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韩中’新闻 33个
-
韩中经济文化教育协会举办爱心奉献煤炭活动
【图片提供 韩中经济文化教育协会】 本月3日,韩中经济文化教育协会在首尔高丽亚娜酒店举行第24届韩中经济文化教育协会爱心奉献煤炭活动。会长林洪根代表协会向弱势群体赠送煤炭,韩中教育协会连续多年坚持以不同方式举行公益活动,向韩国弱势群体奉献爱心,走在韩中交流的前列。 当天还举行了第31届中韩奖学金转达仪式。韩中经济文化教育协会理事长申京淑、高丽大学前校长李基秀向获奖学生颁发奖学金。 【图片提供 韩中经济文化教育协会】
2025-01-06 22:48:13 -
【亚洲人之声】韩中共迎新岁 共绘2025友好合作新篇章
近期,在韩国国内政局风云变幻的大背景下,韩国外交部门发表声明称,将继续发展与中国的双边关系。这一表态在韩中建交33周年之际显得尤为意味深长。 数十年来,韩中两国在经贸领域携手并进,成就斐然。2023年,双边贸易总额突破3000亿美元大关,创历史新高,彰显了双方合作的深度与广度。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的态势下,韩中经贸合作的稳健发展,为两国乃至地区经济的稳定与繁荣贡献了重要力量。韩中关系在今年5月韩中领导人会晤后,回暖迹象显著,各领域交流与合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因疫情而停摆的文化与经济交流活动陆续重启,焕发新生。 文化交流是增进相互理解和友谊的重要桥梁。今年8月,由50人组成的韩国青年代表团访华,不仅加深了韩中青少年的交流,进一步拓宽了双方合作潜力。同时,“限韩令”也有些许松绑的迹象,今年韩国女团Aespa、EXO成员边伯贤、Red Velvet的队长裴珠泫等相继赴华进行签售活动,不仅点燃了粉丝的热情,也成为了韩中文化交流的重要符号,展现了音乐无国界的魅力,进一步拉近了两国人民的心灵距离。 在数字娱乐领域,韩中合作也迎来了新机遇。多款韩国网络游戏在中国市场获得版号,标志着中韩在数字娱乐领域的合作迈出了实质性步伐。近年来,每年均有数款韩国游戏获得中国版号,这对于面临业绩挑战与运营压力的韩国游戏企业而言,中国市场的重新开放无疑是巨大的鼓舞,不仅为它们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为双方在游戏产业的深度合作注入了新的动力。 韩中两国,地理相邻,命运相系,是永远的近邻与不可或缺的合作伙伴。自建交以来,双方关系历经风雨,硕果累累,合作领域不断拓展,人文交流日益频繁,战略沟通持续加强,为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祉。今年,中国对韩国实施免签政策,极大地促进了人员往来与民心相通,为韩中友好关系再添基石。此举不仅激发了韩国民众对中国旅游的热情,也为中国的旅游市场注入了新鲜活力,展现了更加多元、开放的中国形象。 在政治层面,尽管韩国当前政局动荡,但政府对于发展对华关系的决心并未动摇。面对国内多元的声音,韩国政府坚持释放积极信号,强调基于相互尊重和互惠互利的原则,推动韩中关系向更加健康成熟的方向发展。这一立场体现了韩国政府对韩中关系的高度重视。 明年,韩中建交将迎来33周年,双方关系从无到有,务实合作从少到多,人文交流从疏到密,持续加强战略沟通,挖掘合作契机,增进国民感情。展望未来,尽管国际形势充满不确定性,但韩中合作的广阔空间与互利共赢的美好前景可期。笔者期望双方能够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进行深度对话,共同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为两国和平发展和地区繁荣作出更大贡献。
2025-01-02 00:34:17 -
2025年韩中文化交流展望:新机遇与新挑战
随着中国对韩国实施免签入境政策,韩中关系逐步回暖,两国文化交流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2025年有望成为两国文化合作的重要节点。近期,多方迹象显示,韩中文化交流正进入新的活跃期。然而,机遇背后也伴随挑战。 ▲艺术交流再添新篇章 近年来,韩中文化交流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视觉艺术正成为韩国文化重返中国市场的先锋力量。 去年12月19日,由驻上海韩国文化院和韩国国立亚洲文化殿堂联合主办的“大家的桃源”媒体艺术展在上海拉开帷幕。展览汇集韩国顶尖艺术家的作品,通过融入自然景观元素,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风貌。此前,该展览已在北京成功举办,上海站的推出预计将进一步提升韩国媒体艺术在中国的影响力。 据悉,“大家的桃源”作为韩国经典媒体艺术的延续,曾在韩国吸引超过33万名观众,并在中国文化圈内引发广泛关注。驻上海韩国文化院院长姜勇敏表示,希望借助此次展览深化两国在艺术领域的合作,进一步彰显韩国媒体艺术的独特价值。 “大家的桃源”媒体艺术展上海场【图片来源 韩国国立亚洲文化殿堂】 ▲韩流音乐重返中国 受“限韩令”影响,韩国流行音乐正以谨慎的步伐重新进入中国市场。韩国独立摇滚乐队“黑裙子”(The Black Skirts)已分别于去年10月18日和12月30日在陕西省西安市和湖北省武汉市举办了演唱会,并计划于1月1日在河南省郑州市举行演出。这标志着自2016年“萨德风波”以来,韩国流行音乐时隔8年重返中国舞台。 由于乐队主唱赵休日持有美国国籍,中方是否会全面开放对韩国国籍歌手的演出仍需进一步观察。然而,“黑裙子”的演出被视为韩流文化逐步回归的重要信号。一些分析人士认为,中方可能通过地方城市作为试点,逐步放宽对韩国歌手的演出限制。 韩国独立摇滚乐队“黑裙子”西安演出现场照片 【图片提供 新浪微博】 相较于“黑裙子”的成功巡演,韩国摇滚乐队Say Sue Me原定于去年7月在北京举办的演唱会却在演出前三周突然取消,这一事件凸显了中国市场的复杂性。然而,与此同时,(G)I-DLE前成员徐穗珍和演员边佑锡分别于去年1月和9月在中国举办的小型粉丝见面会,反映了中国观众对韩流文化的持续关注。 大众文化评论家金宪植(音)指出:“尽管限韩令的全面解除仍需观察,但若能逐步松动,K-POP等韩国文化内容的海外扩展或将更具可行性。然而,韩国文化产业仍需保持警惕,采取稳健策略,以应对潜在风险。” ▲韩国文化内容出口展望 根据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和文化内容振兴院发布的《2025年韩国内容出口展望》,尽管广播和电视剧出口因制作成本上升面临挑战,音乐和游戏产业的出口仍保持强劲增长态势。