.2%、2.1%、2%和1.7%。海外金融机构中,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亚洲开发银行(ADB)提出的预测值分别达2.1%和各2%。 金铉正表示,紧急戒严风波导致汇率暴涨和经济增长萎缩,已使韩国经济亮起红灯。为了挽救陷入泥潭的经济,应尽早结束总统尹锡悦的弹劾政局,以稳定国内政治环境,为经济复苏创造有利条件。
2025-01-14 23:5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