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月27日,"2024留学生就业博览会在釜山举行,吸引大批外籍留学生前来参加。【图片提供 韩联社】
日前,拥有“4个博士2个博士后”学位的内蒙古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95”后研究员赵子健的简历疑似翻车,引发舆论广泛关注,内蒙古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宣布决定暂停与赵子健的聘任关系。
此前赵子健以延世大学博士后研究员、副教授的身份进入研究员行列。部分中国当地留学中介机构发布的信息显示,延世大学博士后项目总时长12个月,通过“国内线上直播授课+线下到校学习研讨”等方式进行,学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领域选择研究方向,并撰写一篇学术论文或学术报告后即可完成博士后研究计划,费用在18.6万元到19.8万元不等。
在韩国就读硕士、博士课程的中国人逐年增长,但部分高校盲目扩招,不仅在授课时提供中文翻译,学位论文也可用中文完成,学业评价审核体系不到位,引发教育质量良莠不齐、学位含金量大打折扣的质疑,有观点称韩国研究生院已沦为批量生产水硕、水博的“学位工厂”。
据教育部发布的韩国高等教育机构外籍留学生统计结果,今年全体外籍博士课程在读生中,中国籍为1.1913万人,占比65.1%。2020年时,中国籍博士生为7978人,占比为60.6%,此后逐年增长。同期中国籍硕士生从1.2504万人增长至1.6629万人。
学生数量虽然在增长,但教育质量却在下降。特别是位于韩国地方城市的高校,有近半数在发布的中文招生简章中称课堂上提供中文翻译服务。据一位研究生院教授透露,硕士课程中经常使用的专业术语在翻译上存在很大难度,选择中文课程的学生论文也用中文完成,韩国教授很难对论文内容进行评价。
部分地方高校通过与中国当地留学中介合作进行招生,每招收一名学生向中介支付手续费。部分高校在中文招生简章中,明确表示须通过中国当地留学中介入学,并给出可联系的微信用户名。除去研究生入学费和学费外,每名学生的中介费在200万至3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04万元至1.5万元)之间。
对于这一现实,高校只能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受生育率低下,优质生源集中于首都圈等原因的影响,韩国地方高校面临着招生难的窘境,因此只能以吸引中国留学生来填补生源空白。从韩国高校公布的研究生招生情况来看,今年1121家研究生院中,有328家报名人数少于招生名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