尤其是在中华圈、东南亚和日本等主要市场,韩流内容的影响力依然显著。 在韩国内容出口中占比最大的游戏产业,预计明年将维持稳定增长趋势。业内分析指出,中国重新开放外资版号审批,以及韩国游戏《第一狂战士:卡赞》(The First Berserker: Khazan)和《inZOI》等新作陆续进入全球市场,将为产业发展注入动力。然而,由于中国游戏市场快速扩张以及营销成本上升,盈利能力面临压力,出口增幅或难以显著提升。 2023年,“线条小狗”与中国连锁咖啡品牌“瑞幸咖啡”开展联名活动。【图片来源 THE WORKS COMPANY】 此外,角色形象领域有望在明年实现增长。特别是“露比”(Loopy)和“线条小狗”(Maltese)等韩国原创形象因深受中国消费者喜爱,预计将在社交媒体(SNS)等平台上进一步扩大影响力。韩国文化内容振兴院代理院长柳贤锡(音)表示:“我们将通过博览会等项目积极推动韩国文化内容出口,进一步巩固其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展望2025年:韩中文化交流迎来新转折 从艺术展览到音乐演出,韩中文化交流正逐步恢复并持续深化。专家指出,两国应通过灵活的政策、创新的内容形式以及长远的战略合作,推动文化合作迈向更高水平。 然而,限韩令的长期影响和政策不确定性依然是主要挑战。韩国文化产业需保持谨慎,制定智慧策略,以有效降低潜在风险。2025年被视为韩中文化交流的关键转折点,如何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中找到平衡,将成为两国文化合作未来发展的重要课题。
2025-01-01 19:09:49 -
音乐架起两国青年友谊之桥 第四届韩中歌会圆满落幕
28日,第四届韩中歌会在韩国放送通信大学开放馆圆满举行。此次歌会由韩中经济文化教育协会主办,本报和中国驻韩国大使馆共同赞助。 第四届韩中歌会于本月28日在韩国放送通信大学开放馆举行获奖者与中国驻韩国大使馆文化参赞兼首尔中国文化中心主任沈晓刚、韩中经济文化教育协会会长林洪根、韩中经济文化教育协会理事长申京淑等嘉宾合影留念。【图片来源 韩中经济文化教育协会】 中国驻韩国大使馆文化参赞兼首尔中国文化中心主任沈晓刚、韩中经济文化教育协会会长林洪根、韩中经济文化教育协会理事长申京淑、前国会议员金椿镇、前国会议员姜淑子等多位嘉宾出席了活动,为韩国和中国青年提供了支持与鼓励。 中国驻韩国大使馆文化参赞兼首尔中国文化中心主任沈晓刚发表致辞。【图片来源 韩中经济文化教育协会】 此次歌会旨在纪念韩中建交32周年,通过音乐交流展望未来。活动中,韩国青年演唱了中国歌曲,中国青年则演唱了韩国歌曲,展现了两国青年之间深厚的文化交流。 原谷高中学生方世安荣获最高荣誉大奖。【图片来源 韩中经济文化教育协会】 在随后的颁奖仪式上,原谷高中学生方世安荣获最高荣誉大奖,以表彰其卓越的才艺与努力。申京淑在致辞中表示:“文化的力量超越武器,未来我们将通过文化深化韩中友好交流,为两国青年搭建更多合作平台,促进相互理解。” 韩中经济文化教育协会理事长申京淑为学生颁发功劳奖。【图片来源 韩中经济文化教育协会】
2024-12-31 02:56:28 -
镜头聚焦中韩情谊 第三届中韩摄影展在首尔举办
23日下午,第三届中韩摄影展开幕式在韩国国会议员会馆一层大厅隆重举行。本次摄影展由韩中经济文化教育协会和安泰俊国会议员办公室共同主办,本报和韩中美术协会联合承办,并得到中国驻韩大使馆、首尔TV及韩国中国语教师会的大力支持。 此次摄影展旨在纪念中韩建交32周年,搭建两国文化交流与相互理解的平台,为摄影艺术家提供作品展示的机会,同时进一步促进中韩摄影艺术的发展与合作。 展览汇聚了多位中韩摄影艺术家的优秀作品,题材多样,涵盖自然风光、人文风情与社会生活,充分展现了两国摄影艺术的丰富内涵与独特魅力。 第三届中韩摄影展活动现场【摄影 记者 傅璐瑶】 韩中经济文化教育协会会长林洪根在开幕辞中表示:“我们协会将持续努力,将这一摄影展打造成一年一度的文化盛事,逐步发展为促进中韩关系的重要桥梁。” 共同民主党国会议员安泰俊在致辞中强调了活动的重要意义:“今年是中韩建交32周年。回顾两国深厚友谊与悠久历史,此次活动意义非凡。尽管近年来因多种原因两国关系有所疏远,但包括我在内的许多议员都希望通过类似交流活动推动两国关系恢复正常。” 随后,共同民主党国会议员闵洪喆发表讲话,表达对中韩文化交流活动的支持与期许。本报社长梁圭铉与韩中美术协会主席车鸿圭在致辞中展望了中韩文化艺术合作的光明前景。 中国驻韩大使馆临时代办方坤因公务原因未能出席,其致辞由韩中经济文化教育协会理事长申京淑代读。致辞中提到:“本次摄影展以韩中合作为主题,展出了许多精彩作品,其中包括韩国朋友在中国工作、留学或旅行期间拍摄的作品。这不仅展现了两国人民深厚的友谊,也传递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23日,第三届中韩摄影展开幕式在韩国国会议员会馆一层大厅举行。图为出席嘉宾合影留念。【图片来源 韩中经济文化教育协会】
2024-12-24 00:42:30 -
"助力韩企在华寻找新机遇"——专访仁川商会会长朴柱奉
近年来,随着韩国企业在中国市场面临诸多挑战,纷纷缩减业务或撤出中国市场。这一趋势涉及多个行业,包括汽车、化妆品、智能手机、显示器、电池、石化和钢铁等。专家认为,在中国内需市场低迷的情况下,中国本土企业竞争力提升、外资企业优惠政策减少、生产成本上升、中国政策等因素影响到韩国企业在中国市场的业务。 韩国产业研究院、大韩商工会议所北京事务所和中国韩国商会面向217家进军中国市场的韩国企业经营环境实态调查,并于近日发布结果显示,制造业受到当地内需低迷拖累,面临着重重挑战。汽车和化学行业由于疲软和与当地行业竞争激化,而面临较大困难;纺织服装业及电气电子业则受到出口疲软;金属机械等行业受到人力成本问题;零售业则主要受到出口疲软的困扰。 有观点认为,除了内需低迷外,韩国企业在与中国企业的竞争中逐渐处于劣势,也是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实际上,现代汽车中国法人北京现代继出售北京第一工厂后,去年底以16.2亿元人民币的价格将重庆工厂出售于重庆市两江新区鱼复工业园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位于仁川市南洞区的仁川商工会议所总部【图片提供 仁川商工会议所】 在此背景下,韩国仁川商工会议所(以下简称仁川商会)通过与中国政府和有关机构合作构建了民间交流渠道,为促进国际经济体系的发展,开展多方位合作。仁川商会所成立于1885年,通过以会员为中心的组织体系和开展保护会员企业权益的活动,获得绝大多数企业的深深信赖。除了为韩国企业进军海外提供支持外,也为外国企业进军韩国市场提供积极支援。