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GS25’新闻 21个
-
甜蜜经济驱动消费 韩国便利店白色情人节迎销售高峰
尽管韩国整体消费市场持续低迷,但白色情人节期间的消费需求依然强劲,便利店行业相关商品销售额大幅增长,尤其是适合多人赠送的实用性商品热销。 据韩国零售业18日消息,韩国四大主要便利店企业在今年白色情人节期间的销售额均实现增长。数据显示,GS25与易买得24(Emart24)在3月1日至14日期间的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20.6%和7%。CU与7-Eleven在3月9日至15日的销售额分别同比增长11.6%和10%。 其中,GS25销售额增幅居四大便利店之首,主要得益于“SWEET软糖”系列的畅销。特别是与知名甜点博主“Jeon unni”合作推出的“Jeon unni SWEET MIX软糖”成为最受欢迎商品,此外,8粒装费列罗巧克力和“微笑SWEET MIX软糖”也销售强劲。数据显示,GS25软糖类商品销售额同比增长52.6%,巧克力增长15.8%,糖果增长7.5%。GS25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白色情人节,软糖、独立包装巧克力等便于分享的商品更受消费者青睐,反映出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实用性商品的趋势。 在CU,受“价值消费”理念影响,与“轻松熊”(Rilakkuma)、“Dinotaeng短尾矮袋鼠”等知名卡通形象联名的独家商品销售额同比增长53.1%,成为销售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尤其是包含水杯、环保袋、野餐垫等实用周边的商品更受消费者喜爱。此外,CU的数据显示,售价1万韩元(约合人民币50元)以下的商品占比42.4%,1万至2万韩元商品占比38.4%,而2万韩元以上商品的销售占比同比提升7个百分点,达到19.2%。同期,巧克力(19.0%)、软糖(12.5%)、甜点(9.8%)、威士忌(6.0%)、“嗨棒”鸡尾酒(5.9%)等品类销售额均同比增长。CU相关负责人表示,白色情人节销售额实现两位数增长,反映出消费者在节日中追求“微幸福”的心理趋势。 在7-Eleven,与“kiki quokka金袋鼠”联名推出的“贴纸套装”和“明信片套装”销量居前,同时迎合新学期开学季,针对学生群体推出的零食搭配周边产品也在10多岁的年轻消费者中大受欢迎。 易买得24则凭借促销活动提升销售额。例如,使用促销银行卡支付可享受“2+2”赠品优惠的费列罗巧克力(T5),以及参与爱宝乐园(Everland)一年期通票抽奖活动的珍宝珠棒棒糖、哈瑞宝(Haribo)软糖等,均成为热销商品。 业内人士指出,尽管韩国整体经济环境面临挑战,但消费者在节日氛围下仍展现出较强的购买意愿,特别是针对年轻消费者和注重性价比的群体,便利店行业通过多样化的产品与促销策略成功拉动了节日消费。 【图片来源 易买得24】
2025-03-18 23:01:10 -
美食无国界 中国甜点接棒麻辣征服韩国MZ
韩国社会对中国的负面认知一直存在,但近来中国零食却通过各大社交媒体平台接连走红。魔芋爽、手剥笋等麻辣风潮过后,甜口中国零食糖葫芦成为新潮流。最近,“冰山熔岩”和“毛巾蛋糕”等甜点也开始席卷韩国市场。 无论政治情绪如何,出色的饮食文化始终会被大众接受和喜爱。日本媒体《DAILY新潮》去年12月报道称,美国《外交家》(The Diplomat)杂志联合中欧亚洲研究中心(CEIAS)等国际研究机构,在2022年对1364名韩国成年男女进行调查,结果显示81%的受访者对中国持“负面”或“非常负面”看法。实际上,在韩国年轻群体中,中国甜点糖葫芦大受欢迎,韩国闹市街头手拿糖葫芦边走边吃的一二十多岁女性屡见不鲜。 韩国民众对中国的负面认知多数是历史争议、新冠疫情以及雾霾问题叠加的结果。《外交家》指出,近年来雾霾问题一直是中韩之间的争议热点。此外,提及中国时,韩国人比较容易首先想到“新冠疫情”、“历史歪曲”、“肮脏”、“假货”、“污染”等负面词汇。 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韩国民众的疑虑。2008年中国曝出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多达30万婴儿受害。2021年,一张中国农民赤身裸体腌制白菜的照片在网络流传,引发食品卫生问题讨论。2023年,中国青岛啤酒厂曝出员工在生产过程中随地小便,啤酒遭到污染,一时成为热议话题。 几经波折,中国食品行业也开始在卫生安全问题上下足功夫,加上社交媒体上吃播文化的兴起,中国色彩鲜艳、造型独特、口感新奇的甜点强势吸引韩国年轻一代的兴趣。带有中国风格滤镜的吃播视频通过优兔(YouTube)和抖音(TikTok)传播,令中国的独特甜品迅速影响韩国市场。 “牛奶拉丝面包”吃播视频【图片来源 YouTube截图】 韩国吃播博主纷纷开始跟风,在社交媒体上尝试并测评中国甜点,这同时成为他们大获流量的法宝。截至2月底,优兔博主ddimmi发布的“牛奶拉丝面包”测评视频播放量达174万次,博主baby pig rabbit相关视频播放量也达117万次。优兔博主weird sweets shop前往中国直接测评当地热门甜点的《中国大陆甜点合集》上线一个月后播放量突破35万次,而博主“我的一天”(译)的中国甜点一日游视频也获得43万次播放。 随着对中国甜点的需求不断增加,韩国的咖啡店和糕点店也开始仿制“冰山熔岩”和“毛巾蛋糕”等热门产品。中国甜点热潮兴起后,中国饭店和超市聚集的首尔永登浦区大林中央市场面包店把需求较高的“牛奶拉丝面包”摆在货架最显眼的位置,店主表示:“最近好多年轻人都在找这款面包,甚至有吃播博主来问是否正宗”。 韩国便利店行业也在迅速跟进潮流,推出仿制中国甜点的新品,并取得可观的销量。GS25、CU等便利店最近相继推出“毛巾蛋糕”和“冰山熔岩”巧克力砖,一度引发“断货潮”。据流通业界消息,CU上月2日推出“405生奶油毛巾蛋糕”和“405巧克力毛巾蛋糕”,预售库存4天内告罄。GS25推出的两款“毛巾蛋糕”也在上市首日售出2000个。 首尔麻浦区弘大附近一家CU便利店店主表示,社交媒体上流行的“毛巾蛋糕”等甜点是店内的畅销品,主要购买人群是年轻一代,通常补货后也会很快售罄。对面GS25便利店的店主则表示,周边多所大学的学生是“冰山熔岩”的主要消费群体,导致该产品目前处于缺货状态。他还提到,甜点潮流瞬息万变,新品一经推出就被抢购一空,有时订货数量甚至都会受到限制。 仁荷大学消费者学教授李银姬分析称,食品消费更多取决于个人口味和体验,而非政治情绪。如今,社交媒体上的中国甜点外观独特和色彩鲜艳,这种“新奇食物”容易吸引年轻群体的注意。少数反华情绪可能会产生一定负面影响,但年轻一代的思维方式更加全球化,并不会过多纠结于此。 随着社交媒体的推动,中国甜点在韩国的流行趋势持续升温。从街头小吃到便利店新品,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愿意尝试这些独特的美食。中韩关系存在复杂的历史与政治因素,但饮食文化可以超越国界,以独特的魅力赢得市场。未来,随着中韩两国在饮食文化上的交流不断加深,必定会有更多的中国美食在韩国掀起新的潮流。
