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CBSI’新闻 4个
-
半导体行业拉动企业信心小幅回升 仍未恢复至紧急戒严前水平
【图片来源 韩联社】 尽管受美国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影响,韩国经济增速放缓的担忧持续存在,但在半导体行业回暖的带动下,本月企业体感景气呈小幅改善态势。 韩国银行(央行)于本月9日至16日,面向全国3524家法人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并于24日公布的《4月企业景气》调查结果显示,以今年4月为基准,全产业企业心理指数(CBSI)为87.9,环比上升1.2个百分点。虽然该指数连续两个月呈上升趋势,但仍未恢复至紧急戒严前水平。CBSI自去年11月达到91.8的高点后,12约降至87.3,此后连续五个月维持在80区间。 作为反映企业对宏观经济认知的重要指标,高于100,表示企业对经济状况的期待心理较过去(2003至2023年)平均水平更加乐观,低于100则相反。央行经济心理调查组长李惠英(音)表示:“尽管CBSI呈持续改善迹象,但当前水平仍显著低于历史均值,整体经济形势仍面临较大压力。” 从产业来看,制造业CBSI为93.1,环比上升1.2个百分点,构成指数中的产品库存(1.7p)、新订单(0.6p)等得到改善。非制造业CBSI亦回升1.6个百分点至84.5,主要得益于盈利能力(1p)与行业状况(0.4p)的同步好转。央行公布的5月预期数据显示,全产业(86.3)、制造业(90)、非制造业(83.8)CBSI预期值分别环比上升0.7、0.1和1.4个百分点。 4月企业景气展望指数(BSI)调查结果显示,制造业中,通信设备、金属加工、非金属矿物等行业表现出色。其中,通信设备行业受半导体价格回升及企业为规避美国关税政策风险提前备货的双重影响,出口显著增长,成为拉动指数的主要动力。 非制造业方面,建筑业、批发零售业以及艺术休闲服务业等领域的经营状况有所改善。李惠英指出:“半导体行业在当期业绩与未来预期两方面均展现出强劲势头。然而,自4月美国对部分商品加征关税以来,汽车行业景气预期转为负面;出口企业整体展望也因关税政策引发的经济衰退担忧而趋于保守。”她强调:“除半导体、金属加工及部分机械设备领域外,制造业整体仍处于低迷状态。非制造业的改善则更多受季节性因素驱动,可持续性仍需进一步观察。” 此外,在BSI基础上反映消费者动向指数(CSI)的4月经济信心指数(ESI)环比上升0.2个点,达 87.4。排除季节因素等的ESI循环变动指数为86,下降1个点。
2025-04-24 23:19:31 -
韩国法人信用卡申请量七年首降 企业成本管控折射经济隐忧
【图片来源 韩联社】 进入今年以来,韩国企业为削减成本,申请法人信用卡件数剧减,反映出企业对经济前景的不安情绪加剧。 韩国银行(央行)于21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月,法人信用卡新申请量为1.1627万张,较上月减少22张,是自2018年5月以来,时隔近七年首次出现下降。 法人信用卡申请量历来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即便在全球金融危机等特殊时期也未出现明显下滑。因此,此次转跌被金融业界视为反映企业经营策略转变的重要信号。分析指出,这一现象表明韩国企业正在强化成本管控措施,反映出对经济前景的谨慎预期。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期个人信用卡新发卡量达12.2013万张,环比增加249张,延续了自2016年4月以来长达八年的持续增长势头。 除正常的信用卡到期更替因素外,当前企业经营压力加大导致在续卡和新卡申请上采取更为保守的态度。央行发布的1月全行业企业景气体感指数(CBSI)为85.9,较上月下降1.4个百分点,创自2020年9月(83.4)以来的最低水平。