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7日,韩国政府一位高级官员在华盛顿会见记者时表示,韩国政府将积极推进参与由美国主导的四方安全对话(Quad)工作进程。
Quad是由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印度等四国参与的合作机制,拜登政府成立后升级为各国领导人之间的对话。Quad一直积极吸纳韩国参与其中,韩国内部也一直有意见认为应积极加入。
《 亚洲日报 》 所有作品受版权保护,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韩国候任总统尹锡悦 【图片提供 韩联社】 据韩国候任总统尹锡悦发言人金恩慧消息,尹锡悦于17日下午同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进行了长约20分钟的通话,双方就进一步深化韩印两国经贸合作的方案交换了意见。 莫迪在电话中祝贺尹锡悦当选韩国总统,尹锡悦也祝贺莫迪在印度人民的信任和支持下,取得地方选举胜利。尹锡悦称,印度在民主价值和理念方面是领先的国家,他将进一步扩大与印度在外交、安全领域上进行务实合作。韩印两国将于明年迎来建交50周年,希望借此契机推动两国特殊战略伙伴关系更上一层楼。 莫迪在通话中表示,当前国际局势错综复杂,地缘政治风险日益加剧,与韩国的合作至关重要,希望可以与韩国新一届政府进一步深化友好合作关系。尹锡悦对此表示赞赏,称印度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庞大的市场及人力资源,两国合作潜力巨大。双方就在气候变化、绿色经济等新兴产业和高科技领域加强合作达成一致。莫迪在通话最后用韩语道别,并表示希望早日与尹锡悦见面。 尹锡悦在取得大选胜利后,先后于10日、11日、14日、16日与美国总统拜登、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和澳大利亚总理斯科特·莫里森通话。至此,尹锡悦已与四方安全对话(QUAD)所有成员国领导人进行通话,预计新政府将更积极地推进与QUAD的各项合作。 外交部发言人崔泳杉在17日举行的例行记者会上称,只要符合开放、透明、包容性等原则,且能为国家利益、地区及国际社会和平繁荣做出贡献,韩方愿同任何协商机制合作。政府已同QUAD四国展开多种合作,今后将继续谋求合作方案。
2022-03-18 08:09:28日本《朝日新闻》援引消息人士的话14日报道称,韩国政府内部正在讨论参加“四方加安全对话”(以下简称“Quad”)专家会议的方案。 美国主导的“Quad”目的是牵制中国在印太地区的发展,目前有印度、澳大利亚和日本加入。日本《读卖新闻》4月11日报道称,在此前举行的韩美日国安首长会议上,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杰克·沙利文强烈要求韩国加入“Quad”。青瓦台随后就这一报道进行否认,称报道毫无事实根据,对此感到遗憾。 《朝日新闻》报道指出,与中国经贸关系密切的韩国一直希望与“Quad”保持距离,但目前政府内部认为解决朝核问题首先需要巩固与美国之间关系,因此有必要在“Quad”问题上向美国方面倾斜。 今年1月美国拜登政府成立后,积极推进“Quad”机制在印太地区发挥作用。美国计划在包括新冠疫苗、气候问题、产业链等重要高新技术三大领域召开由政府高层和专家参与的会议,实现该对话机制作用最大化。 报道还说,半导体是韩国核心产业之一,国际社会对韩国在IT产业领域竞争力有着较高评价。韩国政府可能优先考虑在技术领域与“Quad”成员国进行合作。在尖端技术开发和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韩国政府正在商讨参加“Quad”专家会议、共享经验等方案。韩国政府参加新冠疫苗和气候问题相关“Quad”专家会议的可能性也不被排除。 报道指出,在本月21日即将举行的韩美首脑会谈上,朝核问题、新冠疫苗、韩国对美投资等问题将成为主要会谈议题。半导体产业作为左右美中军事经济竞争胜负的核心领域,美国方面预计将在会议上向韩国提出加深技术合作的方案,进而引导韩国加入“Quad”。 据韩国半导体业界人士透露,在韩美首脑会谈开始前,美国商务部或在20日主持召开半导体相关会议,届时包括三星电子在内的韩国企业将参加。 美国政府4月12日曾在杰克·沙利文的主持下,与三星电子、台积电、因特尔和福特等公司举行视频会议,讨论半导体问题。 《朝日新闻》报道称,三星电子计划在美国投资170亿美元,用于新建和增建半导体工厂,正式的投资计划将在韩美首脑会谈前公布,该投资计划将为韩国加入“Quad”专家会议和巩固韩美同盟关系创造良好氛围。 另据分析,韩国政府正式宣布参与“Quad”将引发与中国关系的恶化,因此在参与该对话机制的方式上将尽量避免刺激中国。但参加“Quad”专家会议的本质为变相加入,因此韩国可能将面临中国方面的强烈不满甚至惩戒。 【图片来源 网络】