近日,仁川商会会长朴柱奉接受了亚洲日报专访,对韩国企业在中国市场面临的挑战与支持方案、地方城市交流重要性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亚洲日报》:今年9月24日至27日,访问中国辽宁省和沈阳市。此次访华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认为是否获得预期的出差成果? 朴柱奉:为期四天的出差圆满结束。此次访问是为纪念由沈阳市政府邀请并举办的“仁川与沈阳缔结友好城市关系十周年”及“2024沈阳市韩国周”活动。尽管当前韩中关系略显紧张,代表团仍与辽宁省委书记郝鹏及沈阳市委书记王新伟成功会面,并与辽宁省和沈阳市贸促会签署了合作备忘录(MOU),为双方会员企业的经济交流奠定良好基础。未来,两地将在贸易投资、文化等多个领域展开深入合作。希望与当地机构进一步深化多领域多层次友好交往、务实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更好发展。 仁川商工会议所会长朴柱奉【图片提供 仁川商工会议所】 ▲《亚洲日报》:与辽宁省和沈阳市签署的MOU主要涵盖哪些方面?未来有具体计划? 朴柱奉:首先,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双方将促进两地贸易投资和技术合作,并将支持经济贸易代表团派遣、展会和论坛举办。在各自职责范围内,我们将努力解决两地企业的国际贸易纠纷问题。对具体计划来说,在未来5个月内,计划派遣经贸交流团,并计划在展会宣传韩国企业推出的优质产品。 ▲《亚洲日报》:认为韩国企业在进入中国市场时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什么?在此过程中,仁川商会的作用是什么? 朴柱奉:中国市场正在经历快速的数字化转型,特别是在新冠疫情后,技术竞争力及设计领域迅速提升,本地企业间竞争日趋激烈。对于韩国企业而言,进军中国市场的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包括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CCC认证)、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的化妆品卫生许可等政策的频繁变动使韩国中小企业难以应对。 自2017年起,仁川商会与仁川市政府合作实施针对中国市场的专项营销支持项目,内容涵盖贸易代表团派遣、展会参展、买家洽谈会举办等。此外,还帮助企业获取海外认证、提供外语翻译及出口基础设施支持。目前,230家企业通过我们的支持项目,成功进军了中国市场。此次签署的MOU也是仁川商会持续与中国18个国际商会保持交流的成果之一,旨在为仁川地区企业获得更多进入中国市场的机会。 仁川商工会议所会长朴柱奉【图片提供 仁川商工会议所】 ▲《亚洲日报》:在当前韩中企业交流相对低迷的情况下,认为推动地方城市间的经济合作如何影响韩中关系? 朴柱奉:在国际关系形势复杂的环境下,认为地方城市间的合作更显重要。对此,仁川市早在2015年被选为韩中自由贸易协定(FTA)示范城市,与中国威海市共同设立了代表处,以支持企业进入双方市场。同时,自2016年以来每年举办的“仁川中国论坛”,已成为韩国首屈一指的中国交流与合作平台,聚集了民间、政府、产业及学界,共同探讨韩中政策对话与未来商业合作。 仁川商会将在推动地方城市间建立信任、加强合作方面继续努力。未来,将与中国相关机构合作,构建更加坚固、可持续的关系网络。为两国企业、学界及文化界提供对话平台,我亲自来扮演非正式经济外交渠道的角色,进一步深化韩中地方间合作关系。
2024-12-19 20:30:21 -
韩中经贸联委会第28次会议12日举行 商讨深化供应链与投资合作
韩中经贸联委会第28次会议12日在首尔举行,围绕稳定供应链管理、激活贸易投资、深化区域及多边合作等议题展开深入讨论。会议由韩国外交部第二次官姜仁仙与中国商务部副部长李飞共同主持,双方表示将加倍努力推动互利合作关系发展。 在此次会议中,双方重申了供应链稳定的重要性,并决定通过经贸联委会等协商机制保持密切沟通。此外,双方就两国企业面临的挑战和建议进行了交流,并一致认为需携手营造更加稳定、可预测的商业环境以促进双向投资。 姜仁仙特别提到,希望加强文化内容交流与知识产权合作。她表示,韩国作为2025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主席国,将致力于推动亚太地区可持续、包容性增长,期待与下一任主席国中国密切协作。她还强调,中国近日对韩国国民实施免签政策有助于加深人员往来,期待进一步加强经济合作。 李飞则呼吁两国深化地方经济合作,并提到应进一步推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框架下的合作。他还重申,落实2021年通过的“2021—2025韩中经济合作联合计划”具有重要意义,并倡议双方共同制定新的经济合作发展方向。 会议由韩国外交部、产业通商资源部、企划财政部、文化体育观光部等相关部门与中国商务部及驻韩中国大使馆代表共同出席。韩中经贸联委会自1993年建交以来定期召开,已成为两国全面经济合作的重要对话机制。 韩国外交部第二次官姜仁仙(左一)12日在首尔钟路区政府首尔大楼分馆举行的韩中经贸联委会第28次会议上发表讲话。【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2-13 05:34:27 -
【12·3紧急戒严】尹锡悦戒严令搅动外交 驻华大使更换计划陷入僵局
韩国总统尹锡悦3日夜间突然宣布紧急戒严令,国内政局陷入混乱,同时引发了对未来外交政策的不确定性。原本预计改善的韩中关系,也因驻华大使更换的复杂局势而再度面临挑战。 据外交人士10日消息,韩国驻华大使郑在浩原定本月结束任期返回韩国,但由于戒严令的颁布,其离任时间及相关安排变得不明朗。 郑在浩自2022年8月上任以来,未能在改善韩中关系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并因涉嫌“霸凌”下属员工接受外交部监察,被施以“口头警告”。尽管郑在浩与尹锡悦有同窗情谊,但在任期间较少参与对华外交事务,这一表现引发了韩国政界的批评。 今年10月,尹锡悦总统提名前总统秘书室长金大棋接替郑在浩。金大棋作为总统亲信,曾担任多项重要职务,外交界一度对其改善两国关系抱有期待。然而,戒严令的颁布使政局复杂化,原定的交接事宜面临诸多阻碍。 郑在浩原计划于10日下午在韩国驻华大使馆举行离任招待会,但因政局动荡而取消。与此同时,金大棋的外交使节批准书虽已向中方提交,但尚未收到正式反馈。由于总统现无法授予任命书,新任大使上任的程序变得不确定。 分析人士指出,尹锡悦总统在戒严状态下,可能因无法正常履行职权而影响新任大使的任命和韩中关系的正常推进。韩国驻华大使馆相关人士透露,在大使职位空缺期间,可能由次席大使代理相关事务,但韩中关系未来走向仍存较大不确定性。 尹锡悦政府目前正面临来自国内外的双重压力。外交人士担忧,新任驻华大使即便正式上任,因政局所限,恐难对改善韩中关系发挥积极作用。此外,经济与安全领域的合作前景也因此蒙上阴影。专家指出,当前形势下,韩中双方需加强沟通,避免因政局波动影响双边合作。 2022年8月24日,韩国驻华大使郑在浩出席纪念韩中建交30周年商务合作论坛。 【图片来源 韩国驻华大使馆微博】
