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方怀疑李在明在2016到2018年担任城南市长期间曾变向要求企业向“城南FC”俱乐部提供赞助金,作为回报,李在明为这些企业在待开发土地审批程序上向相关企业提供了优惠。
主页时政
据司法界22日消息,韩国水原地方检察厅21日晚向最大在野党共同民主党代表李在明发出通知,要求他于本月28日到检察院接受调查。
检方怀疑李在明在2016到2018年担任城南市长期间曾变向要求企业向“城南FC”俱乐部提供赞助金,作为回报,李在明为这些企业在待开发土地审批程序上向相关企业提供了优惠。
检方怀疑李在明在2016到2018年担任城南市长期间曾变向要求企业向“城南FC”俱乐部提供赞助金,作为回报,李在明为这些企业在待开发土地审批程序上向相关企业提供了优惠。
《 亚洲日报 》 所有作品受版权保护,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相关新闻
-
文体部长官柳仁村会见中国驻韩国大使戴兵
14日,在位于首尔钟路区的国立现代美术馆,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长官柳仁村(右)会见到访的中国驻韩国大使戴兵。 【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1-14 15:41:43 -
中国科技巨头"组团"进军韩国 小米比亚迪相继布局本土企业迎战
2025年伊始,中国科技企业正在韩国市场展开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布局。从智能手机到电动汽车,中国企业凭借性价比优势和技术实力,正逐步渗透韩国科技市场各个领域,这一趋势可能重塑韩国本土产业格局。 据ICT行业最新消息,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机制造商小米已正式成立韩国法人“小米韩国”,并将于15日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其韩国市场战略。小米计划在韩国推出全方位的智能产品线,涵盖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智能电视、扫地机器人和移动电源等五大品类。 【图片来源 小米韩国】 在智能手机领域,小米将重点推出两款新机型。高端机型小米14T搭载了与徕卡联合开发的高性能相机,配备Summilux光学镜头,并内置谷歌Gemini AI,支持“画圈搜索”等创新功能。中端机型红米Note 14系列则具备IP68防水防尘功能和2亿像素摄像头,支持30倍变焦。两款机型的预计售价分别为50万至60万韩元(约人民币2500至3500元)和20至30万韩元。 【图片来源 小米韩国】 韩国市场向来被视为“外资手机的坟墓”,因本地消费者对售后服务网络和本土化支持要求较高。对此,市场反应褒贬不一。部分消费者担忧小米难以突破三星与苹果的市场垄断,也有消费者认为更多品牌的进入将为市场带来良性竞争。业内人士透露,小米正与韩国主要电信运营商展开深入洽谈,为产品本地化销售铺路。 紧随小米之后,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冠军比亚迪将于16日举办品牌发布会,正式进军韩国市场。比亚迪计划推出紧凑型电动SUV“ATTO 3”和中型轿车“SEAL”(海豹)两款主力车型。考虑关税、销售激励措施和电动车补贴政策,这些车型的最终售价预计将比韩国本土品牌同级别车型低500万至1000万韩元。 【图片来源 比亚迪韩国】 数据显示,2024年韩国汽车市场由现代和起亚主导,两家企业市场占有率高达74.1%。现代汽车全球销量达414.1791万辆,其中韩国国内销售70.501万辆;起亚汽车全球销量为308.9457万辆,国内销量54.2146万辆。相比之下,韩国中型车企KG Mobility和韩国通用的国内销量分别仅为4.7046万辆和3万辆以下。 值得注意的是,比亚迪2024年全球销量达427万辆,同比增长41.2%,首次超越现代汽车。比亚迪计划通过ATTO 3、SEAL和DOLPHIN(海豚)三款电动车型打入韩国市场,首年销量目标定为1万辆。 面对中国科技企业的强势进入,韩国ICT行业专家表示,中国在信息通信技术和软件领域的发展速度令人瞩目,而韩国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等未来技术领域的布局相对滞后。专家建议韩国政府应尽快制定针对性产业政策,加大核心技术研发投入,提升本土企业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与此同时,韩国企业需要重新审视市场策略,在保持技术领先优势的同时提升产品性价比。加强产学研合作、培养高科技人才、完善创新生态系统等措施也将成为韩国应对挑战的关键。接下来的市场竞争走向,无疑将成为产业界关注的焦点。
