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统计厅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为109.41,同比上升3.7%,这是自2011年12月(4.2%)以来的最高涨幅,也是自2012年1月(3.3%)和2月(3.0%)后首次连续两个月保持在3%以上。CPI涨幅在今年4月(2.3%)、5月(2.6%)、6月(2.4%)、7月(2.6%)、8月(2.6%)、9月(2.5%)连续6个月保持在2%左右后,10月(3.2%)超过3%,11月涨幅进一步扩大。分析称,油价(1.32个百分点)、餐饮费等服务价格(0.96个百分点)、农畜水产品价格(0.64个百分点)等的上涨主导了11月整体物价走高。
具体来看,工业品价格同比上涨5.5%,创下2011年11月(6.4%)以来的最大涨幅。其中汽油(33.4%)、柴油(39.7%)、液化石油(38.1%)、煤油(31.1%)等石油类产品价格上涨35.5%,创下2008年7月(35.5%)以来的最大涨幅。加工食品价格上涨3.5%;水电煤价格上涨1.1%;农副产品价格小幅上涨7.8%,其中黄瓜(99%)、生菜(72%)大幅上涨,鸡蛋(32.7%)、进口牛肉(24.6%)、猪肉(14%)、国产牛肉(9.2%)等畜产品也有较大涨幅。
公共服务价格上涨0.6%;个人服务价格上涨3%,创下2012年1月(3.1%)以来最大涨幅,其中房租上涨1.9%,典租房和月租房的租金分别上涨2.7%和1%。生活物价指数同比上涨5.2%,涨幅创2011年8月(5.2%)以来新高。扣除农产品和石油类产品的核心物价指数同比上涨2.3%。
此外,对物价预测方面,政府和统计厅方面存在些许差异。统计厅经济动向统计审议官鱼云善表示,从国际油价或粮食、原材料价格趋势来看,石油等工业品价格涨势减速的可能性不大,而个人服务随防疫体系转换、消费信心恢复持续上涨的可能性较大,因此12月物价很可能继续出现相当幅度的上涨,飙升至接近4%的CPI涨幅很难轻易下降。
韩国经济副总理兼企划财政部长官洪楠基当天在中央对策本部会议上表示,预测12月国际油价上涨势头将有所缓和。同时,受燃油税下调等效果,物价上涨幅度将有所放缓。他还说,截至10月,累计CPI涨幅为2.2%,与韩国银行(央行,2.3%)和经合组织(OECD,2.4%)的预测值持类似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