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韩联社]

[图片=韩联社]
《 亚洲日报 》 所有作品受版权保护,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韩国在线时尚平台Musinsa正加速推进全球扩张,积极筹备首次公开募股(IPO),以募集资金拓展海外业务,尤其聚焦潜力巨大的中国线下零售市场。在此背景下,Musinsa近日与中国最大时尚集团安踏体育(Anta Sports)达成战略合作。此次携手能否帮助其突破韩国品牌在华发展的瓶颈,带动韩国时尚品牌在全球市场掀起新一轮热潮,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 十多年前,三星物产旗下服饰品牌8Seconds等韩国品牌曾陆续进军中国市场,但受限于品牌认知度不高,加之外部环境影响,发展受阻,中国市场一度被视为难以逾越的壁垒。面对这一现实,Musinsa选择主动出击。 根据协议,Musinsa与安踏体育将共同成立合资公司,Musinsa出资比例为60%,安踏为40%,经营权由Musinsa掌握,这一外资控股结构在中国市场较为罕见。新公司将以Musinsa中国子公司“Musinsa China”为运营主体,计划于今年下半年在上海或杭州开设首家线下门店,主推Musinsa Standard等多个旗下品牌。 Musinsa Standard弘大店内部【图片来源 Musinsa】 安踏体育是全球第三大运动服饰企业,去年实现销售额708亿元人民币,旗下拥有安踏、迪桑特(Descente)等多个知名品牌。此前,安踏曾与可隆(Kolon)、斐乐(FILA)等韩国运动品牌展开合作,此次首次携手专注于休闲与街头时尚领域的Musinsa,旨在拓展其在街头时尚、正装及休闲服饰等日常穿搭领域的产品线。今年年初,安踏还通过收购Musinsa部分旧股,获得约1.7%的股份,进一步展现其推进战略合作的意愿。 Musinsa计划到2030年在中国开设超过100家线下门店,力争实现销售额突破1万亿韩元(约合52亿元人民币)。目前,该公司在韩国本土运营33家门店,并已在日本东京试水线下市场。为支撑海外业务扩张,Musinsa还成立了物流子公司Musinsa Logistics,致力于构建全球配送体系,力求将海外订单的配送时效缩短到1至2天,进一步提升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中国消费者对韩国时尚的接受度明显回升。数据显示,Musinsa今年5月对旗下11家门店的外国消费者销售情况分析中,中国大陆买家占比最高,达到18.4%,超过了中国台湾和美国。韩国关税厅数据显示,韩国对中国的服装出口额从2020年的3.75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的5.46亿美元,增幅达45.4%。 位于上海芮欧百货的Juun.J门店【图片来源 三星物产】 随着中韩关系逐步回暖,多家韩国时尚品牌加快了对华布局。三星物产旗下时装品牌Juun.J正围绕中国市场积极扩展,今年8月先后在北京和成都的高端百货SKP开设快闪店,9月则在上海芮欧百货开设了独立门店。 备受年轻女性青睐的Mardi Mercredi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地的门店数量已超过30家,Matin Kim去年进军中国香港市场,近期也计划进入中国大陆。业内人士认为,随着韩国时尚在中国市场影响力的提升,将推动整个韩国时尚产业实现质的飞跃。 业界分析指出,Musinsa凭借稳固的战略合作关系和精准的市场拓展策略,正积极突破以往在中国市场遇到的阻碍,力求成为推动韩国时尚走向全球的重要力量。未来,随着更多韩国品牌加快布局并不断创新突破,韩国时尚产业有望在全球市场赢得更广泛认可,实现持续增长,树立新的行业标杆。
2025-07-11 15:15:09随着韩国综合股价指数(KOSPI)连续刷新年内高点,韩国股市总市值首次突破3000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5.6万亿韩元)大关,创历史新高。 韩国交易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本月10日,KOSPI、创业板指数(KOSDAQ)、中小企业股市(KONEX)三大市场总市值达3020.7694万亿韩元,首次突破3000万亿韩元大关。 从各市场表现来看,KOSPI市值为2603.7392万亿韩元;KOSDAQ和KONEX市值分别为413.8598万亿韩元和3.1704万亿韩元。 本月10日,KOSPI指数较前一交易日大幅上涨1.58%,收于3183.23点。创自2021年9月7日以来的最高水平。KOSDAQ指数同样表现强劲,上涨0.93%,收于797.7点,逼近800点重要关口。 股市上涨的主要推动力来自外国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本月10日,外国投资者在KOSPI市场净买入4487亿韩元,并在KOSDAQ市场净买入1472亿韩元;机构投资者则在KOSPI市场净买入416亿韩元。相反,散户投资者则分别在KOSPI和KOSDAQ市场净卖出5600亿韩元和135亿韩元。 值得关注的是,外国投资者已连续第二个月净买入韩国股票。根据韩国金融监督院的数据,外国投资者在5月和6月份分别净买入3.076万亿韩元和2.01万亿韩元。此前,外国投资者自去年8月至今年4月连续9个月净卖出韩国股票,5月开始转为净买入。 分析人士认为,随着李在明成为新任总统,韩国政局趋于稳定,外国投资者对韩国股市的参与度显著提升。 受市场情绪提振,多家证券公司看好今年下半年股市表现。