2025-01-14 14:59:33 -
韩国外卖业陷入"双重定价"困境 连锁品牌涨价引发争议
随着部分大型连锁品牌逐步在外卖平台实施“双重定价制”,韩国外卖行业正面临巨大挑战。 据业界14日消息,SPC集团旗下冰淇淋品牌芭斯罗缤(Baskin Robbins)近期对部分产品实施“双重定价制”,涉及奶昔、冰沙等饮料和甜品,使外卖价格普遍高于店内价格。 SPC集团表示,由于外卖服务成本持续上涨,加盟店的利润空间受到挤压。在加盟店主强烈要求下,公司决定采取这一定价模式。芭斯罗缤加盟店主协会也长期呼吁总部引入双重定价制,称外卖平台手续费的逐年上涨已对加盟店的经营造成压力。 此外,连锁炸鸡品牌BHC等企业也在考虑实行类似政策。实际上,许多快餐品牌早已实行双重定价制,包括乐天利亚、KFC、Popeyes、麦当劳和Frank Burger等,价格差异从100韩元至1000韩元(约合人民币0.5元至5元)不等。 相关企业普遍表示,外卖成本增加是推行这一政策的主要原因。例如,便当品牌“一碗盒饭”(Hansot)去年10月引入外卖专用价格时表示,配送服务费用的上涨已令加盟店几乎无利可图。 随着双重定价制的推广,消费者的反应成为焦点。外卖平台担忧,用户可能因价格差异而更倾向选择店内消费,进一步导致订单流失。同时,价格上的差距也引发物价上涨和消费者权益受损的争议。部分连锁品牌在未公开外卖成本具体上涨幅度的情况下,对不同菜单的价格调整幅度不一,涨幅从100韩元至500韩元不等。 为缓解消费者的不满,外卖平台正在尝试推出多种应对措施。目前,韩国最大外卖平台“外卖的民族”自2023年起推行“与店内价格一致认证店铺”制度,允许消费者提前核查商家是否实施双重定价。然而,其他平台如Coupang Eats和Yogiyo尚未引入类似机制。此外,外卖平台无法强制要求商家标示双重定价制,这可能引发商家对定价权受侵犯的异议。 业内专家指出,连锁品牌在涨价的同时推行双重定价制,实际上是将外卖平台手续费上涨的成本转嫁给消费者。然而,这一策略可能抑制外卖需求,进一步威胁以外卖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小型加盟店的生存。 一名外卖骑手在取餐。【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1-14 14:14:58 -
健康热潮引领新年消费 韩国体育用品销量飙升
随着新年的到来,韩国主要时尚电商平台上的运动服、运动鞋等体育用品,以及保健食品的销量显著增长。这一趋势反映了消费者将健康管理和持续锻炼作为新年目标,从而推动了相关商品的市场需求。 根据时尚电商平台Musinsa13日发布的数据,从去年12月31日至今年1月6日,健身用品的交易额较前一周激增2.2倍。其中,运动服(上衣和下装)销售额增长58%,运动鞋和健身包分别增长72%。 具体来看,各类运动项目相关商品的销量均呈现均衡增长。例如,跑鞋及训练夹克、裤子的交易额分别增长约65%,泳装和运动紧身裤的销售额则增长约80%。 其他平台的数据也显示出类似的增长趋势。据ABLY平台统计,同期“体育及休闲”类别的整体交易额同比增长约40%,较前一周(12月24日至30日)增长约20%。其中,休闲品牌XEXYMIX销售额同比增长295%,全球知名品牌如耐克(25%)、阿迪达斯(70%)、安德玛(155%)、乐斯菲斯(130%)的销售额也实现显著增长。 在Kakao Style旗下的电商平台Zigzag上,瑜伽服和运动内衣等商品的销量有所上升,特别受到20至30岁女性消费者的喜爱。数据显示,从1月1日至12日,Zigzag平台瑜伽服的销售额较前12天增长60%,运动内衣增长52%,短袖增长30%,运动袜更是激增97%。 除了体育用品需求上升,与饮食管理相关的保健食品销量也大幅攀升。同一时期,Zigzag平台蛋白粉的销售额增长196%,鸡胸肉的销售额增长103%。 尽管冬季气温较低,消费者在新年期间对健康管理的关注未见减弱。ABLY平台数据显示,从去年12月31日至今年1月6日,跑鞋搜索量较前一周增长80%,泳装搜索量增长40%,运动鞋、训练服和紧身裤的搜索量分别增长35%、30%和25%。 ABLY相关负责人表示:“尽管跑鞋和泳装等商品通常受季节性因素影响较大,但作为健康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依然受到消费者的青睐。预计这一健康管理热潮将在今年初持续,推动更多运动类别获得关注,同时削弱季节性因素的影响。” 【图片提供 Gettyimagesbank】
2025-01-14 10:5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