2024-12-10 19:29:44 -
首届大韩民国韩国语演讲大赛成功举办
首届大韩民国韩国语演讲大赛嘉宾合影留念。【图片提供 韩中经济文化教育协会】 11月30日,由韩中经济文化教育协会和安泰俊国会议员办公室共同主办的首届大韩民国韩国语演讲大赛决赛在韩国国会议员会馆顺利拉下帷幕。本次活动以韩语为媒,由生活在韩国的中国青年分享自己的故事、阐释对韩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是中韩民心互通、友好互信的珍贵桥梁,为青年们未来的语言学习与文化探索提供更多机会。活动得到了广泛关注,官方小程序累计访问量超过百万,累计投票量约27万。 大赛组委会(在韩中国创新企业家协会)会长隋研科代表活动承办方介绍了出席活动的嘉宾。社团法人韩中经济文化教育协会会长林洪根,理事长申京淑,驻韩中国大使馆教育处艾宏歌公参,活动金牌赞助商银联国际赵晋兴副代表等贵宾出席了活动并致辞。本次活动受到了中韩两国各界的大力支持与关注,特别感谢了中国驻韩国大使馆、韩国世宗学堂、梨花女子大学、亚洲日报、首尔电视台、ABN新闻、银联国际等机构。 韩中经济文化教育协会会长林洪根表示,作为推动中韩友好的重要团体,协会多年来积极参与中韩交流。连续18年举办大韩民国中文演讲比赛,得到了韩国社会各界和中国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成为韩国中文教育领域的品牌。如今开拓韩文演讲比赛,为在韩的中国留学生搭建了提高韩国语水平、深入了解韩国社会、文化发展重要的平台。 中国驻韩国大使馆教育处艾宏歌公使公参在致辞中表示,“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留学人员是促进中韩民间相通深化两国友好合作的重要力量,多年来中韩两国一直互为最大的外国游客来源国和外国留学生的生源国,为两国以及为两国的人民带来了巨大福祉,符合两国发展的根本利益。艾公使希望在韩中国青年不断加深对韩国和韩国社会,包括对韩语文化,韩国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结交更多的韩国朋友,积极发挥中韩两国民间使者的重要作用;也希望中韩各界坚守建交初心,推动睦邻友好,实现互利互赢。 银联国际是本次大赛的金牌赞助商,社团法人韩中经济文化教育协会理事长申京淑授予银联国际感谢牌,感谢银联对每一位远离故土在异国他乡努力生活、学习,勇敢追梦朋友的最深切的支持与鼓励。 本次活动特邀汉阳大学、庆熙大学、德成女子大学、梨花女子大学等高校的大学教授担任评委。评委组组长金宇亨教授曾在复旦大学留学,也曾在外交部任职,他用亲身经历分享了跨国学习的背景在个人成长中的作用,介绍了决赛的评比要求。 在韩中国学人学者联谊会会长卫晓妍代表在韩中国青年发言,她表示在韩国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亲身感受到两国文化的丰富交融。“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期待未来有更多的类似活动,让中韩青年相聚一堂,共同成长与进步! 比赛现场,经过激烈的初赛选拔共有34位选手参加了当天的决赛。每一位选手都在台上带来了精彩的演讲,他们用流利的韩国语表达思想、交流感情、分享故事,展现了当代青年积极向上的态度以及语言作为桥梁的强大力量。最终,耿嘉旋获得金奖,由中国大使馆认证并颁发;金勇仙、金喻薇获得银奖(亚洲日报奖);金光、武子莹、孙晓涵、禹最捧、徐明明获得由tv首尔和ABN新闻社颁发的铜奖。另外参加决赛的每一位选手都获得了由韩中经济文化教育协会授予的鼓励奖并获赠丰厚的礼品以资鼓励。 获奖选手合影留念。【图片提供 韩中经济文化教育协会】
2024-12-03 16:58:27 -
2024中韩媒体论坛"在首尔举行
2日,“2024中韩媒体人论坛”在韩国新闻中心举行。本次论坛由《韩中季刊》杂志社主办,中国驻韩国大使馆、中央日报中国研究所、《亚洲日报》、Chinalab等机构支持,近百名业界人士参会。 《韩中季刊》总编辑洪仁杓在欢迎辞中表示,相信今天参会人员作为现职媒体人,能够基于实际工作经验,准确分析韩中关系,为媒体角色等未来发展指明方向。 中国驻韩大使馆临时代办方坤出席论坛并致辞。方坤表示,中国和韩国的共同利益不是越来越少,而是越来越多。我们愿同韩国各界一道,落实好两国元首重要共识,坚守建交初心,坚定睦邻友好,坚持互利共赢,巩固中韩关系回升向好势头,更好造福两国人民,促进地区乃至世界和平繁荣。 韩中议员联盟会长金太年在致辞中强调,过去32年间,韩中两国通过各领域的紧密合作和交流取得了显著成就。特别是中国近期对韩国实施的免签证措施等象征性变化,正在成为促进两国人民交流、巩固双边关系的契机。 论坛第一部分以“当前中韩关系诊断及问题”为主题,洪仁杓发表了主旨演讲。人民日报驻首尔首席记者莽九晨在讨论环节中发言指出,中韩两国是搬不走的近邻,面对国际局势变化,两国在促进地区和平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等多个方面有共同的利益。中韩两国媒体应加强交流与合作,增进彼此了解,在涉及对方国家的报道上增进理解认同、加强释疑解惑,减少误读攻击。 论坛第二部分围绕“树立新中韩关系战略及探讨媒体的作用”展开,成均馆大学中国研究所所长李熙玉发表了主旨演讲。在随后的讨论环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首尔分局局长卢星海表示,今年是中韩建交32周年,尽管两国关系面临建交以来前所未有的复杂且紧张的局面,但大家都有一个共识,现在双方正在探索新的合作关系。 卢星海再次强调了中韩媒体人的责任,他说,“我们留给后代的遗产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但是不应该把偏见和矛盾也遗传给他们。” 此外,《亚洲日报》、《韩民族日报》、《朝鲜经济》、韩联社、《中央日报》、《京乡新闻》、《金融新闻》、JTBC电视台等韩国媒体相关人士也参加了论坛讨论环节,共同为中韩关系发展及媒体发挥积极作用献言献策。 《韩中季刊》是由曾在中国工作过的韩国媒体人、外交官、企业派驻人员和学者共同推出的季刊杂志,2019年8月24日中韩建交纪念日成功创立并发布创刊号。 “2024中韩媒体论坛”在韩国新闻中心举行,图为出席嘉宾合影。【图片提供 中新社】
2024-12-03 16:50:02