2021-05-14 10:41:3217日中午,韩国候任总统尹锡悦(前排左)同同国民统合委员长金汉吉等,前往位于首尔通义洞的办公室周边就餐。【图片提供 韩联社】 韩国候任总统尹锡悦日前同澳大利亚总理斯科特·莫里森进行了长约25分钟的通话,这是尹锡悦当选第20届韩国总统后第四次与外国首脑通话,他先后于10日、11日和14日与美国总统拜登、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和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通电话。有观察称,尹锡悦已着手开始准备分阶段加入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机制(QUAD)。 尹锡悦在竞选总统过程中,多次强调要“修复”韩美同盟,为此将率先加入QUAD下属的疫苗、气候变化、核心技术等工作组,之后在适当的时候以正式成员身份加入QUAD。总统职务交接委员会负责人就此表示,新政府将在新材料、半导体等领域(与QUAD成员国)推进实质性合作。 QUAD不同于其他国际组织,无基本框架条约,也不设办事处,成员国之间互不承担正式义务。去年3月,QUAD四国首脑在《华盛顿邮报》发表共同署名文章中表示:“我们致力于推进共同愿景,确保和平与繁荣,我们欢迎并寻求与所有赞同这些目标的各方合作机会。”加入QUAD无需任何流程,获得现有成员国的全体同意即可。 随着韩国与QUAD的合作领域逐渐扩大,或引发中方警惕。中方曾在多个场合表达对该组织的不满,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日前在记者会上称,美日印澳拼凑的所谓“四方机制”实质是遏制围堵中国、维护美国霸权的工具。这是在人为挑动对立,破坏国际团结合作。 但也有意见指出,近来中国对QUAD的警戒心理有所减弱,因为在目前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下,QUAD成员国之间很难在国际问题上达成一致。本月3日,QUAD举行领导人线上峰会,在会后发布的共同声明中,因印度反对,未能加入“谴责俄罗斯”的内容。因此,QUAD或仅停留在普通的多边合作机构的层面上,难以上升至安全合作体系。 另外,尹锡悦日前撤回了优先向美国及欧盟优先派遣特使的方案,将重新考虑派遣特使问题。本月15日,尹锡悦一名亲信曾透露,尹锡悦决定优先向美国和欧盟派遣特使,暂不向中国、日本和俄罗斯派遣特使。 尹锡悦发言人金恩慧在16日举行的例行发布会上称,是否派遣特使、向哪国派遣特使、以何种形式派遣特使均未作出决定。从历届政府的先例来看,文在寅就任伊始向美中日俄欧派遣特使,朴槿惠以候任总统身份向美国和中国派遣了特使,李明博以候任总统身份向美国、中国、日本、俄罗斯派遣特使。尹锡悦或打破这一惯例。目前各方预测,以尹锡悦在竞选中强调强化韩美同盟来看,最先向美国派遣特使,待正式就任后向中日派遣特使的可能性极大。因俄乌局势持续紧张,或暂不考虑向俄罗斯派遣特使。
2022-03-17 15:16:41今年3月12日,美国总统拜登在白宫主持召开Quad线上会议,日本首相菅义伟、印度总理莫迪和澳大利亚总理斯科特·莫里森出席会议。【图片提供 韩联社】 据日本《经济新闻》19日报道,由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和印度组成的四方安全对话机制(Quad)在下周于美国华盛顿举行的首次线下峰会上,可能将签署一份意在牵制中国的联合声明。 日经新闻称已拿到这份联合声明的草案,草案中虽未“点名”中国,但包括“有必要应对因技术非法转移及盗用动摇世界技术开发根基的共同课题”等内容,实际将矛头指向中国。 Quad成员国将合作重点领域放在构建芯片等战略物资的供应链上,四国将会对各国芯片供应能力进行确认,找出弱点,共同加强供应链的安全性。 草案中规定,将以在尊重普遍价值观和人权的原则下进行共同开发和使用尖端技术,明确表示决不允许对尖端技术进行专制的监视和镇压。分析认为,这主要是针对中国利用人工智能(AI)技术等监视系统进行集权统治的做法。在安保领域,四国将在“为硬件、软件和服务打造坚韧、多元且安全技术供应链,攸关四国的共同国家利益”上进行合作,防止技术泄露和滥用。 中美两国在包括贸易、科技等的多个领域上摩擦频繁,美国总统拜登曾于今年4月表示,美日两国将会共同在5G、芯片供应链等领域上加大投资。草案中还将5G技术作为具体合作领域,商定沟通构建与产业界联动的开放、透明的网络,充分使用不同通讯运营商设备互通的技术“Open Run”。 日经新闻分析,四国将集中力量,共同对抗目前占全球基站市场30%以上的中国华为,以此来阻止中国利用先进技术维系政权的作法扩散至全球其他地区。但考虑到印度希望保持它的不结盟中立外交原则,以及避免与特定国家推动合作,这份联合声明中不会“点名”中国。 此次Quad峰会由美国主持,美国总统拜登、日本首相菅义伟、澳大利亚总理斯科特·莫里森和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将出席峰会。此次峰会是四国领导人首次在线下举行会议。美国拜登政府的上台,其对盟友的重新拉拢政策使得日本在外交战略上更为明显地选择倒向美方,同样作为美国在东北亚地区的盟友国家,韩国却更偏向于保持平衡。此前韩国外交部曾公开表示,韩方不会参与针对特定国家的排他性地区合作机制。 但仍有意见认为不能排除韩方未来会间接参与到Quad中,这将会令韩中关系再次遭遇严峻考验。除Quad外,由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组成的“五眼联盟”(Five Eyes Alliance,FVEY)也有意拉拢韩国。本周早些时候,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访问韩国,被问及此事时表示:“该机制完全是一个冷战时期的产物,早已落后于时代。”
2021-09-19 13:4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