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酒类’新闻 17个
-
韩国流通业借"限量销售"破局 内需低迷下掀起抢购潮
在当前内需持续低迷的市场环境下,韩国流通行业正通过“限量销售”策略寻求突破,以吸引消费者、拓展新店铺及服务。 据流通业界20日消息,韩国仓储式超市易买得Traders在筹备麻谷店开业时,精准定位其在消费者心中的“酒类圣地”形象,推出该店专属的限量版威士忌“Kimchangsoo威士忌单桶蛇年版”。该产品在开业30分钟内即售罄,市场反响热烈。“Kimchangsoo威士忌”因限量小批量生产,在威士忌收藏界享有盛誉。 食品企业乐天沃食品(Wellfood)通过限量产品强化品牌形象,顺应“地方经济”消费趋势。去年9月推出的秋季限量“扶余板栗系列”在上市一个多月内即售罄,远超原定三个月的销售预期。作为乐天沃食品与行政安全部、扶余郡联合推进的“美味韩国共赢之路”项目之一,该系列将扶余特产板栗融入9款代表性产品,部分渠道供不应求,市场反响积极。 此外,乐天沃食品携手济州市本地咖啡品牌“石头翁马卡龙”推出的“迷你梦雪石头翁马卡龙”亦在上市两周内售罄。业内人士指出,食品糕点类限量产品通常按照三个月的运营周期生产,而该产品库存消耗速度超预期7倍,显示出限量销售的市场认可度。 在时尚领域,Musinsa自2023年起推出抽签式限量购买服务“Musinsa Drop”,不仅涵盖大众消费品,还针对行业爱好者群体推出特色商品,实现差异化竞争。近期,Musinsa通过明星知识产权(IP)商品发售吸引新客,并带动外国消费者增长。本月10日至16日,Musinsa在“圣水店@大林仓库”举办K-POP偶像Lisa个人专辑的快闪活动,首日即有数百名粉丝凌晨排队。受活动成功带动,该期间到访“圣水店@大林仓库”的外国消费者数量较上月同期增长2.3倍。 电商平台ABLY则借助甜点限量销售扩大食品品类版图。自去年4月起,ABLY推出“接力甜点快闪店”,在线销售“万东糕点”和“大象贝果”等知名线下甜点品牌的产品,并引入定点取货服务。今年1月举行的第八次快闪活动交易额较首场增长5倍,已发展为固定项目。得益于此,ABLY食品品类今年2月交易额同比增长95%。 业内人士分析称,限量销售在内需低迷时期有助于打破固化的消费模式,并激发整体购买力。同时,精准定位目标群体的营销效应已成为企业提升品牌热度的重要手段。随着限量销售策略的不断深化,流通行业有望在低迷的市场环境中寻求新的增长点。 乐天Wellfood于去年9月推出的秋季限量“扶余板栗系列”【图片来源 乐天Wellfood】
2025-03-20 20:01:25 -
韩流助力烧酒出海 韩国酒类行业加速拓展海外市场
韩国关税厅(海关)3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去年韩国酒类出口额为3.7656亿美元,同比减少7.1%。这是自2022年以来连续两年减少。有分析认为,由于清酒、威士忌等其他酒类出口减少,酒类出口总额有所下降。 从年度数据来看,酒类出口额在2019年达到4.1728亿美元,2020年减至3.7443亿美元,2021年回升至3.8967亿美元,2022年进一步增长至4.3148亿美元,但从2023年(4.0532亿美元)起转为下降趋势。 然而,去年烧酒出口额为1.045亿美元,同比增长3.06%。烧酒出口额持续增长,连续两年突破1亿美元。具体来看,2019年为8974万美元,2020年为8559万美元,2021年为8242万美元,呈逐年下降趋势,但2022年达到9442万美元,2023年突破1亿美元。 随着烧酒出口的增长,韩国酒类行业正积极进军海外市场。乐天七星饮料以水果烧酒为中心,正在加速开拓海外市场。除了东南亚市场外,乐天七星饮料还计划进军德国、荷兰、法国等欧洲市场。乐天七星饮料相关负责人表示:“包括水果烧酒的利口酒出口额在2021年至2023年间均增长约23%,公司计划未来积极拓展欧洲市场。” 以啤酒产品为主的OB啤酒也即将进军烧酒市场。OB啤酒去年收购了新世界L&B运营的济州烧酒,目前正在重组相关组织。OB啤酒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尚未有具体确定的事项,但计划推进以出口为主的烧酒业务。” 此外,海特真露将于本月在越南建立首家海外烧酒工厂。该工厂占地8.4公顷,位于越南红河三角洲太平省由Green I-Park JSC开发的连河泰工业园区内,建设周期为2025年至2026年。海特真露计划通过海外生产和出口多元化,到2030年实现海外烧酒销售额达到500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5亿元)的目标。 业内人士表示:“在海外市场,烧酒相比葡萄酒、威士忌仍属于小众酒类,但随着‘韩流’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国内酒类行业未来将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海特真露推出的烧酒【图片提供 海特真露】
2025-02-03 18:56:10 -
韩国便利店转型"全能"商店 销售额首超百货店
