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提供 韩联社】
28日,全国保健医疗产业工会斗争决议大会在青瓦台前举行,与会人员呼吁政府妥善解决全罗北道群山医疗院罢工事件。
《 亚洲日报 》 所有作品受版权保护,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韩国保健医疗工会今年1月对全国约4.49万名工会成员进行保健医疗实态调查,并于19日公布结果显示,过去一年内,半数以上医护从业人员在工作中经历过语言辱骂、人身攻击或性骚扰等暴力事件。 数据显示,55.7%的受访者表示遭受过辱骂、暴力或性暴力等行为。其中,遭遇语言辱骂(包括高声斥责、人身侮辱等)受访者占55.1%,遭遇肢体暴力占11.5%,遭受性骚扰或性侵犯则占7.2%。 从性别来看,女性受害比例显著高于男性。女性中有59.8%表示遭受过辱骂,12.7%遭受过肢体暴力,8.4%遭受过性骚扰。男性相应比例则分别为36%、6.9%和2.5%。 医疗行业暴力事件频发,但多数受害者选择“忍气吞声”。数据显示,72%的受访者未采取任何正式应对措施,仅向周围熟人倾诉或默默忍受。在遭受暴言、暴力和性骚扰的受访者中,分别有75.5%、61.2%和66.4%表示“没有正式申诉,仅私下诉苦”。向工会、职场内部申诉机制或通过法律途径维权者比例极低,分别仅为1.8%、2.4%和2.6%。 更令人担忧的是,93%的受害者表示所在机构未采取任何形式的应对或保护措施。按照相关规定,医疗机构在发生此类事件时应及时采取暂停工作、安排休息、隔离施暴者、提供心理咨询及治疗、给予带薪假期等应对措施,但现实中往往难以落实。 调查还显示,大部分施暴者为患者本人或其家属。其中,在遭遇暴言、暴力和性骚扰案例中,施暴者为患者的比例分别为42.7%、84.5%和74.2%,为患者家属的比例分别为26.5%、9.5%和9.9%。 保健医疗工会指出,随着韩国进入低生育率、高龄化社会,医疗服务需求日益增长,护理服务体系也在不断扩展,需从法律和制度层面强化对医护人员的人权保护措施,改善工作环境,防止医护暴力事件持续发生。 首尔某家医院的护士与医生【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6-19 17:46:43韩国健康保险公团19日发布的资料显示,外国人参保者已连续8年(2017至2024年)实现收支顺差,去年盈余规模达9439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0亿元),创历史新高。这意味着外国人参保者缴纳的保费总额超过了其实际医疗服务支出。 从年度数据来看,2018年盈余规模为2255亿韩元,2020年增至5729亿韩元,2023年进一步扩大至7308亿韩元,去年则创下9439亿韩元的历史最高纪录,接近1万亿韩元大关。 从参保者国籍分布来看,越南(1203亿韩元)、尼泊尔(1097亿韩元)、美国(821亿韩元)、柬埔寨(742亿韩元)等国家(地区)的参保者均实现了财政盈余。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籍参保者的收支状况出现明显好转。该群体此前曾被视为造成财政负担的外国参保群体,在2018年和2019年分别产生1509亿韩元和987亿韩元的财政赤字。但随着相关制度的完善,到2023年赤字已缩减至27亿韩元,去年更是实现了55亿韩元的盈余。 为防范医保资源被滥用,韩国政府近年来不断完善制度设计。过去曾存在部分外国人入境后立即以“职场加入者家属”身份登记为医保被扶养人,不缴纳保费却接受高额医疗服务后迅速出境等漏洞。对此,韩国政府自去年4月起实施新规定,要求仅有在韩停留超过6个月的外国人及海外侨胞才可登记为被扶养人。 关于未来改革方向,有观点提出引入“互惠原则”,即根据外国人在其母国享受的医保待遇来设定其在韩医保权益。然而,韩国政府对此保持谨慎态度。政府方面认为,此举可能引发外交纠纷,违反国际贸易规则。同时,考虑到多数在韩外国人来自医疗保障水平相对较低的国家,按国籍区别对待可能涉嫌歧视。 鉴于外国人参保整体已实现财政盈余,专家建议,未来应在社会共识基础上,平衡国家利益、人道主义与非歧视原则,构建更具可持续性的医疗保障体系。 【图片提供 Gettyimagesbank】
