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电子连续两年成为大学生最想就业的公司。
韩国求职平台Incruit面向全国正在求职的962名大学生,就韩国股市市值前130家公司中最想就业的企业进行调查,并于29日发布的结果显示,三星电子以8.1%的得票率蝉联第一位。自2014年以来,三星电子一直保持在大学生最想就业企业前十名之列,并在去年时隔十年重新夺回榜首。
在选择三星电子的理由中,“令人满意的薪酬和福利”占比最高,达39.7%;其次是“作为员工的自豪感”,占比24.4%。排名第二的企业是NAVER,以7.2%的得票率较去年排名上升一位。去年排名第二的Kakao则以5.5%的得票率降至第三位。
其后依次是现代汽车(4.7%)、CJ ENM(3.3%)、爱茉莉太平洋(3.2%)、CJ第一制糖(3%)、大韩航空(2.9%)、SK海力士(2.5%)。并列第十的是LG电子和S-OIL,得票率分别为2%。值得注意的是,LG电子自2005年以来首次进入前十,而S-OIL则是首次入榜。
按专业类别来看,工学、电子类专业的学生最青睐三星电子,占比14.8%;人文、社会、商经、教育类专业的学生则最向往NAVER,占比7.9%;自然、医药、生活科学类专业的学生最希望在三星生物制药工作,占比6.2%。
主页社会
《 亚洲日报 》 所有作品受版权保护,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相关新闻
-
【AI NEWS】"躺平"青年一年激增12% 短期就业显著增加
受去年年底的紧急戒严事态及内需疲软等多重不利因素影响,韩国15至29岁“躺平”青年人数同比增加12%以上。此外,就业人口中工作时间较短、希望增加工作机会的“非完全就业者”人数也显著上升。 据韩国统计厅国家统计门户网站(KOSIS)19日数据,去年12月15至29岁“躺平”青年达41.1万人,较2023年12月的36.6万人增加12.3%。同期青年人口总数从830.6万人减至805.5万人,减少3%,但“躺平”人口依旧呈现显著增长趋势。
2025-01-22 17:32:45 -
"躺平"青年一年激增12% 短期就业显著增加
受去年年底的紧急戒严事态及内需疲软等多重不利因素影响,韩国15至29岁“躺平”青年人数同比增加12%以上。此外,就业人口中工作时间较短、希望增加工作机会的“非完全就业者”人数也显著上升。 据韩国统计厅国家统计门户网站(KOSIS)19日数据,去年12月15至29岁“躺平”青年达41.1万人,较2023年12月的36.6万人增加12.3%。同期青年人口总数从830.6万人减至805.5万人,减少3%,但“躺平”人口依旧呈现显著增长趋势。 “躺平”人口指没有明确理由不工作且不求职的群体,统计时划入非经济活动人口。从过去几年来看,12月青年“躺平”人口在疫情高峰的2020年达到48.5万人后逐年下降,分别为2021年40.9万人、2022年40.6万人和2023年36.6万人,2024年时隔四年再次出现增长趋势。从去年5月起,“躺平”人口连续8个月同比增加。 从全年数据来看,2024年青年“躺平”人口为42.1万人,较上一年增加2.1万人,为2020年44.8万人以来的最高值。与此同时,失业青年也有所增加。2024年12月青年失业人数较2023年增加2000人,失业率从5.5%升至5.9%。 分析认为,疫后“就业暖风”逐渐消退,加上经济复苏步伐慢于预期,导致青年就业指标迅速恶化。此外,“12·3紧急戒严事态”和济州航空坠机惨案及寒潮等不利因素叠加,导致传统的年末消费热潮不复存在,对12月就业指标造成不良影响。 此外,找到工作的青年处境也不容乐观。数据显示,去年12月就业青年中属于时间相关“非完全就业者”人数达到13.3万人,同比(9.7万人)增加37.4%(3.6万人)。这是继疫情高峰期2020年(65.4%)之后的首次增长。 时间相关“非完全就业者”是指每周工作时间不足36小时,但有意愿和能力增加工作时间的群体。这一群体在调查中表示“希望增加现有工作的工作时间”、“希望寻找额外工作”或“希望更换成可以增加工作时间的工作岗位”。统计上视这一群体为就业人口,但由于多为临时或短期工作,同时也称“非完全就业者”。 此外,长期失业青年人数也在持续增长。青年经济活动人口附加调查数据显示,去年5月未就业时长超过三年的青年人口为23.8万人,同比增加9.3%(2万人)。未就业时长在6个月至1年之间的青年人数也同比增长12.4%(2万人)。 16日,在首尔瑞草区举行的“2025公共机关招聘信息博览会”上,求职青年正在查看招聘信息。 【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1-19 14:17:33 -
内需疲软拖累就业前景 韩国多项经济指标齐亮"红灯"
