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随着气温的回升,贵州省兴义市万峰林街道的油菜花盛开,吸引了不少游人。



【图片提供 新华社】
《 亚洲日报 》 所有作品受版权保护,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随着人工智能(AI)企业DeepSeek的横空出世、比亚迪自动驾驶技术的不断提高,韩国股市中的散户投资者近来重新燃起对中国市场的热情。 据韩国证券存管院6日消息,今年韩国散户投资者对中国股市(深港通、沪港通、B股、(R)QFII)投资规模为1637万美元,特别是上月净买入额达到2017万美元。虽然规模尚有限,但比起去年净卖出1.1785亿美元,市场氛围已发生180度的大转变。 从未来资产证券海外股票净买入排行榜来看,中国相关股票表现异军突起。上月17日至28日期间,小米、阿里巴巴、比亚迪、百济神州、中芯国际、优必选科技、腾讯等11只股票跻身海外股票净买入前30位。前10位中,中国相关股票占6席位。 其中小米居净买入首位,紧随其后的为阿里巴巴和比亚迪,前30位的股票中,中国相关股票净买入额为1739亿韩元。根据证券存管院的统计,韩国散户持有的中国相关股票中,比亚迪位居首位,持有金额总计1.2889亿美元,其次为恒瑞医药(1.2688亿美元)、贵州茅台(5766万美元)、韦尔半导体(3788万美元)、平安保险(3460万美元)等。 分析称,在全球经济风险不断扩大的背景下,中国科技股通过技术创新不断取得突破,投资者因此加大对中国股票的配置。收益也较为客观,上月阿里巴巴股价上涨44.39%,小米和比亚迪分别上涨35.97%和33.06%。 证券界预测,以美国为中心的投资组合将迎来新一轮调整优化,一位业内相关人士指出,美国股市大涨后,涨幅仍有空间的中国股市受到个人投资者的关注,尤其中国在AI等尖端技术领域不断取得突破,预计未来资金流向海外股市的趋势将进一步增强。 中国人工智能(AI)大模型DeepSeek 【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3-06 11:29:37贵州茅台、山西汾酒、四川五粮液——中国各地都有代表性的酒类品牌,韩国的酒类市场也不例外。虽然韩国烧酒种类比中国少,但不同地区的居民都有各自偏好的烧酒牌子。不过最近十年这种和酒相关的“地区情感”正在慢慢变淡。 韩国金融监督院网站2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主要在釜山、庆尚南道和蔚山等地销售的“GOODDAY”烧酒2021年销售额为1269亿韩元(约合人民币6.8亿元),较2011年减少37.3%,同期营业利润从盈利446亿韩元变为亏损9亿韩元。 庆尚南道代表性烧酒“舞鹤”曾在2015年创下年销售额2985亿韩元佳绩,但去年已经下降到1500亿韩元左右。舞鹤烧酒曾作为地方烧酒进军首都地区市场的先锋,展开多种市场营销策略,但最终未能攻破海特真露旗下“真露”和乐天七星饮料“初饮初乐”的防守壁垒。 全罗南道宝海酿造公司生产的“枫叶烧酒”2021年销售额为837亿韩元,较2011年减少35.8%。同期大邱地区出产的金福酒销售额减少43.2%,忠清北道烧酒销售额减少40.6%。 大田、忠清南道MACKISSCOMPANY公司销售额从2011年的480亿韩元下降到2021年的474亿韩元,减少1.3%。 地方烧酒品牌当中只有庆尚南道的“大鲜”和济州道的“汉拿山”最近十年销售额小幅上升。去年大鲜烧酒销售额为611亿韩元,较十年前上升9.9%;汉拿山为201亿韩元,增涨5.8%。不过这两款烧酒的销售额分别在2019年和2017年出现下降。 与地方烧酒品牌在首都地区遭遇滑铁卢不同,真露和初饮初乐近十年在地方市场的市场份额不断增加。 海特真露2021年销售额为2.2029万亿韩元,较2011年增加60.4%;同期乐天七星饮料销售额增加到2.5061万亿韩元,增幅20.1%。 海特真露2013年收购全罗北道“宝贝烧酒”公司后,地方市场影响力持续上升。海特真露2019年4月推出的复古包装“真露”目前已经卖出12亿瓶之多。 投资机构出具的报告显示,以今年第三季度为基准,海特真露在国内烧酒市场的占有率约为67%,乐天七星饮料旗下“初饮初乐”大约在15%,地方品牌预计不到20%。 海德真露相关人士表示,蓝瓶“真露”上市前,公司产品的市占率在50%左右,新产品推出后受到年轻一代喜爱,产品的市场份额也随之上升到60%。 首尔市内一家便利店货架上销售的烧酒 【图片提供 韩联社】 相关报道: 韩国各地烧酒大盘点,总有一款适合你~
2022-11-28 16:12:09中国(贵州)——韩国经贸文旅座谈会于5月21日在韩国首尔举行,来自中国贵州省代表团、韩国进口协会、韩中友好协会以及韩国经贸界、旅游界和媒体代表约60位参加此次活动。 中国驻韩国大使刑海明在会上致辞。他表示中韩两国互为重要近邻,经贸合作相互交融,人文往来密不可分。贵州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资源基地、白酒生产基地,在新能源、新材料、大健康、绿色食品、优质白酒等产业领域优势显著,与韩国有着十分广阔的合作空间。同时,贵州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民族文化,欢迎各位韩国朋友到贵州赏美景、尝美食、品美酒,体会一场忘忧之旅。 中国驻韩国大使刑海明正在致辞。