2025-03-17 01:22:37 -
外国游客数量逐步增加 韩国流通业推出特色服务
近年来,外籍游客已成为韩国消费市场的重要力量。为吸引更多客户,韩国流通企业纷纷推出针对外籍游客的服务和优惠措施。 根据韩国旅游发展局(韩国观光公社)的数据,今年1月访韩外籍游客数量达到112万人次,同比增长26.8%,超过新冠疫情前的2019年水平。其中,中国游客数量最多,达36.4万人次,其后依次为日本(17.5万人次)、中国台湾(13.5万人次)、美国(7.4万人次)和中国香港(4.4万人次)。 值得关注的是,“日常游”深受外籍游客的青睐。“日常游”是指以体验韩国人日常生活为核心的旅游方式,涵盖时尚、美容、美食、住宿、休闲等领域。 根据韩国金融科技公司Orange Square对访韩外籍游客预付卡“Wow Pass”的支付数据分析,去年外籍游客在韩国消费最多的领域是化妆品,在消费额排名前1000的商店中,化妆品行业占比达22%,其次是服装(15%)。 这一趋势在企业的业绩中也得到体现。首尔金浦现代奥特莱斯的外籍游客销售额增幅从去年的30%升至今年60%以上,增长近两倍。此外,MUSINSA的线下门店的退税金额破20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亿元),同比增长6倍。希杰欧利芙洋(CJ Olive Young)去年外籍游客销售额同比增长140%。 除美妆与时尚外,便利店也成为外籍游客消费的重要领域。GS零售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GS25便利店内外币兑换服务的使用人数同比增长18倍;退税业务总交易量同比暴增935%;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等支付方式的使用次数也同比增长126.7%。 为吸引更多外籍游客,韩国流通企业纷纷加强相关服务和优惠措施。近期,GS零售在其运营的GS25便利店加装了“自助外币兑换服务机”。该服务机是一款可24小时提供外币兑换服务的设备,可将美元、日元、欧元等15个国家的货币兑换成韩元。每次兑换上限为4000美元,同时还支持预付卡的发行和充值。预付卡可在购买后以15国货币进行充值,并在充值时自动换算为韩元。 此外,首尔金浦现代奥特莱斯计划扩大针对外籍游客的体验内容和服务。Musinsa计划通过引入退税服务机和外语导览服务,提升外籍游客的购物便利性。同时,从去年4月起,各大Olive Young门店已投入可实时翻译16种语言的便携式翻译机,为外籍游客提供更便捷的服务。 外籍游客在韩屋风格的希杰欧利芙洋庆州皇南店前拍照留念。【图片提供 希杰欧利芙洋】
2025-03-08 17:00:00 -
韩国便利店GS25引入自助外币兑换服务机
韩国GS零售5日宣布,为优化外籍游客的外币兑换服务,在钟路、仁寺洞等地的GS25便利店内引入“自助外币兑换服务机”。该服务机提供24小时外币兑换服务,支持美元、日元、人民币等15中外币兑换成韩元,并同时提供“预付卡”服务。外籍游客可在自助服务机上购买预付卡后,使用15种外币进行充值,充值时会自动兑换成韩元。 根据GS零售的数据,去年外币兑换服务机的使用人数同比增长18倍,同时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等支付方式的使用次数也同比增长126.7%。其中,接待外籍游客最多的店铺为GS25安宁仁寺洞店。 韩国旅游发展局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去年访韩外籍游客数量达到1637万人次,同比增长48.4%,已恢复至疫情前水平。随着访韩游客数量的增加,前往韩国便利店利用金融服务的外籍顾客也有所增加。 在此背景下,GS25自2023年起优化针对外籍顾客的金融服务,包括外币兑换服务、退税及移动支付等服务。今后,GS25计划通过引入自助外币兑换服务机,进一步提升外币兑换的便利性。GS零售相关人士表示:“我们将继续加强针对外籍顾客的各种服务,将GS25打造成‘外国游客访韩必到的打卡地’。” 一位顾客正在GS25便利店内通过自助外币兑换服务机进行外币兑换。【图片提供 GS零售】
2025-03-05 20:39:09 -
礼品卡成韩国消费新趋势 OliveYoung礼品卡销量激增
据韩国流通业界4日消息,在2022年至2024年期间,欧利芙洋(OliveYoung)礼品卡的销售额年均增长52%。去年,春节(1至2月)、中秋节(8至9月)和圣诞节(11至12月)等假期期间的销售额较往年增长了两倍。同期,OliveYoung会员中每2人就有1人购买过礼品卡。 数据显示,购买OliveYoung礼品卡的消费者中,40多岁的比例达26%,与20多岁(26%)和30多岁(29%)的占比相近。然而,使用礼品卡的消费者中八成为20至30多岁的年轻群体。 随着消费者对礼品需求的不断增长,OliveYoung礼品卡备受青睐。为此,OliveYoung还与韩国热门酒店合作,推出了联名礼品卡。此外,便利店的礼品卡也深受消费者欢迎。根据便利店GS25的数据,上月21日至27日期间,礼品卡销售额同比增长58.7%。 业界分析认为,在经济环境不稳定的背景下,韩国消费者正转向更加务实、理性的消费模式,而礼品卡恰好契合了这一趋势。礼品卡通常不限定于特定商品,持卡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喜好自由选择商品,具有较高的灵活性。 韩国KT ALPHA运营的“Gift Show Biz”平台分析了去年教育行业在开学前后(2月25日至3月10日)发送的礼品卡数据。结果显示,GS25、CU、7-Eleven三大便利店的礼品卡销量同比增长30%,而Olive Young礼品卡的销量更是同比大幅增长150%。 业内人士表示:“礼品卡已成为当下送礼文化的主流。其价格区间从1000韩元到1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5元至500元)不等,消费者可以根据需求选择不同价位的礼品卡,这也是其受欢迎的重要原因之一。” 欧利芙洋推出的“釜山礼品卡”【图片提供 欧利芙洋】
2025-03-04 19:30:02 -
仁川机场春运盛况空前 机场内便利店收益颇丰
