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美国大选临近,美国对华政策的未来走向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在半导体、先进技术和供应链稳定等对经济安全至关重要的领域。无论是卡玛拉·哈里斯的当选,还是唐纳德·特朗普的重返白宫,中美关系的紧张态势预计将持续。中国和韩国企业对此高度关注,因为美国政策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全球供应链的稳定,尤其对韩国的产业布局产生深远影响。
特朗普和哈里斯对华政策在手段上存在明显差异,使得中韩企业在制定应对策略时面临不同选择。特朗普主张与中国“脱钩”,并提出对中国进口产品加征高达60%的关税,甚至可能进一步施压盟友限制与中国的技术合作。若这些政策成形,来自中国的零部件和原材料可能涌入韩国市场,加剧半导体和电子行业的价格竞争压力;而一旦美方要求韩国配合更严苛的制裁措施,韩国企业在美投资和出口也将受到不小的影响。
相比之下,哈里斯更倾向于“去风险”策略,即在确保美国经济安全的前提下保持中美之间的相对经济联系,维持现行关税水平而不盲目寻求脱钩。然而,哈里斯也将延续拜登政府在关键技术领域的对华投资和技术限制,这一政策同样对韩国构成挑战。韩国半导体行业巨头如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尤其受到美方“芯片四方联盟”(Chip4)框架的影响,要求其与美日台紧密合作,防止关键技术向中国流出。然而,对于深耕中国市场的韩国企业而言,这一限制带来了潜在的市场流失和产业结构转型的压力。
笔者认为,不论美国大选结果如何,中美在科技领域的竞争格局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在此背景下,全球企业需要未雨绸缪,制定多样化的应对策略。对中国企业而言,加快核心技术突破、增强产业链韧性建设将是必由之路;而韩国等国家则需在保护本国利益的前提下,谨慎平衡与中美两国的关系。
主页观点
《 亚洲日报 》 所有作品受版权保护,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相关新闻
-
韩国民众关注美国总统大选
【图片提供 韩联社】 5日,第60届美国总统选举正式开始投票,吸引全世界关注目光。图为当天在位于首尔龙山区的一处家电卖场内,市民正在关注美国大选的最新动向。
2024-11-05 14:45:17 -
李在明将参加韩国会议员补选 大选失利后“光速”复出
第20届韩国总统选举失利后不到两个月,执政的共同民主党(以下简称“民主党”)再推前京畿道知事(省长)李在明为仁川桂阳乙选区国会议员补选候选人。 民主党首席发言人高溶振6日在记者会上表示,党紧急对策委员会当天召开会议并作出上述决议。仁川桂阳乙选区国会议员宋永吉此前因参与竞选首尔市长辞职。 高溶振称,为在地方选举中取得胜利,党指挥部近期向李在明发起参选提议并获得本人同意。参选后,李在明将同时担任民主党选举对策委员会统筹常任选举对策委员长一职。紧急对策委员会共同委员长尹昊重、朴志玹表示,对于党内的参选提议,李在明表示将带头发挥指挥作用,委员会委员对此无意见分歧全票通过。 李在明当天上午出席了选举对策委员会成立仪式,自3月9日大选失利后不到两个月“光速”回归政坛实属罕见。据了解,李在明在大选结束后两个月内未出家门,对今后的政治打算也闭口不谈。分析指出,本月10日新政府即将上台,下月1日韩国地方选举也将拉开序幕,在首尔弱、京畿道危机的民主党首都圈告急局势下,李在明再被委以重任。 但李在明亲信及相关人士对此次参选赞反参半。部分人指出,尽管胜选能为没有国会政治经验的李在明加码,但8月政党大会在即,进入国会而非向党首位置发起冲击恐不是一步好棋。 在选区方面,出于京畿道城南盆唐选区政治倾向相对保守,以及避开影响大选的“大庄洞事件”中心地的考量,党内推举李在明参选桂阳乙区补选而非其出生地盆唐甲区。而共同参与大选最终角逐的安哲秀参与盆唐甲区竞争的可能性较高,党内部分人士认为没必要在此次选举中再重复大选时的对决。尽管选择了接替宋永吉选区的稳妥方案,但与该选区没有政治渊源对李在明而言并非上策。 也有观点指出,李在明仅以0.73个百分点的微弱差距在大选中败给尹锡悦,不到两个月就宣告回归未免操之过急。政坛此前不乏大选败落后回归而再失利的先例。大统合民主新党(民主党前身)候选人郑东泳2007年大选失利后,不到四个月复出参加国会议员选举而再度落选。 此外,韩国警方近期对城南市厅进行了扣押调查,也有观点质疑李在明此时参选是否为城南“贪腐案”获得国会议员不逮捕特权的“保护伞”。 韩国前京畿道知事李在明【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2-05-06 15:33:17 -
美国大选投票当天再射弹 朝鲜极限施压怒刷存在感