专家分析认为,政局动荡带来的不确定性加剧,叠加对美国新政府贸易政策的担忧,导致企业信心持续走低。 韩国经营者总协会于1月面向全国508家50人以上规模企业进行问卷调查显示,96.9%的企业预计“今年将面临金融危机”。另据法院统计,去年韩国全国法院共受理法人破产案件1940件,创历史新高。 法人信用卡的实际使用规模也呈持续萎缩态势。今年1月,法人信用卡总消费额为17.0541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875.9亿元),环比19.0647万亿韩元)大幅减少。若剔除季节性因素影响,自2022年5月创下(19.8544万亿韩元)历史峰值后,该指标已连续三年未能突破这一关口。 有分析指出,法人信用卡使用规模的持续低迷可能形成连锁反应。企业支出收缩导致内需市场萎缩,进而延缓整体经济复苏进程,最终形成恶性循环。目前,韩国金融监管部门正密切监测相关数据变化,以评估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程度。
2025-04-21 20:02:12 -
韩企心理指数触新低 2月有望回暖
【图片提供 GettyImageBank】 衡量企业对整体经济认识的指标连续三个月恶化,创自新冠疫情以来的最低水平。 韩国银行(央行)于本月8日至15日期间,以全国3524家法人企业(制造业1852家,非制造业1460家)为对象进行1月企业景气调查,并于23日公布结果显示,本月全产业企业心理指数(CBSI)较上月下降1.4个百分点,达到85.9。 CBSI是反映企业对整体经济认识的指标,高于100,表示企业对经济状况的期待心理较过去(2003至2023年)平均水平更加乐观,低于100则相反。全产业CBSI从去年10月的92.5降至11月的91.8后,12月因紧急戒严事态进一步骤降至87.3。进入今年以来,持续呈下降趋势。创自2020年9月(83.4)以来的最低水平。 从产业分类来看,1月制造业CBSI为89,环比上升1.9个点。构成指数中的产品库存(1.7p)、行业状况(0.2p)等得到改善。反之,非制造业CBSI(83.6)环比下降3.9个点,构成指数中的销售(-1.1p)、盈利能力(-1.9p)均有所下降。央央行指出,制造业的上升得益于部分行业出口的改善,但非制造业则因建筑业景气放缓等因素而趋于恶化。 尽管如此,央行公布的2月份全体产业(85.4)、制造业(89.1)、非制造业(82.6)的CBSI预期值分别环比上升2.5个百分点、3.6个百分点、1.7个百分点。央行统计调查组长黄熙珍(音)分析称,制造业以大企业和出口企业为中心,前景得到了改善,且得益于政局的逐步稳定以及对美国新政府关税政策持乐观预期等因素使得CBSI预期值有所上升。对于非制造业的前景,他则表示,在春节连休前,批发零售方面有所改善,因此预期值略有上涨。 从1月企业景气展望指数(BSI)调查结果显示,制造业中,化学产品、电气设备、初级金属等行业有所改善。而非制造业以建筑业、信息通信业、运输业等为中心业绩恶化。 在BSI基础上反映消费者动向指数(CSI)的1月经济信心指数(ESI)环比上升3.4个点,达到86.7。排除季节因素等的ESI循环变动指数为88.1,下降1.3个点。
2025-01-23 19:44:42 -
政局动荡汇率上涨 韩国企业心理跌至疫后冰点
受“12·3紧急戒严事态”导致的政局动荡、汇率上涨以及贸易环境恶化影响,韩国企业的体感景气首次降至新冠疫情以后的冰点。 韩国银行(央行)在本月12月11日至18日期间,以全国3524家法人企业(制造业1848家,非制造业1444家)为对象进行12月企业景气调查,并于27日公布结果显示,本月全产业企业心理指数(CBSI)较上月下降4.5个点,降至87.0。这是自2020年9月(83.0)以来的最低值,企业对整体经济的悲观心理创下新高。 12月全产业CBSI下降幅度(-4.5个点)为2023年1月(-5.6个点)以来的最大跌幅。CBSI是反映企业对整体经济认识的指标,高于100,表示企业对经济状况的期待心理较过去(2003至2023年)平均水平更加乐观,低于100则相反。 12月制造业CBSI环比下降3.7个点至86.9。