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IP’新闻 29个
-
【亚洲人之声】腾讯加速进军韩国内容产业 文化自主面临新挑战
随着腾讯在韩国内容产业的投资步伐持续加快,其扩张动态再次引发业界广泛关注。继收购SM娱乐部分股权、跻身第二大股东之后,近期又有消息称,腾讯正考虑重启对韩国游戏巨头乐线(Nexon)的收购计划,引发新一轮市场热议。 作为拥有微信、QQ音乐、腾讯视频等庞大内容分发平台的科技巨头,腾讯在中国市场具备举足轻重的影响力。随着限韩令逐步松动,腾讯或有望成为韩国内容进入中国市场的重要桥梁,为韩国相关企业开辟新的成长空间。 然而,腾讯作为外资平台的介入,也伴随着内容主导权与商业话语权的复杂博弈。尤其是在文化产品承载价值观与民族认同的背景下,如何在吸引外部资本的同时,守住创作自主性与文化原创精神,成为韩国内容产业无法回避的重要课题。 笔者认为,面对腾讯这类强势资本的持续介入,韩国内容产业一方面需要积极把握由此带来的海外扩张机遇,另一方面更应高度警惕对单一平台的依赖风险,持续夯实原创能力与知识产权(IP)保护,强化自身品牌竞争力。 值得关注的是,围绕腾讯重启收购乐线的传闻,笔者注意到,乐线新任管理层已明确提出到2027年实现7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68亿元)营收的经营目标,彰显出其希望维持独立自主发展的强烈意愿,也为未来谈判走向增添了诸多不确定性。无论收购案最终是否成行,腾讯在全球游戏与娱乐领域的资本布局,已逐渐形成不容忽视的影响力。 总体而言,腾讯正日益成为韩国内容产业的重要投资方和海外渠道,其背后也映射出全球文化产业资本的新一轮融合与竞争。笔者认为,韩国内容产业在顺应国际资本趋势的同时,更需坚持文化自主与品牌独立,方能在快速变化的全球市场中把握长远发展的主动权。 可以预见,未来内容创新力与产业战略布局,将成为韩国内容产业能否持续在国际舞台发声的关键因素。面对腾讯这样的资本巨头,如何在合作与自主之间把握好平衡,已成为决定行业未来格局的重要变量。
2025-06-14 00:14:19 -
【파고파자 중국경제】中国时尚零售品牌——太平鸟
太平鸟(PEACEBIRD)是中国知名的时尚零售品牌,定位于年轻消费群体,主打潮流设计与多元化风格,涵盖男装、女装及童装等多个品类。近年来,太平鸟积极通过跨界合作、IP联名与数字化转型拓展市场影响力,在中国本土及国际市场持续提升品牌竞争力。
2025-06-11 22:43:49 -
从"产品导向"迈向"内容驱动" 韩国美妆开启内容零售新时代
随着美妆消费趋势从“产品导向”转向“内容驱动”,韩国美妆内容企划公司Leferi近日在首尔圣水洞XYZ SEOUL开设了甄选门店“Select Store - THE BEAUTY UNIVERSE”,以“内容即品牌”为核心理念,探索线下零售新模式。该门店自5月22日起向公众开放,展期持续至6月1日。门店打破传统销售逻辑,通过个性化内容实现品牌与消费者的深度连接。 本次企划活动由Leferi旗下三位代表性美妆创作者——LeoJ、SoYoon与Arang共同策展,被外界誉为“美妆版复仇者联盟”。展览空间达300坪(约992平方米),为Leferi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选品型内容零售项目。门店汇集29个品牌、共63款产品,涵盖基础护肤、彩妆、营养补充、头皮护理等多个品类,按照“经典畅销(Legacy)”“新品(Newness)”“再发现(Rediscovery)”三大主题分类陈列,旨在加深消费者对产品故事与品牌理念的理解。 不同于传统以广告导向为主的美妆销售逻辑,三位创作者均以“亲自使用、愿意长期推荐”为前提甄选产品。Arang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每件产品都是我们实际体验后亲自筛选的,我们不仅看重产品力,也在意品牌所传递的身份感与价值观。” 值得关注的是,三位策展人并未在选品阶段进行内容共享,而是各自独立完成选品后在最终阶段才公开。这种“盲选”机制在提升策展独立性的同时,也促使彼此在风格和审美上产生新的联结。Arang表示:“虽然产品并未重叠,但品牌上却有部分重合。我们在揭晓时才知道,‘原来LeoJ喜欢这样的产品’、‘SoYoon选择了这种颜色’,这也反映出不同创作者的个性差异。” 本次活动不仅聚焦产品展示,更着力打造线下内容体验空间。整体场域划分为“选品展示区(Select Hall)”与“互动体验区(Community Hall)”两大板块,后者承载粉丝见面会、美妆讲解等互动型内容,旨在将线上内容热度引流至线下,实现用户参与度的实际转化。Leferi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希望通过视频播放量等内容数据,向业界展示内容影响力如何推动实际消费。如今,这种影响力已超越传统明星,成为品牌选择合作的重要依据。” 除面向消费者的产品展示与社区互动外,Leferi同步打造面向美妆流通企业、投资者及海外买家的企业对企业(B2B)交流平台,尝试将“内容型知识产权(IP)”延伸至国际市场。公司方面表示:“本次活动是我们由线上影响力迈向线下流通的关键实验。我们也在筹备10月进军日本市场的相关项目,并计划进一步拓展中国等亚洲市场。” 谈及海外拓展,Arang特别提到中国粉丝的热情与专业素养:“我原以为中国朋友更偏爱彩妆,但实际上她们对护肤和基础护理的关注度非常高。与中国内容创作者的交流也让我感受到她们对产品的理解非常深入。”她补充表示,未来如果有机会,希望能够亲自参与面向中国消费者的内容企划。 Leferi方面表示,目前公司已签约超过800位来自韩国和日本的创作者,并与多位中国内容创作者保持合作。随着内容影响力持续向全球市场延伸,Leferi将通过“内容策展+空间运营”的双重模式,推动韩国美妆(K-Beauty)走向国际,开拓全新的流通路径。 在短视频与社交媒体(SNS)高度普及的当下,创作者IP已成为品牌价值与商业转化的关键驱动力。Leferi此次在圣水洞打造的门店实验,不仅是一场以内容为核心的创新零售体验,更是韩国美妆围绕IP商业化、全渠道融合(Omni-Channel)及线上到线下(O2O)协同发展的重要战略演练。
2025-06-06 18:28:32 -
韩国三大美妆创作者联手 Leferi新零售实验店登陆圣水