春节期间的上月27日,仁川机场挤满了游客。【图片来源 韩联社】 一项最新调查显示,2025年春运期间,仁川机场出境乘客量创历史新高,日均达到21.8978万人次。 仁川机场公社于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自上月24日至本月2日的春节期间,仁川机场航班乘量达218.9778万人次,日均乘客达21.8978万人次,较历史最高纪录的2019年春节连休期间(20.2085万人次)增长8.36%,成功刷新以往纪录。统计期间,仁川机场共运行航班1.0898万次,其中包括出发航班5447次与到达航班5451次。 在国际航线方面,东南亚航线的出入境乘客量位居首位,达69.7891万人次。紧随其后的是日本(55.9697万人次)、中国(29.1621万人次)、东北亚(22.409万人次)、美洲(16.2993万人次)、欧洲(11.4991万人次)、大洋洲(8.4832万人次)、中东(3.2216万人次)以及其他航线(1.1819万人次)。尽管当前汇率维持高位,但海外旅游需求依然强劲。据分析,由于济州、釜山等国内旅游地区物价与海外相似甚至更昂贵,促使国内游客更倾向于选择短途海外旅行。 随着机场乘客量的激增,机场内便利店的销售业绩也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特别是小包装旅行用品及常备药等商品,销量大幅增加。对长假期间机场便利店主要商品销售额的分析结果显示,常备药品的销售额增长率最高,达576.9%,其中感冒药增长382.4%,止痛药增长620.7%。这一增长趋势与近期流感的流行密切相关,游客为应对海外旅行中可能发生的突发不适,对相关产品的需求急剧上升。 便利店CU发布的春节连休期间(1月25日至28日)机场内主要门店销售额数据显示,整体销售额较去年春节激增239.9%。从产品种类来看,预防感冒的口罩(344.8%)、免洗手消毒液(193.3%)、口腔清洁剂(158.2%)等卫生用品销售额大增。此外,旅行用洗漱套装(61.8%)、剃须用品(48%)、内衣袜子(34.2%)等产品的销售情况也均表现良好。食品类如杯面(349.5%)、韩式酱(255.9%)、紫菜(200.6%)、辛奇(196.8%)以及速食米饭(155.3%)等,销售额也同比激增1.5至4倍。 同期,GS25机场内门店的销售额也实现了同比221.8%的增长。其中,感冒药和止痛药的销售额分别大幅增长980%和433%。此外,手机相关用品如耳机(954%)、充电器(277%)、充电宝(267%)等产品的销量也急剧上升。随着在节假日及周末出境游订单“狂飙”,机场内商业设施消费复苏也迈出“加速度”,呈蓬勃发展态势。
2025-02-04 19:18:33 -
中国DeepSeek登场 韩国流通业界密切关注AI精准营销变革
中国DeepSeek(深度求索)公开后韩国流通业界高度关注。DeepSeek是基于人工智能(AI)的先进搜索引擎,与现有搜索服务的最大区别在于能实时分析和预测消费者行为,提供更精准的个性化商品推荐和服务。 过去1至2年间,韩国流通行业应用AI技术取得了积极成果。通过折扣、个性化服务等方式为消费者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具体的销售业绩增长。 电商巨头Coupang将AI技术融入物流系统,大幅提升了配送速度和效率。其火箭配送服务基于AI和机器学习分析客户订单模式,优化产品配送路线和时间。在客户服务方面,Coupang运用AI聊天机器人实时处理咨询,并通过AI推荐系统提供个性化购物体验。 乐天玛特2022年引进的AI分拣系统成效显著,去年相关销售额突破10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4987万元),较技术引进首年增长4倍以上。消费者投诉量减少30%以上,这得益于AI技术可检测肉眼难以判断的水果内部状态,确保甜度达标。 Homeplus通过AI分析购买大数据,挑选各时期需求旺盛的核心商品进行精准定价。其推出的“AI Mega Hot Deal”服务分析销售数据选定商品,去年12月“Homeplus大促”期间相关商品销售额同比最高增长97%。 新世界百货近期强化了类似ChatGPT的对话型AI客服系统。顾客可通过聊天机器人获取商品信息,自动处理预约和退货流程。 GS25在2023年推出全球首款由对话型AI策划的酒精饮料“AskUP柠檬气泡鸡尾酒”。这款与brewguru酒厂合作的商品,从口味、酒精度到包装设计的全流程均由AI聊天服务"AskUP"完成策划。 电商平台重点运营“商品推荐”和“商品策展聊天机器人"”服务。11街推出AI Feed购物沟通服务,SSG.com应用AI GPT实现评论摘要功能,Market Kurly则运营着商品推荐聊天机器人系统。 业界期待DeepSeek正式引进后,能通过客户数据分析预测购买模式,在库存管理和营销策略方面做出更精准决策。这既能提升客户满意度,也能改善运营效率。 但同时也存在客户数据安全和隐私问题的担忧。使用此类技术需收集分析大量客户数据,若管理不当可能引发信息泄露风险。特别是DeepSeek数据存储在中国服务器,加剧了这种担忧。此外还涉及应答准确性、就业岗位减少等问题。 业内人士指出:“AI技术特别是DeepSeek与ChatGPT的结合将成为韩国流通业转折点。实时分析客户需求并提供定制服务将成为核心竞争力。需密切关注这些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其对行业的影响。” 【图片来源 AFP/韩联社】
2025-02-03 20:12:00 -
健康风潮席卷韩国便利店 新年目标带动销售增长
随着新的一年到来,消费者对于制定新年健康及减肥目标的热情高涨,推动了健康管理类商品在便利店市场的热销。 韩国连锁便利店CU于3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月份健康相关商品的销售额环比实现了大幅增涨。CU销售的低热量和功能性商品销售额分别环比增长20.6%和18.9%,消费者对健康管理的关注度显著提升。具体来看,在低热量商品类别中,水果类销售额增长28.2%、沙拉类增长20.7%、红薯增长12.8%等,均呈现出较高的销售增长率。而在功能性商品类别中,蛋白质饮料销售额增长20.1%、鸡胸肉增长18.2%、蛋白质棒增长14.2%等,同样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据悉,相关健康产品尤其受到20至30岁年轻人群的青睐。分析指出,这是得益于益健娱乐(Healthy Pleasure)成为年轻人关注的重点趋势,使得健康管理在年轻群体中日益受到重视。 此外,低热量和功能性商品的消费偏好在性别上呈现出不同趋势。CU对相关商品类别的性别销售比重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低热量商品的消费者中60.8%为女性,而功能性商品的消费者中65.3%为男性,反映出女性在体重管理方面更为集中,而男性则更侧重于肌肉运动。 韩国另一家便利店GS25发布的数据也印证了这一趋势。以本月1日至15日为基准,GS25销售的沙拉和鸡胸肉销售额环比分别上涨了38.6%和29.8%。为了顺应这一健康管理趋势,GS25于本月7日针对健身群体新推出两种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饭团,以满足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多元化需求。 对此,BGF零售相关人士表示:“随着健康管理成为普遍趋势,相关商品的销售额正逐年激增。便利店作为消费者日常购物的重要场所,将继续积极调整商品结构,引入更多符合健康需求的优质商品,以满足广大消费者的健康生活方式需求。”
