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预计出口增加的中小企业中,最常见的原因(多个回答)是对产品的需求增加(69.4%),其次是出口目的地和产品多样化的影响(27.1%)、产品质量提高(16.5%)和出口目的地国家经济复苏(15.3%)。

《 亚洲日报 》 所有作品受版权保护,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截至今年5月底,运营韩国美妆品牌朝鲜美女(Beauty of Joseon)的化妆品企业Goodai Global员工人数增值102名,同比增长143%(42人)。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韩国美妆(K-Beauty)在北美、欧洲等市场人气攀升,促使该企业扩充了品牌与营销公关人员、韩国新增长业务的专业人才,以及覆盖美洲、欧洲以及东南亚市场的销售人员。Goodai Global原是一家化妆品总经销商,自2019年推出品牌朝鲜美女起,陆续收购TIRTIR、LAKA等品牌,截至去年共收购5家企业,成功跃升为“韩国美妆”行业阵营的重要成员。 一项调查显示,以国民年金缴纳人数为基准,韩国初创企业新增员工人数最多的领域为美妆行业。截至今年5月,员工人数呈增长态势的美妆企业数量达69家,占该领域初创企业总数的73%,即每10家美妆初创企业中有7家都在扩大员工规模。企业员工人数的波动情况可被视为评估该行业或企业未来前景的重要指标之一。 截至去年6月,2020年成立的韩国美妆品牌Dasique员工人数年度增长92%,目前以150名员工规模在美妆初创企业中排名第二。另一家运营美妆品牌seapuri的美妆企业IRISBRIGHT员工人数也从去年6月的94人激增至今年5月的169人,增长80%。化妆品出口咨询企业CDRI的员工人数年度增长68%,运营彩妆品牌Fwee的美妆企业Benow员工人数亦增长了63%。 据韩国食品药品安全处数据,今年上半年韩国化妆品出口额达55亿美元,同比增长14.8%,并且去年化妆品出口额首次突破100亿美元大关。 美妆业界相关人士表示,美妆行业的准入门槛相对较低,许多初创企业通过ODM(原始设计制造商)与OEM(原始设备制造商)等方式开发高品质、高性价比美妆产品,以此增强市场竞争力,使得韩国美妆行业的规模持续扩大。此外,由年轻创业者打造的独立设计师品牌通过线上与线下渠道的口碑传播,在美国、欧洲、东南亚、日本等海外市场保持强劲发展势头。 数据显示,在移动出行及交通领域的初创企业中,有63%扩大招聘规模,员工人数实现同比增长。此外,在人事、商务及法律领域的初创公司中,超过半数(58%)的企业也增加了企业员工人数。 去年11月8日至16日,在美国洛杉矶品牌朝鲜美女开设的首家快闪店圆满落幕。 【图片来源 朝鲜美女】
2025-07-13 14:38:43韩国经济人协会(以下简称“韩经协”)委托市场调研机构Mono Research对从事十大主要出口行业的1000家企业为对象开展调查,并于11日公布结果显示,38.7%的企业预计今年下半年出口盈利能力将较去年同期下滑。预计盈利将有所改善的企业占比为14%,其余47.3%则认为与去年持平。 从行业分布来看,“盈利能力下滑”的预期在汽车零部件(66.7%)、汽车(53.8%)、通用机械(50%)、石油化工(44%)、钢铁(40.6%)等七个行业中占比较高。 对于出口盈利能力下滑的原因,企业普遍将关税负担加重(44.8%)视为主要因素,其次是出口竞争加剧导致的产品单价下调(34.5%),以及人工等运营成本上升(13.8%)。 下半年出口面临的主要风险中,“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被53.3%的企业视为最大不确定因素,其后依次为全球低增长引发的需求萎缩(14%)和中美贸易摩擦升级(12.7%)。 值得关注的是,多达92%的企业表示,上调关税幅度超过15%,将难以承受压力。韩经协指出,若特朗普政府如期于8月1日启动对韩国产品加征25%的“互惠关税”,多数出口企业或将陷入经营困境。 面对潜在的贸易壁垒,企业正积极制定应对方案。主要策略包括削减成本(33.7%)、调整出口价格(33.2%)以及扩大海外本地化生产(14.7%)等,但仍有14.2%的企业表示暂无具体应对方案。 在出口环境不确定性持续上升的背景下,韩经协预测,今年下半年韩国整体出口额将同比减少1.6%。从行业来看,电子零部件(1.3%)、生物健康(1.6%)等四个行业预计实现增长,而钢铁(-5%)、船舶(-2.5%)等六个行业预计将出现下滑。 为增强出口竞争力,企业普遍呼吁政府在制度层面加大支持力度。