全球美妆零售企业Leferi于23日表示,公司在首尔圣水洞XYZ SEOUL开设了新概念甄选门店“Select Store - THE BEAUTY UNIVERSE”,以“美妆版复仇者联盟”为主题,活动自5月22日起持续至6月1日,为期约两周。 本次门店集结了Leferi旗下三位代表性美妆创作者——LeoJ、SoYoon与Arang,以使用体验、专业视角与个性理念共同甄选美妆产品。活动由多位创作者协作参与,展览空间达300坪(约992平方米),为历届最大规模。 “Select Store”系列是Leferi主导的全新零售实验模式,旨在突破传统快闪店的局限,突出创作者在美妆领域的专业性与影响力。本次活动首次引入“多创作者协作”机制,区别于以往单一创作者策展模式,打造更具深度与多样性的选品体系。 本次甄选门店共汇聚29个品牌、63款商品,涵盖基础护肤、彩妆、内服美容、头发护理等多个品类。所有产品按照“经典畅销(Legacy)”“新品(Newness)”“再发现(Rediscovery)”三大主题分类陈列,旨在强化消费者对品牌价值与产品功效的理解。 除了购物体验外,门店还安排了丰富的内容与互动环节,包括美妆粉丝见面会、甄选者讲解会等社区型体验项目,旨在加深创作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情感连接,打造以内容为核心的复合文化空间。 值得关注的是,Leferi此次新增面向美妆流通公司、投资者及全球买家的企业对企业(B2B)交流平台,获得产业界广泛关注。业内人士评价,此次活动不仅是面向消费者的营销尝试,更是在美妆零售模式上开创全新范式的“进化型实验”。 Leferi方面表示,此次活动以创作者知识产权(IP)为核心,涵盖空间策划、内容制作、产品策展及指南手册出版,打造全渠道融合项目,有望成为推动韩国美妆内容与国际流通接轨的重要桥梁。
2025-05-27 02:18:05 -
韩江获奖难挡读者流失 韩国2024年图书市场销售额继续下滑
尽管韩国作家韩江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引发一轮文学热潮,但韩国国内主要出版社去年的总销售额仍出现下滑,显示整体阅读率下降、图书消费持续萎缩的趋势。 据大韩出版文化协会21日发布的《2024年出版市场统计》报告,韩国主要71家出版企业2023年总销售额为约4.8911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51.89亿元),较2023年下降0.1%(约52亿韩元)。尽管图书价格有所上涨,但销售额减少反映出图书销量下降的现实。然而,总营业利润约为1468亿韩元,较前一年增长36.4%(约392亿韩元)。 从细分领域看,教材类图书出版商(42家)的销售额略有下降;但单行本出版商(22家)以及漫画、网络漫画和网络小说出版商(8家)的销售额则实现增长,所有领域的营业利润均较上年增长。其中,漫画及网络内容类出版企业的销售额和利润增长尤为显著。 2024年,韩国主要教材出版企业的总销售额约为4.1622万亿韩元,较上年下降1.7%;但营业利润总额达915亿韩元,增长8.7%。值得注意的是,教科书与学习辅导资料板块的营业利润同比减少21.8%。有分析认为,近期围绕人工智能(AI)数字教科书的争议所引发的混乱,可能将对教材市场带来新的变数。 主要单行本出版企业去年的销售额为约4653亿韩元,同比增长4.3%;营业利润总额为431亿韩元,增长达105.3%。其中,出版韩江作品的文艺出版社“Munhakdongne”与“Changbi Publishers”在销售和利润方面均实现大幅提升,被认为直接受益于“诺奖效应”。 在“漫画热潮”的推动下,韩国主要漫画、网络漫画与网络小说出版商的总销售额达到约2635亿韩元,同比增长22.1%;营业利润则达到123亿韩元,增长率高达385.9%。其中,位居该部门首位D&C Media通过知识产权(IP)出口,实现了销售额与利润的双重飞跃。 另一方面,尽管主要线上线下书店的销售额有所增长,但利润表现不一。教保文库、YES24、Aladin、永丰文库、Libro等五家主要书店2024年合计销售额约为2.2524万亿韩元,同比增长4.1%;总营业利润则由前一年赤字114亿韩元转为盈利189亿韩元。教保文库仍处于亏损状态,但亏损幅度有所缩小;Aladin的利润同比减少9.8%;而YES24则实现104.4%的利润增长。 在经济低迷背景下,大型书店销售额实现增长,与韩江所带动的文学图书销售热潮有关。教保文库通过从零售扩展至批发(B2B)业务,其B2B销售额同比暴增296.5%,在整体销售中的占比也从2023年的2.9%升至去年的9.9%。 另据报告指出,目前在图书销售额增长显著的Coupang(쿠팡)方面,尚未披露具体数据,后续或将进行专项调查。 与纸质图书不同,电子出版物市场持续保持增长势头。2024年,13家主要电子出版平台企业(涵盖电子书、网络漫画与网络小说)的总销售额达约1.5959万亿韩元,同比增长12.2%;营业利润合计654亿韩元,增长25.6%。 22日,来到首尔钟路区教保文库光化门店的市民正在挑选漫画书。【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4-23 00:09:52 -
娱美德追讨8400亿韩元版税未果 呼吁政府介入中方执行仲裁
据游戏行业22日消息,韩国游戏公司娱美德(Wemade)前日在位于京畿道城南市的总部召开诉讼相关说明会称,公司尚未能收回中国游戏企业总计840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43亿元)的游戏版权使用费,并呼吁政府提供支援。 娱美德2000年从亚拓士(Actoz)分离后独立,当时双方约定共同拥有正在开发的大型多人在线角色扮演游戏(MMORPG)《传奇2》的著作权,并在2001年与中国的盛趣游戏(原盛大游戏)签订授权协议。 《传奇2》在中国市场推出后大获成功,但盛趣游戏在2002年至2005年期间未按照协议向娱美德支付版权使用费,双方矛盾因此加剧。2005年,盛趣游戏收购亚拓士,导致纠纷演变为娱美德对盛趣游戏和亚拓士的局面。 自2014年起,盛趣游戏在未征得娱美德同意的情况下,与中国第三方擅自签订授权合同,并提供“传奇”相关知识产权(IP)。娱美德对此提出抗议,但盛趣游戏始终未支付任何版权费用。 国际商会(ICC)在娱美德提出仲裁后,2023年裁定盛趣游戏应赔偿娱美德15亿元人民币,亚拓士则需承担其中150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7.7亿元)的连带责任。盛趣游戏在裁决后依旧拒绝支付赔偿金,因此娱美德今年2月向中国法院申请承认仲裁裁决并强制执行。 娱美德方面还指出,2016至2018年间,中国大型游戏公司恺英网络(Kingnet)在使用“传奇”IP开发《蓝月传奇》《龙城战歌》《传奇来了》三款游戏时,未支付版权费用。ICC仲裁认定恺英网络子公司浙江欢游应就《蓝月传奇》支付960亿韩元的赔偿金,但中国法院迟迟未执行该裁决。 此外,《龙城战歌》和《传奇来了》分别获得3400亿韩元和1000亿韩元的赔偿判决,娱美德表示中国法院同样在没有合理理由的情况下拖延执行,并指责恺英网络在此过程中有意转移收益,规避赔偿义务。 娱美德相关人士表示:“公司会竭尽全力采取一切可行的法律措施,以维护韩国游戏企业的正当权益。我们也希望政府能出面呼吁中方确保司法体系的正常运作。” 中国盛趣游戏(原盛大游戏)引进《传奇2》后2002年更名为《热血传奇》【图片来源 网络】
