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统计厅29日发表的《家庭动向调查》结果显示,今年第一季度收入下游20%的家庭平均可支配收入为85.8389万韩元(约合人民币4572.22元),消费支出为131.9041万韩元,每户每月平均透支46.1万韩元左右。与去年同期的31.3万韩元相比,透支幅度增加47.2%。
收入下游20%的家庭第一季度月平均教育支出为3.4282万韩元,同比增加8898韩元,增幅为35.1%。同期全体家庭的平均教育支出上涨率仅为3.8%,支出多于收入的“赤字家庭”对于教育的支出增幅远大于平均水平。
《 亚洲日报 》 所有作品受版权保护,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无法适应学校生活而考虑退学的韩国学生人数近期有所上升。根据首尔市教育厅20日发布的数据,去年首尔地区小学、初中和高中参与“退学熟虑制”的学生为3359人,相较于五年前的2690人,增加了24.9%(669人)。 “退学熟虑制”是一项为考虑退学的学生提供1至7周缓冲期的制度。在此期间,学生和家长可以申请参与,学校通过提供心理咨询、职业规划和替代教育等服务,帮助学生决定是否继续学业。 从学段分布来看,过去五年间小学生的申请人数增长最为显著,从20人增至59人,增幅达到三倍;初中生增加1.54倍(从707人增至1089人);高中生增幅为1.13倍(从1963人增至2211人)。 值得注意的是,疫情期间由于远程授课的普及,2020年参与“退学熟虑制”的学生人数曾骤降至799人。但自2022年疫情结束后,随着线下教学的恢复,参与该制度的学生人数急剧增加,2023年为3253人,2024年为3359人,呈持续上升趋势。 数据显示,经过熟虑期后,最终选择退学的学生比例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去年达到35.1%。具体来看,2019年退学人数为924人,2020年为271人,2021年为562人,疫情期间有所减少,但自2022年起,退学人数逐步回升,2023年为1042人,2024年为1179人。 中学教师工会事务处处长黄智惠(音)表示:“高中学分制要求学生从高一开始明确职业方向,加之大学入学制度日益复杂,这些因素可能对学生的退学决策造成了一定影响。” 同时,家长教育观念的转变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教育界相关人士指出:“如今,家长不再一味强调孩子必须坚持完成学业,而是更愿意尊重其自主选择的权利。” 上月26日,在首尔广津区广南高中,高三学生正在参加考试。【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4-20 14:25:171日,建阳大学医学院学生在进入教学楼。【图片来源 韩联社】 据医疗教育界7日消息,随着韩国政坛出现重大变动,医疗界普遍预期持续罢课的医科大学学生或将陆续回归校园。目前全国40所医科大学的在校生虽已完成学籍注册,但多数仍以罢课方式抵制政府推行的医科大学扩招政策,部分学生更在注册后提交休学申请或咨询再休学事宜。 首尔地区主要医学院已出现明显的复课迹象。数据显示,首尔大学医学院三、四年级学生已正式决定结束罢课;截至本月3日,高丽大学医学院二年级学生复课率达64%,延世大学医学院四年级复课率亦达47%。医疗界人士分析认为,随着核心院校复课氛围的形成,地方院校很可能随之跟进。多数医疗界有关人士期待,以此次前总统尹锡悦被罢免为契机,医大学生的反抗情绪会有所变化。尹锡悦被罢免或称为学生回归校园的理由。对复课期待感增强。 这一转变主要源于政局变化使医学院招生规模维持原定3058名的可能性显著提升,且若学生持续罢课至下届政府上台,将面临课程难以消化的现实困境等因素。首尔某大学医院教授指出:"首都圈顶尖医学院的复课动向具有示范效应,特别是SKY(首尔大学、延世大学、高丽大学)等名校的决策将产生决定性影响。" 此前,政府和医学院设定“3月底前全面复课”为调节招生人数的条件,但在当前政治格局剧变背景下,其约束力已明显减弱。医疗界普遍认为新政府实施大规模扩招的可能性大幅降低。 医协会相关人士强调:"各政党及总统候选人应积极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医疗改革方案,为医学生和专科医师创造回归岗位的条件。同时,医疗界也不能仅停留于诉求表达,更应为恢复正常的医疗教育秩序作出努力。持续罢课不仅影响医学人才培养,更将危及国民医疗保障体系正常运转。"
