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高端’新闻 99个
-
CGV携手三星与哈曼国际 开启AI驱动"未来型影院"时代
18日,希杰(CJ)集团旗下电影院品牌CGV宣布,已与三星电子及哈曼国际于17日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推进“通过人工智能(AI)构建未来型电影院”的项目。此次合作旨在通过尖端技术和AI解决方案,为观众提供高度定制化的观影体验。 签约仪式在首尔CGV龙山IPARK举行。CGV代表理事郑钟旻、三星电子韩国总负责人任成泽(音)和哈曼国际亚太及印度总负责人Amar Subash等三方高层出席了仪式。此次合作标志着全球影院行业在技术创新和用户体验优化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根据协议,三方将在屏幕、音响和空间设计等领域引入尖端技术及AI解决方案。CGV影院将率先采用三星电子的下一代影院LED屏幕,以呈现更加清晰、生动的画质。同时,哈曼国际的立体音响解决方案将增强影院的沉浸感,带给观众身临其境的视听享受。 此外,CGV还将引入三星电子的定制化解决方案SmartThings,通过AI技术整合控制影院内的环境、设备和设施。例如,SmartThings系统能够根据屏幕亮度自动调节灯光,并实时根据观众人数调整温湿度及空气净化功能,从而保证观影环境的舒适性与个性化。 据悉,三星电子的影院LED屏幕不仅适用于电影放映,还可用于现场音乐会、餐饮影院等多种形式的高端放映场馆,为影院的多功能化开辟了更多可能性。这项技术的引入将进一步拓展影院的业务范围,吸引更广泛的观众群体。 三方计划未来深化合作,将这一未来型影院模式进一步推广至CGV在海外市场的影院,以提升电影产业的全球竞争力。CJ CGV代表理事郑钟旻表示:“在电影产业迎来新飞跃的关键时刻,结合三星电子与哈曼国际的尖端技术,我们将为顾客设定全新的观影标准,并通过优化空间与服务,提供独特的客户体验与价值。” 从左至右依次为三星电子韩国总负责人任成泽(音)、CGV代表理事郑钟旻和哈曼国际亚太及印度总负责人Amar Subash在签约仪式上合影。【图片来源 CGV】
2025-03-19 00:11:15 -
三星索尼TCL集结! RGB LED电视掀起新一轮技术竞赛
今年1月,在CES 2025上,中国电视制造商纷纷推出“RGB Mini LED电视”以抗衡韩国的OLED电视,而日本电视巨头索尼也将下一代电视技术的重点放在RGB LED电视上。曾经主导高端电视市场的OLED电视或将迎来新一轮挑战,RGB Mini LED与Micro LED电视有望成为新的主流趋势。 据相关业界17日消息,索尼高层认为未来电视市场将以RGB LED技术为核心发展,并大幅增加相关研发(R&D)投资。索尼判断,相较于现有的OLED电视技术,RGB LED技术的进步速度更快,因此正集中核心工程师资源,以加强RGB LED技术的竞争力。 目前,中国电视品牌TCL、海信等企业正大力推进RGB Mini LED电视研发。与传统的Mini LED电视采用白色LED+LCD彩色滤光片的方式不同,RGB Mini LED电视采用独立的红(R)、绿(G)、蓝(B)LED作为光源,能够实现更鲜艳的色彩表现。但该技术对精准控制各色LED的发光特性要求较高,同时RGB LED的发热量比白色LED更大,如何有效散热成为关键技术难题。 面对这些技术挑战,中国和日本的工程师们正不断优化RGB LED电视的性能。海信视觉科技总裁李丹尼斯在CES 2025上表示:“相比QD-OLED和传统Mini LED电视,海信的RGB Mini LED‘TriChroma TV’在减少20%以上能耗的同时,还能呈现更生动的色彩。尽管QD-OLED仍是目前的主流技术,但在亮度和能效方面仍有提升空间。” 为了提升RGB LED的光源像素效率以及色彩还原能力,索尼正加大研发力度。目前,索尼正与中国台湾的无晶圆厂半导体公司联发科合作,开发新一代LED控制芯片,同时与日本厂商罗姆半导体(ROHM)联合研发新的LED驱动IC。此外,索尼还与领先的LED芯片制造商——三安光电 (Sanan Optoelectronics)展开合作,探索下一代RGB LED芯片的设计。 TCL同样加大了对下一代Mini LED电视的投资力度。TCL产品营销与开发副总裁斯科特·拉米雷斯表示:“TCL正持续加大对Mini LED技术的投资,最新电视产品搭载了高功率LED芯片,同时采用精密的微透镜和光学设计,以实现更精准的光线控制。”TCL去年在北美市场的电视销售量大幅增长,成为市场占有率提升最快的电视品牌之一。 作为全球电视市场的领导者,三星电子也在加快RGB LED技术的布局。据业内消息,三星计划在今年内发布RGB Micro LED电视。相较于中国品牌的RGB Mini LED电视,三星的Micro LED技术具备更高的像素密度,目标是在下一代电视市场中巩固技术领先地位。 预计三星将在年内推出多款RGB Micro LED电视,包括75英寸、85英寸(4K分辨率)以及98英寸(8K分辨率)等不同尺寸和分辨率的产品,以满足高端市场需求。 随着中国和日本品牌纷纷转向RGB LED技术,LG电子在OLED电视市场的主导地位面临更大挑战。市场研究机构奥姆迪亚(Omdia)的数据显示,2024年LG OLED电视的出货量约为318万台,占据OLED电视市场52.4%的份额。 一位显示行业人士分析称:“今年中国和日本厂商都在积极推动RGB LED电视市场的发展,OLED电视市场规模缩小已成必然趋势。LG电子和三星电子也需要调整战略,以适应市场新变化。” 【图片来源 索尼】
2025-03-18 01:47:07 -
韩国眼镜品牌崛起 挑战全球高端市场
在韩国眼镜品牌Gentle Monster的引领下,本土眼镜品牌正加速崛起,逐步打破传统海外奢侈品牌对高端市场的垄断格局。凭借独具特色的设计风格和创新的营销策略,韩国眼镜品牌正加快全球化扩张,逐步确立“新奢侈品(Neo-Luxury)”的市场地位。 据业界最新消息,以Gentle Monster为代表的韩国眼镜品牌正受到全球消费者的青睐,并逐步跻身国际奢侈品行列。其成功的关键在于独特的设计理念与差异化的品牌营销策略。Gentle Monster凭借鲜明的设计风格和艺术化的线下体验空间,在全球时尚圈迅速走红。 与此同时,品牌积极借助K-POP明星的全球影响力,推动海外市场的拓展。BLACKPINK成员Jennie、BTS等顶级偶像的频繁佩戴,使品牌在中国、日本等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大幅提升,进一步巩固了品牌在高端眼镜市场的竞争优势。 Gentle Monster品牌宣传图【图片来源 Gentle Monster】 在这一趋势的推动下,Gentle Monster母公司IICOMBINED于2023年实现销售额突破600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0亿元),同比增长48%,营业利润达1511亿韩元。中国和日本市场的强劲表现成为主要增长动力。 自2011年创立以来,Gentle Monster仅用十余年便从初创企业成长为韩国“新奢侈品”代表。韩国eBest投资证券在其报告中称IICOMBINED为“韩国下一代奢侈品股”,反映出资本市场对该品牌全球影响力的高度认可。 除了Gentle Monster,Blue Elephant、LASH和CARIN等新兴品牌也迅速崭露头角。这些品牌在设计理念、市场定位及国际化战略方面各具特色,进一步推动了韩国眼镜行业的整体升级。 自2014年推出以来,CARIN秉持“自然最美”的设计理念,注重适合亚洲脸型的精准贴合与精细工艺。凭借NewJeans等偶像组合的代言推广,CARIN自2020年以来在海外市场的销售额年均增长30%,成为韩国眼镜品牌成功进军国际市场的典范之一。 Blue Elephant明洞门店【图片来源 Blue Elephant】 Blue Elephant则凭借自主生产与直营销售模式迅速扩张。自2019年成立以来,该品牌在短短四年内跃升为韩国眼镜市场的新兴力量。2023年,Blue Elephant销售额达56亿韩元,预计2024年将突破300亿韩元,并计划在今年新增30家直营店,目标年销售额1000亿韩元,并计划正式进军日本市场。 LASH则通过与Gentle Monster的共同成长,逐步确立自身品牌风格与市场定位。自2013年创立以来,该品牌持续拓展产品线,凭借其创新设计在韩国眼镜市场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业内人士指出,韩国眼镜品牌的崛起不仅得益于创新的产品设计,还受益于韩流文化的全球扩张。近年来,眼镜已成为韩国时尚的核心元素,而K-POP偶像的代言效应则进一步推动了品牌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 LASH品牌宣传图【图片来源 LASH】 此外,相比传统奢侈品牌,韩国眼镜品牌通过更具竞争力的价格、设计与品质,迅速抢占市场份额。特别是在亚洲市场,韩国品牌凭借更加符合亚洲人脸型的设计优势,吸引了大量忠实消费者。 一位时尚行业人士表示:“韩国眼镜品牌已不再是全球市场的‘替代品’,而是逐渐成为新一代奢侈品的代表。随着品牌国际化步伐加快,其全球影响力有望进一步扩大,甚至可能在未来重塑奢侈品行业的竞争格局。”
