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次会议中,最低工资委员会就劳资双方分别提出的时薪标准最终方案1万韩元和9860韩元进行投票。结果显示,经营界提出的9860韩元获得17票,劳动界提出的1万韩元获得8票,弃权1票。目前,最低工资委员会由9名雇主委员、8名劳工委员和9名公益委员等共26人组成。从投票结果可以看出,大部分公益委员都支持经营界提出的最终方案。
对于明年的最低工资标准,时薪能否突破1万韩元一直是此前大众关注的焦点。在本次会议的最后阶段,场外曾一度传出以时薪9920韩元达成劳资协议的消息,但最终表决为9860韩元。
《 亚洲日报 》 所有作品受版权保护,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韩国经营者总协会16日发布《韩日欧企业规模工资水平国际比较》报告显示,韩国大企业年薪(不含加班薪资)按购买力平价(PPP)计算为8.713万美元,在22个调查对象国家中排名第五。 购买力平价是一种调整汇率以比较两国货币价值和物价水平差异的指标,用于比较实际经济实力。韩国的工资水平比日本(5.6987万美元)高出52.9%,比欧盟20国的平均水平(8.0536万美元)高出8.2%。 从企业工资水平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来看,韩国大企业的工资水平相当于GDP的156.9%,较欧盟平均水平(134.7%)和日本(120.8%)分别高出22.2个百分点和36.1个百分点,在22个国家中排名第三,仅次于希腊(166.7%)和法国(160.6%)。 韩国大企业的工资涨幅也较高。2002年韩国大企业年薪为2741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3.79万元),2022年增至7061万韩元,涨幅高达157.6%。相比之下,欧盟大企业同期工资上涨84.7%,而日本大企业工资反而下降6.8%。 此外,韩国的大中小企业工资差距较其他国家更大。以大企业工资为100计算时,韩国中小企业工资水平为57.7%,低于欧盟平均水平(65.1%)和日本(73.7%)。2002年这一比例在日本为64.2%,韩国为70.4%,欧盟平均为76.6%。 本次调查中的大企业标准分别为韩国企业500人以上,日本和欧盟均为1000人以上。中小企业标准为韩国和日本企业10至99人,欧盟企业10至49人。 韩国经营者总协会经济调查本部长河相佑(音)表示,韩国大企业工资处于最顶级水平,主要受到年功序列工资体系和强势工会推动的统一薪资增长影响,如果没有生产力支撑,工资增长则无法持续,因此需要转向以职务和绩效为基础的薪资体系。 林立在首尔市中心的写字楼【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2-17 08:59:42在韩国劳动者工资连续两年增长放缓的同时,消费者物价持续攀升,导致工资收入与物价上涨率之间的差距创下金融危机以来最大负值。尽管整体税收负担有所下降,但高收入群体仍是主要受益者。 根据韩国共同民主党议员林光铉30日从国税厅获得的《2023年劳动收入千分位资料》,2023年韩国人均工资收入为4332万韩元(约合人民币22万元),同比增长2.8%,创下自2020年(2.3%)以来的最低增幅。 韩国工资增速在2021年升至5.1%后,2022年放缓至4.7%,2023年进一步降至2.8%,低于过去10年(3.6%)的平均增长率。与此同时,随着物价持续上涨,2023年消费者物价指数同比上升3.6%,继2022年5.1%的涨幅后连续两年高企。 受此影响,2023年工资收入与消费者物价之间的涨幅差距达-0.8%,继2022年(-0.4%)后连续两年呈负值。这一趋势自2009年以来首次出现,并于2022年后差距进一步扩大。 2023年,工资收入者的整体税收负担较前一年有所减少。2022年,韩国政府修订税法,提高了5000万韩元以下收入档次的课税标准,以减轻中低收入群体的税收负担。 因此,2023年人均核定税额为428万韩元,较前一年减少6万韩元。然而,减税效应主要集中在最高收入群体,而非中低收入阶层。 数据显示,工资收入者中,收入排名前0.1%的人均工资收入达9.6亿韩元,核定税额为3.33亿韩元,同比减少5.2%。相比之下,中等收入群体的人均工资收入为3302万韩元,核定税额为29.2万韩元,反增0.9%。 林光铉指出:“韩国2000万名工资收入者的收入增长放缓,而扣除物价因素后的实际收入负增长幅度进一步扩大。政府应集中精力制定税收和财政政策,支持工资收入者提升收入,以缓解实际购买力下降的问题。” 