制造业CBSI主要受行业景气(-1.3个点)和资金状况(-1.3个点)恶化影响,创下2022年9月(-5.6个点)以来的最大跌幅。12月非制造业CBSI为87.1,环比下降5个点。降幅达到2023年10月(-7.4个点)以来的最大值,主要原因在于盈利能力(-1.5个点)和资金状况(-1.5个点)恶化。 韩国银行统计调查组分析称,政治不确定性扩大导致汇率急剧上升,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压力反映在化工和汽车企业的反馈中。此外,美国特朗普政府上台后保护主义倾向强化、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引发的需求减少及竞争加剧等也可能带来一定影响。 2025年1月CBSI预测值显示,全产业为82.4,环比下降4.6个点;其中制造业降至85.2,环比下降1.7个点;非制造业为80.3,环比下降6.8个点。非制造业预测值降幅(-10.0个点)创下2020年4月(-23.5个点)以来的最大值。 韩国银行指出,12月初的戒严事态导致政治不确定性加剧,消费萎缩,对非制造业企业的景气心理产生较大影响。此次调查时间内弹劾案在国会通过的影响尚未完全显现,因此非制造业的不确定性预计会延续至下个月。 另外,12月BSI调查结果显示,制造业中运动用品、二次电池相关电气设备以及电子影像通信设备行业的表现尤为低迷,原因在于消费萎缩、出口放缓以及通用半导体需求减弱。非制造业中,批发零售业和体育休闲相关服务业的BSI受消费心理恶化影响而大幅下降。 在BSI基础上反映消费者动向指数(CSI)的12月经济信心指数(ESI)环比下降9.6个点,为83.1,创下2020年3月(-21.2个点)以来的最大降幅。排除季节因素后的ESI循环变动指数为89.7,环比下降1.1个点。 23日下午,首尔明洞街头游客寥寥无几。【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2-28 00:21:58
-
半导体行业拉动企业信心小幅回升 仍未恢复至紧急戒严前水平
【图片来源 韩联社】 尽管受美国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影响,韩国经济增速放缓的担忧持续存在,但在半导体行业回暖的带动下,本月企业体感景气呈小幅改善态势。 韩国银行(央行)于本月9日至16日,面向全国3524家法人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并于24日公布的《4月企业景气》调查结果显示,以今年4月为基准,全产业企业心理指数(CBSI)为87.9,环比上升1.2个百分点。虽然该指数连续两个月呈上升趋势,但仍未恢复至紧急戒严前水平。CBSI自去年11月达到91.8的高点后,12约降至87.3,此后连续五个月维持在80区间。 作为反映企业对宏观经济认知的重要指标,高于100,表示企业对经济状况的期待心理较过去(2003至2023年)平均水平更加乐观,低于100则相反。央行经济心理调查组长李惠英(音)表示:“尽管CBSI呈持续改善迹象,但当前水平仍显著低于历史均值,整体经济形势仍面临较大压力。” 从产业来看,制造业CBSI为93.1,环比上升1.2个百分点,构成指数中的产品库存(1.7p)、新订单(0.6p)等得到改善。非制造业CBSI亦回升1.6个百分点至84.5,主要得益于盈利能力(1p)与行业状况(0.4p)的同步好转。央行公布的5月预期数据显示,全产业(86.3)、制造业(90)、非制造业(83.8)CBSI预期值分别环比上升0.7、0.1和1.4个百分点。 4月企业景气展望指数(BSI)调查结果显示,制造业中,通信设备、金属加工、非金属矿物等行业表现出色。其中,通信设备行业受半导体价格回升及企业为规避美国关税政策风险提前备货的双重影响,出口显著增长,成为拉动指数的主要动力。 非制造业方面,建筑业、批发零售业以及艺术休闲服务业等领域的经营状况有所改善。李惠英指出:“半导体行业在当期业绩与未来预期两方面均展现出强劲势头。然而,自4月美国对部分商品加征关税以来,汽车行业景气预期转为负面;出口企业整体展望也因关税政策引发的经济衰退担忧而趋于保守。”她强调:“除半导体、金属加工及部分机械设备领域外,制造业整体仍处于低迷状态。非制造业的改善则更多受季节性因素驱动,可持续性仍需进一步观察。” 此外,在BSI基础上反映消费者动向指数(CSI)的4月经济信心指数(ESI)环比上升0.2个点,达 87.4。排除季节因素等的ESI循环变动指数为86,下降1个点。