2025-03-18 01:14:05 -
比亚迪瞄准韩国出租车与租赁市场 二手车业务助力扩张
中国电动汽车龙头比亚迪(BYD)正加快进军韩国市场的步伐,除了新车销售外,还成立了专门负责二手车进口与流通的法人企业。这被视为比亚迪为拓展韩国租赁和出租车等大宗采购市场所作的战略布局。 据韩国汽车行业16日消息,比亚迪近日设立了“BYD Korea Auto”,该公司独立于此前负责新车销售的BYD Korea,其业务范围涵盖二手车的进口、流通、销售及中介。这是比亚迪首次在韩明确提出开展二手车业务。比亚迪相关人士表示:“考虑到我们在韩国市场的多元化发展前景,公司决定设立这一新法人。” 相较于韩国本土厂商现代汽车和起亚汽车,比亚迪采取更加灵活的低价销售战略,而二手车市场的价格弹性较高,有助于比亚迪提高市场竞争力。目前,比亚迪在韩国推出的首款电动车Atto 3,售价约为30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4.9万元),若比亚迪从中国进口二手电动车,预计售价将更具吸引力。 数据显示,由于供过于求,中国二手车市场库存增加,价格持续下跌。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11月,中国二手车的平均价格已降至6.39万人民币,并呈现持续下降趋势。比亚迪若将这些低价二手车引入韩国市场,或将进一步冲击本土厂商的价格体系。 业内人士分析,比亚迪的二手车业务主要面向B2B市场(企业间交易),而非普通消费者。比亚迪近期已与韩国首都圈某出租车协会就车辆供应问题展开洽谈。对于出租车公司而言,比亚迪的电动车虽然初始购入成本较低,但折旧率较高,这成为车队采购的一大顾虑。而比亚迪若能同时提供二手车回购业务,或可通过“购车于回购”方案降低出租车企业的折旧风险,进一步提升市场接受度。 比亚迪方面透露,BYD Korea Auto未来或将成为比亚迪旗下高端品牌方程豹、腾势、仰望的进口渠道。其中,腾势和仰望主打高端市场,方程豹则聚焦个性化定制与越野车型。然而,鉴于比亚迪当前正全力推动Atto 3的市场营销,短期内这些品牌进入韩国市场的可能性较低。 与此同时,比亚迪在韩推出的首款电动车Atto 3仍面临上市延期问题。比亚迪方面表示,该车型已完成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国土交通部、环境部的大部分认证程序,但仍需获得产业部的环保汽车申报及韩国环境公团的推广评估认证。受此影响,Atto 3的最终上市时间尚未确定。 1月16日,比亚迪在仁川举办品牌发布会。【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3-17 00:03:01 -
韩国继承税制"高墙" 加剧企业价值蒸发及富人加速流失
【图片来源 AI】 韩国现行的继承税制度日益成为制约企业传承和发展的重大障碍。目前,执政党提出将继承税最高税率从50%下调至40%的改革方案,但在野党对此持反对意见,此举可能仅为少数富人谋利。 韩国继承税最高税率达50%,仅次于日本(55%)。若最大股东持股率超过50%时,还需额外缴纳“最大股东附加税”,税率高达65%。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38个成员国中韩国位居前列,相比之下,法国(45%)、美国(40%)、英国(40%)、西班牙(34%)等发达国家的税率均低于韩国,且有14个成员国已完全废除继承税。即便是富人较多的中国,其继承税率也仅为0.5%至3%之间。 韩商工会议所指出,过高的继承税负严重阻碍了企业经营权的顺利传承,削弱了经济活力。多数发达国家均建立了包括税收优惠、法律支持等在内的企业继承支持政策体系,旨在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维护经济稳定并保障就业。大韩商工会议所强调,降低继承税负是提升企业竞争力和激发经济活力的关键举措。对于在野党将减税政策视为“对富人的差别化特惠”的观点,认为是固守陈规的思维模式。当前,激活经济才是国家发展的首要任务。因此,政府应采取实质性措施,包括放宽继承税率、消除双重课税等制度性障碍,以营造有利于企业传承和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 在韩国的家业继承制度中,若继承人的个人资产(包括房产、存款、投资等)超过可扣除税额的2倍,则无法享受家业继承扣除制度的税收优惠。该政策原本旨在防止高资产群体滥用税收优惠,确保政策红利切实惠及需要支持的中小企业。然而,随着韩国社会老龄化加剧,许多80至90岁高龄企业主仍在职,而其子女也已步入60至70岁,"老人传承给老人"的现象日益普遍。由于子女年龄偏大,个人资产积累丰厚,实际上能够满足该政策条件并享受优惠的企业寥寥无几。政府在制定政策时未能充分考虑这一实际情况,导致政策效果与初衷严重偏离。 据韩国税收财政研究院于去年12月发表的《纳税人认知及偏好分析》报告显示,韩国国民普遍认为最高继承税率应控制在40%以下,并支持累进税率制度,即继承财产越多,税率相应提高。具体而言,受访者认为合理的税负水平应随继承财产规模递增:1亿韩元以下税率为0至5%,10亿韩元为5至15%,20亿韩元为5至20%,50亿韩元为10至30%,100亿韩元为15至35%,500亿韩元以上为20至40%。 在全球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韩国现行税收体系正成为制约未来竞争力的绊脚石。国际投资移民咨询机构Henley&Partners最新报告显示,韩国高净值人群净流出量位居全球第四,预计一年间流失约1200人,仅次于中国(1.52万人)、英国(9500人)和印度(4300人)。按人口比例计算,流失率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美国、新加坡、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为吸引跨国企业和高端人才,纷纷推出包括废除继承税在内的企业友好型政策,相比之下,韩国的继承税仍维持在较高水平。 现任企业主去世后,继承人不得不抛售股份以支付高额继承税,导致持股比例下降、经营权弱化,甚至面临被外部企业收购的风险。这种不确定性不仅限制了企业继承人的创新投资意愿,还加剧了人才流失。 此前,韩国中坚企业联合会、大韩商工会议所、中小企业中央会、韩国经营者总协会、韩国经济人协会、韩国贸易协会等六大经济团体联合向政府提交《敦促修订继承及赠与税制度联合声明》并指出,当前过高的继承税负担已对韩国企业生态造成严重冲击。沉重的税负迫使本土企业纷纷将业务转移至海外,且越来越多的企业因无力承担继承税而被迫出售给外资或直接关闭。这不仅加剧了企业经营压力,更导致韩国企业价值严重流失。 经济团体强调,韩国亟需摒弃根深蒂固的政治思维,将继承税负调整至经合组织(OECD)平均水平,以维护本土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界普遍认为,企业继承的本质是技术传承和就业岗位的延续,而非单纯的财富转移。随着企业传承至第二代、第三代,经营能力持续弱化的趋势日益明显,这对韩国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重大挑战。
2025-03-13 17:35:54 -
韩国酒店品牌辛奇热销 业界加速布局订购服务