与此同时,随着工资增速放缓和物价上涨,业界呼吁政府应采取更具针对性的政策,以推动收入的均衡分配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位于首尔龙山区的商业银行自动取款机(ATM)【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1-30 14:10:40【图片提供 GettyImageBank】 一项调查显示,每10名韩国上班族中就有8名收到工资“通报”而非“协商”。此外,每10名上班族中就有5名年薪在30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6.3万元)以上5000万韩元以下。 6日,HR资源共享企业Wanted以1300多名上班族为对象进行为期两周的问卷调查并发布《HR趋势:薪酬篇》报告显示,82.4%的受访者表示,虽然每年公司会进行名义上的工资协商,但事实上是通报工资上涨率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协商。 在签约工资协商合同时,大部分上班族除了基本年薪外,还会追加考虑公司福利、制度等其他工作因素。调查显示,关于上班族最重视的因素,41.8%的受访者表示“奖金”,其次依次为工作形态(24.6%)、午餐费(12.3%)、工作时间(11.2%)等。 此外,表示薪酬待遇不足的上班族达70%,其中,回答“非常不足”的受访者占18.9%。反之,25.7%的受访者表示目前薪资水平适中,2.2%受访者表示薪资水平高。 据调查,45.2%的受访者年薪在3000万韩元以上5000万韩元以下。具体来看,4000万韩元以上5000万韩元以下,占22.9%;3000万韩元以上4000万韩元以下,占22.3%;5000万韩元以上6000万韩元以下,占14.6%;6000万韩元以上7000万韩元以下,占11%;7000万韩元以上8000万韩元以下,占9.6%。 关于薪酬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66.2%的受访者表示“影响很大”。其中,16%的受访者表示工资是职场生活的全部,仅1%的受访者表示工资对职场生活没有太大影响。 从2023年的年薪上涨率来看,半数以上受访者年薪上涨率低于2023年的物价上涨率3.6%,年薪上涨率为1%至3%以下的占26.6%,未有变动的占19.5%。 且超过半数以上的53.5%的受访者认为2024年的年薪上涨率将与2023年相差无几,对升职加薪不抱有任何期待。表示期待2024年涨薪的受访者仅占15.7%。 考虑到物价上涨率,上班族认为的最低年薪上涨率为“4%以上6%以下”的最多,占34.7%。其次依次为7%以上9%以下,占30.1%;10%以上,占26.4%;1%以上3%以下,占5.6%;未有变动,占3.2%。
2024-02-06 15:59:34【图片提供 GettyImageBank】 据调查,呈渐缓趋势的韩国‘工资分配不平等’现象自2020年以后再次变得严峻。 据分析,基础工资劳动者为中心,由于高龄层和女性就业群体增加等导致工资差距进一步加大。 15日,韩国雇佣情报院通过分析雇佣劳动部发布的劳动实态调查进行的就业动向调查《近期工资差距现状及原因》报告中显示,观测2008年至2022年每小时工资差距趋势,发现直至2020年工资差距有所缓解,但自2020年以后,工资差距明显扩大。 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基尼系数从2018年的0.349减少至2020年的0.325,2021年为0.327,2022年为0.332呈持续扩大趋势。 基尼系数是国际上通用的、用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收入差距的常用指标,基尼系数为0表示收入分配完全平等,1表示收入分配完全不平等。基尼系数越小,收入分配越平均;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均。 据调查,2020年低收入劳动者平均每小时收入从2020年的8807韩元(约合人民币50元)上升至2022年的9062韩元,上升 2.9%。反之,收入相对较高的劳动者平均每小时收入从2.9317万韩元上升至2022年的3.1933万韩元,上升11.2%。 2020年以后,低收入劳动者和高收入劳动者工资上涨率差距进一步扩大。 报告中指出,人口分布发生变化,女性和高龄层劳动者剧增是导致工资差距扩大的因素之一,高龄人群和女性劳动者比重增加限制了低收入劳动者工资上涨幅度。 从低收入劳动者的年龄段来看,2020年49岁以下的低收入劳动者较2022年都有所减少,但50岁以上的低收入劳动者都有所增加。其中,65岁以上的低收入劳动者增长率最为凸显,增长25.3%(男性18.3%,女性36%)。 雇佣情报院研究员张莎朗(音)分析称,劳动需求供给结构变化导致“工资两极化”。随着越来越多的高龄人群活跃于劳动市场,导致低收入岗位增多,收入差距持续加大。
2023-11-15 14:4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