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图片新闻
코로나19 희생자 추모 조기 걸린 미 대사관
《 亚洲日报 》 所有作品受版权保护,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相关新闻
-
【亚洲人之声】新冠疫情或卷土重来 政府应对须"快准狠"
近来韩国出现新冠疫情卷土重来之势。韩国疾病管理厅数据显示,今年新冠住院患者数量从2月第一周(875人)起持续减少,但6月底再次开始增加。今年7月第一周住院患者为91人,第四周增至465人,8月第一周则激增至861人,接近2月水平。考虑到新冠疫情常态化后不再进行官方统计的确诊病例,目前再度流行的规模可能较预想更大。韩国政府预计,截至本月底患者人数还会进一步增加。 政府防疫部门13日提出,暑假和休假季节结束后,社交行为变化可能会影响病毒传播,空调和密闭空间也是夏季疫情扩散的原因之一,因此预计新冠疫情可能会在8月下旬达到顶峰。新冠再度流行的迹象不容忽视,需要政府迅速采取应对措施。目前,韩国医政矛盾导致的医疗空白问题持续存在,政府有必要密切监控新冠疫情发展趋势,确保医疗现场不会出现差错。 目前流行的奥密克戎变异株KP.3的重症率和致死率并不高,因此政府认为尚未达到提高危机等级的程度。实际上,新冠变异株随时可能威胁到高危人群,因此万万不可掉以轻心。自上月以来,新冠检测试剂的需求也开始大幅增加,药店出售的新冠检测试剂订购数量本月暴增约10倍,部分治疗药物甚至已经出现短缺现象。治疗药物的供求失衡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新冠疫情常态化后,韩国政府把新冠降级为与流感类似的第四级传染病,不再强制隔离患者,因此个人防疫措施更加重要。目前各家企业的防疫措施和应对规定不尽相同,职场人士已经开始感到困惑,呼吁政府层面出台确诊患者带薪休假支援政策,以保障劳动者权益。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上周的简报中警告称,全球新冠检测阳性率平均超过10%,即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出现扩散趋势。如果疫情规模再次扩大,需要减少线下和外部活动,则可能对经济造成影响。因此,防疫管理必须细致缜密,不容疏忽。 14日,在光州北区保健所,传染病管理组职员正在张贴个人卫生守则宣传海报,以预防新冠病毒扩散。【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08-15 14:46:26 -
新冠未平肺炎又起 赴华旅游不见恢复或持续萎缩
最近,在新冠和流感持续流行的同时,中国爆发的支原体肺炎也开始扩散,引发旅游业界担忧。 多种传染病的同时流行甚至导致了新造词汇“multi-demic”(multiple+endemic)的诞生,也加剧了人们对传染病和疾病的恐惧,这可能进一步造成旅行消费萎缩。截至目前,旅游市场上尚未出现推迟或取消赴华旅行的明显动向,但韩国旅游业界表示,已经开始与当地合作伙伴共同采取实时监控措施,以应对可能发生的情况。 目前在中国,流感和支原体肺炎等呼吸道疾病在儿童和成人之间迅速传播。支原体肺炎表现为咳嗽、发热、头痛、咽痛等与普通感冒或流感相似的症状,是一种细菌性肺炎,主要在3至15岁儿童和年轻成年人中发生,通过直接接触或飞沫传播感染。 韩国的支原体肺炎感染也呈增加趋势。疾病管理厅数据显示,支原体肺炎住院患者从上月第一周的174人增加到本月第一周的249人,一个月内增加了1.4倍。印度等部分国家为防止支原体流入本国,已经开始建议民众避免赴华旅行。 有观测认为,随着对传染病恐慌的加剧,韩国游客的赴华旅行需求可能会下降。