2025-01-31 20:29:41 -
韩国便利店转型"全能"商店 销售额首超百货店
GS25开设韩华棒球队为主题的体育特色店。【图片来源 韩联社】 一项调查显示,去年韩国便利店年销售额首次超百货商店。是自便利店在韩国开业35年以来的里程碑式的成就,正式晋升为流通业的领军巨头。不仅彰显了便利店行业的蓬勃发展,更反映了韩国消费模式的深刻变革。 韩国便利店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商品销售角色,而是逐步扩展其服务范围与功能,转型为“全能型”商店。这一转变不仅吸引了众多50至60岁的老年人群积极投身便利店创业热潮,更在流通业界引起了广泛关注。据统计,去年全年,便利店销售额在流通业中的占比高达17.4%,成功超越百货商店的16.6%。截至去年10月,便利店与百货商店的累计销售额分别为25.8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297.6亿元)和25.4万亿韩元,便利店略胜一筹。 产业通商资源部相关人士指出,销售低价商品的便利店首次在销售额上超越了以高价商品为主打的百货商店。韩国便利店正逐步从社区超市的单一角色,演化为集物流、快递、国际邮政、打的、迷路儿童保护申报服务、宠物保险销售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万能”商店。不仅销售生活必需品和速食食品,还涉足生鲜食品、高端酒类、热门周边、时尚美容、体育用品等领域,并提供Naver Money、Toss Money充值以及交通卡充值等金融服务,成为年轻人的综合文化空间。 韩国连锁便利店GS25持续增加规模较普通门店大两倍的“特色便利店”,为消费者提供更为丰富的选择,也展现了GS25的创新和差异化竞争策略。还根据各地区特性提供了针对性服务,在部分地区开设了主推酒类的门店(526家)、生鲜门店(515家)、咖啡特色店(22家)、金融特色店(2家)、体育特色店(3家)、智能特色店(3家)以及独家联名快闪特色店等(1家),以满足消费者对特定商品的需求。在物流配送方面,GS25自2016年开展物流服务以来,销售额逐年攀升,去年销售额同比增长67.8%。此外,GS25提供电动自行车换电池服务的门店数量增加至400多家,体现了GS25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 GS25营业企划组长李东勋表示:“便利店实现了35年来的里程碑式成就。尽管便利店相较于大型超市和百货商店在店铺规模上较小,但随着1至2人家庭的增加,需求不断激增,规模逐年扩大。越来越多的品牌入驻便利店,成为适合全年龄段消费者、最贴近生活的商店,为全体消费者提供不可或缺的便利性。” 另一家便利店品牌CU也不甘示弱,自2019年开始提供送货服务以来,去年销售同比增长136.7%。近期,CU还与邮政携手,探讨推进国际邮件运输服务的可能性。此外,CU还自2017年起提供迷路儿童保护申报服务,并销售宠物保险。据CU相关人士透露,今年还将与韩国IT巨头Kakao旗下的出行平台Kakao Mobility合作,共同推出打的服务。 随着便利店市场的强劲增长,多家企业纷纷涉足便利店业务。衣恋集团自2023年首次投入便利店行业以来,截至目前运营门店增至5家,并致力于提供差异化的生鲜食品销售服务。同时,投身于便利店创业的50至60岁老年人也在持续增加。CU数据显示,去年该年龄段加盟CU的创业者占比创新高,达45%。 据推测,以去年为基准,韩国便利店数量达到约5.65万家,同比增加约1000家,超越日本便利店数量(5.6万家)。李东勋指出:“随着韩国人口结构的变化,便利店将持续优化设施与服务,进化为履行社会多功能的线下核心平台。通过不断加强业态影响力,成为全体市民不可或缺的产业。”
2025-01-30 18:15:49 -
奢侈美妆品牌加速"亲民化" 高性价比市场迎来新风口
曾以高端形象著称的奢侈美妆品牌正在悄然调整市场策略。它们不仅推出半价促销活动,还加速布局线下美妆集合店等多元化渠道,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与奢侈品整体销售低迷形成鲜明对比,高性价比化妆品市场持续升温,而便利店也竞相加入这一领域的竞争。 据美妆业界23日消息,去年10月,新世界集团旗下电商平台SSG.com推出科颜氏(Kiehl's)明星产品“高保湿霜”的半价促销活动。尽管活动仅限会员且数量有限,但这一消息仍迅速引发热议。科颜氏以“不打折”著称,此次折扣活动打破惯例,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热点。 科颜氏高保湿霜在韩国市场拥有极高的知名度,其传统销售渠道主要集中于百货店一楼专柜或免税店。然而,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该品牌开始进驻本土美妆集合店欧利芙洋(Olive Young)。 法国高端品牌希思黎(Sisley)和卡诗(Kérastase)等也于上月进驻“Olive Young N 圣水”门店。这标志着奢侈品牌从传统的高端专柜销售模式转向更多样化的渠道,以触达更广泛的消费群体。 奢侈品牌还在韩国电子商务平台加速布局。Coupang已上架兰蔻(Lancôme)和雅诗兰黛(Estée Lauder),Kurly则引入倩碧(Clinique)和阿玛尼美妆(Armani Beauty)等品牌。 与此同时,这些品牌还加大了折扣力度。据乐天免税店消息,雅诗兰黛、科颜氏、MAC、芭比波朗等产品推出10%至68%的大幅折扣。业内分析认为,这主要源于中国市场消费需求放缓导致的库存积压,品牌不得不通过促销进行清仓,尽管这一策略可能对其高端形象造成一定影响。 在高物价时代,理性消费理念逐渐蔓延至美妆领域,高性价比化妆品需求旺盛。韩国便利店借鉴大创模式,推出了一系列“小容量、高性价比”产品,深受年轻消费者喜爱。 GS25、CU、Emart24等便利店纷纷与护肤品牌合作,推出价格约3000韩元(约合人民币15元)的护肤和美妆产品。7-Eleven更是在首尔东大门开设了美妆时尚专门店“dundun店”,与魔女工厂、美迪惠尔、秀肤生等品牌联合开发了30多种旅行装和基础护肤产品。 便利店进军美妆市场的背后,是对年轻消费群体的精准定位。数据显示,CU便利店中10至20岁消费者占化妆品购买比例的70%,GS25则达到50%。年轻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便捷、实惠的产品,这让便利店成为他们购买美妆产品的新兴渠道。 首尔乐天百货店某化妆品门店【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2-24 18:49:17