2025-04-24 23:19:31 -
韩国法人信用卡申请量七年首降 企业成本管控折射经济隐忧
【图片来源 韩联社】 进入今年以来,韩国企业为削减成本,申请法人信用卡件数剧减,反映出企业对经济前景的不安情绪加剧。 韩国银行(央行)于21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月,法人信用卡新申请量为1.1627万张,较上月减少22张,是自2018年5月以来,时隔近七年首次出现下降。 法人信用卡申请量历来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即便在全球金融危机等特殊时期也未出现明显下滑。因此,此次转跌被金融业界视为反映企业经营策略转变的重要信号。分析指出,这一现象表明韩国企业正在强化成本管控措施,反映出对经济前景的谨慎预期。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期个人信用卡新发卡量达12.2013万张,环比增加249张,延续了自2016年4月以来长达八年的持续增长势头。 除正常的信用卡到期更替因素外,当前企业经营压力加大导致在续卡和新卡申请上采取更为保守的态度。央行发布的1月全行业企业景气体感指数(CBSI)为85.9,较上月下降1.4个百分点,创自2020年9月(83.4)以来的最低水平。专家分析认为,政局动荡带来的不确定性加剧,叠加对美国新政府贸易政策的担忧,导致企业信心持续走低。 韩国经营者总协会于1月面向全国508家50人以上规模企业进行问卷调查显示,96.9%的企业预计“今年将面临金融危机”。另据法院统计,去年韩国全国法院共受理法人破产案件1940件,创历史新高。 法人信用卡的实际使用规模也呈持续萎缩态势。今年1月,法人信用卡总消费额为17.0541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875.9亿元),环比19.0647万亿韩元)大幅减少。若剔除季节性因素影响,自2022年5月创下(19.8544万亿韩元)历史峰值后,该指标已连续三年未能突破这一关口。 有分析指出,法人信用卡使用规模的持续低迷可能形成连锁反应。企业支出收缩导致内需市场萎缩,进而延缓整体经济复苏进程,最终形成恶性循环。目前,韩国金融监管部门正密切监测相关数据变化,以评估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程度。
2025-04-21 20:02:12 -
韩企心理指数触新低 2月有望回暖
【图片提供 GettyImageBank】 衡量企业对整体经济认识的指标连续三个月恶化,创自新冠疫情以来的最低水平。 韩国银行(央行)于本月8日至15日期间,以全国3524家法人企业(制造业1852家,非制造业1460家)为对象进行1月企业景气调查,并于23日公布结果显示,本月全产业企业心理指数(CBSI)较上月下降1.4个百分点,达到85.9。 CBSI是反映企业对整体经济认识的指标,高于100,表示企业对经济状况的期待心理较过去(2003至2023年)平均水平更加乐观,低于100则相反。全产业CBSI从去年10月的92.5降至11月的91.8后,12月因紧急戒严事态进一步骤降至87.3。进入今年以来,持续呈下降趋势。创自2020年9月(83.4)以来的最低水平。 从产业分类来看,1月制造业CBSI为89,环比上升1.9个点。构成指数中的产品库存(1.7p)、行业状况(0.2p)等得到改善。反之,非制造业CBSI(83.6)环比下降3.9个点,构成指数中的销售(-1.1p)、盈利能力(-1.9p)均有所下降。