-
韩中经济文化教育协会举办爱心奉献煤炭活动
【图片提供 韩中经济文化教育协会】 本月3日,韩中经济文化教育协会在首尔高丽亚娜酒店举行第24届韩中经济文化教育协会爱心奉献煤炭活动。会长林洪根代表协会向弱势群体赠送煤炭,韩中教育协会连续多年坚持以不同方式举行公益活动,向韩国弱势群体奉献爱心,走在韩中交流的前列。 当天还举行了第31届中韩奖学金转达仪式。韩中经济文化教育协会理事长申京淑、高丽大学前校长李基秀向获奖学生颁发奖学金。 【图片提供 韩中经济文化教育协会】
2025-01-06 22:48:13 -
【亚洲人之声】韩中共迎新岁 共绘2025友好合作新篇章
近期,在韩国国内政局风云变幻的大背景下,韩国外交部门发表声明称,将继续发展与中国的双边关系。这一表态在韩中建交33周年之际显得尤为意味深长。 数十年来,韩中两国在经贸领域携手并进,成就斐然。2023年,双边贸易总额突破3000亿美元大关,创历史新高,彰显了双方合作的深度与广度。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的态势下,韩中经贸合作的稳健发展,为两国乃至地区经济的稳定与繁荣贡献了重要力量。韩中关系在今年5月韩中领导人会晤后,回暖迹象显著,各领域交流与合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因疫情而停摆的文化与经济交流活动陆续重启,焕发新生。 文化交流是增进相互理解和友谊的重要桥梁。今年8月,由50人组成的韩国青年代表团访华,不仅加深了韩中青少年的交流,进一步拓宽了双方合作潜力。同时,“限韩令”也有些许松绑的迹象,今年韩国女团Aespa、EXO成员边伯贤、Red Velvet的队长裴珠泫等相继赴华进行签售活动,不仅点燃了粉丝的热情,也成为了韩中文化交流的重要符号,展现了音乐无国界的魅力,进一步拉近了两国人民的心灵距离。 在数字娱乐领域,韩中合作也迎来了新机遇。多款韩国网络游戏在中国市场获得版号,标志着中韩在数字娱乐领域的合作迈出了实质性步伐。近年来,每年均有数款韩国游戏获得中国版号,这对于面临业绩挑战与运营压力的韩国游戏企业而言,中国市场的重新开放无疑是巨大的鼓舞,不仅为它们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为双方在游戏产业的深度合作注入了新的动力。 韩中两国,地理相邻,命运相系,是永远的近邻与不可或缺的合作伙伴。自建交以来,双方关系历经风雨,硕果累累,合作领域不断拓展,人文交流日益频繁,战略沟通持续加强,为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祉。今年,中国对韩国实施免签政策,极大地促进了人员往来与民心相通,为韩中友好关系再添基石。此举不仅激发了韩国民众对中国旅游的热情,也为中国的旅游市场注入了新鲜活力,展现了更加多元、开放的中国形象。 在政治层面,尽管韩国当前政局动荡,但政府对于发展对华关系的决心并未动摇。面对国内多元的声音,韩国政府坚持释放积极信号,强调基于相互尊重和互惠互利的原则,推动韩中关系向更加健康成熟的方向发展。这一立场体现了韩国政府对韩中关系的高度重视。 明年,韩中建交将迎来33周年,双方关系从无到有,务实合作从少到多,人文交流从疏到密,持续加强战略沟通,挖掘合作契机,增进国民感情。展望未来,尽管国际形势充满不确定性,但韩中合作的广阔空间与互利共赢的美好前景可期。笔者期望双方能够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进行深度对话,共同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为两国和平发展和地区繁荣作出更大贡献。
2025-01-02 00:34:17 -
2025年韩中文化交流展望:新机遇与新挑战
随着中国对韩国实施免签入境政策,韩中关系逐步回暖,两国文化交流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2025年有望成为两国文化合作的重要节点。近期,多方迹象显示,韩中文化交流正进入新的活跃期。然而,机遇背后也伴随挑战。 ▲艺术交流再添新篇章 近年来,韩中文化交流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视觉艺术正成为韩国文化重返中国市场的先锋力量。 去年12月19日,由驻上海韩国文化院和韩国国立亚洲文化殿堂联合主办的“大家的桃源”媒体艺术展在上海拉开帷幕。展览汇集韩国顶尖艺术家的作品,通过融入自然景观元素,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风貌。此前,该展览已在北京成功举办,上海站的推出预计将进一步提升韩国媒体艺术在中国的影响力。 据悉,“大家的桃源”作为韩国经典媒体艺术的延续,曾在韩国吸引超过33万名观众,并在中国文化圈内引发广泛关注。驻上海韩国文化院院长姜勇敏表示,希望借助此次展览深化两国在艺术领域的合作,进一步彰显韩国媒体艺术的独特价值。 “大家的桃源”媒体艺术展上海场【图片来源 韩国国立亚洲文化殿堂】 ▲韩流音乐重返中国 受“限韩令”影响,韩国流行音乐正以谨慎的步伐重新进入中国市场。韩国独立摇滚乐队“黑裙子”(The Black Skirts)已分别于去年10月18日和12月30日在陕西省西安市和湖北省武汉市举办了演唱会,并计划于1月1日在河南省郑州市举行演出。这标志着自2016年“萨德风波”以来,韩国流行音乐时隔8年重返中国舞台。 由于乐队主唱赵休日持有美国国籍,中方是否会全面开放对韩国国籍歌手的演出仍需进一步观察。然而,“黑裙子”的演出被视为韩流文化逐步回归的重要信号。一些分析人士认为,中方可能通过地方城市作为试点,逐步放宽对韩国歌手的演出限制。 韩国独立摇滚乐队“黑裙子”西安演出现场照片 【图片提供 新浪微博】 相较于“黑裙子”的成功巡演,韩国摇滚乐队Say Sue Me原定于去年7月在北京举办的演唱会却在演出前三周突然取消,这一事件凸显了中国市场的复杂性。然而,与此同时,(G)I-DLE前成员徐穗珍和演员边佑锡分别于去年1月和9月在中国举办的小型粉丝见面会,反映了中国观众对韩流文化的持续关注。 大众文化评论家金宪植(音)指出:“尽管限韩令的全面解除仍需观察,但若能逐步松动,K-POP等韩国文化内容的海外扩展或将更具可行性。然而,韩国文化产业仍需保持警惕,采取稳健策略,以应对潜在风险。” ▲韩国文化内容出口展望 根据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和文化内容振兴院发布的《2025年韩国内容出口展望》,尽管广播和电视剧出口因制作成本上升面临挑战,音乐和游戏产业的出口仍保持强劲增长态势。尤其是在中华圈、东南亚和日本等主要市场,韩流内容的影响力依然显著。 在韩国内容出口中占比最大的游戏产业,预计明年将维持稳定增长趋势。