【摄影 记者 李雅贤】 韩国前首尔特别市议会议长金仁镐、韩国进出口协会常务副会长权基昌分别代表韩方致辞。他们都分别表示贵州丰富的山地资源、品质上乘的的中医药材等具有独特吸引力,未来双方将利用和发挥彼此优势与潜力,进一步推动双方格领域合作。 【摄影 记者 崔锦宁】 贵州省商务厅副厅长令狐绍辉、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李芳分别就贵州对外经贸合作、文化旅游发展情况做了介绍。针对韩方特别关心的贵州山地旅游资源情况、旅游服务设施及环境以及支付入境支付便利化方面的问题,贵州省代表团一一进行解答,与韩国商协会、企业界等参会嘉宾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贵州省商务厅副厅长令狐绍辉正在发言。【摄影 记者 李雅贤】 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李芳正在发言。【摄影 记者 李雅贤】 贵州省与韩国忠清南道自2016年缔结友好省关系以来,双方开展了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的务实交流合作,友好关系不断深化,2016年举行中韩人文交流主题省道“贵州日”活动、2021年举办中韩青少年网络围棋赛、2022年举行农业技术交流研讨会,推动贵州省铜仁市与韩国忠清南道唐津市签署建立友好交流合作关系意向书。此次贵州省代表团再次访问韩国忠清南道,贵阳市贵安新区与忠南科技园、贵州旅游协会与忠清南道观光协会分别签署了友好合作备忘录,并举行了忠清南道观光协会加入总部设在贵阳的国际山地旅游联盟授证仪式。 【图片来源 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4-05-21 20:09:07中国驻韩国大使馆经济商务处经济公使谷金生20日在庆祝中韩建交30周年:中韩未来经贸合作论坛上发表演讲。 【摄影 记者 柳岱佶】 邢海明大使和金汉正国会议员发表了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中韩建交30年来双边经贸合作取得的辉煌成就,明确了未来中韩经贸合作的发展方向。我愿借此机会向大家介绍中韩经贸合作的具体情况,并同大家共同探讨如何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继续密切两国合作,推动两国经贸关系不断深入发展。 【中韩经贸合作情况】 一. 中韩贸易突飞猛进 建交以来,中韩双边贸易增势迅猛,规模迅速扩大,继2018年首次突破3000亿美元大关后,2021年迈上3623亿美元新台阶,再创历史新高,30年间双边贸易额激增2倍,呈飞跃式增长。即便在疫情背景下,中韩贸易仍连续两年实现逆势增长,充分展示了两国经贸合作的巨大韧性和潜力。同时,随着两国制造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在全球价值链中向中上游攀升速度加快,中韩贸易逐步从产业间贸易向产业内贸易转变,产业分工更为精细化,贸易结构不断优化,双边贸易迈向高质量高水平合作。 二、双向投资提质扩容 据韩方统计,截至2021年底,中国累计对韩国投资达7600多项(次),直接投资到位资金68.6亿美元,是韩国第11大外商直接投资来源国。中国对韩国投资总量一半以上为服务业,涉及金融保险、运输、批发零售、餐饮住宿等领域。 据中方统计,截至2021年底,韩累计对华投资项目数7.1万个,实际投资额902.3亿美元,是中国第二大外商直接投资来源国。韩对华投资总量的七成以上集中于制造业,涉及电子、汽车、化工、钢铁等领域。近年来,韩对华投资地域进一步拓宽,呈现全面开花良好局面,投资领域聚焦高新技术,战略上更注重开拓中国内需市场。如三星电子在西安投资的存储芯片项目,LG在广州投资的大型液晶面板项目,现代汽车在广州投资的氢燃料电池项目,SK在大连投资的存储芯片项目等,显示了韩国企业开展对华投资合作的信心与雄心。 三、地方合作活跃发展 中韩自贸协定框架下的中韩地方及产业园合作,为两国地方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深化合作搭建了良好平台,提供了广阔空间。中国已在烟台、盐城、惠州、长春设立4个试点园区,与韩国新万金地区开展合作方兴未艾。中韩(惠州)产业园自2017年12月成立以来,招商引资成效显著,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为中韩两国加强在人工智能、显示面板、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的产业链协同合作发挥着积极作用。同时,威海和仁川自由经济区作为中韩FTA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近年来,双方合作成果不断,有力促进了威海与仁川在产业、科技、金融、人才等全领域的合作,尤其是双方共同推动的 “四港联动”更是拉近了两地的时空距离。此外,中国广东、江苏、山东、四川、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积极加强同韩定期经贸交流,山西、贵州等从各自实际出发加大对韩务实合作。中韩地方合作展现出“遍地开花”的喜人局面。 四、经贸合作机制更加完善 中韩双边经贸合作机制多、层级高、领域广,包括1992年建立的中韩经贸联委会、2001年建立的中韩投资合作委员会,以及2015年建立的中韩产业园合作机制会议和中韩自贸协定联委会等部级机制会议。