GS25开设韩华棒球队为主题的体育特色店。【图片来源 韩联社】 一项调查显示,去年韩国便利店年销售额首次超百货商店。是自便利店在韩国开业35年以来的里程碑式的成就,正式晋升为流通业的领军巨头。不仅彰显了便利店行业的蓬勃发展,更反映了韩国消费模式的深刻变革。 韩国便利店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商品销售角色,而是逐步扩展其服务范围与功能,转型为“全能型”商店。这一转变不仅吸引了众多50至60岁的老年人群积极投身便利店创业热潮,更在流通业界引起了广泛关注。据统计,去年全年,便利店销售额在流通业中的占比高达17.4%,成功超越百货商店的16.6%。截至去年10月,便利店与百货商店的累计销售额分别为25.8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297.6亿元)和25.4万亿韩元,便利店略胜一筹。 产业通商资源部相关人士指出,销售低价商品的便利店首次在销售额上超越了以高价商品为主打的百货商店。韩国便利店正逐步从社区超市的单一角色,演化为集物流、快递、国际邮政、打的、迷路儿童保护申报服务、宠物保险销售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万能”商店。不仅销售生活必需品和速食食品,还涉足生鲜食品、高端酒类、热门周边、时尚美容、体育用品等领域,并提供Naver Money、Toss Money充值以及交通卡充值等金融服务,成为年轻人的综合文化空间。 韩国连锁便利店GS25持续增加规模较普通门店大两倍的“特色便利店”,为消费者提供更为丰富的选择,也展现了GS25的创新和差异化竞争策略。还根据各地区特性提供了针对性服务,在部分地区开设了主推酒类的门店(526家)、生鲜门店(515家)、咖啡特色店(22家)、金融特色店(2家)、体育特色店(3家)、智能特色店(3家)以及独家联名快闪特色店等(1家),以满足消费者对特定商品的需求。在物流配送方面,GS25自2016年开展物流服务以来,销售额逐年攀升,去年销售额同比增长67.8%。此外,GS25提供电动自行车换电池服务的门店数量增加至400多家,体现了GS25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 GS25营业企划组长李东勋表示:“便利店实现了35年来的里程碑式成就。尽管便利店相较于大型超市和百货商店在店铺规模上较小,但随着1至2人家庭的增加,需求不断激增,规模逐年扩大。越来越多的品牌入驻便利店,成为适合全年龄段消费者、最贴近生活的商店,为全体消费者提供不可或缺的便利性。” 另一家便利店品牌CU也不甘示弱,自2019年开始提供送货服务以来,去年销售同比增长136.7%。近期,CU还与邮政携手,探讨推进国际邮件运输服务的可能性。此外,CU还自2017年起提供迷路儿童保护申报服务,并销售宠物保险。据CU相关人士透露,今年还将与韩国IT巨头Kakao旗下的出行平台Kakao Mobility合作,共同推出打的服务。 随着便利店市场的强劲增长,多家企业纷纷涉足便利店业务。衣恋集团自2023年首次投入便利店行业以来,截至目前运营门店增至5家,并致力于提供差异化的生鲜食品销售服务。同时,投身于便利店创业的50至60岁老年人也在持续增加。CU数据显示,去年该年龄段加盟CU的创业者占比创新高,达45%。 据推测,以去年为基准,韩国便利店数量达到约5.65万家,同比增加约1000家,超越日本便利店数量(5.6万家)。李东勋指出:“随着韩国人口结构的变化,便利店将持续优化设施与服务,进化为履行社会多功能的线下核心平台。通过不断加强业态影响力,成为全体市民不可或缺的产业。”
2025-01-30 18:15:49 -
乐天七星销售额有望突破4万亿韩元 多元化战略驱动增长
根据韩国金融信息企业FnGuide于26日发布的预测,乐天七星饮料(以下简称“乐天七星”)今年销售额预计达到4.0766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03亿元),同比增长26.4%;营业利润预计为2089亿韩元,同比小幅下降0.9%。公司计划通过强化饮料、酒类以及海外业务推动业绩增长。 在饮料业务方面,今年5月,乐天七星推出了多款零卡糖和低卡新品,包括低卡路里的“佳得乐零度”、零卡路里碳酸饮料“激浪”、富含维生素B的零卡路里果汁饮料more:b等,以满足消费者对健康饮品日益增长的需求。 此外,乐天七星还加强了经典饮料品牌“七星柠檬味碳酸饮料”的推广。去年10月,为庆祝其上市74周年,公司首次对包装设计进行了全面升级。截至10月底,该品牌累计销量已突破375亿罐(按250毫升计算)。 在酒类业务方面,公司旗下拥有烧酒品牌“初饮初乐”、零糖烧酒Saero,以及啤酒品牌克洛德(Kloud)和克鲁什(KRUSH)。其中,“初饮初乐”已成功进入美国市场,过去三年出口年均增长46%。另一款烧酒Saero自2022年9月推出以来表现亮眼,累计销量已突破4亿瓶。今年4月推出的新品“Saero杏子烧酒”在上市短短5个月内便实现了销量突破1000万瓶的佳绩。去年11月推出的啤酒新品KRUSH,则选择偶像组合aespa的队长Karina作为代言人,旨在吸引更多年轻消费者。 酒类业务的增长也显现在业绩中。第三季度,烧酒和啤酒的销售额分别为3233亿韩元和708亿韩元,同比增长5.9%和12.7%。其中,烧酒的出口和内销分别同比增长2.8%和6.5%,达到521亿韩元和2712亿韩元;啤酒的出口和内销分别增长7.1%和13%,达到30亿韩元和678亿韩元。 此外,乐天七星还在加速全球化扩张。去年,公司与美国酒类巨头嘉露集团(E&J Gallo)签署合作协议,进一步巩固了在美国市场的布局。今年上半年,美国市场的烧酒出口额同比增长超过40%。与此同时,为了积极拓展新兴市场,公司还在蒙古市场推出第四代啤酒KRUSH。 借助嘉露集团的分销网络和自身强大的产品竞争力,乐天七星目前已在美国约1万家酒类专卖店上架了“初饮初乐顺合利”等烧酒,同时持续扩展至Costco等大型零售渠道。 乐天七星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进一步深化与全球合作伙伴的合作,持续推进自有品牌的国际化战略,同时提升品牌在海外市场的影响力。” 位于韩国梁山市的乐天七星饮料工厂【图片来源 乐天七星饮料】
2024-12-26 23:29:32 -
韩国葡萄酒市场新宠儿 新西兰酒口碑与销量齐飞
