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选出的百强企业中,《时代》将起亚排在“革新者(Innovators)”部门名单的最前列,并刊登题为《向着美国电动汽车销售巅峰的起亚美国意外的飞驰》的报道进行介绍。《时代》提到起亚纯电动汽车EV6的成功时称:“去年起亚美国摆脱了廉价汽车的标签,刷新年销售额纪录。”

起亚美国荣登《时代周刊》最具影响力的世界百强企业“革新者”部门之首,起亚北美地区本部长尹胜奎接受《时代》采访。【图片来源 时代周刊官网截图】
起亚美国荣登《时代周刊》最具影响力的世界百强企业“革新者”部门之首,起亚北美地区本部长尹胜奎接受《时代》采访。【图片来源 时代周刊官网截图】
《 亚洲日报 》 所有作品受版权保护,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位于福建省宁德市的宁德时代总部。【图片提供 韩联社】 全球动力电池龙头企业宁德时代日前在韩国成立法人,正式吹响进军韩国市场的号角。 据悉,宁德时代今年1月成立韩国法人,地址位于首尔市江南区德黑兰大路。注册资金为6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08万元),发行股票12万股。由一名中国籍和一名澳大利亚国籍理事共同担任法人代表。经营范围包括电池、电力储存设备及相关产品,电池回收利用等。 宁德时代韩国目前正在公开招聘经营、市场营销、人事等领域的员工,加速招兵买马。业界认为,宁德时代韩国法人的成立,标志着将正式在韩国开拓电动汽车及储能系统(ESS)电池业务。 凭借价格优势突出的磷酸铁锂(LFP)电池,宁德时代在全球电动汽车需求短暂停滞期仍保持稳步增长,不仅成为中国内需市场的绝对霸主,还为宝马、奔驰、大众等国际品牌供应电池。 市场调查机构SNE Research提供的数据显示,去年全球电动汽车动力电池装机量排名,宁德时代市场份额为37.9%,超过比亚迪(17.2%)和LG新能源(10.8%),以压倒性优势夺冠。 比亚迪韩国首位客户喜提“ATTO 3”。【图片提供 比亚迪韩国】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比亚迪在韩国发售的首款小型电动SUV“ATTO 3”(中国市场名元PLUS)日前正式启动客户交付。“ATTO 3”今年1月16日在韩国上市,但因环境部补贴评估等行政流程直至本月初才完成,交付客户的时间也一再推迟。据悉,ATTO 3基础版售价为3100万韩元,高配版ATTO3 PLUS为3300万韩元,叠加145万韩元的中央政府补贴及各地方政策额外补贴后,实际入手价不到3000万韩元。 韩国消费者对比亚迪“ATTO 3”的购买意向也持续上升,调查机构NICE D&R日前面向4579名消费者实施调查结果显示,20%的受访者称有意向购买比亚迪汽车,主要原因在于价格竞争力。 智能手机市场中,华为全球首款三折叠屏智能手机Mate XT去年9月上市后,累计销量已突破40万部。考虑到这款手机起步价为2万元人民币,总销售额超过80亿元人民币。三星电子计划今年10月在中韩市场首发首款三折叠屏手机,届时将正面挑战华为,成为今年智能手机市场最大的看点之一。