-
甜蜜经济驱动消费 韩国便利店白色情人节迎销售高峰
尽管韩国整体消费市场持续低迷,但白色情人节期间的消费需求依然强劲,便利店行业相关商品销售额大幅增长,尤其是适合多人赠送的实用性商品热销。 据韩国零售业18日消息,韩国四大主要便利店企业在今年白色情人节期间的销售额均实现增长。数据显示,GS25与易买得24(Emart24)在3月1日至14日期间的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20.6%和7%。CU与7-Eleven在3月9日至15日的销售额分别同比增长11.6%和10%。 其中,GS25销售额增幅居四大便利店之首,主要得益于“SWEET软糖”系列的畅销。特别是与知名甜点博主“Jeon unni”合作推出的“Jeon unni SWEET MIX软糖”成为最受欢迎商品,此外,8粒装费列罗巧克力和“微笑SWEET MIX软糖”也销售强劲。数据显示,GS25软糖类商品销售额同比增长52.6%,巧克力增长15.8%,糖果增长7.5%。GS25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白色情人节,软糖、独立包装巧克力等便于分享的商品更受消费者青睐,反映出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实用性商品的趋势。 在CU,受“价值消费”理念影响,与“轻松熊”(Rilakkuma)、“Dinotaeng短尾矮袋鼠”等知名卡通形象联名的独家商品销售额同比增长53.1%,成为销售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尤其是包含水杯、环保袋、野餐垫等实用周边的商品更受消费者喜爱。此外,CU的数据显示,售价1万韩元(约合人民币50元)以下的商品占比42.4%,1万至2万韩元商品占比38.4%,而2万韩元以上商品的销售占比同比提升7个百分点,达到19.2%。同期,巧克力(19.0%)、软糖(12.5%)、甜点(9.8%)、威士忌(6.0%)、“嗨棒”鸡尾酒(5.9%)等品类销售额均同比增长。CU相关负责人表示,白色情人节销售额实现两位数增长,反映出消费者在节日中追求“微幸福”的心理趋势。 在7-Eleven,与“kiki quokka金袋鼠”联名推出的“贴纸套装”和“明信片套装”销量居前,同时迎合新学期开学季,针对学生群体推出的零食搭配周边产品也在10多岁的年轻消费者中大受欢迎。 易买得24则凭借促销活动提升销售额。例如,使用促销银行卡支付可享受“2+2”赠品优惠的费列罗巧克力(T5),以及参与爱宝乐园(Everland)一年期通票抽奖活动的珍宝珠棒棒糖、哈瑞宝(Haribo)软糖等,均成为热销商品。 业内人士指出,尽管韩国整体经济环境面临挑战,但消费者在节日氛围下仍展现出较强的购买意愿,特别是针对年轻消费者和注重性价比的群体,便利店行业通过多样化的产品与促销策略成功拉动了节日消费。 【图片来源 易买得24】
2025-03-18 23:01:10 -
美食无国界 中国甜点接棒麻辣征服韩国MZ
韩国社会对中国的负面认知一直存在,但近来中国零食却通过各大社交媒体平台接连走红。魔芋爽、手剥笋等麻辣风潮过后,甜口中国零食糖葫芦成为新潮流。最近,“冰山熔岩”和“毛巾蛋糕”等甜点也开始席卷韩国市场。 无论政治情绪如何,出色的饮食文化始终会被大众接受和喜爱。日本媒体《DAILY新潮》去年12月报道称,美国《外交家》(The Diplomat)杂志联合中欧亚洲研究中心(CEIAS)等国际研究机构,在2022年对1364名韩国成年男女进行调查,结果显示81%的受访者对中国持“负面”或“非常负面”看法。实际上,在韩国年轻群体中,中国甜点糖葫芦大受欢迎,韩国闹市街头手拿糖葫芦边走边吃的一二十多岁女性屡见不鲜。 韩国民众对中国的负面认知多数是历史争议、新冠疫情以及雾霾问题叠加的结果。《外交家》指出,近年来雾霾问题一直是中韩之间的争议热点。此外,提及中国时,韩国人比较容易首先想到“新冠疫情”、“历史歪曲”、“肮脏”、“假货”、“污染”等负面词汇。 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韩国民众的疑虑。2008年中国曝出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多达30万婴儿受害。2021年,一张中国农民赤身裸体腌制白菜的照片在网络流传,引发食品卫生问题讨论。2023年,中国青岛啤酒厂曝出员工在生产过程中随地小便,啤酒遭到污染,一时成为热议话题。 几经波折,中国食品行业也开始在卫生安全问题上下足功夫,加上社交媒体上吃播文化的兴起,中国色彩鲜艳、造型独特、口感新奇的甜点强势吸引韩国年轻一代的兴趣。带有中国风格滤镜的吃播视频通过优兔(YouTube)和抖音(TikTok)传播,令中国的独特甜品迅速影响韩国市场。 “牛奶拉丝面包”吃播视频【图片来源 YouTube截图】 韩国吃播博主纷纷开始跟风,在社交媒体上尝试并测评中国甜点,这同时成为他们大获流量的法宝。截至2月底,优兔博主ddimmi发布的“牛奶拉丝面包”测评视频播放量达174万次,博主baby pig rabbit相关视频播放量也达117万次。优兔博主weird sweets shop前往中国直接测评当地热门甜点的《中国大陆甜点合集》上线一个月后播放量突破35万次,而博主“我的一天”(译)的中国甜点一日游视频也获得43万次播放。 随着对中国甜点的需求不断增加,韩国的咖啡店和糕点店也开始仿制“冰山熔岩”和“毛巾蛋糕”等热门产品。中国甜点热潮兴起后,中国饭店和超市聚集的首尔永登浦区大林中央市场面包店把需求较高的“牛奶拉丝面包”摆在货架最显眼的位置,店主表示:“最近好多年轻人都在找这款面包,甚至有吃播博主来问是否正宗”。 韩国便利店行业也在迅速跟进潮流,推出仿制中国甜点的新品,并取得可观的销量。GS25、CU等便利店最近相继推出“毛巾蛋糕”和“冰山熔岩”巧克力砖,一度引发“断货潮”。据流通业界消息,CU上月2日推出“405生奶油毛巾蛋糕”和“405巧克力毛巾蛋糕”,预售库存4天内告罄。GS25推出的两款“毛巾蛋糕”也在上市首日售出2000个。 首尔麻浦区弘大附近一家CU便利店店主表示,社交媒体上流行的“毛巾蛋糕”等甜点是店内的畅销品,主要购买人群是年轻一代,通常补货后也会很快售罄。对面GS25便利店的店主则表示,周边多所大学的学生是“冰山熔岩”的主要消费群体,导致该产品目前处于缺货状态。他还提到,甜点潮流瞬息万变,新品一经推出就被抢购一空,有时订货数量甚至都会受到限制。 仁荷大学消费者学教授李银姬分析称,食品消费更多取决于个人口味和体验,而非政治情绪。如今,社交媒体上的中国甜点外观独特和色彩鲜艳,这种“新奇食物”容易吸引年轻群体的注意。少数反华情绪可能会产生一定负面影响,但年轻一代的思维方式更加全球化,并不会过多纠结于此。 随着社交媒体的推动,中国甜点在韩国的流行趋势持续升温。从街头小吃到便利店新品,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愿意尝试这些独特的美食。中韩关系存在复杂的历史与政治因素,但饮食文化可以超越国界,以独特的魅力赢得市场。未来,随着中韩两国在饮食文化上的交流不断加深,必定会有更多的中国美食在韩国掀起新的潮流。