2025-04-22 23:25:17 -
名创优品重启韩国市场 打造"内容零售"新形态
在全球零售格局重塑与中韩资本互动日益加深的背景下,名创优品(MINISO)于2024年底重新进入韩国市场。继成功在大学路、弘大等年轻人聚集区开设门店后,品牌正加速拓展线下零售网络。此次回归标志着名创优品从“价格驱动”向“内容驱动”的战略转型。 与2021年低调撤出不同,名创优品此次回归,将目光聚焦于韩国年轻群体对“兴趣消费”的深层需求。品牌在坚持性价比的基础上,通过与全球150多个知名知识产权(IP)合作,着力打造独特的内容生态系统。 据名创优品方面介绍,其在韩国市场推出的哈利·波特等系列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目前,集团已与全球前20大IP授权商中的半数以上达成合作。今年还将陆续在全球推出多款涵盖常青、潜力和强属性等类型的IP新品。 名创优品弘大店内部【图片来源 名创优品】 “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全球领先的IP设计零售集团。”名创优品方面表示,集团正加快全球设计资源整合,除总部外,已在韩国、日本、美国设立设计中心,构建起“多点支撑”的全球设计网络。其中,韩国设计中心于去年正式落地,为本地化产品创意和商品种类(SKU)结构优化提供稳定支撑。 业内普遍认为,相较于单一的价格优势,融合IP内容与场景体验的模式更有望构建品牌护城河。一位韩国流通业人士指出:“当前中国流通企业正加速布局韩国市场。在经济放缓、物价高企的背景下,兼具设计感与性价比的中国品牌正逐步赢得韩国年轻一代的青睐。” 在全球速卖通(AliExpress)、Temu等中国电商平台迅速扩张的同时,名创优品选择了一条不同的发展路线——回归零售本质,依托产品创新和线下体验打造差异化竞争力。名创优品相关负责人表示,面对跨境电商的低价冲击,品牌通过“兴趣消费”和“性价比消费”双轮驱动,既满足生活刚需,又提供情绪价值。 在产品策略上,名创优品持续加大创意IP产品研发投入,依托自主品牌优势,强化供应链成本控制与上新节奏的把握。同时,公司推动精细化运营,针对不同商圈和消费文化进行本地化调整,优化商品结构与陈列布局。未来,集团将进一步加大研发力度,通过独家渠道推出更多具有原创性和市场吸引力的IP联名产品。 目前,名创优品在韩国的业务聚焦首尔核心商圈。继去年12月大学路和今年2月弘大门店相继开业后,江南大路的新店已进入室内装修阶段,选址为原Kakao Friends旗舰店旧址。此外,集团还在评估明洞、蚕室等流量商圈,并计划向仁川、水原、釜山等重点城市扩展。 名创优品位于江南大路的新店正在进行室内装修【图片来源 名创优品】 据透露,名创优品还计划在韩国落地“MINISO LAND”这类具备IP沉浸体验功能的超级门店,探索零售与娱乐结合的新零售形态。在选址上,公司倾向选择人流密集且兼顾品牌形象与坪效潜力的商圈,以场景强化消费者认知。 在中国资本加速布局韩国市场的大背景下,名创优品也在积极推进与本土流通企业的合作。据悉,今年6月,品牌将正式入驻现代百货,并与乐天、新世界等主流零售集团保持沟通,进一步扩展其本地渠道布局。 名创优品相关负责人表示,与韩国流通企业的合作,不仅是拓展渠道的战略举措,更是品牌本地化融合的重要一步。通过引入本土人才,并结合韩国消费者的生活习惯进行场景化设计,名创优品旨在进一步提升消费者体验,增强品牌认同感。 名创优品此次重返韩国,既是中国资本再度进入韩国流通前线的缩影,也标志着中韩消费生态正在经历新一轮融合。面对市场上部分对中国资本的“恐惧症”言论,名创优品强调,公司的核心战略并非依赖“价格战”,而是通过独特的内容力和品牌体验赢得消费者的信任。 随着韩国零售业结构性调整的不断推进,兼具性价比与品牌附加值的零售模式正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在这一趋势下,名创优品能否摆脱传统“低价策略”的刻板印象,以“内容零售”的全新形象重新站稳脚跟,值得持续关注。 名创优品弘大店内部【图片来源 名创优品】
2025-04-22 17:51:29 -
"中国+BTS"最后拼图完成在即 韩娱巨头HYBE前景可期
进入今年以来,韩国娱乐巨头HYBE备受各界关注,在旗下厂牌ADOR与人气女团NewJeans产生合约纠纷的同时,公司其他业务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也引发广泛讨论。今年中国”限韩令“松绑的可能性以及防弹少年团(BTS)即将全员回归的利好消息,令HYBE的未来发展前景逐渐明朗,业绩改善预期不断升温。 ◆BTS回归:业绩增长强力引擎 HYBE公开的财报显示,去年全年营收较前一年增长约4%至2.2545万亿韩元(111.89亿元),创下公司成立以来的最高纪录,并连续两年突破2万亿韩元,但去年营业利润较前一年减少38%,当期净利润转为赤字。这是HYBE自2020年10月上市以来首次出现年净利润亏损。亏损主要原因在于艺人培养成本增加,但今年BTS成员即将陆续完成兵役,下半年有望迎来业绩反弹。 市场普遍看好BTS回归对HYBE业绩的提振效果。分析指出,BTS全员回归或极大推动HYBE的专辑销量、版权收入、演出收入以及周边商品销售增长。此外,BTS的全球粉丝群体“ARMY”具有超强消费能力,回归也可能带动HYBE旗下粉丝社群平台Weverse更加活跃,进一步扩大公司的数字内容收入。 此外,业内预测BTS可能会在今年第四季度发布全新专辑,并开展世界巡演。一旦巡演计划落地,HYBE的盈利能力会显著增强,甚至可能创下历史新高。这不仅可以进一步巩固BTS在全球音乐市场的地位,也会为HYBE的后续业务拓展奠定坚实基础。 防弹少年团(BTS)【图片来源 HYBE】 ◆中国市场开放:韩娱行业重大利好 今年3月,中国政府召开全国“两会”出台新的经济刺激政策,并放宽文化交流方面限制。实际上,近几个月以来,已有多种迹象表明中国正在逐步放开对韩国娱乐产业的限制,包括重新允许部分韩国影视作品上线,中韩高层会谈强调加强文化合作,中国大型音乐平台恢复部分韩国艺人歌曲版权分发。 如果中国市场真正开放,包括在内的韩国多数娱乐公司或迎来巨大增长机遇。HYBE旗下艺人在中国市场具有强大的影响力,BTS、Seventeen、NewJeans等组合专辑在华需求持续,而中国的K-POP粉丝群体庞大,购买能力不容小觑。 市场分析认为,HYBE可以通过专辑和音源销售、演唱会等线下活动,以及品牌合作与广告代言等方式进一步扩大在华收入。”限韩令“松绑后,通过腾讯音乐、网易云音乐等平台的数字专辑销售增长无疑。