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韩国统计厅国家统计门户网站(KOSIS)7日消息,今年7月食品和非酒精饮料物价指数为113.12,较去年同期增加8.0%,创下去年2月以后食品价格指数最高涨幅;同期农畜产品价格指数同比上升7.1%,是近7个月以来的最高涨幅。

首尔市内一处传统市场的蔬菜摊 【图片提供 韩联社】
食品饮料在中秋节相关消费里占据较大比例,是衡量中秋物价的核心数据。具体来看,7月食用油(3.7%)等加工食品和蔬菜(24.4%)等新鲜食品价格涨幅相对明显。面条(32.9%)、泡面(9.4%)、面包(12.6%)、香肠火腿(8.0%)以及肉类加工品(20.3%)等家庭常见食品的价格涨幅明显。节前市场需求较大的白菜(72.7%)、萝卜(53.0%)、进口牛肉(24.7%)、猪肉(9.9%)和鸡肉(19.0%)价格同去年相比也出现较大上涨。
综合媒体报道,韩国政府将在近期公布“中秋民生安全对策”,对具体商品采取降低关税等措施间接干预价格。有观察指出,政府预计会将白菜、萝卜、洋葱、苹果、梨、牛肉、猪肉、鸡肉、明太鱼和鱿鱼等划定为“中秋旺季产品”,并指定特殊管理商品,减少这些商品的配额关税,但对于不便于保存的蔬菜品类,关税下调对消费者价格影响较小,预计将不在调整范围内。

首尔市内一家百货商店里销售的中秋礼品盒 【图片提供 韩联社】
今年5月30日,韩国政府曾公布十大对策为物价“降温”。通过减少配额关税、免除附加税等手段减轻进口产品的成本压力,实现物价软着陆。猪肉、食用油(大豆油、葵花籽油)、面粉、小麦、蛋类制品等7种食品原材料将在年底之前适用零关税,进口猪肉关税从目前的22.5%至25%下调至0%后,价格将较目前下降最大20%。目前大葱、大麦和玉米、榨油用大豆、薯片用土豆等农产品已经适用下调后的配额关税。
另一方面,韩国政府从2017年起在农历中秋、春节期间施行高速公路免通行费政策,减轻民众出行、探亲路费负担。新冠疫情发生后处于防疫需要,2020年和2021年的中秋节期间政府暂停该政策。进入今年以来,随着政府大幅放宽防疫规定、社会生活加速回归正轨,舆论预计今年中秋节期间的高速公路将再次免通行费。
相关报道:
真金白银稳物价保民生 政府颁布十大对策为物价“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