2025-03-17 01:22:37 -
外国游客数量逐步增加 韩国流通业推出特色服务
近年来,外籍游客已成为韩国消费市场的重要力量。为吸引更多客户,韩国流通企业纷纷推出针对外籍游客的服务和优惠措施。 根据韩国旅游发展局(韩国观光公社)的数据,今年1月访韩外籍游客数量达到112万人次,同比增长26.8%,超过新冠疫情前的2019年水平。其中,中国游客数量最多,达36.4万人次,其后依次为日本(17.5万人次)、中国台湾(13.5万人次)、美国(7.4万人次)和中国香港(4.4万人次)。 值得关注的是,“日常游”深受外籍游客的青睐。“日常游”是指以体验韩国人日常生活为核心的旅游方式,涵盖时尚、美容、美食、住宿、休闲等领域。 根据韩国金融科技公司Orange Square对访韩外籍游客预付卡“Wow Pass”的支付数据分析,去年外籍游客在韩国消费最多的领域是化妆品,在消费额排名前1000的商店中,化妆品行业占比达22%,其次是服装(15%)。 这一趋势在企业的业绩中也得到体现。首尔金浦现代奥特莱斯的外籍游客销售额增幅从去年的30%升至今年60%以上,增长近两倍。此外,MUSINSA的线下门店的退税金额破20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亿元),同比增长6倍。希杰欧利芙洋(CJ Olive Young)去年外籍游客销售额同比增长140%。 除美妆与时尚外,便利店也成为外籍游客消费的重要领域。GS零售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GS25便利店内外币兑换服务的使用人数同比增长18倍;退税业务总交易量同比暴增935%;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等支付方式的使用次数也同比增长126.7%。 为吸引更多外籍游客,韩国流通企业纷纷加强相关服务和优惠措施。近期,GS零售在其运营的GS25便利店加装了“自助外币兑换服务机”。该服务机是一款可24小时提供外币兑换服务的设备,可将美元、日元、欧元等15个国家的货币兑换成韩元。每次兑换上限为4000美元,同时还支持预付卡的发行和充值。预付卡可在购买后以15国货币进行充值,并在充值时自动换算为韩元。 此外,首尔金浦现代奥特莱斯计划扩大针对外籍游客的体验内容和服务。Musinsa计划通过引入退税服务机和外语导览服务,提升外籍游客的购物便利性。同时,从去年4月起,各大Olive Young门店已投入可实时翻译16种语言的便携式翻译机,为外籍游客提供更便捷的服务。 外籍游客在韩屋风格的希杰欧利芙洋庆州皇南店前拍照留念。【图片提供 希杰欧利芙洋】
2025-03-08 17:00:00 -
韩国便利店GS25引入自助外币兑换服务机
韩国GS零售5日宣布,为优化外籍游客的外币兑换服务,在钟路、仁寺洞等地的GS25便利店内引入“自助外币兑换服务机”。该服务机提供24小时外币兑换服务,支持美元、日元、人民币等15中外币兑换成韩元,并同时提供“预付卡”服务。外籍游客可在自助服务机上购买预付卡后,使用15种外币进行充值,充值时会自动兑换成韩元。 根据GS零售的数据,去年外币兑换服务机的使用人数同比增长18倍,同时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等支付方式的使用次数也同比增长126.7%。其中,接待外籍游客最多的店铺为GS25安宁仁寺洞店。 韩国旅游发展局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去年访韩外籍游客数量达到1637万人次,同比增长48.4%,已恢复至疫情前水平。随着访韩游客数量的增加,前往韩国便利店利用金融服务的外籍顾客也有所增加。 在此背景下,GS25自2023年起优化针对外籍顾客的金融服务,包括外币兑换服务、退税及移动支付等服务。今后,GS25计划通过引入自助外币兑换服务机,进一步提升外币兑换的便利性。GS零售相关人士表示:“我们将继续加强针对外籍顾客的各种服务,将GS25打造成‘外国游客访韩必到的打卡地’。” 一位顾客正在GS25便利店内通过自助外币兑换服务机进行外币兑换。【图片提供 GS零售】
2025-03-05 20:39:09 -
礼品卡成韩国消费新趋势 OliveYoung礼品卡销量激增
据韩国流通业界4日消息,在2022年至2024年期间,欧利芙洋(OliveYoung)礼品卡的销售额年均增长52%。去年,春节(1至2月)、中秋节(8至9月)和圣诞节(11至12月)等假期期间的销售额较往年增长了两倍。同期,OliveYoung会员中每2人就有1人购买过礼品卡。 数据显示,购买OliveYoung礼品卡的消费者中,40多岁的比例达26%,与20多岁(26%)和30多岁(29%)的占比相近。然而,使用礼品卡的消费者中八成为20至30多岁的年轻群体。 随着消费者对礼品需求的不断增长,OliveYoung礼品卡备受青睐。为此,OliveYoung还与韩国热门酒店合作,推出了联名礼品卡。此外,便利店的礼品卡也深受消费者欢迎。根据便利店GS25的数据,上月21日至27日期间,礼品卡销售额同比增长58.7%。 业界分析认为,在经济环境不稳定的背景下,韩国消费者正转向更加务实、理性的消费模式,而礼品卡恰好契合了这一趋势。礼品卡通常不限定于特定商品,持卡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喜好自由选择商品,具有较高的灵活性。 韩国KT ALPHA运营的“Gift Show Biz”平台分析了去年教育行业在开学前后(2月25日至3月10日)发送的礼品卡数据。结果显示,GS25、CU、7-Eleven三大便利店的礼品卡销量同比增长30%,而Olive Young礼品卡的销量更是同比大幅增长150%。 业内人士表示:“礼品卡已成为当下送礼文化的主流。其价格区间从1000韩元到1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5元至500元)不等,消费者可以根据需求选择不同价位的礼品卡,这也是其受欢迎的重要原因之一。” 欧利芙洋推出的“釜山礼品卡”【图片提供 欧利芙洋】
2025-03-04 19:30:02 -
仁川机场春运盛况空前 机场内便利店收益颇丰