业内分析指出,中国重新开放外资版号审批,以及韩国游戏《第一狂战士:卡赞》(The First Berserker: Khazan)和《inZOI》等新作陆续进入全球市场,将为产业发展注入动力。然而,由于中国游戏市场快速扩张以及营销成本上升,盈利能力面临压力,出口增幅或难以显著提升。 2023年,“线条小狗”与中国连锁咖啡品牌“瑞幸咖啡”开展联名活动。【图片来源 THE WORKS COMPANY】 此外,角色形象领域有望在明年实现增长。特别是“露比”(Loopy)和“线条小狗”(Maltese)等韩国原创形象因深受中国消费者喜爱,预计将在社交媒体(SNS)等平台上进一步扩大影响力。韩国文化内容振兴院代理院长柳贤锡(音)表示:“我们将通过博览会等项目积极推动韩国文化内容出口,进一步巩固其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展望2025年:韩中文化交流迎来新转折 从艺术展览到音乐演出,韩中文化交流正逐步恢复并持续深化。专家指出,两国应通过灵活的政策、创新的内容形式以及长远的战略合作,推动文化合作迈向更高水平。 然而,限韩令的长期影响和政策不确定性依然是主要挑战。韩国文化产业需保持谨慎,制定智慧策略,以有效降低潜在风险。2025年被视为韩中文化交流的关键转折点,如何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中找到平衡,将成为两国文化合作未来发展的重要课题。
2025-01-01 19:09:49 -
音乐架起两国青年友谊之桥 第四届韩中歌会圆满落幕
28日,第四届韩中歌会在韩国放送通信大学开放馆圆满举行。此次歌会由韩中经济文化教育协会主办,本报和中国驻韩国大使馆共同赞助。 第四届韩中歌会于本月28日在韩国放送通信大学开放馆举行获奖者与中国驻韩国大使馆文化参赞兼首尔中国文化中心主任沈晓刚、韩中经济文化教育协会会长林洪根、韩中经济文化教育协会理事长申京淑等嘉宾合影留念。【图片来源 韩中经济文化教育协会】 中国驻韩国大使馆文化参赞兼首尔中国文化中心主任沈晓刚、韩中经济文化教育协会会长林洪根、韩中经济文化教育协会理事长申京淑、前国会议员金椿镇、前国会议员姜淑子等多位嘉宾出席了活动,为韩国和中国青年提供了支持与鼓励。 中国驻韩国大使馆文化参赞兼首尔中国文化中心主任沈晓刚发表致辞。【图片来源 韩中经济文化教育协会】 此次歌会旨在纪念韩中建交32周年,通过音乐交流展望未来。活动中,韩国青年演唱了中国歌曲,中国青年则演唱了韩国歌曲,展现了两国青年之间深厚的文化交流。 原谷高中学生方世安荣获最高荣誉大奖。【图片来源 韩中经济文化教育协会】 在随后的颁奖仪式上,原谷高中学生方世安荣获最高荣誉大奖,以表彰其卓越的才艺与努力。申京淑在致辞中表示:“文化的力量超越武器,未来我们将通过文化深化韩中友好交流,为两国青年搭建更多合作平台,促进相互理解。” 韩中经济文化教育协会理事长申京淑为学生颁发功劳奖。【图片来源 韩中经济文化教育协会】
2024-12-31 02:56:28 -
镜头聚焦中韩情谊 第三届中韩摄影展在首尔举办
23日下午,第三届中韩摄影展开幕式在韩国国会议员会馆一层大厅隆重举行。本次摄影展由韩中经济文化教育协会和安泰俊国会议员办公室共同主办,本报和韩中美术协会联合承办,并得到中国驻韩大使馆、首尔TV及韩国中国语教师会的大力支持。 此次摄影展旨在纪念中韩建交32周年,搭建两国文化交流与相互理解的平台,为摄影艺术家提供作品展示的机会,同时进一步促进中韩摄影艺术的发展与合作。 展览汇聚了多位中韩摄影艺术家的优秀作品,题材多样,涵盖自然风光、人文风情与社会生活,充分展现了两国摄影艺术的丰富内涵与独特魅力。 第三届中韩摄影展活动现场【摄影 记者 傅璐瑶】 韩中经济文化教育协会会长林洪根在开幕辞中表示:“我们协会将持续努力,将这一摄影展打造成一年一度的文化盛事,逐步发展为促进中韩关系的重要桥梁。” 共同民主党国会议员安泰俊在致辞中强调了活动的重要意义:“今年是中韩建交32周年。回顾两国深厚友谊与悠久历史,此次活动意义非凡。尽管近年来因多种原因两国关系有所疏远,但包括我在内的许多议员都希望通过类似交流活动推动两国关系恢复正常。” 随后,共同民主党国会议员闵洪喆发表讲话,表达对中韩文化交流活动的支持与期许。本报社长梁圭铉与韩中美术协会主席车鸿圭在致辞中展望了中韩文化艺术合作的光明前景。 中国驻韩大使馆临时代办方坤因公务原因未能出席,其致辞由韩中经济文化教育协会理事长申京淑代读。致辞中提到:“本次摄影展以韩中合作为主题,展出了许多精彩作品,其中包括韩国朋友在中国工作、留学或旅行期间拍摄的作品。这不仅展现了两国人民深厚的友谊,也传递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23日,第三届中韩摄影展开幕式在韩国国会议员会馆一层大厅举行。图为出席嘉宾合影留念。【图片来源 韩中经济文化教育协会】
2024-12-24 00:42:30 -
"助力韩企在华寻找新机遇"——专访仁川商会会长朴柱奉
近年来,随着韩国企业在中国市场面临诸多挑战,纷纷缩减业务或撤出中国市场。这一趋势涉及多个行业,包括汽车、化妆品、智能手机、显示器、电池、石化和钢铁等。专家认为,在中国内需市场低迷的情况下,中国本土企业竞争力提升、外资企业优惠政策减少、生产成本上升、中国政策等因素影响到韩国企业在中国市场的业务。 韩国产业研究院、大韩商工会议所北京事务所和中国韩国商会面向217家进军中国市场的韩国企业经营环境实态调查,并于近日发布结果显示,制造业受到当地内需低迷拖累,面临着重重挑战。汽车和化学行业由于疲软和与当地行业竞争激化,而面临较大困难;纺织服装业及电气电子业则受到出口疲软;金属机械等行业受到人力成本问题;零售业则主要受到出口疲软的困扰。 有观点认为,除了内需低迷外,韩国企业在与中国企业的竞争中逐渐处于劣势,也是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实际上,现代汽车中国法人北京现代继出售北京第一工厂后,去年底以16.2亿元人民币的价格将重庆工厂出售于重庆市两江新区鱼复工业园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位于仁川市南洞区的仁川商工会议所总部【图片提供 仁川商工会议所】 在此背景下,韩国仁川商工会议所(以下简称仁川商会)通过与中国政府和有关机构合作构建了民间交流渠道,为促进国际经济体系的发展,开展多方位合作。仁川商会所成立于1885年,通过以会员为中心的组织体系和开展保护会员企业权益的活动,获得绝大多数企业的深深信赖。除了为韩国企业进军海外提供支持外,也为外国企业进军韩国市场提供积极支援。近日,仁川商会会长朴柱奉接受了亚洲日报专访,对韩国企业在中国市场面临的挑战与支持方案、地方城市交流重要性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亚洲日报》:今年9月24日至27日,访问中国辽宁省和沈阳市。