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数据研究所CEO Score以韩国500强企业中提交2018年以后五年间业务报告的331家企业为对象,对业务现状进行调查的结果显示,52.9%的受访企业(175家)没有新增任何业务目标。剩余156家企业新增的业务项目共684项,但其中实际经营的为487项(71.2%),未经营项目达197项(28.8%)。
最近五年间,最受韩国500强企业欢迎的新业务领域是未来型汽车(22家)。其后依次是能源(17家)、人工智能(AI)大数据(17家)、环保(13家)、智能工程(9家)。
在未来型汽车领域,包括现代格罗唯视、NVH Korea、iMarketKorea、乐天化学和CJ大韩通运等在内的22家公司正在开展相关业务。现代格罗唯视新增电动汽车充电业务、氢气车充电业务和氢气储存业务等四项业务目标。
在能源领域,HD现代石油银行、桂龙建设产业、韩进、韩国天然气公社、S-OIL等17家公司增加新的业务目标。太阳能发电项目是最受瞩目的能源领域新业务之一,韩进、BGF零售、HL Mando、桂龙建设产业、乐天七星饮料、Harim和乐天酒店7家公司在停车场和工厂屋顶等闲置用地上安装太阳能发电设备。韩国天然气公社、S-OIL、HD现代石油银行、韩华道达尔能源和大成产业等公司正在开展氢能生产和基础设施建设业务。
在17家新增AI大数据业务目标的公司中,新韩信用卡、韩亚信用卡和三星信用卡等7家信用金融公司名列其中。SK电讯利用AI和数字转型(DT)能力,正在开展动物医院X射线拍摄和影像诊断业务,科丝美诗则利用AI推荐系统运营超个性化美妆平台。
大韩制粉在过去五年内新增43项业务目标,在受访企业中位居首位,但其中实际运营的仅有14项(32.6%),未运营的达29项(67.4%)。大韩制粉因“熊标”品牌的流行,新增包括啤酒、爆米花等食品以及服装和生活用品在内的15项品牌营销相关附属业务。
主页产业
《 亚洲日报 》 所有作品受版权保护,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相关新闻
-
韩国企业拖欠工资总额创新高 政府代支付金首破7000亿韩元
受经济低迷等因素影响,去年韩国工资拖欠总额预计首次突破2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01.28亿元),代支付金额也刷新历史最高纪录。“代支付金”是韩国政府为解决企业拖欠工资问题而设立的一项制度,由政府先行向遭拖欠工资的劳工支付相应金额,之后向企业追偿。代支付金额的增加通常反映出工资拖欠问题的加剧。 韩国劳动福祉公团23日发布的历年代支付金支付情况统计显示,去年代支付金额高达7242亿韩元,较2023年的6869亿韩元增加5.4%。自2018年的3740亿韩元以来,代支付金额逐年增加,2020年达到5797亿韩元。2021年至2022年在新冠疫情影响下回落至5000亿韩元出头,但2023年再次突破6000亿韩元,去年则首次突破7000亿韩元大关。 去年共有2.4327万家企业通过该项制度支付拖欠工资,总计12.8638万名劳工获得工资补偿。相比2023年的13.2079万人,劳工人数有所减少,但人均获得拖欠工资的平均金额达到563万韩元,为201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其中,企业破产导致的“破产代支付金”金额达548亿韩元,较前一年的396亿韩元增加38%。此外,确认存在拖欠工资和退职金的情况下支付的“简易代支付金”金额为6694亿韩元,也较2023年的6473亿韩元增加3.4%。值得注意的是,简易代支付金额上限为1000万韩元(退职劳工基准),也就是说实际拖欠工资金额可能远高于代支付金额。 政府在代支付拖欠工资后,可通过向企业追偿的方式收回部分代支付金,但许多企业实际上破产或无力偿还,回收率仅停留在30%左右。另有数据显示,去年1至11月的工资拖欠总额已达1.8659万亿韩元,超过2023年的历史最高水平。 【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1-23 11:07:53 -
韩国企业回购自家股票进展缓慢
企业分析研究所Leaders Index对韩国上市企业市值500强的股票回购与注销情况进行调查,并于22日发布结果显示,截至去年年底,回购自家股票的企业数量为124家,同比减少3家。 500强企业回购的股票总量也从2023年的2.3217亿股减少至去年的1.9821亿股,降幅达14.6%。同期,回购股票数量达到总股本1%以上的企业数量从84家减少至71家。 与此相反,注销自家股票的企业数量从2023年的45家增加至去年的64家,新增19家。同期,注销的股票总量从1.0456亿股增加至1.8318亿股,增长了75.2%。注销自家股票可以减少流通股数量,从而提高现有股东所持股票的价值。 从行业来看,金融业在回购与注销股票方面表现最为活跃。包括四大金融控股公司和证券公司在内的17家金融机构,将回购的所有股份全部用于注销。 主要的大企业集团也积极展台回购。具体来看,LG、SK、SK Square、SK Discovery、LS、HDC、HL Holdings、世亚控股公司、韩国丰山控股公司等连续两年开展股票回购。 【图片提供 Gettyimagesbank】