春节期间的上月27日,仁川机场挤满了游客。【图片来源 韩联社】 一项最新调查显示,2025年春运期间,仁川机场出境乘客量创历史新高,日均达到21.8978万人次。 仁川机场公社于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自上月24日至本月2日的春节期间,仁川机场航班乘量达218.9778万人次,日均乘客达21.8978万人次,较历史最高纪录的2019年春节连休期间(20.2085万人次)增长8.36%,成功刷新以往纪录。统计期间,仁川机场共运行航班1.0898万次,其中包括出发航班5447次与到达航班5451次。 在国际航线方面,东南亚航线的出入境乘客量位居首位,达69.7891万人次。紧随其后的是日本(55.9697万人次)、中国(29.1621万人次)、东北亚(22.409万人次)、美洲(16.2993万人次)、欧洲(11.4991万人次)、大洋洲(8.4832万人次)、中东(3.2216万人次)以及其他航线(1.1819万人次)。尽管当前汇率维持高位,但海外旅游需求依然强劲。据分析,由于济州、釜山等国内旅游地区物价与海外相似甚至更昂贵,促使国内游客更倾向于选择短途海外旅行。 随着机场乘客量的激增,机场内便利店的销售业绩也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特别是小包装旅行用品及常备药等商品,销量大幅增加。对长假期间机场便利店主要商品销售额的分析结果显示,常备药品的销售额增长率最高,达576.9%,其中感冒药增长382.4%,止痛药增长620.7%。这一增长趋势与近期流感的流行密切相关,游客为应对海外旅行中可能发生的突发不适,对相关产品的需求急剧上升。 便利店CU发布的春节连休期间(1月25日至28日)机场内主要门店销售额数据显示,整体销售额较去年春节激增239.9%。从产品种类来看,预防感冒的口罩(344.8%)、免洗手消毒液(193.3%)、口腔清洁剂(158.2%)等卫生用品销售额大增。此外,旅行用洗漱套装(61.8%)、剃须用品(48%)、内衣袜子(34.2%)等产品的销售情况也均表现良好。食品类如杯面(349.5%)、韩式酱(255.9%)、紫菜(200.6%)、辛奇(196.8%)以及速食米饭(155.3%)等,销售额也同比激增1.5至4倍。 同期,GS25机场内门店的销售额也实现了同比221.8%的增长。其中,感冒药和止痛药的销售额分别大幅增长980%和433%。此外,手机相关用品如耳机(954%)、充电器(277%)、充电宝(267%)等产品的销量也急剧上升。随着在节假日及周末出境游订单“狂飙”,机场内商业设施消费复苏也迈出“加速度”,呈蓬勃发展态势。
2025-02-04 19:18:33 -
中国DeepSeek登场 韩国流通业界密切关注AI精准营销变革
中国DeepSeek(深度求索)公开后韩国流通业界高度关注。DeepSeek是基于人工智能(AI)的先进搜索引擎,与现有搜索服务的最大区别在于能实时分析和预测消费者行为,提供更精准的个性化商品推荐和服务。 过去1至2年间,韩国流通行业应用AI技术取得了积极成果。通过折扣、个性化服务等方式为消费者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具体的销售业绩增长。 电商巨头Coupang将AI技术融入物流系统,大幅提升了配送速度和效率。其火箭配送服务基于AI和机器学习分析客户订单模式,优化产品配送路线和时间。在客户服务方面,Coupang运用AI聊天机器人实时处理咨询,并通过AI推荐系统提供个性化购物体验。 乐天玛特2022年引进的AI分拣系统成效显著,去年相关销售额突破10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4987万元),较技术引进首年增长4倍以上。消费者投诉量减少30%以上,这得益于AI技术可检测肉眼难以判断的水果内部状态,确保甜度达标。 Homeplus通过AI分析购买大数据,挑选各时期需求旺盛的核心商品进行精准定价。其推出的“AI Mega Hot Deal”服务分析销售数据选定商品,去年12月“Homeplus大促”期间相关商品销售额同比最高增长97%。 新世界百货近期强化了类似ChatGPT的对话型AI客服系统。顾客可通过聊天机器人获取商品信息,自动处理预约和退货流程。 GS25在2023年推出全球首款由对话型AI策划的酒精饮料“AskUP柠檬气泡鸡尾酒”。这款与brewguru酒厂合作的商品,从口味、酒精度到包装设计的全流程均由AI聊天服务"AskUP"完成策划。 电商平台重点运营“商品推荐”和“商品策展聊天机器人"”服务。11街推出AI Feed购物沟通服务,SSG.com应用AI GPT实现评论摘要功能,Market Kurly则运营着商品推荐聊天机器人系统。 业界期待DeepSeek正式引进后,能通过客户数据分析预测购买模式,在库存管理和营销策略方面做出更精准决策。这既能提升客户满意度,也能改善运营效率。 但同时也存在客户数据安全和隐私问题的担忧。使用此类技术需收集分析大量客户数据,若管理不当可能引发信息泄露风险。特别是DeepSeek数据存储在中国服务器,加剧了这种担忧。此外还涉及应答准确性、就业岗位减少等问题。 业内人士指出:“AI技术特别是DeepSeek与ChatGPT的结合将成为韩国流通业转折点。实时分析客户需求并提供定制服务将成为核心竞争力。需密切关注这些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其对行业的影响。” 【图片来源 AFP/韩联社】
2025-02-03 20:12:00 -
健康风潮席卷韩国便利店 新年目标带动销售增长
随着新的一年到来,消费者对于制定新年健康及减肥目标的热情高涨,推动了健康管理类商品在便利店市场的热销。 韩国连锁便利店CU于3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月份健康相关商品的销售额环比实现了大幅增涨。CU销售的低热量和功能性商品销售额分别环比增长20.6%和18.9%,消费者对健康管理的关注度显著提升。具体来看,在低热量商品类别中,水果类销售额增长28.2%、沙拉类增长20.7%、红薯增长12.8%等,均呈现出较高的销售增长率。而在功能性商品类别中,蛋白质饮料销售额增长20.1%、鸡胸肉增长18.2%、蛋白质棒增长14.2%等,同样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据悉,相关健康产品尤其受到20至30岁年轻人群的青睐。分析指出,这是得益于益健娱乐(Healthy Pleasure)成为年轻人关注的重点趋势,使得健康管理在年轻群体中日益受到重视。 此外,低热量和功能性商品的消费偏好在性别上呈现出不同趋势。CU对相关商品类别的性别销售比重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低热量商品的消费者中60.8%为女性,而功能性商品的消费者中65.3%为男性,反映出女性在体重管理方面更为集中,而男性则更侧重于肌肉运动。 韩国另一家便利店GS25发布的数据也印证了这一趋势。以本月1日至15日为基准,GS25销售的沙拉和鸡胸肉销售额环比分别上涨了38.6%和29.8%。为了顺应这一健康管理趋势,GS25于本月7日针对健身群体新推出两种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饭团,以满足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多元化需求。 对此,BGF零售相关人士表示:“随着健康管理成为普遍趋势,相关商品的销售额正逐年激增。便利店作为消费者日常购物的重要场所,将继续积极调整商品结构,引入更多符合健康需求的优质商品,以满足广大消费者的健康生活方式需求。”