7日,位于首尔明洞的一家饭店,桌椅全部被收起,客流稀少。【图片来源 韩联社】 在韩国内需持续低迷的态势下,弹劾风波不断、年末消费市场疲软等多项关键经济指标均呈现出不容乐观的态势。随着美国新政府的上台,政局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剧,令韩国政府的忧虑日益加深。 企划财政部于16日表示,上月就业人数自2021年2月以来首次出现下降,政府分析称,经济萎缩直接影响就业心理。建筑业等内需恢复缓慢、主力行业竞争激烈、劳动年龄人口减幅扩大等使得未来就业前景亦显黯淡。 统计厅日前公布的《2024年年度雇佣动向》报告显示,上月临时工和日工分别减少8.6万人和15万人。其中,批发及零售业减少9.6万人(-2.9%),住宿及餐饮业增加1.2万人(0.5%),增幅明显放缓。政府认为,去年雇佣指标的疲软间接导致了消费萎缩。 数据显示,上月消费者心理指数(CCSI)为88.4,环比(100.7)下滑12.3点。同期,信用卡消费金额同比减少1.5%,创自2021年相关统计以来的最低值。企划财政部人力政策科长赵成中(音)指出,批发零售、运输仓库、住宿餐饮、个人服务业等领域就业人数增幅均有所放缓,平均减少5.8万人。上月消费者心理指数急剧下降和信用卡消费金额触底,很大程度上受到政局动荡的负面影响。 政府预测,今年的情况也不容乐观。今年全年就业人数预计增加12万人,这一增幅将是自2020年(-21.8万人)因新冠疫情导致就业者减少以来的最低水平。当前韩国经济面临的国内外环境不确定性上升,特别是特朗普上台后的政策调整将成为重要变量,内需低迷态势或有所改善但出口增速或将放缓,金融外汇市场持续波动,民生压力难有改善。 尽管政府计划通过预算拨款积极提振内需,促进经济尽快复苏,但预计消费信心的恢复仍需时日。在野党强调,为保障民生稳定,必须积极筹措财源。紧急戒严状态已对就业市场造成冲击,消费心理萎缩,因此需调整预算以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代总统崔相穆表示:“2025年韩国经济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不确定性。全年经济政策的核心是全力稳定经济,首要任务是恢复民生经济。政府将实施18万亿韩元的经济振兴计划,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推进相关政策、确保民生福祉。”他还表示:“为稳定国家对外信用,将向外资提供大量现金补贴和税收优惠。同时,积极探索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根本性解决方案,重点改革支柱产业并发掘潜力新产业,通过临时税收抵扣等手段显著改善中小企业的投资环境。”
2025-01-16 10:14:23 -
韩国外籍就业人口首破百万 近九成月薪过万
据韩国统计厅17日发布的《2024年移民居留现状及就业调查结果》,截至今年5月,韩国15岁以上外籍常住人口为156.1万人,与2022年的130.2万人相比,两年内增加25.9万人(19.9%)。其中,近五年内获得韩国籍的常住人口为5.1万人,与去年持平。 外籍常住人口中的就业人口在今年达到101万,首次突破100万人。这一数据自2015年首次突破80万人后,直至2022年(84.3万人)始终维持在80多万水平,随后在2023年增至92.3万人,今年突破100万人大关。 外籍就业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在于常住外籍人口的整体增长与就业签证配额的扩大。今年韩国雇用许可制配额达到16.5万人,较去年的12万人增加4.5万,接近2020年5.6万人的三倍。统计厅相关人士表示,配额并非必须达到,但配额的大幅增加推动外籍常住人口的快速增长无疑。此外,中小企业和农渔行业对扩大雇用许可配额的需求增加,未来外籍常住人口预计会进一步增长。 从行业来看,外籍就业人口从事行业最多的是矿业及制造业,达到46.1万人(45.6%),其次批发零售及餐饮住宿行业从业人数为19.1万人(18.9%)。此外,商业、个人及公共服务业共计14.4万人(14.2%),建筑业为10.8万人(10.6%),农林渔业为8.4万人(8.3%)。 从国籍来看,外籍常住就业人口中有92%(93万人)来自亚洲。其中中国籍朝鲜族34.1万人(33.8%),占比最大;其次是越南籍12.3万人(12.2%)和非朝鲜族中国籍4.2万人(4.2%)。 外籍就业人口中,月薪在3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5万元)以上的达到35.4万人,占比37.1%;月薪在200万至300万韩元之间的为48.9万人,占比51.2%。此外,月薪100万至200万韩元的为8.1万人(8.4%),月薪低于100万韩元的为3.2万人(3.3%)。 调查显示,韩国外籍常住居民的生活满意度高达84.3%,但有17.4%的受访者表示,过去一年内有过国籍或韩语能力不足等原因导致遭受歧视的情况。调查还显示,有子女的外籍常住居民人数为87.5万人,平均子女数量为1.6人。 韩国统计厅发布《2024年移民居留现状及就业调查结果》【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2-18 11:3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