随着韩国各大酒店相继推出自有品牌高端辛奇(泡菜)并持续热销,酒店行业正加速布局辛奇订购服务,以进一步拓展业务版图。 据韩国酒店行业11日消息,朝鲜酒店度假村于本月7日正式推出定期订购高端辛奇的服务。该服务采用会员制模式,为注册客户提供定期配送服务,消费者可根据个人需求灵活选择产品种类、规格及配送周期。 值得一提的是,该服务特别推出季节性定制套餐,以满足消费者对时令美食的需求。以夏季套餐为例,包含白菜辛奇、白萝卜辛奇及嫩萝卜辛奇等适合夏季食用的品种,充分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朝鲜酒店度假村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辛奇销售额持续攀升,去年酒店辛奇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6%,稳定的客户群体是推出订购服务的重要基础。 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多家高端酒店纷纷进军辛奇市场。天堂酒店度假村自去年10月推出辛奇业务以来,其主打产品“整颗白菜辛奇”市场反响热烈,上市四个月内销量突破1万份 乐天酒店度假村自2023年8月涉足辛奇业务后,业绩表现同样亮眼。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2月,该酒店辛奇销售额同比增长47%。乐天酒店度假村相关负责人表示:“酒店品牌辛奇受到消费者青睐,主要得益于消费者对酒店品牌的高度信任,以及他们对在家中也能享用酒店级高品质食品的强烈需求。” 作为酒店行业辛奇业务的先行者,华克山庄酒店度假村的辛奇业务保持强劲增长势头。数据显示,去年该酒店辛奇销售额同比增长24.6%。为进一步提升消费者体验,华克山庄于今年1月推出全新线上购物平台“华克山庄商店”,专门销售辛奇、烟熏三文鱼等高品质食品,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便捷的购买渠道。 据了解,华克山庄早在2009年便率先布局辛奇订购服务,积累了丰富的市场经验。2022年12月,该酒店推出第二款品牌“华克山庄辛奇”的订购服务,进一步巩固了其在高端辛奇市场的领先地位。 乐天酒店度假村的辛奇【图片来源 乐天酒店度假村】
2025-03-11 19:47:55 -
中国企业加速崛起 韩国OLED市场份额承压
长期在全球显示器市场占据主导地位的韩国企业,正面临来自中国同行日益激烈的竞争。随着中国厂商依托大规模生产优势,在中低端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市场迅速扩张,韩国显示器产业的全球领先地位受到冲击。 据美国市场研究机构DSCC于11日公布的最新数据,2024年全球OLED面板市场(按销售额计算)中,韩国三星显示以42.2%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一,LG显示以23.9%排名第二,而中国京东方(BOE)和维信诺(Visionox)分别以13.2%和7.3%占据第三、第四位。从国家整体市场份额来看,韩国仍以55%的份额领先,但中国OLED市场份额已达44%,差距正在缩小。 近年来,OLED在全球显示市场的比重持续增加。尽管韩国企业加快在该领域的布局,但中国厂商正在通过大量投资加速赶超。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厂商在智能手机OLED市场的出货量大幅增长,市场份额已接近45%。相比之下,韩国企业主要聚焦于iPhone、Galaxy S等高端设备,整体出货量仅增长14.3%,全球市场份额下降至54.9%。 业界普遍预计,今年中国厂商的智能手机OLED面板出货量将继续增加,甚至可能超过韩国。据全球市场研究机构UBI Research预测,今年中国厂商的智能手机OLED面板出货量有望达到4.9亿块,首次超越韩国企业。 分析人士认为,韩国企业不仅已完全退出LCD(液晶显示)市场,如今在OLED市场的主导地位也面临挑战。如果中国企业继续扩大份额,韩国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全球显示行业的领先地位恐将进一步受到影响。 面对中国企业的迅猛追赶,韩国显示企业正加大对高端市场的布局力度。三星显示和LG显示正在加强与三星电子、苹果等高端品牌的合作,以保持竞争优势。 LG显示近期推出全球首款透明OLED屏幕,并发布了亮度高达4000尼特的第四代OLED电视面板。该产品搭载AI功能,可实时优化画质,以提升用户体验。与此同时,三星显示器计划在2025年下半年推出第八代OLED面板,预计到2027年将占据全球OLED显示设备投资的一半以上。 此外,韩国企业正大力发展车载OLED显示技术,以提升盈利能力。随着汽车行业对高质量显示屏需求的增加,车载OLED市场前景广阔。与IT产品相比,车载OLED面板的价格约高出五倍,有望成为韩国显示企业新的增长点。三星显示器近期与美国芯片巨头高通达成合作,进一步加强其在车载OLED市场的领导地位。 韩国显示行业协会相关人士表示,韩国企业将继续依靠技术优势,在高端市场和多元化应用领域保持竞争力,以应对中国企业的挑战。 三星电子11日表示,将从12日开始预售搭载更先进新人工智能功能的2025年款AI电视新品。照片为模特介绍2025年款AI电视新品“Neo QLED 8K”和“OLED”的场景 。【图片来源 三星电子】
2025-03-11 19:21:50 -
韩国年轻人消费模式转变 "YOLO"变"YONO"
近年来,韩国经济增长放缓,物价不断攀升,使得20至30多岁(简称“2030一代”)的年轻人消费模式发生重大变化。曾经追求享乐、强调个性消费的“YOLO”(You Only Live Once,意为“人生只有一次”)文化,正逐渐被“YONO”(You Only Need One,意为“只需要一个”)所取代。年轻人普遍削减日常开销,但在个人兴趣相关的消费上却毫不吝啬。 ▲节约日常开销 减少奢侈消费 数据显示,韩国2030一代在百货商店的消费正在明显减少。金融科技企业“Finda”统计显示,2024年,韩国2030一代在百货商店的消费额为4.2167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11.75亿元),同比下降5.6%。相比之下,其他年龄段消费者的百货商店支出增长7.4%。与此同时,年轻人的消费开始向更具“性价比”的渠道转移。例如,主营低价日用品的连锁品牌“大创”(Daiso),其2030消费者支出同比增长12.2%,达到了5776亿韩元。 汽车购买数据也反映出这一趋势。韩国汽车数据研究机构Carisyou的统计显示,2024年,2030一代新购买的乘用车数量为26.8665万辆,较2020年的35.3852万辆减少24.1%。其中,进口车购买量降幅更为明显,从2020年的6.5601万辆降至去年的5.2227万辆,下降20.4%。相较之下,40岁以上人群在同一时期内的进口车购买量则增加了7.3%。 ▲节俭与狂热并存 粉丝经济依然火热 尽管韩国年轻人在日常消费上趋于节俭,但在个人兴趣和文化消费方面仍然愿意投入大量金钱和时间,尤其是在与粉丝文化相关的产品上。 例如,百货商店中的快闪店(Pop-up Store)依然受到年轻人的热捧。以首尔最具代表性的高端购物中心“The现代首尔百货”为例,2030消费者的销售额占比高达58%,远高于现代百货旗下其他15家门店24.8%的平均水平。如今,快闪店不仅局限于奢侈品和时尚品牌,还拓展至游戏、动画、漫画等领域。上个月,日本动画周边商店“JUMP SHOP”在The现代首尔百货开设快闪店,每天都有4000多人排队等候入场。 二手交易平台的活跃度也有所提升。数据显示,韩国主要二手交易平台“胡萝卜市场”的2030用户数量同比增长5.3%,从854.4725万人增加至899.8188万人。与此同时,奢侈品购物平台的用户则大幅减少,韩国三大奢侈品电商平台“Must It”、“Trenbe”和“Balaan”的2030活跃用户量同比下降14.3%。 ▲“最少的消费 最大的满足” 专家分析认为,韩国年轻人的消费模式变化主要受到经济环境影响。KB金融经营研究所的房锡勋(音)研究员指出:“工资增长跟不上物价上涨,债务偿还压力增加,使得年轻人的经济负担加重。因此,他们并非单纯地节俭,而是尽量用最少的消费换取最大的满足。” 消费趋势分析中心研究员全美英(音)表示:“2008年金融危机后出生的年轻人未曾经历过高速经济增长,因此,相较于父母辈,他们更容易接受就业困难和高物价的现实。在社交媒体上,他们通过‘无支出挑战’(No-Spending Challenge)或‘精打细算的消费’等方式,积极分享节俭经验,并推动‘YONO消费’文化的流行。” 2月26日,在位于清凉里大创卖场的化妆品柜台,顾客们正在挑选产品。【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3-06 23:14:03 -
