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表示,Red Velvet今年将推出《The ReVe Festival》系列,已于6月发布《The ReVe Festival Day 1》,该辑主打歌《Zimzalabim》曾登顶28个国家和地区的iTunes专辑榜。
主页文化
据SM娱乐12日消息,旗下女团Red Velvet将于20日发布新迷你专辑《The ReVe Festival Day 2》。
SM表示,Red Velvet今年将推出《The ReVe Festival》系列,已于6月发布《The ReVe Festival Day 1》,该辑主打歌《Zimzalabim》曾登顶28个国家和地区的iTunes专辑榜。
SM表示,Red Velvet今年将推出《The ReVe Festival》系列,已于6月发布《The ReVe Festival Day 1》,该辑主打歌《Zimzalabim》曾登顶28个国家和地区的iTunes专辑榜。
《 亚洲日报 》 所有作品受版权保护,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相关新闻
-
韩国OTT市场迈入成熟期 "竞合共生"成行业新趋势
随着韩国在线视频服务(OTT)市场进入成熟期,“合作共赢”正逐渐成为各大运营商制胜的关键。 近期,奈飞(Netflix)与韩国SBS电视台达成战略合作协议,SBS将向奈飞韩国会员提供节目,部分新剧也将同时向全球公开。Disney+也首次通过韩国MBC电视台播出热门剧集《超异能族》。这些合作模式正成为行业发展的典范。 面对市场衰退压力,传统广播媒体正积极将内容输送至OTT平台,以缓解制作资金短缺的问题。这一趋势表明,行业竞争格局正从“单纯竞争”逐步演变为“竞合共生”的新模式。 与此同时,OTT平台与大型门户网站运营商之间的合作同样备受关注。奈飞近期与NAVER达成合作协议,NAVER+会员无需支付额外费用,即可享受奈飞广告版标准套餐的同等服务。这种捆绑策略进一步强化了OTT平台的市场竞争力。 业内分析认为,考虑到30岁至40岁群体的消费能力,NAVER已成为OTT平台扩展市场的重要合作伙伴。除了推动原创内容的制作外,与合适的运营商合作并创造协同效应,已成为OTT平台提升竞争力的关键。 业内普遍预测,2024年韩国OTT市场将延续“奈飞独强,TVING稳居中游,Wavve、Coupang Play、Disney+处于弱势”的格局,同时,跨行业合作将成为未来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韩国数字产业政策研究所所长卢昌熙(音)指出:“广告套餐和会员制等服务结构的变化,以及捆绑策略的使用值得高度关注。随着市场迈入成熟阶段,行业需通过多样化服务与跨行业合作,寻求新的增长动力。” 此外,10岁至20岁年轻群体对短视频内容的热衷正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尽管短视频已成为主流趋势,长视频的市场需求预计仍将保持稳定。 卢昌熙进一步表示:“传统电视综艺节目正加速向优兔(YouTube)平台转移。从近期优兔的热门综艺节目来看,尽管短视频备受青睐,30岁至50岁群体仍需要长视频内容填补空闲时间。优兔的实时广告收益模式也有望推动更多传统长视频内容向这一平台转移。” 电视剧《超异能族》海报【图片来源 Disney+】
2025-01-12 15:18:56 -
【亚洲人之声】韩国政局风云变幻 中国友人之赴韩初体验
上月14日,在位于汝矣岛的国会门口,大批市民在参加示威集会。【图片来源 韩联社】 近日,一位中国挚友赴韩看望笔者, 她亲身体验了当前风云变幻的韩国政局和极具特色的示威文化。中韩两国在政治思想方面存在显著差异,鲜有交汇。 然而,仅凭一次短暂的旅程,她便对韩国的文化深度与政治复杂性有了全新的认识,这份体验新怡而深刻。 启程前,笔者朋友心中不乏忐忑,担心韩国政坛动荡会威胁到她的个人安全,笔者也多次给予她强心剂, 为她筑起安心防线。 初抵韩国,因一场小插曲,使她对韩国的初印象大打折扣。因疏忽未填入境申报,海关人员一句冷硬的“GET OUT”,让她的心中添了几分寒意。但幸运的是,街头巷尾那些不起眼的小吃摊,尤其是摊主阿姨递上的一杯杯热腾腾的鱼糕汤, 瞬间融化了她的心,让她感受到了韩国市民温情的一面。 离别时,笔者朋友对韩国示威文化的感悟尤为深刻。她表示,韩国的示威与她想象中的暴力冲突和混乱截然不同。相反,人群中响起有节奏的歌声、欢快的舞步和整齐划一的口号,呈现有秩有序的氛围。这一幕对她而言既震惊又新鲜,也颠覆了她对传统示威的固有印象。 此外,韩国的物价也让她大呼意外,蔬菜价格高昂,水果更是按个数计价,这些都令她感到新奇。笔者向她解释,虽然韩国物价较高,但与之相应的平均工资和最低时薪也处于较高水平,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物价带来的生活压力。同时,她对韩国民众在和平共识上的坚定与执着深感震撼,深刻体会到了韩国社会在关键时刻所展现的凝聚力。 尽管当前因紧急戒严事件影响,示威活动集中于尹锡悦总统弹劾,但在往日,单人或多人的多主题示威集会随处可见。韩国作为自由民主国家,民众勇于发声,这种开放的社会氛围是韩国的一大特色。但适得其反的是,因政府的过度宽容,导致罢工与示威频发,偶尔令社会运作陷入停滞,这也是笔者深感遗憾之处。 当前,韩国示威活动仍在持续,何时能迎来平息,无人知晓。笔者每日通勤路上,必经汉南洞的龙山总统府,即便是早八,道路也常被示威人群堵得水泄不通,上班之路充满荆棘。然而,在这份喧嚣与不便之中,笔者坚信正是这些来自国民的声音,推动着国家不断向前,承载着人们对更美好明天的希冀。