总结2024年韩国葡萄酒市场,关键词聚焦于“新西兰”与“白葡萄酒”。在整体葡萄酒需求呈下滑态势的背景下,新西兰葡萄酒却凭借其卓越的品质,在葡萄酒爱好者群体中赢得了极高的口碑,实现了进口量与进口额的显著增长。 尽管法国、美国、意大利等传统葡萄酒进口大国的进口金额与数量均出现了同比下滑,但新西兰葡萄酒却在韩国市场异军突起。据统计,今年前10个月,新西兰葡萄酒的进口金额达2027万美元,同比(1419万美元)增长43%;进口量更是从去年的19.5万单激增至今年的31.1万单,增幅达60%。 同时,葡萄酒市场风向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2022年强势的红酒市场逐渐萎缩,市场占有率从60%下滑至今年10月的53%。而白葡萄酒则趁机崛起,填补了红酒留下的市场空缺,同期,市场占有率从18%增长至21%。去年备受追捧的碳酸葡萄酒,今年市场占有率略有下降,从21%降至19%。 葡萄酒进口商Keumyang International顺应这一趋势,今年推出大量新西兰葡萄酒和白葡萄酒新产品,包含新西兰葡萄酒共9种,白葡萄酒占比达62%。其中,Craggy Range酒庄生产的葡萄酒以其特有的复合风味备受葡萄酒爱好者的关注,Craggy Range葡萄酒在2024年葡萄酒权威杂志《葡萄酒观察家》(Wine Spectator)的百位排行榜中荣登第11位,以其卓越的品质和独特的口味赢得了业界的广泛赞誉。 葡萄酒业界相关人士分析称:“今年,随着‘Sober Life’(清醒人生)潮流兴起,整个酒类市场呈缩减态势,葡萄酒市场也出现小幅萎缩。然而,得益于新西兰葡萄酒的优异口碑和持续增长的销售额,白葡萄酒市场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预计在未来,葡萄酒市场的格局将持续变化,新西兰葡萄酒和白葡萄酒将成为引领市场潮流的重要推动力。”
2024-12-18 20:22:23 -
轻松跨过制裁墙? 奢侈品牌在平壤"开门迎客"
大圣百货超市区【图片来源 朝鲜劳动新闻/韩联社】 近日,有证据显示,位于朝鲜平壤的大圣百货商店引入了多家海外高端品牌,引发国际社会对联合国对朝制裁执行效果的质疑。 根据留学朝鲜的中国大学生在社交网络发布的照片,大圣百货商店内标有“体育器材,运动服”的区域展示了阿迪达斯(adidas)和耐克(NIKE)等国际知名品牌的运动服装和鞋类。同时,在化妆品区,陈列了香奈儿(CHANEL)和SK-II等奢侈品牌的化妆品。食品区照片中可以看到,货架上摆放着高端酒类,例如12年和17年的瓦伦丁威士忌,以及日本产七星香烟(SEVEN STARS)。 大圣百货商店被认为是朝鲜奢侈品销售的主要窗口,管理权归属朝鲜劳动党39号室,该部门负责统筹金正恩统治资金。商店不仅销售高端商品,还配备了地下游泳池和木桶浴设施,4、5楼则设有餐厅和娱乐室等高级服务区域。 据报道,包括金正恩在内的朝鲜高级官员经常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奢侈品,这些商品通过双重贸易或外交人员的协助走私进入朝鲜。 联合国安理会自2006年起通过对朝制裁决议,禁止奢侈品流入朝鲜。2013年,第2094号决议明确将高级轿车、游艇、高价手表、珠宝以及酒类和香烟纳入禁运清单。然而,国际社会对朝鲜进口奢侈品的监控和执行仍存在显著漏洞。 例如,金正恩使用的德国梅赛德斯-奔驰迈巴赫豪华车型此前曾被发现通过双重贸易流入朝鲜。供应商解释称,他们以为车辆是出售给香港的企业,然而车辆最终出现在朝鲜。金正恩出行时所乘用的最新款迈巴赫GLS 600型轿车也曾引发舆论关注。 尽管联合国对朝鲜奢侈品交易进行明文禁止,但如果交易发生在朝鲜国内,现有制裁无法对这些行为进行有效约束。此外,中国和俄罗斯在联合国安理会中对新制裁措施持反对立场,使进一步加强制裁的努力面临困境。 大圣百货首饰名表区【图片来源 朝鲜劳动新闻/韩联社】
2024-12-18 20:01:41 -
韩国无人便利店数量激增 五年内增长20倍
17日,据业界统计数据,截至目前,CU、GS25、7-Eleven和Emart24韩国四大便利店品牌在全国范围内已开设约4000家无人便利店,较2019年的200家,五年内增长约20倍。 无人便利店分为全无人型和混合型两种。全无人型是自助式服务店铺,混合型则是在上午或白天有员工值守,而在凌晨等特定时段采用无人运营模式。 根据数据,在便利店品牌中,无人便利店数量最多的便利店品牌是Emart24,共有2100家,其次分别是GS25(800家)、7-Eleven(600家)和CU(400家)。 近年来,随着韩国的最低工资标准不断上涨,无人便利店数量也呈现增长趋势。根据韩国雇佣劳动部的数据,明年最低时薪达到1.003韩元(约合人民币50元)。这是自2014年最低时薪升至5000韩元以来,时隔11年首次突破万韩元大关。随着店主人力成本负担也的增加,无人便利店正变得更加受欢迎。 从便利店店主方面来看,无人便利店无需雇佣大量的员工进行营业和管理,可以大幅降低人力成本。这是推动无人便利店市场增长的关键因素之一。 然而,便利店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尽管无人便利店有助于减轻人工成本压力,但其快速扩张仍可能面临一些限制。最大的问题是在销售香烟、酒类等禁止未成年人购买的商品时,无人设备无法代替员工的监管作用。 GS25的无人便利店【图片提供 GS25】
2024-12-18 00:55:40 -
戒严阴云笼罩韩国流通业 年末销售前景不明