2025-01-22 13:14:29 -
韩国建筑业"寒流"肆虐 各大企业业绩深陷"阴霾"
20日,重新施工的光州西区花井IPARK施工现场。【图片来源 韩联社】 一项调查显示,韩国建筑业整体氛围阴霾笼罩,去年主要建筑企业的营业利润普遍疲软态势。工程成本上升带来的沉重费用负担以及市场萧条等不利因素,被认为是导致业绩不振的主要原因。据观测,部分建筑企业的营业利润下降至前年的一半水平。 金融研究机构Informax对近一个月的证券公司业绩展望进行分析统计并于21日发布的结果显示,现代建设去年营业利润预计达5448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7.6亿元),同比减少30.63%;尽管销售额同比增加13.35%,预计达33.6108万亿韩元,净利润却同比减少21.83%,预计达5114亿韩元。 其他建筑企业的业绩预测值同样不容乐观。DL E&C去年营业利润预测值同比减少19.27%,预计为2669亿韩元,尽管销售额或实现1.53%的微弱增长,达8.1135万亿韩元,但净利润仍同比减少16.27%,预计达1693亿韩元。大宇建设业绩下滑更为显著,去年营业利润预测值仅为3458亿韩元,同比大幅减少47.8%,净利润更是减少50.7%,预计为2571亿韩元;销售额也同比减少10.18%,预计达10.4616万亿韩元。同时,HDC现代产业开发的营业利润预计与前年持平(1953亿韩元),但净利润(1543亿韩元)将减少10.76%。 此外,GS建设一枝独秀,营业利润和净利润均有望实现扭亏为盈。据预测,GS建设去年的营业利润和净利润将分别达到2998亿韩元和3216亿韩元,均同比有所上升。尽管销售额预计同比减少5.59%,达到12.6850万亿韩元,但整体表现强劲。 建筑业相关人士指出,成本上升是导致业绩下滑的最大因素。近年来,工程费用持续攀升,给建筑企业带来巨大的费用负担。以首尔地区为例,工程费用从几年前的每3.3平方米约500万韩元上升至目前的1000万韩元,无疑对企业的盈利能力构成严峻挑战。此外,随着成本上升,地方楼盘的销售也面临困境,进一步加剧企业损失。然而,随着工程费上调的订单比重逐渐增加,建筑业普遍仍持积极态度,从中长期来看仍有望改善业绩。
2025-01-21 13:29:53 -
三成韩国中小企业春节"钱包"告急
【图片来源 AI】 一项调查显示,韩国10家中小企业中,就有3家资金情况较去年春节困难。 中小企业中央会面向800家中小企业进行《春节期间资金需求调查》,并于20日发布的报告显示,在当前经济环境下,韩国中小企业的资金状况面临严峻挑战,33.5%的受访企业表示“资金情况困难”,11%的受访企业表示“状况良好”;55.5%的受访企业表示“和去年一样”。 关于资金困难的原因(多选项),受访企业给出了多方面的反馈。其中,“销售不振”成为最为突出的因素,占77.6%,“原材料价格上涨”(31.3%)和“人工费上涨”(19.4%)等紧随其后。受访企业认为,今年春节期间平均需要2.294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15.5万元)的资金,然而,据调查,资金缺口平均达到1920万韩元。 为确保春节期间的资金需求,受访企业采取的策略中,“提前回收供货货款”(49.4%)成为最普遍的选择,其次为“向金融机构借款”(30.1%)、“延期结算”(20.5%)和“筹措私债”(4.8%)等方式。 在春节奖金支付方面,48.9%的中小企业计划支付春节奖金,人均奖金额度达42.4万韩元,较去年(60.9万元)有所减少。此外,30.4%的受访企业表示不支付春节奖金,另有20.7%的企业尚未做出决定。关于本月27日的春节临时公休日,60.6%的中小企业表示没有实施休息的计划。在没有计划实施临时公休日的企业中,高达99.2%的企业表示,除春节连休外,没有其他额外的休息计划。 针对此次调查结果,中小企业中央会经济政策本部长秋文甲(音)指出:“资金困难的中小企业比率远高于资金状况良好的企业,凸显出当前中小企业面临的严峻挑战。政府应高度重视这一问题,通过刺激内需、下调贷款利率等实质性的支援措施,切实减轻中小企业的资金负担,为其稳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2025-01-20 14: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