2025-04-07 15:58:44上月21日,在釜山举行的“AI数字教科书展会”上,教师学生在查看AI数字教科书。【图片来源 韩联社】 韩国国会教育委员会所属共同民主党议员白承婀于19日从教育部获取的资料显示,以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为基准,全国小学三年级数学和英语课程采用人工智能(AI)教科书的学校分别为1813所和1843所,分别占全国小学(6339所)的28.6%和29.1%。小学四年级的采用率分别为29.2%(1854所)和29.6%(1879所)。 在全国3285所中学中,初一数学和英语采用AI教科书的学校分别为857所和885所,分别占26.1%和26.9%。高中方面,全国2380所高中中,高一数学和英语AI教科书的采用率分别为23.8%(567所)和24.4%(581所)。 从学科和年级分布来看,数学AI教科书的采用率依次为小学四年级(29.2%)、小学三年级(28.6%)、初中一年级(26.1%)和高中一年级(23.8%)。英语AI教科书的采用率则小学四年级(29.6%)最高,其次是小学三年级(29.1%)、初中一年级(26.9%)和高中一年级(24.4%)。 分析指出,小学阶段的AI教科书采用率相对较高,而面临高考压力的初高中阶段采用率则相对较低。教育部相关人士对此表示:"由于AI教科书的引进时间和范围存在差异,各年级间的采用率差距并不显著。" 教育部于今年年初在小学三、四年级及初中一年级、高中一年级的数学、英语和信息科目中引入了AI教科书。原计划全面推广,但因在野党的反对,最终调整为学校自主选择模式。截至本月13日,计划在第二学期引进AI教科书的学校中,小学三年级数学科目占7.9%,小学四年级数学科目占8%,高中一年级数学科目占14.6%。 教育部认为,由于从全面引进到自主引进的转变过程中相关程序延误,导致部分学校未能及时申请,因此计划在第二学期前接受追加申请。截至本月13日,有意向引进至少一种以上AI教科书的学校达3870所,占全国中小学(1.1932万所)的32.4%。 从地区分布来看,AI教科书采用率最高的地区为大邱校区,达98.1%,而世宗校区采用率最低,仅为9.5%。
2025-03-19 10:03:30韩国青少年政策研究院2日发表《如何培养青少年数字人才》报告显示,近来韩国“深度伪造性剥削物”导致的青少年受害人数增加,而制作非法合成物的主要工具生成型人工智能(AI)的教育普及率仅为三分之一。与此同时,一半以上青少年表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过生成型AI,由此可见相关领域教育亟待加强。 韩国青少年政策研究院去年7至8月面向全国2261名中学生(1172名男生和1089名女生)进行该项调查。在调查前六个月内,接受校内生成型AI技术应用教育的比例仅为35.7%。研究团队调查的项目包括互联网与智能手机过度依赖预防教育、个人信息保护教育、数字金融诈骗预防教育等共十项,生成型AI教育排名第七。 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过生成型AI的比例较教育普及比例高出约17个百分点,达到52.1%。从性别来看,男生(57.3%)比女生(46.6%)使用更多;从学校级别来看,高中生(61.5%)比初中生(43.7%)使用更多。 在有使用经历的学生中,75.7%表示每天使用时间在“30分钟以内”,“30分钟至1小时”占比12.9%,“1小时至1小时30分钟”占比4.8%,每天使用“2小时以上”的学生也超过4%。此外,71.8%的受访学生表示“打算继续使用生成型AI”,55%的学生表示“信任生成型AI提供的信息”。 报告指出,为预防深度伪造或网络暴力等数字犯罪,学生需要比现在更系统的伦理教育。参与研究团队深入访谈的一名中学生表示:“虽然清楚意识到深度伪造和数字犯罪是严重的问题,但从未在学校接受过预防教育。关于深度伪造的犯罪预防有过短暂热潮,但希望学校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 报告还提到,利用AI把特定人物面孔合成到视频中的深度伪造技术逐渐发展,虚假信息泛滥成灾。因此,随着新技术带来的副作用日益严重,青少年的媒介素养能力也愈发重要。报告对此建议,目前政府层面尚未制定具体指导方针来帮助青少年正确使用生成型AI技术,教育部、科学技术信息通信部、女性家族部等相关部门应推进青少年数字能力强化的相关项目。 【图片来源 GettyImagesBank】
2024-09-02 14:3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