2025-04-17 11:24:59韩国贸易协会国际贸易通商研究院面向全国659家中小出口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并于16日发布《贸易行业海外营销外籍人力利用现状与课题》报告显示,49.5%的受访企业在未来三年内计划招聘外籍白领职员应对海外市场扩张需求,但当前的签证制度成为限制外籍人才引进并加剧人力短缺的主要障碍。 调查显示,目前已有27%的受访企业有过聘用外籍人员担任白领岗位的经验。在对外籍职员的满意度方面,受访企业在满分5分中给出3.8分,折算百分制为76分。年薪方面,42.5%的受访企业外籍职员起薪2500万至30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2.8万至15.4万元),30.5%为3000万至3500万韩元,与普通中小企业新人员工薪资水平相近。 关于招聘外籍白领职员的原因,39.4%的受访企业目的在于分析海外市场,其后依次为外语能力(20.6%)和海外人脉资源(19.3%),即海外营销相关能力是主要考量因素,占比高达79.2%。以节省人力成本为目的的受访企业仅占12.7%。 实际上,韩国现行的专业人力签证(E-7-1)制度是目前企业引进外籍职员的最大瓶颈。许多中小企业出现人手短缺而有意聘用外国人,但E-7-1签证的申请条件过于苛刻,导致目前仅18.5%的外籍白领职员持有该签证。 E-7-1签证适用包括海外销售人员、翻译人员等白领岗位在内的各种职业,并涵盖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申请人需满足前一年国民总收入(GNI)80%的工资条件,约为年薪3996万韩元,远高于大多数外籍白领职员和中小企业新人员工的平均工资。 报告建议称,应该把外籍白领职员划分为准专业人力签证(E-7-2)类别,并降低工资标准。如果归类为准专业人力,仅需满足年度最低工资以上的条件,可以有效减轻企业负担。与此同时,高管级别的管理职位继续保留在E-7-1签证范围内,并维持严格的工资标准,避免对本国国民就业造成冲击。 韩国贸易协会研究委员金花星(音)指出,中小出口企业在海外营销人才招聘方面面临巨大困难,未来外籍人力需求还会持续增加,如果可以根据现实情况改善签证制度,降低薪资门槛,则能有效缓解贸易行业的人力短缺问题,并提升整体竞争力。 【图片来源 GettyImagesBank】
2025-04-16 10:43:482日,首尔瑞草区某大型超市陈列的火腿和培根。【图片来源 韩联社】 韩国近期面临食品价格全面上涨的压力,加工食品、畜产品、水产品及餐饮价格居高不下。特别是3月份,面包、火腿、辛奇、饼干等加工食品价格出现明显上涨,进一步加重了普通家庭的经济负担。业内分析指出,此次价格上涨主要受到进口原材料成本上升及汇率波动等因素影响,同时当前政局变动也对政府调控能力形成一定制约。 3日,统计厅发布的《3月消费者物价动向》资料显示,3月加工食品价格同比上涨3.6%,创自2023年12月(4.2%)以后15个月来的最高涨幅。同期,消费者物价上涨率为2.1%,其中加工食品贡献了0.30个百分点。此外,外出就餐(0.42%)、畜产品(0.07%)、水产品(0.05%)等品类也推动了物价上涨。 从具体品类来看,辛奇(15.3%)、火腿培根(6%)、鱿鱼丝(40.3%)、调味海苔(17.9%)、酱油(8.7%)、香油(8.6%)、食醋(8.%)、食用油(6.2%)、调味酱(11.5%)、冷冻食品(6.9%)等传统食品价格涨幅显著。受国际原材料价格影响,面包(6.3%)、蛋糕(5%)、巧克力(15.5%)、饼干(7.9%)、茶(25.4%)、果酱(7.7%)、辅食(11.1%)、果汁(7.9%)、豆奶(7.4%)、碳酸饮料(7.3%)等休闲食品也呈现明显上涨趋势。 据分析,此次价格上涨主要源于年初以来各大食品企业的连续调价行为。根据企划财政部提供的资料显示,大象集团于1月对蛋黄酱等系列产品实施了平均19.1%的价格上调,随后乐天沃食品在2月将糕点类产品价格整体提升9.5%。农心在3月对方便面等主打产品实施了平均7%的涨价措施。希杰第一制糖计划将于本月内对便利店销售的产品进行月11%的调价。南阳乳业则采取分阶段调价策略,酸奶产品已于3月完成10%的价格上调,而饮料产品计划于4月实施新的价格方案。