12月3日晚,韩国总统尹锡悦突然宣布实施紧急戒严,尽管仅维持约6小时即告解除,这一突发事件仍对韩国流通业造成了显著冲击。企业原本寄希望于年末销售旺季以弥补因高物价和经济衰退造成的损失,但政治局势的突变打乱了既定节奏。 由于公务员减少聚餐,餐厅面临年末预订大量取消的窘境。主要零售商表示将按计划推进年末促销,但在宣传策略上显得更为谨慎。虽然当前销售尚未出现显著变化,但若总统弹劾风波持续发酵,消费信心恐难避免受到影响。 据流通业界12日消息,线上线下零售商正密切关注弹劾局势对业绩的潜在影响,各大零售企业均保持高度警惕。 在电子商务领域,虽在初冬迎来了冬季服装需求的小幅增长,但整体交易量较去年并未实现显著增长。吸引年轻消费者和外籍游客的门店,如大创(Daiso)和欧利芙洋(Olive Young),其销售情况也未见大幅波动。线下的百货公司、大型超市和便利店虽然维持正常运营,但对市场变化的关注明显加强。 百货公司方面仍计划推进冬季外套等促销活动。某百货公司负责人表示:“当前民众情绪尚未对零售消费构成实质性影响。然而,与80年代民主化运动或2016年前总统朴槿惠弹劾集会期间相比,当下的社会氛围显然有很大不同。不同世代对政治局势与消费行为的反应存在显著差异。” 大型超市易买得(E-mart)表示将继续每周发行宣传单并开展促销活动,但已紧急召开会议研讨应对策略。Homeplus则强调将密切关注市场动态。便利店行业在戒严令实施当晚便减少了年末促销和活动的宣传力度,但仍保留酒类、草莓和冬季小吃为主的“1+1”常规促销。 某便利店相关人士分析指出:“如果消费心理持续低迷,消费者可能会优先减少百货店和奥特莱斯等大额消费。不过,便利店作为生活必需品的主要购买渠道,目前尚未观察到显著的消费模式变化。”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弹劾局势对企业销售的影响尚处初期,但各企业已着手研究应对年末和新年初期的策略调整。一位行业观察者回忆,2016年前总统朴槿惠弹劾案平息后,消费者心理的恢复约耗时6个月。 有专家指出,即便大企业通过优化运营控制了部分开支,但在戒严令与弹劾风波交织的高度不确定环境下,线下实体店的消费难免受到冲击。虽然短期内数据尚未出现显著变化,但整个零售行业已明显感受到潜在压力。政界应积极采取措施,避免事态进一步长期化。 5日下午,首尔明洞某建筑显示屏上正在播放总统尹锡悦相关视频。【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2-12 19:59:38 -
韩国弹劾风波冲击酒类市场 年末旺季恐成"寒冬"
年末通常是酒类行业最为期待的旺季,但今年韩国市场或因总统尹锡悦弹劾政局与经济不确定性而陷入低迷。政治动荡叠加消费者心理恶化,酒类消费或将大幅下滑,主要酒类制造商和批发商面临严峻挑战。 据业界10日消息,酒类企业原本对年末销售寄予厚望,但尹锡悦弹劾局势进一步打击了消费者信心,需求显著下降。在首尔汝矣岛和光化门等抗议集会频发地区,餐厅预订取消和酒类订单减少的现象尤为突出。 酒类制造商同样遭受直接冲击。OB啤酒此前推出了圣诞节特别版Stella Artois,海特真露则推出了Terras圣诞版和真露圣诞版。然而,订单骤减使得这些为旺季准备的新品销售遇冷,表现不如预期。 个体经营者也因依赖酒类贷款制度而陷入困境。该制度要求经营者从批发商借款并签订独家销售协议,规定其每月需采购一定金额的酒类产品。然而,若年末消费不及预期,可能导致还款延迟甚至产生违约金,对整个行业的经营稳定性构成威胁。 类似的消费低迷状况在此前的弹劾局势中也曾发生。2016年前总统朴槿惠遭弹劾期间,消费者信心指数(CCSI)在弹劾案通过后数月低于基准值100。若此次弹劾局势持续时间较长,消费心理和酒类市场的复苏预计至少需要6个月至1年。 在当前困境下,酒类企业纷纷调整策略,试图以两极化发展寻求突破。一方面,OB啤酒率先推出无酒精饮料产品,抢占新兴市场;另一方面,海特真露携手全球热门剧集《鱿鱼游戏》第二季开展跨界营销。此外,乐天七星饮料则以零糖烧酒“Saero”为核心,强化品牌故事营销,力图吸引更多消费者。 与此同时,餐饮业的经营状况同样不容乐观。据韩国农水产食品流通公社(aT)统计,第四季度餐饮业景气展望指数为83.65,尽管较上季度略有提升,但仍处于低迷状态。与此同时,全球食品价格的持续上涨进一步加剧了餐饮企业的成本压力。 业内专家指出:“弹劾政局对酒类消费的冲击显而易见。随着聚餐和年终聚会被抗议集会取代,酒类市场在短期内难以复苏,这对整个行业来说是一次严峻挑战。” OB啤酒推出的圣诞节特别版Stella Artois【图片来源 OB啤酒】
2024-12-10 19:53:08 -
韩国本土啤酒重拾大型超市销冠宝座
在韩国大型超市陈列的啤酒【图片来源 韩联社】 一项调查显示,韩国本土啤酒今年有望重夺被葡萄酒占据的韩国大型超市销冠宝座。 韩国大型超市易买得对酒类销售业绩进行分析并于11日发布的结果显示,截至本月6日,韩国本土啤酒销售比重达25%,超过葡萄酒(22.3%),跃居首位。若该势头持续至年末,将重拾销冠之位。 去年,葡萄酒以微弱优势(23.9%)超越韩国本土啤酒(23.5%),夺得销量桂冠。然而,时隔1年市场格局再次发生变化。葡萄酒销售比重同比下降1.7个百分点,而韩国本土啤酒上升1.5个百分点,对比显著。继韩国本土啤酒和葡萄酒之后,包括威士忌在内的洋酒占总销售额的16.6%,烧酒占16.3%,进口啤酒占13.4%。 据分析,在物价持续上涨的态势下,物美价廉的韩国本土啤酒销售强劲。同时,随着小酌文化在饮酒消费者中日益盛行,购买度数低的酒类消费者明显增多,进一步推动了啤酒销量的增长。 据关税厅统计数据,葡萄酒进口量在2021年达到7.6575万吨后,2022年下滑至7.1020万吨,去年为5.6542万吨,连续两年呈减少趋势。据统计,今年上半年葡萄酒进口量仅为2.4460万吨,同比骤降21.9%。 此外,健康理性的饮酒趋势也促使无酒精啤酒的需求大幅增长,成为啤酒销量激增的主要原因之一。进入今年以来,截至本月6日,易买得无酒精啤酒销售额同比增加12.2%,销售比重也从去年的0.7%上升至0.8%。从酒类排名来看,无酒精啤酒继韩国本土啤酒、葡萄酒、洋酒、烧酒、进口啤酒、传统酒之后,位居第六位。乐天玛特的数据同样显示,今年1至10月,无酒精啤酒销售额同比增长40%,增长势头显著。 乐天玛特相关人士指出,近年来,以年轻一代为中心的饮酒人口减少、灌酒文化逐渐消失以及人们对健康的日益重视等多重因素,推动了低度数酒类的热销。
2024-11-12 01:01:23