从C919到DeepSeek 中国技术崛起正重塑全球竞争格局
近年来,中国科技产业的崛起速度令人惊叹。无论是C919国产客机正式投入商业运营,还是DeepSeek挑战OpenAI,甚至是航天、量子计算、生物科技等前沿领域的突破,中国正在多个高科技赛道上迅速缩小与西方国家的差距,甚至在部分领域实现了超越。这一趋势不仅改变了全球科技竞争的格局,也对韩国等科技强国的产业生态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C919商业化加速 冲击全球航空市场 长期以来,全球民航客机市场几乎被美国波音(Boeing)和欧洲空客(Airbus)所垄断。然而,中国商飞制造的一款单通道150座级窄体干线民航飞机C919的商用化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全球商用客机制造的第一梯队。尽管目前C919的飞行时间受限、运维体系尚未成熟,但随着中国加快飞机制造产业链的升级,未来10到20年内,这款中国国产客机极有可能成为国际航空市场的有力竞争者。 中国商飞制造的民航飞机C919。【图片来源 网络】 更值得关注的是,C919的成功研发带动了中国整个航空产业链的成长,包括航空电子、发动机、机体材料等领域的快速发展。韩国虽然在汽车、造船等制造业具备竞争力,但在航空航天领域相对薄弱。如果中国的商用飞机市场进一步壮大,韩国航空零部件企业未来的订单量可能会受到影响。 ▲DeepSeek低成本突破 威胁全球AI霸主地位 在AI领域,韩国的NAVER、三星电子等公司近年来也在大力投入,但目前仍主要依赖于美国技术。中国AI的崛起正让全球市场格局发生剧变。 DeepSeek的成功表明,中国AI企业已经能够在较低的计算成本下,训练出媲美ChatGPT的大语言模型。更关键的是,中国AI生态链正在形成“软硬结合”的闭环,从 AI 芯片(华为昇腾、寒武纪)、数据训练(百度、字节跳动)、大模型(DeepSeek、百度文心一言)到终端应用(小米、华为、腾讯 AI),中国科技公司正在打破对英伟达、英特尔等西方科技巨头的依赖。 【图片来源 AFP/韩联社】 相比之下,韩国 AI 产业的生态链尚未完全建立,高端AI服务器仍严重依赖英伟达GPU,软件算法也更多受制于美国。如果未来中国AI技术在计算成本和应用生态上继续领先,韩国企业可能会在全球 AI 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高科技全面突破 中国科技实力“反攻” 除了航空和 AI,中国在半导体、机器人、智能制造、生物科技、航天等多个高科技领域也在加速追赶。 尽管美国持续对中国半导体产业实施制裁,但中国正加快推进芯片产业链的独立性。华为2023年推出的Mate 60 Pro搭载了中国自主研发的7nm级别芯片,被认为是突破美国封锁的标志性事件。如果中国成功建立完整的芯片供应链,韩国的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可能面临市场份额缩减的风险。 在机器人领域,中国的宇树科技(Unitree)已经推出了比特斯拉Optimus更先进的人形机器人,并计划在未来商业化。与此同时,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需求持续增长,自主品牌的市场占有率不断攀升。韩国现代机器人虽然在全球市场占有一席之地,但面对中国的激烈竞争,如何维持市场优势成为关键问题。 2月21日,在上海举行的“2025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一名男子与宇树科技的人形机器人握手。 【图片来源 AFP/韩联社】 而中国在航天领域也取得了快速进展,成为首个从月球背面采集样本成功返回地球的国家,这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并计划在2030年前实现载人登月。此外,中国企业在基因编辑、AI药物研发、再生医学等领域投入巨资,涌现出华大基因、百济神州等全球化企业。韩国生物科技虽然在新冠疫情期间崭露头角(如 SK生物制药、三星生物制剂),但面对中国的大规模资本投入,未来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 如今,韩国企业“产品在中国卖不动”已不再是主要问题,而是如何应对中国在高科技领域的反向冲击。从C919到DeepSeek,从AI到航天,中国正在塑造新的全球科技秩序,并对韩国、美国、欧洲等传统科技强国形成越来越大的挑战。 面对这一趋势,韩国必须调整战略,寻找突破口,才能在全球科技竞争的新阶段保持竞争力。这不仅是企业层面的挑战,也是国家产业政策必须正视的关键问题。如果应对不力,韩国可能在未来10到20年内,被中国在多个高科技领域超越,从“技术领先国”变成“技术追赶者”。 未来的科技竞争,才刚刚开始。
2025-03-05 17:00:00 -
韩国美妆市场两级分化加剧 电商平台竞逐高端赛道
韩国美妆市场正呈现出中低端与高端产品并存的两极分化趋势。据美妆业界4日消息,随着电商平台加速进军高端美妆市场,行业竞争预计将进一步加剧。 在线下市场,大创(Daiso)和欧利芙洋(Olive Young)等中低价渠道在吸引10至20岁年轻消费者方面表现突出;而线上平台CJ OnStyle、Kurly、Coupang等企业则积极拓展高端市场,瞄准更具消费力的群体。 CJ OnStyle依托其直播带货优势,在高端美妆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其销售的产品包括单价1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498元)以上的功效型化妆品,以及售价超过百万韩元的家用美容仪器,并通过细致的产品演示和功效讲解,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力。 去年10月,CJ OnStyle在电视直播中推出的丽珠兰(REJURAN)提拉紧致美容仪,虽定价高达100万韩元,但仍在首播及12月1日的二次直播中迅速售罄。CJ OnStyle相关负责人表示,高端美妆市场的核心消费群体主要为30至40岁人群,这一群体对产品功效具有较高要求,即使价格高昂,仍愿意为高品质、高效能的产品买单。 去年12月2日,Coupang正式推出高端美妆垂直平台R.LUX,明确限制中低端品牌入驻,专注于打造高端美妆消费体验。该平台凭借“当日送达”和“免费退货”等差异化服务,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快消品配送领域的竞争优势。 Kurly也在加速布局高端美妆业务,凭借其标志性的“凌晨配送”服务,积极推出高端产品线。同时,通过旗下美妆平台Beauty Kurly深化与高端品牌的合作,持续拓展独家产品及新品牌入驻。数据显示,去年Beauty Kurly的高端美妆品类增长率达40%,远超韩国统计厅公布的在线化妆品行业增长率(7.5%)。 与此同时,Kurly持续吸引高端品牌入驻。继2023年11月成功引入阿玛尼美妆(Armani Beauty)后,上月爱马仕美妆(Hermès Beauty)也正式登陆平台,首发阵容涵盖香水、身体护理及彩妆等品类的26款产品,进一步丰富了Kurly的高端美妆矩阵。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随着线上渠道的多元化发展,高端美妆品牌正在逐步摆脱对百货店传统销售模式的依赖,转而通过电商平台、直播带货等新兴渠道拓展市场,以触达更广泛的消费群体。 Coupang高端美妆垂直平台R.LUX宣传图【图片来源 Coupang】
2025-03-05 00:06:46