2025-06-19 14:53:46上月27日,在首尔中区乐天酒店举行的第57届韩日经济人会议开幕式。【图片提供 韩联社】 韩国经济人协会(以下简称“韩经协”)面向韩国销售额前1000强企业进行《韩日邦交60周年经济合作问卷调查》,并于19日发布的结果显示,韩国企业普遍对韩日经济合作持积极态度,认为对韩国经济发展产生显著推动作用,并期待未来进一步深化双边经贸合作。 调查数据显示,超过半数(56.4%)受访企业肯定韩日经济合作的促进作用其中“显著促进”占7.9%,“较为促进”占48.5%。持中立态度的企业占33.7%,认为存在轻微阻碍的仅占9.9%。 关于合作成效,企业认为技术合作(53分)、通过日本市场拓展实现规模经济效应(35分)、旅游文化产业协同发展(29分)、以及供应链稳定化建设(27分)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果。此外,62.4%的受访企业认为韩日经济合作对韩国经济增长具有持续必要性。其中,20.8%的受访企业认为“非常必要”,41.6%则认为“较为必要”。 关于双边关系稳定的重要意义,60.4%的企业认为“较为重要”,27.7%表示“非常重要”,“无影响”占5.9%。在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领域评估中,半导体产业以91分高居榜首,人工智能(57分)、汽车制造(39分)、生物医疗(32分)以及造船与电池产业(各26分)分列后位。针对未来合作方向,“共同应对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浪潮”(69分)为企业首选,其次研发合作与人才培养(52分)、高层互访机制强化(46分)以及第三方市场联合开发(36分)等。 韩经协表示,本次调查充分体现了企业对韩日经济合作价值的广泛共识,为确保合作持续深化并取得实质性成果,维持两国关系的稳定发展至关重要。 在目前已开展对日合作的61家受访企业中,82%的企业肯定了合作价值。其中,42.7%的企业认为双方合作“非常重要”,39.3%认为“一般重要性”,“不太重要”占16.4%,“完全不重要”仅占1.6%。关于合作替代性评估,27.9%的企业表示需3年以上调整周期,21.3%表示“难以替代”。 韩经协国际本部长金奉万(音)强调:“在当前全球经贸秩序重构的关键时期,韩日经济合作的战略价值日益凸显。我们将以尖端产业合作为核心,全力支持企业拓展双边经济合作空间,同时深化与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的战略协作。”
2025-06-19 11:17:38本月18日至20日,2025首尔国际清洁展览会(CLEAN KOREA SHOW 2025)在首尔COEX会展中心举行。作为中国智能机器人领域的领先企业,擎朗智能携多款自主研发的清洁机器人重磅亮相,集中展示“具身AI”技术在智能清洁领域的应用成果。 首尔国际清洁展览会是韩国规模最大的清洁与设施管理类专业展会,涵盖清洁设备、建筑维护、防疫消杀、空气净化及智慧楼宇管理等多个领域。本届展会现场设有机器人智能体验区、技术演示区及一对一商务洽谈区,聚焦AI与自动化技术在清洁与环保领域的融合应用,吸引了众多行业从业者和采购商参观交流。 展会期间,擎朗智能重点展示了旗下C20、C30及C40等主力产品,覆盖商业综合体、写字楼、酒店等多种应用场景。清洁机器人具备扫地、吸尘、洗地一体化作业能力,并采用灵活的模块化设计,展现出卓越的场景适应性与操作便捷性,吸引了众多韩国企业及买家的高度关注。 擎朗智能成立于2010年,总部位于中国上海,是中国较早布局智能机器人赛道的企业之一。产品广泛应用于餐饮、酒店、医疗、工业、清洁等多个垂直场景,在全球餐饮配送机器人市场占有率居首位。近年来,公司加快国际化战略步伐,已在美国、荷兰、日本、韩国、阿联酋及中国香港设立全资子公司,积极推动智能机器人在全球多地的本地化落地与商用拓展。 此次亮相首尔国际清洁展览会,不仅进一步提升了擎朗智能在韩国清洁机器人市场的品牌认知度,也为今后与本地合作伙伴在技术试用、售后服务、生态融合等方面的深入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擎朗智能表示,公司将继续推进以“产品、服务和系统集成”为核心的本地化战略,着力加强与亚洲区域内智慧楼宇、清洁环保、公共安全等系统的协同联动,提升整体解决方案的落地能力和市场渗透率。 业内人士指出,随着ESG理念深入人心、碳中和目标加快推进,以及智能城市建设不断提速,智能机器人在清洁、物流与城市管理等多个领域的需求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以擎朗智能为代表的中国智能机器人企业,正依托自主技术创新与全球市场布局,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与行业竞争力。 擎朗智能于2025首尔国际清洁展览会上展示的多款智能机器人【图片提供 擎朗智能】
2025-06-19 10:4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