此外,还有涉及贸易救济、劳务合作、服务贸易等诸多领域的双边合作机制。中韩两国政府部门在这些机制平台下有效开展商务磋商和政策协调,解决彼此关切,有力促进了双边经贸的发展。此外,两国产业、科技、海关等部门间的合作也日益紧密。 五、多边舞台密切沟通 在国际舞台上,中韩拥有广泛的共同利益,双方在世贸组织、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中日韩FTA以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区域多边机制内保持着顺畅的沟通和良好的合作,不仅维护了双方共同利益,还对维护多边主义与自由贸易体制、促进区域及世界经济繁荣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中韩合作面临的机遇】 当前,中韩两国都处于结构性改革和发展升级的关键时期,互利共赢合作存在很多新机遇: 一是多双边区域合作带来的新机遇。中韩FTA二阶段谈判正在平稳推进中,RCEP协定也已于今年年初正式生效,这将为两国深化贸易投资提供新平台、开拓新领域,带来新机遇。一方面,更多的商品有机会享受到更大幅度的关税减让,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水平将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投资限制大幅放宽,服务贸易开放和投资将进一步扩大;此外,RCEP同时涵盖知识产权、电子商务、政府采购、贸易救济等方面的内容,有利于大幅优化域内整体营商环境。这些都将为中韩企业深化贸易投资合作创造良好条件。 二是优势互补的创新机遇。中国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特别是新兴产业。以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为代表的“新基建”是中国未来发展的投资重点。2021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45.5万亿元人民币,占GDP比重达39.8%。韩国政府也正在着力推动各领域的数字化转型。中韩在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产业领域的互利合作大有可为。 三是共建共享的绿色发展机遇。中国正在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明确把“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写入“十四五规划”,绿色经济将成为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韩国也在大力培育新能源产业,未来中韩在新能源、环保产业、绿色科技等领域拥有无限合作空间。 四是前景广阔的第三方市场合作机遇。中韩两国都是制造业、工程承包大国,在技术、装备配套和工程建设等方面各具比较优势,双方应加强政策对接,互挖潜力、互补优势,实现共赢发展。两国携手加强第三方市场合作,将产生“1+1+1>3”的效果,给域内国家、地区经济合作提供强大推动力。 【相关合作建议】 各位嘉宾,中韩互为重要经贸伙伴,双边经贸合作成就举世瞩目,硕果累累。面向未来,中韩应深入研究并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在更大广度实现价值链融合,挖掘经贸发展新动能。 双方应以两国领导人重要共识为指引,加快推进两国发展战略对接。围绕《中韩经贸合作联合规划(2021至2025)》,着眼于新一轮科学和工业技术革命,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放大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合作的协同效应。 双方应持续深化人文交往和科学技术交流,强化在共同研发领域的合作,不断大创新创业合作。在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基础上拓展在人才链、创新链方面的合作,打造更多合作新领域、新模式、新业态。 双方应加强在区域和多边框架内的协调,共同维护经济全球化和多边贸易体系,积极参与区域自由贸易安排,抢抓RCEP生效带来的新发展机遇,支持两国企业在第三方市场加强合作,拓展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合作的外延。 期待中韩各界尤其是经济界进一步密切交流合作,牢牢把握机遇、勇于大胆创新,在中韩建交三十年取得辉煌成就的基础上,戮力同心,乘势而上,再创未来三十年中韩合作的新辉煌,更好造福两国人民,促进两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区域繁荣稳定。中国驻韩国大使馆愿一如既往为此积极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 【图片提供 中国驻韩国大使馆经济商务处】
2022-09-21 11:2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