此次访华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认为是否获得预期的出差成果? 朴柱奉:为期四天的出差圆满结束。此次访问是为纪念由沈阳市政府邀请并举办的“仁川与沈阳缔结友好城市关系十周年”及“2024沈阳市韩国周”活动。尽管当前韩中关系略显紧张,代表团仍与辽宁省委书记郝鹏及沈阳市委书记王新伟成功会面,并与辽宁省和沈阳市贸促会签署了合作备忘录(MOU),为双方会员企业的经济交流奠定良好基础。未来,两地将在贸易投资、文化等多个领域展开深入合作。希望与当地机构进一步深化多领域多层次友好交往、务实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更好发展。 仁川商工会议所会长朴柱奉【图片提供 仁川商工会议所】 ▲《亚洲日报》:与辽宁省和沈阳市签署的MOU主要涵盖哪些方面?未来有具体计划? 朴柱奉:首先,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双方将促进两地贸易投资和技术合作,并将支持经济贸易代表团派遣、展会和论坛举办。在各自职责范围内,我们将努力解决两地企业的国际贸易纠纷问题。对具体计划来说,在未来5个月内,计划派遣经贸交流团,并计划在展会宣传韩国企业推出的优质产品。 ▲《亚洲日报》:认为韩国企业在进入中国市场时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什么?在此过程中,仁川商会的作用是什么? 朴柱奉:中国市场正在经历快速的数字化转型,特别是在新冠疫情后,技术竞争力及设计领域迅速提升,本地企业间竞争日趋激烈。对于韩国企业而言,进军中国市场的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包括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CCC认证)、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的化妆品卫生许可等政策的频繁变动使韩国中小企业难以应对。 自2017年起,仁川商会与仁川市政府合作实施针对中国市场的专项营销支持项目,内容涵盖贸易代表团派遣、展会参展、买家洽谈会举办等。此外,还帮助企业获取海外认证、提供外语翻译及出口基础设施支持。目前,230家企业通过我们的支持项目,成功进军了中国市场。此次签署的MOU也是仁川商会持续与中国18个国际商会保持交流的成果之一,旨在为仁川地区企业获得更多进入中国市场的机会。 仁川商工会议所会长朴柱奉【图片提供 仁川商工会议所】 ▲《亚洲日报》:在当前韩中企业交流相对低迷的情况下,认为推动地方城市间的经济合作如何影响韩中关系? 朴柱奉:在国际关系形势复杂的环境下,认为地方城市间的合作更显重要。对此,仁川市早在2015年被选为韩中自由贸易协定(FTA)示范城市,与中国威海市共同设立了代表处,以支持企业进入双方市场。同时,自2016年以来每年举办的“仁川中国论坛”,已成为韩国首屈一指的中国交流与合作平台,聚集了民间、政府、产业及学界,共同探讨韩中政策对话与未来商业合作。 仁川商会将在推动地方城市间建立信任、加强合作方面继续努力。未来,将与中国相关机构合作,构建更加坚固、可持续的关系网络。为两国企业、学界及文化界提供对话平台,我亲自来扮演非正式经济外交渠道的角色,进一步深化韩中地方间合作关系。
2024-12-19 20:30:21 -
韩中经贸联委会第28次会议12日举行 商讨深化供应链与投资合作
韩中经贸联委会第28次会议12日在首尔举行,围绕稳定供应链管理、激活贸易投资、深化区域及多边合作等议题展开深入讨论。会议由韩国外交部第二次官姜仁仙与中国商务部副部长李飞共同主持,双方表示将加倍努力推动互利合作关系发展。 在此次会议中,双方重申了供应链稳定的重要性,并决定通过经贸联委会等协商机制保持密切沟通。此外,双方就两国企业面临的挑战和建议进行了交流,并一致认为需携手营造更加稳定、可预测的商业环境以促进双向投资。 姜仁仙特别提到,希望加强文化内容交流与知识产权合作。她表示,韩国作为2025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主席国,将致力于推动亚太地区可持续、包容性增长,期待与下一任主席国中国密切协作。她还强调,中国近日对韩国国民实施免签政策有助于加深人员往来,期待进一步加强经济合作。 李飞则呼吁两国深化地方经济合作,并提到应进一步推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框架下的合作。他还重申,落实2021年通过的“2021—2025韩中经济合作联合计划”具有重要意义,并倡议双方共同制定新的经济合作发展方向。 会议由韩国外交部、产业通商资源部、企划财政部、文化体育观光部等相关部门与中国商务部及驻韩中国大使馆代表共同出席。韩中经贸联委会自1993年建交以来定期召开,已成为两国全面经济合作的重要对话机制。 韩国外交部第二次官姜仁仙(左一)12日在首尔钟路区政府首尔大楼分馆举行的韩中经贸联委会第28次会议上发表讲话。【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2-13 05:34:27 -
【12·3紧急戒严】尹锡悦戒严令搅动外交 驻华大使更换计划陷入僵局
韩国总统尹锡悦3日夜间突然宣布紧急戒严令,国内政局陷入混乱,同时引发了对未来外交政策的不确定性。原本预计改善的韩中关系,也因驻华大使更换的复杂局势而再度面临挑战。 据外交人士10日消息,韩国驻华大使郑在浩原定本月结束任期返回韩国,但由于戒严令的颁布,其离任时间及相关安排变得不明朗。 郑在浩自2022年8月上任以来,未能在改善韩中关系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并因涉嫌“霸凌”下属员工接受外交部监察,被施以“口头警告”。尽管郑在浩与尹锡悦有同窗情谊,但在任期间较少参与对华外交事务,这一表现引发了韩国政界的批评。 今年10月,尹锡悦总统提名前总统秘书室长金大棋接替郑在浩。金大棋作为总统亲信,曾担任多项重要职务,外交界一度对其改善两国关系抱有期待。然而,戒严令的颁布使政局复杂化,原定的交接事宜面临诸多阻碍。 郑在浩原计划于10日下午在韩国驻华大使馆举行离任招待会,但因政局动荡而取消。与此同时,金大棋的外交使节批准书虽已向中方提交,但尚未收到正式反馈。由于总统现无法授予任命书,新任大使上任的程序变得不确定。 分析人士指出,尹锡悦总统在戒严状态下,可能因无法正常履行职权而影响新任大使的任命和韩中关系的正常推进。韩国驻华大使馆相关人士透露,在大使职位空缺期间,可能由次席大使代理相关事务,但韩中关系未来走向仍存较大不确定性。 尹锡悦政府目前正面临来自国内外的双重压力。外交人士担忧,新任驻华大使即便正式上任,因政局所限,恐难对改善韩中关系发挥积极作用。此外,经济与安全领域的合作前景也因此蒙上阴影。专家指出,当前形势下,韩中双方需加强沟通,避免因政局波动影响双边合作。 2022年8月24日,韩国驻华大使郑在浩出席纪念韩中建交30周年商务合作论坛。 【图片来源 韩国驻华大使馆微博】