-
CGV携手三星与哈曼国际 开启AI驱动"未来型影院"时代
18日,希杰(CJ)集团旗下电影院品牌CGV宣布,已与三星电子及哈曼国际于17日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推进“通过人工智能(AI)构建未来型电影院”的项目。此次合作旨在通过尖端技术和AI解决方案,为观众提供高度定制化的观影体验。 签约仪式在首尔CGV龙山IPARK举行。CGV代表理事郑钟旻、三星电子韩国总负责人任成泽(音)和哈曼国际亚太及印度总负责人Amar Subash等三方高层出席了仪式。此次合作标志着全球影院行业在技术创新和用户体验优化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根据协议,三方将在屏幕、音响和空间设计等领域引入尖端技术及AI解决方案。CGV影院将率先采用三星电子的下一代影院LED屏幕,以呈现更加清晰、生动的画质。同时,哈曼国际的立体音响解决方案将增强影院的沉浸感,带给观众身临其境的视听享受。 此外,CGV还将引入三星电子的定制化解决方案SmartThings,通过AI技术整合控制影院内的环境、设备和设施。例如,SmartThings系统能够根据屏幕亮度自动调节灯光,并实时根据观众人数调整温湿度及空气净化功能,从而保证观影环境的舒适性与个性化。 据悉,三星电子的影院LED屏幕不仅适用于电影放映,还可用于现场音乐会、餐饮影院等多种形式的高端放映场馆,为影院的多功能化开辟了更多可能性。这项技术的引入将进一步拓展影院的业务范围,吸引更广泛的观众群体。 三方计划未来深化合作,将这一未来型影院模式进一步推广至CGV在海外市场的影院,以提升电影产业的全球竞争力。CJ CGV代表理事郑钟旻表示:“在电影产业迎来新飞跃的关键时刻,结合三星电子与哈曼国际的尖端技术,我们将为顾客设定全新的观影标准,并通过优化空间与服务,提供独特的客户体验与价值。” 从左至右依次为三星电子韩国总负责人任成泽(音)、CGV代表理事郑钟旻和哈曼国际亚太及印度总负责人Amar Subash在签约仪式上合影。【图片来源 CGV】
2025-03-19 00:11:15 -
三星索尼TCL集结! RGB LED电视掀起新一轮技术竞赛
今年1月,在CES 2025上,中国电视制造商纷纷推出“RGB Mini LED电视”以抗衡韩国的OLED电视,而日本电视巨头索尼也将下一代电视技术的重点放在RGB LED电视上。曾经主导高端电视市场的OLED电视或将迎来新一轮挑战,RGB Mini LED与Micro LED电视有望成为新的主流趋势。 据相关业界17日消息,索尼高层认为未来电视市场将以RGB LED技术为核心发展,并大幅增加相关研发(R&D)投资。索尼判断,相较于现有的OLED电视技术,RGB LED技术的进步速度更快,因此正集中核心工程师资源,以加强RGB LED技术的竞争力。 目前,中国电视品牌TCL、海信等企业正大力推进RGB Mini LED电视研发。与传统的Mini LED电视采用白色LED+LCD彩色滤光片的方式不同,RGB Mini LED电视采用独立的红(R)、绿(G)、蓝(B)LED作为光源,能够实现更鲜艳的色彩表现。但该技术对精准控制各色LED的发光特性要求较高,同时RGB LED的发热量比白色LED更大,如何有效散热成为关键技术难题。 面对这些技术挑战,中国和日本的工程师们正不断优化RGB LED电视的性能。海信视觉科技总裁李丹尼斯在CES 2025上表示:“相比QD-OLED和传统Mini LED电视,海信的RGB Mini LED‘TriChroma TV’在减少20%以上能耗的同时,还能呈现更生动的色彩。尽管QD-OLED仍是目前的主流技术,但在亮度和能效方面仍有提升空间。” 为了提升RGB LED的光源像素效率以及色彩还原能力,索尼正加大研发力度。目前,索尼正与中国台湾的无晶圆厂半导体公司联发科合作,开发新一代LED控制芯片,同时与日本厂商罗姆半导体(ROHM)联合研发新的LED驱动IC。此外,索尼还与领先的LED芯片制造商——三安光电 (Sanan Optoelectronics)展开合作,探索下一代RGB LED芯片的设计。 TCL同样加大了对下一代Mini LED电视的投资力度。TCL产品营销与开发副总裁斯科特·拉米雷斯表示:“TCL正持续加大对Mini LED技术的投资,最新电视产品搭载了高功率LED芯片,同时采用精密的微透镜和光学设计,以实现更精准的光线控制。”TCL去年在北美市场的电视销售量大幅增长,成为市场占有率提升最快的电视品牌之一。 作为全球电视市场的领导者,三星电子也在加快RGB LED技术的布局。据业内消息,三星计划在今年内发布RGB Micro LED电视。相较于中国品牌的RGB Mini LED电视,三星的Micro LED技术具备更高的像素密度,目标是在下一代电视市场中巩固技术领先地位。 预计三星将在年内推出多款RGB Micro LED电视,包括75英寸、85英寸(4K分辨率)以及98英寸(8K分辨率)等不同尺寸和分辨率的产品,以满足高端市场需求。 随着中国和日本品牌纷纷转向RGB LED技术,LG电子在OLED电视市场的主导地位面临更大挑战。市场研究机构奥姆迪亚(Omdia)的数据显示,2024年LG OLED电视的出货量约为318万台,占据OLED电视市场52.4%的份额。 一位显示行业人士分析称:“今年中国和日本厂商都在积极推动RGB LED电视市场的发展,OLED电视市场规模缩小已成必然趋势。LG电子和三星电子也需要调整战略,以适应市场新变化。” 【图片来源 索尼】
2025-03-18 01:47:07 -
韩国眼镜品牌崛起 挑战全球高端市场
在韩国眼镜品牌Gentle Monster的引领下,本土眼镜品牌正加速崛起,逐步打破传统海外奢侈品牌对高端市场的垄断格局。凭借独具特色的设计风格和创新的营销策略,韩国眼镜品牌正加快全球化扩张,逐步确立“新奢侈品(Neo-Luxury)”的市场地位。 据业界最新消息,以Gentle Monster为代表的韩国眼镜品牌正受到全球消费者的青睐,并逐步跻身国际奢侈品行列。其成功的关键在于独特的设计理念与差异化的品牌营销策略。Gentle Monster凭借鲜明的设计风格和艺术化的线下体验空间,在全球时尚圈迅速走红。 与此同时,品牌积极借助K-POP明星的全球影响力,推动海外市场的拓展。BLACKPINK成员Jennie、BTS等顶级偶像的频繁佩戴,使品牌在中国、日本等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大幅提升,进一步巩固了品牌在高端眼镜市场的竞争优势。 Gentle Monster品牌宣传图【图片来源 Gentle Monster】 在这一趋势的推动下,Gentle Monster母公司IICOMBINED于2023年实现销售额突破600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0亿元),同比增长48%,营业利润达1511亿韩元。中国和日本市场的强劲表现成为主要增长动力。 自2011年创立以来,Gentle Monster仅用十余年便从初创企业成长为韩国“新奢侈品”代表。韩国eBest投资证券在其报告中称IICOMBINED为“韩国下一代奢侈品股”,反映出资本市场对该品牌全球影响力的高度认可。 除了Gentle Monster,Blue Elephant、LASH和CARIN等新兴品牌也迅速崭露头角。这些品牌在设计理念、市场定位及国际化战略方面各具特色,进一步推动了韩国眼镜行业的整体升级。 自2014年推出以来,CARIN秉持“自然最美”的设计理念,注重适合亚洲脸型的精准贴合与精细工艺。凭借NewJeans等偶像组合的代言推广,CARIN自2020年以来在海外市场的销售额年均增长30%,成为韩国眼镜品牌成功进军国际市场的典范之一。 Blue Elephant明洞门店【图片来源 Blue Elephant】 Blue Elephant则凭借自主生产与直营销售模式迅速扩张。自2019年成立以来,该品牌在短短四年内跃升为韩国眼镜市场的新兴力量。2023年,Blue Elephant销售额达56亿韩元,预计2024年将突破300亿韩元,并计划在今年新增30家直营店,目标年销售额1000亿韩元,并计划正式进军日本市场。 LASH则通过与Gentle Monster的共同成长,逐步确立自身品牌风格与市场定位。自2013年创立以来,该品牌持续拓展产品线,凭借其创新设计在韩国眼镜市场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业内人士指出,韩国眼镜品牌的崛起不仅得益于创新的产品设计,还受益于韩流文化的全球扩张。近年来,眼镜已成为韩国时尚的核心元素,而K-POP偶像的代言效应则进一步推动了品牌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 LASH品牌宣传图【图片来源 LASH】 此外,相比传统奢侈品牌,韩国眼镜品牌通过更具竞争力的价格、设计与品质,迅速抢占市场份额。特别是在亚洲市场,韩国品牌凭借更加符合亚洲人脸型的设计优势,吸引了大量忠实消费者。 一位时尚行业人士表示:“韩国眼镜品牌已不再是全球市场的‘替代品’,而是逐渐成为新一代奢侈品的代表。随着品牌国际化步伐加快,其全球影响力有望进一步扩大,甚至可能在未来重塑奢侈品行业的竞争格局。”