如果政策允许,旗下艺人有望赴华举办演唱会,令HYBE收获新的收入增长途径。此外,中国企业对K-POP艺人的代言需求旺盛,一旦市场开放,旗下艺人的商业价值必会进一步提升。 【图片来源 HYBE】 ◆竞争对手动态:HYBE如何保持领先? 目前HYBE在K-POP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但竞争对手也在积极布局,抢占市场份额。YG娱乐旗下女团BABYMONSTER近来在全球范围内获得高度关注,并计划开展世界巡演。SM娱乐推出新人女团Hearts2Hearts,正在拓展全球市场。JYP娱乐的男团KickFlip也已强势出道,助力公司整体业绩增长。 面对竞争压力,HYBE的核心优势在于强大的知识产权(IP)矩阵、Weverse平台的生态布局以及全球运营能力。BTS、Seventeen、NewJeans等团体都已经具备全球号召力,而Weverse通过数字内容与粉丝社区深度绑定,提高用户粘性。此外,HYBE在美国、日本等地设有分部,为拓展海外市场与公司长期增长提供保障。 由此可见,HYBE近来的股价上涨也并非偶然,而是市场对未来业绩的高度期待所推动。BTS回归可以带来直接的收入增长,而中国市场的开放则提供长远的增长空间。目前的关键变量在于BTS的具体回归时间与巡演规模、中国市场的开放进程以及HYBE的全球市场扩张策略。如果以上因素符合市场预期,HYBE则有望在今年迎来更上一层楼的发展高峰。
2025-04-15 23:42:32 -
韩国AI内容IP领军企业Studio MetaK完成30亿韩元A轮融资 进一步拓展AI内容商业化
【图片提供 Studio MetaK】 10日,韩国AI内容IP制作公司Studio MetaK宣布成功完成总额3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517万元)的A轮(Series A)融资,其中韩国知名投资机构韩国投资伙伴公司(Korea Investment Partners)作为领投方,注资20亿韩元。此次融资不仅是资本市场对AI驱动型内容制作模式的高度认可,更被视为一项战略性布局,旨在加速该公司基于生成式AI与虚拟人技术的创新升级,进一步巩固其在全球数字内容产业的领先地位。 Studio MetaK作为韩国首家深度融合AI技术与内容IP开发的综合型创意工作室,凭借前沿的生成式AI技术,正在重塑传统影视、广告及音乐内容生产模式。该公司业务覆盖电视剧、电影、广告、音乐视频(MV)等多元化领域,通过AI技术显著提升制作效率与创意表现力,尤其在面临高成本挑战的电视剧产业中,提供了突破性的解决方案。其AI生成画面的逼真度已接近实拍水准,在业内树立了技术标杆,并赢得广泛赞誉。 目前,Studio MetaK已成功入选韩国中小风险企业部主导的TIPS(Tech Incubator Program for Startup)项目,并成为NVIDIA EnUp(Enterprise Startup Program)项目等多项支持计划,充分彰显其在技术创新领域的卓越表现。此外,该公司已与韩国多家主流电视台及大型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共同探索AI内容制作的商业化应用前景。 韩国投资伙伴公司首席团队长金熙珍(音)表示:“Studio MetaK凭借其在AI内容生成及虚拟人技术领域的领先实力,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未来有望成为全球内容产业生态的重要推动者。”她进一步强调:“此次投资不仅是对其技术能力的认可,更是对其全球化战略布局的支持。我们期待通过此次合作,助力Studio MetaK在创新内容生产及海外市场拓展方面实现跨越式发展。” 据悉,本轮融资资金将重点投入三大领域:AI核心技术研发、内容制作基础设施升级及全球市场战略布局。Studio MetaK计划在持续优化AI电视剧制作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广告、电影、MV及虚拟人等多个细分市场的,打造更具竞争力的AI内容生态体系。 在数字内容市场发展迅猛的态势下,行业专家普遍认为,AI技术与内容制作的深度融合不仅能显著降低制作成本,更能维持高品质输出,将成为企业进军国际市场的核心竞争优势。 韩国投资伙伴公司表示,此次投资是持续优化科技领域投资组合的重要举措,未来将进一步加大具备技术突破潜力的初创企业的关注与支持。分析认为,韩国投资伙伴与Studio MetaK的战略合作将产生显著的协同效应,不仅有助于推动韩国AI内容产业的创新发展,更对全球数字内容市场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2025-04-12 00:34:53 -
全球美妆品牌相继撤离韩国市场 本土品牌崛起致竞争格局重塑
Fresh面霜 【图片来源 Fresh】 在全球美妆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多个国际知名品牌近期相继宣布退出韩国市场,反映出韩国美妆市场高度饱和。 据业界7日透露,路易威登(LVMH)旗下高端美妆品牌Fresh将于本月15日正式关闭韩国线上官网,结束在韩国市场长达13年的运营。该品牌自去年底因业绩不佳作出撤出决定后,官网部分热门产品已售罄,相关收尾工作接近完成。欧莱雅集团旗下美宝莲纽约也因销售疲软,计划于今年上半年终止在韩业务,目前官网已停止销售,仅能通过Coupang等第三方电商平台购买品牌产品。 此外,全球美容品牌接连撤出韩国市场。路易威登旗下美妆集合店丝芙兰已于去年5月全面退出韩国,自2019年首次进军韩国市场后,仅五年便折戟而归,分析指出,丝芙兰主打国际高端品牌的策略未能有效抗衡本土美妆连锁店欧利芙洋的竞争优势。欧利芙洋凭借对韩国独立品牌的深度孵化及精准的本土化营销,不仅吸引了国内消费者,更成为外籍游客的购物首选,业绩呈逐年增长态势,去年销售额超过4万亿(约合人民币200亿元)韩元,今年有望突破5万亿韩元大关。 德国专业护发品牌威娜于今年1月底终止韩国业务,法国小众香水Jovoy也在去年关闭全部实体门店。近期,韩国美妆巨头爱茉莉太平洋将旗下法国香水品牌安霓可·古特尔的知识产权(IP)出售给了国际香氛集团依特香水(Interparfums)。 国际品牌的集体退场映射出韩妆生态系统的结构性变化。据分析,受韩妆热潮影响,韩国本土品牌发展迅速,国际品牌的立足之地收窄。韩国本土美妆企业通过研发差异化产品和灵活的数字营销持续扩大市场份额。以科玛、科丝美诗为代表的ODM企业去年销售额均突破2万亿韩元,不仅为本土品牌提供技术支持,更通过跨境电商将韩国美妆标准输出至全球市场。随着韩妆在亚洲乃至欧美市场的影响力持续提升,美妆行业洗牌或将持续深化。
2025-04-08 22:58:33