IBK投资证券在最新报告中,将KOSPI指数年内波动区间上限从3100点上调至3400点;韩国投资证券则将预测区间从3150至3400点调整至3150至3550点。 KOSPI指数当天开盘上涨0.1%,报3186.35点。截至上午9时3分,KOSPI指数较前一交易日上涨0.56%,报3200.97点,再次刷新年内高点。 11日,韩亚银行交易厅电子屏显示KOSPI指数。【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7-11 11:07:18韩国银行(央行)金融货币委员会10日召开货币政策会议,决定将基准利率维持在2.5%不变。 自去年10月起,央行开始转向宽松货币政策,将基准利率下调25个基点,并于同年11月打破市场预期再度降息。此后,由于韩国内需疲软及美国关税政策带来的不确定性,央行在今年上半年召开的四次会议中,在冻息与降息之间作出调整,整体维持宽松政策立场,而此次则决定暂停降息。 央行在声明中表示,首都圈房价涨幅与家庭债务增长态势明显加快。在近期政府出台更为严格的家庭债务管控措施背景下,有必要进一步评估政策效果,因此决定维持当前利率水平。 根据韩国房地产院的数据,以上月第四周为基准,首尔公寓价格较前一周上涨0.43%,创自2018年9月第二周以来的最大单周涨幅。家庭贷款方面,上月整体金融业家庭贷款余额增加6.5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33.9亿元),创去年10月以来的最大月度增幅。 为应对首都圈地区的贷款买房热潮,政府上月27日宣布新一轮房地产调控措施。自上月28日起,首都圈住房抵押贷款最高额度将统一限制在6亿韩元以内,首都圈多套住房持有者将全面禁止申请房贷。 市场预计,央行将进一步观察房贷调控政策和债务清偿率(DSR)限制措施的效果、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例会结果以及补充预算执行情况。然而,市场普遍认为,鉴于当前韩国内需复苏乏力,加上美国关税政策可能带来新的外部压力,一旦房地产市场和居民信贷出现明显降温,央行有望在下次会议上再次降息,以进一步提振经济。 10日,在首尔中区的韩国银行大楼,韩国银行行长李昌镛出席金融货币委员会会议。【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7-10 14:30:428日,总统李在明在龙山总统室主持国务会议。【图片提供 韩联社】 面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与结构性增长瓶颈,李在明政府近日宣布规模高达32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674.5亿元)的追加更正预算方案,旨在通过财政刺激与结构性改革重塑韩国经济增长动能。政府指出,技术竞争力下滑与产业升级乏力是制约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新预算案将重点加大科技创新领域投入,着力培育新兴产业增长点,以期扭转经济疲软态势,避免陷入长期低增长周期。 据业界10日消息,韩国政府正着力构建系统性政策框架,力争将跌至1%区间的潜在经济增长率提升至总统李在明提出的3%国政目标水平。据悉,由国政企划委员、企划财政部、韩国银行(央行)等核心经济部门联合组建的专项工作组(TF)已投入运作,正在甄选提升潜在增长率的关键政策课题。政策将重点聚焦人工智能(AI)等尖端技术创新、生产率提升和深层次结构性改革三大战略方向。 近期,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央行等国内外主要金融机构纷纷下调对韩国潜在增长率的预期值。潜在增长率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在不引发通货膨胀前提下,通过充分动员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所能实现的GDP增长率,持续下滑意味着经济发展后劲不足。OECD于上月最新发布报告中,将韩国今年潜在增长率预期下调0.1个百分点至1.9%。 据悉,韩国潜在增长率从2000年的5%高位跌至2010年的2%区间,如今进一步跌落至1%区间。国会预算政策处(1.9%)与韩国开发研究院(1.8%)也分别预测今年韩国潜在增长率将跌破2%大关。特别是韩国开发研究院预测,截至2030年,韩国潜在增长率或将逼近零增长临界点。 央行于去年12月发布的报告中也预测称,2024至2026年潜在增长率均值将维持在2%水平,较2016至2020年期间2.5%的中位值显著下滑。分析认为,低生育率与人口老龄化加剧造成劳动力萎缩,叠加企业创新活力不足导致效率提升瓶颈等,共同构成制约韩国经济增长潜力的结构性桎梏。 针对该局面,韩国政府正构建多维度政策响应体系。企划财政部拟将“AI+X战略”(AI与多元产业、技术、领域融合创新)确立为提升潜在增长率的核心支柱,计划通过AI和大数据等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实现全产业链生产效率的系统性跃升。政策方向重点涵盖制造业和服务业等领域的智能化转型,并提供定向财税支持,同时构建AI高端人才培养与供给体系等。 目前,专项工作组明确将AI定位为核心生产力创新驱动力,系统性推进相关配套政策制定。一位政府官员表示:“工作组已形成明确共识,认为扩大AI专业人才供给是突破增长瓶颈的先决条件,当前正同步推进教育体系改革、职业培训体系优化以及配套财税优惠方案的设计工作。”
2025-07-10 10:2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