2025-03-18 01:14:05 -
比亚迪瞄准韩国出租车与租赁市场 二手车业务助力扩张
中国电动汽车龙头比亚迪(BYD)正加快进军韩国市场的步伐,除了新车销售外,还成立了专门负责二手车进口与流通的法人企业。这被视为比亚迪为拓展韩国租赁和出租车等大宗采购市场所作的战略布局。 据韩国汽车行业16日消息,比亚迪近日设立了“BYD Korea Auto”,该公司独立于此前负责新车销售的BYD Korea,其业务范围涵盖二手车的进口、流通、销售及中介。这是比亚迪首次在韩明确提出开展二手车业务。比亚迪相关人士表示:“考虑到我们在韩国市场的多元化发展前景,公司决定设立这一新法人。” 相较于韩国本土厂商现代汽车和起亚汽车,比亚迪采取更加灵活的低价销售战略,而二手车市场的价格弹性较高,有助于比亚迪提高市场竞争力。目前,比亚迪在韩国推出的首款电动车Atto 3,售价约为30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4.9万元),若比亚迪从中国进口二手电动车,预计售价将更具吸引力。 数据显示,由于供过于求,中国二手车市场库存增加,价格持续下跌。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11月,中国二手车的平均价格已降至6.39万人民币,并呈现持续下降趋势。比亚迪若将这些低价二手车引入韩国市场,或将进一步冲击本土厂商的价格体系。 业内人士分析,比亚迪的二手车业务主要面向B2B市场(企业间交易),而非普通消费者。比亚迪近期已与韩国首都圈某出租车协会就车辆供应问题展开洽谈。对于出租车公司而言,比亚迪的电动车虽然初始购入成本较低,但折旧率较高,这成为车队采购的一大顾虑。而比亚迪若能同时提供二手车回购业务,或可通过“购车于回购”方案降低出租车企业的折旧风险,进一步提升市场接受度。 比亚迪方面透露,BYD Korea Auto未来或将成为比亚迪旗下高端品牌方程豹、腾势、仰望的进口渠道。其中,腾势和仰望主打高端市场,方程豹则聚焦个性化定制与越野车型。然而,鉴于比亚迪当前正全力推动Atto 3的市场营销,短期内这些品牌进入韩国市场的可能性较低。 与此同时,比亚迪在韩推出的首款电动车Atto 3仍面临上市延期问题。比亚迪方面表示,该车型已完成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国土交通部、环境部的大部分认证程序,但仍需获得产业部的环保汽车申报及韩国环境公团的推广评估认证。受此影响,Atto 3的最终上市时间尚未确定。 1月16日,比亚迪在仁川举办品牌发布会。【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3-17 00:03:01 -
韩国继承税制"高墙" 加剧企业价值蒸发及富人加速流失
【图片来源 AI】 韩国现行的继承税制度日益成为制约企业传承和发展的重大障碍。目前,执政党提出将继承税最高税率从50%下调至40%的改革方案,但在野党对此持反对意见,此举可能仅为少数富人谋利。 韩国继承税最高税率达50%,仅次于日本(55%)。若最大股东持股率超过50%时,还需额外缴纳“最大股东附加税”,税率高达65%。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38个成员国中韩国位居前列,相比之下,法国(45%)、美国(40%)、英国(40%)、西班牙(34%)等发达国家的税率均低于韩国,且有14个成员国已完全废除继承税。即便是富人较多的中国,其继承税率也仅为0.5%至3%之间。 韩商工会议所指出,过高的继承税负严重阻碍了企业经营权的顺利传承,削弱了经济活力。多数发达国家均建立了包括税收优惠、法律支持等在内的企业继承支持政策体系,旨在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维护经济稳定并保障就业。大韩商工会议所强调,降低继承税负是提升企业竞争力和激发经济活力的关键举措。对于在野党将减税政策视为“对富人的差别化特惠”的观点,认为是固守陈规的思维模式。当前,激活经济才是国家发展的首要任务。因此,政府应采取实质性措施,包括放宽继承税率、消除双重课税等制度性障碍,以营造有利于企业传承和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 在韩国的家业继承制度中,若继承人的个人资产(包括房产、存款、投资等)超过可扣除税额的2倍,则无法享受家业继承扣除制度的税收优惠。该政策原本旨在防止高资产群体滥用税收优惠,确保政策红利切实惠及需要支持的中小企业。然而,随着韩国社会老龄化加剧,许多80至90岁高龄企业主仍在职,而其子女也已步入60至70岁,"老人传承给老人"的现象日益普遍。由于子女年龄偏大,个人资产积累丰厚,实际上能够满足该政策条件并享受优惠的企业寥寥无几。政府在制定政策时未能充分考虑这一实际情况,导致政策效果与初衷严重偏离。 据韩国税收财政研究院于去年12月发表的《纳税人认知及偏好分析》报告显示,韩国国民普遍认为最高继承税率应控制在40%以下,并支持累进税率制度,即继承财产越多,税率相应提高。具体而言,受访者认为合理的税负水平应随继承财产规模递增:1亿韩元以下税率为0至5%,10亿韩元为5至15%,20亿韩元为5至20%,50亿韩元为10至30%,100亿韩元为15至35%,500亿韩元以上为20至40%。 在全球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韩国现行税收体系正成为制约未来竞争力的绊脚石。国际投资移民咨询机构Henley&Partners最新报告显示,韩国高净值人群净流出量位居全球第四,预计一年间流失约1200人,仅次于中国(1.52万人)、英国(9500人)和印度(4300人)。按人口比例计算,流失率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美国、新加坡、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为吸引跨国企业和高端人才,纷纷推出包括废除继承税在内的企业友好型政策,相比之下,韩国的继承税仍维持在较高水平。 现任企业主去世后,继承人不得不抛售股份以支付高额继承税,导致持股比例下降、经营权弱化,甚至面临被外部企业收购的风险。这种不确定性不仅限制了企业继承人的创新投资意愿,还加剧了人才流失。 此前,韩国中坚企业联合会、大韩商工会议所、中小企业中央会、韩国经营者总协会、韩国经济人协会、韩国贸易协会等六大经济团体联合向政府提交《敦促修订继承及赠与税制度联合声明》并指出,当前过高的继承税负担已对韩国企业生态造成严重冲击。沉重的税负迫使本土企业纷纷将业务转移至海外,且越来越多的企业因无力承担继承税而被迫出售给外资或直接关闭。这不仅加剧了企业经营压力,更导致韩国企业价值严重流失。 经济团体强调,韩国亟需摒弃根深蒂固的政治思维,将继承税负调整至经合组织(OECD)平均水平,以维护本土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界普遍认为,企业继承的本质是技术传承和就业岗位的延续,而非单纯的财富转移。随着企业传承至第二代、第三代,经营能力持续弱化的趋势日益明显,这对韩国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重大挑战。
2025-03-13 17:35:54 -
韩国酒店品牌辛奇热销 业界加速布局订购服务