2024-12-10 19:29:44 -
首届大韩民国韩国语演讲大赛成功举办
首届大韩民国韩国语演讲大赛嘉宾合影留念。【图片提供 韩中经济文化教育协会】 11月30日,由韩中经济文化教育协会和安泰俊国会议员办公室共同主办的首届大韩民国韩国语演讲大赛决赛在韩国国会议员会馆顺利拉下帷幕。本次活动以韩语为媒,由生活在韩国的中国青年分享自己的故事、阐释对韩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是中韩民心互通、友好互信的珍贵桥梁,为青年们未来的语言学习与文化探索提供更多机会。活动得到了广泛关注,官方小程序累计访问量超过百万,累计投票量约27万。 大赛组委会(在韩中国创新企业家协会)会长隋研科代表活动承办方介绍了出席活动的嘉宾。社团法人韩中经济文化教育协会会长林洪根,理事长申京淑,驻韩中国大使馆教育处艾宏歌公参,活动金牌赞助商银联国际赵晋兴副代表等贵宾出席了活动并致辞。本次活动受到了中韩两国各界的大力支持与关注,特别感谢了中国驻韩国大使馆、韩国世宗学堂、梨花女子大学、亚洲日报、首尔电视台、ABN新闻、银联国际等机构。 韩中经济文化教育协会会长林洪根表示,作为推动中韩友好的重要团体,协会多年来积极参与中韩交流。连续18年举办大韩民国中文演讲比赛,得到了韩国社会各界和中国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成为韩国中文教育领域的品牌。如今开拓韩文演讲比赛,为在韩的中国留学生搭建了提高韩国语水平、深入了解韩国社会、文化发展重要的平台。 中国驻韩国大使馆教育处艾宏歌公使公参在致辞中表示,“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留学人员是促进中韩民间相通深化两国友好合作的重要力量,多年来中韩两国一直互为最大的外国游客来源国和外国留学生的生源国,为两国以及为两国的人民带来了巨大福祉,符合两国发展的根本利益。艾公使希望在韩中国青年不断加深对韩国和韩国社会,包括对韩语文化,韩国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结交更多的韩国朋友,积极发挥中韩两国民间使者的重要作用;也希望中韩各界坚守建交初心,推动睦邻友好,实现互利互赢。 银联国际是本次大赛的金牌赞助商,社团法人韩中经济文化教育协会理事长申京淑授予银联国际感谢牌,感谢银联对每一位远离故土在异国他乡努力生活、学习,勇敢追梦朋友的最深切的支持与鼓励。 本次活动特邀汉阳大学、庆熙大学、德成女子大学、梨花女子大学等高校的大学教授担任评委。评委组组长金宇亨教授曾在复旦大学留学,也曾在外交部任职,他用亲身经历分享了跨国学习的背景在个人成长中的作用,介绍了决赛的评比要求。 在韩中国学人学者联谊会会长卫晓妍代表在韩中国青年发言,她表示在韩国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亲身感受到两国文化的丰富交融。“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期待未来有更多的类似活动,让中韩青年相聚一堂,共同成长与进步! 比赛现场,经过激烈的初赛选拔共有34位选手参加了当天的决赛。每一位选手都在台上带来了精彩的演讲,他们用流利的韩国语表达思想、交流感情、分享故事,展现了当代青年积极向上的态度以及语言作为桥梁的强大力量。最终,耿嘉旋获得金奖,由中国大使馆认证并颁发;金勇仙、金喻薇获得银奖(亚洲日报奖);金光、武子莹、孙晓涵、禹最捧、徐明明获得由tv首尔和ABN新闻社颁发的铜奖。另外参加决赛的每一位选手都获得了由韩中经济文化教育协会授予的鼓励奖并获赠丰厚的礼品以资鼓励。 获奖选手合影留念。【图片提供 韩中经济文化教育协会】
2024-12-03 16:58:27 -
2024中韩媒体论坛"在首尔举行
2日,“2024中韩媒体人论坛”在韩国新闻中心举行。本次论坛由《韩中季刊》杂志社主办,中国驻韩国大使馆、中央日报中国研究所、《亚洲日报》、Chinalab等机构支持,近百名业界人士参会。 《韩中季刊》总编辑洪仁杓在欢迎辞中表示,相信今天参会人员作为现职媒体人,能够基于实际工作经验,准确分析韩中关系,为媒体角色等未来发展指明方向。 中国驻韩大使馆临时代办方坤出席论坛并致辞。方坤表示,中国和韩国的共同利益不是越来越少,而是越来越多。我们愿同韩国各界一道,落实好两国元首重要共识,坚守建交初心,坚定睦邻友好,坚持互利共赢,巩固中韩关系回升向好势头,更好造福两国人民,促进地区乃至世界和平繁荣。 韩中议员联盟会长金太年在致辞中强调,过去32年间,韩中两国通过各领域的紧密合作和交流取得了显著成就。特别是中国近期对韩国实施的免签证措施等象征性变化,正在成为促进两国人民交流、巩固双边关系的契机。 论坛第一部分以“当前中韩关系诊断及问题”为主题,洪仁杓发表了主旨演讲。人民日报驻首尔首席记者莽九晨在讨论环节中发言指出,中韩两国是搬不走的近邻,面对国际局势变化,两国在促进地区和平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等多个方面有共同的利益。中韩两国媒体应加强交流与合作,增进彼此了解,在涉及对方国家的报道上增进理解认同、加强释疑解惑,减少误读攻击。 论坛第二部分围绕“树立新中韩关系战略及探讨媒体的作用”展开,成均馆大学中国研究所所长李熙玉发表了主旨演讲。在随后的讨论环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首尔分局局长卢星海表示,今年是中韩建交32周年,尽管两国关系面临建交以来前所未有的复杂且紧张的局面,但大家都有一个共识,现在双方正在探索新的合作关系。 卢星海再次强调了中韩媒体人的责任,他说,“我们留给后代的遗产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但是不应该把偏见和矛盾也遗传给他们。” 此外,《亚洲日报》、《韩民族日报》、《朝鲜经济》、韩联社、《中央日报》、《京乡新闻》、《金融新闻》、JTBC电视台等韩国媒体相关人士也参加了论坛讨论环节,共同为中韩关系发展及媒体发挥积极作用献言献策。 《韩中季刊》是由曾在中国工作过的韩国媒体人、外交官、企业派驻人员和学者共同推出的季刊杂志,2019年8月24日中韩建交纪念日成功创立并发布创刊号。 “2024中韩媒体论坛”在韩国新闻中心举行,图为出席嘉宾合影。【图片提供 中新社】
2024-12-03 16:5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