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务部日前公布了《法务部及其所属机关职务制度施行规则部分修订案立法预告案》,其主要内容是新设“戒毒专门组”,推进建设针对毒品类犯罪者的专业康复治疗系统,同时增加应对毒品类犯罪的必要人力。
戒毒专门组以“总额人工费制度”新设,到2026年5月31日为止,限时运营3年。总额人工费制度是指相应部门在人工费等方面节省的资金用于增加人力或新设机构。同时为了防止社会矫正设施内的犯罪和事故,法务部还下设“特别检查组”,在各地方矫正厅设立广域特别司法警察组;在11个主要教导所和拘留所设立特别司法警察组。
《 亚洲日报 》 所有作品受版权保护,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上月28日,韩国演员李善均涉毒接受警方调查。【图片提供 韩联社】 近期,韩国影视圈宠儿刘亚仁和李善均接连被爆涉毒,传闻韩流巨星权志龙涉毒被调查等,接连曝出涉毒丑闻,使各大网友瞠目结舌。虽然权志龙接受简易试剂检查,结果被判定为“阴性”,但近期韩国娱乐圈频频发生艺人涉毒事件,引发广泛关注和热议。 据调查,近4年间,韩国年均1万名以上涉毒犯罪嫌疑人被捕,毒品犯罪件数激增,且呈低龄化趋势。 购买手法也逐渐花样百出,随着社交媒体日渐兴盛,未成年人也可通过线上轻易购买毒品,俱乐部、娱乐场所更是毒品泛滥。 国民力量党议员全凤民从国立科学调查研究院收到的资料显示,2020年毒品鉴定委托件数为6.5561万件,2021年为7.6559万件,去年为8.9033万件,今年上半年为6.2107件,与2020年整年委托件数相差无几,按照这一趋势,预计直至今年年末,委托件数将突破10万件。据悉,40%以上毒品鉴定委托件都呈阳性。 按年度来看,2018年查获的涉毒案件仅为90起,但2019年增加至173件、2020年412件、2021年518件、去年962件,近五年间涉毒案件件数飙升。直至今年10月末,毒品犯罪立案件数已逾500件。 据调查,医生利用职务之便贩毒人数也在逐年递增。 共同民主党议员林浩善从警察厅收到的《各职业毒品犯罪检举现状》资料显示,截至今年上半,被检举的涉毒医务人员(包括医生、护士)为216人,2020年被检举医务人员为186人、2021年为212人、2022年为186人,涉毒医务人员人数大幅增加。 警方表示,大部分涉案医生因过度处方含毒品成分的药物被警方立案调查。缓解忧郁症的阿普唑仑、睡眠诱导剂唑吡坦、缓解恐慌障碍的氯硝西泮、抗焦虑剂劳拉西泮等都含有毒品成分。 不仅是精神疾病药物,适用于医美的部分药物也含有毒品成分。刘亚仁涉毒案件便是鲜明的例子,最新调查结果显示,刘亚仁从2020年9月开始,在14家医院以美容手术睡眠麻醉为借口,先后181次注射了9.6升医美异丙酚等,按照1.5升的牛奶来计算,大约为6瓶的量。 通过医院套取“精麻类”(含毒品成分)药品的可能性也有所提高,食品医药安全处发布的数据显示,去年,获得医疗用毒品类处方的患者达1946万人,创相关统计以来的最高值。且过度(滥用)处方含毒品类成分的药物而被调查的医生人数,同样也达到最高水平。虽然很大可能是以治疗为目的进行的处方,但也不能排除违规开具(非法处方)的可能性。 问题是,医院是普通市民日常出入的场所,若发生滥用毒品的情况,那么毒品渗透率将迅速上升,其后果不堪设想。 不仅如此,学生和主妇等普通人群毒品犯罪呈增加趋势。一项数据显示,2020年抓获的涉毒犯罪嫌疑人中,青少年为323人,2021年激增至346人,2022年为380人,截至今年8月,涉毒未成年人数进一步飙升至641人。同期,20多岁涉毒犯罪嫌疑人从2422人增加至3394人。全职主妇涉毒案件也在频发,2020年被捕涉毒主妇不到100人,但今年大幅增加至238人。从年龄段来看,10多岁和60岁以上涉毒人群呈大幅增加趋势。 毒贩通过Telegram等社交媒体向未成年人贩卖冰毒、大麻、合成大麻等多种毒品。购买毒品的大部分未成年人表示,因为好奇而尝试吸食,最终上瘾。 曾担任警察厅次长的林浩善议员表示,受国内外多种因素影响,韩国毒品滥用问题日趋严峻,吸毒群体规模不断扩大。为严防毒品规模性渗透,政府需严格管控并监督,切断流通途径,深入改善毒品管理系统。 目前,韩国毒品犯罪整治力度依旧薄弱,始终处于高发态势。韩国首次被揭发的吸毒人员由于是初犯通常会被判缓期执行,二次被捕将被判刑。 林浩善议员指出,近5年来,韩国毒品犯罪愈演愈烈,已成为阻碍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绊脚石,严重扰乱社会管理秩序,成为当今社会一大“顽症”。各相关部门要通力协作,不断加大对毒品案件的侦查、积极推进溯源治理、严厉打击惩治毒品犯罪,坚决遏制毒品犯罪的蔓延势头,切实提高禁毒工作的整体水平。