随着韩国各大酒店相继推出自有品牌高端辛奇(泡菜)并持续热销,酒店行业正加速布局辛奇订购服务,以进一步拓展业务版图。 据韩国酒店行业11日消息,朝鲜酒店度假村于本月7日正式推出定期订购高端辛奇的服务。该服务采用会员制模式,为注册客户提供定期配送服务,消费者可根据个人需求灵活选择产品种类、规格及配送周期。 值得一提的是,该服务特别推出季节性定制套餐,以满足消费者对时令美食的需求。以夏季套餐为例,包含白菜辛奇、白萝卜辛奇及嫩萝卜辛奇等适合夏季食用的品种,充分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朝鲜酒店度假村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辛奇销售额持续攀升,去年酒店辛奇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6%,稳定的客户群体是推出订购服务的重要基础。 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多家高端酒店纷纷进军辛奇市场。天堂酒店度假村自去年10月推出辛奇业务以来,其主打产品“整颗白菜辛奇”市场反响热烈,上市四个月内销量突破1万份 乐天酒店度假村自2023年8月涉足辛奇业务后,业绩表现同样亮眼。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2月,该酒店辛奇销售额同比增长47%。乐天酒店度假村相关负责人表示:“酒店品牌辛奇受到消费者青睐,主要得益于消费者对酒店品牌的高度信任,以及他们对在家中也能享用酒店级高品质食品的强烈需求。” 作为酒店行业辛奇业务的先行者,华克山庄酒店度假村的辛奇业务保持强劲增长势头。数据显示,去年该酒店辛奇销售额同比增长24.6%。为进一步提升消费者体验,华克山庄于今年1月推出全新线上购物平台“华克山庄商店”,专门销售辛奇、烟熏三文鱼等高品质食品,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便捷的购买渠道。 据了解,华克山庄早在2009年便率先布局辛奇订购服务,积累了丰富的市场经验。2022年12月,该酒店推出第二款品牌“华克山庄辛奇”的订购服务,进一步巩固了其在高端辛奇市场的领先地位。 乐天酒店度假村的辛奇【图片来源 乐天酒店度假村】
2025-03-11 19:47:55 -
中国企业加速崛起 韩国OLED市场份额承压
长期在全球显示器市场占据主导地位的韩国企业,正面临来自中国同行日益激烈的竞争。随着中国厂商依托大规模生产优势,在中低端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市场迅速扩张,韩国显示器产业的全球领先地位受到冲击。 据美国市场研究机构DSCC于11日公布的最新数据,2024年全球OLED面板市场(按销售额计算)中,韩国三星显示以42.2%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一,LG显示以23.9%排名第二,而中国京东方(BOE)和维信诺(Visionox)分别以13.2%和7.3%占据第三、第四位。从国家整体市场份额来看,韩国仍以55%的份额领先,但中国OLED市场份额已达44%,差距正在缩小。 近年来,OLED在全球显示市场的比重持续增加。尽管韩国企业加快在该领域的布局,但中国厂商正在通过大量投资加速赶超。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厂商在智能手机OLED市场的出货量大幅增长,市场份额已接近45%。相比之下,韩国企业主要聚焦于iPhone、Galaxy S等高端设备,整体出货量仅增长14.3%,全球市场份额下降至54.9%。 业界普遍预计,今年中国厂商的智能手机OLED面板出货量将继续增加,甚至可能超过韩国。据全球市场研究机构UBI Research预测,今年中国厂商的智能手机OLED面板出货量有望达到4.9亿块,首次超越韩国企业。 分析人士认为,韩国企业不仅已完全退出LCD(液晶显示)市场,如今在OLED市场的主导地位也面临挑战。如果中国企业继续扩大份额,韩国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全球显示行业的领先地位恐将进一步受到影响。 面对中国企业的迅猛追赶,韩国显示企业正加大对高端市场的布局力度。三星显示和LG显示正在加强与三星电子、苹果等高端品牌的合作,以保持竞争优势。 LG显示近期推出全球首款透明OLED屏幕,并发布了亮度高达4000尼特的第四代OLED电视面板。该产品搭载AI功能,可实时优化画质,以提升用户体验。与此同时,三星显示器计划在2025年下半年推出第八代OLED面板,预计到2027年将占据全球OLED显示设备投资的一半以上。 此外,韩国企业正大力发展车载OLED显示技术,以提升盈利能力。随着汽车行业对高质量显示屏需求的增加,车载OLED市场前景广阔。与IT产品相比,车载OLED面板的价格约高出五倍,有望成为韩国显示企业新的增长点。三星显示器近期与美国芯片巨头高通达成合作,进一步加强其在车载OLED市场的领导地位。 韩国显示行业协会相关人士表示,韩国企业将继续依靠技术优势,在高端市场和多元化应用领域保持竞争力,以应对中国企业的挑战。 三星电子11日表示,将从12日开始预售搭载更先进新人工智能功能的2025年款AI电视新品。照片为模特介绍2025年款AI电视新品“Neo QLED 8K”和“OLED”的场景 。【图片来源 三星电子】
2025-03-11 19:21:50 -
韩国年轻人消费模式转变 "YOLO"变"YONO"
近年来,韩国经济增长放缓,物价不断攀升,使得20至30多岁(简称“2030一代”)的年轻人消费模式发生重大变化。曾经追求享乐、强调个性消费的“YOLO”(You Only Live Once,意为“人生只有一次”)文化,正逐渐被“YONO”(You Only Need One,意为“只需要一个”)所取代。年轻人普遍削减日常开销,但在个人兴趣相关的消费上却毫不吝啬。 ▲节约日常开销 减少奢侈消费 数据显示,韩国2030一代在百货商店的消费正在明显减少。金融科技企业“Finda”统计显示,2024年,韩国2030一代在百货商店的消费额为4.2167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11.75亿元),同比下降5.6%。相比之下,其他年龄段消费者的百货商店支出增长7.4%。与此同时,年轻人的消费开始向更具“性价比”的渠道转移。例如,主营低价日用品的连锁品牌“大创”(Daiso),其2030消费者支出同比增长12.2%,达到了5776亿韩元。 汽车购买数据也反映出这一趋势。韩国汽车数据研究机构Carisyou的统计显示,2024年,2030一代新购买的乘用车数量为26.8665万辆,较2020年的35.3852万辆减少24.1%。其中,进口车购买量降幅更为明显,从2020年的6.5601万辆降至去年的5.2227万辆,下降20.4%。相较之下,40岁以上人群在同一时期内的进口车购买量则增加了7.3%。 ▲节俭与狂热并存 粉丝经济依然火热 尽管韩国年轻人在日常消费上趋于节俭,但在个人兴趣和文化消费方面仍然愿意投入大量金钱和时间,尤其是在与粉丝文化相关的产品上。 例如,百货商店中的快闪店(Pop-up Store)依然受到年轻人的热捧。以首尔最具代表性的高端购物中心“The现代首尔百货”为例,2030消费者的销售额占比高达58%,远高于现代百货旗下其他15家门店24.8%的平均水平。如今,快闪店不仅局限于奢侈品和时尚品牌,还拓展至游戏、动画、漫画等领域。上个月,日本动画周边商店“JUMP SHOP”在The现代首尔百货开设快闪店,每天都有4000多人排队等候入场。 二手交易平台的活跃度也有所提升。数据显示,韩国主要二手交易平台“胡萝卜市场”的2030用户数量同比增长5.3%,从854.4725万人增加至899.8188万人。与此同时,奢侈品购物平台的用户则大幅减少,韩国三大奢侈品电商平台“Must It”、“Trenbe”和“Balaan”的2030活跃用户量同比下降14.3%。 ▲“最少的消费 最大的满足” 专家分析认为,韩国年轻人的消费模式变化主要受到经济环境影响。KB金融经营研究所的房锡勋(音)研究员指出:“工资增长跟不上物价上涨,债务偿还压力增加,使得年轻人的经济负担加重。因此,他们并非单纯地节俭,而是尽量用最少的消费换取最大的满足。” 消费趋势分析中心研究员全美英(音)表示:“2008年金融危机后出生的年轻人未曾经历过高速经济增长,因此,相较于父母辈,他们更容易接受就业困难和高物价的现实。在社交媒体上,他们通过‘无支出挑战’(No-Spending Challenge)或‘精打细算的消费’等方式,积极分享节俭经验,并推动‘YONO消费’文化的流行。” 2月26日,在位于清凉里大创卖场的化妆品柜台,顾客们正在挑选产品。【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3-06 23:14:03 -
