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铁路和地铁工会时隔22年同时罢工,27日在釜山东区的釜山镇站CY中,货运火车停运。
主页图片新闻
《 亚洲日报 》 所有作品受版权保护,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相关新闻
-
中国电动汽车崛起重塑行业格局 传统强国掀裁员潮
随着中国汽车企业不断扩大市场份额,加上电动汽车需求增速放缓现象持续,传统汽车强国德国、日本和美国的汽车行业正在加速结构调整。据业内24日消息,这一危机不仅冲击全球整车厂商,还引发零部件企业的大规模裁员潮。 日本车企正在大幅缩减东南亚业务,在“日本传统优势市场”泰国尤为明显。据《共同社》报道,日产计划在2025年秋季前裁减泰国工厂1000多名员工,并把部分业务转移至其他地区。同时,本田和铃木也宣布明年关闭位于泰国的大城府和罗勇府工厂。日本品牌长期占据泰国汽车市场90%的份额,中国车企的竞争导致日企市场份额降至80%左右。今年7月,比亚迪和广汽埃安分别在泰国设厂投产,竞争进一步加剧。 欧洲市场方面,德国和美国的汽车企业正在面临巨大压力。德国最大汽车企业大众集团近日宣布,关闭境内三家工厂并裁减数万名员工,引发德国金属工会威胁12月初开始罢工。美国福特公司也宣布削减14%的欧洲员工,并计划关闭德国科隆和萨尔路易工厂的部分生产设施。欧盟决定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最高45.3%的关税,但市场份额仅从9月的8.5%略微下滑2至3个百分点。 德国汽车行业危机还受到“德国病”的拖累。德国安联保险集团数据显示,德国工人去年平均病假天数为19.4天,远高于瑞士的9.2天。部分企业甚至采取非常手段,特斯拉德国工厂人事部门此前突袭员工住处检查病假是否属实。此外,德国政府去年底停止对电动汽车的补贴,进一步加剧行业困境。 随着整车厂商的调整,零部件企业也难免遭受冲击。全球最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博世宣布裁员5500人,德国舍弗勒和采埃孚分别计划裁员4700人和1.4万人。此外,法国轮胎公司米其林也计划在2026年前关闭法国两家工厂,并在2025年前关闭德国两家工厂。 目前现代汽车和起亚在美国、印度及东南亚市场表现强劲,但在欧洲市场却略显疲软。今年1至10月,两家企业在欧洲的销量同比下降3.8%,为90.49万辆。专家认为,德国和日本车企在中国销量骤减,又在欧洲和东南亚市场遭中国抢占,受到的冲击更大。韩国车企也需要尽快采取对策,避免市场份额遭遇类似蚕食。 【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1-25 11:07:01 -
三星电子业绩"跳水"危机重重 痛失"全球最佳雇主"桂冠
韩国科技巨头三星电子正在面临多项挑战,第三季度业绩“跳水”的同时,又将蝉联四年的“全球最佳雇主”桂冠拱手让出。 美国经济杂志《福布斯》10日公布的“全球最佳雇主”榜单,此次《福布斯》与德国权威数据分析公司斯塔蒂斯塔(Statista)合作,面向全球50多个国家(地区)的30万名以上任职于跨国公司的员工进行调查,筛选出850家企业进行排名。三星电子排名微软和谷歌母公司Alphabet之后,位居第三位。 调查内容涉及所属企业的社会责任、工作环境、人才开发、是否有向家人或朋友推荐入职的意向等。企业不得干预调查,受访者均以匿名形式作答。 三星电子从2020年起曾连续四年蝉联“全球最佳雇主”,被公认为名副其实的“神仙职场”。但受全球经济景气低迷影响,三星电子去年半导体业务亏损逼近15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790亿元)。今年7月,因员工对奖金发放不满,三星电子最大工会全国三星电子劳动组合发起大规模罢工,这是三星电子自1969年成立以来首次举行罢工。 今年5月,三星电子器兴工厂两名工人在对分析硅片的设备进行维护时,发生暴露在远高于年度限值辐射下的事故。三星电子印度坦米尔那都邦家电厂工人因拒绝加薪方案,已罢工超过一个月,劳资矛盾不断激化。 三星电子日前公布的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利润和营收均显著低于市场预期。今年第二季度营业利润同比暴增1458.2%的蜜月期刚过,三星电子就不得不面对业绩“跳水”的暴击,芯片业务负责人全永铉首次就业绩表现公开致歉。 