黄色气球旅行社相关人士表示,有关中国爆发肺炎的消息引发部分客户的咨询,但实际上还未导致旅行取消的情况,当地也尚未察觉到明显变化,目前正在与当地合作伙伴进行实时监控,以应对潜在问题。 哈拿多乐相关人士也表示,还没有出现关于中国爆发肺炎的客户咨询,目前情况正常,尚无特别动向。中国在今年年初放宽新冠防疫政策,但此后与赴华旅游和度假的游客相比,商务出差的需求更多,因此目前还没有出现明显变化。 哈拿多乐对明年春节长假期间(以2月8日至12日出发为准)海外旅游商品预订情况进行统计的结果显示,赴东南亚和日本旅游呈现两位数增长,而赴华旅游增长仅为一位数。 旅游业界相关人士表示,必须访问中国的商务需求占比相对较高,而赴华进行一般旅游或度假的恢复速度较慢,目前因支原体肺炎扩散而取消赴华旅行的迹象尚不明显。 上月23日,在北京一家儿童医院,等待治疗的患儿与监护人挤满门诊大厅。 【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3-12-12 16:25:26 -
新冠疫情过后弱势群体处境艰难 韩国上半年自杀人数接近七千人
10日是世界预防自杀日,韩国尊重生命基金会当天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韩国自杀身亡人数累计为6936人,同比增长8.8%。专家警告称,在新冠疫情大流行结束恢复日常的过程中,暴露出社会弱势群体的困难。 按照单月自杀数据来看,1-6月先后为976人、1049人、1249人、1154人、1279人和1229人。顺天乡大学医院精神健康医学专业教授李和永(音)称,通常灾难当下社会各群体间同舟共济度过难过,自杀率相对较低,但在灾难过后,各种社会限制解除,导致弱势群体感到孤立无助。多项预测显示,在新冠疫情过后,自杀率会持续攀升。 40-69岁年龄段的自杀者占整体的54.2%,其中尤以50-59岁(1382人)为自杀高发年龄段,其中男性占比75.7%。李和永称,经济问题是主要自杀原因,中壮年层自杀者相对较多。 19岁以下的青少年自杀者为197人,同比增长18%,108名女性青少年在上半年选择以自杀方式离开人世,同比增长高达48%,增幅在各年龄层中居首。 嘉泉大学精神健康医学专业教授裴胜民(音)称,新冠疫情流行持续数年,青少年参与体育活动等释放压力的机会被剥夺,由此引发的后遗症正在慢慢显现。 调查显示,自杀身亡者中,约30%生前曾经历过家人自杀的痛苦。保健福祉部和韩国尊重生命基金会从2015年起至去年对956名自杀人员进行的“心理解剖”结果显示,其中284人(29.7%)生前曾遭遇过家人自杀。 “心理解剖”是指心理专家通过自杀人员相关记录以及遗属的陈述等对自杀者的心理和行为进行分析,剖析自杀具体原因的调查方法。根据韩国《预防自杀法》由遗属向政府申请后实施。 经历过家人自杀的284名自杀者中,父母自杀的占18.3%,兄弟姐妹自杀的占13.4%。 对自杀者死亡前压力类型进行的分析结果显示,来自家庭关系的压力最多,占比61.3%,其次还有经济(60.7%)、职业(59.2%)等。大部分自杀者生前平均同时经历过3.5起压力事件。 家庭关系压力类型中,48.5%来自于与父母的关系,其次还有子女关系(27.5%)和兄弟姐妹关系(23.9%)。尤其是青年和壮年自杀者中,大多经历过来自父母的压力,具体主要有儿童时期经历过父母的暴力、语言虐待或漠不关心等。 相反,46.9%的中年和64.3%的老年自杀者则经历过来自于与子女的关系压力,其中由于本人犯下的家庭暴力导致家庭矛盾,或由于子女社会生活、健康问题等自责的情况较多。 实施“心理解剖”的自杀者中,93.6%在死亡前曾出现过预警信号,66%经历过感情变化,54.9%曾直接表示过自杀意愿。但及时发现预警信号的家属比重仅为24%,其中46%已经发现预警信号的家属未采取应对措施。 首尔阳川区某小学一教师日前自杀,图为前来吊唁的市民泣不成声。【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3-09-10 10:05:57 -
