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统计厅5日公布的《产业活动动向》显示,今年4月制造业生产能力指数为99.1(2020年为100),环比减少0.2%。这是自2020年2月(99.0)后时隔3年零2个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制造业生产能力指数通过对在设备与人力等给定的作业环境下可生产的最大产量、以主要设备为单位的每小时产能和作业天数等进行调查后计算得出。统计厅解释称,生产能力指数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实际产量未能达到此前的最大产量,这表明产量已经触顶后正在减少。
《 亚洲日报 》 所有作品受版权保护,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随着美国版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引进的可能性增加,韩国制造业面临的压力不断加剧。美国正在积极推进类似于欧洲已实施的碳边境调节机制的《清洁竞争法案》(CCA),该法案拟对进口商品征收碳排放关税,若上述法案得以实施,依赖对美出口的韩国企业将面临更大的负担。 据行业2日消息,近期国内产业界正在积极制定应对欧盟(EU)、美国等主要发达国家碳边境税政策的方案,并动员国内外网络向当地监管机构传达意见或委托外部机构进行咨询。主要钢铁、化工企业已分别设立专门负责碳边境调节机制问题的组织,致力于全面应对国际碳排放新规。在欧盟启动碳边境调节机制试点的背景下,美国和英国也预告将引入类似法案。碳边境调节机制对出口到欧盟的钢铁、铝、水泥、肥料、电力、氢气等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量征税。该机制自去年10月起进入转换期,预计于2026年正式实施。 美国的《清洁竞争法案》计划自2025年起,对进口的石油化工、炼油、钢铁等12类产品每排放一吨温室气体征收55美元的关税。与之不同,欧盟现行的碳边境调节机制则根据排放权价格计征关税,而美国的《清洁竞争法案》是以碳排放重量为标准计征关税。美国总统选举临近,新能源和环境政策的不确定性日益增加。然而,《清洁竞争法案》却获得了两党的支持。该法案由民主党提出,共和党则基于有利于税收的理由表示赞同。因此,尽管选举后可能出现政府更替,多数人仍认为《清洁竞争法案》将顺利通过。 据美国彭博新闻社上月13日报道,美国即将推出碳税政策。民主党预测,仅依靠《通胀削减法案》(IRA)无法实现2030年的碳减排目标。哈佛大学经济学家詹姆斯·H·斯托克分析称,如果将《通胀削减法案》与碳税结合使用,到2035年,美国的碳排放量有望减少66%。这一目标超过了拜登政府所设定的50%减排目标。 另一方面,美国正在超越中国,成为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从去年开始,韩国对美出口呈急剧增加趋势。截至今年前5个月,韩国对美出口规模已超过对华出口规模。按照目前这一趋势,今年全年韩国对美出口将时隔22年首次超过对华出口。 位于美国田纳西州的LG电子洗衣机工厂内部。【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4-07-02 11:28:15韩国企业大楼【图片提供 韩联社】 据调查,近10年间,韩国前50强集团子公司制造业参与度呈持续减少趋势,房地产行业等非制造业参与度呈持续增加趋势。 26日,韩国企业分析研究所LeadersIndex分析2013年至2022年韩国前50强集团向公平交易委员会提交的报告并发布的结果显示,46个行业领域中,新增房地产企业最多,目前多达301家。其次依次为建筑业(292家)、流通业(285家)、能源业(233家)、服务业(201家)、文化信息娱乐业(181家)、制造业(179家)、食品业(171家)、IT软件业(163家)、运输业(155家)等。此次分析共有2177个子公司被机构调研。 从近10年的行业趋势来看,房地产行业从2013年的117家增加至今年的310家,增加165%。 参与房地产行业最多的集团依次为SK(17家)、乐天和新世界(16家)、DL(14家)、韩华(13家)、网石游戏(netmarble)(10家)等。 此外,随着风电和太阳能领域蓬勃发展,参与能源业的企业持续激增,从2013年的88家增加至233家,增加164.8%。 随着IT技术日益成熟,IT软件和游戏相关企业被列入前50强,文化信息、娱乐等领域企业从10年前的46家增加至181家,增加293.5%。 与之相反,排名前十的行业中,制造业是唯一一个参与企业有所减少的行业,制造业从185家减少至179家,且呈持续减少趋势。 LeadersIndex分析称,从各行业的现状来看,房地产、文化信息、娱乐事业、金融业、经营咨询等非制造业领域的子公司呈增加趋势,而传统制造业占比持续下降,企业参与度剧减。 前50强集团中,参与行业最多的集团为SK,在46个行业中共参与31个行业。LG和GS(26个)、乐天(25个)、韩华(23个)、三星(21个)、现代汽车(20个)紧随其后。
