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财经
《 亚洲日报 》 所有作品受版权保护,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相关新闻
-
美中贸易战持续升级 韩企需警惕中企借道出口与关键矿产出口管制
根据韩国贸易协会16日发布的《第二届特朗普政府中美贸易争端进展及对韩国企业的影响》报告,中美贸易战在特朗普的第二任期内进一步升级,韩国企业需关注可能涉及的中国企业“借道出口”问题,并警惕中国对关键矿产出口的管制措施。 报告指出,特朗普政府在第二任期内对所有中国进口商品分两次额外加征共计20%的关税。作为回应,中国也采取了两轮反制措施,包括报复性关税、关键矿产出口管制及对特定企业的制裁等。 中美贸易战长期化将对韩国企业产生不小的影响。尤其是对华出口中间产品的企业,以及依赖中国零部件、原材料的在美投资企业,可能遭受直接冲击。 虽然此前拜登政府延续了对华遏制政策,导致韩国企业对华直接投资呈现下降趋势,但中国仍然是韩国制造企业的重要投资目的地。截至2023年底,韩国制造业海外投资累计额中,中国占比达31.6%(769亿美元)。 在此次额外关税中,受影响最大的产品类别为机械及电子产品。报告指出,机械及电子产品在美国自华进口中占比高达46.9%,因此,一旦关税负担加重,韩国对华出口的电机、电气等中间产品也将受到间接冲击。此外,在美投资、依赖中国进口汽车零部件及电池材料的韩国企业,也将面临更大的关税压力。 报告还特别强调,韩国企业可能被卷入中国企业的“借道出口”问题。若中国企业将几乎完工的产品在韩国仅经过简单加工或更换包装后,以“韩国制造”之名出口至美国,则可能被美方怀疑为“借道出口”,从而面临严查。此外,若产品中中国零部件占比过高,可能无法满足《韩美自由贸易协定》(FTA)规定的原产地标准,导致其无法享受韩国商品的关税优惠。 韩国贸易协会国际贸易通商研究院首席研究员韩雅凛(音)表示:“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CBP)可能会加强原产地审核,因此韩国企业需要强化与供应链合作伙伴的协作,确保供应链管理和原产地证明材料的完善。同时,建议充分利用CBP的原产地预审制度,以尽可能降低美方关税政策带来的风险。” 与此同时,中国正在完善关键矿产出口管制相关法律,显示出在中美贸易摩擦中将关键矿产“武器化”的趋势。一旦中国限制关键矿产出口,国际市场价格可能飙升,而对中国矿产原料依赖度较高的国家,其供应链也可能受到冲击。 事实上,今年2月,在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10%额外关税后,中国即采取了针对钨(W)、钼(Mo)、铟(In)、铋(Bi)、碲(Te)等关键矿产的出口管制措施。这些矿产广泛应用于半导体、二次电池及国防工业等高端领域,而中国在全球生产和精炼领域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不过,韩国贸易协会也指出,韩国对美出口的铟、钨等关键矿产数量不小,因此,在中国供应受限的背景下,韩国相关企业可能会因替代需求增加而迎来市场机遇。 2月11日,出口车辆与集装箱整齐排列在京畿道平泽港。【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3-16 10:23:39 -
韩国食品出口年均增长8% 方便面成出口冠军
大韩商工会议所(韩国商会)委托韩国贸易统计振兴院对近十年韩国食品出口动向进行分析,并于6日发布报告显示,韩国食品出口从2015年的35.1亿美元增至去年的70.2亿美元,年均增幅从5.9%(2015年至2019年)增至9%(2020年至去年)。 从出口产品类型来看,方便面出口增幅居首,为20.1%。其后依次为健康食品(11.9%)和调味紫菜(11.3%)。出口额方面,方便面出口额为13.6亿美元,位居首位。其后依次为简餐(9.8亿美元)、饮料(9.4亿美元)等。截至2023年,韩国方便面在全球市场上的份额为20.6%,位居第一。 报告显示,去年韩国食品三大出口市场分别为美国、中国、日本。与10年前相比,韩国食品的最大出口市场从中国变为美国。与此同时,越南(第6升至第4)和菲律宾(第7升至第5)等东南亚国家排名上升。 首尔大学教授文正勋(音)表示:“韩流在美国和东南亚市场的影响力迅速扩大,同时这些地区对韩国食品的关注度也在持续提升,成为推动韩国食品出口增长的重要因素。此外,韩国食品已成功进入好市多(Costco)等美国大型流通连锁店,销售渠道进一步拓宽,为出口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首尔一家大型超市内,顾客正在挑选方便面。【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3-06 14:57:51 -
东南亚成韩国奶粉出口新动力 十年间出口额激增三倍