-
韩国流通业借"限量销售"破局 内需低迷下掀起抢购潮
在当前内需持续低迷的市场环境下,韩国流通行业正通过“限量销售”策略寻求突破,以吸引消费者、拓展新店铺及服务。 据流通业界20日消息,韩国仓储式超市易买得Traders在筹备麻谷店开业时,精准定位其在消费者心中的“酒类圣地”形象,推出该店专属的限量版威士忌“Kimchangsoo威士忌单桶蛇年版”。该产品在开业30分钟内即售罄,市场反响热烈。“Kimchangsoo威士忌”因限量小批量生产,在威士忌收藏界享有盛誉。 食品企业乐天沃食品(Wellfood)通过限量产品强化品牌形象,顺应“地方经济”消费趋势。去年9月推出的秋季限量“扶余板栗系列”在上市一个多月内即售罄,远超原定三个月的销售预期。作为乐天沃食品与行政安全部、扶余郡联合推进的“美味韩国共赢之路”项目之一,该系列将扶余特产板栗融入9款代表性产品,部分渠道供不应求,市场反响积极。 此外,乐天沃食品携手济州市本地咖啡品牌“石头翁马卡龙”推出的“迷你梦雪石头翁马卡龙”亦在上市两周内售罄。业内人士指出,食品糕点类限量产品通常按照三个月的运营周期生产,而该产品库存消耗速度超预期7倍,显示出限量销售的市场认可度。 在时尚领域,Musinsa自2023年起推出抽签式限量购买服务“Musinsa Drop”,不仅涵盖大众消费品,还针对行业爱好者群体推出特色商品,实现差异化竞争。近期,Musinsa通过明星知识产权(IP)商品发售吸引新客,并带动外国消费者增长。本月10日至16日,Musinsa在“圣水店@大林仓库”举办K-POP偶像Lisa个人专辑的快闪活动,首日即有数百名粉丝凌晨排队。受活动成功带动,该期间到访“圣水店@大林仓库”的外国消费者数量较上月同期增长2.3倍。 电商平台ABLY则借助甜点限量销售扩大食品品类版图。自去年4月起,ABLY推出“接力甜点快闪店”,在线销售“万东糕点”和“大象贝果”等知名线下甜点品牌的产品,并引入定点取货服务。今年1月举行的第八次快闪活动交易额较首场增长5倍,已发展为固定项目。得益于此,ABLY食品品类今年2月交易额同比增长95%。 业内人士分析称,限量销售在内需低迷时期有助于打破固化的消费模式,并激发整体购买力。同时,精准定位目标群体的营销效应已成为企业提升品牌热度的重要手段。随着限量销售策略的不断深化,流通行业有望在低迷的市场环境中寻求新的增长点。 乐天Wellfood于去年9月推出的秋季限量“扶余板栗系列”【图片来源 乐天Wellfood】
2025-03-20 20:01:25 -
韩流助力烧酒出海 韩国酒类行业加速拓展海外市场
韩国关税厅(海关)3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去年韩国酒类出口额为3.7656亿美元,同比减少7.1%。这是自2022年以来连续两年减少。有分析认为,由于清酒、威士忌等其他酒类出口减少,酒类出口总额有所下降。 从年度数据来看,酒类出口额在2019年达到4.1728亿美元,2020年减至3.7443亿美元,2021年回升至3.8967亿美元,2022年进一步增长至4.3148亿美元,但从2023年(4.0532亿美元)起转为下降趋势。 然而,去年烧酒出口额为1.045亿美元,同比增长3.06%。烧酒出口额持续增长,连续两年突破1亿美元。具体来看,2019年为8974万美元,2020年为8559万美元,2021年为8242万美元,呈逐年下降趋势,但2022年达到9442万美元,2023年突破1亿美元。 随着烧酒出口的增长,韩国酒类行业正积极进军海外市场。乐天七星饮料以水果烧酒为中心,正在加速开拓海外市场。除了东南亚市场外,乐天七星饮料还计划进军德国、荷兰、法国等欧洲市场。乐天七星饮料相关负责人表示:“包括水果烧酒的利口酒出口额在2021年至2023年间均增长约23%,公司计划未来积极拓展欧洲市场。” 以啤酒产品为主的OB啤酒也即将进军烧酒市场。OB啤酒去年收购了新世界L&B运营的济州烧酒,目前正在重组相关组织。OB啤酒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尚未有具体确定的事项,但计划推进以出口为主的烧酒业务。” 此外,海特真露将于本月在越南建立首家海外烧酒工厂。该工厂占地8.4公顷,位于越南红河三角洲太平省由Green I-Park JSC开发的连河泰工业园区内,建设周期为2025年至2026年。海特真露计划通过海外生产和出口多元化,到2030年实现海外烧酒销售额达到500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5亿元)的目标。 业内人士表示:“在海外市场,烧酒相比葡萄酒、威士忌仍属于小众酒类,但随着‘韩流’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国内酒类行业未来将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海特真露推出的烧酒【图片提供 海特真露】
2025-02-03 18:56:10 -
韩国便利店转型"全能"商店 销售额首超百货店