此外,巴黎贝甜(5.9%)、SPC(5.9%)、多乐之日(5%)等面包业也在2至3月份一致上调了产品价格。 统计厅经济动向统计审议官李斗元(音)表示:“加工食品物价指数从2月的2.9%上升至3月的3.6%,反映出近期生产成本上涨逐步传导至终端价格。预计4月份啤酒、方便面等部分加工食品价格仍将维持上涨态势。" 针对近期食品价格普遍上涨的现象,社会各界反应不一。部分消费者对食品企业的调价行为提出质疑,认为主要食品制造商可能利用当前政治局势下政府市场监管能力相对减弱的时机,集中实施价格上调措施。然而,食品业界表示,此次价格调整主要源于多重外部经济因素的综合影响,包括持续走高的汇率水平、国际原油价格波动以及全球异常气候现象导致的原材料供应不稳定。业内人士表示,韩国加工食品生产所需的核心原料砂糖、可可、棕榈油和咖啡等高度依赖进口,使得产品价格对国际汇率波动和原材料市场变化极为敏感。并强调,近期企业的价格调整决策主要基于近年来持续累积的成本压力等客观因素,与当前政局变化并无直接关联。 针对当前形势,政府已采取多项措施稳定物价,包括扩大进口原材料配额关税适用范围,并与食品行业保持密切沟通。企划财政部物价政策课长任慧英表示:"政府正积极与业界协商,力求通过推迟调价时间、分阶段实施等方式,尽可能控制调价幅度和范围。"
2025-04-03 11:14:25近来中国晶圆代工企业在成熟制程领域大幅降价,试图抢占市场份额,三星电子的亏损压力可能因此加剧。在先进制程上落后台积电导致三星电子的成熟制程业务占比较高,而中国企业的低价竞争可能造成利润空间进一步缩小。 据业内2日消息,近期中国晶圆代工企业盈利能力大幅下降。在全球晶圆代工市场排名第三的中芯国际(SMIC)去年营收同比增长27%,达到80亿美元,但净利润却大幅下滑45.4%,仅为4.93亿美元,创下历史最高营收的同时,利润仅为前一年的一半左右。 中国晶圆代工排名第二的华虹半导体同样面临盈利下降的困境,去年净利润同比减少79.2%,仅为5800万美元,远超营收12.3%的降幅。由此可见,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中国企业为了吸引客户,大幅降低成熟制程报价,导致利润空间缩小。 通常情况下,成熟制程是指28纳米及以上的半导体制造工艺。该领域的技术门槛相对较低,中国企业正在加大投入力度,以求扩大市场份额。《南华早报》分析称,随着成熟制程市场竞争加剧,中国企业的净利润大幅下滑。 业界担忧,中国企业的低价策略可能会进一步压缩三星电子的成熟制程盈利空间。目前,2至3纳米等先进制程市场份额主要由台积电掌控,因此三星电子在成熟制程业务中的营收占比相对较高。如果中国代工企业持续降价,三星所掌握的中小型客户今年可能会流向中国企业。实际上,三星去年第四季度在代工业务上亏损约2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99亿元),今年第一季度预计亏损规模还会持续。 与此同时,全球代工市场排名第四的中国台湾联华电子(UMC)与排名第五的美国格芯(GlobalFoundries)可能进行合并。如果交易达成,成熟制程市场的竞争格局或进一步发生变化,三星电子的市场占有率可能会下滑至全球第三,竞争压力再度加大。 面对这一挑战,三星电子计划采取定制化策略,以扩大客户群体。三星电子副会长全永铉在近期的股东大会上表示:“我们计划在成熟制程领域加强客户定制化应对,提升产能利用率,以降低成本并提高工艺盈利能力。” 业内人士分析称,三星的代工业务短期内依旧面临盈利压力,要想在成熟制程市场中取胜,三星必须在客户定制化战略方面与中国半导体企业形成差异化竞争。 三星电子平泽工厂全景【图片来源 三星电子】
2025-04-02 10:3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