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联合国上网普及调查,以2020年为准,韩国互联网使用率最高达99.8%。另据国内最大YouTube视频大数据分析平台“Socialerus”统计,2021年韩国YouTube订阅人次达到36.5亿,累计点击量已达1.5103万亿。
随着YouTube对韩国人日常生活的影响力不断提高,该平台上的仇恨言论和恶意视频引发的问题也日益严重。一些视频博主通过厌恶女性、无根据猜测、假新闻等内容进行直播创收,多数YouTube用户都接触过此类煽动仇恨的内容。“YouTube上肆意传播仇恨内容”的问题在于,它不仅令人感到不快,而且会导致对特定群体或个人的网络欺凌,甚至对其现实生活造成极大影响。
韩国青年团体“青年参与连带”日前发布了一份旨在消除网络平台内煽动仇恨问题的YouTube监视报告。据报告,国内收益最高的5家YouTube频道通过厌恶女性、性少数群体或性暗示等内容至今已赚取了近70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37.3612万元)。
▲问题点究竟出在哪里?
虽然出台了政策,但YouTube平台上相关问题仍然存在。据悉,这是因为谷歌韩国只负责广告营销和销售业务,并没有任何部门监控和管理YouTube视频。若因YouTube视频而受到伤害的人士需要与美国谷歌总部沟通才可以解决相关问题。
▲那么如何通过韩国国内机构解决?
韩国广播通信审议委员会(以下简称“广通委”)是一个国家机构,该机构可以判断网络平台内容是否得当,并在非法及有害内容泄露时, 可以采取删除或下架相关内容等措施。广通委旗下的“国际合作组”负责与YouTube、谷歌、Meta等海外平台总部直接沟通并要求改正。一项统计显示,从2021年至2022年6月,广通委向YouTube提出整改要求的网络内容为2676件。其中,与“煽动仇恨问题”相关的仅有6件。
但也有部分人指出,实际上网络上散布的煽动仇恨视频和内容数不胜数,然而广通委却对这些歧视、厌恶内容置之不理。
▲海外有哪些关于社交网络中的仇恨言论问题的相关法律?
德国的《网络执行法》于2018年生效,该法律为打击社交网络中的仇恨言论、虚假信息以及其他刑事违法内容为目标,例如侮辱性言论、诽谤言论、公然支持犯罪言论、煽动性言论、宣扬暴力以及威胁言论,是为了敦促社交网络对用户的投诉进行迅速和全面的处理而制定的最严格的法律。据悉,在德国拥有超过200万注册用户的社交网络运营商在用户举报后24小时内,有义务删除或屏蔽明显违法的内容。若违反该规定,相关平台将被处以最高500万欧元的罚款。
澳大利亚的《网络安全法》(Online Safety Act)积极强调和支持运营商遵守网络安全义务,若运营商如不遵守将面临终止服务等处罚。
英国议会正在审议的《在线安全法》将要求社交媒体平台、搜索引擎和其他允许人们发布自己内容的应用程序和(自媒体)网站,承担其保护儿童、打击非法活动、并维护其已声明的条款与条件的责任。违规情况时,将处以1800万英镑的罚款,额度最高可达其全球年营业额的10%,并以此迫使他们改进其做法,对那些不符合规定的网站做出进一步的禁止性规定。
▲韩国法律的现状如何?
其实,韩国也曾提出有关在线煽动仇恨内容的法律,就是国会至今尚未通过的《全面禁止歧视法》。
然而,YouTube内大量充斥煽动仇恨的视频问题而并未解决的根本性问题在于,目前韩国尚未有法律依据来监管海外平台。随着YouTube等大型平台上的仇恨内容对韩国社会的负面影响不断扩大,政府方面有必要尽快制定规制管理煽动仇恨的制度和政策。

【图片提供 韩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