首要诉求是通过强化自由贸易协定(FTA)网络,以缓解关税负担(37%);其次为扩大法人税减免及投资抵扣等税制优惠(18.7%),以及支持企业开拓新兴出口市场(12.6%)。 韩经协经济产业本部长李尚浩(音)表示:“美国的保护主义政策和全球需求疲软预计将在短期内持续。企业以削减成本为主的短期对策存在局限,亟需结合我国产业的比较优势,推动制度性出口支援,包括强化FTA网络、推进市场多元化和提升产品竞争力等中长期对策。” 8日,出口集装箱整齐排列在京畿道平泽港。【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7-11 09:34:54随着韩国方便面在全球市场的持续扩张,被誉为“方便面宗主国”的日本也掀起了韩国方便面的热潮。如果当前增长势头持续,今年韩国对日本的方便面出口有望刷新历史最高纪录。 韩国贸易协会(KITA)3日数据显示,去年韩国对日本的方便面出口额达6255万美元,同比增长7.9%,出口重量为2193万公斤,增长15.9%。今年的增长势头更为强劲,截至5月,韩国对日本的方便面出口额达到3365万美元,出口重量为1102万公斤,分别同比增长22.3%和13.3%。若持续保持当前增速,今年对日本的方便面出口额有望超过2021年创下的最高纪录6528万美元。 不仅是方便面,包括冷面、面条等韩国面食产品对日本的出口额达4622万美元,同比增长20.2%,出口重量为1588万公斤,增长15.1%,全面展现出韩国面食在日本市场的强劲增长态势。在韩国方便面热潮背后,是韩国食品企业农心与三养食品在日本市场的积极布局。 4月,农心在日本推出全新辛拉面系列“拓霸(Toomba)”,仅两周时间即售罄首批100万包。紧接于上月9日,在东京原宿开设全球第二家体验店“辛拉面小吃”,顾客可在该门店自助烹饪并品尝辛拉面、辛拉面系列“拓霸(Toomba)”及橄榄油炸酱面等多款农心产品。三养食品自6月16日至7月16日在东京新大久保及新宿堂吉诃德门店举办“韩国三养食品博览会”,该活动不仅展示人气商品火鸡面,还提供新品“MEP”、“弹谷”等试吃体验,并消费达一定金额可获得韩国旅游券。 过去,农心与三养食品两家企业均曾受日本方便面技术启蒙,或因接触日本方便面而萌生创业构想。如今日本方便面代表品牌日清食品甚至推出模仿三养火鸡面的衍生产品,以应对市场竞争压力。 业内人士指出:“日本方便面市场规模达7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68.518亿元),是韩国市场规模的两倍。韩国方便面成功打入日本市场,不仅表现在出口增长,更是彰显韩国食品产业全球竞争力的标志性案例。” 日本东京原宿“辛拉面小吃”体验店 【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7-03 16:43:05据多位半导体业内人士23日消息,韩美半导体(Hanmi Semiconductor)已开始向中国半导体企业供应热压键合机(TC Bonder)。该设备主要用于人工智能(AI)服务器核心组件高带宽存储器(HBM)的制造过程,在垂直堆叠十余枚DRAM芯片时,施加热量与压力以实现稳固连接。韩美半导体此前一直对SK海力士独家供应该设备,分析认为这一举措是对SK海力士多元化供应商战略的回应。 韩美半导体早在去年就向一家中国半导体企业供应多台热压键合机。据悉,该企业今年尚未追加订单,目前处于设备测试阶段。韩美半导体方面对于是否向中方企业供货的问题回应称:“无法透露客户相关信息。” 业内分析指出,韩美半导体此次拓展中国市场,原因可能在于最大客户SK海力士正在加快供应链多元化。自去年6月起,SK海力士开始从韩华半导体技术(Hanwha Semitech)采购热压键合机,并在今年进一步扩大与韩华的合作,规模超越韩美半导体。对此,韩美半导体今年4月撤回派驻在SK海力士的设备维护工程师团队,表达强烈不满。 韩美半导体此次对中国企业的供货规模不大,但业界普遍担忧可能引发技术外泄,尤其是韩美半导体的本土专利技术。半导体专家指出,向中国出口半导体设备的企业都必须意识到中国可能开发出类似设备的风险,中国市场在具备魅力的同时,技术泄露的可能性始终是一大负担。 此外,美国政府日益加大对华半导体技术出口管制也是一大潜在风险。去年12月,美国政府进一步加强对HBM的出口限制,并新增多项禁运设备与软件。热压键合机目前尚未列入对华禁运项目,但如果美国认为这一设备有效助力中国在先进HBM领域的发展,也可能会加大对韩美半导体的压力与制裁。 韩美半导体生产的热压键合机【图片来源 韩美半导体】
2025-06-24 15:3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