南阳乳业柬埔寨当地户外广告。【图片来源 韩联社】 一项最新调查显示,韩国奶粉出口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特别是在东南亚市场,出口额在过去十年内实现了显著增长。随着该地区消费者对韩国奶粉的需求不断增加,韩国奶粉在东南亚的出口额已激增约3倍。 韩国农水产食品流通公社(aT)于18日公布的农食品出口信息显示,去年向东盟(ASEAN)10个国家的奶粉出口额达3070万美元,创历史新高,彰显出韩国奶粉在东南亚市场的竞争力。对东盟国家的奶粉出口额在2014年为1050万美元,10年内增加3倍。同时,奶粉出口量也从932吨增至去年的2465吨,激增2.6倍。 奶粉业界相关人士指出,尽管韩国因低生育率现象持续,导致奶粉等婴幼儿相关产业的销售额有所减少,但东南亚市场却为韩国奶粉产业提供了新的增长动力。在这一态势下,韩国奶粉企业纷纷加大布局东南亚市场,通过推出针对性产品和加强市场营销等手段,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市场份额。 在东盟国家中,柬埔寨成为韩国奶粉出口最多的国家。去年,韩国向柬埔寨出口的奶粉出口额达1560万美元,十年间增长14倍。其中,南阳乳业的“林贝儿XO”和“星贝儿”品牌产品深受当地消费者青睐,占据了韩国向柬埔寨出口奶粉的80%至90%份额。这些产品不仅针对当地消费者的需求进行了优化,还通过加强市场营销,进一步巩固了韩国奶粉在柬埔寨的市场地位。 此外,越南市场也成为韩国奶粉出口的核心增长点。去年,韩国向越南出口的奶粉出口额达1500万美元,十年间增长1.6倍。乐天沃食品等韩国奶粉企业在越南市场表现出色,其推出的Newborn等特色奶粉销售表现强劲。乐天沃食品还计划将Newborn的流通范围扩大至马来西亚等多个国家,进一步拓展全球业务。同时,日东福德食(Ildong Foodis)同样将目光投向越南市场,专注于出口儿童均衡营养食品,不仅持续加大产品出口力度,还还致力于研发针对出口市场的新产品,以加速在越南市场的战略布局,抢占市场份额。
2025-02-18 14:57:27 -
现代汽车在华业务转型"出口基地" 力争时隔九年实现业绩反弹
现代汽车成功把中国工厂转型为“出口基地”,在华业务危机逐渐化为机遇。现代汽车在华合资企业北京现代去年出口突破4.4万辆,同比暴增100倍,今年的出口目标为10万辆。公司计划通过扩大包括轿车、多用途汽车(MPV)和紧凑型SUV等在内的出口车型,积极进军中东和东南亚等新兴市场。 据现代汽车日前消息,北京现代去年海外销量达到4.46万辆,较2023年的445辆增长近100倍。去年1月北京现代单月出口量仅为171辆,但4月出口量飙升至2644辆,此后每月出口量稳定在2500至9300辆之间,创下历史最高出口纪录。 2016年,现代汽车在华全年销量超过100万辆。受“萨德入韩”影响,北京现代在华销量自2017年起持续下滑,去年销量同比减少约30%,仅为16.98万辆。然而,北京现代通过出口成功拓展新的增长路径,去年出口占中国工厂销量的四分之一。 北京现代最初的出口车型仅限于2023年推出的战略型MPV库斯途(CUSTO),但去年新增伊兰特(AVANTE)和紧凑型SUV沐飒(MUFASA),出口策略大获成功。现代汽车目前主要向沙特阿拉伯、菲律宾和哈萨克斯坦等新兴市场供应在中国工厂生产的汽车。 北京现代预计今年出口或达10万辆,一旦达成这一目标,中国工厂则会成为现代汽车继捷克、土耳其和印度之后的第四大海外出口基地。此外,现代汽车计划推出首款专供中国市场的纯电动车型,并提升在华全年销量至40万辆,力争时隔九年实现业务的全面反弹,达成全年销量目标50万辆。 分析认为,现代汽车把中国工厂转型为出口基地,旨在应对销售低迷和中国本土品牌崛起。去年1月,现代汽车以3000亿韩元(约15亿元人民币)出售重庆工厂,外界一度猜测现代汽车可能会逐步退出中国市场。然而,减少工厂数量可以降低固定成本,而保留的工厂则专注出口,提高盈利能力。现代汽车在迅速增加中国工厂出口的同时加大投资,展现出深耕中国市场的决心。 除了现代汽车以外,起亚也在加速推进中国工厂的出口。去年起亚中国工厂出口达到17.03万辆,占销售总量(24.82万辆)的68.6%。起亚在中国生产的焕驰(PEGAS)、索奈(SONET)、赛图斯(SELTOS)和狮跑(SPORTAGE)等车型已出口至智利、秘鲁、沙特、越南和菲律宾等市场。 现代汽车能迅速扩大中国工厂的出口,原因在于中国工厂完善的生产和物流基础设施。此外,中国与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签订自由贸易协定(FTA),汽车出口至东南亚市场的关税降至零,也为现代汽车向东南亚出口提供有利条件。同时,中国政府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中国与中亚、欧洲及非洲的贸易往来,为现代汽车的出口成功创造更多机会。 现代汽车计划借助出口增长势头,重振在华销量。去年现代汽车和起亚在华销量分别为12.51万辆和7.79万辆,同比下降48.3%和2.8%。为了实现今年中国市场40万辆的销量目标,现代汽车需要较去年增长三倍以上。为此,北京现代计划在今年推出首款专为中国市场开发的纯电动车型,并通过扩大出口,推动销量达到50万辆,力争实现九年来的首次业绩反弹。 过去,现代汽车在电动化转型方面无法满足中国市场需求,因此备受批评。未来,现代汽车计划在中国市场推出混合动力车型(2026年)和续航延长电动车型(2027年),以提升竞争力。此外,现代汽车与北京汽车集团还计划共同向北京现代投资1.6万亿韩元,用于新车型开发及电动化转型。 北京现代紧凑型SUV沐飒(MUFASA)【图片来源 现代汽车】
2025-02-12 16:3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