-
【亚洲人之声】腾讯加速进军韩国内容产业 文化自主面临新挑战
随着腾讯在韩国内容产业的投资步伐持续加快,其扩张动态再次引发业界广泛关注。继收购SM娱乐部分股权、跻身第二大股东之后,近期又有消息称,腾讯正考虑重启对韩国游戏巨头乐线(Nexon)的收购计划,引发新一轮市场热议。 作为拥有微信、QQ音乐、腾讯视频等庞大内容分发平台的科技巨头,腾讯在中国市场具备举足轻重的影响力。随着限韩令逐步松动,腾讯或有望成为韩国内容进入中国市场的重要桥梁,为韩国相关企业开辟新的成长空间。 然而,腾讯作为外资平台的介入,也伴随着内容主导权与商业话语权的复杂博弈。尤其是在文化产品承载价值观与民族认同的背景下,如何在吸引外部资本的同时,守住创作自主性与文化原创精神,成为韩国内容产业无法回避的重要课题。 笔者认为,面对腾讯这类强势资本的持续介入,韩国内容产业一方面需要积极把握由此带来的海外扩张机遇,另一方面更应高度警惕对单一平台的依赖风险,持续夯实原创能力与知识产权(IP)保护,强化自身品牌竞争力。 值得关注的是,围绕腾讯重启收购乐线的传闻,笔者注意到,乐线新任管理层已明确提出到2027年实现7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68亿元)营收的经营目标,彰显出其希望维持独立自主发展的强烈意愿,也为未来谈判走向增添了诸多不确定性。无论收购案最终是否成行,腾讯在全球游戏与娱乐领域的资本布局,已逐渐形成不容忽视的影响力。 总体而言,腾讯正日益成为韩国内容产业的重要投资方和海外渠道,其背后也映射出全球文化产业资本的新一轮融合与竞争。笔者认为,韩国内容产业在顺应国际资本趋势的同时,更需坚持文化自主与品牌独立,方能在快速变化的全球市场中把握长远发展的主动权。 可以预见,未来内容创新力与产业战略布局,将成为韩国内容产业能否持续在国际舞台发声的关键因素。面对腾讯这样的资本巨头,如何在合作与自主之间把握好平衡,已成为决定行业未来格局的重要变量。
2025-06-14 00:14:19 -
【파고파자 중국경제】中国时尚零售品牌——太平鸟
太平鸟(PEACEBIRD)是中国知名的时尚零售品牌,定位于年轻消费群体,主打潮流设计与多元化风格,涵盖男装、女装及童装等多个品类。近年来,太平鸟积极通过跨界合作、IP联名与数字化转型拓展市场影响力,在中国本土及国际市场持续提升品牌竞争力。
2025-06-11 22:43:49 -
从"产品导向"迈向"内容驱动" 韩国美妆开启内容零售新时代
随着美妆消费趋势从“产品导向”转向“内容驱动”,韩国美妆内容企划公司Leferi近日在首尔圣水洞XYZ SEOUL开设了甄选门店“Select Store - THE BEAUTY UNIVERSE”,以“内容即品牌”为核心理念,探索线下零售新模式。该门店自5月22日起向公众开放,展期持续至6月1日。门店打破传统销售逻辑,通过个性化内容实现品牌与消费者的深度连接。 本次企划活动由Leferi旗下三位代表性美妆创作者——LeoJ、SoYoon与Arang共同策展,被外界誉为“美妆版复仇者联盟”。展览空间达300坪(约992平方米),为Leferi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选品型内容零售项目。门店汇集29个品牌、共63款产品,涵盖基础护肤、彩妆、营养补充、头皮护理等多个品类,按照“经典畅销(Legacy)”“新品(Newness)”“再发现(Rediscovery)”三大主题分类陈列,旨在加深消费者对产品故事与品牌理念的理解。 不同于传统以广告导向为主的美妆销售逻辑,三位创作者均以“亲自使用、愿意长期推荐”为前提甄选产品。Arang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每件产品都是我们实际体验后亲自筛选的,我们不仅看重产品力,也在意品牌所传递的身份感与价值观。” 值得关注的是,三位策展人并未在选品阶段进行内容共享,而是各自独立完成选品后在最终阶段才公开。这种“盲选”机制在提升策展独立性的同时,也促使彼此在风格和审美上产生新的联结。Arang表示:“虽然产品并未重叠,但品牌上却有部分重合。我们在揭晓时才知道,‘原来LeoJ喜欢这样的产品’、‘SoYoon选择了这种颜色’,这也反映出不同创作者的个性差异。” 本次活动不仅聚焦产品展示,更着力打造线下内容体验空间。整体场域划分为“选品展示区(Select Hall)”与“互动体验区(Community Hall)”两大板块,后者承载粉丝见面会、美妆讲解等互动型内容,旨在将线上内容热度引流至线下,实现用户参与度的实际转化。Leferi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希望通过视频播放量等内容数据,向业界展示内容影响力如何推动实际消费。如今,这种影响力已超越传统明星,成为品牌选择合作的重要依据。” 除面向消费者的产品展示与社区互动外,Leferi同步打造面向美妆流通企业、投资者及海外买家的企业对企业(B2B)交流平台,尝试将“内容型知识产权(IP)”延伸至国际市场。公司方面表示:“本次活动是我们由线上影响力迈向线下流通的关键实验。我们也在筹备10月进军日本市场的相关项目,并计划进一步拓展中国等亚洲市场。” 谈及海外拓展,Arang特别提到中国粉丝的热情与专业素养:“我原以为中国朋友更偏爱彩妆,但实际上她们对护肤和基础护理的关注度非常高。与中国内容创作者的交流也让我感受到她们对产品的理解非常深入。”她补充表示,未来如果有机会,希望能够亲自参与面向中国消费者的内容企划。 Leferi方面表示,目前公司已签约超过800位来自韩国和日本的创作者,并与多位中国内容创作者保持合作。随着内容影响力持续向全球市场延伸,Leferi将通过“内容策展+空间运营”的双重模式,推动韩国美妆(K-Beauty)走向国际,开拓全新的流通路径。 在短视频与社交媒体(SNS)高度普及的当下,创作者IP已成为品牌价值与商业转化的关键驱动力。Leferi此次在圣水洞打造的门店实验,不仅是一场以内容为核心的创新零售体验,更是韩国美妆围绕IP商业化、全渠道融合(Omni-Channel)及线上到线下(O2O)协同发展的重要战略演练。
2025-06-06 18:28:32 -
韩国三大美妆创作者联手 Leferi新零售实验店登陆圣水