2025-01-12 14:36:02 -
韩国零售销售额创21年最大降幅 内需低迷态势加剧
去年,韩国零售销售额创下自2003年“信用卡危机”以来的最大降幅。耐用品、准耐用品和非耐用品三大商品类别的消费连续两年下降,这一现象即便在外汇危机和全球金融危机期间也未曾出现。 根据韩国统计厅国家统计门户网站(KOSIS)12日公布的数据,去年1月至11月,零售销售额指数同比下降2.1%。这是自2003年(-3.1%)以来同期的最大降幅,时隔21年再次出现。当年因信用卡过度发行引发的“信用卡危机”曾导致消费大幅下滑,而此次消费萎缩同样波及所有主要商品类别,包括耐用品、准耐用品和非耐用品。 数据显示,去年1月至11月,耐用品消费同比下降2.8%,准耐用品下降3.7%,非耐用品下降1.3%。这是继2023年之后,三大商品类别的消费连续第二年同时下滑。自1995年开始统计以来,这种现象尚属首次。 从具体商品类别来看,耐用品中的乘用车消费在2023年增长7.6%后,于去年大幅下降6.5%;准耐用品中的服装消费从2023年的微增(0.2%)转为下降3.2%;非耐用品中的食品饮料受高物价影响持续低迷,继2023年下降1.8%后,去年再度下滑2.5%,降幅进一步扩大。这是自2006年开始统计以来,首次连续三年下滑。 与商品消费疲软相对应,服务消费增速也显著放缓。去年1月至11月,服务生产同比增长1.5%,远低于2023年的3.4%和2022年的6.9%。这一趋势显示,尽管疫情结束后服务消费曾短暂复苏,其增长势头已明显减弱。 通常情况下,商品和服务消费会呈现此消彼长的交替趋势,但近年来两者均陷入低迷,进一步凸显内需困境。尽管自去年10月起连续降息一度提振了市场对内需复苏的期待,但“12.3紧急戒严”对消费信心的冲击再次令内需恢复蒙上阴影。 专家表示,高汇率可能进一步推高物价,加重内需压力。梨花女子大学经济学系教授石秉勋指出:“日益加剧的政治不确定性正导致消费者缩减支出、企业延缓投资,内需疲软的趋势可能持续深化。” 首尔明洞商业街某服装店门口【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1-12 11:04:21 -
【CES 2025】SK、三星、LG、LS齐聚一堂 韩国大企业聚焦"人工智能"
韩国主要企业的首席执行官们(CEO)齐聚美国拉斯维加斯,寻找未来的增长动力并促进合作。他们一致强调,应以人工智能(AI)为中心,积极构建业务蓝图。 当地时间本月9日,在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及信息技术展会CES 2025期间,韩国企业代表们通过系列活动了解行业趋势,并展示自身技术及未来业务计划。 当地时间8日,SK集团会长崔泰源在CES 2025现场举行记者会。【图片来源 SK集团】 SK集团会长崔泰源于8日(当地时间)在记者会表示:“所谓的物理AI,像机器人或日常设备中搭载AI的现象已经成为日常化和常识化。为了韩国的生存,必须系统性地完善AI相关基础设施。AI不是一种选择,而是一种像蒸汽机一样在各领域带来变革的力量。” 三星电子也全面展示了基于AI的技术,并推出“SmartThings Pro”,这是一种将AI家居扩展至商业设施、办公室、酒店、学校等多种场景的B2B解决方案。该技术不仅提高了能源管理效率,还能优化设施维护。 当地时间6日,三星电子联席CEO韩钟熙在CES 2025现场发表主题演讲。【图片提供 三星电子】 三星电子联席CEO韩钟熙表示:“我们的目标不仅是扩大搭载AI功能的产品,还要通过产品间的有机连接,实现智能化、个性化的AI家居使用体验。” 此外,LG电子将AI视为新业务的关键技术。在本次CES上推出了“Mobility Experience(MX)平台”。该平台旨在将先进的AI家居技术无缝融入汽车内部,为用户打造一个前所未有的个性化移动生活空间。 LG电子CEO赵周完表示,“LG电子的最终目标是无论何时何地,都能通过情感智能为客户创造全面的体验。无论AI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LG电子都将通过AI技术持续传递‘Life's Good’的价值。” CES2025现场【摄影 记者 李孝贞(音译)】 每年参观CES的LS集团会长具滋殷也于9日(当地时间)在记者会上强调了AI的重要性。他表示:“未来将不再是硬件主导,而是AI与软件主导的世界。如何将AI应用到生产、采购、质量等方面至关重要,我们必须自主开发软件。”
2025-01-10 16: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