2025-01-31 20:29:41 -
韩国便利店转型"全能"商店 销售额首超百货店
GS25开设韩华棒球队为主题的体育特色店。【图片来源 韩联社】 一项调查显示,去年韩国便利店年销售额首次超百货商店。是自便利店在韩国开业35年以来的里程碑式的成就,正式晋升为流通业的领军巨头。不仅彰显了便利店行业的蓬勃发展,更反映了韩国消费模式的深刻变革。 韩国便利店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商品销售角色,而是逐步扩展其服务范围与功能,转型为“全能型”商店。这一转变不仅吸引了众多50至60岁的老年人群积极投身便利店创业热潮,更在流通业界引起了广泛关注。据统计,去年全年,便利店销售额在流通业中的占比高达17.4%,成功超越百货商店的16.6%。截至去年10月,便利店与百货商店的累计销售额分别为25.8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297.6亿元)和25.4万亿韩元,便利店略胜一筹。 产业通商资源部相关人士指出,销售低价商品的便利店首次在销售额上超越了以高价商品为主打的百货商店。韩国便利店正逐步从社区超市的单一角色,演化为集物流、快递、国际邮政、打的、迷路儿童保护申报服务、宠物保险销售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万能”商店。不仅销售生活必需品和速食食品,还涉足生鲜食品、高端酒类、热门周边、时尚美容、体育用品等领域,并提供Naver Money、Toss Money充值以及交通卡充值等金融服务,成为年轻人的综合文化空间。 韩国连锁便利店GS25持续增加规模较普通门店大两倍的“特色便利店”,为消费者提供更为丰富的选择,也展现了GS25的创新和差异化竞争策略。还根据各地区特性提供了针对性服务,在部分地区开设了主推酒类的门店(526家)、生鲜门店(515家)、咖啡特色店(22家)、金融特色店(2家)、体育特色店(3家)、智能特色店(3家)以及独家联名快闪特色店等(1家),以满足消费者对特定商品的需求。在物流配送方面,GS25自2016年开展物流服务以来,销售额逐年攀升,去年销售额同比增长67.8%。此外,GS25提供电动自行车换电池服务的门店数量增加至400多家,体现了GS25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 GS25营业企划组长李东勋表示:“便利店实现了35年来的里程碑式成就。尽管便利店相较于大型超市和百货商店在店铺规模上较小,但随着1至2人家庭的增加,需求不断激增,规模逐年扩大。越来越多的品牌入驻便利店,成为适合全年龄段消费者、最贴近生活的商店,为全体消费者提供不可或缺的便利性。” 另一家便利店品牌CU也不甘示弱,自2019年开始提供送货服务以来,去年销售同比增长136.7%。近期,CU还与邮政携手,探讨推进国际邮件运输服务的可能性。此外,CU还自2017年起提供迷路儿童保护申报服务,并销售宠物保险。据CU相关人士透露,今年还将与韩国IT巨头Kakao旗下的出行平台Kakao Mobility合作,共同推出打的服务。 随着便利店市场的强劲增长,多家企业纷纷涉足便利店业务。衣恋集团自2023年首次投入便利店行业以来,截至目前运营门店增至5家,并致力于提供差异化的生鲜食品销售服务。同时,投身于便利店创业的50至60岁老年人也在持续增加。CU数据显示,去年该年龄段加盟CU的创业者占比创新高,达45%。 据推测,以去年为基准,韩国便利店数量达到约5.65万家,同比增加约1000家,超越日本便利店数量(5.6万家)。李东勋指出:“随着韩国人口结构的变化,便利店将持续优化设施与服务,进化为履行社会多功能的线下核心平台。通过不断加强业态影响力,成为全体市民不可或缺的产业。”
2025-01-30 18:15:49 -
奢侈美妆品牌加速"亲民化" 高性价比市场迎来新风口
曾以高端形象著称的奢侈美妆品牌正在悄然调整市场策略。它们不仅推出半价促销活动,还加速布局线下美妆集合店等多元化渠道,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与奢侈品整体销售低迷形成鲜明对比,高性价比化妆品市场持续升温,而便利店也竞相加入这一领域的竞争。 据美妆业界23日消息,去年10月,新世界集团旗下电商平台SSG.com推出科颜氏(Kiehl's)明星产品“高保湿霜”的半价促销活动。尽管活动仅限会员且数量有限,但这一消息仍迅速引发热议。科颜氏以“不打折”著称,此次折扣活动打破惯例,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热点。 科颜氏高保湿霜在韩国市场拥有极高的知名度,其传统销售渠道主要集中于百货店一楼专柜或免税店。然而,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该品牌开始进驻本土美妆集合店欧利芙洋(Olive Young)。 法国高端品牌希思黎(Sisley)和卡诗(Kérastase)等也于上月进驻“Olive Young N 圣水”门店。这标志着奢侈品牌从传统的高端专柜销售模式转向更多样化的渠道,以触达更广泛的消费群体。 奢侈品牌还在韩国电子商务平台加速布局。Coupang已上架兰蔻(Lancôme)和雅诗兰黛(Estée Lauder),Kurly则引入倩碧(Clinique)和阿玛尼美妆(Armani Beauty)等品牌。 与此同时,这些品牌还加大了折扣力度。据乐天免税店消息,雅诗兰黛、科颜氏、MAC、芭比波朗等产品推出10%至68%的大幅折扣。业内分析认为,这主要源于中国市场消费需求放缓导致的库存积压,品牌不得不通过促销进行清仓,尽管这一策略可能对其高端形象造成一定影响。 在高物价时代,理性消费理念逐渐蔓延至美妆领域,高性价比化妆品需求旺盛。韩国便利店借鉴大创模式,推出了一系列“小容量、高性价比”产品,深受年轻消费者喜爱。 GS25、CU、Emart24等便利店纷纷与护肤品牌合作,推出价格约3000韩元(约合人民币15元)的护肤和美妆产品。7-Eleven更是在首尔东大门开设了美妆时尚专门店“dundun店”,与魔女工厂、美迪惠尔、秀肤生等品牌联合开发了30多种旅行装和基础护肤产品。 便利店进军美妆市场的背后,是对年轻消费群体的精准定位。数据显示,CU便利店中10至20岁消费者占化妆品购买比例的70%,GS25则达到50%。年轻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便捷、实惠的产品,这让便利店成为他们购买美妆产品的新兴渠道。 首尔乐天百货店某化妆品门店【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2-24 18:4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