三星电子作为全球最大的存储芯片制造商,正在传统芯片和先进芯片领域面临巨大挑战。特别是在攸关集团未来发展的HBM芯片开发上落后于对手SK海力士和美国芯片制造商美光科技,又在代工领域落后于台积电。 因被质疑“踏空”人工智能热潮,市场开始看空三星电子。截至本月9日,三星电子股价较今年7月最高点下跌约30.7%,第三季度市值缩水约120万亿韩元。巨大压力下,三星电子计划在海外进行裁员,某些部门精简人员达30%。 但在《福布斯》本次发布的“全球最佳雇主”榜单中,三星电子仍是唯一入围前10位的亚洲企业。欧美企业几乎包揽了榜单的前几位,美国软件设计企业Adobe、宝马、达美航空、空中客车、宜家、乐高和IBM排名第4至第10位。 今年共有24家韩国企业入围“全球最佳雇主”榜单,较去年增加一家。KB金融集团排名从去年的第48位大幅跃升至第11位,新韩金融集团、起亚、IBK企业银行、现代汽车、Naver、SK集团、LG分别排名第92位、108位、123位、137位、148位、153位和171位。 位于首尔瑞草区的三星电子总部。【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4-10-10 10:23:06 -
从举家团聚到"我独自过节" 韩国传统节日面临新变化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是韩中两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与春节并列为两大节日,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韩国受人口老龄化、生育率低下等影响,单人家庭渐成主流、过节方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按照传统,在中秋节韩国人有返乡团聚的传统,还会在家中举行祭祀仪式。用摆好的新米做成的饭、米酒和松饼,以及各类水果和鱼肉等向祖先供奉食物。这种传统文化深深根植于韩国社会,象征着对家庭和血缘的重视。讲究孝道的韩国人还会在中秋节前专门前往祖先的墓地扫墓。 在韩国老一辈的认知里,亲手制作的祭祀食物最具有诚意,这象征着对祖先的尊重和缅怀。但今天的韩国年轻人在工作和生活的压力下,已经不大愿意囿于传统祭祀形式,家庭主妇们更倾向于买现成的祭祀食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省略或简化祭祀仪式,发起所谓“祭祀罢工”,为顺应这一趋势,成均馆礼仪委员会在去年提出了简化祭祀仪式的方案。比较开明的家庭也会用简单的水果和糕点代替丰盛的供品。 8日,在位于仁川市的一处公共墓地,市民在中秋节即将到来之际前来扫墓。【图片提供 韩联社】 近年来韩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生育率则逐年下跌,选择“我独自生活”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根据韩国行政安全部日前发布的人口普查结果,截至今年3月,韩国单人家庭首次突破1000万户,达到1009.78万户,占全体家庭的42%。这一背景下,对传统节日的庆祝方式变得更加多样化和个人化。 和中国一样,不少韩国人也有“节日综合症”。某民调机构日前面向625名年龄在20-49岁的韩国人实施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三分之一(35.8%)的受访者称中秋压力大,给出的理由有“家人亲戚对私生活的干涉”、“准备节日饭菜招待客人”、“买礼物送礼金加重经济负担”、“返乡路上交通拥挤”等等。58.1%的受访者称无祭祀的打算。 对于年轻人来说,返乡团圆虽是节日的意义,但需要面对七大姑八大姨的唠叨,“有对象了吗?”、“一个月赚多少钱?”等等各种家长里短、人情世故,想想便“累觉不爱”。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干脆选择一个人过节,各家便利店为了“我独自过节”的单人家庭准备了以节日饭桌上的常见菜肴组成的中秋节限定盒饭,7-11便利店联名演员李章宇,推出内含烤牛肉、鸡蛋煎肉饼、海鲜丸子、五味炸串等中秋美食组成的盒饭。CU便利店也推出由牛肉饼、韭菜饼、什锦炒粉条等组成的中秋盒饭,定价也十分合理,用6900韩元(约合人民币36.5元)便可享受到节日美食。 