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认为,2018年是“国潮”出现的元年,短短5年间,“国潮”已经发展至第3代。第1代“国潮”出现时,人们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服装、食品等生活用品上。第2代“国潮”已经扩大到国产手机、汽车等高附加值消费产品。第3代“国潮”发展为对文化、生活、兴趣等全方位产生影响的水平。尤其是中美贸易战后,中国年轻一代对“国潮”的热情逐渐高涨。
韩国贸易投资振兴公社(KOTRA)北京贸易中心数据显示,在百度和人民网于去年5月份联合进行的一项调查中,75%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更加关注本土品牌,较5年前的2016年(55%)有了显著增长。正因如此,中国本土产品的需求正在增加,曾经大受追捧的外国品牌正在逐渐离开中国消费者的视野。
以化妆品为例,从2013年到2016年,随着《来自星星的你》、《继承者们》、《太阳的后裔》等多部韩国电视剧在中国掀起了收视热潮,掀起了一阵韩流热潮。剧中人物的同款妆容,以及演员所代言的韩国化妆品都成为了一时的潮流新风向。韩国最大化妆品集团爱茉莉太平洋(Amorepacific Group)可以说是韩流热潮的受益者。有报道称,爱茉莉太平洋2016年在中国创造了2800亿韩元(约合14.8亿人民币)的业绩神话。
爱茉莉太平洋旗下的赫妍(Hera)、悦诗风吟(Innisfree)等品牌进入中国市场后,曾经通过迅速开设线下卖场,积累了大量人气,所售化妆品也几乎成为“韩流女孩”的必备单品。 然而,据业界消息,中国各地的赫妍线下卖场已全部关闭。更为致命的是在华门店最多的悦诗风吟,3年利润缩水93%,关掉8成中国门店,败走中国几乎已成定局。
在“国潮”全面崛起的大背景下,韩流热潮的褪去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而且,早早就被贴上“亲美反华”标签的韩国总统尹锡悦更是为韩流在中国的退潮添上一把旺火。韩国总统府经济首秘崔相穆曾在7月初举行北约峰会期间表示,通过中国实现韩国出口经济繁荣的时代正在终结。但是韩中建交30周年来,在多领域的经济合作已达到高度融合,想说“分手”并不容易。
中国市场曾是韩国企业的“乐土”,在“国潮”盛行的当下想要重新夺回中国消费者的心或许并不容易,但是机会与挑战并存,韩国企业还需尽快适应市场变化,增强产品竞争力,重新开拓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图片来源 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