GS25开设韩华棒球队为主题的体育特色店。【图片来源 韩联社】 一项调查显示,去年韩国便利店年销售额首次超百货商店。是自便利店在韩国开业35年以来的里程碑式的成就,正式晋升为流通业的领军巨头。不仅彰显了便利店行业的蓬勃发展,更反映了韩国消费模式的深刻变革。 韩国便利店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商品销售角色,而是逐步扩展其服务范围与功能,转型为“全能型”商店。这一转变不仅吸引了众多50至60岁的老年人群积极投身便利店创业热潮,更在流通业界引起了广泛关注。据统计,去年全年,便利店销售额在流通业中的占比高达17.4%,成功超越百货商店的16.6%。截至去年10月,便利店与百货商店的累计销售额分别为25.8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297.6亿元)和25.4万亿韩元,便利店略胜一筹。 产业通商资源部相关人士指出,销售低价商品的便利店首次在销售额上超越了以高价商品为主打的百货商店。韩国便利店正逐步从社区超市的单一角色,演化为集物流、快递、国际邮政、打的、迷路儿童保护申报服务、宠物保险销售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万能”商店。不仅销售生活必需品和速食食品,还涉足生鲜食品、高端酒类、热门周边、时尚美容、体育用品等领域,并提供Naver Money、Toss Money充值以及交通卡充值等金融服务,成为年轻人的综合文化空间。 韩国连锁便利店GS25持续增加规模较普通门店大两倍的“特色便利店”,为消费者提供更为丰富的选择,也展现了GS25的创新和差异化竞争策略。还根据各地区特性提供了针对性服务,在部分地区开设了主推酒类的门店(526家)、生鲜门店(515家)、咖啡特色店(22家)、金融特色店(2家)、体育特色店(3家)、智能特色店(3家)以及独家联名快闪特色店等(1家),以满足消费者对特定商品的需求。在物流配送方面,GS25自2016年开展物流服务以来,销售额逐年攀升,去年销售额同比增长67.8%。此外,GS25提供电动自行车换电池服务的门店数量增加至400多家,体现了GS25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 GS25营业企划组长李东勋表示:“便利店实现了35年来的里程碑式成就。尽管便利店相较于大型超市和百货商店在店铺规模上较小,但随着1至2人家庭的增加,需求不断激增,规模逐年扩大。越来越多的品牌入驻便利店,成为适合全年龄段消费者、最贴近生活的商店,为全体消费者提供不可或缺的便利性。” 另一家便利店品牌CU也不甘示弱,自2019年开始提供送货服务以来,去年销售同比增长136.7%。近期,CU还与邮政携手,探讨推进国际邮件运输服务的可能性。此外,CU还自2017年起提供迷路儿童保护申报服务,并销售宠物保险。据CU相关人士透露,今年还将与韩国IT巨头Kakao旗下的出行平台Kakao Mobility合作,共同推出打的服务。 随着便利店市场的强劲增长,多家企业纷纷涉足便利店业务。衣恋集团自2023年首次投入便利店行业以来,截至目前运营门店增至5家,并致力于提供差异化的生鲜食品销售服务。同时,投身于便利店创业的50至60岁老年人也在持续增加。CU数据显示,去年该年龄段加盟CU的创业者占比创新高,达45%。 据推测,以去年为基准,韩国便利店数量达到约5.65万家,同比增加约1000家,超越日本便利店数量(5.6万家)。李东勋指出:“随着韩国人口结构的变化,便利店将持续优化设施与服务,进化为履行社会多功能的线下核心平台。通过不断加强业态影响力,成为全体市民不可或缺的产业。”
2025-01-30 18:15:49 -
乐天七星销售额有望突破4万亿韩元 多元化战略驱动增长
根据韩国金融信息企业FnGuide于26日发布的预测,乐天七星饮料(以下简称“乐天七星”)今年销售额预计达到4.0766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03亿元),同比增长26.4%;营业利润预计为2089亿韩元,同比小幅下降0.9%。公司计划通过强化饮料、酒类以及海外业务推动业绩增长。 在饮料业务方面,今年5月,乐天七星推出了多款零卡糖和低卡新品,包括低卡路里的“佳得乐零度”、零卡路里碳酸饮料“激浪”、富含维生素B的零卡路里果汁饮料more:b等,以满足消费者对健康饮品日益增长的需求。 此外,乐天七星还加强了经典饮料品牌“七星柠檬味碳酸饮料”的推广。去年10月,为庆祝其上市74周年,公司首次对包装设计进行了全面升级。截至10月底,该品牌累计销量已突破375亿罐(按250毫升计算)。 在酒类业务方面,公司旗下拥有烧酒品牌“初饮初乐”、零糖烧酒Saero,以及啤酒品牌克洛德(Kloud)和克鲁什(KRUSH)。其中,“初饮初乐”已成功进入美国市场,过去三年出口年均增长46%。另一款烧酒Saero自2022年9月推出以来表现亮眼,累计销量已突破4亿瓶。今年4月推出的新品“Saero杏子烧酒”在上市短短5个月内便实现了销量突破1000万瓶的佳绩。去年11月推出的啤酒新品KRUSH,则选择偶像组合aespa的队长Karina作为代言人,旨在吸引更多年轻消费者。 酒类业务的增长也显现在业绩中。第三季度,烧酒和啤酒的销售额分别为3233亿韩元和708亿韩元,同比增长5.9%和12.7%。其中,烧酒的出口和内销分别同比增长2.8%和6.5%,达到521亿韩元和2712亿韩元;啤酒的出口和内销分别增长7.1%和13%,达到30亿韩元和678亿韩元。 此外,乐天七星还在加速全球化扩张。去年,公司与美国酒类巨头嘉露集团(E&J Gallo)签署合作协议,进一步巩固了在美国市场的布局。今年上半年,美国市场的烧酒出口额同比增长超过40%。与此同时,为了积极拓展新兴市场,公司还在蒙古市场推出第四代啤酒KRUSH。 借助嘉露集团的分销网络和自身强大的产品竞争力,乐天七星目前已在美国约1万家酒类专卖店上架了“初饮初乐顺合利”等烧酒,同时持续扩展至Costco等大型零售渠道。 乐天七星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进一步深化与全球合作伙伴的合作,持续推进自有品牌的国际化战略,同时提升品牌在海外市场的影响力。” 位于韩国梁山市的乐天七星饮料工厂【图片来源 乐天七星饮料】
2024-12-26 23:29:32 -
韩国葡萄酒市场新宠儿 新西兰酒口碑与销量齐飞