全球美妆零售企业Leferi于23日表示,公司在首尔圣水洞XYZ SEOUL开设了新概念甄选门店“Select Store - THE BEAUTY UNIVERSE”,以“美妆版复仇者联盟”为主题,活动自5月22日起持续至6月1日,为期约两周。 本次门店集结了Leferi旗下三位代表性美妆创作者——LeoJ、SoYoon与Arang,以使用体验、专业视角与个性理念共同甄选美妆产品。活动由多位创作者协作参与,展览空间达300坪(约992平方米),为历届最大规模。 “Select Store”系列是Leferi主导的全新零售实验模式,旨在突破传统快闪店的局限,突出创作者在美妆领域的专业性与影响力。本次活动首次引入“多创作者协作”机制,区别于以往单一创作者策展模式,打造更具深度与多样性的选品体系。 本次甄选门店共汇聚29个品牌、63款商品,涵盖基础护肤、彩妆、内服美容、头发护理等多个品类。所有产品按照“经典畅销(Legacy)”“新品(Newness)”“再发现(Rediscovery)”三大主题分类陈列,旨在强化消费者对品牌价值与产品功效的理解。 除了购物体验外,门店还安排了丰富的内容与互动环节,包括美妆粉丝见面会、甄选者讲解会等社区型体验项目,旨在加深创作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情感连接,打造以内容为核心的复合文化空间。 值得关注的是,Leferi此次新增面向美妆流通公司、投资者及全球买家的企业对企业(B2B)交流平台,获得产业界广泛关注。业内人士评价,此次活动不仅是面向消费者的营销尝试,更是在美妆零售模式上开创全新范式的“进化型实验”。 Leferi方面表示,此次活动以创作者知识产权(IP)为核心,涵盖空间策划、内容制作、产品策展及指南手册出版,打造全渠道融合项目,有望成为推动韩国美妆内容与国际流通接轨的重要桥梁。
2025-05-27 02:18:05 -
韩江获奖难挡读者流失 韩国2024年图书市场销售额继续下滑
尽管韩国作家韩江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引发一轮文学热潮,但韩国国内主要出版社去年的总销售额仍出现下滑,显示整体阅读率下降、图书消费持续萎缩的趋势。 据大韩出版文化协会21日发布的《2024年出版市场统计》报告,韩国主要71家出版企业2023年总销售额为约4.8911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51.89亿元),较2023年下降0.1%(约52亿韩元)。尽管图书价格有所上涨,但销售额减少反映出图书销量下降的现实。然而,总营业利润约为1468亿韩元,较前一年增长36.4%(约392亿韩元)。 从细分领域看,教材类图书出版商(42家)的销售额略有下降;但单行本出版商(22家)以及漫画、网络漫画和网络小说出版商(8家)的销售额则实现增长,所有领域的营业利润均较上年增长。其中,漫画及网络内容类出版企业的销售额和利润增长尤为显著。 2024年,韩国主要教材出版企业的总销售额约为4.1622万亿韩元,较上年下降1.7%;但营业利润总额达915亿韩元,增长8.7%。值得注意的是,教科书与学习辅导资料板块的营业利润同比减少21.8%。有分析认为,近期围绕人工智能(AI)数字教科书的争议所引发的混乱,可能将对教材市场带来新的变数。 主要单行本出版企业去年的销售额为约4653亿韩元,同比增长4.3%;营业利润总额为431亿韩元,增长达105.3%。其中,出版韩江作品的文艺出版社“Munhakdongne”与“Changbi Publishers”在销售和利润方面均实现大幅提升,被认为直接受益于“诺奖效应”。 在“漫画热潮”的推动下,韩国主要漫画、网络漫画与网络小说出版商的总销售额达到约2635亿韩元,同比增长22.1%;营业利润则达到123亿韩元,增长率高达385.9%。其中,位居该部门首位D&C Media通过知识产权(IP)出口,实现了销售额与利润的双重飞跃。 另一方面,尽管主要线上线下书店的销售额有所增长,但利润表现不一。教保文库、YES24、Aladin、永丰文库、Libro等五家主要书店2024年合计销售额约为2.2524万亿韩元,同比增长4.1%;总营业利润则由前一年赤字114亿韩元转为盈利189亿韩元。教保文库仍处于亏损状态,但亏损幅度有所缩小;Aladin的利润同比减少9.8%;而YES24则实现104.4%的利润增长。 在经济低迷背景下,大型书店销售额实现增长,与韩江所带动的文学图书销售热潮有关。教保文库通过从零售扩展至批发(B2B)业务,其B2B销售额同比暴增296.5%,在整体销售中的占比也从2023年的2.9%升至去年的9.9%。 另据报告指出,目前在图书销售额增长显著的Coupang(쿠팡)方面,尚未披露具体数据,后续或将进行专项调查。 与纸质图书不同,电子出版物市场持续保持增长势头。2024年,13家主要电子出版平台企业(涵盖电子书、网络漫画与网络小说)的总销售额达约1.5959万亿韩元,同比增长12.2%;营业利润合计654亿韩元,增长25.6%。 22日,来到首尔钟路区教保文库光化门店的市民正在挑选漫画书。【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4-23 00:09:52 -
娱美德追讨8400亿韩元版税未果 呼吁政府介入中方执行仲裁
据游戏行业22日消息,韩国游戏公司娱美德(Wemade)前日在位于京畿道城南市的总部召开诉讼相关说明会称,公司尚未能收回中国游戏企业总计840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43亿元)的游戏版权使用费,并呼吁政府提供支援。 娱美德2000年从亚拓士(Actoz)分离后独立,当时双方约定共同拥有正在开发的大型多人在线角色扮演游戏(MMORPG)《传奇2》的著作权,并在2001年与中国的盛趣游戏(原盛大游戏)签订授权协议。 《传奇2》在中国市场推出后大获成功,但盛趣游戏在2002年至2005年期间未按照协议向娱美德支付版权使用费,双方矛盾因此加剧。2005年,盛趣游戏收购亚拓士,导致纠纷演变为娱美德对盛趣游戏和亚拓士的局面。 自2014年起,盛趣游戏在未征得娱美德同意的情况下,与中国第三方擅自签订授权合同,并提供“传奇”相关知识产权(IP)。娱美德对此提出抗议,但盛趣游戏始终未支付任何版权费用。 国际商会(ICC)在娱美德提出仲裁后,2023年裁定盛趣游戏应赔偿娱美德15亿元人民币,亚拓士则需承担其中150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7.7亿元)的连带责任。盛趣游戏在裁决后依旧拒绝支付赔偿金,因此娱美德今年2月向中国法院申请承认仲裁裁决并强制执行。 娱美德方面还指出,2016至2018年间,中国大型游戏公司恺英网络(Kingnet)在使用“传奇”IP开发《蓝月传奇》《龙城战歌》《传奇来了》三款游戏时,未支付版权费用。ICC仲裁认定恺英网络子公司浙江欢游应就《蓝月传奇》支付960亿韩元的赔偿金,但中国法院迟迟未执行该裁决。 此外,《龙城战歌》和《传奇来了》分别获得3400亿韩元和1000亿韩元的赔偿判决,娱美德表示中国法院同样在没有合理理由的情况下拖延执行,并指责恺英网络在此过程中有意转移收益,规避赔偿义务。 娱美德相关人士表示:“公司会竭尽全力采取一切可行的法律措施,以维护韩国游戏企业的正当权益。我们也希望政府能出面呼吁中方确保司法体系的正常运作。” 中国盛趣游戏(原盛大游戏)引进《传奇2》后2002年更名为《热血传奇》【图片来源 网络】