据联合参谋本部(联参)5日消息,朝鲜当天早晨7时30分许,从黄海北道沙里院一带向东海发射多枚短程弹道导弹(SRBM)。这是朝鲜自上月31日发射新型洲际弹道导弹(ICBM)“火星炮-19”后,时隔仅5天再次发起挑衅。 联参称,导弹飞行约400公里。日本防卫省表示,朝鲜至少发射7枚导弹,最高飞行高度为100千米。联参表示,韩方不会对朝方射弹坐视不管,再次警告一切后果由朝方承担。 美国将于当地时间5日零时起,从新罕布夏州的小镇迪克斯维尔山口开始进行大选投票。分析称,朝鲜在美国大选开启投票前6小时发起军事挑衅,意在最大限度地刷一波存在感,有对下任美国总统施压的意图。同时也有意见认为,朝鲜通过密集挑衅,凸显拜登政府对朝政策的失败,从侧面支持共和党候选人特朗普。 上月31日,朝鲜发射可打击美国本土的新型洲际弹道导弹“火星炮-19”,韩美日随即实施联合空演进行应对。本月3日,韩美日在济州以东的韩日防空识别区(ADIZ)重叠空域发起演习,美国出动B-1B战略轰炸机参与。朝鲜此次挑衅也意在对韩美日联演表示抗议。 朝鲜劳动党副部长金与正当天发布谈话谴责韩美日联合演习,称“这暴露了敌人最敌对、最威胁的侵略真面目,也证明了我们加强核武路线的正当性和迫切性。” 朝鲜自9月首次公开用来制造核弹头的高浓缩铀(HEU)生产设备后,上月再次首度公开战略导弹基地内部,并于上月31日试射“火星炮-19”洲际弹道导弹,朝鲜国务委员长金正恩在现场进行观摩。 分析称,朝鲜此举意向即将入主白宫的下一任美国总统展示存在感,同时彰显决不放弃核开发的意志。无论谁当选美国总统,朝鲜都将继续加强国防力量,最近发起的一连串密集挑衅可能只是“预告片”。 明年将是朝鲜国防发展五年计划的收官之年,2021年1月,朝鲜在劳动党第八次代表大会上提出国防核心课题,包括开发战术核武器、制造超大型核弹头、提升1.5万公里射程内的精准打击度、研制采用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的洲际弹道导弹、研制核潜艇及潜射核战略武器、开发侦查卫星等。朝鲜为完成一系列任务,或将集中发起挑衅,不排除进行第七次核试验,从正常角度发射洲际弹道导弹的可能性。 2019年2月,朝美领导人河内会谈破裂后,朝鲜多次重申拒绝与美国重启无核化谈判。因此朝鲜很可能最大程度地提高国防力量当做谈判筹码,或与美国就核裁军进行谈判。同为“拥核国”的朝美以减少对彼此的核威胁为目的,美方或试图放宽或解除部分对朝制裁。 朝鲜认为特朗普当选可能相对容易实现这一“小算盘”,但即使哈里斯入主白宫,预计也不会改变升级挑衅力度,考验美方“战略忍耐”政策极限的基本方向。 上月31日,朝鲜发射新型洲际弹道导弹“火星-19”。【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4-11-05 07:50:45 -
大选地选尘埃落定 朝野政党党内最高权力之争拉开大幕
随着“6·1”地方选举尘埃落定,执政党国民力量党以压倒性优势完成地方权力交接,接下来朝野政党内最高权力——党代表竞选成为韩国政界最受关注的话题。 现任国民力量党代表李俊锡的任期将在2023年6月结束,他不久前出席一档广播节目时曾表示,希望能在下届党代表选举中用自己的方式发挥影响力。有分析称,李俊锡的发言表明希望连任党代表的意志。 本月2日,李俊锡在党内成立革新委员会,由前监查院长、现任国会议员崔在亨担任委员长。据了解,该委员会旨在为2024年3月举行的国会议员选举建立人选推荐机制。一位国民力量党匿名人士说,李俊锡在职期间国民力量党收获了大选胜利、地方选举胜利,目前是身价最高的政治明星。 另一位党代表有力竞争者是曾担任过国会党团代表的金起炫议员。金起炫议员被认为是“亲尹(亲尹锡悦)”一派,不久前的“6·1”地方选举中担任“共同选举对策委员长”。本月3日,金起炫发起名为“革新24,新未来”的研讨会,旨在为新政府提供不动产与气候、能源、人口、韩半岛、政治改革等五大领域的对策方案,研讨会还邀请到前国务总理金滉植于22日做开题演讲。 国民力量党国会议员金起炫 【图片提供 韩联社】 国会议员安哲秀7日开始正式回归国会,能否在国民力量党内拓宽支持层成为他明年掌握党内大权的关键。国民力量党相关人士透露,安哲秀将首先通过参与国会外交统一委员会事务,与初选、二选国会议员一同成立论坛,商议外交政策。安哲秀担任总统职务交接委员长时期曾表示将对国家养老金制度进行改革,预计今后他还将发起议员研讨会,讨论有关主题。 国民力量党国会议员安哲秀 【图片提供 韩联社】 有观察指出,受新冠疫情影响,第21届国会议员的论坛、研讨会活动出现减少。随着韩国疫情逐渐稳定、防疫限制基本完全解除,今后议员的线下聚会次数将大幅增加,国民力量党内今后一年将呈现相对活跃的氛围。 在经历了大选和地方选举两次失败后,最大在野党共同民主党内部矛盾加剧,目前党代表有力人选仍不明朗。民主党7日下午召开全体议员大会,商议新的非常对策委员会组建方案。据媒体报道 ,该委员会将由9人组成,在8月政党大会举行之前领导全党工作 下届民主党代表选举被看作是“亲文(亲文在寅)”和“亲李(李在明)”的派系大战。由于近期民主党内外反对李在明的声音不断出现,李在明的党代表之路将充满挑战。该党国会议员李相旻说,李在明应该放弃参选党代表,以此为大选和地方选举的失败负责。 前国情院长朴智元 【图片提供 韩联社】 前国情院长朴智元本月6日到访光州时对媒体表示,他将很快回归民主党,但不是为了担任非常对策委员长、党代表。朴智元曾用“自生党死”描述李在明在选举中获胜、民主党在选举中惨败的情况。
2022-06-07 15:39:02