济州航空“欢喜”Seegene“愁” 新冠“退场”致韩国中坚企业业绩对比鲜明
据调查,今年上半年韩国上市中坚企业的营业利润同比减少20%。随着全球新冠防疫政策的放缓,旅游需求大幅增加,济州航空的营业利润剧增,而新冠检测试剂制造企业Seegene的营业利润急剧减少,对比鲜明。 企业数据研究所CEO Score对韩国500强中坚企业中提交上半年报告的497家企业业绩进行分析,并于20日公布的结果显示,这些企业今年上半年的营业利润同比减少20%,为5.9067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21.37亿元)。同期调查对象中坚企业的销售额减少0.2%,为114.5391万亿韩元。但中坚企业的营业利润减幅低于500强企业的营业利润减幅(-52.6%)。 从各行业来看,由于半导体业况不振等原因,IT与电子电气行业的营业利润减少幅度最大,同比(1.7929万亿韩元)锐减64.9%,为6284亿韩元。随着半导体行业的长期低迷,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等主要半导体大企业绩受到的冲击原封不动地反映在中坚企业业绩上。 石油化学行业的营业利润从1.0301万亿韩元减少到6343亿韩元,减幅为38.4%。其次,金属与非金属(-3113亿韩元,33.1%↓)、生物制药(-2596亿韩元,41.3%↓)、生活用品(-2043亿韩元,29.8%↓)、医疗器械(-436亿韩元,26.9%↓)、流通(-350亿韩元,27.1%↓)等行业的营业利润也大幅减少。 济州航空客机【图片来源 济州航空】 由于新冠疫情好转,旅游需求爆发,物流行业从去年的359亿韩元营业赤字转为今年的3491亿韩元大幅顺差。汽车及零部件行业的营业利润从去年上半年的2689亿韩元剧增到今年上半年的6203亿韩元,增幅为130.7%。其次是服务(2024亿韩元,27.8%↑)、造船与机械设备(81亿韩元,2.2%↑)、食品饮料(2亿韩元,0.1%↑)等行业的营业利润也有所增加。 从各企业来看,济州航空的营业利润增幅最为显著。今年上半年济州航空的营业利润为953亿韩元,从去年上半年的1346亿韩元营业亏损转为盈利。同期,德威航空也成功扭亏为盈,营业利润从685亿韩元亏损转为1025亿韩元盈利。除航空公司外,酒店度假村企业ANANTI的业绩也大幅改善。今年上半年ANANTI营业利润为1799亿韩元,同比激增343.7%,创下业绩新高。 此外,乐园集团(1201亿韩元)、DAWONSYS(767亿韩元)与HSD Engine(406亿韩元)也成功扭亏为盈,YG娱乐(499亿韩元,323.3%↑)、JYP娱乐(443亿韩元,101.9%↑)、宾格瑞(363亿韩元,160.3%↑)等营业利润大幅增加。 相反,赚足新冠红利的Seegene却备受打击。去年上半年创下2127亿韩元营业利润的Seegene今年上半年出现234亿韩元的赤字。此外,包括氟化物制造企业厚成(-1035亿韩元,由盈转亏)在内,INTOPS(-938亿韩元,88.7%↓)、SIMPAC(-744亿韩元,81.8%↓)、WONIK IPS(-695亿韩元,由盈转亏)、Dongwha(-694亿韩元,由盈转亏)、周星工程(-624亿韩元,95.6%↓)、娱美德(-590亿韩元,赤字扩大)、泰思科技(-548亿韩元,由盈转亏)、韩美半导体(-519亿韩元,79.7%↓)等营业利润也大幅减少。 Seegene新冠病毒检测试剂【图片来源 Seegene】
2023-08-20 14: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