2025-04-22 23:25:17 -
名创优品重启韩国市场 打造"内容零售"新形态
在全球零售格局重塑与中韩资本互动日益加深的背景下,名创优品(MINISO)于2024年底重新进入韩国市场。继成功在大学路、弘大等年轻人聚集区开设门店后,品牌正加速拓展线下零售网络。此次回归标志着名创优品从“价格驱动”向“内容驱动”的战略转型。 与2021年低调撤出不同,名创优品此次回归,将目光聚焦于韩国年轻群体对“兴趣消费”的深层需求。品牌在坚持性价比的基础上,通过与全球150多个知名知识产权(IP)合作,着力打造独特的内容生态系统。 据名创优品方面介绍,其在韩国市场推出的哈利·波特等系列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目前,集团已与全球前20大IP授权商中的半数以上达成合作。今年还将陆续在全球推出多款涵盖常青、潜力和强属性等类型的IP新品。 名创优品弘大店内部【图片来源 名创优品】 “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全球领先的IP设计零售集团。”名创优品方面表示,集团正加快全球设计资源整合,除总部外,已在韩国、日本、美国设立设计中心,构建起“多点支撑”的全球设计网络。其中,韩国设计中心于去年正式落地,为本地化产品创意和商品种类(SKU)结构优化提供稳定支撑。 业内普遍认为,相较于单一的价格优势,融合IP内容与场景体验的模式更有望构建品牌护城河。一位韩国流通业人士指出:“当前中国流通企业正加速布局韩国市场。在经济放缓、物价高企的背景下,兼具设计感与性价比的中国品牌正逐步赢得韩国年轻一代的青睐。” 在全球速卖通(AliExpress)、Temu等中国电商平台迅速扩张的同时,名创优品选择了一条不同的发展路线——回归零售本质,依托产品创新和线下体验打造差异化竞争力。名创优品相关负责人表示,面对跨境电商的低价冲击,品牌通过“兴趣消费”和“性价比消费”双轮驱动,既满足生活刚需,又提供情绪价值。 在产品策略上,名创优品持续加大创意IP产品研发投入,依托自主品牌优势,强化供应链成本控制与上新节奏的把握。同时,公司推动精细化运营,针对不同商圈和消费文化进行本地化调整,优化商品结构与陈列布局。未来,集团将进一步加大研发力度,通过独家渠道推出更多具有原创性和市场吸引力的IP联名产品。 目前,名创优品在韩国的业务聚焦首尔核心商圈。继去年12月大学路和今年2月弘大门店相继开业后,江南大路的新店已进入室内装修阶段,选址为原Kakao Friends旗舰店旧址。此外,集团还在评估明洞、蚕室等流量商圈,并计划向仁川、水原、釜山等重点城市扩展。 名创优品位于江南大路的新店正在进行室内装修【图片来源 名创优品】 据透露,名创优品还计划在韩国落地“MINISO LAND”这类具备IP沉浸体验功能的超级门店,探索零售与娱乐结合的新零售形态。在选址上,公司倾向选择人流密集且兼顾品牌形象与坪效潜力的商圈,以场景强化消费者认知。 在中国资本加速布局韩国市场的大背景下,名创优品也在积极推进与本土流通企业的合作。据悉,今年6月,品牌将正式入驻现代百货,并与乐天、新世界等主流零售集团保持沟通,进一步扩展其本地渠道布局。 名创优品相关负责人表示,与韩国流通企业的合作,不仅是拓展渠道的战略举措,更是品牌本地化融合的重要一步。通过引入本土人才,并结合韩国消费者的生活习惯进行场景化设计,名创优品旨在进一步提升消费者体验,增强品牌认同感。 名创优品此次重返韩国,既是中国资本再度进入韩国流通前线的缩影,也标志着中韩消费生态正在经历新一轮融合。面对市场上部分对中国资本的“恐惧症”言论,名创优品强调,公司的核心战略并非依赖“价格战”,而是通过独特的内容力和品牌体验赢得消费者的信任。 随着韩国零售业结构性调整的不断推进,兼具性价比与品牌附加值的零售模式正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在这一趋势下,名创优品能否摆脱传统“低价策略”的刻板印象,以“内容零售”的全新形象重新站稳脚跟,值得持续关注。 名创优品弘大店内部【图片来源 名创优品】
2025-04-22 17:51:29 -
"中国+BTS"最后拼图完成在即 韩娱巨头HYBE前景可期
进入今年以来,韩国娱乐巨头HYBE备受各界关注,在旗下厂牌ADOR与人气女团NewJeans产生合约纠纷的同时,公司其他业务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也引发广泛讨论。今年中国”限韩令“松绑的可能性以及防弹少年团(BTS)即将全员回归的利好消息,令HYBE的未来发展前景逐渐明朗,业绩改善预期不断升温。 ◆BTS回归:业绩增长强力引擎 HYBE公开的财报显示,去年全年营收较前一年增长约4%至2.2545万亿韩元(111.89亿元),创下公司成立以来的最高纪录,并连续两年突破2万亿韩元,但去年营业利润较前一年减少38%,当期净利润转为赤字。这是HYBE自2020年10月上市以来首次出现年净利润亏损。亏损主要原因在于艺人培养成本增加,但今年BTS成员即将陆续完成兵役,下半年有望迎来业绩反弹。 市场普遍看好BTS回归对HYBE业绩的提振效果。分析指出,BTS全员回归或极大推动HYBE的专辑销量、版权收入、演出收入以及周边商品销售增长。此外,BTS的全球粉丝群体“ARMY”具有超强消费能力,回归也可能带动HYBE旗下粉丝社群平台Weverse更加活跃,进一步扩大公司的数字内容收入。 此外,业内预测BTS可能会在今年第四季度发布全新专辑,并开展世界巡演。一旦巡演计划落地,HYBE的盈利能力会显著增强,甚至可能创下历史新高。这不仅可以进一步巩固BTS在全球音乐市场的地位,也会为HYBE的后续业务拓展奠定坚实基础。 防弹少年团(BTS)【图片来源 HYBE】 ◆中国市场开放:韩娱行业重大利好 今年3月,中国政府召开全国“两会”出台新的经济刺激政策,并放宽文化交流方面限制。实际上,近几个月以来,已有多种迹象表明中国正在逐步放开对韩国娱乐产业的限制,包括重新允许部分韩国影视作品上线,中韩高层会谈强调加强文化合作,中国大型音乐平台恢复部分韩国艺人歌曲版权分发。 如果中国市场真正开放,包括在内的韩国多数娱乐公司或迎来巨大增长机遇。HYBE旗下艺人在中国市场具有强大的影响力,BTS、Seventeen、NewJeans等组合专辑在华需求持续,而中国的K-POP粉丝群体庞大,购买能力不容小觑。 市场分析认为,HYBE可以通过专辑和音源销售、演唱会等线下活动,以及品牌合作与广告代言等方式进一步扩大在华收入。”限韩令“松绑后,通过腾讯音乐、网易云音乐等平台的数字专辑销售增长无疑。如果政策允许,旗下艺人有望赴华举办演唱会,令HYBE收获新的收入增长途径。