总结2024年韩国葡萄酒市场,关键词聚焦于“新西兰”与“白葡萄酒”。在整体葡萄酒需求呈下滑态势的背景下,新西兰葡萄酒却凭借其卓越的品质,在葡萄酒爱好者群体中赢得了极高的口碑,实现了进口量与进口额的显著增长。 尽管法国、美国、意大利等传统葡萄酒进口大国的进口金额与数量均出现了同比下滑,但新西兰葡萄酒却在韩国市场异军突起。据统计,今年前10个月,新西兰葡萄酒的进口金额达2027万美元,同比(1419万美元)增长43%;进口量更是从去年的19.5万单激增至今年的31.1万单,增幅达60%。 同时,葡萄酒市场风向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2022年强势的红酒市场逐渐萎缩,市场占有率从60%下滑至今年10月的53%。而白葡萄酒则趁机崛起,填补了红酒留下的市场空缺,同期,市场占有率从18%增长至21%。去年备受追捧的碳酸葡萄酒,今年市场占有率略有下降,从21%降至19%。 葡萄酒进口商Keumyang International顺应这一趋势,今年推出大量新西兰葡萄酒和白葡萄酒新产品,包含新西兰葡萄酒共9种,白葡萄酒占比达62%。其中,Craggy Range酒庄生产的葡萄酒以其特有的复合风味备受葡萄酒爱好者的关注,Craggy Range葡萄酒在2024年葡萄酒权威杂志《葡萄酒观察家》(Wine Spectator)的百位排行榜中荣登第11位,以其卓越的品质和独特的口味赢得了业界的广泛赞誉。 葡萄酒业界相关人士分析称:“今年,随着‘Sober Life’(清醒人生)潮流兴起,整个酒类市场呈缩减态势,葡萄酒市场也出现小幅萎缩。然而,得益于新西兰葡萄酒的优异口碑和持续增长的销售额,白葡萄酒市场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预计在未来,葡萄酒市场的格局将持续变化,新西兰葡萄酒和白葡萄酒将成为引领市场潮流的重要推动力。”
2024-12-18 20:22:23 -
轻松跨过制裁墙? 奢侈品牌在平壤"开门迎客"
大圣百货超市区【图片来源 朝鲜劳动新闻/韩联社】 近日,有证据显示,位于朝鲜平壤的大圣百货商店引入了多家海外高端品牌,引发国际社会对联合国对朝制裁执行效果的质疑。 根据留学朝鲜的中国大学生在社交网络发布的照片,大圣百货商店内标有“体育器材,运动服”的区域展示了阿迪达斯(adidas)和耐克(NIKE)等国际知名品牌的运动服装和鞋类。同时,在化妆品区,陈列了香奈儿(CHANEL)和SK-II等奢侈品牌的化妆品。食品区照片中可以看到,货架上摆放着高端酒类,例如12年和17年的瓦伦丁威士忌,以及日本产七星香烟(SEVEN STARS)。 大圣百货商店被认为是朝鲜奢侈品销售的主要窗口,管理权归属朝鲜劳动党39号室,该部门负责统筹金正恩统治资金。商店不仅销售高端商品,还配备了地下游泳池和木桶浴设施,4、5楼则设有餐厅和娱乐室等高级服务区域。 据报道,包括金正恩在内的朝鲜高级官员经常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奢侈品,这些商品通过双重贸易或外交人员的协助走私进入朝鲜。 联合国安理会自2006年起通过对朝制裁决议,禁止奢侈品流入朝鲜。2013年,第2094号决议明确将高级轿车、游艇、高价手表、珠宝以及酒类和香烟纳入禁运清单。然而,国际社会对朝鲜进口奢侈品的监控和执行仍存在显著漏洞。 例如,金正恩使用的德国梅赛德斯-奔驰迈巴赫豪华车型此前曾被发现通过双重贸易流入朝鲜。供应商解释称,他们以为车辆是出售给香港的企业,然而车辆最终出现在朝鲜。金正恩出行时所乘用的最新款迈巴赫GLS 600型轿车也曾引发舆论关注。 尽管联合国对朝鲜奢侈品交易进行明文禁止,但如果交易发生在朝鲜国内,现有制裁无法对这些行为进行有效约束。此外,中国和俄罗斯在联合国安理会中对新制裁措施持反对立场,使进一步加强制裁的努力面临困境。 大圣百货首饰名表区【图片来源 朝鲜劳动新闻/韩联社】
2024-12-18 20:01:41 -
韩国无人便利店数量激增 五年内增长20倍
17日,据业界统计数据,截至目前,CU、GS25、7-Eleven和Emart24韩国四大便利店品牌在全国范围内已开设约4000家无人便利店,较2019年的200家,五年内增长约20倍。 无人便利店分为全无人型和混合型两种。全无人型是自助式服务店铺,混合型则是在上午或白天有员工值守,而在凌晨等特定时段采用无人运营模式。 根据数据,在便利店品牌中,无人便利店数量最多的便利店品牌是Emart24,共有2100家,其次分别是GS25(800家)、7-Eleven(600家)和CU(400家)。 近年来,随着韩国的最低工资标准不断上涨,无人便利店数量也呈现增长趋势。根据韩国雇佣劳动部的数据,明年最低时薪达到1.003韩元(约合人民币50元)。这是自2014年最低时薪升至5000韩元以来,时隔11年首次突破万韩元大关。随着店主人力成本负担也的增加,无人便利店正变得更加受欢迎。 从便利店店主方面来看,无人便利店无需雇佣大量的员工进行营业和管理,可以大幅降低人力成本。这是推动无人便利店市场增长的关键因素之一。 然而,便利店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尽管无人便利店有助于减轻人工成本压力,但其快速扩张仍可能面临一些限制。最大的问题是在销售香烟、酒类等禁止未成年人购买的商品时,无人设备无法代替员工的监管作用。 GS25的无人便利店【图片提供 GS25】
2024-12-18 00:55:40 -
戒严阴云笼罩韩国流通业 年末销售前景不明