7-11便利店与演员李章宇推出的联名中秋限定盒饭。【图片提供 7-11便利店】 今年韩国中秋假期较长,不少大学生、求职者、兼职生将假期视为“搞钱”的好机会。利用休假时间打工兼职不仅可拿到高于平时的工资,还可额外获得节日补贴,在物价上涨如“坐火箭”的当下多少可缓解一些手头拮据。打工信息网站“兼职天国”日前面向1338名兼职生实施“中秋假期打工计划”调查,78%的受访者称中秋假期间仍将打工,给出的最主要原因为“短期内赚取零用钱”,其次还有“假期间无事可做”、“攒钱交学费或去旅游”、“假期间打工机会较多”、“假期打工报酬丰厚”等。调查还显示,兼职生们对中秋假期时薪的期望值为1.3万韩元。 还有一些年轻人打算利用假期好好充电,为节后重新投入工作做准备。年轻人中近来流行“精神排毒”,平时由于繁忙工作和应酬酒局导致吃饭不规律,在假期中用瑜伽、冥想等轻松的运动来释放压力。“数码排毒”指的是暂时远离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通过寺庙寄宿(Temple Stay)、体验传统文化等寻求内心的安宁。还有“人际交往排毒”,从平时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中解脱,与自己对话。 全北大学社会学教授薛东勋(音)指出,韩国社会对传统节日的心理认同和意义发生变化,对于逐渐成为主流的单人家庭来说,节日的核心意义从家庭团聚转为个人满足。韩国社会正在经历节日文化的重塑,传统与现代化的融合逐渐成为主流。虽然家庭团聚和祭祖仪式仍然存在,但更简化、个性化的节日庆祝方式已成为发展趋势。面对这些变化,政府也应与时俱进,适应和缓解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节日文化转变,通过各项措施缓解这些变化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2024-09-10 14:52:12 -
韩国医改争议持续发酵 护士拟罢工或加剧医疗危机
自今年2月以来,韩国医疗系统面临严峻挑战。因不满政府推行的医学院扩招等医改举措,大批年轻的实习及住院医生群体集体辞职、罢诊离岗,坚决要求政府撤回扩招政策。如今,护士等医疗卫生工作者也宣布加入罢工行列,预计将进一步加剧医疗机构的人员短缺。 据韩国医疗界25日消息,韩国保健医疗工会(以下简称“工会”)于本月19日至23日对61家医院进行罢工投票,并以91%的高赞成率通过了总罢工决议。此前,工会已向中央劳动委员会和地方劳动委员会提交了劳动争议调解申请书,若调解未果,将于29日上午7时发起大规模罢工。此次罢工主要涉及护士、医疗技师等医疗卫生工作者,在职于急诊室、重症监护室等岗位的不可或缺人力,为了重病患者能够及时就医,将不参与本次罢工。 此次预告罢工的61家医院包括国立中央医疗院、韩国原子能医学院、京畿道医疗院等31家公立医院,以及江东庆熙大学医院、高丽大学医疗院、汉阳大学医疗院等30家私立医院。 此外,包括首尔大学医院、延世大学附属世福兰斯医院、三星首尔医院、首尔峨山医院和首尔圣母医院在内的韩国“五大医院”将不参与此次罢工。 自2月住院医师集体离职以来,韩国医疗危机持续超过半年,留守人员不堪重负。近期,热性疾病和新冠疫情反弹现象更是雪上加霜,急诊室等一线科室人手严重不足,全国多地频繁出现无法接诊的情况。 医疗界预计,若大规模护士参与罢工,将对医疗服务造成严重冲击。尽管工会承诺将维持基本医疗服务,但各医疗机构仍对未来整体运营状况表示担忧。专家预计,一旦罢工持续,医院的日常诊疗和患者护理工作可能面临更大挑战。 随着罢工期限临近,各医疗机构仍在积极与工会达成协议。然而,受近期经营困境影响,医院方面难以完全满足工会的诉求。据悉,工会提出的要求涉及多个方面,包括恢复正常诊疗秩序、明确医护人员工作范围、试行每周四天工作制、解决非正规雇佣问题以及6.4%的工资涨幅等。 首尔某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罢工一旦开始,实际参与人数将是关键。尽管部分关键岗位的人员会继续工作,但如果罢工持续时间延长,本就面临人手短缺的医疗机构将陷入更加困难的境地。 首尔某大型医院的医护人员与患者。【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08-25 13:5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