2023-09-26 15:04:10据《首尔经济》报道,尽管韩国的外国工人总量有所增加,但过去四年中,首尔通过雇佣许可制度雇用外国工人的企业数量减少了近1000家。同样,京畿道的外国工人雇佣企业也呈现出减少趋势。这一变化对于长期面临劳动力短缺的非首都圈地区的企业、农业和渔业来说是有利的,有助于缓解外国工人过度集中在首都圈的现象。然而,首都圈外国工人企业数量的减少也引发了对制造业恶化和非法滞留外国人数量增加的担忧。 韩国雇佣劳动部1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首尔的外国工人雇佣企业数量为2814家,较2020年的3791家减少了977家。尽管首尔的房价和物价相较其他地区较高,但工资水平也相应较高。考虑到许多外国工人希望在首尔工作,企业数量减少的现象显得尤为反常。 不仅仅是首尔,京畿道的外国工人雇佣企业也在减少。2020年,京畿道的外国工人雇佣企业数量为2.6709万家,而今年第二季度下降到了2.5309万家,减少了4.9%。相比之下,同期京畿道的整体企业数量从6.3495万家增加到了6.4737万家,增长了1.9%。 此现象的原因之一可能是首都圈制造业的经营状况恶化,导致这些企业难以继续雇用或新增外国工人。数据显示,制造业雇佣外国工人的企业数量从2020年第二季度的4.2199万家减少到今年第二季度的4.1778万家,下降了1%。韩国中小企业中央会9月的经济景气预期指数显示,该指数为77.4,低于100意味着持悲观态度的企业多于乐观态度的企业,制造业的指数也仅为82.7。经济前景的不佳使得就业指标难以回暖。 尽管如此,对于外国工人难以招聘的非首都圈地区来说,这种现象有助于缓解其劳动力短缺问题。首尔和京畿道在全国外国工人雇佣企业中的占比从2020年第二季度的48%下降到了今年第二季度的43.5%。去年10月起实施的外国工人在同一地区内流动的政策,若能稳步推行,首都圈的外国工人集中现象可能进一步得到缓解。 然而,首尔和京畿道外国工人企业减少的同时,非法滞留外国人数量也可能随之增加。法务部数据显示,去年非法滞留的外国人已增至约42万人。此外,去年通过雇佣许可制度和其他签证就业的外国工人共有92.3万人,其中78.9%在雇员少于50人的小型企业工作。这些小型企业由于人力和预算有限,容易陷入非法雇用滞留外国工人的困境,政府对此难以全面监管。今年6月,京畿道华城一家锂电池工厂发生火灾,导致23人遇难,其中18人为外国工人。该企业因非法派遣外国工人而面临审判。 韩国雇佣劳动部表示,对于首尔外国工人雇佣企业数量减少的原因仍需进行更为详细的分析。一位相关负责人称:“在首尔,通过雇佣许可制度的H-2签证持有人数是E-9签证持有人的2至3倍,但近年来H-2签证持有者人数有所减少。此外,首尔的基础产业面临困难也是可能因素之一。然而,由于样本量较少且分析时间较短,仍需进一步研究。” 【图片来源 GettyImagesBank】
2024-09-18 16:13:39近年来韩国制造业劳动者高龄化加速,超三成劳动者超50岁, 平均年龄高出日本只是时间问题。 据全国经济人联合会(以下简称“全经联”)26日发布的2001年至2021年韩国制造业各年龄段劳动者占比分析报告,韩国高龄劳动者(50岁以上劳动者)占比2001年为11%,2021年扩大至31.9%,10年间扩大超20个百分点。 具体来看,50至59岁劳动者占比由9%上升至23.9%;60至69岁劳动者占比由2%上升至8%。40至49岁劳动者占比也由25.4%小幅上升至27%。相较之下,青年劳动者(15至29岁)占比同期大幅缩减,由29.7%缩减至14.8%,下滑14.9个百分点。30至39岁劳动者占比则由33.9%缩减至26.4%。 横向来看,韩国制造业劳动者高龄化速度超出美国和日本。全经联选取有国际统计参考的2011年至2021年为区间,针对韩国、美国、日本制造业劳动者平均年龄变化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2011年韩国制造业劳动者平均年龄为39.2岁,2021年延后至43岁。同期日本则由41.6岁延后至43.1岁,美国由44.1岁延后至44.2岁,平均年龄延后速度较韩国缓慢。 全经联指出,因劳动者高龄化,制造业人工费上升速度跑在劳动生产速度前面正成为问题。数据显示,韩国制造业劳动费用总额在2011年为489万韩元,2020年为604万韩元,增长23.5%。同期劳动生产指标由99.5上升至115.6,增长16.2%。 全经联经济本部长秋光镐表示,应对凭职位、职级定年薪的制度作出调整,搞活劳动市场,降低青年就业门槛。 【图片来源 GettyImages】
2022-10-26 09:1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