从C919到DeepSeek 中国技术崛起正重塑全球竞争格局
近年来,中国科技产业的崛起速度令人惊叹。无论是C919国产客机正式投入商业运营,还是DeepSeek挑战OpenAI,甚至是航天、量子计算、生物科技等前沿领域的突破,中国正在多个高科技赛道上迅速缩小与西方国家的差距,甚至在部分领域实现了超越。这一趋势不仅改变了全球科技竞争的格局,也对韩国等科技强国的产业生态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C919商业化加速 冲击全球航空市场 长期以来,全球民航客机市场几乎被美国波音(Boeing)和欧洲空客(Airbus)所垄断。然而,中国商飞制造的一款单通道150座级窄体干线民航飞机C919的商用化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全球商用客机制造的第一梯队。尽管目前C919的飞行时间受限、运维体系尚未成熟,但随着中国加快飞机制造产业链的升级,未来10到20年内,这款中国国产客机极有可能成为国际航空市场的有力竞争者。 中国商飞制造的民航飞机C919。【图片来源 网络】 更值得关注的是,C919的成功研发带动了中国整个航空产业链的成长,包括航空电子、发动机、机体材料等领域的快速发展。韩国虽然在汽车、造船等制造业具备竞争力,但在航空航天领域相对薄弱。如果中国的商用飞机市场进一步壮大,韩国航空零部件企业未来的订单量可能会受到影响。 ▲DeepSeek低成本突破 威胁全球AI霸主地位 在AI领域,韩国的NAVER、三星电子等公司近年来也在大力投入,但目前仍主要依赖于美国技术。中国AI的崛起正让全球市场格局发生剧变。 DeepSeek的成功表明,中国AI企业已经能够在较低的计算成本下,训练出媲美ChatGPT的大语言模型。更关键的是,中国AI生态链正在形成“软硬结合”的闭环,从 AI 芯片(华为昇腾、寒武纪)、数据训练(百度、字节跳动)、大模型(DeepSeek、百度文心一言)到终端应用(小米、华为、腾讯 AI),中国科技公司正在打破对英伟达、英特尔等西方科技巨头的依赖。 【图片来源 AFP/韩联社】 相比之下,韩国 AI 产业的生态链尚未完全建立,高端AI服务器仍严重依赖英伟达GPU,软件算法也更多受制于美国。如果未来中国AI技术在计算成本和应用生态上继续领先,韩国企业可能会在全球 AI 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高科技全面突破 中国科技实力“反攻” 除了航空和 AI,中国在半导体、机器人、智能制造、生物科技、航天等多个高科技领域也在加速追赶。 尽管美国持续对中国半导体产业实施制裁,但中国正加快推进芯片产业链的独立性。华为2023年推出的Mate 60 Pro搭载了中国自主研发的7nm级别芯片,被认为是突破美国封锁的标志性事件。如果中国成功建立完整的芯片供应链,韩国的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可能面临市场份额缩减的风险。 在机器人领域,中国的宇树科技(Unitree)已经推出了比特斯拉Optimus更先进的人形机器人,并计划在未来商业化。与此同时,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需求持续增长,自主品牌的市场占有率不断攀升。韩国现代机器人虽然在全球市场占有一席之地,但面对中国的激烈竞争,如何维持市场优势成为关键问题。 2月21日,在上海举行的“2025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一名男子与宇树科技的人形机器人握手。 【图片来源 AFP/韩联社】 而中国在航天领域也取得了快速进展,成为首个从月球背面采集样本成功返回地球的国家,这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并计划在2030年前实现载人登月。此外,中国企业在基因编辑、AI药物研发、再生医学等领域投入巨资,涌现出华大基因、百济神州等全球化企业。韩国生物科技虽然在新冠疫情期间崭露头角(如 SK生物制药、三星生物制剂),但面对中国的大规模资本投入,未来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 如今,韩国企业“产品在中国卖不动”已不再是主要问题,而是如何应对中国在高科技领域的反向冲击。从C919到DeepSeek,从AI到航天,中国正在塑造新的全球科技秩序,并对韩国、美国、欧洲等传统科技强国形成越来越大的挑战。 面对这一趋势,韩国必须调整战略,寻找突破口,才能在全球科技竞争的新阶段保持竞争力。这不仅是企业层面的挑战,也是国家产业政策必须正视的关键问题。如果应对不力,韩国可能在未来10到20年内,被中国在多个高科技领域超越,从“技术领先国”变成“技术追赶者”。 未来的科技竞争,才刚刚开始。
2025-03-05 17:00:00 -
韩国美妆市场两级分化加剧 电商平台竞逐高端赛道
韩国美妆市场正呈现出中低端与高端产品并存的两极分化趋势。据美妆业界4日消息,随着电商平台加速进军高端美妆市场,行业竞争预计将进一步加剧。 在线下市场,大创(Daiso)和欧利芙洋(Olive Young)等中低价渠道在吸引10至20岁年轻消费者方面表现突出;而线上平台CJ OnStyle、Kurly、Coupang等企业则积极拓展高端市场,瞄准更具消费力的群体。 CJ OnStyle依托其直播带货优势,在高端美妆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其销售的产品包括单价1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498元)以上的功效型化妆品,以及售价超过百万韩元的家用美容仪器,并通过细致的产品演示和功效讲解,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力。 去年10月,CJ OnStyle在电视直播中推出的丽珠兰(REJURAN)提拉紧致美容仪,虽定价高达100万韩元,但仍在首播及12月1日的二次直播中迅速售罄。CJ OnStyle相关负责人表示,高端美妆市场的核心消费群体主要为30至40岁人群,这一群体对产品功效具有较高要求,即使价格高昂,仍愿意为高品质、高效能的产品买单。 去年12月2日,Coupang正式推出高端美妆垂直平台R.LUX,明确限制中低端品牌入驻,专注于打造高端美妆消费体验。该平台凭借“当日送达”和“免费退货”等差异化服务,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快消品配送领域的竞争优势。 Kurly也在加速布局高端美妆业务,凭借其标志性的“凌晨配送”服务,积极推出高端产品线。同时,通过旗下美妆平台Beauty Kurly深化与高端品牌的合作,持续拓展独家产品及新品牌入驻。数据显示,去年Beauty Kurly的高端美妆品类增长率达40%,远超韩国统计厅公布的在线化妆品行业增长率(7.5%)。 与此同时,Kurly持续吸引高端品牌入驻。继2023年11月成功引入阿玛尼美妆(Armani Beauty)后,上月爱马仕美妆(Hermès Beauty)也正式登陆平台,首发阵容涵盖香水、身体护理及彩妆等品类的26款产品,进一步丰富了Kurly的高端美妆矩阵。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随着线上渠道的多元化发展,高端美妆品牌正在逐步摆脱对百货店传统销售模式的依赖,转而通过电商平台、直播带货等新兴渠道拓展市场,以触达更广泛的消费群体。 Coupang高端美妆垂直平台R.LUX宣传图【图片来源 Coupang】
2025-03-05 00:0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