12月3日晚,韩国总统尹锡悦突然宣布实施紧急戒严,尽管仅维持约6小时即告解除,这一突发事件仍对韩国流通业造成了显著冲击。企业原本寄希望于年末销售旺季以弥补因高物价和经济衰退造成的损失,但政治局势的突变打乱了既定节奏。 由于公务员减少聚餐,餐厅面临年末预订大量取消的窘境。主要零售商表示将按计划推进年末促销,但在宣传策略上显得更为谨慎。虽然当前销售尚未出现显著变化,但若总统弹劾风波持续发酵,消费信心恐难避免受到影响。 据流通业界12日消息,线上线下零售商正密切关注弹劾局势对业绩的潜在影响,各大零售企业均保持高度警惕。 在电子商务领域,虽在初冬迎来了冬季服装需求的小幅增长,但整体交易量较去年并未实现显著增长。吸引年轻消费者和外籍游客的门店,如大创(Daiso)和欧利芙洋(Olive Young),其销售情况也未见大幅波动。线下的百货公司、大型超市和便利店虽然维持正常运营,但对市场变化的关注明显加强。 百货公司方面仍计划推进冬季外套等促销活动。某百货公司负责人表示:“当前民众情绪尚未对零售消费构成实质性影响。然而,与80年代民主化运动或2016年前总统朴槿惠弹劾集会期间相比,当下的社会氛围显然有很大不同。不同世代对政治局势与消费行为的反应存在显著差异。” 大型超市易买得(E-mart)表示将继续每周发行宣传单并开展促销活动,但已紧急召开会议研讨应对策略。Homeplus则强调将密切关注市场动态。便利店行业在戒严令实施当晚便减少了年末促销和活动的宣传力度,但仍保留酒类、草莓和冬季小吃为主的“1+1”常规促销。 某便利店相关人士分析指出:“如果消费心理持续低迷,消费者可能会优先减少百货店和奥特莱斯等大额消费。不过,便利店作为生活必需品的主要购买渠道,目前尚未观察到显著的消费模式变化。”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弹劾局势对企业销售的影响尚处初期,但各企业已着手研究应对年末和新年初期的策略调整。一位行业观察者回忆,2016年前总统朴槿惠弹劾案平息后,消费者心理的恢复约耗时6个月。 有专家指出,即便大企业通过优化运营控制了部分开支,但在戒严令与弹劾风波交织的高度不确定环境下,线下实体店的消费难免受到冲击。虽然短期内数据尚未出现显著变化,但整个零售行业已明显感受到潜在压力。政界应积极采取措施,避免事态进一步长期化。 5日下午,首尔明洞某建筑显示屏上正在播放总统尹锡悦相关视频。【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2-12 19:59:38 -
韩国弹劾风波冲击酒类市场 年末旺季恐成"寒冬"
年末通常是酒类行业最为期待的旺季,但今年韩国市场或因总统尹锡悦弹劾政局与经济不确定性而陷入低迷。政治动荡叠加消费者心理恶化,酒类消费或将大幅下滑,主要酒类制造商和批发商面临严峻挑战。 据业界10日消息,酒类企业原本对年末销售寄予厚望,但尹锡悦弹劾局势进一步打击了消费者信心,需求显著下降。在首尔汝矣岛和光化门等抗议集会频发地区,餐厅预订取消和酒类订单减少的现象尤为突出。 酒类制造商同样遭受直接冲击。OB啤酒此前推出了圣诞节特别版Stella Artois,海特真露则推出了Terras圣诞版和真露圣诞版。然而,订单骤减使得这些为旺季准备的新品销售遇冷,表现不如预期。 个体经营者也因依赖酒类贷款制度而陷入困境。该制度要求经营者从批发商借款并签订独家销售协议,规定其每月需采购一定金额的酒类产品。然而,若年末消费不及预期,可能导致还款延迟甚至产生违约金,对整个行业的经营稳定性构成威胁。 类似的消费低迷状况在此前的弹劾局势中也曾发生。2016年前总统朴槿惠遭弹劾期间,消费者信心指数(CCSI)在弹劾案通过后数月低于基准值100。若此次弹劾局势持续时间较长,消费心理和酒类市场的复苏预计至少需要6个月至1年。 在当前困境下,酒类企业纷纷调整策略,试图以两极化发展寻求突破。一方面,OB啤酒率先推出无酒精饮料产品,抢占新兴市场;另一方面,海特真露携手全球热门剧集《鱿鱼游戏》第二季开展跨界营销。此外,乐天七星饮料则以零糖烧酒“Saero”为核心,强化品牌故事营销,力图吸引更多消费者。 与此同时,餐饮业的经营状况同样不容乐观。据韩国农水产食品流通公社(aT)统计,第四季度餐饮业景气展望指数为83.65,尽管较上季度略有提升,但仍处于低迷状态。与此同时,全球食品价格的持续上涨进一步加剧了餐饮企业的成本压力。 业内专家指出:“弹劾政局对酒类消费的冲击显而易见。随着聚餐和年终聚会被抗议集会取代,酒类市场在短期内难以复苏,这对整个行业来说是一次严峻挑战。” OB啤酒推出的圣诞节特别版Stella Artois【图片来源 OB啤酒】
2024-12-10 19:53:08 -
韩国本土啤酒重拾大型超市销冠宝座
在韩国大型超市陈列的啤酒【图片来源 韩联社】 一项调查显示,韩国本土啤酒今年有望重夺被葡萄酒占据的韩国大型超市销冠宝座。 韩国大型超市易买得对酒类销售业绩进行分析并于11日发布的结果显示,截至本月6日,韩国本土啤酒销售比重达25%,超过葡萄酒(22.3%),跃居首位。若该势头持续至年末,将重拾销冠之位。 去年,葡萄酒以微弱优势(23.9%)超越韩国本土啤酒(23.5%),夺得销量桂冠。然而,时隔1年市场格局再次发生变化。葡萄酒销售比重同比下降1.7个百分点,而韩国本土啤酒上升1.5个百分点,对比显著。继韩国本土啤酒和葡萄酒之后,包括威士忌在内的洋酒占总销售额的16.6%,烧酒占16.3%,进口啤酒占13.4%。 据分析,在物价持续上涨的态势下,物美价廉的韩国本土啤酒销售强劲。同时,随着小酌文化在饮酒消费者中日益盛行,购买度数低的酒类消费者明显增多,进一步推动了啤酒销量的增长。 据关税厅统计数据,葡萄酒进口量在2021年达到7.6575万吨后,2022年下滑至7.1020万吨,去年为5.6542万吨,连续两年呈减少趋势。据统计,今年上半年葡萄酒进口量仅为2.4460万吨,同比骤降21.9%。 此外,健康理性的饮酒趋势也促使无酒精啤酒的需求大幅增长,成为啤酒销量激增的主要原因之一。进入今年以来,截至本月6日,易买得无酒精啤酒销售额同比增加12.2%,销售比重也从去年的0.7%上升至0.8%。从酒类排名来看,无酒精啤酒继韩国本土啤酒、葡萄酒、洋酒、烧酒、进口啤酒、传统酒之后,位居第六位。乐天玛特的数据同样显示,今年1至10月,无酒精啤酒销售额同比增长40%,增长势头显著。 乐天玛特相关人士指出,近年来,以年轻一代为中心的饮酒人口减少、灌酒文化逐渐消失以及人们对健康的日益重视等多重因素,推动了低度数酒类的热销。
2024-11-12 01: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