央央行指出,制造业的上升得益于部分行业出口的改善,但非制造业则因建筑业景气放缓等因素而趋于恶化。 尽管如此,央行公布的2月份全体产业(85.4)、制造业(89.1)、非制造业(82.6)的CBSI预期值分别环比上升2.5个百分点、3.6个百分点、1.7个百分点。央行统计调查组长黄熙珍(音)分析称,制造业以大企业和出口企业为中心,前景得到了改善,且得益于政局的逐步稳定以及对美国新政府关税政策持乐观预期等因素使得CBSI预期值有所上升。对于非制造业的前景,他则表示,在春节连休前,批发零售方面有所改善,因此预期值略有上涨。 从1月企业景气展望指数(BSI)调查结果显示,制造业中,化学产品、电气设备、初级金属等行业有所改善。而非制造业以建筑业、信息通信业、运输业等为中心业绩恶化。 在BSI基础上反映消费者动向指数(CSI)的1月经济信心指数(ESI)环比上升3.4个点,达到86.7。排除季节因素等的ESI循环变动指数为88.1,下降1.3个点。
2025-01-23 19:44:42 -
政局动荡汇率上涨 韩国企业心理跌至疫后冰点
受“12·3紧急戒严事态”导致的政局动荡、汇率上涨以及贸易环境恶化影响,韩国企业的体感景气首次降至新冠疫情以后的冰点。 韩国银行(央行)在本月12月11日至18日期间,以全国3524家法人企业(制造业1848家,非制造业1444家)为对象进行12月企业景气调查,并于27日公布结果显示,本月全产业企业心理指数(CBSI)较上月下降4.5个点,降至87.0。这是自2020年9月(83.0)以来的最低值,企业对整体经济的悲观心理创下新高。 12月全产业CBSI下降幅度(-4.5个点)为2023年1月(-5.6个点)以来的最大跌幅。CBSI是反映企业对整体经济认识的指标,高于100,表示企业对经济状况的期待心理较过去(2003至2023年)平均水平更加乐观,低于100则相反。 12月制造业CBSI环比下降3.7个点至86.9。制造业CBSI主要受行业景气(-1.3个点)和资金状况(-1.3个点)恶化影响,创下2022年9月(-5.6个点)以来的最大跌幅。12月非制造业CBSI为87.1,环比下降5个点。降幅达到2023年10月(-7.4个点)以来的最大值,主要原因在于盈利能力(-1.5个点)和资金状况(-1.5个点)恶化。 韩国银行统计调查组分析称,政治不确定性扩大导致汇率急剧上升,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压力反映在化工和汽车企业的反馈中。此外,美国特朗普政府上台后保护主义倾向强化、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引发的需求减少及竞争加剧等也可能带来一定影响。 2025年1月CBSI预测值显示,全产业为82.4,环比下降4.6个点;其中制造业降至85.2,环比下降1.7个点;非制造业为80.3,环比下降6.8个点。非制造业预测值降幅(-10.0个点)创下2020年4月(-23.5个点)以来的最大值。 韩国银行指出,12月初的戒严事态导致政治不确定性加剧,消费萎缩,对非制造业企业的景气心理产生较大影响。此次调查时间内弹劾案在国会通过的影响尚未完全显现,因此非制造业的不确定性预计会延续至下个月。 另外,12月BSI调查结果显示,制造业中运动用品、二次电池相关电气设备以及电子影像通信设备行业的表现尤为低迷,原因在于消费萎缩、出口放缓以及通用半导体需求减弱。非制造业中,批发零售业和体育休闲相关服务业的BSI受消费心理恶化影响而大幅下降。 在BSI基础上反映消费者动向指数(CSI)的12月经济信心指数(ESI)环比下降9.6个点,为83.1,创下2020年3月(-21.2个点)以来的最大降幅。排除季节因素后的ESI循环变动指数为89.7,环比下降1.1个点。 23日下午,首尔明洞街头游客寥寥无几。【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2-28 00:2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