此外,中国企业对K-POP艺人的代言需求旺盛,一旦市场开放,旗下艺人的商业价值必会进一步提升。 【图片来源 HYBE】 ◆竞争对手动态:HYBE如何保持领先? 目前HYBE在K-POP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但竞争对手也在积极布局,抢占市场份额。YG娱乐旗下女团BABYMONSTER近来在全球范围内获得高度关注,并计划开展世界巡演。SM娱乐推出新人女团Hearts2Hearts,正在拓展全球市场。JYP娱乐的男团KickFlip也已强势出道,助力公司整体业绩增长。 面对竞争压力,HYBE的核心优势在于强大的知识产权(IP)矩阵、Weverse平台的生态布局以及全球运营能力。BTS、Seventeen、NewJeans等团体都已经具备全球号召力,而Weverse通过数字内容与粉丝社区深度绑定,提高用户粘性。此外,HYBE在美国、日本等地设有分部,为拓展海外市场与公司长期增长提供保障。 由此可见,HYBE近来的股价上涨也并非偶然,而是市场对未来业绩的高度期待所推动。BTS回归可以带来直接的收入增长,而中国市场的开放则提供长远的增长空间。目前的关键变量在于BTS的具体回归时间与巡演规模、中国市场的开放进程以及HYBE的全球市场扩张策略。如果以上因素符合市场预期,HYBE则有望在今年迎来更上一层楼的发展高峰。
2025-04-15 23:42:32 -
韩国AI内容IP领军企业Studio MetaK完成30亿韩元A轮融资 进一步拓展AI内容商业化
【图片提供 Studio MetaK】 10日,韩国AI内容IP制作公司Studio MetaK宣布成功完成总额3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517万元)的A轮(Series A)融资,其中韩国知名投资机构韩国投资伙伴公司(Korea Investment Partners)作为领投方,注资20亿韩元。此次融资不仅是资本市场对AI驱动型内容制作模式的高度认可,更被视为一项战略性布局,旨在加速该公司基于生成式AI与虚拟人技术的创新升级,进一步巩固其在全球数字内容产业的领先地位。 Studio MetaK作为韩国首家深度融合AI技术与内容IP开发的综合型创意工作室,凭借前沿的生成式AI技术,正在重塑传统影视、广告及音乐内容生产模式。该公司业务覆盖电视剧、电影、广告、音乐视频(MV)等多元化领域,通过AI技术显著提升制作效率与创意表现力,尤其在面临高成本挑战的电视剧产业中,提供了突破性的解决方案。其AI生成画面的逼真度已接近实拍水准,在业内树立了技术标杆,并赢得广泛赞誉。 目前,Studio MetaK已成功入选韩国中小风险企业部主导的TIPS(Tech Incubator Program for Startup)项目,并成为NVIDIA EnUp(Enterprise Startup Program)项目等多项支持计划,充分彰显其在技术创新领域的卓越表现。此外,该公司已与韩国多家主流电视台及大型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共同探索AI内容制作的商业化应用前景。 韩国投资伙伴公司首席团队长金熙珍(音)表示:“Studio MetaK凭借其在AI内容生成及虚拟人技术领域的领先实力,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未来有望成为全球内容产业生态的重要推动者。”她进一步强调:“此次投资不仅是对其技术能力的认可,更是对其全球化战略布局的支持。我们期待通过此次合作,助力Studio MetaK在创新内容生产及海外市场拓展方面实现跨越式发展。” 据悉,本轮融资资金将重点投入三大领域:AI核心技术研发、内容制作基础设施升级及全球市场战略布局。Studio MetaK计划在持续优化AI电视剧制作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广告、电影、MV及虚拟人等多个细分市场的,打造更具竞争力的AI内容生态体系。 在数字内容市场发展迅猛的态势下,行业专家普遍认为,AI技术与内容制作的深度融合不仅能显著降低制作成本,更能维持高品质输出,将成为企业进军国际市场的核心竞争优势。 韩国投资伙伴公司表示,此次投资是持续优化科技领域投资组合的重要举措,未来将进一步加大具备技术突破潜力的初创企业的关注与支持。分析认为,韩国投资伙伴与Studio MetaK的战略合作将产生显著的协同效应,不仅有助于推动韩国AI内容产业的创新发展,更对全球数字内容市场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2025-04-12 00:34:53 -
全球美妆品牌相继撤离韩国市场 本土品牌崛起致竞争格局重塑
Fresh面霜 【图片来源 Fresh】 在全球美妆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多个国际知名品牌近期相继宣布退出韩国市场,反映出韩国美妆市场高度饱和。 据业界7日透露,路易威登(LVMH)旗下高端美妆品牌Fresh将于本月15日正式关闭韩国线上官网,结束在韩国市场长达13年的运营。该品牌自去年底因业绩不佳作出撤出决定后,官网部分热门产品已售罄,相关收尾工作接近完成。欧莱雅集团旗下美宝莲纽约也因销售疲软,计划于今年上半年终止在韩业务,目前官网已停止销售,仅能通过Coupang等第三方电商平台购买品牌产品。 此外,全球美容品牌接连撤出韩国市场。路易威登旗下美妆集合店丝芙兰已于去年5月全面退出韩国,自2019年首次进军韩国市场后,仅五年便折戟而归,分析指出,丝芙兰主打国际高端品牌的策略未能有效抗衡本土美妆连锁店欧利芙洋的竞争优势。欧利芙洋凭借对韩国独立品牌的深度孵化及精准的本土化营销,不仅吸引了国内消费者,更成为外籍游客的购物首选,业绩呈逐年增长态势,去年销售额超过4万亿(约合人民币200亿元)韩元,今年有望突破5万亿韩元大关。 德国专业护发品牌威娜于今年1月底终止韩国业务,法国小众香水Jovoy也在去年关闭全部实体门店。近期,韩国美妆巨头爱茉莉太平洋将旗下法国香水品牌安霓可·古特尔的知识产权(IP)出售给了国际香氛集团依特香水(Interparfums)。 国际品牌的集体退场映射出韩妆生态系统的结构性变化。据分析,受韩妆热潮影响,韩国本土品牌发展迅速,国际品牌的立足之地收窄。韩国本土美妆企业通过研发差异化产品和灵活的数字营销持续扩大市场份额。以科玛、科丝美诗为代表的ODM企业去年销售额均突破2万亿韩元,不仅为本土品牌提供技术支持,更通过跨境电商将韩国美妆标准输出至全球市场。随着韩妆在亚洲乃至欧美市场的影响力持续提升,美妆行业洗牌或将持续深化。
2025-04-08 22:5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