2023-11-09 08:58:17在首尔江南补习街分发的试饮饮料【图片提供 韩联社】 今年4月,首尔江南区大峙洞学院街头诱骗学生饮用“毒品饮料”的事件主犯李某在中国被捕。 经警方近日确认,犯罪嫌疑人李某为韩国国籍,现年26岁,于今年5月24日被中国公安逮捕,韩国警方正与中方积极推进其遣返回国事宜。 此前,警方经查,李某在中国居留期间策划犯罪,向国内外组织提供自制毒品饮料,警方掌握了其作案证据和行踪与中方持续协作追查其下落。据推测,李某为中国诈骗团伙中间人。 4月初,在首尔江南补习街举行免费试饮活动,向学生谎称“能助注意力提升”,多名路过的学生饮下饮料后出现头晕等症状,经调查,所有受害学生冰毒药检成分结果显示呈阳性。 警方对制造并转交毒品饮料的吉某和向学生家长进行电话恐吓的金某进行了拘留移交,还对提供毒品原料的朴某进行了逮捕。 警方向国际刑警组织会员国申请了共享犯罪信息,并发行“紫色通缉令”,通报相关犯罪案件,以提醒各国警方注意搜查。 警察厅厅长尹熙根于4月20日致信中国公安机关,希望中方能够给予援助。 还派遣工作组到访中国,转交李某相关的追查线索。 在国际刑警组织的统筹协调下,韩国警方与中国公安部紧密协作、合力攻坚,成功将毒品犯罪涉案人员李某逮捕。 警察厅表示,中国公安部十分重视此次案件,向各管辖区地方公安厅下达了紧急指示,进行了全力搜查。经中韩警方紧密合作,确保了李某的行踪,目前,正进行进一步追加调查,并积极协调其遣返回国日程。
2023-07-13 11:15:21据韩国大检察厅30日消息,以青少年毒品犯罪为重点,提出积极适用法定最高刑罚,如死刑和无期徒刑等加重处罚条款,以加强针对青少年毒品犯罪的打击力度和构建社会安全网。 近来,韩国出现了以青少年为目标的毒品流通网络,这些毒品通过暗网和社交网络服务(SNS)迅速扩散。甚至出现了青少年为了赚钱而直接参与贩毒的事件,以及最近在补习街发生的“毒品饮料”事件等重大犯罪现象。 据检方透露,青少年毒品犯罪者数量从2017年的119人剧增至去年的481人,增幅高达304%。相比之下,同期毒品犯罪整体增长率仅为30.2%,而青少年毒品犯罪增长率是其10倍以上。 具体案例中,议政府地区的一名60多岁男性向16岁的青少年谎称冰毒是减肥药,并让其注射。议政府地方检察厅于去年10月对该男性进行了拘留和起诉。去年8月,昌原地区的一名40多岁男性让朋友的15岁女儿吃含有唑吡坦的冰淇淋,并对受害者实施了性暴力。昌原地方检察厅对该男性进行了拘留和起诉。此外,还有通过聊天软件认识的15岁青少年注射唑吡坦并实施性暴力的男性,以及对离家出走的青少年注射冰毒并让她们进行性交易的20多岁男性,他们同样被拘留并起诉。 近期发生了很多青少年涉及毒品犯罪的事件,他们利用Telegram和比特币购买并吸食冰毒等毒品,这种情况非常令人担忧。为此,检察机关表示,对于向青少年提供毒品的犯罪者,一般会采取拘留起诉的措施,并依照《毒品管理法》中的死刑和无期徒刑等加重处罚条款进行惩罚。对于青少年自身贩卖毒品的情况也将实行零容忍原则,采取拘留起诉等手段进行打击。 与此同时,检方计划通过“毒品犯罪特别调查本部”的各地区调查实务协议体,针对青少年群体实施毒品犯罪预防教育。从今年下半年开始,检方还将与食品医药安全处、保健福祉部、法务部合作,开展治疗与康复项目,旨在帮助受毒品侵害的人们重新回归社会、恢复健康。 检方相关人士表示,为了让国家的未来——青少年远离毒品,他们将采取强有力的管制和严厉的惩罚措施,切断毒品供应。同时,他们也将尽最大努力,让青少年切实认识到毒品的危害,避免他们走上歧途。 韩国大检察厅【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3-04-30 14:56:56据中新社报道,当地时间8日,哥伦比亚毒贩把可卡因藏在装香蕉的纸盒中发往德国,原本是想做非法交易,没想到德国一家超市却意外收到“货物”。这批毒品也成为柏林警方15年来发现的最多一批可卡因。 据报道,德国柏林一家超市的员工周一时如常点货,却发现一箱箱纸盒内并没有他们所想的香蕉,反而装满了一袋袋可卡因毒品,立即报警。 警方经调查发现,这批可卡因来自哥伦比亚,被装在1134个装香蕉的纸盒内,在汉堡口岸卸货。没想到,这批毒品却真的被柏林一个生果批发商取走,发往超市。 截至目前,警方仍未查到毒品的接收者为何人。警方还表示,这批可卡总量达到140公斤,价值700万欧元,是柏林15年来发现的最大一批可卡因。 图片说明 装在香蕉纸盒中的可卡因
2014-01-09 13:5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