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政府全面解除保持社交距离措施,企业的用人需求猛增,但却陷入找不到人的境地,中小企业的情况更为严重。韩国雇佣劳动部1日公布的《2022年上半年各行业劳动力调查》显示,今年上半年企业需雇佣人数为130.3万名,实际雇佣人数为112.8万人,空缺率为13.4%,同比增长3.8个百分点。“工作不匹配”是指就业市场的供需不匹配。
从企业规模来看,虽然300人以下企业的需雇佣人数和实际雇佣人数分别同比增长22.1%和16.3%,但空缺人员同比增长高达71.3%,达到16.4万名。300人以上企业的空缺人员也达到1.2万名。空缺人员是指企业需要人员数和实际招聘人员数之间的差值。
然而,求职者也苦于找不到工作。韩国统计厅此前发布的报告显示,2021年470.6万名毕业生(含辍学人员)中,未就业人员达154.8万名。也就是说,每3名毕业生或辍学人员中,就有1人未能就业。
▲工资待遇成主因
即使与其他先进国家相比,韩国大企业与中小企业的工资也存在较大差异。韩国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工资的相对水平(假定大企业工资为100时对比中小企业的工资)为59.8,而欧盟国家和日本则分别为75.7和68.3。
而高通胀的持续意味着工资贬值,购买力下降,中小企业劳动工的工资实际是在减少。雇佣劳动部此前公布《6月企业劳动力调查》显示,300人以下企业劳工者人均工资为329.2万韩元,同比增加4.1%,然而6月消费者物价指数涨幅却高达5.4%。由此来看,劳动者的实际工资呈负增长趋势。
▲中小企业加薪不可避免
业界相关人士指出,政府应通过鼓励灵活就业增加就业岗位和对中小企业提供支援等方式解决就业两极化问题,并在提振就业市场活力上做出一定努力。如果就业市场“工作不匹配”现象持续,中小企业将别无选择,只能通过提高工资吸引求职者。因此政府应该从政策上强化对中小企业的社会保障体系,减少就业两极化差距。
具体提出了扩大引导年轻求职者在中小企业就业的奖金、强化违反休假及加班津贴制度的企业的管理和监督、强化职业训练等。
相关人士表示,在劳动市场灵活化的过程中,应该从政策上消除可能发生的不安情绪,从本质上来说,很难通过招聘填补人员空缺的下级产业有必要放宽移民劳动者的雇佣限制。

【图片提供 韩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